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通用19篇)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通用19篇)

  • 關注:1.49W次

篇一: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通用19篇)

家鄉的春節

在每年間,都會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那便是春節。通常春節都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和第二年的第一天在除夕這一天。人們都會穿起新衣。在外地打工的人們除非萬不得已,都會返回家來,一起過春節。如果你走到街上去,便會聞到各種酒肉的香味,那是因爲在這一天,家家趕做年菜,已背晚上的團圓飯。

到了晚上以後,家家戶戶都會高高掛起紅紅的燈籠。飯後,人們都會準時的坐在沙發前準備收看春節聯歡晚會。要是在以前的這個時候,大人和小孩應該早就帶上煙花和鞭炮,跑到外面開始放煙花爆竹了。特別是和我一樣的男孩子們,肯定高興得不得了。記得在以前可以放煙花的時候。我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拿着鞭炮嚇唬另外幾個女生。一直玩到12點的時候才肯回家去。但在現在的小孩子們只能坐在家裏乖乖的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正月七年級。但七年級與除夕的光景完全不同,除夕人們都十分快樂,街上十分熱鬧;而七年級,所有的店鋪都關緊了門,全城都在休息。到了中午的時候,男人們就都會去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而女人們則會在家中接待客人。在街上,小販們都會在一些廟外擺攤,買各種食品和玩具。但我家在這一天裏很少去逛廟會。這天是我的生日,所以家中的客人特別多——有的是來拜年的,有的則是來給我過生日的。哦,對了在這一天裏,小孩子們必須給爺爺奶奶和其他長輩們拜年,長輩必須要給每人一個紅包,而且紅包內最少也要有100元。這就是所謂的壓歲錢。可是我的壓歲錢每年都會被媽媽收走。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你的家鄉,又有哪些令你喜愛的風俗節日呢?

篇二: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端午龍舟賽

聽到《屈原投江》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覺得十分淒涼與惋惜吧。天下人爲紀念屈原,就成立了端午節。

端午節,說到這個話題,有誰不是想到“糉子”呢!有誰不是嘴裏就立刻生出一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讓糯米一股腦放些水在鍋裏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發瘋似的吸收着水。

提到習俗活動那是“賽龍舟”了,何爲“賽龍舟”。讓我們再過一次端午節吧!

端午節這天,進行龍舟大賽,每艘龍舟,都做工精細,好看無比。大家在西湖舉辦龍舟大賽,這天,湖邊人山人海,大家都來觀賞端午節這天的賽龍舟。

“三!二!一!開始!”裁判大喊開始,大家都叫起來,咋咋呼呼,好不熱鬧。水手們快速劃了起來,他們都很快,好像在說,冠軍是他們的。第一慢慢誕生了,但第二也窮追不捨,慢慢第三也趕上來了,大家也喊,有趣!加油!有的興奮的跳起來了,有的加油助威,有的緊握雙拳,擔心不已。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大家按耐不住,都臉上皺緊眉頭,手在顫抖,第三被第二和第一甩的很遠,但在最後,前面的指揮和觀衆都爲第三加油,第三發瘋似的向前衝,衆志成城,最後,趕上了,關鍵時刻,大家都屏住呼吸,霎時,好安靜,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今年,獲勝者是三號選手們!”大家都驚訝極了,居然是他們贏了,真是讓人心服口服啊!真是隻有努力過才知道成不成功啊!

等等,我突然想起來,在鍋裏蒸煮的糯米好了,我和媽媽回到家中包糉子,把大蜜棗一個一個塞進去,一家人圍在桌旁,大口大口的吃着剛包好的糉子。糉香溢滿整個屋子……

篇三: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裏有好多好多的風俗,比如:貼春聯、放煙花、打燈籠……我最喜歡的風俗是——舞龍燈。

聽爸爸說,舞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源於古代人們祭拜龍神,祈禱這一年風調雨順的祭祀之舞。從春節到元宵節,我們家鄉一直都有舞龍燈的習俗。爸爸還告訴我龍燈也分種類,十五節以上的龍又長又重,不容易舞動起來,多用於觀賞,具有工藝價值。九節以內的龍輕便小巧,能做出許多動作,注重於花樣技巧,動作多樣。如:蛟龍漫遊、龍擺尾、蛇脫皮等。而十一節、十三節的龍燈,又有不同的舞法。

