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精選10篇)

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精選10篇)

篇一: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精選10篇)

落日的餘暉灑進了窗臺,陳舊的老藤椅嘎吱作響,一位老者悠閒地躺在藤椅上,黃昏的夕陽映在那張佈滿滄桑歲月的臉上。他,便是我已過耄耋的太爺爺。

我的太爺爺是一位老革命軍人,也是一位黨員,他看起來很嚴肅,但是對我是萬分的疼愛和呵護,他總說我們這一代人將來是祖國的棟樑,叮囑我好好讀書,爲國家做貢獻。閒暇的時候我總愛靠在他身邊,聽他講過去的故事。1938年武漢失守後,大量後撤人員和物資屯集在宜昌無法運走,不斷遭到日軍的狂轟濫炸,盜賊肆掠。年僅11歲的太爺爺隨着父親,跟着大部隊來到了石牌,1943年石牌保衛戰打響,太爺爺勇敢的申請加入到抗戰中,跟戰友並肩作戰,與日軍進行了整整五年的“拉鋸戰”,戰場上,太爺爺馳騁過一個又一個沙場,衝在前線,扛起小米加步槍,藉着石牌山勢崎嶇,他與戰友躲在壕溝裏上演了一場“小米加步槍打飛機”。

1943年5月,15歲的太爺爺跟他的戰友義不容辭地擔任起了物資運送員,他們明白自己肩負重任,必須赴湯蹈火。他們不僅要跟躲在暗處的敵人玩捉迷藏,還要穿梭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之中,他們是敵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敵人無時無刻地想要置他們於死地,他們一刻也不敢鬆懈,爲前線戰士築起了一道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爲取得勝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這場保衛戰中,我軍調入兵力15萬人,日軍調入兵力10萬人,日軍傷亡2萬多人,損失飛機45架,汽車75輛,船艇122艘。我軍傷亡人數一萬餘人,最終獲取勝利,碾壓了日軍強大的陣勢,挫敗了日軍攻進陝西的美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署,遏制了日軍肆意踐踏的鐵蹄。

如今的石牌,早已成爲了全國5A級著名旅遊景點,建黨一百週年之際,我攙扶着太爺爺來到石牌,看着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如今的人民安居樂業,陣陣紅歌唱響山谷,殊不知他的眼角早已泛起了淚光,他望着這一片祥和的盛世,熱淚盈眶。多少年,滄海桑田,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彷彿還在太爺爺心中吶喊。他緩緩地舉起了右手,敬禮。

夕陽西下,暮色降臨,夕陽把最後的光留在太爺爺胸前的黨徽上,熠熠發光,照耀過去的歷史,照亮未來的方向。

篇二: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革命薪火永相傳

——題記

王宣意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它記錄着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的艱苦奮鬥和光輝歷程,展示了共產黨同志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我們從黨史中知古今、明大義、續榮光,從黨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艱苦奮鬥的精神力量。

作爲一名女學生,革命女性的事蹟固然吸引着我,觸動着我,指引着我。如今再一次重溫黨史,再一次聆聽巾幗英雄人事蹟,其中“八女投江”的故事吸引着我,深深地觸及我的靈魂。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瘋狂肆虐之時。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烏斯渾河,一條平凡得不過再平凡的河,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以冷云爲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指導員冷雲的率領下,與日僞軍展開熱烈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僞軍火力,使部隊中的主力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卻被敵軍圍困河邊。在背水一戰至彈盡的情況下,她們面對日僞軍的逼迫投降,誓死不屈,毀掉槍支,挽臂一同涉入烏斯渾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高唱着“奴隸們起來”的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體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寧死不屈,至死不渝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羣衆中廣爲傳頌。

她們分別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鬍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與我一樣大的年紀,卻能在實現革命信仰的道路上綻放出光芒,我們兩個,走的完全不是同一條人生道路。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要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並將其轉化爲實幹奮進的動力,我們的社會、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篇三: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彭德懷摘畫像讀後感

呂捷

今天,我讀了彭德懷摘畫像這個小故事。

這個黨史小故事講述的是:彭德懷在街上走來走去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畫像。他看到後,一個箭步衝過去,把畫扯了下去。擡畫像的人看到這個情景,氣憤至極,一把揪住彭德懷,大聲叫道:“我們擡的是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常勝將軍彭德懷!”幾個民兵見狀說:“快把這個壞人抓起來!”彭德懷聽到這,不由的笑了,說:“我就是彭德懷,就是畫上畫的這個人!”彭德懷接着說:“以後你們不用擡我的畫框子來回走了,你們要擡,就擡毛主席、朱總司令的畫像,舉象徵革命的紅旗!”

