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精選6篇)作文

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精選6篇)作文

  • 關注:2.71W次

篇一: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

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精選6篇)作文

大孤獨、大智慧、大絕望

Ta偏是堅韌果敢,在無路可退的逆境中,捧着那春風般的心,爲同志送出最後能送出的“風聲”。

Ta,便是李寧玉,日僞譯電科科長,也是這本書的核心人物。這部小說的大背景是1941年,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一份密電,吳金李顧四人被當做“老鬼”嫌疑人進入裘莊,與肥原龍川鬥智鬥勇。本來兩三句話能概括的故事,麥家卻將它分爲“東風”、“西風”、“靜風”三部分。分別以潘老、顧老和“我”的角度去敘述,也可以說從共產黨、國民黨和“我”一個局外人來講述。在我感嘆作者如此精妙的構思時,卻也深深留下不可知結局的遺憾。裘莊的故事,看似有完滿的開頭結尾,卻依然很多細節撲朔迷離,道不明說不清。不過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也是作者麥家獨特的人格魅力。畢竟留白,總是有許多藝術。

Ta,是東風裏描寫“老鬼”內心獨白時的稱呼,這又爲老鬼增添了許多神祕,不知性別,悄無聲息危險地潛伏在敵人身邊。而Ta,頗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質。除了這些過於真實的心理描寫,還有有關李寧玉的一個標誌性動作——梳頭。肥原單獨約她去後山實則爲了詐她,她冷靜沉着;面對白小年的不堪一擊的審訊,她傲立,不爲所動,依然梳頭。裘莊外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裘莊裏,步步設防,化險爲夷,這一動作多少格格不入。可她作爲如此冷靜的女子,是否有過慌亂?有的只是她預料到敵人埋下的陷阱,有的只是面對亂做一套的局面而保持鎮靜,有的只是她那一份堅守不變的堅定。她“向死而生”,只因這懦弱的死神也只是倒在她腳邊的僕人。大孤獨,是她犧牲一人保全所有同志和組織的必由之路。

西風裏,顧老所描述的李寧玉更圓滿了些。雖然結局都一致,但相比潘老的言辭,我更願相信顧小夢口中的李寧玉。她是有點狡猾,甚至有點瘋狂的。不過這算不上貶義詞。李寧玉從一開始的求情,到威脅,甚至到了要撕破臉的程度,只爲了顧小夢答應她,幫助她把情報送出去。而李寧玉當時哪裏來的底氣?她只不過是憑藉自己理性高超的邏輯斷定顧小夢是軍統的人,但確實抓住了顧小夢的把柄。最後達成協議,成爲“不戰不和”的狀態。但不論是顧老,還是作爲讀者的我,都震驚於李寧玉那天衣無縫的方法——將情報藏在藥殼子裏。不但如此,藥丸殼分別還有它的用處:一隻丟在大街上當已有情報的信號,另一隻任務更重些,在垃圾箱內藏好情報等待下線老鱉來取。情報固然是手寫的,但李寧玉另有準備,她所用的筆跡竟然是吳大隊長的!那個她開頭就編好了謊言針對的吳志國!妙哇,妙啊!好一天才李寧玉!瞞天過海,她,從不缺乏的就是幾乎沒人比得上的大智慧。

“我不是老鬼!”

聽啊,令人振聾發聵的內心吶喊。

可那瘋了的肥原龍川怎會信?那個氣急敗壞的日本佬,親手摧殘了這支美麗的花朵!肥原瘋狂地嘲笑着,這就是中國人,狗!不要命去發狂的狗!爲了清白而亂叫的狗!

可惜啊,那被人讚許爲“中國通”的龍川會懂得什麼呢?只是皮毛罷了。而那時的李寧玉,早已完成了“老鬼”的使命,完成了兩手準備送出情報。而在那封給肥原的遺書裏,那個落款——李寧玉中校中,一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這都是作爲共產黨員的李寧玉獨有的不屈傲骨和民族脊樑!

