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的風俗作文(通用1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通用15篇)

  • 關注:3.06W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通用15篇)

盛予諾

說起我的家鄉呀,那真的是有許多特色呢。如鹽水鴨、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說到這裏,你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雖說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們這裏的節日風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每當這時,大人們都忙着包糉子,糉子的種類也很多,有白糉子、肉糉子、鹹蛋黃糉子、紅豆糉子等等。小孩們也不閒着,跟着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做香包,據說香包能達到驅蟲的效果。

去年,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我們社區通知將在端午節期間組織一次包糉子,做香包的活動,要求社區的小朋友也要參加。看到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這天早日到來。

期盼已久的活動日子終於到了,我們來到社區,幾位老爺爺和老奶奶已經將包糉子所需要的材料準備好了。活動開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再由一位奶奶給我示範瞭如何包糉子。現在該我們上場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們的方法,首先,將兩片糉葉拼在一起,把它們理平整;接着,把它們捲成一個帶柄的漏斗;然後,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糉葉封口;最後,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在糉子底部和封口處繞幾圈紮緊。可是不管我怎麼包,糉子都會漏米。這時,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後就是“你包的糉子貌似吃多了。”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米放多了。經過幾次練習,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它像一隻小號的靴子。等我包好五個糉子,已經滿頭大汗了。

我們還學習瞭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熱熔槍將兩片帶有圖案的布片的三邊粘在一起,再往裏面放入一些乾花和中藥材,最後把口封好,這樣一個香包就做好了。

活動快要結束了,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會把我們包的糉子和做的香包送給社區裏的孤寡老人。這時,我感覺家鄉的風俗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快樂,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家鄉的風俗我愛你,你帶給我汗水和快樂。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

王睿

除夕,這個並不陌生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寓意不小呢。

聽爸爸講,傳說,有一個怪獸,人們管這怪獸叫作“夕”,夕每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就會出沒,去偷吃人們的食物,還會把人弄傷,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它。但是,這個怪獸有兩個缺點,一是怕紅色的東西,二是怕巨大的響聲,這讓一個村民想出了辦法:貼春聯,放鞭炮。在門口兩邊貼上紅紅的春聯,門前還擺了幾根碩大的紅鞭炮,等到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把鞭炮燃放,然後來到屋子裏吃團圓飯,這樣夕就會害怕,也不敢擅自去傷害別人了。而這天就叫除夕,把夕除掉嘛,去迎接新的一年。

現在也是一樣,一到除夕,家家都會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和放爆竹,只是因爲空氣污染的原因,不能再去燃放了。但也少不了過春節的氣氛:吃年夜飯。大清早,人們就來到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食物,爲晚上的年夜飯準備的,再順便給孩子買些雜拌兒就趕緊回家了。眨眼的功夫就會到晚上,得趕快預備好才行啊。

一擦黑兒,大家就都團聚在家裏吃年夜飯,不亦樂乎,別提有多開心了。門口亮着紅燈籠,貼着春聯,多麼有年味兒。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有的人會去串串門,玩一玩,小孩子有的會睡覺,但大孩子們可睡不着,要守歲。

除夕,就是把舊的一年,包括煩惱、傷心、憂慮、焦急通通都丟掉,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的收穫!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

貼春聯

魏紫寧

春節是咱們中國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說起春節的習俗啊,那可是太多了,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貼對聯,因爲今年我家的對聯,就是我和爸爸一起貼的!

下午,爸爸一手扛着梯子,一手拿着幾幅對聯和一個膠布,來到家門口,只見爸爸先把梯子靠在牆上,如一隻猴子利索地一步一步爬到高處,把舊對聯小心地撕下來,露出光滑如新的牆壁。接着,便將新對聯整齊地鋪開,一點點地在牆上移動位置,移正後,再用力將它按在牆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膠布貼好,最後將對聯一遍遍摩平,一張端端正正的對聯便呈現在我面前。

我看得手癢癢了,便自告奮勇地對爸爸說:“下一張我來貼!”爸爸看我那自信的模樣,說:“你看,這幅對聯哪個貼左邊哪個貼右邊呢?”我隨便指了個,爸爸笑着說:“貼對聯可不是那麼容易哦!”貼春聯可是有講究的呢!”於是爸爸跟我講了春聯如何區分上下聯,哪種春聯應該貼在哪裏,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春聯還有這麼多講究呀!

