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米拉的猜想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

米拉的猜想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

篇一:米拉的猜想讀後感

米拉的猜想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

《米拉的猜想》是一本小說,故事圍繞主人公米拉在其朋友和家人陪伴下的大學生活而展開,描述了社會學中一些十分有價值的觀點,書中採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方法來引出理論。缺點是此書情節上沒有趣味性,提問過於生硬。

社會學與其研究的世界並不遙遠,而是相互交織。社會學家設法求證人人都相信的東西是事實。社會學是一門研究性學科,它要求你潛入社會生活之中,去質疑世界爲何如此。這也說明了看似非人格化的社會經濟所發展的成果,那些似乎不可避免且無法改變的生活事實,其實是人類決策和選擇的結果。

第一章是關於現代性的,現代性意味着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它集合了經濟、社會、政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變化,並創造了不同以往的世界。第三章中米拉描述了社會構建主義心理學,心靈主義使用內省法類比和研究自己的思想情感來研究人類的心,行爲主義作爲心理學研究範式提倡研究人的行爲,行爲是有機體適應環境變化的身體反應的組合,他們都基於一個觀點:既沒有什麼天生的身體反應不是通過後天學習得到的不可能脫離社會的調節和構建,的其中一種觀點是情感和身體反應都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我們的全部都是社會的產物,情感完全存在於人與人的關係之中,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當人們日益趨於相似時,就更需要說明每個人的獨特和不同,因爲這種性格上的差異可能會逐漸被貨幣經濟所夷平,個體變成理性、物質價值的關係網絡,讓人缺失了核心。

面對問題時,我們對研究對象的觀察視角以及研究範式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去不斷檢驗、不斷更新,再去改變人們的人們的觀察方式和行爲方式,做到真正的理論改變世界。

篇二:米拉的猜想讀後感

在看到書名的時候,我一度以爲這會是一本靠故事情節和手法取勝的小說,然而當我讀完“前言”、“鳴謝”、“開場白”之後,我發現我錯大了,這是一本關於社會學的書籍。

自從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之後,我對社會學開始產生了興趣。光讀一本《鄉土中國》對於我而言,只是開啓了有關社會學的一扇明窗,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書籍讓我進一步瞭解——恰巧就遇上了《米拉的猜想》,可以說它是我和社會學之間的一條紐帶。

初讀《米拉的猜想》,發現它有點兒像《蘇菲的世界》——用故事的方法串聯起了深奧的知識,非常適合作爲入門的讀物之一。還記得讀《蘇菲的世界》時,哲學史變成人物對話後,反而更加易於接受,像是有人在用樸實的語言爲你解讀。同樣的,《米拉的猜想》也讓我覺得社會學變得越來越有趣,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學會了一些術語,諸如“現代性”、“社會”、“情感社會學”……

米拉作爲一位詐騙犯的女兒,在看待事情上比別人多了一個視角,很多時候,她的突然開竅會得益於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的事件發展和情景。可以感受到在和身邊人樹立社會學觀念的時候,米拉常常會從中變得對家庭更加忠誠,有愛;對親人(尤其是父親)更加接納,忠心。可見社會學有着開拓一個人視角,某種程度上塑造一個人的作用。

作爲一名心理學的愛好者,對我來說《米拉的猜想》最有趣的地方時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種種比較,從時間尺度到學說觀點,這種從推翻-建立的過程中逐漸明晰社會學理論內容和要點的方法,讓人沉浸在書中欲罷不能。每當對手用神經,大腦做出回答時,我會在心裏暗暗說“心理學加一分!”,當米拉用社會學的知識反擊後,我又忍不住想喊一聲“漂亮!”

跟隨着人物的對話和思維,當看似有理有據的內容被社會學解釋後,總會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在這樣的方式中,我學習到了不僅有社會學的知識,也廣泛地瞭解了心理學的一些理論、歷史的內容,受益頗多。

其實在書本的第一章對於假設、理論的討論中,米拉的心聲就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一個好朋友變得冷淡,總會有其他朋友說是因爲他不再喜歡你了,有的時候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友誼破裂、樹立敵意的開始。久而久之,情況會更加糟糕,結果事實往往證明情況根本不是大家猜測的那樣”,心理諮詢師在處理有關友情方面的問題時,有時就會用到這一內容,可見社會學和心理學在某些程度上是有相連的。