大絕望呢?必然是有的。在那天夜裏越想越焦急情報有可能送不出去的李寧玉,哭的像個受傷的孩子。那是她以爲信仰要破滅的絕望。而那小小的身軀裏彷彿“中了邪”一樣,竟然無一點對死亡的恐懼絕望!只因她是破譯天才李寧玉!中共的核心消息員之一!

全書完,我只覺這顆心臟仍在上下竄跳。因這跌宕起伏的劇情,更因如此忠誠熱血的愛國女子李寧玉!我想我真不應該妄自用假大空的詞語去讚美她。

書中說,“東風引發了西風”,我以拙見補充道“東風和西風成就的,是我們讀者的靜風”。靜風是什麼?波瀾無起伏,層次深而不透。我對這本書的思考,不僅僅停留在還未解開的疑惑上,我更想知道,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啊,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擁有大智慧,更具大堅韌的李寧玉已經給出了答案:

吾輩唯有奮不顧身,生死不過天地一瞬。是信仰,它賦予生命可靠的價值和意義。別聽有些小人說信仰是胡扯玄乎的東西,錯的徹底。它會在生命中的某一天和你相遇,不要意外,那隻會讓你感到幸福永存。

那是當然,我相信有血有肉的李寧玉,於是也該思考我的那份值得堅守一生的信仰,應該是什麼呢?

來了我們的今天,我們也要爲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篇二: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

如風的信仰

“我不怕死,我只是怕愛我者不明白我爲何而死……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只期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諒我此刻的決定,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情緒,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將於你們同在。”這就是《風聲》,一場扣人心絃的,發生在危急存亡時代下鬥爭。

在書中我不僅僅僅看到了人們鬥智鬥勇的情節還看到了人的大節大義。地下黨工作者肩負祖國大任,無論如何都不能出賣國家,即使受到了精神上的壓迫甚至是肉體上的摧殘他們都不會向敵人透露一字一句,他們不願意做祖國的走狗。爲了這一份堅持與驕傲,他們付出了我們無法想象的代價。看看書中那些對待我們地下黨員的酷刑,簡直令人髮指。但在應對這些可預知的危險與痛苦時,令我感觸最深的,除他們那份臨危不懼的英勇外,還有他們爲了保護戰友甘願犧牲自我的精神!當然,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人性的許多面,有些人魯莽可是單純,有些人費盡心機嫁禍別人只求保全一命。以往關於歷史題材的故事我都不會有太大的感受,因爲那些在我看來都是書本中的文字並沒有過多的心靈上的感受,而這本書給了我多方位的感受。原來一個“國家是建立在無數軀體上的”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風聲》僅僅用一個“抓老鬼”的故事就向我們講述了我們偉大的祖國誕生是多麼的不易。

《風聲》中的老槍和老鬼,都期望以自我的性命保住對方,讓對方傳出信息以拯救整個組織。這需要一種怎樣的覺悟與信念,才能將別人的生命擺在比自我生命更重要的位置,把組織的安危擺在個人生命的前面!人都有自私的本性,但這些令人尊敬的地下黨員,爲了革命的崇高夢想,早已將自私拋棄!

《風聲》引人入勝的地方不僅僅有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蹟,還有身臨其境的環境描寫,更有那股“精神”——敵人永遠不瞭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種精神——我黨地下工作者敢於爲革命犧牲,勇於犧牲自我顧全大局的大無畏精神。爲信仰而革命,即使粉身碎骨,仍無畏無怨無悔。

看了這本書,我總想着革命先輩們太了不起,經受太多我們無法想象的苦難。而此刻的我們,動不動無病呻吟,不關心國家大事,總爲自我的小事鬱鬱寡歡。我們零零後就是缺少了一種精神,一種爲了信仰能夠奮不顧身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如果我們身處那個動盪的時代,我們又會成爲哪類人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是英達的主角,扛不住的時候就自我了結了生命。他永遠不明白誰是老槍、誰是老鬼,中國人是如何把日本打回老家的。吳志國,這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摧殘,又有幾個人能夠承受呢。顧曉夢是典型的爲了信仰能夠無畏赴死的革命先烈,在他們的心中,無產階級的革命夢想信仰高過生命,高於一切。

