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精選5篇)作文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精選5篇)作文

篇一: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精選5篇)作文

一、簡介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該書語言流暢,淺顯易懂。

二、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鄉土性中的土字可謂是用的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且我們的民族營業確實和泥土分不開。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泥土的束縛。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蔑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

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從大體上來說,這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一特徵也使得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會有太大變動。從大體上來說,這也是鄉土社會的特徵之一。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回鄉。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再者,鄉土社會裏從熟悉裏得到信任。現代社會是一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我們大家都不熟悉彼此,各人都不知道各人的底細,由此,才發生法律。但是在鄉村生活裏,法律是無從發生的。在鄉村生活裏,我們會經常聽到“這不是見外了嗎?”這一話語。這是因爲鄉土社會裏從熟悉裏得到信任。這種信任並非是沒有根據的,這可以算是一種規矩。

然而,在我們社會的急速變遷中,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這也是爲什麼“土氣”成爲了罵人的詞,“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總而言之,中國基層社會的確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城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城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和慾望沒有都市人強烈。經過這麼多年對歷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因此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另外,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不可輕易改變,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

三、文字鄉下

文字的發生是在任何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了空間和時間的阻攔。鄉土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是一個有熟人組成的社會,有話可以當面說明白,不必求助於文字。所以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想讀社會的本質。

再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在記憶上發展的程度是依他們的生活需要而決定的。在一個鄉土社會中生活的人所需記憶的範圍和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是不一樣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生活很安定的社會,向泥土討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動的。在這種社會裏,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這種生活也用不到文字。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去是鄉土性,中國的文字並不是在基層上發生。文字到目前爲止都還不是鄉下人的東西。這就等於,只有在中國鄉土社會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四、結尾

以上是我對《鄉土生活》的簡介和對我比較感興趣部分的分析與感想。

《鄉土生活》給了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甚至在農村的學生一個走近“鄉土中國”的機會,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瞭解”中國社會的基層”,也讓我們對於“社會科學”這一概念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總而言之,《鄉土中國》這一本社會科學論著讓我受益匪淺。

同時,我也想引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爲結尾:“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篇二: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第一篇“鄉土本色”中的開篇第一句是“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這種產業,離不開的是土地,這也是鄉土社會中的土字的由來。“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種地是鄉下人“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這決定了鄉下人的生產生活都伴隨着一塊土地展開。這是鄉土社會的本質。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字下鄉”這一篇。文字主要用於記錄和交流,文字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能打破隔閡,於是人們對自然社會的認識就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很多人說鄉下人愚,是因爲他們不識字,是“文盲”,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但文字對於社會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字最初發明時,古人們常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表達一些所見到的事物作爲記錄,記錄可以是一個地點,一件物品,無非是想讓自己可以更好的回憶,這是對於自己,也是對於他人。文字可以傳遞訊息,如畫一個圓,就代表太陽,畫一條魚,就代表在河邊,這就算是交流了。

書中前文提到過,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交往並不存在太大的空間上的隔膜,記錄只是爲了幫助自己記憶。文字的作用在於認同,如果人們認爲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是一致的,文字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這就要求文字首先是從一個人們交往密切,並且相對穩定的社會中產生的。

實際上文字最初的發明是在廟堂而非鄉土社會。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的交流不存在空間上的差距,如果有需要,託人傳個話,也是可以的。但生活在鄉土社會的人卻在時間上有差距,古人和現在的人自然是無法溝通,但是可以通過經驗的傳授實現溝通,這在鄉土社會是可行的。因爲鄉土社會是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無非就在田地爲中心的範圍內,很少有難以應對的場景,前人的經驗放在現在也還是可行,交流在鄉土社會是不存在隔膜。所以在記錄的意義上,文字的用途似乎沒有太大的地方。同時文字作爲交流的工具,相比較語言,是比較不完善的,比如會出現“詞不達意”,所以在交流的意義上,人們更多會選擇語言,這是一個比較完整,比較高效的溝通方式。