當然,作者在之後也慢慢揭示了一些關係:“心理學可以告訴你一套養育方法培養出一種人,而另一種方法培養出另一種人。社會學可以幫助你理解這些方法最開始是如何形成的。”

然而在閱讀時“紐帶”是我最深的印象。社會學就像是在研究人與各種事物之間的“紐帶”,即關係、網絡。探尋這樣的聯繫是如何發展的,如何轉化而來的,是便還是不變的,是何種起源的。不僅像是上文引用所說的那樣,其實讀着讀着會發現故事的人物之間就有社會學的影子。不論是個人的性格和相應的身份與經歷,還是事件發展的規律。從第一章米拉糾結姨媽們的刁難,但最後並沒有那麼糟糕的故事情節來看,這不正好對應了米拉課上所學的有關假設、理論的知識嗎?

在其中,我還窺見了《鄉土中國》的影子——“社會發生變化時,才以一種非常激進的方式發生變化,纔會有新的問題被提出來”、“社會發生變化時,才以一種非常激進的方式發生變化,纔會有新的問題被提出來”等。這樣的闡述讓我在更好理解《鄉土中國》的基礎上,也激發了我的思考:現在隨着城市化的腳步,人口遷移遠比過去更劇烈,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後,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平等。

從男女平等,到男性的帶薪陪產假,到徵取同性戀合法,社會中對於宗教,權力的觀念不知不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鄉土社會》的“同心圓”仍然存在,恰恰也證明人們在社會中需要通過聚集來獲得安全感,“所謂不變的基礎不過是維持社會運轉所需的一種行爲範式”,這讓我開始對一些簡短的話更加有深刻理解。

《米拉的猜想》是現實和學術的紐帶,通過這樣一個橋樑,社會學和日常生活聯繫了起來,變得沒有那麼枯燥,不再聞之而令人生畏。

我認爲每個人都需要這一紐帶,要去了解了解社會學,知道社會和人的關係,能更好的俯瞰自己,瞭解自己,對於生活有很大的益處。

篇三:米拉的猜想讀後感

現代性是用來描述世界上各個社會發生變遷更迭,從產生新的事物到摒棄傳統,最終推陳出新。現代化主要用於過去兩百年歐洲在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方面的變化的描述,比如資產階級革命:擺脫了舊有的習俗和人際關係模式(封建領主和農奴之間的服從關係),變遷爲了議會的君主立憲或民主共和制度。

在十八世紀上半葉發生的啓蒙運動,就是當時自由的思想家試圖將理性應用到各類問題上,以取代當時大部分人認爲所有問題要麼是看上去十分顯然而不需要解釋,或是“上帝”意志的結果的思想。

啓蒙運動認爲人類不應該只是神靈意志的延伸,而更加強調了人和人的理性的重要性,從而使人們成爲了自己人生和命運的主人,而這種想法不僅促成了法國大革命的產生,更爲重要的是人們誕生了新的思想,不再被神權王權所鉗制。人們學會在各個領域進行思考,這些思考產生的變化就成爲現代性。

而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封建君主專制,愚昧迷信思想和外來的侵略如同粘稠的黑霧一般圍困着人們。而此時新文化運動悄然由一羣知識分子領導而產生,他們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倡導廢棄舊文化,發揚新思想,從學生們開始,改變着人們的思想,大大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在現代性的過程中,人們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我們願意在知識進展之後承認過去相信的可能是錯的,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什麼概念,想法或者理論是神聖不可挑戰的;承認無知之後人們就會渴望獲得新知,通過收集各種觀察的結果通過一些數學工具整合,形成全面的理論,再運用這些理論取得新的能力,特別是發展新的科技。而這些新的能力更加促進了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現代性並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更加是無知的革命。真正讓社會起步的,就是發現“人類對於最重要的事情其實一無所知”。

篇四:米拉的猜想讀後感

我也是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後我認爲最重要的不是呈現出最佳印象,即在印象的層面上保持最佳狀態。人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呈現出正確的印象—即對於其角色來說最爲正確的印象。我們很難逃離被置身於角色中的命運,無論是被制度還是被人們所約束。如果人們希望你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你會發現自己就表現得大大咧咧,除非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且對自己有着強大的信仰。社會學利用情感來詮釋社會。某些情感是維繫社會運轉的必需品。比如說,現代社會的勞動分工促進了陌生人之間的信任。