還記得我讀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時逢正月十四,突然聽到“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原來學校迎來了一支舞龍隊。只見一條紅龍、一條黃龍隨着一顆龍珠活舞動在場地最中央。紅龍和黃龍爲爭奪龍珠,先是來回打了好幾個滾,接着又同時飛騰起來,那應該就是有名“雙龍戲珠”吧。接着還表演了“飛騰跳躍”、“飛衝去端”、“入海破浪”……等節目,精彩的表演,羸得了全體師生的陣陣掌聲,太精彩啦!兩條龍的姿勢、節奏都非常一致,真像是一對齊頭並進的兄弟呢!最精彩的是,當黃龍圍着紅龍轉圈的時候,紅龍的嘴裏還噴出了火呢!老師說這象徵着我們學校會紅紅火火、越來越興旺!雖然觀看龍燈的時間過去了很久,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讓我依然久久不能忘懷……

舞龍燈象徵着吉祥如意,寄託着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我愛家鄉,我更喜歡家鄉的習俗——舞龍燈。我爲家鄉的民俗藝術感到驕傲與自豪。

篇四: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這便是我家鄉的風俗。

篇五: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逢年過節,我外婆總會做一些紅桃粿,留一些自己吃,一些拿給鄰居親友們,這已經成了外婆的習慣。春節臨近,我外婆又要做粿了,這次我要好好學習怎麼做粿。

早上六點,外婆到市場買食材,有豬肉、香菇、蝦米、蔥蒜,還有做素餡的紅豆沙,買完後,外婆先在電飯鍋煮一鍋飯,然後炒食材,接着把食材倒進鍋裏攪拌成香噴噴的炒飯,這香味讓我忍不住吃上了一口。

半小時後,炒飯已經徹底涼了,就到了包蒸的環節。外婆拿出準備好的粿皮和糯米粉,還有桃子似的模具,我往裏面仔細一看,刻了一個壽字,應該是象徵着長壽。我趕緊去洗手,然後來到桌子前。只見外婆先拿下一小塊粿皮,慢慢搓揉成圓形,接着放在桌子按壓,弄成薄片,用勺子把炒飯乘在粿皮上,兩邊對摺,壓到一半時把尾部折上去,就成了一個三角形,再放入模具中,慢壓到各個角落,讓餡料均勻分佈,最後輕敲模具背面讓紅桃粿出來。這樣,一個完美的紅桃粿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嘗試一遍,過程還是順利的,但到脫模環節,粿出不來,原來是模具上沒有撒粉。導致它粘在模具拿不出,連經驗豐富的外婆也救不了。我又嘗試一遍,先在模具裏撒些粉,再放下粿按壓,這次我成功了,可是造型非常醜,後來我不斷嘗試,越做越漂亮。做完後,我嚐了幾個蒸熟後的紅桃粿,非常美味,連在睡覺的弟弟也聞到香味跑進來吃了。果然,還是自己做的東西最好吃。

對於潮汕人來說,紅桃粿不僅是祭拜粿品,還爲家鄉的春節營造了喜慶,吉祥的氣氛。在淡淡的粿香中,我彷彿明白外婆對春節的重視。

篇六: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讀着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我又想起了中秋風俗——吃月餅。

吃月餅這個風俗從唐朝就開始流傳,可是那時,吃月餅並不是中秋“專門的”風俗。一直到明朝,吃月餅才真正被定爲中秋風俗。這是爲什麼呢?相傳,在元末,各地民衆與朱元璋約定於八月十五起義,並用月餅傳遞消息。起義勝利後,朱元璋將月餅作爲中秋節的節令食品賞賜給羣臣,並讓軍兵在這天與民間百姓共同慶賀。