我立刻就開工,奈何個子不夠,只能貼低一點的地方。我顫顫巍巍地把鋪開的對聯移動到牆上,一手將膠帶胡亂地貼上,貼好後,剛想欣賞自己的“傑作”,卻發現自己竟然把對聯貼歪了!歪歪扭扭,皺皺巴巴的,哎呀,這可不行,這時,我靈機一動,想了個好主意,把新對聯按舊對聯的痕跡貼,不就正了嗎!說幹就幹!我用這個方法試了一次,果然成功了,看着端端正正的對聯,我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經過我和爸爸一下午的努力,終於把對聯貼好了,看着嶄新的對聯,紅通通的燈籠,栩栩如生的年畫,處處都洋溢着過年那喜慶、歡樂的味道!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

劉禎

阿拉善左旗各民族都有信仰宗教之故俗,阿拉善歷史上主要有喇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天主教5教。

從建旗開始,蒙古族大多信仰喇嘛教,歷代相傳,延續至今,阿拉善左旗喇嘛廟頗多。

建國前,阿拉善左旗共有寺廟、教堂46座,其中喇嘛廟37座、清真寺7座、漢佛寺1座。喇嘛廟的建造規模宏大、設計精緻。

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阿拉善左旗有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他們語言、文字、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同於蒙古族,信仰習俗等同於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除虔誠信仰伊斯蘭教、參加伊斯蘭教活動外,也參加喇嘛教的各種廟會、經會等活動,但他們只承認自己是伊斯蘭教教徒,不承認是喇嘛教徒。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除過伊斯蘭教三大節日外,也同其他民族一樣過春節、元旦、中秋節等傳統節日。

解放前阿拉善蒙古族服飾分爲官服、便服、喇嘛服三種。官服式樣與清褂袍套相似;喇嘛服是信奉藏傳佛教的喇嘛及其信徒們所穿的服裝;便服有長衫、棉袍、坎肩、大皮襖等。男服鑲單邊者多,女服鮮豔而美觀,長衫或坎肩綿鑲繡花邊或金銀絲絛。蒙古袍還加各種修邊裝飾,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

蒙古族飲食大致分爲三類,即糧食、乳食和肉食。乳食以奶茶、酸奶、奶酪、黃油、奶皮、奶酒爲主。肉食有烤全羊、羊背子、手抓羊肉等。

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區特有的名菜。多選用上等土種綿羯羊,經屠宰、燙毛、整理、填料等十幾道工序後才進行烘烤。烘烤時採用特製的烤爐,並選用當地特有的幹梭梭爲燃料。烤出的全羊成臥姿,皮黃中泛紅,外酥脆適口,肉體鬆軟鮮嫩,肥而不膩,是阿拉善人招待貴賓最高檔次的食物。

這就是家鄉的一些基本習俗。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

黎錦欣

我家鄉四面就是美麗寬闊的武山湖,人們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比賽和包糉子。這個傳統習俗不知道延續了多少年。

去年端午節那天,天空晴朗,豔陽高照,天氣很是炎熱,可是我們依然心致勃勃。我早早吃過早飯,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湖壩上。沒想到,湖壩上早已擠滿前來歡看賽龍舟的人們,他們有的撐着花傘,有的戴着太陽帽……遠遠望去就好像一條婉蜒舞動的花龍。

我好不容易從人縫中鑽進去,找到一個有利的位置坐下來,放眼望去,湖面上早就停泊着許多參賽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十米多長。龍頭形態各異;有的長着犄角,睜着眼睛,有的口含珍珠,有的龍頭高昂,黑鬚長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上的隊員整裝待發,都穿着紅色救生衣,好像是等待衝向戰場的戰士。

只聽一聲令下,龍舟比賽開始啦!一隻只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頓時,鑼鼓聲、吶喊聲、鞭炮聲混成一片,好熱鬧。那些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誰也不肯讓誰。“咚鏘……咚鏘……”隨着急促的鼓點,隊員們一起有節奏地划動着船槳,他們的身姿那麼矯健,動作那麼整齊,隨着隊員身體一俯一仰,航槳入水,激起了片片水花,龍舟就飛一樣向前衝去。這時只聽見“咳嗬,咳嗬”的吶喊聲響起,一條十二半長的E龍衝在最前面,你瞧,那指揮的人,用力擊打着鼓面,身體一蹲一起,鼓聲咚咚,鼓點越來越急,指揮的人還用力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航槳入水的節奏也在加快……湘壩上的人們使勁鼓着掌,高聲吶喊“加油!加油……”龍舟飛一般地衝到了終點,這是我們村“猛虎”隊的龍舟,他們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隊員們高聲歡呼着,喊叫着。平靜的湖面好像被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

