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的風俗包餃子(通用10篇)作文

家鄉的風俗包餃子(通用10篇)作文

  • 關注:1.17W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家鄉的風俗包餃子(通用10篇)作文

一提到家鄉的習俗,我就能想到春節時包餃子。拜年、貼春聯、貼窗花的熱鬧場景,別提多好玩了!

大年三十,從貼窗花和對聯開始。這個窗花要自己剪,纔有年味。對聯也要自己寫,因爲這代表自己對接下來的祝福和期望,如果是別人剪的,就代表別人對你的期待了。

當然了,春節讓我最開心的不是收紅包,而是包餃子。家裏每天會包生肖餃子,當鐘聲在零點時敲響,包好的餃子也就下鍋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鍋裏,寓意蒸蒸日上。在零點10分全家人圍坐一起,開始吃餃子。

今年的虎年,我們在太奶奶家包了虎皮餃子。我也加入其中,包出來的餃子色香味俱全,我的手藝還被大人們讚不絕口!

虎皮餃子看似做工複雜,其實很好包,讓我來教教大家吧!

首先,把蒸熟的紅薯榨汁過濾一下,麪粉和汁的比例是2:1,將麪糰揉成軟硬適中的程度。然後,同樣的方法做一個白色麪糰。再取一塊白色麪糰,放紫米水,做成黑色小塊備用。接下來,做肉餡。肉餡加入姜水攪拌摔打上勁兒,再根據餃子餡的多少,加入適量的蠔油、生抽、老抽、鹽進行調味,還有少許的花椒油、大蔥碎。最後,兩手並用包上皮兒、黃色和白色麪糰搓成同樣的長條。需要注意的是,黃色從中間分開,白色放中間,整理滾圓,切成小劑子,稍微擀一下,黑色搓成長條貼上去,接着擀成合適大小,一個虎皮餃子皮就做好了!

包好下鍋,讓人垂涎三尺的虎皮餃子就做好啦!今年的除夕夜,令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學會包虎皮餃子。你們那邊有沒有什麼好吃又好玩的習俗,快來分享吧!

篇二: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過年,我家鄉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人自己動手包餃子。

包餃子之前要準備的東西有:肉餡、麪粉、擀麪杖、一杯涼水、面板。媽媽在廚房裏剁肉餡,發出了“鐺,鐺……”聲,把剁好的肉餡放入盆中,加入鹽、味精、醬油、耗油等調料後攪拌均勻,肉餡就算好了。爸爸就在餐桌前把提前醒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搓成長條,切成劑子,把劑子一壓,就能擀皮了。

於是,我就開始大展身手了,一手拿着劑子,一手拿着擀麪杖,把劑子一直的旋轉,用擀麪杖把劑子四周擀薄,爲了防止面粘在板上,擀的時候要撒上薄面。麪皮擀好了,之後就要開始包餃子了。將右端邊角捏住,右手拇指向外輕推內側皮,食指將側皮形成褶皺,右手拇指將褶皺捏緊,這樣餃子就做好了。我們每個人都做了幾個,哈哈,還是我們女生比較心靈手巧——看看,我和媽媽包的餃子真是像模像樣,既像小月牙,又像小元寶。再看看,那對父子包的,一個包的像小籠包,一個包的“皮開肉綻”,一點也沒有餃子的樣子。媽媽笑着說:“行了,你們可別包了,別一會兒煮爛了。”“咕嘟嘟……咕嘟嘟……”水開了,餃子一個個都跳下了鍋中,在鍋中游來游去,不一會兒,餃子變得白白胖胖,光光滑滑的。吃自己包的餃子,味道是那樣的甜美。這讓我想起了餃子的由來。

相傳醫聖張仲景在長沙爲官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每到冬天,白河兩岸很多貧苦鄉親會衣不遮體,甚至還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凍爛了。看到這些情景,張仲景十分心痛。於是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的樣子,並在南陽關搭起醫棚,把這種食物煮熟後施捨給百姓吃。鄉親們食用這種食物後耳朵都被治好了。後來,人們便把這種食物稱爲“餃子”。

經過多年的發展,餃子已經成爲深受老百姓歡迎的食物,民間還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中國最傳統的餃子,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中華美食文化的代表。那你喜歡吃餃子嗎?