就這樣,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盛行於我國各地。作爲廣東人,大家知道那些月餅是廣東的“特產”嗎?廣東月餅又被稱爲“廣式月餅”,與“京式”、“晉式”和“蘇式”齊名。最著名的“廣式月餅”就是五仁月餅和蓮蓉蛋黃月餅。隨着社會的發展,種類也越來越多,冰皮月餅、鮮花月餅、水果餅……讓人想想就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每到中秋,人們常會提早幾天回老家,帶上月餅,走親訪友,表達問候。中秋夜晚,全家男女老少坐在桌前,一起吃月餅、賞月,寓意團團圓圓。那桌上擺着月餅,和專用來吃月餅的配套刀叉。有的人家甚至還會擺放菊花酒,或是拜神的飯菜。人們往往會插上香,擺只雞,放盤月餅、糖果等小食,接着“拜三下”,客家名曰“奉神”。桌上的月餅,色味雙美,一刀切開,裏面那蛋黃金黃靚麗,黃中又帶點透明。咬上一口,瞬間,香、甜、潤、滑之味盡入腹中,而甜中又帶些許鹹;潤中又帶些許膩。高掛在空中的明月,又大又圓又亮。這樣的美食美景,充滿詩情畫意,使人忍不住坐下構想一幅美畫、一首美詩。

中秋,是我國傳統節日。吃月餅是其中一個重要風俗,不僅流行於廣東一帶,更是在全國各地都盛行。可以說,沒有了月餅,就沒有中秋的滋味。

篇七: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熱鬧的中秋節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中秋節。中秋節在我得家鄉那可是有許多的習俗呢!

八月十五,在這一天我們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賞月……記得那次中秋節讓我至今難忘。早上奶奶拿着面、葡萄乾、豆沙做起了月餅。先把餡做好,再把面和好,先把面放到模具裏,加上一點餡再加一點面,最後再按一下一個圓圓的月餅就做好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做了起來,可由於是第一次做把順序弄反了先放的餡然後才放的面。月餅做出來以後我和奶奶都哈哈大笑,奶奶一邊笑一邊教我怎麼做月餅。照着奶奶的樣子我和奶奶把所有的月餅都做好了,放進烤箱裏烤一下月餅就做好了。聞起來香香的我似乎忘了這是剛嘮出來的就用手去拿月餅,可月餅沒吃着還把自己給燙了一下,這可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呀!我等月餅涼了一會再吃,真是太好吃了!我沒忍住多吃了幾個,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不能再吃了,一會兒要吃飯了而且月餅是要到晚上才能吃呢!”我可憐兮兮地對奶奶說:“就在吃最後一個,就一個。”奶奶看着我無奈的說:“唉,真是拿你沒辦法。”我橫盼豎盼終於盼到了晚上。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裏看着又圓又亮的月亮,吃着月餅。我看了看月亮又看了看手裏的月餅,突然跳起來站到大家面前說到:“我終於知道中秋節爲什麼要吃月餅了,因爲月餅和月亮一樣代表團團圓圓!大家都互相望了望,不約而同地笑着說到:對!對!

中秋節就是要吃月餅,就是要賞月就是要一家人團團圓圓!

篇八: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寧夏青銅峽,大家可能會以爲我是回族,但我不是,我老家在那裏,但我們家不是回族。

那裏的大山風景如畫,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對面。以前家門前只有一條不寬不窄剛走過一輛車的大路,好幾年沒有回家了。今年一回家,哇!家鄉徹徹底底的變化了,以前的“羊腸小道”已經變成了寬大的柏油馬路了。

以前聽奶奶說:“這裏曾經打過仗”,怪不得我家對面的大山上有幾處像堡壘似的“怪物”呢,原來這是打仗留下的。

我知道很多回族的風俗比如:戴着白帽子,還要閉齋什麼的,婦女們還在頭上戴紗巾。

這些風俗也是很特別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婦女們是必須戴紗巾的,婦女們不能光着頭露着身體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們可以戴帽子也可以不帶戴。

先說說我們的飲食習慣,比如蓋碗茶,如果家裏來了客人,纔會把這些蓋碗的茶端出來,讓客人品嚐,還會做些饃饃來招待客人,饃饃的花樣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錁錁、饊子、酥饊……,它們各個有特色,不過製作它們就難了,比如錁錁,把面和好,還要發麪什麼的,錁錁裏面的圖形有很多,比如:龍、青蛙、小鳥……它們既好看又好吃,是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了,用一張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擺上各種好吃的東西,還要倒上蓋碗茶,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還有閉齋習俗,齋要閉一個月,早晨的時候必須在六點以前吃過,到了白天就不能吃了,到了傍晚的八點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閉齋,那麼就得補61天的齋了,我也不知道這是爲什麼,可就有這樣的習俗啊!