龍舟比賽結來了,湖坎上的人們陸續離開,參賽的龍舟也回到了各自村,湖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我也依依不捨地回了家。

就是我們家鄉的家鄉風俗活動,你們的家鄉風俗又是怎麼樣的呢?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

六(1)班羅浩仁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我們家鄉,這一天人們都要吃香噴噴的糉子。

傳說這一習俗是紀念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得知自己的國家即將滅亡,帶着悲憤投入汨羅江中,爲了讓屈原的身體不被魚兒啃食,人們便往江中投糉子,於是便有了包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那一天,外婆可忙碌了,我也尾隨其後,和外婆一起作準備。糉葉、糯米、紅棗、紅豆、繩子等材料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包糉子了。我開始我學着外婆的樣兒,把一片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爲糉葉娃娃餵飽了糯米。可誰曾知?這個“胖娃娃”我一個沒握住,糯米便各奔東西,有的糯米調皮地飛了出去,有的卻一不留神掉在了地上,還有的則是賴在糉葉上不走了。我抓耳撓腮,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所以然來。外婆看見我那狼狽的樣兒,笑着指導:“這個包糉子啊,要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加入適當的糯米,多了會包不住,外婆一邊說着一邊跟我比劃。可沒等她說完,我便再次迫不及待地嘗試起來。

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再經歷過失敗後,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糯米不能多,餡不能太滿,糉葉之間包裹緊密。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一件還算滿意的作品。

端午節除了包糉子,還有許多其他的習俗,如插艾葉、戴香囊等。

糉子飄香,情意濃濃,家鄉的端午節真令人難忘。

篇七:家鄉的風俗作文

錢瑩蓉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着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七年級,這一天,連着大年八年級、大年九年級,全家人都等於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爲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麼公平!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大人們就領着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裏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後,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裏,院子裏,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

十五過後,到了十六,就開學了,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篇八:家鄉的風俗作文

作者:李雨涵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聽到這句詩,大家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春節。每到春節,街道上到處張燈結綵,家家戶戶貼着春聯、掛着燈籠,這樣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真令人心潮澎湃啊!

每個地方過年的習俗有所不同,下來我想跟大家講講我們深圳的過年習俗。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早上,大人們一大早就要忙着準備祭拜祖上的祭品,忙着去超市採購年貨,忙着去逛花市,忙着蒸年糕;忙着貼門神、貼春聯、接竈君等。中午,我們還有“洗身”的習俗。“洗身”就是“洗澡”的意思。這一天,人們用柏葉、柚子樹葉、香茅草葉等葉子類捆在一起煮水洗澡,邊洗邊說一些吉利的話,寓意洗掉去年的黴運,希望來年好運滿滿。我們洗完澡,穿上新衣服之後,長輩會給我們發壓歲錢。晚上,一家要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當地的團圓飯以鵝爲主,一鵝多味。除此之外,魚是必不可少的,寓意是年年有餘。飯後,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圍坐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七年級,到處都充滿歡樂的節日氣氛。男女老少都穿戴一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後相互串門,互送節日祝福。大人們則會給每個來串門送祝福的小朋友發一個吉利紅包,寓意吉祥如意。

我喜歡春節,因爲春節不僅讓我收穫了喜悅和激動,還給我帶來了一份獨特的溫暖和幸福。

篇九:家鄉的風俗作文

溫州花燈

陳澄

“傳說一隻神鳥來到人間,不小心被獵人射殺,天帝便要在人間放火,人們爲了保命,就做出了花燈,花燈亮晶晶的,彷彿火光一般,天帝以爲已經放了火了,便不叫天兵們放火了。”爸爸邊帶我去世紀廣場邊說着傳說。

我們來到了世紀廣場,只見這裏金光閃閃,不少的花燈聚集此處。這裏人山人海,人頭攢動。花燈節裏的花燈各種各樣,有圓球狀,骰子狀等等。爸爸告訴我:花燈力的很多形狀,在古代就有了。

