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精選6篇)

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精選6篇)

  • 關注:2.66W次

篇一: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

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精選6篇)

麗水譚宅

林倩倩

作爲一個麗水人,譚宅對於我來說卻是極其陌生的,還是因爲這次的訪談任務,我才第一次聽說並瞭解譚宅。

麗水譚宅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醬園弄,由譚宅和小譚宅兩座院落構成,構造形式、工藝特徵類同。建築佈局合理,工藝精湛,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承載着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信息,譚宅是麗水城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爲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實例。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過去,我從來想過一座宅子會有這麼大的用處。

譚宅之所以被稱爲譚宅,是因爲清代中期一戶姓譚的人家遷徙到麗水,逐漸成爲名門望族,而這一戶人家歷代致力於教育事業,倡導辦新學,而且這城內最早的女子學堂就創辦於譚宅樓上。清咸豐年間,太平軍三度攻克處州府城,二次駐紮譚宅。光緒末年,處州知府趙亮熙曾以譚宅爲府第。新中國成立後,譚宅曾用作麗水縣公安局、麗水縣公社聯合診所。(1986年3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麗水縣置麗水市)

而譚宅最令我影響深刻還是它的建築。譚宅建造法式規範嚴謹,細部裝飾手法多變,顯露了江南民居的纖麗和柔美。建築總體佈局在一條軸線上。廳堂、天井、廂房對稱組合,四周圍以牆垣,構成了封閉式院落;院內雕飾工藝精美、題材豐富、寓意祥和;院外門窗裝飾簡潔,牆垣、屋面用白、青灰色調,比較樸素淡雅,屏風山牆高聳錯落,既穩重又富有輪廓之美。在實用功能上,築臺基使之高出外圍地面,並在居室內鋪設木板,起到了乾燥防潮作用;天井較寬敞,通風采光好,可充分接納日照;院內栽植花木,形成了安靜閒適的居住環境;四周牆垣包繞,屏風式山牆高出屋面,起到了裝飾和防火的效果,充分體現了這一時期麗水民居的建構文化特色。宅內居民告訴我們,那房樑連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都是用榫卯結構,由木頭凹凸部分齧合而成的,十分講究。還有屋檐上的瓦片,每個瓦片上都雕有花紋,做工非常細緻。

譚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式民居,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爲昔日處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其實醬園弄中的幾棟房屋都是譚家的,只不過這個掛着保護單位牌子的,是最大的一座。譚宅在建造完成後,歷經多次戰亂,在40年代日軍空襲中甚至被燃燒彈命中,然而建築始終被保存下來。

醬園弄譚宅於1988年7月19日公佈爲麗水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以山牆爲界,整幢建築。建築控制地帶北到環城河,東到文昌路口,西到大衆街口,南側30米。譚宅的整座樑架爲穿鬥式,牛腿、雀替有山水、花鳥、走獸等雕刻,隔扇門、窗格子均有精細的花鳥雕刻,二進後天井牆上繪有壁畫,彩繪山水人物,旁題黑底白字行書。照壁前後植有各類盆景花木,原有假山,已毀。進門時,我們還看到兩旁有凹槽,譚內居民告訴我們這原本是用來放門檻的,那門檻幾乎比人的腰還高,以體現其身份和地位之高。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當時譚宅的輝煌。

雖然我們已看不到昔日的譚宅到底如何,但這次的訪談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我們要更多的去關注我們家鄉古建築,它們承載的是過去悠久的歷史,傳承的是古老的文明,值得我們永久銘記。

篇二: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

遇見美麗——米炮糖

林樂晨

米炮糖,又稱切白糖、切糖,是縉雲縣特產。

相傳早在皇帝時期就有關於切白糖的故事,比如有“黃帝時切白糖,夏官縉雲好奇,觀於側,得其妙。切白糖,兩兩成四,四四以成二八,一冄畢,二倍四,四倍十六成四方,十六倍八八,四維八隅成焉。分則一爲天,合則雙爲地,陰陽起合,卦象顯焉。後,夏官每以白糖演陣法,得其趣,成其妙,分而天星爲陣,合而殲敵其中,是名‘縉雲白糖八卦陣’。繼後孫臏推演承之,曰‘八陣’”。

過去傳統,家家每年過年都會切好白糖,一般都要挑送到女婿家,表示孃家關心女兒、女婿,祝願女兒家過好年。剩下的白糖則作爲春節期間的待客茶點,待春節過後,日長夜短,白糖就又成了孩子們充飢的點心,爲了切好糖,特別是當年新出嫁女兒的孃家,更是精心製作,日夜忙碌。