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習俗,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去查查資料,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親自感受一下,保證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篇九: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米花香

月明星稀的夏夜,遙望深邃的夜空,輕羅小扇撲流螢,臥看牽牛織女星。我的思緒飛回到了童年,閉上眼睛,便有炒米花的香氣浮來,那花生,那米花,那升騰的熱氣,是我怎麼也忘不掉的童年。

農曆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莆仙大地的人們都炒米花。我在鄉下的老家長大,每至七夕,奶奶總會炒一大盆米花。雖然叫炒米花,卻要先炒花生,花生都是奶奶自己種的。個大,味香濃。奶奶說,炒米花中加她的花生,牛郎織女在天上都聞的到。到了炒米花時。我和幾個兄弟姐妹會圍在鍋和奶奶身邊。大叫,亂叫:“加糖,多加,再加……”

莆仙人用炒米花祭神、祭祖。這祭神,就和其他地區祭竈神差不多。有些人家做的米花,要比糖果還甜上不少。

太陽的最後一線光輝在地平線那邊完全消失了,滿天紅霞化作沉沉暮雲如同火焰熄滅後剩下的一堆灰燼。這時,尋常百姓家就熱鬧了,我幫奶奶將桌椅移至院內,我們一家人聚於院內,小孩吃米花打鬧,大人靜坐,奶奶指着米花說:“炒米花可是我們莆仙人留下的老習俗,咱們有句本地話‘吃炒豆,活久久’在七夕,這天又寓意感情久長,朝朝暮暮,米花用慢火熱一下,這時口感最佳,幾絲輕風吹拂着炒米花,那裊裊上升的熱氣中,似有流光溢彩,於平凡中,纏綿着整個世界的美好,等到俄傾風定,舌尖上還縈繞着家鄉的溫暖和愛意,久久不散。

只有炒過的花生會迸發出濃香,只有炒過的米花會入口即化,炒米花,我童年的味道,記憶中無法消失的夢……

篇十: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現在走在大街小巷,到處瀰漫的糉子香味,這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到了。

傳說愛國的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這天,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進水裏。長江有一個叫屈原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屈原顯靈了,誰說食物被蛟龍給吃了,於是屈原用葉菰裹住食物,綁上五彩色的線,因爲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了,投入水中。這個方法逐漸發展爲現在的糉子了。

在我的回憶,我奶奶最會包糉子了。有一次我看到鄰居的小孩兒拿着糉子大口大口的吃着,我看着口水都流出來了,於是就央求奶奶快點給我包幾個糉子吃,我不想吃端午節,外面賣的糉子,奶奶拗不過我,只好乖乖去買食材……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葉子,這時我就坐在旁邊去看那些食材。有一碗糯米,一些紅棗,一件綠豆還有一些紅豆。奶奶就這樣,一邊準備餡料,一邊不忘時刻低防着我偷吃。

我已經等了好半天了便說:“奶奶,包好了沒啊?”奶奶這時喊道:“好了,你看看吧!”看見桌上出現了一個翠綠色的糉子,雖然說只看見一個包裝,也能想象出餡料的美味啊!“我也要做”。我吵着吵着要做好。“好,奶奶這就教你來做”只見奶奶用木勺舀了一勺餡料,放在了幾片葉子的中間,一包一捆,一個好吃的糉子就誕生了。我也學着包了幾個,結果都散了,脫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沒多說,又包了幾個。雖然她沒說什麼對我進行鼓勵的話,可是她的動作卻鼓勵了我。於是我終於包了一個完美的糉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了起來!

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端午節,春節,元宵節等等……我喜歡吃糉子,也喜歡過家鄉的端午節!

篇十一: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新年到,迎春歡,一年之間最快樂、最熱鬧的時間莫過於過年那幾天。大年三十的早上,公雞還沒打鳴時,就已經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叫醒了,路上的行人漸漸多起來,車水馬龍。

這幾天家裏也忙了起來,從早晨忙到晚上,買菜、做飯,家裏的菜板一直“噠噠噠”的響個不停,菜刀一直也沒閒着,忙碌了這麼久,誰還不是爲了今天晚上的團圓飯呢?

