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精選10篇)

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精選10篇)

  • 關注:5.43K次

篇一: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精選10篇)

捲餅是以麪餅包裹冬筍絲、香菇、菜心絲、豆芽各種蔬菜和五花肉等餡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風味小吃,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捲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有包制。

據傳清朝光緒年間,長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歲能詩,13歲考取秀才。由於家貧,母親爲其做了一件既長又寬的藍長衫,以供今後數年穿着。當他穿着這件新衣去拜謁考官謝恩時,考官看他衣不合身,便口出上聯曰:“小童生藍衣墜地”。段林雪仰望考官,見其頭戴官帽,帽頂綴有紅珠,即答曰:“大文宗紅頂朝天”。考官點頭稱讚。段林雪童年時家貧交不起學費,只好由母親胡氏親授功課,他不出遠門,也不知市面的繁榮景象。有一年元宵節,他上街看到油炸捲餅,香氣撲鼻,回家問母親那是什麼菜。胡氏暗自傷心,便買了幾張捲餅皮,以醃菜、蔥蒜包卷,將就着給林雪解饞。林雪吃後又問:“這是什麼菜?”胡氏隨口回答:“手帕子包‘拉雜’。”後來,段林雪考中拔貢,家境已佳,想起往事,便賦詩道:“家家團聚過元宵,戶戶齊把春捲包,憶我齠齡窮苦日,笑問手帕何物包。”

篇二: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提到放煙花,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就是過年了。沒錯!放煙花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可是隨着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現在城市裏許多地方已經明令禁止燃放煙花了,可城郊還是有一些地方仍可以燃放。

於是,爲了放煙花,在除夕夜那晚,我們一家人足足是跨越了半座城市來到了一片城郊。一下車我便把那個足有我腰那麼高的盒子抱下了車。爸爸取出盒子裏的一串鞭炮,拿來打火機點着了。我趕緊捂着耳朵往後退去。隨着噼裏啪啦的響聲,一陣煙後地上只剩下了一地通紅的鞭炮紙。接着姐姐拿出一捆呲花,點着一根遞給了我,我開心地拿着呲花在夜幕中留下一道道絢麗的痕跡。

最後到了我最愛的放煙花的環節了。隨着“啾”“啾”的一聲聲響,一朵朵奼紫嫣紅的花朵霎時間在空中綻放開來,那絢麗而燦爛的火光映照出了整片天空的輪廓,可轉瞬間又如同那隕落的流星一般悄然消散。天空中的煙花伴隨着2021年所有煩惱與苦悶共同逝去在天空中,而迎接我們的又將是嶄新的2022。

經過了三千多年的歷史,華人過年放煙花的習俗還是沒有任何改變,是因爲煙花不僅漂亮喜慶,更使年味濃了!放煙花喜慶、溫暖,爲新年增加了許多色彩!

篇三: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去年八月二十八日,我的曾祖去世了。

我們爲她舉辦了道場,三個道士一到晚上就在冰棺那個房間裏唸經文,一念一晚上。還請了一個樂隊,有樂隊的那晚上有很多傷感,當然也有很多莫名的喜劇,不過我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每個晚上都有人不能睡覺,親人們輪流守夜,不能讓冰棺下面的油燈滅了。傳說下面的油燈滅了的話,去逝的那個人就看不到路,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走到閻王殿。

第三天是我最傷心的時候,那就是送曾祖下葬。我們還請了專業擡龍杆的人,在送曾祖母下葬的路上,開始都很平坦寬闊,但是到後來有一個六七十度的斜坡,八個擡龍杆的人,一人拿着一根棒子唱着號子,一步一步艱難的向上爬,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把棺材放進土坑裏。但他們唱歌的時候,我在想歌詞是不是存在着什麼特殊的意義——我想應該是的,歌詞表達了親人對逝者的思念,鼓舞后人努力過好以後的生活,也鼓勵擡龍杆的人把這件事做好,不達目的不放棄,安安全全的把逝者送到目的地。

這是我第一次見農村喪葬,非常感人,印象深刻。願曾祖母在天堂一切安好!