這裏最受歡迎的是兔子燈。這個燈做的惟妙惟肖。兔子轉着頭,彷彿在尋找家一般,讓人身臨其境。有的人讚歎道:“這燈做得太好了。”有的人看着露出了會心一笑,還有的人一言不發,彷彿猜中了兔子的心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一個新的燈備受歡迎,我跟隨人羣走過去,這是關刀燈,就是關公的青龍偃月刀爲模型做的,這“青龍偃月刀”,我彷彿來到了三足鼎立的三國時代,關羽拿着這邊青龍偃月刀,在敵人中七進七出大殺四方,嚇的敵人落荒而逃。看着這把青龍偃月刀,我甚至已經漸漸沉醉其中了。

事後,爸爸告訴我:“花燈是古人的智慧傳承,它可是在南朝時就有記載的了,而傳說故事是後來編出來的,其實花燈最早不是幹什麼幹什麼,而是古人們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能夠一路順風。聽了爸爸的話,我又增添了許多新知識。

花燈,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它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我們要保護它。這是看了溫州花燈後,我的感想。

篇十:家鄉的風俗作文

佔寧瑞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七年級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先吃一碗餃子,暖暖身子,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爲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

我的家鄉位於吉林省延吉市,那些是我從小找到大的地方。我的家鄉有着十分有趣的風俗習慣。

朝鮮族喜愛穿白衣,故有“白衣民族”之稱。朝鮮族一向認爲彩虹是光明和美麗的象徵,因此,喜用七色綢緞給孩子做衣服,意在讓孩子美麗幸福。摔跤是朝鮮族古老的體育運動項目,每逢端陽節或周慶日“9。3”進行。每當這時,摔跤強手爭標奪魁,競爭非常激烈。人們常選一頭肥壯的黃牛作爲獎品獎給優勝者,我感覺這個獎品真好啊!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的運動項目。比賽時,兩位婦女分別站在一條五米長的跳板的兩端,一端的人高高的跳起,憑藉下降的力量猛跳板,將另一端的人反彈起來,在那一刻起,我感覺彈的好高好高啊!真害怕那個人彈飛!強手彈起時能有兩三米高,還可以做出最高能度的動作。

九。三節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日,每年這一天,延邊各族的人都會爲這個節日慶祝活動,久而久之成爲了一個節日,在這個時間裏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家人出去玩,而且畫一幅畫慶祝這個美好而值得慶祝的節日!

家鄉特殊的民俗風情引來八方遊客,讓家鄉熱鬧非凡。

趙子瑞

指導教師:魏玉春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作文

記得小時候,每逢臘月底,我總會和媽媽一起回農村老家,參與春節的麪食表演,用白胖喜慶的大棗餑餑和寓意富足的聖蟲預熱春節。

舞臺的主角當然是女人們,這不,剛進大院,便看到家中來來往往的姥姥們和姨媽們,她們早已綰起了頭髮,紮好了圍裙,擼起了袖子,準備着各種用具材料,進行着演出的前奏。

“這麼大的麪糰啊!”當看到面板上那巨型麪糰,我發出了一聲驚歎,惹得姥姥姨媽們哈哈大笑。一切準備就緒,表演開始了……

第一個節目,太極揉麪。只見女人們人手一塊麪團,用力地揉,輕輕地轉,柔中有剛,剛中帶柔;揉一下,轉一下,帶有節奏,富有韻律。姥姥說,揉的過程一定要充分,揉得越久,越有咬勁,吃起來越香。聽着姥姥的說辭,本來在炕頭坐着揉麪的大姨和媽媽爽性坐了起來,這時,揉進麪糰的就不僅僅是手腕的力量了,還有整個上身的力量,彷彿要把一年的力氣都揉進麪糰,期待來年生活的蒸蒸日上。

第二個節目,花式面展。揉好的面,初步醒發後,再揉,女人就開始了重頭戲,花式面展。女人們有的做大棗餑餑,有的做聖蟲元寶,有的做金魚豬頭,真是花樣百出,讓人歎爲觀止。

只見三姥姥二姥姥把麪糰揉光滑,在手中迅速旋轉成窩頭形,不過是實心的,然後端放在面板上,稍加打量,在上方中央處,用兩小指挑起小孔,插上紅棗,然後在旁側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順次挑起小孔,插上紅棗,大棗餑餑立馬成型。我一時興起,心想,既然是大棗餑餑,多些棗子豈不更好。於是,我選中一個大棗餑餑,在已經成型的基礎上,學着姥姥們的手法,小心翼翼地用小指挑起小孔,安插上紅棗,給它來了一個刺蝟造型,渾身是棗!雖然媽媽說很有創意,不過兩相對比,貌似有點豔俗,不如幾個棗子的清雅。