按照家鄉的老習慣,年夜飯必須有餃子,因爲這餃子像元寶,寓意新的一年裏,財源滾滾,有福氣,而且餃子裏必須放一枚1元硬幣,餃子裏放硬幣是來自於農耕文明時,勞動者對新的一年財富美好的祈願。包餃子之前必須先洗乾淨硬幣,而且只准放一枚。一年裏只有這天才能吃到這麼獨一無二的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那真是莫大的榮幸!

“喂喂喂,快來幫幫忙”就這樣,我被叫進了廚房幫忙了,起初我是表示拒絕的,但是一進廚房,我就被一種飯菜的香味給迷住了,拒絕的心思瞬間就沒有了,但我的任務只有洗硬幣,實在忍不住想在廚房多待一會兒,哪怕只有1秒鐘,我進進出出廚房,只爲多聞一聞飯菜的香味。我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吃飯,但媽媽好像沒聽見一樣。我看着鐘錶,一刻鐘…十五分鐘…半小時……終於開飯了,我衝上桌子,猜想着哪個是包硬幣的餃子。“這個?不是,這個?還不是…”吃了多少個餃子早已經不記得了,筷子一放,我提前退出“戰場”,結果包硬幣的餃子被一旁的媽媽吃到了,也對,誰讓她忙活了半天啊。我已經撐得站不起來了,就這樣,看着春晚,伴着煙花,桌上的大人在談笑,窗外的煙花在喧鬧……我睡了。

或許,陪伴纔是春節最該擁有的氣氛吧。

篇十二: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座落在湖南農村。雖然農村不像大城市那般威武華麗。但四季如春、空氣新鮮、風景秀麗。其實湖南農村的美景就像一幅畫,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

說到這,我給你們講講我們家鄉的風俗吧!每到過年,我們就想起了家鄉特色美食:臘肉。

過年的前幾個月,家家戶戶忙着準備薰臘肉。臘肉切成塊,油亮亮、紅澄澄,還沒下鍋就已經香味四溢。炒、燒、蒸、煮、燉都適合,我奶奶經常是用幹辣椒炒臘肉,出鍋時加上一把綠綠的蒜葉。吃上一片油香入口,不由得心裏感慨,過年是要有臘肉纔夠味!

過年時我們家家戶戶放鞭炮,聚餐,拜年,守歲,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聚餐時,我們像熱鍋上的螞蟻,吃得津津有味。餐桌上至少有十種菜餚,分別有:紅燒肉、扣肉、清蒸排骨、燉羊肉、酸菜魚、炒牛肉、雞湯……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臘肉。

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早早起牀,跟家裏長輩說新年好和一些祝福語。吃完早飯,我們會去山上祭拜祖宗,然後去親戚家拜年,走完這家走那家。親戚來我們家拜年,我們早早把桌子上放滿美食迎接客人,還要放鞭炮。長輩們聚在一起打打牌牌,喝喝酒,聊聊天。而我們小孩在一旁玩遊戲、穿新衣、穿新鞋,一身紅看起來十分喜慶。屋子上貼滿了紅紅的對聯,家家戶戶掛上了紅燈籠,就像在辦喜事。

過年時,當你來到我家,定會聞到濃濃的臘肉香味,深深地吸一口氣,就能讓人情不自禁想馬上咬一口,嚼着嚼着嘴裏的濃香直入肺腑,再加根蒜葉,真是讚不絕口。

這就是我們湖南農村的風俗。你們的家鄉風俗是什麼呢?趕快說出來吧!

篇十三: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牙牙學語的小孩子,會出門買東西了的大孩子,因爲下象棋而爭吵不休的老孩子,提到正月十五猜燈謎,誰不是立時生出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呢?記得去年正月十五,我參加了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

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綵。整個沁源城燈火通明,籠罩在燈的海洋裏,處處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吃過晚飯,我沒有去看大型燈展,也沒有去看放煙花,而是立馬和爸爸跑到猜燈謎區——我太喜歡猜燈謎了。猜燈謎區已經人山人海,聚集了許多猜燈謎愛好者。我們穿過擁擠的人羣進入現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狗回家了”打一字,我靜下心來,仔細地想,大腦一片空白,一時竟答不上來。我使勁地調動所有腦細胞,可絲毫沒有頭緒,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好問爸爸,爸爸想了想說:“狗回家了,不就是‘突’嘛,動物的家就是‘穴’,狗又叫‘犬’……”聽了爸爸的話,我茅塞頓開,原來是這樣啊!