篇三: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家鄉的風俗有很多,二月二龍擡頭,正月十五送燈,除夕夜吃年夜飯,包餃子……我最喜歡的是在除夕夜那天包餃子吃餃子。

我對包餃子十分感興趣,因爲可以吃到我心心念唸的素三鮮餃子。

還記得今年除夕那晚上,我9點就嚷嚷着快開始包餃子,因爲我已經等不及了,爲了多吃幾個餃子,特意沒吃午飯。終於開始包餃子了,拿出已經準備好的餡兒,和麪,把餃子皮兒擀好,包上餃餡兒,下鍋一煮,餃子就煮好了。餃子還有一個寓意,也是餃子的諧音——交子,寓意是辭舊迎新,舊的一年送走,新的一年迎來,舊和新交替的意思,子代表的是在子時這個時間。這就是“交子”的寓意,很有趣兒吧。

煮好了餃子,吃餃子,我迫不及待地上桌吃,在吃掉了十幾個後,在吃第20個餃子時,餃子裏竟然有一枚硬幣,還把我的牙咯掉了一顆。其實這也是除夕夜吃餃子的一種習俗,在餃子裏放上一枚硬幣,誰吃到了,誰新的一年財運滾滾,發大財,同時也寓意平安。

這就是吃餃子的習俗。怎麼樣,很新奇吧,一提到家鄉的風俗,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包餃子吃餃子。

篇四: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王星博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最後一天,總是從忙碌中開始。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家人們便開始了準備今天的飯菜。當然,有很多人會很可能會問我年夜飯不是在晚上吃嗎?沒錯,可是老家的年夜飯是放在三十中午的。當然年夜飯,不必不可少的主食是餃子。

奶奶真像一位廚藝高超的魔術師,只見她不緊不慢的把麪粉放到面盆裏,再放些水、一點點鹽,接下來雙手不停的按壓、揉搓。不一會兒,這些麪粉就聽話的變成了任人擺佈的麪糰。把它揉成長條後,用刀把它切成一個個整齊的小段,撒些乾麪在上面,用手一壓變成了一個個小圓餅。擀麪杖放在小圓餅上飛馳,隨後圓餅變成了又大又圓的餃子皮,真是太有趣了。

看到這裏我就技癢難耐,決定小試牛刀,可頑皮的餃子團,總是跟我作對。它在我的手心裏隨意放縱變成了五花八門的形狀,我還未開始大顯身手,便被炒的魷魚。媽媽端來了調製好的肉餡,讓我一塊兒來包餃子。在餃子皮上放一點肉餡,兩手輕輕一捏,餃子就從一邊“洶涌而出”。擀麪皮丟人了,包餃子也不行,真是幹啥啥不行丟人第一名。正在我心灰意冷時,媽媽細心的手把手教我,先把餃子餡放在中間,包的時候先包中間再捏兩邊,這樣餃子餡就不會漏出來了。於是,一個垂頭喪氣的餃子誕生了。媽媽在認認真真的教,我在似懂非懂地學着,接下來又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誕生了。我突發奇想,包三角形的餃子,花朵形狀的餃子,圓餅狀的餃子,不也是很有趣?於是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餃子便在我的手裏誕生了。我還專門包了一個巧克力糖餡兒的餃子作爲彩蛋,誰吃到這個餃子。便是家裏最幸運的人獎勵100元現金。

這彩蛋餃子又花落誰家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篇五: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還沒上學的小孩子,正在上學的大孩子,已經不上學的老孩子,一提到餃子,誰不是這裏立刻生出一種美味的讓人留戀的味道呢。不必說它那豐富的餡,不必說它那質感極好的餃子皮,單是那水靈靈的外表就令人兩眼發光。而包餃子正是我們家鄉的風俗。

聽姐姐說,餃子是一種富有文化寓意的食物,不同的餡有不同的含義,如韭菜餡是長久和永遠在一起的寓意,要除夕夜吃,芹菜餡是對勤勞和務實人們的祝福……吃個餃子都有如此的寓意,看來我們的餃子是很有文化韻底的嘛!