據說,米泡的製作,有新法和老法之分。

先說新法。新法制作,大約開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是把已經“曬變”的糯谷(米粒從光亮變爲亞光色,如此才能實現其糯性)先碾成糯米,然後用水浸透(大約需一天時間),再放到飯甑裏蒸熟,並攤在竹篾席上,讓冷風吹一吹凍一凍。然後在太陽底下曬乾,最有再用大鍋炒成米泡。這樣的米泡,又脆又香。

老法炒米泡的製作,比新法還要複雜!主要區別在於,老法炒米泡的製作,在“發米”這道工序上與新法不同。它是在糯谷“曬變”後,在隆冬季節,直接將糯谷入水浸泡,所需時間比糯米入水浸泡要長很多,大約要一個星期。待浸好後,晾乾糯谷表面,然後送到碾米廠加工,脫殼成米。這種“發米”就不需再蒸了,曬乾後直接可以炒制。這樣的米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就叫做“發米”。因此,發米既是一道工序,也是這種米粒的特有名稱。

據說,僅從口感上說,老法制作的米泡,比新法制作的米泡,味道更佳,口感更純。

一勺麥芽糖,兩斤白砂糖和兩碗水,正是製作一閘“米泡糖”糖水的用量。而熬糖油,最見功夫,也最關鍵。早一分出鍋,糖油太嫩,做出的“米泡糖”容易發潮,甚至出現難堪的“倒閘事”;遲一分出鍋,太老,賣相難看,容易散粒。熬糖油很快,在大鐵鍋熬了大約一分多鐘,鍋中的小泡變成了板栗大小的大泡。抄起鐵鍋,把糖油倒入另一口大鐵鍋。倒入早已炒制好的米泡、芝麻、花生等原料,攪拌,迅速將粘成團的“米泡糖”倒入案板上的木條框裏,然後用“糖滾子”碾平壓實,再操刀橫豎切塊切片。

在余光中看來,鄉愁是郵票、船票、墳墓,也是海峽。而在我看來,鄉愁就是外婆做的米泡糖。隨着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通常已經不再自己製作米炮糖,只是買些回家充當年貨。而我,永遠不會忘記外婆親手切的白糖,它是我吃過最甜的“糖”,也是我遇見的最美麗的鄉村特產。

我如一個愛酒的人細緻品評美酒一般,用心品味家鄉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也在不斷地感受到祖國的進步、時代的變化。我想,這是作爲一箇中國人,一個愛家鄉的人最具幸福感的“甜”吧!

篇三: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

家鄉風物誌——拾起應星樓印象

楊之靖

2020年10月1日,風和日麗,萬里無雲。脫去負擔,背上喜悅,南明湖畔,花明柳綠,湖面波光粼粼,悄然安靜。錦鱗游泳,郁郁青青。

甌江之邊,應星樓,一段被遺忘的記憶,重拾,回味。

清晨,應星樓被藏匿在了濛濛細之間,她的紅色被氣淡去,顯得不那麼高調,她伴隨着處州之人慢慢甦醒,麗水人的生活,也便開始……

樓後面亭臺水榭,每天都有很多人帶着孩子餵魚,這裏的鯉魚都又肥又大,成羣結隊。孩子們的歡笑聲,小販的叫賣聲,夾雜着流水的嘩嘩聲,甦醒,熱鬧,喜慶。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有所記載“少微山在浙江麗水東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應少微處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處州。”而清道光版《麗水縣誌》則明確“少微山在廈河之南,舊有少微星君祠,以郡應少微處士星也。”應星樓,因對應天上“少微處士星宿”得名,因見證千千萬萬麗水人民成長經歷而成麗水之標誌,因融合了處州百年來的傳統文化而成處州之韻。

這座始建於南宋開禧三年的建築是時任處州郡守寺丞王庭芝主持修建的。時任郡守寺丞王庭芝看到了處於危難之際家國,爲振起士氣,喚起民衆爲國效力的情懷,籌資興建了應星樓。樓宇的命名一方面是寓意着呼應天上人才之星處士星之意,一方面也是爲了紀念人才之州之起源。應星樓的建造,新時代的開啓,從此,風雨兼程有了見證。