在鄉土社會中,語言在有時候都成爲一種不必要的溝通方式。交流可以是眉目傳情,也可以是簡單手勢,有時候可以出現“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情境。“在面對面的親密接觸中,在反覆的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們,並不是愚到字都不認得,而是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鄉土社會的交流只用語言就足矣。

“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提到“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它賦予學習能力。”學習,我們固定一套行爲方式的方法是記,我們使用一套方式的方法是憶,至於“反覆的做”只是爲了提高做事的效率,減少回憶的時間。“記憶”可以突破時間,人們可以“撿拾”過去的積累,人們生活在社會中,這種本能是有必要的,因爲社會是“時間”的積累,人們可以得到其他人的生活經驗,來適應社會的生活,這些“社會共同的經驗積累”,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

我們用記憶得到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得到其他人的經驗,只是一種時間上的交流,我們用經驗堆砌成現在的生活。經驗的多少,決定我們記憶工作量的多少,我們按需要選擇來記憶,選擇對象依據我們的生活的需要來決定。在一個穩定熟悉的社會,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生活的需要在此處是清晰的,所有的個別經驗,等於世代的經驗,記憶在此處似乎是穩定的。

但隨社會發展,溝通鄉與市開始變得必要。而這樣的溝通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必須先文字下鄉,再思想下鄉。

篇三: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社會學者費孝通的著作,書中嘗試着解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的問題。全書從多個角度討論了鄉土社會與西洋國家抑或現代社會存在的諸多不同及其原因,讓我對鄉村的文化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梳理全書內容,書中解釋了許多關於鄉土社會常見現象。

鄉土社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穩定。“生與斯,死於斯”,意味着人口的流動極少。

由穩定性生髮出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鄉人之間的熟悉。即“每家的小孩都是村裏大人們一同看着長大的”,熟悉地知根知底。這種熟悉感就帶來三個現象。一是爲什麼很多人說到鄉里人就要帶個“土氣”呢?由於熟悉,鄉里人對彼此都有中不容置疑地信任。但城市裏情況就不同。城裏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每天接觸的都有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習慣了不用設防地交流的鄉里人就容易吃虧。所以用說別人“土”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根本是無稽之談,所謂“土氣”的表現只是不同環境下行事方式的不同而已。二是,爲什麼文字在鄉村的推行效果並不立竿見影呢?文字並不是純粹的交流,而是對事實的一種記錄,既有空間上的(如信件)也有時間上的(備忘錄、日記等服務與記憶)。也就是說,交流中文字並不是必須的。當人們非常熟悉時,文字往往可以省略,甚至完全可以用動作、面部表情來代替。而在穩定的鄉土社會中,熟悉的內涵遠遠不僅指對他人的性格,還有“生活軌跡”——每一代人的任務(甚至一生)都很相近,不需要什麼新的東西,也不需要記載什麼舊的東西。文字自然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那文字自然沒有像城市一樣易於推行,同樣的,這不是輕視鄉村的理由,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帶來的需求的差異。三是,男女有別。這很好理解,在一切幾乎都可以被預測的生活軌跡中,只有性別帶來的鴻溝是無法被“消除”的。而在鄉土社會中,區別於浮士德式愛情的事業型家庭更需要紀律帶來的穩定,所以“男女有別”就成了默認的行爲方式和道德準則。

第二個特點便是經驗的重要性。因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性,使前一代的結論幾乎可以在後一代這裏照搬,所以經驗和歲數成了公認的“權威”,帶來了禮治秩序和“長老統治”。這一點在現代社會就不那麼好用了。社會變遷速度的加快使社會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所以人們依靠的不再是經驗,而是具有原則性的知識,更要求理性的思考。書中說:“人類發現社會也可以計劃,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也就是說人類已走出了鄉土型的社會了。”對理性、智慧、機會的要求和年齡就沒有太大關係了,這也是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的顯著差異之一。

第三個特點,也是全書提出最重要的一個新概念,便是自我性帶來的差序結構。西洋國家中,人們是因爲要完成某一個任務而組建團體。爲了達成目的,對團體中每一個團員都有明晰的要求,即“權利與義務明確,人人平等”。而鄉土社會中,人們對合作的要求沒有那麼強烈,常常是先自然而然組成一個團體(如村落),再相互幫襯,所以各自要做的事情不像黑字寫在白紙上那麼明確,就有了“人情”一說。所以人們處理事情時有了一種更微妙的關係,處理方式是與對象與自我的關係有關的,像水波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而不是個個平等的個體,這是“差序結構”。