性別角色和身份是社會化的、同樣也是被演繹的,因此我們永遠也不會清晰地知道如何變得更加陰柔或是陽剛,因爲我們一直在不斷地重新創造着這些身份。每種身份都是一個本不存在原件的副本。性別角色在儀式中、習慣中、對話中以及許許多多的社會現實中被演繹,而這並不需要任何的生物學事實作爲基礎。

長大成人的過程就包括我們以他人的期待看待自己。學着用這種方式反思自身和其他人是成爲一個完備的社會公民的關鍵所在。這賦予了人們隨着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表現和表現不同自我的能力。人們藉此在外部刻畫自身。

本書不是一本學科專著,它虛構了引人入勝的故事,但理論部分依然瓷實嚴謹。正如前言提到的,作者的寫作靈感來源於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小說《蘇菲的世界》,所以,他們選擇採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方法來引出理論。相信讀者一定會對其中的某些部分產生共鳴,無論是理論還是故事情節,並在這一過程中有所收穫。

我相信,接受一些社會學的薰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更有趣的是,每個人結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經驗來審視這些知識,會讓知識煥發出不同的光彩。與此同時,社會學知識能幫助我們在未來的生活實踐中保持熱情和好奇,讓我們以更精確、更開闊的視角去理解社會中的“變與不變”,鼓舞我們探索廣闊的未來。

篇五:米拉的猜想讀後感

大浪滔天,海風瑟瑟,在一片蒼茫的大海上,海浪連續拍打着一座小島。一個年輕的姑娘坐在小島最高處的石頭上,低着頭,任海風略過她瘦弱的身軀。此時的她,心緒百轉千回,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期盼已久的18歲,竟然是一個晴天霹靂。她期盼的所有美好,都因父親成爲詐騙犯的那一刻開始付之東流。曾經溫暖的家庭變得殘缺,她從一個花季少女,從一個充滿理想與希望的大學生,變成了“詐騙犯”的女兒。18歲,她的力量還不夠承受來自社會的冷眼;18歲,她的餘生還那麼長。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她該將自我包裹,獨守孤島?還是勇敢地上岸,去迎接來自社會的挑戰?……

青春·尋找穿透迷霧的鑰匙

當米拉被清晨的鬧鐘叫醒,迷離的眼神中,她才知道自己做了一個夢。但那座海上的“孤島”,就像是自己如今的心靈世界。在那座孤島上,她看不到海天的盡頭是什麼。站起身,她看到了窗外正是一片迷霧,看不清校園的遠處。這一片迷霧也正像自己的心境,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她感到畏懼,害怕別人識破她是“詐騙犯”的女兒,然而,她也不想放棄自己的人生。她戴上眼鏡,試圖掩蓋自己內心對於周圍人的恐懼,想要僞裝自己,不讓別人認出自己。同時也告訴自己,即使身在迷霧中,也要去尋找突破迷霧的鑰匙,這便是她正在研修的“社會學”,她想在社會學中尋找諸多的答案,想要在學習人與社會相互關係的過程中救贖自己的心靈,獲得心靈上的解脫。實際上,每一個青春期的我們都或多或少面對各種“迷霧”,生活上、學習上、家庭環境、社會環境,都可能帶給我們一些困擾,讓我們的心緒陷入到“孤島”,讓我們的雙眼好似在迷霧中,以至於產生青春期常見的“叛逆”、“離經叛道”、“自暴自棄”、“反社會”等行爲,以至於人們常說:“誰的青春不迷茫”。但是,我卻認爲,迷茫不應成爲青春的一部分,當我們陷入迷茫,像米拉一樣陷入突如其來的困境,我們應當走出自己狹小的世界,將自己置身於“社會”的宏大環境,才能認識到自己面臨的一些困難、挫折、困擾,不過都是滄海一粟般渺小。我有幸閱讀過英國女作家夏洛蒂筆下的女主人公——簡愛,她的出身、她的求學、她的愛情,過往種種無一不在揭示她的不幸,可是簡愛——這樣一個樣貌平平無奇的女孩,卻有着一顆令我向往的、堅強的內心。她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追求屬於自己的平等的愛情,從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簡愛踏破生活的荊棘,仰頭面對來自生活的所有苦難!苦難不應成爲我們退縮孤島的藉口,而應成爲我們迎難而上的起點,就像米拉那樣,勇敢地走出孤島,纔有可能找到穿透迷霧的鑰匙,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情感、行爲,學會如何在社會中不斷思考、試錯、體驗,學會與自己和解,學會真正融入社會。

