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精選10篇)

篇一: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精選10篇)

“吃餃子嘍!”,媽媽的一聲吆喝,在這攢動的人羣中卻不顯得突兀,反而越是映襯了窗外的寧寂,與屋內的暖融,熱氣在餃子上方氤氳開來,潔白柔順,如是記憶中那鬆軟的棉花糖,緩緩在舌尖滑過,留下絲絲縷縷的甜與暖。

兒時對冬至的映象,是父母一到落雪,就開始囑咐的,“冬至快到嘍,要吃餃子的,不然喔,到時候掉耳朵的。”我也總會配合似的,趕緊用小拳頭緊緊捂着兩隻耳朵,生怕誰搶走般,慌張地看着父母,“媽媽,那我們什麼時候吃餃子啊?”“嗯…冬至那天,媽媽包三鮮餃子,好不?”“好!”,諸如此類的對話在每年的冬季都是常有的。

每年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便是冬至,它象徵着這片土地即將被寒意侵擾,所以這之前溫柔的天氣給予我們的是略帶着溫情的提醒,而有禮的北方人也對此迴應了其極大的熱情,那一碟碟白嫩溜圓的餃子不正是這一回映的代表嘛。

猶記着,一年冬至,極貪玩的我,把媽媽的“掉耳朵”論拋到了腦後,光顧着和鄰居家的小姐妹一起堆雪人,兩個小人兒都是凍得耳朵通紅,但嬉笑之聲在雪落聲中,卻是越發顯得靈動活潑。

可這一玩不要緊,一走進家,暖氣呼地衝擊在臉上,不一會兒,競覺着耳朵生疼,捂着耳朵就去找媽媽,哎呦哎呦的叫着,媽媽也趕緊過來,一問之下,她邊唸叨着邊從廚房裏端出一碟餃子,“快快,來吃了,吃了就不疼了噢!”也不知是餃子真起了作用,還是旁的什麼,耳朵上的疼痛,競真好了大半,這也是極稀奇。

冬日的落雪,屋內的熱氣氤氳,彷彿都是在爲中國人獨有的儀式感而詮釋着一切,而冬至,也永遠是熱氣蒸騰時的那縷煙火氣,和水餃中埋藏的那抹甜。

篇二: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晉江,我的第二故鄉,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晉江有很多傳統民俗,比如嗦囉嗹、抓鴨子等都讓人沉迷其中,流連忘返。

就拿普渡來說吧。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聽爸爸講,它是融合農曆七月十五的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而晉江的普渡尤其盛名。

每年農曆七月,到處張燈結綵,燈火通明,很多人擺開酒席、大宴賓客。輪到哪個地方舉辦普渡,那個地方必定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煙花璀璨,鞭炮轟鳴。馬路兩邊經常停滿了車輛,而流水席上盡是生猛海鮮、八珍玉食。晉江人又特別熱情好客,往往是觥籌交錯、杯盤狼藉後才能結束。

然而,聽爸爸講,以前每一年的普渡,不管富裕還是貧窮的家庭,家家戶戶都要花好多錢,有些人家甚至還大搞攀比之風,以客多爲榮、客少爲恥,形成奢侈糜爛之風。而宴席結束後,又經常因酒駕發生交通事故,傷害自己的同時又傷害了其他無辜的人。更不要說擺酒席造成的交通堵塞、放煙花造成的環境污染了。

然而這些都是傳說,現在我所看到的普渡,好像跟這些沒有多大的關係。報紙或者新聞經常報道有人把錢捐出來,或者贊助貧困人員,或者舉辦各類文體活動,或者爲村裏修建活動中心,或者成立基金會來獎勵認真學習的好孩子。看來,曾經大操大辦、酒駕醉駕的普渡早已經“黃鶴一去不復返”了。爸爸說這些都是晉江市政府移風易俗禁普渡帶來的好處。我想,普渡日簡直已經變成了“文體活動日”“志願服務日”“公益活動日”“扶貧濟困日”“環境衛生整治日”了。

“在一起,更出彩”,世中運明年將要在晉江舉辦,讓我們一起熱愛晉江、美化晉江,爲移風易俗、推陳出新、昂首前行的晉江喝彩吧!