在如今,我們或許已經淡忘了那些被歷史硝煙瀰漫的人們,但是我想我們可以用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愛國情懷接下先烈的旗幟,繼承他們的理念,實現他們的夢想,讓祖國母親偉岸的身軀閃亮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折磨、侮辱、蹂躪、殺戮。所有與你有關的一切都將被剝奪,被抹去。但信仰和忠誠,永遠與你同在。因爲信仰,你們得以不死,在凡人的肉體早已化爲灰燼,飄進歷史煙雲的時候,你們仍然是人民心中永恆的豐碑你們註定會在我心中,在我的後輩,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永存。

篇三: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

讓故事停下來,讓思想往前走

近日,我閱讀了麥家的《風聲》,它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特務潛入日僞政府爲獲取情報被捕後,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的故事。

它主要分爲三個篇章:東風、西風和靜風,每一個篇章看起來相對獨立,但又聯繫緊密。《東風》是從潘老的角度,闡述了他的妹妹李寧玉在逆境之中,如何用她的智慧給組織傳遞情報,直至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而到了《西風》,故事卻出現了反轉,它以顧曉夢的口吻陳述整個故事,她好像在補充東風的情節但又像是推倒重來一般,給整個事件增添了不一樣的韻味和情感。第三篇《靜風》則是對文章的細節和疑惑進行梳理和解答,通過各種蛛絲馬跡,對故事做出補充,需要讀者跨越時間去感受其中的深意,令人慾罷不能。雖然三個篇章講述的都是同一個故事,但卻有不同的版本,就好比在歷史長河裏,不同性格的人總會有不同的命運和結局一般。

在裘莊這個人間地獄,日本人要在被軟禁的五個人中找出中共特務“老鬼”,在此過程中,“老鱉”、“老漢”等相繼上場,但即便面對的是審訊者殘酷的逼問和用刑,我們的特務人員也始終在用智慧和他們周旋,沒有絲毫鬆口,甚至最終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保持沉默,以死明志,不辱使命。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股永不服輸的勁兒,還有一種臨危不亂的鎮定和不懼死亡的灑脫。除此,在被軟禁期間,我們的特務人員也在觀察着其餘四人,不斷對他們進行試探和考驗,來判斷他是否可能成爲自己的同志,在如此這般艱難的情況下,仍用盡一切力量將情報送出去,這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總覺得這些歷史距離我們很遙遠,無法想象但卻由衷敬佩那些優秀的革命家的機智、勇敢與臨危不懼。試想,若是我們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會如他們那般機智勇敢嗎?我們也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保持冷靜,找到同盟嗎?在肉體與精神遭受百般折磨的情況下,我們也能毫無畏懼,將生死置之度外嗎?

在《風聲》這本書裏,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精神,他們的信仰,他們堅韌的性格,沉着冷靜、忍辱負重卻又鬥爭到底的態度,以及他們爲祖國獻身的偉大情懷。這本書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內容,但最主要的則是他們的愛國情懷以及革命先輩在生死抉擇時的大智慧。古人云:一將功成萬骨枯。若沒有人寫下這本書,他們的故事將永遠是個祕密,不爲人知,他們只能成爲陰影裏的一束光,默默忍受,默默前行,並最終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高爾基曾說: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他們信仰共產黨,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信仰的無窮力量。惟有信仰作爲精神支柱,才能使人爆發出無窮無盡的意志力。

麥家說,看似我寫了一羣無情的人,而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這些地下黨員看起來好像十分的冷漠無情,就好像蒙着一個面具般,周旋於魚龍混雜的世界,圓滑處世,而在這種“冰冷”的面具之下,凸顯的正是他們爲革命事業奉獻的默默無聞卻又熾熱滾燙的心。塵封的歷史總是被不斷挖掘,我們越接近歷史真相,我們對他們的敬意就越深。