傍晚,天有點黑了,稀稀落落的掛着幾顆星星。“包餃子?不想。”媽媽來找我一起包餃子,我淡定地拒絕了。“……相信我,一定會非常好玩!”母親滔滔不絕的唸叨着,我無奈,只好去了。姐姐拉我來,說:“先擀皮兒,你看着。”說完便給我示範。我嘟起嘴,不情不願的開始擀皮。“嗷!”我大叫一聲,“壓到手啦!”“哈哈哈!”姐姐一聽,笑了起來。我們費了好大勁,才擀好皮。“現在來剁餡。”父親說完,便與我一起剁餡。我們先是炒了雞蛋,後是剁碎韭菜,與雞蛋一起攪拌,然後加上一點調料,不一會兒便香氣四溢。

“開始包餃子了!”姐姐宣佈。我早已對包餃子改觀了,認爲可能不是那麼無聊。“來,先拿好皮,把餡放中間,要適量,然後封上口。”母親在一旁講解。“懂了!”我動手包起來。我拿起皮,抓起大勺挖了一勺餡,用兩隻手把兩邊捏住,餡一下子就掉出來一半。我慌了,連忙封住中間,結果餡又從兩邊出來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餃子。這個餃子皺巴巴的,餡少,皮又多。父親一看,笑道:“這是什麼?”我臉一紅,說:“這個叫…叫餃袋子!東西少,但皮質量好!”一聽我的解釋,一家人鬨堂大笑。我氣急了,又開始包。這會我加了一堆餡,一下子把兩邊、中間的皮封口,本以爲包了一個正常的餃子,結果餡從中間爆了出來。接下來我認真多了,認真放餡,控制好量,小心翼翼地捏邊,才包出幾個像模像樣的餃子。

包好了餃子,就要下鍋了。餃子慢慢浮上了水,在水上漂游。有幾個餃子在煮的時候爆開了,“皮開肉綻”,不用想都知道這是我的“傑作”。不一會兒,餃子便煮好了。我夾起一個,咬了一口,皮一咬就破,汁溢了出來,美味在嘴中炸開,韭菜和雞蛋的味道飄了出來,讓人垂涎欲滴。不得不說,這個餃子真是美味到了極致!

水靈靈的外皮,透着一點綠,你也可以看到餡兒,咬上一口,讓人回味無窮。幾個餃子漂在水中,即使包餃子很難,但美味的餃子十分的吸引人。包餃子這個風俗,真是讓人無比喜愛啊!

篇六: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敖遠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習俗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非吃餃子莫屬。

其實吃餃子在古代都已經盛行來。餃子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之前包好,待到農曆正月七年級子時吃,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不管窮人,富人,在春節這一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這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它絕對稱得上是飲食界的“一哥”。故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瞧,除夕之夜,我們一家老少齊上陣,正在爲這頓餃子忙的熱火朝天。奶奶負責調餡兒,葷素搭配,包吃不膩;老媽負責和麪,製作餃子皮。只見老媽把和好的面切成幾小塊,然後把小塊的麪糰,在面板上反覆揉多次,揉搓成大拇哥粗細差不多大小的圓條狀,接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麪糰,最後再撒上面粉,用兩頭尖的擀杖,在老媽的一雙巧手之下,很快就把圓圓的餃子皮製作好了,接着看我們表演了。我左手掌心託着餃子皮,右手用筷子夾了一大塊餡,往皮上一放,開始學着大人的模樣,往中間一捏,這下可好把餡都擠出來了。一旁的老爸樂得合不攏嘴道:“你看看吃多了吧!肚皮都撐破了。”“咱倆是半斤對八兩——不相上下,你看看你包得像啥,半天了,也沒開張。”我反駁道。老爸聽後狡辯道:“萬事開頭難,頭給你們起好了,從這一點我還是很有天賦的。”“你倆別說了,今天誰包的多誰吃,多勞多得嘛!”老媽不耐煩道。我和老爸見狀,趕緊把現場收拾乾淨,端正態度,好歹落個寬大處理吧。

最後看着入鍋的餃子,像一個個元寶似的,在水中上下翻滾。站在一旁的我焦急地等着。聽大人們說:“煮餃子,水滾三次後,餃子漂起就好了。”我等着心裏默默地數着。結果,一鍋的餃子全都不約而同,自覺地漂了起來。

我們一家人沒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吃着帶來好運的餃子,最後還不忘喝一口美味的餃子湯,記得要原湯化原食,效果才最佳喲!