讀了這個關於彭德懷的故事後,我還蒐集了一些關於彭德懷的故事,比如:聲明“官兵要有鹽同鹹,無鹽同淡”、與警衛員約法三章……

讀了這些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原則,違背原則的事情一定不能幹,明白了不能霸佔公共財物,明白了不能小看任何一個人……知道了彭德懷對於祖國軍事發展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彭德懷對祖國的領導人極大的認可,充分體現出了彭德懷愛國的情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鑽研,努力鍛鍊。長大後,爲祖國發展事業,添磚加瓦!

篇四: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半條被子”讀後感

楚紫依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作爲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一定要多讀黨史故事。瞭解祖國的發展史,學習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精神。這個寒假我看了很多黨史故事,最難忘的是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橫渡金沙江……我被紅軍戰士那種吃苦耐勞,百折不屈的精神震撼到了。今天我要分享的《半條被子》的故事看上去是紅軍長征中非常普通的事,但是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不變與人民羣衆風雨同舟、血脈相連、生死與共的愛民情懷。

《半條被子》的故事發生在1934年紅軍長征時期,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長征途經汝城時,3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徐解秀家境貧寒,只有一張用楠竹釘成的牀架,牀上鋪着一層稻草和一張破席,蓋着的是一堆爛棉絮和一件舊蓑衣。連一條完整的被子都沒有,三位女紅軍在行軍中丟棄了行裝,只帶着一條棉被,她們同徐解秀母子一起五個人橫蓋着這條被子擠在牀上睡覺,徐解秀的丈夫朱蘭方則在外屋爲女紅軍放哨。她們同吃同住,共同勞動,大家相處的像一家人一樣。

三天後,三位女紅軍隨部隊長征出發,臨走時,她們要將唯一的被子留給徐解秀一家,徐解秀說什麼也不肯接受,推來推去,爭執不下,於是一位女紅軍找來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兩半,留下半條給徐解秀。三位女紅軍對她說:“紅軍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打敵人是爲了老百姓能過上好生活。等革命勝利了,我們一定會來看您,到時候一定要送您一條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顫抖着雙手接過這半條被子……

在那個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一牀被子、一粒藥都是那麼的珍貴!我被紅軍戰士的奉獻精神深深的打動。“半條被子”的故事像一面鏡子,照射出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大公無私、甘於奉獻的崇高品質。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無數的白衣戰士、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們,紛紛堅守在抗疫一線。全國人民萬衆一心,攜手戰勝病魔,中國人民以最短的時間控制了疫情擴散,恢復正常生活。不也是延續了這種風雨同舟、血脈相連、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嗎?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裏,歷盡千辛萬苦,是什麼支撐着她們走下去?作爲國小生,也許我還不完全瞭解那段歷史,但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延續這種甘於奉獻,樂於分享的優良品質。

在和平年代,雖然已經實現小康生活,但還是有少量的山村地區物資貧乏,那裏的孩子不能像我一樣在寬敞的教室和圖書館學習,所以每學期的捐贈活動,不管是書籍,還是生活用品我都積極參與。在路上看見老人的橘子撒了一地,我毫不猶豫的幫忙撿起來。看見落單的小朋友摔跤了,我扶他起來,陪着他等待家人來接他回家……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是我現在能做到的。今後我依然會牢記使命,發揚革命精神,做一個心中有愛,陽光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

篇五: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十大元帥》觀後感

劉明捷

當我讀完《十大元帥》這一本書的時候,裏面十位紅色將帥的影子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其中最讓我感觸最大的是裏面其中一位元帥——朱德爺爺,我非常敬重他。他小時候生活堅苦,但他的父母爲了讓他長大成才,於是送他去上學,朱德爺爺不怕艱苦,每天堅持看書,在他的努力下,成功以名列第20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學堂。長大後參軍,在南昌、三河壩等戰役指揮中都取得了勝利,也因此成爲十大元帥中的一員。

在那個前所未有,風起雲涌的時代,在那個羣星璀璨、英雄輩出的時代,這十名元帥,他們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他們是那個年代的驕傲,也是我們新中國的英雄!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應該好好努力學習,克服困難,時刻做好準備,做時代的棟樑之才!

