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精選10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精選10篇)

  • 關注:2.02W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我的家鄉在寧夏青銅峽,大家可能會以爲我是回族,但我不是,我老家在那裏,但我們家不是回族。

那裏的大山風景如畫,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對面。以前家門前只有一條不寬不窄剛走過一輛車的大路,好幾年沒有回家了。今年一回家,哇!家鄉徹徹底底的變化了,以前的“羊腸小道”已經變成了寬大的柏油馬路了。

以前聽奶奶說:“這裏曾經打過仗”,怪不得我家對面的大山上有幾處像堡壘似的“怪物”呢,原來這是打仗留下的。

我知道很多回族的風俗比如:戴着白帽子,還要閉齋什麼的,婦女們還在頭上戴紗巾。

這些風俗也是很特別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婦女們是必須戴紗巾的,婦女們不能光着頭露着身體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們可以戴帽子也可以不帶戴。

先說說我們的飲食習慣,比如蓋碗茶,如果家裏來了客人,纔會把這些蓋碗的茶端出來,讓客人品嚐,還會做些饃饃來招待客人,饃饃的花樣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錁錁、饊子、酥饊……,它們各個有特色,不過製作它們就難了,比如錁錁,把面和好,還要發麪什麼的,錁錁裏面的圖形有很多,比如:龍、青蛙、小鳥……它們既好看又好吃,是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了,用一張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擺上各種好吃的東西,還要倒上蓋碗茶,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還有閉齋習俗,齋要閉一個月,早晨的時候必須在六點以前吃過,到了白天就不能吃了,到了傍晚的八點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閉齋,那麼就得補61天的齋了,我也不知道這是爲什麼,可就有這樣的習俗啊!

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習俗,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去查查資料,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親自感受一下,保證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老頭子!快過來看看我掛的歪不歪……”“好嘞-”我從門外走進來,“奶奶,隔老遠我就聽到了,您小聲點!”“來,大晨再看看歪不歪……”“嗯……西邊那個……”我應聲給奶奶指點起來。

大家一定好奇我們在幹什麼吧?其實,我們是在——掛軸子

掛軸子,是我們平度過年的重要風俗,也是我很喜歡的風俗之一。軸子,一般分爲“家堂軸子”和“財神軸子”這兩種,它們兩並列懸掛在奶奶家的堂屋正屋裏,家堂軸子掛在西側,財神軸子掛在東邊。如果一個家族中有人亡故,就會在家堂軸子上寫上他的名字。這其中,就有我爺爺的名字。

我爺爺走的早,奶奶是二婚,雖然這個爺爺對我們很好,但沒有血緣關係,終究有點“生疏”。但每一次過年回家,看到爺爺的名字,我都會覺得爺爺也在和我們過年,晚上我經常會去小院內看星星,數星星,總是不厭其煩,因爲我一直覺得爺爺化爲星星,在天上看着我們,一眨一眨,一閃一閃,他應該是最亮的那顆。

所以每次掛軸子晚上,我一定會去看星星,由於對掛軸子的喜愛,我還向奶奶打聽過掛軸子的由來。年三十,就要把軸子請出來,擺正迎門口處,讓人一進門就能看到。把軸子請出來之前,供臺上一定要擺上很多好吃的,什麼雞、魚、糖、乾果、酒……統統擺上,等到晚上春節,老爺爺們就會來吃,等他們吃完走後,我們再吃,據奶奶說,這樣一年裏就會喜事滿滿,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記得有一年,我吃了供奉的一隻雞的雞腿,這一年的朋友比往年還多!

這就是我們的過年習俗之一——掛軸子!也是我最喜歡的風俗之一!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溫州的春節

徐孫狄

我的老家在美麗的溫州,每逢過年,我們幾乎都會回去過年。

溫州的年不是從大年三十開始的,而是從臘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

爲了過年,人們要做很多很多事情。老人常說一句順口溜:“二十三祭竈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炸餈粑,二十九炸和滷。”

老人們基本按照這個“程序”走的。這些日子,家家飄香,我們家自然也是。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吃年夜飯,在我們溫州叫“分歲酒”。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正規的分歲酒上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十樣冷菜。老人們說:“這叫‘十全’”。”有雞,有肉,有魚,有桔,有年糕,這些分別示意着“大吉”,“跳龍門”“富富裕裕”“年年高”。