篇四: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端午傳說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是我們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

在這天,家家都要包糉子。賽龍舟(有的吃食餅筒)!你肯定想問爲什麼吧?我來告訴你。因爲爲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不過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個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國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墳墓用鞭子打楚王,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希望講和,夫差允許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也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而現在,我們正在吃食餅筒,看龍舟賽,紀念先人。

篇五: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民族衆多,雖然各地都有風俗習慣,卻不盡相同。今天我想介紹的就是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包餃子。

春節吃什麼主食呢?有的地區吃湯圓有的地區吃餃子。我的家鄉在東北,不同於南方,北方人過年是吃餃子的。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餡的餃子,有芹菜餡、白菜餡、韭菜雞蛋餡……我最愛吃的就是東北特色的酸菜餡餃子了。

餃子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先準備好麪粉,往麪粉里加入溫水,不斷攪拌至棉絮狀就可以揉麪了,揉成一個大面團後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壓成麪餅放在一邊。再把之前買的蔬菜和肉混在一起剁成餡,前期工作就做好了。之後就是把餡放在麪皮上,把麪皮合上捏緊,重複多次,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就包好了。

北方人還喜歡在餃子裏放點東西,有的人家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因爲花生又叫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還有的往餃子裏放硬幣,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每年我們家包餃子的時候都會放倆硬幣,只是每次都被爸爸吃到,真是讓人羨慕。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之一,你的家鄉有什麼風俗呢?

篇六: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我們的家鄉非常的美麗,風俗也有很多,在那麼多的風俗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包糉子。

在端午節時,我們全家一起包糉子,媽媽拿來了糉葉和糯米還有各種配料,開始包糉子。首先先把糉葉捲成圓錐狀,放上糯米,中間放上配料,如果想吃甜糉子,可以放上蜜棗,如果想吃鹹糉子,則可以放上肉或鹹鴨蛋黃。放好配料後,再放上一層糯米,用糉葉把糯米給包起來,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在包糉子時,我在想:“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呢?”帶着這個疑惑,我去問了媽媽:“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媽媽對我說:“從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楚國即將滅亡時,屈原投江自殺了。於是,人們把糉子做好扔到屈原投江自殺的江裏,讓魚兒吃,這樣屈原的屍體就不會被吃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就養成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慣。”

包好糉子後,放在鍋裏蒸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蒸出來的糉子又香又甜還非常糯,好吃極了。包糉子不僅可以鍛鍊動手能力,還可以品嚐糉子的美味,真是一件美事啊!

篇七: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春節是個歡樂的節日,也是人人都喜愛的節日,隨之也有非常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是其中一個,傳說原來有一頭怪獸叫歲,每當大年最後一天就出來禍害人間,而且還專吃小孩,一天晚上一個小孩把長輩給的壓歲錢放到了枕頭下,在夜深人靜時歲出來了,恰巧來到了這個小孩子的房間,正當他流着口水把罪惡雙手伸向小孩子時,壓歲錢放射出金燦燦的光茫,歲就像被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見方法非常有效,便都在過年時將壓歲錢放到了枕頭邊。延續至今壓歲錢不只是趕走歲還有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春節除了給壓歲錢,人人最重視的習俗就是吃年夜飯了,這天晚上一家人都會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在下午婦女們會一頭扎進廚房做個滿漢全席來感激長輩,年夜飯也與平常的飯菜不同,而各有個的寓意:吃年糕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吃魚寓意有頭有尾年年有餘、吃芋頭和腐竹寓意富裕……