篇七: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向欣妍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外婆說:“只有吃了冬至的餃子,耳朵纔不會被凍傷。”每當快到冬至時,家中就會出現一大堆食材,比如說韭菜、白菜、肉、數不清的餃子皮……

這天中午,我見外婆在餐桌上放了兩個很大很大的碗,立馬知道外婆要開始包餃子了。

包餃子可好玩了!雖然我包的餃子不成樣子,但我早已擺好了架勢,系起來圍裙,洗好了手,等着外婆把包餃子的菜拿過來。

外婆拿着材料走過來說:“你呀,上次包的餃子啊都沒包緊,一下鍋就散了。”我笑着摸了摸腦袋,假裝抱歉地說:“這次肯定不會了。”

外婆搖搖頭,又教了我一遍如何包餃子:“我們先把餃子皮放在手掌上,用勺子往餃子皮裏放入適量的餃子餡兒,然後兩手一起,把餃子皮沿邊一捏,邊沿就被捏在了一起,再適當的調整一下形狀,餃子就好了。”

一開始我覺得經過外婆這樣一教還挺簡單。可是說起來容易,包起來的確很難。那餃子餡兒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必須要不多不少剛剛好。至於捏餃子,到底怎麼捏呀?外婆捏的餃子就像幾個胖嘟嘟的娃娃,而我包的餃子不是像胖娃娃的肚子吃撐了——皮開肉綻的,就是像是胖娃娃被餓得皮包骨頭——癟癟的。好難呀!包餃子也這麼難。

外婆勸我不要氣餒,我也鼓足一股勁兒依舊努力地包着,還時不時地請教外婆,每個步驟都不嫌麻煩地問。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於我包出了幾個勉強像樣的餃子了。外婆一高興,還教了我如何把餃子包成了月牙狀和元寶狀。我更開心了,像個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的。

包完餃子以後,便下鍋煮。

當外婆端來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餃子,說着笑着,感受着這滴水成冰的日子裏最溫馨的幸福。

篇八: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提起這首詩時,大家都不難想起春節吧。

在春節裏我最有喜歡包餃子了,我們一家圍坐在餐桌邊,爸爸負責擀皮,媽媽負責和餡兒,而我呢負責包,其實包餃子很簡單,首先拿起一張擀得薄薄的餃子皮,把餃子餡兒放到餃子皮的中間,再把餃子皮的兩端捏在一起捏緊,這樣一個胖墩墩的餃子就誕生了。

這時媽媽叫我去洗幾個硬幣,我疑惑的問道:“爲什麼要洗硬幣?難不成要包硬幣在餃子裏”?媽媽回道:“你猜對了,就是要把餃子包進餃子裏”第一個吃到硬幣的人,來年會好運且發大財。我邊聽邊想,我一定要當那個第一個吃到硬幣的人,我跑到存錢罐邊,搖出幾枚硬幣反覆洗了幾遍,又跑到媽媽身邊讓媽媽把硬幣包了進去。

隨着一個又一個的小胖墩兒被包好,它們也該下水了,胖墩墩們站好了隊,一個一個地跳下了水。過了了8分鐘,再來看它們,它們已經熟了,已經從一開始只能在水下沉着,變爲能探出半個身子了,這時再把它們撈起,就可以吃了。

大家圍坐在桌邊,不緊不慢的吃着,唯有我狼吞虎嚥,我鐵了心地要吃到硬幣,我嚼着嚼着嚼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哇,是硬幣,我開心極了。

餃子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過春節過的就是團圓,全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餃子,以示來年平安幸福的美好祝願,小小餃子,包着乾坤,包着人們對來年的祝福與希望。

篇九: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五,早上媽媽告訴我,民間有個習俗,在初五這天要接財神,捏“小人嘴”。聽了這話,我一愣,這莫不是要捏我這個“小人”的嘴吧?於是感嘆這習俗也太坑我們小朋友了吧!媽媽聽罷大笑,告訴我人們會用包餃子寓意捏“小人嘴”。原來如此,本來我就特別想包餃子,現在藉着這個習俗湊湊熱鬧豈不快哉!於是,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但是有個條件,我得一起捏,這正合我意,成交!