篇三: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打艾粑

趙心蕾

每每春節時刻,家中殺雞宰豬早已司空見慣,但人們的歡喜豐富了平淡無味的早晨。

每每這一天,人們都得早起。

早上六點,天還未亮,雞還未打鳴,人們穿着厚重的衣裳,不論大人小孩,手裏都提個籃子。他們穿梭在山林之中,遠遠望去像一羣羣花團混雜在山林之中。

他們尋找一種東西。

沾滿白色露的艾草嫩芽被揪下。這東西並不難找,但需求量大。曾經被城中人視爲賤草的艾,在家鄉人中變成道道美食。

最簡單的還是艾粑。

在炎炎烈日下,採艾的人迴歸,家中最年長的往往是製作這清香的艾粑的人。將片片剛採的一種竹葉洗淨,空氣中往往會漏出片片葉片獨有的清香。孩子們彷彿聞到蒸好的艾粑。

門口站滿黑壓壓的人,都從眼中流露出期望與飢望。

跺碎,看着刀刀落下,往下一次,空氣中甜絲絲的味就濃郁一分。

蒸好後,就着夕陽,甜絲絲的艾粑,空氣中漫着竹葉獨有的葉香。

這等美味只有過年才能品嚐得到。

春節之後,每頓飯都會有它,這種充填人間氣火的美食在年後就不會賣了。

儘管田間瘋狂生長,有人出大價錢收購,家鄉人都不會賣。因爲在年後,艾草長老了,不如以往的嫩,做好後往往會露出苦澀及纖維,讓人難以下嚥。

最主要的起源還是因乾旱。

那年乾旱,田地旱死,林木不生,只有這耐旱的賊賤物還隱隱露出土地。人們起初家中仍有餘糧,並不重視。而後餘糧耗盡,這賤草卻大肆瘋長,隨處可見。

人們餓極便瘋採此草,發現此草味甘清香,一直使用至大已去。

水潺潺流着,人們要背井離鄉,包中往往有一袋袋艾粑,承着家鄉的清香……

現如今處處都有賣,但我仍在過年吃才最清甜,看着夕陽落下的地方,空氣中漫着的甜纔是人們懷念的。

篇四: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假期裏,我和媽媽來到民主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參觀麪塑展。麪塑俗稱捏麪人,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之一。它以麪粉爲主料,調成各種不同的色彩,用手和簡單的工具通過揉、搓、挑、壓等技法塑造各種惟妙惟肖的形象。

我帶着好奇心跨進展廳的大門,看見了許多精緻漂亮的麪塑作品。有神氣活現的孫悟空,有可愛的小動物,有婀娜多姿的美人,還有壽山、西遊記主題等大型麪塑。栩栩如生的作品引起觀衆們的一片驚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名爲《江南水鄉》的作品。作品中的女子眼神靈動、五官精緻,身姿曼妙、衣裙飄逸,宛若一位撐着油布傘的仙子輕吟着小曲盈盈而來。我頓時被這活靈活現的麪塑造型吸引住了。

接下來,一個充滿着濃濃年味的作品令我駐足欣賞。它洋溢着新年的氣息,真是生活場景重現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身穿中國紅的孩童,喜笑顏開地圍在爺爺奶奶身旁包餃子。慈祥的老奶奶對面坐着老爺爺,爬滿皺紋的臉上幸福喜悅的神情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一家人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包出許多美味的餃子,好一派祥和、溫馨的景象。這讓麪塑代表的不僅只是捏出來的人物,也充滿着豐富的內涵。

最後,一個震撼人心的大型作品——《西遊記》璀璨奪目地展現在我的眼前。一幅幅畫面,製作工藝精湛、人物動作、眼神都出神入化,把中國名著的故事場景和麪塑藝人巧妙的心靈、細膩的手法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這次相約博物館,讓我瞭解到許多豐富的民俗知識,精彩的民間工藝,讓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相信你也一定會愛上這門指尖藝術了吧!

篇五: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王麗娜

春節,原指正月七年級立春日這一天,可中國的春節準備慶祝活動早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而且有很多年俗,過年從臘八開始,一直到正月15元宵節結束才得以告終,歷時一個多月,辛苦奮鬥勞作一年的人們在過年前後的這些日子裏闔家團圓,訪親探友,以各種方式來企盼來年的好運。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吃臘肉,二十七,燉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備壇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這首童謠早在清朝就廣爲流傳,他讓我們知道了,老祖宗過年的風俗習慣。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象徵着把一切邪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一年吉祥如意,共同辭舊歲迎新年。

過年包餃子是年俗重要文化之一,除夕夜,各家各戶的剁餡聲此起彼伏,主婦們在廚房裏忙着和麪,和餡兒,包餃子。年夜飯各家有各家的拿手菜,但有一樣東西不能少,便是魚,象徵着年年有魚,這一好彩頭。

想必大家對“年獸”的故事,耳熟能詳吧。每到年三十,人們就在門上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家家燭火通明守歲待歲。正月七年級大清早,躲避了年獸的人們,走親訪友,道喜問好,流傳至今。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春節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還蘊含着許多中華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提前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篇六: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葛曉波

四溢飄香的年的味道,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在匆忙趕回家的腳步聲裏,在和親人急於團聚的迫切期盼裏,年終歲尾,年,追趕的時間,踏着腳步,伴隨着冬梅俏來的喜慶,攜着喜的喜悅,撲面而來。

鄉村四野,農家小院,已經聞到了年的味道。

印象中,到了臘月,人們置辦年貨的腳步也是匆匆忙忙,去往縣裏的車擁擠緩慢的前行着,人們大包小包往回拎,不管條件好壞,都憋足了勁兒,要犒勞一下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和自己。

年貨算是辦好了,又得忙活着清理、打掃屋裏屋外的衛生,犄角旮旯,房前屋後,裏裏外外,蜘蛛網,都得精心去清理,也許就是想掃去一年的晦氣,過一個好年,期盼來年的順順利利吧!