人們熙熙攘攘,一直討論個不停。我卻不作聲,只專注於猜燈謎,眼看一個又一個的燈謎被人們猜去,我也得加油了,爭取得個獎品回家,讓爸媽刮目相看。我接連攻克了幾個燈謎,接着又一個,“石頭旁邊有塊皮”,我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肯定是‘破’!”

我正準備去兌獎品,看到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正在冥思苦想,就好奇的走過去,“罪該斬首”,這不是“非”嗎?我幫老奶奶猜出了謎語,老奶奶一個勁兒地誇我聰明,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猜燈謎的活動真有趣,讓我對漢字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熱愛我們的漢字。希望猜燈謎的活動一直都延續下去,把我們中華文化發揚廣大!

篇十四: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伴着濃濃喜慶味,甜甜的味道瀰漫在幸福的大道上——春節到了。

在我的家鄉里,春節的風俗是比較重要的,我們的老祖宗可堅持了幾千年的歷史,存在的禮節也很多,甚至有趣,讓人意想不到。

拜年的那些時候,我們家好像總是第一個出來,滿大街上就我一個瘦小的身影來回亂竄,這裏冒出一頭,那裏伸出一腿,興奮地讓全村也不時得熱鬧起來,在要糖時就會不停地叫喊着:“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嘴裏的一些祝福話一個個都往外爭先恐後地吐露出來,就生怕漏掉了自己。在以後那雙有力的腿跑着跑着走着走着就有氣無力了,就只能一個個一步步跟在大人的屁股後邊追。走不動啦,就一會兒要背,一會兒要抱的。當時的我還小,總覺得是萬聖節,只不過不恐怖而已。

湯圓再這個時候是最美味的佳餚,每一年我們都是拜完年再回家吃湯元的,據說這可以把福氣帶回家帶回自己的肚子裏,年年有餘啊!

最好的是中午,雖然吃飯前總是要磕頭跪拜,但這總能使我想起那時愛笑笨拙的我在拜佛時,因爲調皮。有了一個突發奇想。故意把鐵盆往頭上碰。結果把頭上碰出了一個又青又紫的包,疼了一晚上都沒睡着,我也記得那也是最難過的一年了,自從我以後再也不敢這樣了。

可新年的壓軸戲還是禮物。期待中總是要驚喜,新的一年裏禮物是必不可少的。現在我收到的禮物就是我一直想要的許多糖。甜甜的味道里總是有幸福的味道。酸甜苦辣都是糖的味道。

在這個春天與冬天的間隙裏總有春節的美好,因爲風俗因爲家鄉的風俗才讓這個春節是最美好,最圓滿,最幸福的。這是我家鄉的風俗,爲清淡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樂。

篇十五: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話春節

俗話說:“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俗。”我們的組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中也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五十六個民族經歷五千多年的繁衍生息,歲月的年輪,我們周圍積攢出許多獨特的風俗。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春節就是每年中的第一天,家人們稱爲“大年出七年級”。這一天有着“開門爆竹”一說。

家家戶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感受到歡說我在燃放爆竹的時候。看她姐姐在玩,我感覺姐姐好幸福。我興沖沖的跑去媽媽那說:“媽媽,我也想要燃放爆竹。”媽媽卻說:“你還太小,現在不能玩。”我傷心的撇了撇嘴。

春節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也就是除夕。大年三十除夕吃年夜飯,家家餐桌上少不了幾道菜。一條魚,魚與餘同音,年年有“魚”,圖個吉祥,圖個喜慶。一道煮水餃,爲驅鴉惡,求個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剩一些,因爲年年有餘,所以要剩一些。