麥家說,讓故事停下來,讓思想往前走。

是啊,如今的年代,也有那麼多的英雄在爲我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他們爲了保衛國家、保衛人民,讓國家變得富強,不惜一切,包括生命。在遇到自然災害時,有抗洪搶險英雄,爲了他人的安危,沒日沒夜地堅守陣地,奉獻自我;還有站在國境一線的緝毒戰士,用生命和毒販作鬥爭,就是爲了讓羣衆有更加健康、安穩的生活;還有致力於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巡護員們,走訪於無人區,默默無聞,只爲讓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他們在各行各業中守護着我們的生命、生活,建設我們的偉大祖國。

他們的背影,堅定毅然,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的背影,血汗交織,讓我們永遠敬仰;他們的背影,屹立不倒,讓我們永遠懷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願吾輩以他們爲榜樣,爲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而努力奮鬥!

篇四: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

我們常說,人生如戲。

是啊,只有意外和錯誤,纔是宇宙最恆定不變的原則。我們的出身,所處的時代,這些不計其數的,紛紜雜亂的因素,支撐着這個世界的運行,誕生了不盡的故事。或在過去,深埋於歷史,靜待後人發覺;抑或在未來,朦朧迷幻,掌握在曾經與當下的人們手中。一部戲,一部琢磨不透的戲,撥動着命運的琴絃,或深淵,或山巔。

此刻的我們,正在敘寫這本關於自己的書,既是作者,又是主角,在不知名的背景下,想方設法地尋找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變數,以圖改變自己的命運,演繹出心目中最好的劇本。一直在尋找着的萬里挑一的結局,踏上它那條偏僻小路的人,往往摸爬滾打,恍惚迷濛。稍有不慎,便誤入歧途,如斷了線的,從雲端跌落,埋葬了所有的歡喜。

風聲,這是一場鴻門宴,一段難唱難演的戲,不論對“主”還是“客”。假面之下,是僵持着的棋局,走錯任何一步都會引起前功盡棄。沒有對錯,沒有正義或邪惡。誰找到那關鍵的變數,誰成爲贏家。

夜一直是靜的了。

整修後華麗無比的裘裝裏,點起一盞盞微亮的小夜燈。監管與囚犯,爲這個“簡單”的遊戲,都久久不能入睡。明日,迎接他們的又會是怎樣的審訊?老鬼到底是誰?凝重的氛圍環繞着這小小的庭院,所有不經意的因素都被放大,篡改着結局的走向。隨着時間的消逝,或快或慢,五位嫌疑犯的精力與信念都被慢慢擊潰。

像每一部諜戰小說一樣,作爲真正的“老鬼”,李寧玉前被施壓,後無接應,再加上還有一封密報要送出去,卻能夠從容鎮定地回答每一個問題。常人能不崩潰已是大幸,她卻掩飾住了內心的急切與不安,先從容地轉移了日僞注意,栽贓給智力略遜一籌的吳志國,再利用與張司令的舊交,加深對他的懷疑。這樣的英雄式的行爲,在諸類革命故事中比比皆是了。

可惜這不是神話,更不是編造出來供人欣賞評論的兒童故事。李寧玉也是人,她也會感到慌張,也會有對生的渴望,對死的恐懼。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吳知國詐死相逼時,肥原的反覆盤問讓她心如亂麻,而某一種東西支持着她竭力避開了所有的變數,在最後的緊要關頭犧牲了自己,讓同志倖免於難。能在這樣的危難的情況下沉着冷靜地思考解決方案,彷彿是每一位“主角”必備的素養,付出的代價卻難以想象。也許那時,她唯一的盼頭就是去保護那些依舊毫不知情的同志們,這是信仰,也是友誼。這種力量,支持着她完成了最後的心願,得到了一個體面的收尾,她的在天之靈,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也會欣慰吧。