吃過年夜飯我們就會守歲,在這段時間裏你可以:下棋、喝茶、看晚會、看書……不管幹什麼事情,你樂意就行。

我喜歡春節,喜歡各種各樣的風俗。

篇八: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東北大秧歌

韓璐陽

東北處於較高緯度地區,冬季天氣寒冷,大雪小雪更是常客。皚皚白雪覆蓋了廣袤的黑土地,卻蓋不住東北人民火熱的心。

正月十五元宵節就是東北人民的狂歡日。大街小巷處處洋溢着濃厚的節日氣氛。長長的秧歌隊伍如七彩游龍穿梭在大街小巷。人們身穿鮮豔的傳統服裝,手拿彩扇,伴着嗩吶和鑼鼓的伴奏,手臂、腰肢協調舞動,在空中畫出一個個圓弧,寒冷的冬天似乎一下被點燃,道路兩邊看熱鬧的人們搓着手呵着氣叫好聲不斷。秧歌隊伍的配置相當豪華,除了邊走邊扭的男女老少,還有舞龍和跑旱船節目。長龍金光閃閃,帶着東北人民的熱情歡快遊走;旱船裝滿故事,載着東北人民的質樸愉快划動。踩高蹺亦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唐僧師徒、各路英豪都腳踏高蹺各展絕活。

東北人民扭秧歌穩重浪,浪中梗,梗中翹,剛柔結合。平日的傍晚,也能看到樓下幾個老人聚在一起扭秧歌,激情的音樂和奔放的舞姿讓路人也情不自禁加入其中。寂寥單調的冬天被秧歌裝點得色彩斑斕,熱氣騰騰。我愛東北的秧歌,更愛東北人民永遠熱情的心。

篇九: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俗話說得好,“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家鄉,大年七年級吃湯圓,也是一種風俗。

想要吃湯圓,首先得做湯圓,這一切都由奶奶做的,奶奶那雙老邁的手,搓湯圓可一點也不含糊!只見她飛似的弄出一個窩狀的麪糰,另一隻手抓起勺子往裝有渣渣肉的盤子,一兜,神了,不多不少,剛剛好,奶奶裝好肉封好口,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搓,不一會兒,一個圓圓的湯圓便大功告成了。

湯圓從熱水中撈出後,我就想上去端來吃時,媽媽一把奪過來,厲聲喝道:“急什麼?還沒到時候!”可是我都聽到她的嘴裏正在咕嚕咕嚕的響!

湯圓還沒煮好,大家就早早的守在了飯桌,可是大家誰都沒有離開,生怕自己走後一回來裝湯圓的鍋裏,便空空如也,連渣都不剩了,湯圓終於來到桌上了!我吃了一個……哦,太好吃了,節日中的湯圓比平日中的湯圓好吃百倍,因爲這是我們自己做的呀……誒,爺爺平時半碗飯的量,怎麼現在像個飯桶似的?嗯,不對不對,怎麼沒湯圓呢?你們欺負我手速慢嗎?我才吃幾個呢!不!

篇十:六年級下冊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

迎龍燈

樓昊誠

正月十五,鄉中的元宵節。倉庫中找出一條灰棕色的長條扁木凳,拂去又一年的塵埃,家中的大人扛在肩上,走過那段只有星光的水泥路,二月寒風吹蕩,將遠處祠堂中的歡笑聲帶過耳畔,心中不由多了一絲期待。復行數十步,路豁然開朗,隨着其他人,將凳放在地上,一盆白氣騰騰的熱水端上,正當我不明所以之時,又是一捆竹條,張張紅豔的宣紙亦令我更加困惑,父親卻靠了過來,把着我的手將竹條浸入水中,感受着親人的溫暖,迎合着暖意,我不禁縮了縮頭。在水的潤澤下,竹條變軟,將其趁着時候掰彎、塑形、堆疊、輕纏,這並不是件難事,可在淡黃燈光的映襯下,時間卻變得漫長,我呼一口氣,愈享受的時刻。最後在小有規模的龍骨上披上紅,點上黃,貼在凳上,放一盞小蠟燈,鱗紋亮起,才更有神氣。

鄉中人團聚,一起將自己迎的龍神相接,木凳相連,心彷彿也相連接。聽起那我並不熟悉的故鄉方言,看向初逢的鄉親們,故鄉也更加親切。神龍首尾盤踞一千尺,燈火通明,照得那漆黑的夜如白晝。龍頭一躍,扶搖九萬里!

想起那龍燈自迎的趣味,鄉親們的熱情,宏大的氣勢,我久久不能忘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26pq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