伴隨着曠野鄉村零星的鞭炮聲,年的腳步越來越近,臘月二十三,小年來到了,人們早早起牀吃麻糖,粘住竈神的嘴,晚上放鞭炮送走竈神,預示着來年的乾乾淨淨,甜甜蜜蜜。

接下來就是煮肉,炸年糕,包餃子,準備過年的食材。農家小院,村裏四處飄逸着肉的香味,年的味道,幸福的年味。

一切都準備就緒,等待着年三十的到來,人們開始放鞭炮,請門神,貼對聯,準備年夜飯,全家其樂融融,圍坐在一起,品着年夜飯,拉着家常,說着家裏一年的事情和變化,計劃着來年的一切,還要一起守歲到天明。穿新衣,相互拜年,彼此問候,交換紅包,互換祝福。村子裏,院子裏處處是滿地的鞭炮碎屑,年的味道隨着碎屑的四處飄逸,年,來到了鄉村院落,田間四野,迎春納福,新的一年來到了。

年的味道,不止是熱鬧和團圓,地域不同,年俗民風各有差異,但傳統的中國年,有民俗鄉情文化的精髓,他承載着千年的人們的情感,是特有的中國味,有着濃濃的鄉音,是家的味道,情感的延續。

篇七: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潮劇

林思潞

對於潮劇,相信潮州人都不會陌生。每年正月七年級至十五,在潮汕地區,每個長村子都會舉行搭戲鄉,唱潮劇的活動。每次舉行活動,村裏便熱鬧了起來!

戲場上人山人海,小販子們趁着這個機會擺攤,售賣一些小東西。戲場前放着很多椅子,上面有立着一尊尊神像。人們先燒香祭拜,新求平安——這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祭拜完後才正式開始演潮劇。200

言歸正傳,同其他戲曲一樣,潮劇的角色分別爲生且、淨、未、醜五種,通過唱、做、念、打等藝術手法來表現人物形象。潮劇由潮山活加上一些曲調編制而成,精彩而又獨特!不信你瞧,那臺下,鄉親們全神賈注地觀看着,一聲聲潮劇清音,如撲面而來納春風,盪漾在人們心悸;一個個戲曲片段,如春日裏溫暖的陽光,灑落在人們的心頭!

臺上的女戲子們穿着美麗的古裝,頭上的飾品顯得華貴精緻,像是仙女下凡;男戲子們穿着大衣袍,手上扶着衣冠,留着大鬍鬚,顯得神奇極了!其中最精彩的要數唱戲了,戲子們一會兒手一擺,一會兒大步走,一會兒鬥劍,一會兒翻個跟頭,觀衆們紛紛拍手叫好!再美看看他們臉上的表情,只見一大臣,氣得呼呼叫,鬍子隨着風飄動;再看看那個公主,表面上哭哭啼啼的,看到大臣被自己氣得吹鬍子瞪眼,轉過身一笑……看完這精神彩的表演,臺下的觀衆也融入其中,爲這個角色打抱不平,對那個角色破口大罵。到了最後,戲總算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觀衆們才松子一口氣,依依不捨地回家。

我爲潮汕地區有這種獨特的藝術而感到驕傲,我也由衷地希望潮劇能一直傳錄。

篇八: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是樅陽縣,這裏是銅陵市偏遠的一個小縣城,但在這裏的文化習俗卻也不少。

在樅陽縣,最有特色的是黃梅戲。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這足以說明它的重要地位。黃梅戲流行於長江中下游的地區,其中我們樅陽算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之一。

在我們這裏,傍晚時分,在廣場經常有老人在廣場上運動,腰間總是帶着小音響,一邊走一邊聽,就好像青年沉浸在音樂裏一樣的回味。也有人在廣場上架起一個幕布投影着給大家放黃梅戲看,沒過多久周圍就有許多老人來看黃梅戲,也有小孩子在周圍玩耍大人們在聚精會神的看着,偶爾也有路人經過,有興趣的人也就在周圍停下來看一看,有急事的人也聽一聽,然後,又趕路去了。

除了黃梅戲,樅陽的武術,也是名不虛傳的。東鄉武術在安徽很有名氣,過去的樅陽縣周潭鎮,就是東鄉武術的發源地,東鄉武術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拳術套路,二是械術套路。所有的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譜訣,東鄉武術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用品哪怕是毛巾都可以成爲武器,在中國是一門很好的武術。現在這些文化遺產,主要是用於自衛、健身,也用於現代反恐擒拿,武裝偵查,讓這些武術都得到傳承,並使其重放光芒!