篇六: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

熊子涵

《狼牙山五壯士》講述了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五位戰士執行引開敵人的任務。任務成功之後,五位戰士來到了兩條路的中間,一條是撤離的路線,一條是上兒狼牙山懸崖的道路,這兩條路一條通向生存,一條通向死亡,爲了使敵人不發現正在撤離的老百姓,他們毅然決然的登上了狼牙山,敵人發現他們以後,追了上來,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敵人,他們的子彈發出一陣陣憤怒的吼叫,射進敵人身體。子彈打完後,他們用石塊去還擊敵人,面對步步緊逼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堅持到底,最後五壯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後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義無反顧的跳下懸崖。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聲。五位壯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如果沒有革命先烈前赴後繼,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沒有現在繁榮富強的祖國。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棟樑。我們一定會勤奮學習,肩負起祖國的重任,爲祖國的美好明天多做一份貢獻。

篇七: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黃繼光觀後感

高睿博

讀完了黃繼光這感人的文章,我閉上眼睛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靜。

黃繼光生於1931年,因爲家境貧寒,就一直在山坡上放牛。國內開始大量招兵,而黃繼光是第一個報名的。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原任營通信員的他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受傷、子彈用光的情況下,他選擇用身軀擋住敵人的搶眼,爲衝鋒部隊的勝利開闢了一條新的的路,犧牲時年僅21歲。我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應該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精神,努力學習,爲祖國做貢獻。

篇八: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那座涼亭下的故事

李鑫蕊

老家邊上有一條小路,是老路。以前從老家下山趕集走的全是那條老路。因此,爲供人休息,路邊有一座老涼亭。那涼亭少說也有50歲了。它方便了人們。而年邁的它,也見證過生死。

國共時期,曾有兩位共產黨員到達我的老家。他們爲人善良,樂於助人,臉上總掛着笑容。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們總跑到涼亭那兒休息。是真的要休息,還是……無人知曉,也沒有人問。因爲在當地人心中,他們就是神,他們無論做什麼,那都是對的,是不能打擾的。

一天,就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兩名共產黨員忽然不見了蹤跡。全村人都以爲他們離開了這個鮮爲人知的地方,並沒怎麼放在心上,因爲他們平時也的確挺忙的。

那天,陽光明媚,太陽高高地懸在枝頭,熱的人們喘不過氣,花兒競相開放着,枝葉茂盛,青翠的小草亮的你的眼睛都睜不開。那涼亭邊上的小泉水叮叮咚咚的不停的講着什麼故事。

出於某種原因,我的外曾祖父要下山,經過那座涼亭時,他手中的東西全掉了:太陽直射在涼亭裏地上已幹了的血中,陽光經過漫反射傳播射到外曾祖父的眼睛裏,讓外曾祖父的眼睛衝滿了血絲。幹血泊中躺着的,是那兩位神聖的共產黨員。那兩位共產黨員肚子上有一個口子,衣服全沾滿了血,可兩位英雄臉上的眉頭仍舒展着,和平常一樣慈祥,和藹可親。涼亭邊上的樹枝上,幾隻蟈蟈在仰頭長吟,對老天訴說着什麼不公。

外曾祖父沉默了,兩道閃閃的光劃過他的臉龐。他三步並作兩步的走了過去,抱起了兩名英雄,在一個山坡上,一個可以看山看水的小山坡上,埋葬了這兩位無名的英雄。

回到村子裏,外曾祖父向村長說明了這件事,他是這麼說的:“村長,我在那裏看見這兩位英雄,就這麼躺着,那心啊,像刀割了一樣啊!我想,他們爲人民,爲我們操勞了這麼多,沒怎麼看過這裏的好山好水吧。就埋在那方土坡上吧。他們身上什麼也沒有,就一支鋼筆”說罷,外曾祖父用他那粗糙的大黑手,從懷裏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用布包得十分細緻的東西。不消說,那是兩位無名英雄的鋼筆。

後來,不知從哪得來的消息說:刺殺兩位英雄的,是國民黨的人。再後來,就沒了。

這是一個關於英雄的故事,是一個我外婆傳給我媽,我媽穿給我,我又借這次機會寫出來的真實的,關於那座涼亭下的故事。我也明白了老家的古話:涼亭下是有故事的,你們也要讓自己書寫關於自己的故事哩。