聖蟲可是姥姥的拿手好戲。只見姥姥將一塊揉好的麪糰擀成圓形,在圓邊刻上鱗次櫛比的刻痕,將被刻痕分開的面向上揪起,雙指一捏,待旋轉一圈捏完,一蓮花盤便呈現於眼前。然後,姥姥接連做了兩個小的,由大到小依次疊上。隨之,姥姥手中翻飛的長條形麪糰盤成一條蛇,恍若長蛇飛舞,而後盤踞於蓮花寶座,嘴裏還含着一塊硬幣,身邊放着幾塊“元寶”,寓意多財。“聖蟲”的“聖”字諧“升”音,意爲“生糧”,寓意五穀豐登。

一會兒工夫,面板上爭奇鬥豔,金魚栩栩如生,小豬憨態可掬,六角梅花兀自盛開……我不禁感嘆,藝術在民間啊。

第三個節目,蓄勢醒發。餑餑聖蟲做好後,女人們小心翼翼地捧起,像是捧着剛出生的嬰兒,左右端詳,嘴角上揚,不捨地輕輕放到搖籃——提前預備好的簸箕或是竹簾盤上,然後輕輕地蓋上紅綢,爲的是讓餑餑聖蟲充分醒發。不時地掀開紅綢觀察,當看到表皮撐的光亮,低端有微微掙開的跡象,就說明醒好了!這個時候的餑餑,是輕易不會出現回塌現象的。

第四個節目,上鍋火蒸。這是我能參演的節目,源於我最愛農村的大鍋燒火。抹油、鋪籠布或者玉米皮,當醒好的大棗餑餑聖蟲被呵護着進入冒着絲絲熱氣的大鍋,我繼續燒火。看着麥秸、花生秸、玉米秸、鬆簍這些農家特有的燃料在鍋底跳躍,我彷彿聞到了土地的氣息,莊稼的芬芳。開鍋後,開始計算時間,25-30分鐘即可停火。看着火勢越來越旺,我彷彿看到了紅紅火火的金都年已經到來,看到了莊稼地裏收穫的熱火朝天,看到了人們富足幸福的笑臉。

第五個節目,霧裏看花。姥姥叮囑,停火後,一定不要急於掀鍋蓋,先燜它5分鐘,防止回塌,否則就前功盡棄。這五分鐘的等待,好似過了五百年。我期盼着,幻想着。終於,姥姥掀開了鍋蓋,那一瞬間,無數個白色霧精靈踏着熱浪飛奔而來,瀰漫了雙眼,又調皮地四散開去。我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又迫不及待地睜大眼睛,只爲一睹餑餑聖蟲們的芳容。只見大棗餑餑們,鼓起肚皮,欲與白豬試比胖。表面光亮,吹彈可破;輕輕一按,又迅速鼓起,富有彈性;輕輕掰開,麥香撲鼻,內部細膩;細細品嚐,鬆軟濡糯,香甜可口,餘味繞齒。

第六個節目,點染裝飾。待蒸好的餑餑聖蟲們散盡了熱量,姥姥拿出調好的紅色染料,左手拿着一隻新買的牙刷,讓刷頭在染料中輕蘸,右手拿着一根繡花針,展開了她的點染裝飾。“唰唰唰”,當繡花針略過密密的刷頭毛尖,白白胖胖的大棗餑餑頓時就羞紅了臉;“唰唰唰”,聖蟲們一經紅色染料的點染,彷彿滿血復活,要從蓮花寶座上騰飛;“唰唰唰”小豬頭的腮變紅之後,酷似那喝得醉醺醺的豬八戒夢裏背上了漂亮的媳婦兒……

每逢走親拜年,女人們都會仔細端詳各家供桌上的聖蟲和大棗餑餑,彼此誇讚。這時,我總會看到姥姥們臉上洋溢着的自豪。飯桌上,男人們也會對熥的熱乎乎的大棗餑餑加以讚揚,這是對女人們辛勞的最好回饋。

近年來,有的商家看到了大棗餑餑的商機,批量生產着一模一樣的大棗餑餑和千篇一律的聖蟲。買來的大棗餑餑,雖然包裝精美,但總感覺不如自己做的勁道,少了家的溫度。少了參與感的年,總感覺味道淡了許多,就像年,沒有了雪花飄飄……(公衆號:平靜初語)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作文