水災,大火,兩建兩毀。歷經千年的風雨,應星樓最終毀於日寇飛機對麗水360多次轟炸之中。曾經的人才之源,應星之樓,被無情地炮彈毀於一旦,只剩一片廢墟,與無盡的嘆息。

2008年,爲了再次傳承麗水的歷史文脈,麗水政府籌資重建見證歷史千年歷史的應星樓。2010年6月建成的新樓高達45。9米,共有九層,她在原有的古色古香之韻味上更添了雄偉與氣派。如今,經過多年的規劃,它成爲麗水的一個文化地標建築。

而作爲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自然少不了對地方文化和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在這方面,應星樓則化身成了“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這個遺產館位於應星樓的1-2層,分爲山高水長和之韻、春耕冬釀勤之韻、巧奪天工匠之韻、絃歌弄燈娛之韻、鄉野絕藝奇之韻、千年山哈鳳之韻六個部分。

春去秋來,許多個日夜,無數個四季,應星樓的歷史見證着處州古城變成麗水現代都市,她一直默默伴隨着麗水人民共度風雨麗水人民也一直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捍衛她的那份神聖與莊嚴。

曾經,應星而名,遙對“處士星”,爲古處州千年歷史的見證。

而後,屢遭水患,又經戰火,最後只剩下一片空寂和史書上的隻言片語,似乎只能在記憶裏尋得她的故事。

如今,應時再建,舊名新顏,成爲今麗水耀古爍今的標誌,它繼續被刻入在一代一代麗水人民的記憶之中。

而在老一輩的口中,卻依舊流傳着舊時的記憶,應星樓不僅僅是千年道教與古老文化的記錄之地,更是千年處州文化的靈魂和麗水人的根。同樣,於應星樓而言,它也不僅僅是傳承着“處州”古地名的一座仿古老樓,

縱觀千百年的處州歷史,這座城市在應星樓的陪伴下成長。應星樓好似千萬麗水人民的母親,是記憶中的那雄偉印象,也是那顆思想之心的寄託之物。

對於不遠萬里來遊玩的客人而言,應星樓是一座傳承的橋樑,她無時不刻地展現着她的風采,告訴異鄉之人,麗水之美,處州之韻,她大氣而不張揚,她向千萬人招手:這裏,是麗水。

對於本地麗水居民而言,應星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南明湖畔,濛濛細雨之中,藍天白雲之下,“風兒柔了輕紗霧,應星樓隱在朦朧處”。

對於身處他鄉的遊子而言,應星樓是記憶,是想念卻不能去的地方。例如在異鄉求學的我,也會時不時擡頭看看那輪皎皎明月,拾起那片應星樓的印象,那從小便覺得高大雄偉的地方。看過千山萬水,閒賞過他處風情,卻忘卻不了這牢牢鎖在心裏的應星樓印象。

處州之韻,賢才之地,應星之樓,甌江之畔的應星樓,承載着麗水人民的記憶,寄託着麗水人民的厚望,千千萬萬的麗水人民,從這裏走出,帶着處州古韻,帶着麗水特色,懷着麗水情懷,將麗水之聲傳遍世界,也將世界之美融於麗水。

篇四: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

南頓斗笠尋訪記

蔡雨珊

九月三十號下午,我們在壺鎮南頓村進行了一次訪談。南頓村,是一個以竹子製作爲特色的村子。本次我們研究的是南頓村的一大特色竹具——斗笠。

斗笠,是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爲人所用。在古代,斗笠作爲擋雨遮陽的器具,在山村水鄉隨處可見;到了現代,更有一些旅遊景點,將斗笠作爲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在中國南方的很多家庭,也會在牆上掛上一個斗笠作爲裝飾。

漫步南頓村,目之所及最多的,除了鮮紅的燈籠,就是斗笠了。就如右圖所示,牆上掛着五彩的斗笠,前方還立着一個巨型斗笠。

接着我們對斗笠進行了深入瞭解。由於大家對斗笠方面都未作了解,我們誠邀了一位當地老人爲我們講解,以下爲我們的對話內容:

珊:老奶奶,請問咱們村裏這些掛着的斗笠是用什麼做的?它是怎麼做出來的?