除了精彩的武術,在我們這裏,節日的儀式也豐富多彩豐富,很有特色的。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裏過年,吃年夜飯,晚上看聯歡晚會用來“守歲;元宵節的時候我們會在家裏吃着元宵;端午節的時候,我們會吃着糉子,鴨蛋,還有豆子,只可是我們老家山裏那邊沒有龍舟,只能在電視上看划龍舟比賽呀!

篇九: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個個民族都具有獨特的風俗習慣。不僅僅是民族,就連每個地區的習俗都是與衆不同的,傣族熱鬧非凡的潑水節,東北的民間藝術-大秧歌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風俗。每個風俗都代表着每個地區的民俗特色,所以我們也應該尊重這些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我美麗的家鄉,也流傳着這樣的一個習俗:每當辦喜事時,都要放最響亮的鞭炮。喜家會誠心誠意地給村民們遞上請帖,收到請帖的村民便會準備好彩禮上門祝福。喜家還會請來許多親朋好友共同來喝喜酒。大夥兒歡聚一堂,人們坐在結實的長板凳上,聽着屋子裏延續不斷的笑聲,心裏也跟着樂開了花。人們面前放着一袋喜糖和一杯熱乎的香茶。據說,這是喜家爲了感謝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特意精心準備的,希望來喝喜酒的人家也沾沾喜氣。到了最重要的環節:放鞭炮!喜家的男人提着一大摞鞭炮大步走向前,到了大門中間後,從褲袋裏掏出一把打火機,將鞭炮小心翼翼地輕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隨後,男人輕鬆地按動着手中的打火機,火苗便快速地豎立在火機上,隨着微風輕輕搖曳着,好像隨時有可能熄滅。男人將躍躍欲墜的火苗逐漸對準大紅色的鞭炮。頓時!“噼哩啪啦”的炮聲響徹雲霄,驚動了在大樹上棲息着小鳥,它驚恐地飛走了。正在嬉戲的孩童們紛紛被可怖的炮聲嚇得魂飛魄散,個個像老鼠見了貓似的拼命衝進裏屋。炮聲的威力太大,地面上有時會輕輕震動,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炮聲越大,代表以後的日子會更加紅火幸福,所以這也是一個好兆頭。

各個地區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體驗一下這些頗有趣味的民族呢!

篇十:我與民俗文化的故事作文600字

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文化,風俗中的“年俗”更是不盡相同。據我所知,在內蒙古,就有一種獨特的民俗。

年關將近,各地的人們都紛紛回家過年,街道上,厚重的白雪把街道掩蓋成一片的白,卻蓋不住火紅濃烈的年味。風雪中,各家各戶門前的一樣東西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用整齊的木柴堆起的柴堆,不僅有用木頭的,有些人家還用了蜂窩煤,漆黑又整齊,在素白的雪地中格外顯眼。這使我感到新奇,畢竟從未見過如此景象!到了爺爺家,發現門口同樣的柴堆,而且相當高,足有一米多高。

我難忍心中的好奇,向父親發問;“這到底是什麼?”父親告訴我,這叫“旺火”,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點燃,而且旺火燒得越高越旺,就寓意着來年的生活會越旺、越幸福呢!

我大受震撼!於我,這可是聞所未聞的,大概可算得上是相當有趣、獨特的民俗了。於是又開始更加地期待着年三十趕快到來,好快點看到它點燃的樣子。

盼來盼去,年三十的夜晚才慢慢悠悠地晃來了!

現在回想起那夜旺火點燃的情景,足以形容的詞只有:壯觀!一米多高的火堆點燃後,竄出的火苗更是比人還要高了。鮮紅的火舌躍動着,在黑色夜空的襯托下更加鮮明,充滿活力。噼啪作響的火中,燒掉的好像不是木柴,而是這一年所有的壞運氣,溫暖明亮的火焰好像要把第二年的事業學業財運幸福都添上一把火!內蒙過年時也巧有放炮放煙花的習慣,所以當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鞭炮在四面響起時,其場面更是無與倫比的喜慶、熱烈,聲聲炮響和搖曳的火焰燃燒了整個大年夜!

那是我印象極深的一次新年,以至於很多年過去了,一提到“新年”二字,想起的還是那夜熊熊燃燒的、熾熱的旺火。

標籤: 民俗文化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51kk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