在我眼裏,最好吃的莫過於魚和年糕了,魚肉細嫩,年糕香糥有耐性,脣齒留香,吃過一碗還想吃一碗。

吃過分歲酒之後,就要點水燈了。水燈的樣式千姿百態,最常見的乃是寶蓮燈樣式的,小巧玲瓏,十分可愛。

水燈雙稱“歲燈”“喜燈”,在溫州人眼中看來點水燈是一種吉祥的表現,也是溫州的一種守歲活動

家裏的大人把點燃的水燈放在牀下、桌子下、陽臺上、臥室、走廊、門口、米缸等等家裏的各種角落,象徵着來年紅紅火火、人丁興旺、財源滾滾。

點完水燈也差不多要看春晚了,邊磕瓜子邊看春晚,全家圍坐在一起,那叫一個愜意,其樂融融。

過了元宵節,溫州的年也差不多結束了。真希望春節晚點結束,真希望下次春節趕緊到來,回味那魚,那年糕,那些溫州的特產,各種小吃。我愛我的家鄉溫州!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相信這一天,沒有人不知道是端午節。

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撞鴨蛋,吃糉子,划龍舟……爲什麼有這些習俗呢?其實這裏有個很傷感的故事,請聽我慢慢述說。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賢臣叫屈原,他忠君愛國,國君楚懷王卻聽信讒言,根本不重用他,反而重用小人。屈原滿腔抱負不能施展,悲憤之下,在楚國被攻破的時候投汩羅江而死。人們怕魚吃他的屍體,便把米放在竹筒丟進江裏,這一舉動,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包糉子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節日當天,我在家中吃早餐,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糉子一個個都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外面是棕葉,裏面是香糯甜滑的糯米,吃起來甜甜的。糯米當中還可以添加許多作料,如紅豆、肉、蜜棗等。解開糉葉,啃一小口,糯米的甜蜜中夾着糉葉的清香,讓人回味無窮,吃了第一個還想吃第二個。

撞鴨蛋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這天,我們幾個小夥伴都要來一次撞鴨蛋比賽。鴨蛋一個個大小不一,當然軟硬也不一。每個人挑一個蛋,裁判一聲令下:“開始——”兩個人就得同時撞對方的鴨蛋,如果贏了,就可以獲得攻擂資格爭奪賽,笑到最後的人則可獲得‘撞蛋擂主’。

在我家那邊,每一家門上都掛着艾草,而我對此不解。我問過爸爸才知道,這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掛艾草辟邪。老家的人開玩笑說,這是在祈求屈原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其實艾草是一種草藥,能驅蚊蟲治病。端午割艾草,掛着風乾,可備不時之需。

吃糉子,划龍舟,我不由得想起屈原所作的《離騷》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過端午,祭屈原,他激勵我們,告訴我們要愛國、團結、上進,要爲國家富強而努力奮鬥。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過年的“家鄉菜”

我是福建南平人。不知道爲什麼,每次過年過節或請客人吃飯,都會有兩道菜擺上桌,媽媽說那兩道菜是“家鄉菜”。

雖然說是“菜”,但是它們是作主食吃的。

其中一道是麻餈——這可不是餈粑,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糯米丸子。做法也很簡單:從巨大的糯米糰上揪一塊橡皮大小的小丸子,放進裝有碾碎的黑芝麻或白芝麻的小碗裏滾上一圈,一個小麻餈就做好啦!

另一個叫蛋皮圓。這玩意兒的做法可就有趣多了:先準備個幾大碗的蛋液,把蛋液倒入熱鍋一層,搖晃熱鍋,讓蛋液均勻一些,這樣十秒不到,就能得到一張蛋皮兒。小孩們聞到這味兒就跑來搶蛋皮兒吃,直到大人們說:“留點兒,待會還要做蛋皮圓子呢!”想到蛋皮圓的美味,才肯停下來。

把皮兒平攤在桌面上,用刀子由下往上切成幾條,不過不能切斷,頂上還得留下一段放餡兒。然後,就是將剁好的肉餡兒放上去,留出的那一段繞餡兒裹一圈兒,就成了一隻黃色的“流蘇”,最後把下面的條,一個一個,一圈一圈地包緊,放入高壓鍋就可以等待上桌啦!

經過二次烹飪的皮兒已是金黃金黃的,“流蘇”卻將它包成一個個毛線球,怪可愛的。當孩子們第二次聞到這令人垂涎三尺的味道時,能把最愛的玩具都拋到九霄雲外,置之不理,跑來“寵幸”這些金黃金黃的“毛線球”。一口咬下去,油都流了出來,若是再配上家中的雞湯,那就真的成了“只有在家鄉才能嚐到的味道”了。

現在,我一直在浙江上學,放假回的卻是上海,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回到家鄉,雖然在上海也能吃到母親做得這兩道菜,可只有真正回到家鄉,纔能有家鄉菜的味道啊!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老師讓寫一篇關於民俗的作文,這可難壞了我,想想每天繁重的作業,困在斗室的我,望着四角的天空,能寫點什麼呢?城市的節日比較寡淡,我倒是覺得奶奶家的“迎喜神”有點意思。

喜神是誰呢?就是自焚於朝歌的商紂王。他不是個生性殘暴的昏君嗎?哈哈,那是你電視看多了,不過這事還真的和《封神演義》有關,紂王死後,被姜子牙封爲”喜神”,生前沒得到公正評判,死後卻得到了人民的歡迎!