和李寧玉一樣,不論哪個時代,在這個始終邪惡又美麗的世界上,我們有幸會遇到自己的信仰,值得追隨一生,並會在危機重重時指引、支持我們。可以是宗教,可以是一句真理,可以是理想,這由我們自己來定。毫無頭緒,不知所措的時候,以不變應萬變,恐怕是最好的選擇。身後的支持鼓勵或是無路可退,都會讓我們更義無反顧的向前。

從“西風”中可以看到,這個故事裏的“反派”肥原,最後獲得的不是榮華富貴,而是冰冷的槍口。他並非沒有自己的信仰——他曾投身於探索真理和人性;他並非生而罪大惡極——他曾從日本空軍的手中救下西湖。他愛國沒有錯,但他選擇崇尚的是帶有侵略性的帝國主義。那些環境的改變影響了他,從左到右的報刊在更替的同時滌盪了這位記者的心。最終,他選擇了沉淪。可能,痛快地死去對他而言已是一個不壞的收尾,讓他不用在良心的隱隱作痛中,在暗無天日的牢裏度過餘生。

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他會追求正義,但在絕對的利益面前放棄。他們管這叫做見風使舵,懂得取捨;在後人看來便成了牆頭草,僞君子。其實,不是善,不是惡。在多變的因素下,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只有暫時,沒有永恆。我們不能因爲一件小事全盤否定他人,更應深究他所經歷的,再嘗試着理解與改變。沒有人生來註定就是好與壞。每個人的背後,都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過去與難言的苦衷。

和《風聲》一樣,我們的人生或許沒能真相大白,在最後的最後依然有謎團未解,但請相信,這已是最好的結局。下一個故事也許未完待續,也許未完無續,同樣值得期待。

篇五: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

曠野迴響

烈烈風起,我站在一望無際的曠野裏,風颳過天、雲和樹枝。

寫在前面的這段話是我看完《風聲》以後的感受。

我第一次看完《風聲》時正是晚上。不知道有沒有星星,但是總是有風的。正像書裏寫的那樣:其實風總是有的,只是當這種流動小到一定程度我們感覺不到而已。但是當夜的風是讓人感受得到的風,時有時無。或者有蟬鳴,或者沒有。我站在靠窗的位置,看向城市的夜景,卻感覺自己好像置身曠野之中。猜疑,詭計,把戲,針鋒相對,爾虞我詐,明明暗暗,起起伏伏,一樣浮過我的面前。如果在一個危險的時期要抓一個內鬼,就好像是一場生存遊戲,我們要猜出別人,要保全自己。可是,在信念的重壓之下,我除了我自己的生命,我還有我的職責。我看似好像處在了一個百般猜忌的局中,被關在一個安裝竊聽器的房間,被心思難猜的各種人圍繞,被監視、評估與猜測。但我卻好像處在曠野之中,處在我自己內心的曠野之中,面對着晚上吹過來的晚風,面對着作響的風聲。風聲在曠野上不斷迴盪,久久不停。我要找出我自己內心的迴響。

我想這是李寧玉的精神世界。一個故事是如何動人,就在於一個人是如何在自己內心的曠野裏,爲自己的命運和執着有所行動,承擔甚至犧牲。她當然有所行動,她冷靜,她步步爲營。讀者一直疑惑,李寧玉何以在不知道上級是何目的的情況之下,果斷的把吳志國拉入水。我一直相信,在那一個是一種神乎其神的奇蹟,突然打中了這個黑髮如瀑的女子。她用命運般的直覺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她也命運般的堅定走向自己的命,以自己之死,用遺物換出了情報,及時取消了集英會,挽救了黨。那張畫了小草的紙上,長長短短,其實是摩爾斯電碼。這是一個一心爲黨的地下工作者的毅然決然的動人故事。可事情遠不這麼簡單。

