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通用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通用5篇)

  • 關注:1.12W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通用5篇)

鄒奕然

當我們還沉浸在春節歡天喜地的氣氛裏,元宵節又接踵而來。元宵節在我的老家青島是一個倍受重視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猜燈謎、包湯圓、寫福字、貼春聯,是十分忙碌的一天。

爲什麼叫元宵節呢?因爲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把正月十五稱爲元宵節。

燈謎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任人猜度,所以稱爲燈謎。每年元宵節,小區都會舉辦猜燈謎的活動,我爲了大顯身手,一早就拉着奶奶來到了活動現場。一進茶樓,就見裏面人頭攢動,好不熱鬧。一個個燈謎被寫在了紅紙上,掛在如精靈般在空中跳舞的花燈上,漂亮極了。

只見一張紅紙上寫着:“三水壓倒山”,我立即就猜了出來:“當”!這時,只見前面圍了一堆人,我和奶奶過去一看,是一個燈謎:“72小時(打一字)”。只見人們有的嘴裏唸唸有詞,有的站着靜靜思考,還有的打開手機搜索答案,就是沒一人能說出答案。這時,奶奶說了一句:“72小時不就是三天嘛,三天……”我頓時恍然大悟,喊道:“晶”!果然,我又猜中了。

這時,我看見姥爺在人羣裏奮筆疾書。過去一看,原來他在寫福字。這個福字是楷體的,方方正正,很是漂亮。我一時興起,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五福臨門”。人羣裏傳出一陣喝彩聲。

看見奶奶正在包湯圓,我也想試試。奶奶對我說:“湯圓因爲會讓人聯想到月亮,所以有着團圓、吉利的寓意,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包好一個湯圓也不容易,你要多加練習。”果真如奶奶所說,包湯圓可不容易,我忙活了大半天,結果餡兒放多了,溢了出來,造型也不好看,像一堆歪七扭八的餃子。我又總結了經驗,將湯圓皮搓圓,捏成薄片,將圓滾滾的餡兒塞進湯圓皮裏,收口、掐邊、揉成球,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湯圓就做好了。品嚐着自己的作品,心裏就像吃了蜜一樣甜,一股大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家鄉的元宵節既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又是那麼快樂,那麼有趣,始終讓我難以忘懷。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

每個節日都會有它不同的風俗與習慣,每個節日的味道也截然不同,你知道元宵節的味道是什麼樣嗎?

元宵節我是在奶奶家度過的,在那裏我體驗到了不同的生活,這段難忘的記憶也在我的內心留下了幾顆閃亮的星星。

一到奶奶家,一股麪糰的香氣就撲面而來。見我進來,奶奶連忙用兩隻沾着麪粉的手招我過去。我一看便一驚,桌子上是滿滿的食材,一個大盆子中竟然有一團麪糰。“來來來,奶奶教你炸湯圓!”奶奶邊說邊用手從大面團上抓下一小塊,先用手壓平後包成一個圓,只留出一個小口,再將一大勺黑乎乎的黑芝麻糖漿灌進去,最後用手將小口封住,一個小巧可人的圓子便做好了,白色的表皮下透着些許誘人的淡灰色。

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立刻投入這項看似十分簡單的“工作”。可是包圓子似乎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包的圓子奇形怪狀,不但難看,還會“露餡兒”。“不要着急,慢慢來,總會好起來的。”奶奶慈祥的聲音在我耳邊一直鼓勵着我,我不斷地摸索嘗試,終於我包圓子也變得有模有樣起來。

接下來便是令人期待的炸圓子環節了,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奶奶將油燒開,金黃的油鍋熱氣騰騰,不斷冒着泡泡,一個個白色的小圓子落下去如同跳水運動“圓”,激起一連串的小水花,還發出“呲啦呲啦”的響聲。奶奶用兩根長長的筷子上下翻動着,白色的小圓子表面漸漸開始泛黃,那誘人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又過了十幾分鍾,圓子表面如同換上了一件新外衣,渾身變得金黃透亮。奶奶用勺子將圓子一個個撈出來放在盤中,我忍不住抓起一個就往嘴裏塞,燙得直呼氣,奶奶見狀笑道:“哎!慢點呀,別燙着!”待圓子有些冷卻後,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咬破那金黃酥脆的外皮,一股濃郁的香氣就在我嘴裏瀰漫開來,突然我感覺嘴中一甜,原來是嚐到了“藏”在圓子裏的黑芝麻餡兒,就着脆脆的外皮一起咀嚼,香甜可口的味道彷彿令人置身仙境。我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等到圓子滑落腹中,嘴裏仍有餘香,使我回味無窮。