迎喜神,正月初四,吃過早飯,大姑娘、小媳婦,沒了牙的老爺爺,穿着開檔褲的小娃娃,沒有一個在家裏呆的住,早早地匯聚到了村委會門口。

個個打扮的妥妥帖帖,精壯的漢子們牽出了自己家的牲畜,這是時候,是騾子是馬還真的遛遛,勞累了一年了,是該活動活動筋骨,舒展舒展精神了。

迎喜神,有時辰,有方位,只有爲數不多的老人才懂。九點的時候,大家漸漸的涌到了村口,老遠看烏泱烏泱的一片。村長一聲令下,精壯的漢子們,揮鞭打馬一去七八里,焚香、燒紙、祭拜,即刻返回。

老遠就喊:“喜神來了,喜神來了!”這時等待的人羣也會高喊“喜神來了,喜神來了!”鞭炮炸裂,煙花四起,鼓聲震的人心口直跳,鑼聲響的耳朵轟鳴。

穀場上點起了篝火,竄天的火焰映着人們歡樂的笑臉,劃旱船,耍醜戲,扭秧歌,踩高蹺,大頭娃娃,憨媳婦,還有小孩子們愛的孫猴子,所有的觀衆都是表演者,所有的表演者都是觀衆,期盼着夏日的風調雨順,秋日的五穀豐登!

以上是根據爸爸年少的回憶,腦補出來的場景。現在的奶奶家,已經見不到了當年的騾馬,家家戶戶買上了小汽車,上了年紀的奶奶愛上了廣場舞,時髦的小夥子們都在打麻將,喜神不見了!

是喜是悲,或憂或愁,五味雜陳,不可表述……

篇七: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我的外婆家在連雲港,這裏的春節有很多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是不一樣的,下面就讓我來帶你去我外婆家的春節看一看吧!

小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在外婆家過年,大概也瞭解並參與過一些過年時要做的風俗活動。比如:採購瓜子、花生、小果子、桃酥、小麻餅……這些過年必備的零食。

過年前外婆一定會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饅頭,外婆說過年那幾天,肯定會有親朋好友來家裏做客,所以饅頭,包子這些主食要多準備一些,防止人來多了不夠吃。而蒸饅頭,包子,也有來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除了包子和饅頭,外婆家每年還會做一道菜——炸丸子,外婆把丸子叫做“駝着”,這可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接下來就是“祭竈”風俗。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相當於小年,晚上要在竈前供上糖餅、糕點、糖果之類的甜食,求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說。

緊接着就是年三十了,年三十的要做的事就可多了,比如一早把大門上貼上鮮紅的對聯,掛紅燈籠。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家院子內種上“搖錢樹”,所謂“搖錢樹”,便是從集市上買來的青竹子上系紅綠兩種顏色花生,固定在院子的柱子上,竹子的葉子越多,葉子越大,意味着來年財源越旺盛。還有還有,好多地方都是在下午三四點鐘吃年夜飯,而外婆家這邊通常選擇中午來吃團圓飯,哈哈,有意思吧。

年三十晚上守歲,凌晨十二點的時候各家開始放鞭炮。在外婆家舅舅還會放一種叫“高升”的東西,聲音很響,威力也比鞭炮大很多。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吃餃子,然後拜年,說吉利話,當然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啦,佔足了便宜,收到了很多紅包。再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

這就是我在外婆家過春節的瞭解的一些風俗習慣,快來分享你們家鄉的風俗習慣吧。

篇八: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鹽城市大豐區,那兒美景如畫,農業發達,雖然不屬江南,但也十分富饒。

這次我又回到了家,此時正是中秋節,同時也是國慶節。重返家鄉我感到非常親切。這裏的人依舊那麼善良;月依舊那麼澄澈;河依那麼讓人感到充滿活力。所有的事物都讓我倍感美好,我又見到了他們,又和他們團圓。這便是中秋節令我感觸最深的——團圓中秋。難道不是這樣嗎?和自己最熟悉、親近的人和物團聚在一起,難道不會令你感到格外溫馨嗎?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古月亮都象徵着美好和團圓。古人對天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彷彿就連天上的一朵雲、一顆星在他們的心中都被想象的非常神聖。月亮當然也少不了,它自然成了古人表達情感、給予寓意的重點對象。如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如蘇軾借月表達自己闊達的心胸。如王建賞着月,思着親人和家鄉。這些都是古人的幻想和情感,再加上秋天的豐收,讓人們又覺得秋天的豐收,成果與月亮息息相關,便有了祭月。