我們看見了從東吹來的風,可是在多面的世界,也有從西吹來的風。當年四個被懷疑的人中,有人站出來指責這篇稿子的虛假。她是顧小夢,她說她識破了李寧玉的身份,李寧玉同時識破了她的身份。“日本人怎麼可能將不知有何疑點的遺物送出,何況上面的電碼那麼明顯,在座各位都是密碼專家,又怎麼看不出來?就算看不出來,特殊時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送。”八十幾的老人家只是爲了一份名譽的清白,講述真正的事實。她說,這個故事是她幫李寧玉完成的。情報也是她傳出去的。她說,她其實是重慶的人。因爲李寧玉那種毅然赴死的精神打動了她,更何況兩黨本來就統一對外。儘管貌合神離,但是作爲中國人的情懷,讓她做出了那樣的決定。無可指摘,無可置疑,就像真相那樣真實。這份更加合情合理的供詞,讓一個動人的愛國故事變得撲朔迷離。

一切都讓人琢磨不清。一切我們都只是聽到了一點風聲。直到最後也沒有給一個清清楚楚的結局。可我卻要說我非常喜歡這個語焉不詳的結局。世界上的事,歷史上的事,本就是如此。一切都掌握在講述者的嘴裏,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真相,但每一個又都不是真正的真相。所謂的真相永遠在被修飾。我以爲的故事,其實只是故事的陽面,把它翻過來,陰面就會浮上來。不過還好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爲了不同的目的孜孜以求的尋求真相。每一次挖掘,或許就會離真相更近一步。

東風或者西風都沒有關係,因爲風聲總能透過那道人心編織的牆。

在最後,我還是想把話題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當命運的齒輪被扭轉,我們有一天也會面對那樣的時刻。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刻,決定你的生命長度,也定你的生命價值的時刻。當然不會那樣驚心動魄,也大概率不會是被人逼迫而做出。也許只是某個突然的時刻,你突然決定你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只是你內心一個細小的想法,但卻選擇了你以後會走的路和這條路上的風景。

我們都會至於內心的曠野之上,那裏風聲不止。那樣的時刻不多,如果有的話,我會好好珍惜。僅僅爲了聽聽綿密的風聲之下,我自己內心的迴響。我的靈魂發出的聲音。不會被風聲掩蓋的自己的聲音。

篇六:麥家風聲讀後感2000字

歷史的真相

我前些年曾看過電視劇版的《風聲》,因此,當在翻開麥家的小說《風聲》時,書前半部分最大的懸念“誰是老鬼”已經不需要再思考。然而《西風》《靜風》兩部,帶給我的震撼絲毫不亞於李寧玉的犧牲。這個故事有着淡淡的憂傷、宏大的歷史感,從一些人、一件事說起,敘說關於歷史真實性的辯題。

小說第一部分《東風》,“我”記錄下潘老口中,他的妹妹李寧玉(共產黨潛伏在日本人手下的間諜),在被日本人監視囚禁的情況下,自殺利用遺書傳遞生死攸關的情報的事蹟。而在第二部分《西風》中,這個故事的最關鍵部分被親歷者之一,李寧玉的“戰友”顧小夢全盤否定,講述了真實的李寧玉傳遞情報的過程,更爲驚險,一波三折。李寧玉如何謀劃好一切,以死換得顧小夢被解除懷疑,讓顧小夢傳遞情報。《靜風》則敘述這之後幾位人物的愛恨情仇,其他各色人物的生平經歷。

展開這幅亦真亦假的歷史畫卷,細讀每個人的故事,我突然理解了春秋齊國那幾位凜然寫下“崔杼弒其君”的太史。歷史需要被記錄,需要被真實地記錄,這樣它們便有了意義,有了溫度。