關於鄉村文字下鄉的問題,私以爲可以先宣傳科技創新改變的生活一類的理念,具體的比如介紹農業先進工具的使用相對於傳統耕種方式的優點,使人們不再依賴於穩定的生活方式。思想從“傳統的鄉土社會”跳出來後,由於對新事物的需求越來越大,或許文中提到的“文字下鄉”效率會更高吧。對城鎮化的進展應該也有所幫助。不過這只是看後的一點感發,連最基本的思想雛形都算不上吧。

這本書打開了我的視野,將目光投在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鄉土社會上,探討了許多之前那從未想過的問題。社會學就是這樣,我們明明身處其中卻又好似一無所知。所以說閱讀豐富思維角度,增長知識。讀了這本書確實瞭解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東西。

篇四: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作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我們最應該崇拜的那些踏實的人與他們的夢,卻常常因爲樸實無華的外殼被忽視,甚至是藐視。

——題記

《鄉土中國》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記述的是費孝通先生對於當時中國農村的生存情況的深刻見解。無論是從時間、空間,或是人類社會學這門學科本身來說,我們對於《鄉土中國》的許多內容都是陌生的。我們或許難以想象,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人不識字,沒讀過書,有人的婚姻建立在“生育”的任務上,而不是感情上。

我們讀《鄉土》,或許會驚訝於這些代溝,但在起初的驚訝平息之後,我們又冷靜下來,認真思考這種生活方式的意義所在,並且在其中悟出超越這些鴻溝的、時至今日仍能讓我們有所啓發的道理。

就像費先生常在書中提到鄉土人民的“樸素”。“差序格局”的根源是樸素,低視野的世界觀造就了人們從“自己”出發,依靠情感關係一層層向外推而織成的交際網絡;農民務農的經驗也是樸素的,他們不追求籠罩萬有的真理,只是靠着一代代的言傳身教,無條件地相信看到螞蟻搬家便要抓緊去田裏開溝,家裏分到新地就要揮起鋤頭種稻。

如今人們提到鄉下人,提到農民,就很難避開“淳樸”“樸素”這一類詞,這似乎已經成爲了這個羣體的一個標籤。他們不求作偉人,不求成大事業,終極一生想做的可能就是蓋一棟屬於自己的三層樓的大房子、門前稻田裏的稻子能一年比一年長得好、手上多抱幾個胖娃娃。

這是樸素的心願,是依舊離不開“自己”的心願,卻也是多數人最真實的一面——多數人庸庸碌碌,歸根結底,實際上也只是爲了生存,只是爲了“自己”。這並不是可恥的想法,只是在當今社會的過分渲染下,單純爲了自己的那些夢想,開始被認爲狹隘、自私、一文不值。於是人們開始有花言巧語雕飾自己的夢想,人人懂得仰望星空,卻少有人真正腳踏實地。而這時,那些勇敢承認自己樸素,承認自己或許無法爲世界作出貢獻、便轉身守護住自己眼前這方幸福的人,反而最動人。做木工的手藝人爲孫子做玩具,看着孫子拿着玩具愛不釋手,便會眼中泛光;過年回家,老人們總會用大魚大肉來招待,看你冷了就給你織雙襪子、打件毛衣,送別時站在車水馬龍的路口癡癡地凝望,即使被人流淹沒,也不改那悠長的目光。他們是最樸素的人,有最樸素的願望,就會用最大的努力去追逐去實現,而這一點也不樸素。

冷靜下來審視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是否也能拋去一切虛浮的外殼,爲樸素的夢想腳踏實地地努力呢?杭州是肩負着承辦亞運會的大城市,而我們只是生活在這個大城市中的樸素的千萬分之一。我們不奢望人人都爲亞運做出多大的貢獻,卻可以默默做好自己身邊瑣碎的小事。千萬份小事匯聚起來便可成大事,千萬個樸素的我們聚集在一起,也便擁有了支撐起這場盛會的力量。