春節我最喜歡的環節是包餃子。媽媽把剛絞好的肉放進盆裏,攪了攪,放了兩顆雞蛋。我興沖沖的跑到媽媽那邊說:“媽媽,你去忙別的活吧,把攪肉的事放心交給我。”我一直攪啊攪,知道媽媽走過來,手裏拿着鹽、香油、十三香等調味料。把香料放進去,媽媽又讓我攪,知道我全都攪勻了,媽媽在我絞肉的時候,把面也和好了。然後媽媽就把麪糰拿出來,揉啊揉。把麪糰都揉的不怎麼軟了,媽媽才把麪糰搓成一個個的小球,在拿手掌一壓,小球球變扁了。然後把麪糰擀一擀,改成一個小麪皮,我拿了一張麪皮,把麪皮中間放上攪好的肉,再捏就成型了。捏出來的樣子很像元寶。

春節是一年裏最美好的節日!

篇十六: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非常熱鬧,每家都會準備好幾個燈謎。

我問爺爺元宵節的由來。爺爺告訴我: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在人間迷路了,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被天帝知道後,他非常生氣,說要放火燒了人間,但他女兒知道後,不忍人間消失,便告訴村民們這個消息,村民們中有一位聰明的老頭想到了辦法: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這三天掛上紅燈,打起鞭炮,讓天帝認爲人間已經被燒沒了。今後每年這樣,慢慢的就有了這個風俗

後來慢慢的有了許多的活動。我最喜歡的就是猜燈謎。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去猜燈謎。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的燈,有形狀像兔子的、貓的、狗的,非常生動有趣;有形狀像蘋果的、草莓的、香蕉的,讓人看見忍不住想咬一口;只還有一個是光頭強,讓人看見總會想起動畫片《熊出沒》。

我走到光頭強面前,讀起迷語:“假如有一輛車,裏面有三個人,有小紅、小明、小剛,所以車是誰的”?大家被吸引過來,開始討論起來。我心想,怎麼知道是誰的車,小紅的?小明的?還是小剛?重新讀了一下題目,恍然大悟。告訴了大家是假如的。

猜謎語還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的提高。燈謎的謎面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趣味性,而且描述的多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當孩子聽到謎面的時候,頭腦中就會出現平時觀察所得到的有關事物的形象,還要經過分析與比較才能作出判斷,說出謎底。這個過程,會很有效地提升孩子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能力,將文字轉化爲具體形象的轉化能力以及邏輯分析推理能力。我覺得元宵節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節日。

篇十七: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談起風俗,首先想到的便是春節。

過除夕時,家家戶戶都會祭竈神。聽奶奶說,竈神掌管人間食事和竈火,平時家裏廚房裏貼竈神是爲了祈求“衣食有餘”。除夕夜裏要燒掉畫像,送竈神上天。大年七年級早上要貼上新畫像,接竈神回來。燒畫像與貼畫像時都要置酒肉蔬果,祭祀神靈。

除夕的晚飯十分特別,稱爲年夜飯。我們一家與親戚朋友會聚在一起,品嚐着桌上寓意各異的生菜(生財)、髮菜(發財)、腐竹(富足)、蓮藕(預示聰明)等菜品。其中最特別的當屬中間這條熟的且完整的鯉魚。這條魚當天不可以吃,人稱“看魚”,即“年年有餘(魚)”,爺爺告訴我,這條魚的頭要朝向長輩,魚肚要朝向學生,有“肚裏有墨水”的寓意。不得不說,年夜飯確實讓過年又多了幾分年味兒。

年夜飯吃完,接下來就要開始守歲了。我們會大開燈火,這樣就能驅散人間的惡鬼,讓來年家裏財富充實。守歲時,有人會在沙發上坐着看春晚,有人坐在房間裏看書,或兩人對坐聊天。守歲帶來的不僅是等待新年的激動與喜悅,更能拉近家人之間的距離,促進交流。

大年七年級的早餐一般都是素菜,這一天得把全年的素菜通通吃完,往後才能大魚大肉。我還通過查資料得知這天是掃帚的生日,不能動掃帚,否則會引來“掃帚星”黴運降身,此後五天裏也不能倒垃圾,不然會倒走福氣因而破財。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過年期間要貼“年紅”,即貼福、春聯、門神像等。春聯一般要貼在大門邊框旁邊,分爲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門神像貼在兩扇大門上,一邊一張,用來驅散鬼神。“福”一般倒貼,代表“福”到了。不過乾隆皇帝寫的“福”別有講究,要正貼。