成長·社會性與生物性的交織

每次翻開《米拉的猜想》書頁,一個充滿青春氣息的智者形象便會出現在我眼前,她戴着厚厚的眼鏡,米拉與親人、朋友的每一次探討和辯論都像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每一次反駁、懷疑、追問都引領我跟着她的節奏去思考,通過接近生活的反思一步步進入“社會學”的奇妙世界,社會學在我腦海中的版圖逐漸擴大,讓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社會的影響。無論是關於“現代性”的討論,還是關於“情感”的探討,抑或關於“女性主義”的深思,都讓我覺得社會學其實不是艱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而爲人,終其一生,我們都在社會性與生物性的交織中成長與適應,正像書中所說:“試圖將社會影響從生物性的自然天性中分離出來是困難的,它們彼此相互塑造。”因此,唯有能夠順應社會性與生物性的相互影響,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我是一個女孩子,我知曉社會對女性形象的期望;我是一箇中學生,我深知作爲中學生的行爲準則和學習使命。當我內心接受了社會性對於生物性的影響,我便不會認爲社會希望的女性角色定位是一種束縛,更不會將學習任務當做一種煎熬,不會像那些反對社會性的影響而讓自己負重前行的人。社會以其規則、規範、習俗影響着我們,而我們的思考、言行、觀念、價值觀何曾不影響着社會的進步?當一個社會中的人充滿抱怨、自私、負能量,那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便會被戾氣所充斥,每個人的生活也將受到影響;當社會中的人都能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主動傳遞正能量,那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將是和諧、美好、溫暖人心的。近日網絡平臺上流行的視頻《二舅》更是治癒了許多人內心的殘缺精神世界。彷彿於天上看見深淵,天之驕子墜入凡塵,自此明亮的珍珠染上世俗的塵埃。二舅卻從未放棄生的希望。他未曾怪過那個讓他殘疾的醫生,未曾埋怨過蒼天的不公,而是將自己漫長的後半生徹底奉獻給從小生活的村子。讓生物性與社會性和諧共生,我們才能收穫高質量的成長,讓自己成爲一個自律而又可以輕裝上陣的人生鬥士,去戰勝一個個困難,遇見更好的自己。

感悟·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人生海海,但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沒有一個人可以自全。有些人會認爲,父母的嘮叨很煩,老師的管教是一種束縛,同學間的競爭是一種壓力,以至於始終以一種疲憊和煎熬的心態面對周圍的一切,陷入青春期的困擾。然而,沒有父母的養育,我們將身在何處?沒有師長的教導,我們的心智何以達到智慧的彼岸?沒有周圍同學的陪伴,我們的成長路上怎能擁有諸多珍貴的回憶?我們不可能自我成就,每個人只能在與他人的社會聯繫中構建自我。青春期的我們,就像不太堅固的小島,面對大海上的驚濤駭浪,我們需要隨時告知自己,請保持一份理智,縱使遭遇任何風雨,都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社會的磨礪,造就堅強的意志,時刻謹記不能迷失自我,理智客觀地對待社會問題,才能與周圍的社會和諧相處。既然無法“遺世獨立”,那就學會包容,學會分享,學會接納,才能讓自己的奮鬥歷程走得更加長遠,讓自己在社會的磨礪中不斷強大,無數個堅強的小島才能聯結成堅不可摧的社會“大陸”。

身處當今時代洪流,個人和集體的力量始終能爲社會做出貢獻。作爲個體,我積極參與迎接亞運的歌詞創作《自信杭州》,和同學一起參與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大家一起響應“心心相融,@未來”的亞運口號,將綠色亞運傳播於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準備迎接屬於自己土地的“高光時刻”。在《米拉的猜想》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深刻:“變幻莫測的工業社會中的信任與合作之所以能夠出現,是因爲人們在此前已經感受到了與他人的一種聯繫。”每座孤島可以決定自己的流放,但一直心路不開,將委屈壓抑在心底,可只要將一切放入集體與社會中,總有一天,我們能看見陽光與枝丫瘋長。

米拉猜想,是社會學救贖了她。其實,米拉在突如其來的變故中沒有選擇逃避社會,探索社會學的過程也是她自我救贖的過程。每個人都可能面臨人生中的一些“迷霧”,當你陷入彷徨與徘徊,自我救贖纔是最好的選擇,人類始終無法與世界隔絕,每個人都不會是一座孤島……