家鄉的祭月用家鄉話叫”敬月光”,我猜想了一下,大概是家鄉人以爲是月光照耀着五穀,換來了豐收吧。不管我猜想的是否正確,反正都是對”月神”的尊敬。敬月光與家人團圓賞月亮、吃月餅同時進行,準備一個小桌,擺上秋天成熟的一些水果:如橘子、蘋果、柿子等,還有月餅和月光餅等,點上一炷香,再放鞭炮,便好了。

準備好敬月光後,家人們便開始聊天、品茶、吃月餅、賞月,一直到深夜有很人家還亮着燈火,整個夜晚都沉浸在水果香、香火香伴着的秋風中度過。

我覺得,中秋這個節日,無論是從團圓、神話、詩情和祭月任何一個角度來講,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人們會用很多的方式、習俗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熱愛。

篇九: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家鄉有好多好多的風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家鄉的主要風俗——字畫和小曲。

聽爸爸媽媽說,通渭在一九九二年被國家命名爲“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家鄉的人們家家都懸掛字畫,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舉辦書畫藝術節,其中的字畫展覽活動主要在我們的悅心書畫村,書畫村有四樓,一樓是大廳,二、三樓是畫家和書法家畫畫或寫字的地方,我也去過好幾次呢,看見悅心書畫村展覽了許多字畫,並且有許多書法家和畫家在那裏寫的寫、畫的畫。哦,他們字、畫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貴,有的一副字畫要一、兩萬或幾十萬呢。對了,還有買字畫的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還有一個著名的風俗,那就是通渭小曲。通渭小曲特別多,可以百聽不厭,有火焰駒、十里亭、佰牙付琴、華亭相會、張連賣布等等,最火焰駒好聽,我也喜歡。假如你也喜歡的話,你可以買一個通渭小曲碟片,保證百聽不厭。我爺爺奶奶閒時總是不忘聽通渭小曲,真是兩個戲迷,我想,我長大後一定給他們買一套通渭小曲碟片,再買個放碟片的好電視,他們就可以天天看了。還有,隨着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現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廣場,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鄉還有許多好吃的,喬圈圈、油餅、漿水面、煮洋芋、長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你來到了通渭,別忘了賞通渭書畫、聽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熱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歡迎你!

篇十: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鎮中國小六(6)杜依諾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我們都要回老家,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們一大家都相聚在奶奶家。奶奶非常傳統,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包餅。

上午,我們三家陸續到家。大媽和小娘負責做菜,媽媽爲下午包餅做準備——把菜切碎。而我們這些孩子只能在那兒寫作業。

看到媽媽在那兒切菜,我也想去試試。“讓我來試試。”我說,“要切成什麼樣?”媽媽說:“越碎越好。”我聽後,心想:這不是太簡單啦!剛開始,我覺得特別輕鬆,可是,到了後來……我越來越累。看來,切菜也不容易啊!

切完菜,就要把菜裏的水分擠掉。只見奶奶拿出一個布袋子,上面還有許多小小孔。把它放在案板上,用手一按,水分全都被擠了出來。不知不覺,中午就到了。上午,做好了面和菜。下午,就該炒芝麻了。

芝麻炒好後,要放在一個瓷罐子裏,搗碎,然後放點糖,就好了。很快,面醒好了,開始包餅了。先把面切一塊兒出來,搓成長條,再用刀切成很小很多小塊,搓成圓,按一下,再用擀麪杖擀,最後,就要開始包了。

首先,包糖餅。先挖兩勺糖在面塊上,再包起來,最後,再按一下,它就變成了餅的形狀。可是,這個過程看起來雖簡單,但其實特別難。剛開始,我看了媽媽包,覺得特別簡單。直到包了第一個,我連自己都不想吃。但是,我怎麼可能就這樣放棄呢,醜就醜吧,醜的給弟弟吃。我一個一個連着包,最後,我竟然包的和媽媽一樣。其次,就是包菜餅。媽媽讓我最好別包菜餅,因爲菜餅不好包。恰巧我也有點兒累了,就不包了。

世上凡事皆不易,唯有不放棄。比如,包餅。

若你有時間有閒,歡迎來我的家鄉,嚐嚐我在小年時包的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km95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