家鄉的風俗真是豐富,幾天幾夜也說不盡,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多彩、更有趣了。

篇十八: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守門

李搏雄

今年春節,我姐結婚了。

在我的家鄉,結婚時女方的人要守在門後,防止男方的人進來,順便要討點新郎的紅包,這就叫守門。而男方的人會簇擁在新郎身邊,幫助新郎推門,順便也要點紅包,這就叫做攻門。

當然,這個習俗也是有它的來歷的。

傳說,有一戶人家老來得女,更是將她視若珍寶。女兒也不負重望,找到了男友,沒過多久就要結婚了。但老人因爲老來得女,對她離家十分捨不得。家裏的親戚就爲他想了個招,幾個親戚就站在門的後面,老人爲了女兒不那麼容易就被娶走,就親自爲新郎官出了幾道題。新郎官必須答對全部題,老人才能放心將女兒送走。

早晨,我六點鐘就起牀了,爲了防止新郎官的入侵,我早早守在了門口。做好萬全的準備後,只等新郎官到來了。

到了中午,只見新郎帶着伴郎來了,我叫一聲:“新郎來了!”說罷就跑回門後,鎖好了窗戶,與大家一起用力抵住門。可無奈怎麼也守不住,一個壯叔叔走了過來,輕鬆將門一推,門立馬就關得死死的了。新郎沒有辦法,只好從門縫裏丟進來紅包,想讓我們放手。正當我們撿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男方逮住時機偷襲,撞開了大門,第一道防線就破了。

幸好還有第二道防線!大家爲新郎出了許多的題目,但奈何新郎有“鈔”能力,所有問題都被新郎用紅包一一解決了,就連主持人看了也是無可奈何呀!

經過兩時半小時的激烈戰鬥,新郎伴郎的“鈔”消耗殆盡——這場苦戰終於收尾了,比賽由男方組險勝。但女方組們手頭的紅包是真的香。

婚禮結束過後,我賺得盆滿鉢滿,手頭的紅包,不說兩百也有一百了。

篇十九: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過年時,我們的家鄉南通,有吃年糕的習俗,因爲預示着“步步高(糕)”。這兩年因爲疫情,不能回老家過年了,不由得想起前年,我和外公一起做年糕的情景。

過年前,外公挑個天氣好的日子,拿出秋季收好的穀子,開始選米。我趴在桌上看着,只見那些米粒個個飽滿,晶瑩剔透。外公吩咐我去盛一點水,然後把米放進水裏浸泡。

米粒需要浸泡一夜後,就可以打粉了。我們來到打粉房,外公把那些米倒進打粉機裏,打粉機開始啓動,聲音震耳欲聾,“轟隆隆”地叫着,我趕忙捂住耳朵,跑到遠處。打完粉後我跑過去看,發現打出來的粉非常細,握在手裏像細沙一樣從手指縫流瀉下來。我很好奇,對外公說:“爲什麼要把粉打得那麼細?”外公解釋道:“粉打細了,做的年糕口感才更糯。這樣的流沙粗細是正好的。”哦,原來如此。

外公開始準備食材,我也跟着一起忙活:白糖、紅糖、打碎的赤豆、紅棗、蜜餞、瓜子……外公又把打好的粉和準備好的食材,混合起來放在蒸籠裏,一層又一層,直至鋪滿整個蒸籠。忙完這些之後,外公開始燒火蒸糕。

我趁外公不注意時,偷偷用水和着米粉團做了一隻小兔子。“你在幹嘛?”外公突如其來的一句問話把我嚇了一跳,我小心翼翼地拿出“兔子”,調皮地笑了笑。外公也笑了,把那“兔子”放進去一起蒸。

熱氣騰騰中,蒸糕蒸好了,我急忙拿出筷子,夾起那個小兔子就放進嘴裏。“啊,好燙!”我連忙吐出年糕,不好意思地看看外公,外公哈哈大笑。

那一年廚房裏因爲有了年糕,充滿了歡聲笑語,年味也變得更足了。

好懷念蒸年糕的過年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lvez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