那些一生與泥土相伴的人,他們從土中走來,帶着泥土的樸素與芳香來到這世間,在這兒留下他們的烙印,輕輕地、不被人發現地,然後再回到泥土。他們像土下的根默默的活在這世上,卻也有着撐起一顆整棵樹的意義。

現在讀《鄉土》,我們似乎要帶着辯證的、有時代感的目光去審視書中的字句,但這不妨礙它仍然是一本鉅著。費孝通先生取下了鄉土中國的一個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細細觀察後,將成果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能對這些切片感到陌生,但別忘了,這像泥土一樣樸素的人與文化,也正是我們的根,我們的起源。

篇五: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

故鄉,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千百年來,歲月流轉,人事更迭,而人們那份濃烈的思鄉情卻從未改變,無論你走到哪裏,無論你身在何方,總會在某個時刻,把一方鄉土想望。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令人回味無窮,那麼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鄉土本色”

“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這是我讀完《鄉土中國》後的最大感觸。

也許你來自農村,從小便和土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也許你身在城市,但興許你的祖輩也從鄉間走來。社會日新月異,無數中華兒女走到世界各地,但依然有着對土地的親近;城市快速發展,座座摩天大樓使人疏遠隔離,但鄉土培育出來的熟人社會依然存在。鄉土,不僅是一方土地,更是一種文化,儒染,浸潤,無處不在!

現實生活中,鄉土,也許離你很近,也許離你很遠,但作爲中國人,鄉土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鐫刻在我們的骨子裏。

費先生在全書開篇便對“土氣”作了不同於常規的解釋,它成了對鄉土社會貼切的形容。中華文明是大河文明,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而中國社會的基層—一鄉下人,更是牢牢依靠於土地生活。人生於斯,長於斯,最後終老於斯。農耕文明的需要,使得農民需長久地定居於一地,這種影響輻射到其他階層,於是便有了落葉歸根的執念,有了漂泊世子“斷腸人在天涯”的一腔愁思。文中說道,“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這確實是對傳統農民生活最形象的描述。老家在鄉下的人們,一村人往往同姓,家家戶戶間都多少有點親緣關係。逢年過節回鄉,總是這家跑跑,那家串串,“小姑大伯四爺三叔”的喊個不停,讓村子頗有大家庭之感。

這正是人們紮根一塊土地,世代繁衍生活的表現。在許多青壯年離鄉求發展的現代社會,不少老人們仍守着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正如田地中的莊稼,長在地裏,與泥土無法分離。這是土氣的特色,是悠長歲月中產生的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感、習慣,它無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於是土氣才成了罵人的詞。

先生還爲鄉下人翻了供,他說,中國的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在這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連文字也是多餘的,因爲人們經驗的傳遞不受時空限制,父子相傳,鄰里相授,這同樣不適用於現代社會,才使鄉下人在城裏無所適從,顯得愚。而其實中國鄉村是重視文化的,這文化便是指知識和禮儀。知識不必多說,既可指文化方面的,又指農民賴以生存的技能。鄉下人一面應用着農耕的知識生活,一面也希望子女讀書成才,這不能不說是他們對知識的追求。而禮儀則更可以說是禮俗,是維繫鄉土社會的傳統。在熟悉中,“禮”的作用可以說是巨大,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誰若是犯了事,違了禮,真得是“一輩子擡不起頭”。正因如此,費孝通先生認爲用“人治”形容中國鄉土社會並不準確,禮並非依憑個人好惡,而是長時間的穩定不變中形成的秩序。到這,先生將現象、原因、深層影響一一串起,揭開了我們熟悉卻不甚瞭解的鄉土社會之面紗。

它所展示出來的價值,不只是如何去看待歷史悠久的過去,更有着深刻的現實意義。剖析過去,我們可以認識到歷史的進程,分析過去,我們可以發現歷史的規律,解析過去,我們可以受到歷史的啓迪。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在這時代的節點,我們以古覽今,集古人之長,報今人之志,在社會主義建設上大踏步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v4p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