元宵節的味道是香甜的,但我更明白,這其中也飽含着奶奶對我濃濃的溫情與愛。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人地遼闊,幅員衆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而這些風俗在全國大都一樣:比如春節要吃團圓飯,端午節要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而我今天要說的是元宵節,元宵節當然是要吃元宵,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元宵節之所以吃元宵,是因爲元宵寓意着來年幸福團圓,財源滾滾。

記得今年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去超市裏買湯圓來吃。可超市裏的生意異常火爆,冰櫃裏所有的元宵都被一掃而空了。正當我和爸爸垂頭喪氣之時,媽媽忽然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今年我們自己買材料,自己做元宵,而且再來一個包元宵比賽!我們聽後都表示同意,於是我們把爺爺、奶奶也邀請過來參加比賽。

首先,我們應該先準備食材:糯米粉,水以及元宵餡——芝麻或花生餡。正當我要準備去買時,意想不到的是,媽媽早已經準備好了。可這元宵餡——肉!我可從來沒聽說過。我也從來沒吃過肉餡的元宵,這樣能好吃嗎?我們抱着試試的心態走進了廚房。

一會兒,隨着奶奶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我們便開始了,我們便手忙腳亂地做起了元宵。看!媽媽和奶奶動作好嫺熟,爺爺和爸爸在一旁也學着她們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包着,包得還不錯。於是我也趕緊進入戰備狀態,開始包起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把揉好的糯米粉在手掌裏壓成圓形,然後放在旁邊備用,再把剁好的肉末放進皮裏,揉成圓形……我是這麼想的,可手卻不聽使喚,包來三不像,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啥都還沒有包成,反倒把自己弄成了一個“小花貓”。大家見到我這副模樣,爸爸笑得前仰後合,奶奶笑得捂着肚皮,爺爺笑得直跺腳。我見狀抓起一把糯米粉,撒在了爸爸的臉上,結果爸爸也變成了一個“大花貓”,於是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折騰了半天,終於做好了。於是媽媽把做好的元宵放進鍋裏煮了起來。元宵在鍋中“打着轉”,想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在玩兒水。一會兒,元宵煮好了,媽媽撈起元宵,我趕緊端給奶奶和爺爺,爺爺奶奶都誇我越來越懂事,還獎勵了紅包。我平生第一次吃到肉餡兒的元宵,也是第一次吃到自己包的元宵,我心裏感到美滋滋的。

我們的比賽結束了,沒有勝負,元宵節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來帷幕,那幸福地笑聲飄得好遠好遠。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

每每春節落幕,就是元宵登場之時。——題記

元宵的風頭不比春節遜色,它是春節的另一個化身,彼時家家戶戶忙碌着,消散已久的年味兒再次瀰漫開來……。

天矇矇亮,總會有堆積如山的活兒催促着,似夏日的鳴蟬,聲聲聒噪,使你不得不離開溫暖的被窩,接受寒風的洗禮。炸面魚、地瓜魚、各式的丸子。放入油中,油漬便噴濺出來,看着它們快活的在油中吐着泡泡,就猶如清澈溪澗的錦鯉舞躍、盤旋。此時,竈臺前卻是一片‘槍林彈’,滋滋作響,這只不過是些小插曲罷了。

待到午後,一家子就聚在一個小圓桌前,擺弄着糯米和餡兒。黃昏打在面盆旁,一個個白胖的糰子就製作成功了,他們如天邊飄散的雲彩,忽聚忽散的麪粉撲撒在它們身上,爲此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入鍋中,沸騰的水擁抱着素白的元宵,徐徐蒸汽散出來,更帶來了些許清淡卻濃郁的香味。等它變得微微塌下來,就是象徵出鍋的跡象,大碗大碗的端上桌來,熱氣騰騰的。看着碗中葷素相間的湯,各色的湯圓,花裏胡哨的紫薯湯圓、五仁湯糰、花生湯圓…。但我還是更爲喜歡最經典的黑芝麻餡,那種甜是自身所帶的,是沒有一絲的雜質的,伴隨甜味的還有香,一種讓你彷彿置身於秋收麥田的錯覺。