篇九: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紅色的黑白照片

伍梓涵

五一長假,我隨家人回到了奶奶的故鄉——梅州市大埔縣。院子已經有些破落,推開掉漆的院門,仿若打開了一段回憶。大廳靈臺上落灰的一張黑白老照片,封存着一旬黯淡年代,傳承着一脈紅色基因。

奶奶已是淚眼潸然,她顫抖着翻開一本泛黃的小冊子,裏面記載的是我太公——黑白照片的主人的生涯。他艱難的一生,寫滿了紙張。

1928年的冬天,我的太公誕生在大埔縣巖下村的一戶貧窮人家。17歲那年,他辭別故鄉,毅然走上了革命的路。他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任務的艱辛,環境的惡劣都無法擊退這位勇士。他在解放汕頭的戰鬥中與敵人殊死奮戰,後因身受重傷,只得轉至廣州軍區情報處。傷勢還未完全痊癒,他就請命到香港,從此作爲隱祕工作的一員,爲黨付出自己的力量。

1956年,響應黨的號召,太公到了當時最難、最苦的地質隊工作。也就是在地質隊的時候,太公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共產黨的一員,一生都爲黨的事業貢獻着。奶奶的睡前故事,僅黨規而已。

在地質隊時,太公曾爲了任務,簽下生死協議。他闖在最前方,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他簽下協議時,並未留下什麼書信,只在臨行前對奶奶說“我走了,但你們要把我講給你們的黨的一切,全都記住!”

奶奶帶着六個弟弟妹妹,等待父親凱旋歸來;盼星星,盼月亮,盼回了捷報,卻沒盼見心心念唸的父親。萬念俱灰之下,太公回來了。他對此的解釋是:“我總得替那些出了意外的同志做點什麼。”除此之外,別無解釋。

靈臺上的那一張照片,是太公爲數不多的幾張照片之一。奶奶在選照片時選定了這一張黑白的、神情端嚴的太公。她說:“這纔是最能凸顯你太公精神的,那種紅色的精神”。

沒有前人栽樹,何來後人乘涼?願紅色精神代代相承,吾輩當圖強!

紅色的黑白照片,給予了我極震撼的情感。願以吾血鑄吾地!

篇十:我家的紅色故事作文

張可

金色,如火一般熱烈,輝煌。而我外公的舅舅正是如此,他擁有燦爛偉大的一生,爲後人帶來了新生之火,希望之焰。他叫陳金。

其實,如果沒有這次寫作,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原來我的身體裏,流着一位英烈的血。那天,我打開百度,搜索“烈士陳金”詞條。

“民國33年冬,陳金把古塘的進步青年祕密組織起來,成立‘五四讀書會’,經常把游擊區傳來的《星火報》《曙光報》等拿給大家傳閱。”屏幕上的黑字漸漸隱退。我開始想象,一個嶺南山水滋養出的文風鬱郁的才子,站在一羣少年面前,談救國家保民族,談灑熱血拋頭顱……我太舅外公,在我的腦海中,化作一道金光,熠熠生輝。

我回過神,繼續閱讀“在反掃蕩戰爭中,陳所在的連隊屢立戰功,成爲粵贛邊縱隊珠江二支隊主力第三團的主力連隊之一。”戰場上,我的太舅外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五戰五捷。我彷彿看見,他堅定的目光中,孕育着金色的希望。

忽然,我看見“民國38年2月,九江支隊奉命從高坡東北側追殲敵軍,陳在戰鬥中犧牲,戰鬥結束後,支隊領導在追悼大會上宣佈追認陳金爲‘模範指導員’”。一發子彈,射中了他,他睜大了雙眼,眼前開始模糊,身上的劇痛涌入腦中,耳旁的叫喊,硝煙的氣味,慢慢凝聚,變成了一團金黃的火焰。他倒下了,但他——我的太舅外公化作了天上的一顆閃亮的金星。

終於,頁面拉到最底端,我的太舅外公的一生結束了。雖然他二十二年的短短人生,只定格在這幾行字裏,但他的偉大、勇敢與愛國之心,卻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盞金色的燈,其磅礴的力量,指引着我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ojwr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