雨果所言非虛,“每塊墓碑下都藏着一部長篇小說。”冰冷的石碑上生與死之間的一個破折號,掩蓋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平淡無奇而又波瀾壯闊的一輩子。如果“我”沒有去採訪,沒有執筆寫下《風聲》,那發生在裘莊的歷史故事,也就只能隨着顧老、潘老幾人長眠於地下。因此無論他們說的有幾分真,幾分僞,我們還是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的發聲,感謝“我”的記錄,爲我們揭開封存的時代記憶的一角。後來之人才有機會瞻仰、感受他們的精神魅力。甚至包括日本人肥原龍川從親中和平之人變成右翼軍官,小混混蘇三皮變爲漢奸王田香,裘莊幼子小三兒加入共產黨投身革命,記下來的這些,代表的都是時代的血淚情仇。

當然,歷史最重要的是其真實性,否則與過去時代的脫節,使其與任何胡編亂造的故事沒有任何差別。顧小夢在聽到了潘老的故事後馬上要求見“我”,說要“實事求是”,是出於本能的對真相的推崇,甚至挽救了這一段歷史。它雖黑暗、絕望、恐怖、不堪,卻不堪得真實。小說中李寧玉怕組織被破壞的恐慌,用藥盒傳遞情報被顧小夢發現,千算萬算老鱉卻沒來取情報,令人感嘆命運的造化弄人。顧小夢的敘述,共產黨人如在刀尖上跳舞的危險緊張感令讀者隔着文字焦心。而在這樣生死一線的棋盤中,李寧玉不死心地一次又一次試圖將情報傳出,用畫圖的方法讓顧小夢傳遞情報,準確的預判自己死後會發生的事,以死爲籌碼換取勝利。這樣一位天才的,堅定的,具有虔誠革命信仰的戰士,用生命譜寫信仰之歌。同時她也是位母親,是位平凡女子,無法免俗,沒有神力,身若蜉蝣,卻全力一搏。李寧玉是那個時代無數用鮮血鋪路的共產黨員的縮影。她走不出的是裘莊,是當年千千萬萬共產黨員所面對的囚莊。她所向往的勝利,也是當年無數人所夢想的黃金時代。當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了這些,感受了他們的無力與掙扎、絕望與希望,爲之感動,於是銘記。

但記錄真實的歷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盧梭言:每個人生來都戴着藍色的近視眼鏡。因此沒有人能完全客觀正確的講述歷史,多多少少都會參雜個人因素,對此,我們應該適當寬容。潘老所說的英雄事蹟不是真相,顧小夢那個“不便示人的祕密”,“我”沒有寫出來的,是什麼呢?這也是被迷霧掩蓋的真相。但作者在書中寫,有些東西是必須捅破的,有些東西捅破了也許還沒有封存的好。當“我”已經大致勾勒出歷史事件的框架,客觀地敘述了旁觀者所需知道的一切,細化了所有需要知道的細節,此時再去做諸如數一個人眼睛上有幾根睫毛的事,意義不大,反倒冒犯。如顧老這樣的人,發聲是因爲必須,沉默,則是留給自己的空間,保留歷史留給他們這些親歷者的回味。以她自己的祕密爲例,公開它所帶來的麻煩遠比封存它的一點點遺憾嚴重得多,那掩蓋它的意義豈不是更大些?有時忘記反而是一件禮物,在消蝕愛恨的同時也撫平了傷痛。可見我們無須追求極致真實的歷史,因爲歷史本身以人爲本,完美無缺不是人,是機器。那一處缺口,一點神祕,是人留給時間的溫情。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餘溫。”到現在人們看電視劇《風聲》時,仍然會大呼“走不出裘莊”。這個故事太過於遺憾,以至於今天的人們仍能共鳴。這說明了什麼?歷史是承載於人身上的,那些先烈的故事是中華兒女的共同記憶,隻言片語就能激活我們基因裏的熱烈和感動。這就是灰燼深處的餘溫,被傳承下來。一字都不必說,這便是歷史書文字裏的精神內核。人,事,歷史,層層遞進,只要人還在,歷史的魂便不會錯。

那就帶上先輩們的眼睛,來好好看看這黃金時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z558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