篇六:米拉的猜想讀後感

每個人都不會是一座孤島

社會學被稱爲民主的科學,因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社會學是爲了研究公共輿論、大衆文化和現代生活的其他方面,以及民主社會而產生的。

剛接觸米拉的猜想這本書,看着封面奇幻的藍紫色與短髮女孩,我開始憧憬書中有趣驚奇的際遇。但看完第一章就只好無奈感慨,這是專業的社會學論文吧!但好在自己一點點地幹啃咀嚼,領悟到書中的精髓後真的就是一本寶藏書籍。我跟隨大學生米拉的步伐,見了她的朋友親人,和她一起生活的日子裏,關於社會的思想辯證一次次衝擊我的大腦。社會學的理論一點點清晰了起來。《米拉的猜想》理論豐富但不乏味,遵循了一種上可追溯到蘇格拉底式對話的形式來闡述觀點和激發思考。我覺得這個形式最大的好處是它使用了對話語境中的反駁、懷疑、追問等等行爲同頻了讀者在面對那些既定社會學理論的質疑,它爲我們提供了對於理論質疑的聲音,這恰恰讚美了哲學及社科理論引人思考、求知的傳統。

《米拉的猜想》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部脈絡清晰的社會學導論。首先,其中的理論框架有意從社會學的“宇宙大爆炸”——啓蒙運動後“現代性”的出現作爲起點,再不斷地擴展;很多理論也是爲後續理論鋪下了論證的基礎,甚至在瞭解理論前,用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對“理論”這個詞進行了社會學性質的闡釋。其次,作者也提到可以有意將此書與一本傳統社會學教材搭配使用,此書更多向我們介紹並拋出社會學關注的問題,再引出理論,以及將理論投入使用的方法,而沒有過多對理論的支持依據以及論證方法進行闡述,因此,我在不斷接收大量社會學家以及社會學理論的信息流時,是在同步搭配互聯網檢索以及自己的讀書筆記來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整理。一邊理順文章背後的道理和思路一邊代入人物情節,會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舒服的閱讀體驗。所以《米拉的猜想》看似是一部輕鬆的社會學啓蒙讀物,但作爲導論確是不斷在引導讀者去自發的思考和歸納整理,給予讀者豐富的思維快感。不僅如此,此書足足涵蓋了近30位社會學家以及80個社會學理論。快節奏和電子閱讀氾濫的時代,僅於2021年10月發售第一版的《米拉的猜想》確實讓我慢下來思考並有了主動學習擴展的動力。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約翰·多恩曾說。本書第三章描述到社會構建主義心理學時產生的思考,這是我整本書閱讀後認爲最感興趣並着重發散的一點理論,社會學並不是但以獨立的,它會與另外學科產生交集。幾者碰撞融合時產生的火花總能讓我興奮好久。第三章米拉與心理學的研究生阿倫進行了不同專業對情緒和心理的激烈討論:心靈主義使用內省法類比時用探究自己的思想情感來研究人類的心智;而行爲主義作爲心理學研究範式提倡研究人的行爲,認爲行爲是有機體適應環境變化的身體反應的組合。而米拉提出的社會構建主義,認爲人類情緒、心理等現象不存在於人內部,而是人與人之間,是歷史文化的產物,是社會構建的結果,而這是維繫社會運轉的必需品,比如勞動分工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進而產生了信任的情感,信任又加固並提高了勞動分工的效率。所謂“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島”,我們每個人會互相配合抑或鬧不快得產生交集,但最終都會彼此聯結,改進社會,同時被社會改進。這一爭論成功地放大了心理學中各個主義學說的細微差異。

書中展現的社會學理論、社會心理學研究範式的變遷,本質上也是一種對二元論的批判、對一成不變的社會學理論的批判,也導向了在文明發展和科技進步背景下社會的變遷性、複雜性。類似於馬克思·韋伯對涂爾干社會本體論的革新,即研究對象從社會轉向受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影響的複雜社會;又或是像馬爾庫塞對佛洛依德壓抑性文明的批判,即高速發展階段的文明,爲人類享受愛慾提供了物質和時間條件。在述說社會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同時,米拉的猜想提醒我們:人與社會相互共生,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和社會產生關聯。面對問題我們要有社會化的、全球化的意識形態,我們對研究對象的觀察視角以及研究範式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去不斷檢驗、不斷更新,再去改變人們的人們的觀察方式和行爲方式,做到真正的理論改變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mqgp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