老奶奶:這個斗笠呢,要真正完完整整做出來,是非常麻煩的,要經過11道工序。首先啊,我們是要破竹剖篾,將數年生的老毛竹砍來,剔去竹枝,用篾刀將竹幹破開,剖成筷狀的竹條;然後呢,再給他慢慢剝離開青黃層,竹青層部分比較堅韌,竹黃層部分則較爲鬆脆,我們在剖竹時啊就要特別注意分別對待了。把青黃篾細心地剖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把篾條刮光滑,就能開始編斗笠了。我們在剖竹時,是要兩眼盯着竹節,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頭,右手拿住刀,將竹篾剖分開後,退一下刀,再用力把刀滑向籜環。剛開始做的時候呢一般很難把一大根竹乾的竹篾從上到下一剖到底,這是個技術活,一下子不小心,不是竹籜環斷裂,就是篾絲割破手或篾刀切到手。所以像我們編織斗笠師傅的手,總是佈滿傷疤。(說完還把手伸給我們看了看)我是年輕的時候做過這個,那個時候的疤啊,現在都還有呢,想想那個時候做這個,11道工序下來馬虎不得,也就才賣一兩毛一個,現在是漲價咯,好一點的要十幾了呢。

珊:那斗笠本身有什麼好處,對於我們生活又有什麼用處呢?

老奶奶:斗笠是我們這些農民的必備品啊,每次去田裏幹活,都要帶上它呢,輕便好用,可以遮陽又可以擋雨。你看斗笠外形寬大,其實摸起來順滑一點都不扎手的,給我們幹活的時候防曬、防雨、透氣散熱。最開始用斗笠的先是那些天天干活的農夫。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每日天剛亮,就抓起斗笠走進田裏。這個時候,斗笠就可以保護他們的臉和脖子,方便耕作。

珊:嗯嗯,看來斗笠在農業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是農民伯伯勞動生活中不可少的用品呢!可是,剛剛我們一路走過來,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斗笠,有的是薄薄的一個,有的又是白色的,這些款式的斗笠又有什麼不同呢?

老奶奶:這些就是帶起來的效果啊,質量之類的不一樣,你看那些有白色夾在裏面的,那些是紙或者是塑料膜,這樣夾起來,戴起來的時候就會比那些糉葉的涼很多,更加遮陽光,還有的厚一點,那些質量就更好,可以用得更久。

珊:我明白了,那謝謝老奶奶了,今天麻煩你了!

最後,老奶奶還給我們講了一個有關斗笠的故事,她說:“乾隆年間,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荊坪村人潘仕權執掌宮庭禮儀,他回鄉省親後返京,將斗笠獻給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從此中方斗笠成爲清朝貢品。”

至今,斗笠依然留存,南頓村民們也仍然保留着製作斗笠的手工技藝。他們想把自己的這項屬於村裏人獨特的手工技術永久留存,把這項技術傳給下一代。相信,製作斗笠的手工技藝會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去。

本次南頓村之旅,讓我們小組感受到來自“竹文化”的濃厚衝擊,體會到“竹傳統”的工藝價值。但是,在科技文化日新月異的時代,農民更多選擇的是塑料製品而非竹製斗笠,青年人更多關注的是技術創新而非傳統工藝。在總體上我們對傳統的關注愈來愈少,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傳統工藝失傳。因而,當今社會下我們在關注創新的同時,也應多重視傳統工藝的傳承,讓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更流長。

篇五: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

獨峯書院風物誌

方澤慧

歷史簡介

淳熙八年(1181),朱熹講學仙都;離開後,朱熹的學生建讀書堂於仙都巖。寶慶三年(1228),在青田進士葉嗣昌提議下,人們在鼎湖峯對面的伏虎巖下創建禮殿,作爲講貫之所,以示紀念。鹹淳丁卯(1267)縉雲進士戶部尚書潛說友撥款擴建,名爲“獨峯書院”。同治十二年(1873),縉雲知縣何乃容在好山腳下的“晦庵先生彌節於此”之處重建書院。

地理位置與周圍環境

書院位於初暘山南,月鏡巖下。周圍還有倪翁洞、問漁亭、仙女峯等景點。倪翁洞,由大小三個洞組成。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相傳范蠡老師倪子助越滅吳後,嫉俗遁世,隱居於此。明代邑人御史樊獻科、刑部尚書李志等曾讀書於此。在倪翁洞附近,有一座雕樑畫棟、以魚爲裝飾的重檐八角亭——問漁亭。此亭建在一塊形似蓮瓣、四面臨水的巨石上。傳說鼎湖峯上有個湖,湖中長有大蓮花。黃帝騎龍昇天時,踩在蓮花上騰空而起,然後颳起神風把蓮花颳走。其中一瓣落到金華縣變成金華山,另一瓣落到好溪旁的花瓣巖(這岩石又叫“青蓮石”)。後來明朝有一個名叫瀨仙的人來此,問詢於漁而找到了他的主人御史樊獻科。爲了紀念這個“問漁得主人”的故事故造了“問漁亭”。