六年二班劉蕊銘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當天,街上的攤位有賣香包的、有賣糉子的、有賣糉葉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環繞,彷彿置身於森林。在這天還有人會喝營浦酒或濁酒,認爲能辟邪氣。

南方的端午節會舉行賽龍舟、插艾草、放紙鳶等。在我們這裏會有摔跤、盪鞦韆、鬥牛等活動。我最愛看的是摔跤比賽,尤其是摔跤比賽。兩位比賽選手腰上分別會繫着一條紅色或藍色的摔跤帶,他們單膝跪地摟住對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隨着裁判一聲音哨響,兩人同時向對方身上發力。或勾腿、或抱起對方,總之是誰能把對方摔倒誰就獲勝。最終的冠軍將會獲得一頭披紅掛綵的大黃牛。

所有的比賽再怎麼熱鬧,都不如我們家裏包糉子比賽熱鬧。糉子起源於人們紀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會學着大人的樣子做幾個,雖然老是掉江米、掉餡料的大糉子。我包糉子時總喜歡問大人,這樣做對不?那樣做對不?這樣包好看不?最終還是在捆糉子時,把最初的完美敗得一塌糊塗,搞得大人們煩得直搖頭。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鍋,他們還會專門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裏,讓我獨享。

中國之大,有南北之分。就連糉子也要分南北。每年這時南北方總會“吵”得不可開交,爭論是肉糉還是甜糉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棗嘗快樂,我覺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處處洋溢着歡歌笑語。在這個懷念屈原的日子,我們看着傳統活動,吃着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團圓節日。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作文

張夢涵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的老家——內蒙古阿拉善也有着別樣的風俗。

在除夕這天,大家一大早就開始在大門上貼“對聯”,貼“福”字,福字可以倒着貼,也意味着“福”氣到了。我們不僅貼了對聯,還要貼“窗花”,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另一種說法來源於一個遠古傳說:人們利用重明鳥的形象來雕刻各種的金鳥木雞,放窗檐上,以此在威懾妖魔怪獸,之後就慢慢演變爲“窗花”。

在過年時,我們還要吃“年夜飯”,每家每戶都飄出了雞鴨魚肉的香味,家人都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熱鬧極了!

每到這時,媽媽就會端上來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餃子”,爲了圖喜慶,我們家還會把硬幣包進餃子,如果誰吃到了,就代表那個人會福氣不斷,新的一年裏健健康康、財源滾滾。所以在餐桌上,大家都吃的更多,吃的更飽!

在過新年期間,大人普遍都會給小孩紅包,俗稱“壓歲錢”,寓意要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壓歲錢,是漢族的年俗,用於送祝福,保佐平安。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是代表着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吉樣。

小時候,每到過年,我給爺爺奶奶還有姥姥姥爺拜年時,都會恭恭敬敬地對他們說:爺爺奶奶過年好!姥姥姥爺過年好!說完我還會規規矩矩地給他們磕頭,這樣我就會得到更大的紅包。

看!這就是我的家鄉過年時的風俗,和你們那裏一樣嗎?

篇十五:家鄉的風俗作文

作者:樸尚沃

年年都過除夕,每到除夕,家家掛起了大燈籠,人們臉上都洋溢着歡樂的笑容。剛出生的嬰兒,雖不會說話,但也“哇啦哇啦”亂唱;剛會走路的小孩,也瘋了似的竄來竄去;剛上學的小朋友,也向長輩們討要紅包……大人們更是忙得不回開交:買菜的買菜;端菜的端菜;洗菜的洗菜;燒菜的燒菜,都忙着吃年夜飯呢!老人也收了兒女的禮物,開心得合不攏嘴。

家家都要吃年夜飯,我們也不會例外。一大早,我們全家就去買菜,採購零食,比如瓜子花生,還有燈籠什麼的。下午,我們全家一起幫忙做菜,連剛上一年級的妹妹都要幫媽媽洗菜呢!

時間志是過得飛快,轉眼夜幕降臨。大家圍坐桌前,一人一句祝福語。大家都其樂融融,快樂地笑着;肆無忌憚地喧鬧着;手舞足蹈地比劃着……

天黑了,放眼望去,農村裏家家戶戶都在放煙花,那聲音好像衆仙在打鼓,“咚咚咚咚”的,爸爸也搬出他買的煙花點了火,“嘭啪嘭啪”地放了起來。

除夕真是個讓人興奮,快樂,開心的日子,怪不得小孩子這麼愛過除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mqo1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