原來包餃子前的序曲是那麼冗長。首先,我們和好了一盆面。在醒面的同時,我們把豬肉和牛肉分別絞成肉泥,把胡蘿蔔、大蔥、酸菜分別切碎。然後將肉泥分別和各種蔬菜攪拌均勻,放好調料,三盆香噴噴的大蔥豬肉餡、胡蘿蔔牛肉餡、酸菜豬肉餡就出爐了!聞到香味,我已經涎水流了三尺,想立馬把它們包進麪皮裏,再扔進鍋裏、放進嘴裏,吞下肚裏。可是看着那一盆圓圓的麪糰,我止住了口水,叮囑自己回到現實,“革命尚未成功”,我還得幹活兒。

媽媽把面搓成長條,切出劑子,就準備開始擀皮兒了。都說擀餃子皮不容易,可我看着一個個面劑子在媽媽的擀麪杖下幾秒鐘就變成了圓圓的薄薄的麪皮,我覺得並不難呀,於是自告奮勇要求擀皮。擀了十分鐘,我終於擀了四張皮,可是一看,三角形一張,梯形一張,長方形一張,“瓜子臉”一張,再看看媽媽之前擀的白白胖胖的大圓皮兒,我恨不得把我的揉成一團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過。

媽媽說,有些事情看似簡單做時難,得仔細觀察,小心模仿,勤奮練習。於是,我緊緊盯着她的一舉一動,先把面劑子壓扁壓圓,然後左手大拇指握着麪皮中心,右手用擀麪杖沿麪皮邊滾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擀麪杖滾壓的同時,左手剩下的四個指頭要以大拇指爲中心迅速旋轉麪皮,使它均勻受壓,才能擀成圓形。仔細觀察一番後,我開始摸索着按照媽媽的動作慢慢擀起來了,終於擀出了一張“橢圓形”,我想,我再把相對短的兩邊再擀擀,不就是圓了嗎?“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我的第一張圓圓的餃子皮作品成功面世啦!

不一會兒,我們包了好幾盤餃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真像被捏扁的“小人嘴兒”,人們的想象力還真是豐富呀!就這樣,初五的晚上,我享受了一大盆“小人嘴”,自己捏的就別提有多好吃啦!

篇十: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而在我的老家山東,年年除夕都要包餃子。

除夕爲什麼要吃餃子,可大有來歷呢,傳說與女媧有關。女媧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爲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媧就在耳朵上扎個眼,用線伸進去,而另一端則放在人的嘴裏。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就包起餃子,用麪包成人耳朵的形狀,裏面包上“線”。

吃餃子代表着幸福美滿、團圓福祿。不同的餃子也有不同的寓意:白菜餃子代表着財源滾滾,韭菜餃子代表着長長久久,元寶形代表着招財進寶┈┈而我們家每逢過年都包韭菜餃子和元寶。

除夕這天下午,有些親戚會來我們家一起包餃子。做好準備工作後,第一步就是擀皮。這一步對我來說很簡單,只要動作協調起來,一會兒就擀好了。

第二步,就是包餡。我拿了一張皮攤在手心上,然後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餡放在皮上。那些餡像調皮的小精靈:我剛把左邊的皮包好,餡又從右邊跑出去。而我把右邊的皮包好,餡又從左邊跑出去,總在和我作對。這時,姥姥提醒我:“你把餡少放一點不就好了嗎?”我又小心翼翼地舀出一半,再一包,大功告成。這次按照姥姥的建議,包得果然好了很多。後來,我一鼓作氣,又多包了好幾十個餃子。

晚上餃子煮好了,一盤一盤端上來,看起來像一個個挺着大肚子的小胖墩,排列整齊;聞起來香味誘人,讓人恨不得馬上咬一口;吃自己包的餃子時,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味道就是不一樣,別提有多好吃了。

當然,山東人在吃餃子這方面也與其他地區截然不同。每盤只能盛12個餃子,不能多,更不能少,因爲這寓意着六六順。在吃餃子時,一定不要吃中間那個。若是吃完了其他的,可以再去添11個餃子,吃不了,也不要緊,畢竟這代表着年年有餘嘛!

餃子的味道,是一種淡淡的鹹味,是一種幸福的象徵,或許更多的是一種家鄉的年味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wrml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