由此可見,書院不僅因爲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厚度而吸引古今中外的人們,還因其所帶有的神話的神祕風情而吸引古代嚮往自由的仁人志士以及現世好奇的我們。當然也少不了這依山傍水,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

內部結構

獨峯書院建築屬晚清風格,佔地一千兩百平方米。核心部分爲三間三進,左右廂房二十間,南北對稱,由卷洞圓門和小門相連。其間花園、天井、圍廊渾然一體。朱子及本縣名人“祿位祠”三間,院門上石刻同治舉人趙保滋書“獨峯書院”匾額,書法秀麗。正廳大門上新懸匾額,上刻“晦翁遺蹟”四字,爲當代書法家沙孟海所書。文院內有欏木石楠、銀杏、桂樹、山茶、金錢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內展覽內容以紀念朱熹爲中心,並陳列仙都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文學藝術作品,以及仙都恐龍化石圖片,供遊客觀賞、品味。

人文傳承

2015年12月6日,獨峯書院舉行了第一場公益性質的讀書會,全民讀經,論語一百;2017年9月9日,爲進一步弘揚和傳承獨峯書院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特別向全縣讀者徵集獨峯書院廊柱楹聯,仙都勝境清清靚,獨峯書院朗朗聲。2019年,開展了七夕良辰,禮在仙都,“及笄禮”乞巧傳統文化日活動,一直延續到2020年。這些活動的開展,讓這幽靜古樸的院落裏多了一羣懷揣着對傳統和文化無比崇敬的人,也讓書院變得多元、年輕起來。

篇六:家鄉風物誌作文1000字

寧波風物誌

餘佳露

寧波是我的家鄉,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經濟發達的海濱城市。下面介紹寧波的古建築。

一、天一閣·月湖

天一閣是寧波的著名建築,它坐落於月湖旁,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古色古香的庭院,濃濃的古書氣息,讓人立刻對它悠久的歷史產生敬仰。一進大門便看見藏書樓主人範欽的石像,他身後的壁畫也栩栩如生。藏書樓裏面陳列着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書籍,這些書籍也上百年的歷史。

天一閣防火藏書樓在防火、通風、防潮方面也獨具特色。樓上的通間大致上是用於存貯圖書,佈置書櫥。用書櫥將大通間劃分開,井井有條。樓下爲六間的佈局。天一閣與範氏住宅之間還隔有一牆,用以防火。

月湖,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南宋時期廣建亭臺樓閣,植樹種花,形成“月湖十洲”。這十洲分別爲湖東的“竹嶼”,月島的“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

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的中心。唐朝賀知章、北宋王安石、南宋史浩、宋朝楊簡、明末清初萬斯同等都在月湖留下了痕跡,他們或隱居、或講學,或做官,或著書。

二、梁祝文化公園

梁祝文化公園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

相傳中國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叫“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不知祝英臺是女兒身。後來祝英臺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臺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臺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縣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去世了。祝英臺出嫁時,經過樑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臺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臺跳入墳中,接着墳中竟出現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三、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曾是舊寧波商貿文化聚集地,叫“南門三市”。這條街上商鋪林立,貨品琳琅滿目,全是寧波歷史悠久的傳統特色美食。“缸鴨狗”的湯圓,顆顆圓滑飽滿,芝麻餡甜而不膩,湯圓上撒點桂花,清香撲鼻,混合糯米香,簡直沁人心脾。“油贊子”有百年的歷史。每家油贊子店鋪門前都擠滿了人。一根根油贊子擰成麻花狀,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除了面香還有海苔的味道在口中回味,讓人忍不住再來一根。“慈城年糕”潔白如玉,十分軟糯,很有嚼勁。“年糕,年糕,年年高”,寧波人喜歡吃年糕,也會做年糕。在做好的年糕上印上“五福”“六寶”“金錢”等字,蘊含着美好的寓意。“三北豆酥糖”口感酥鬆,入口即化,不沾牙,吃完後,淡淡的黃豆香遲遲不會散去。

寧波,有它別有風味的一面。時代在發展,寧波人的生活也越變越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w19p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