飯後的涼爽愜意使人不禁讚歎,望望四周店鋪亮着的燈,散發着彩色的光芒,就好像天際黃昏出現的彩虹一般,耀眼又獨特供小孩子玩的稚趣的木馬燈,給青年猜的測想的謎語燈,爲老人賞的淡雅的山水燈,一波接着一波,好似帶着夏季的熱浪,讓人感到無限溫暖。

仰望眸際那皎潔殘月,微光灑下來,似千萬螢火撲閃在淡夜中。讓我記起,從前在夜色中寄託心願的孔明燈,漫遊在無際蒼穹,擡望着那繁燈千盞,雖是封建迷信之說,但卻爲不食人間煙火的夜空增添不少生氣。

元宵雖不如春節熱鬧,不如七夕浪漫,不如中秋更有詩意,但是這一盞盞花燈,一顆顆湯圓承載着的不僅僅是團圓佳節的氣氛,更是祖宗先輩留下的傳統。‘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似永不退色的花燈,在夜空中徹夜未息……。(公衆號:平靜初語)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800字元宵節

《正月十五的“白珍珠”》

在正月十五這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的日子裏,花燈會掛滿廣場,琳琅滿目,忙得人們的眼裏似乎只有五彩忽閃着,恍得這兩人相對都看不見的夜仿若白晝。但只有花燈的元宵是不完整的。還差了讓人們笑得更幸福的那塊湯圓。

距上次吃湯圓已好一陣了,那圖景還縈繞腦海,揮之不去。

從冒着熱氣的大瓷碗中看湯圓與在暮靄沉沉中看皎皎大明圓月無過大分差。熱氣遮掩着的湯圓,朦朧綽約裏邊線明晰。幾個玲瓏小巧,細膩軟滑的湯圓在清水裏翻滾沉浮,應是受了水的洗滌,才那般潔白似鵝毛,富有光澤像珍珠。湯圓大小似核桃,小胖子不折不扣、貨真價實的一個,圓鼓鼓的雪白大肚子也不知裝了多少東西。它在清水中悠然自得享受着,那是分外愜意。看着,還沒送上嘴,就已流了一堆的口水。湯圓的味道甜甜的,膩膩的,特別誘人。一口含下湯圓,咬破後,黑芝麻就從中溢出,擁着舌尖舞着。先是一陣沁人心脾的芝麻醇香,再一番蜜糖的甜蜜,接着是糯米的清香,都暈開,在脣齒中。

湯圓它的味道像冬天裏的二月初旬的陽光,又如孟夏時情侶在葡萄架下訴說的甜蜜,還似離鄉多年返回故土見到親人的溫馨歡喜。你口裏吃着湯圓,感受着惹人醉的甜蜜,彷彿就能看到呢。

繼續咬着,潔白的糯米外衣黏而不粘,彈爽潤滑,感覺持久不散。吃完一碗湯圓,肚子都成了一個圓鼓鼓的“大湯圓”。

湯圓,南方與北方做法不一樣。北方湯圓是將餡揉團,放入糯米粉裏滾,像滾雪球一般的情景。很簡單大氣。南方湯圓就大有不同,南方的湯圓是包,將糯米做寶塔形,取下尖端揉成圓球,再在中心捏洞,將餡放入進去,緩緩捏團包住,再揉團。有着柔和的特點。一個骨氣,一個溫柔,各有特色。

聽大人講,湯圓的由來是楚昭王在正月十五日路經長江,看江中有漂浮物,是一種外白內紅的食物。便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因彼時是正月十五,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讓人用面仿製此果,用山楂做餡吃。從此,元宵節必吃湯圓。

湯圓,寓意團圓。在正月十五,每個人都笑容滿溢,沒一絲愁緒,因爲在這天都能回家,在燈火璀璨中與家人吃元宵,說說笑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51o8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