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精選10篇)

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精選10篇)

  • 關注:1.69W次

篇一: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精選10篇)

家鄉風物誌之老北京炸醬麪

高一(4)班張文譽

是綠柳紅牆,白塔琉璃瓦;還是摩天廈宇,璀璨霓虹——每每談論起北京,她總是以這般神聖的存在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浮現在人們心中。

可諾大一個京城,真正將北京氣息帶向世界的,卻實在是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的芸芸衆生。微塵之中同樣會藏有大千世界,走進街邊的一家老北京麪館,彷彿就踏入了半個北平

老北京炸醬麪,這一再普通不過的尋常人家飯菜,將北京的歷史文化風韻從過去帶向未來。

究竟是什麼讓老北京炸醬麪不止步於一種文化符號,而是成爲激活老百姓社會生活的因子?

我的答案是,它是傳承在北京人血脈中的、北京人記憶深處的味道。樑秋實老先生就曾在他的《雅舍談吃》中講到:北平人沒有不愛吃炸醬麪的,他們從小吃炸醬麪長大,對炸醬麪是一種純粹的熱愛。他有一個妹妹小時患了傷寒,中醫認爲已無藥可救,於是吩咐她的家人,她想吃什麼都可以,不必再有禁忌,於是當母親問到想吃什麼時,她氣若游絲地回答了三個字——炸醬麪。吃過之後,她忽地睜大眼睛坐起來,過了一兩天後病霍然而愈。這個故事雖多少有一點玄幻色彩夾雜其中,但卻深度表明了炸醬麪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於我自己而言,炸醬麪則是放學後一碗極大的心靈慰藉,棕紅的四方桌、四方凳,店小二迎賓送客的吆喝聲,繽紛的菜碼以及濃郁的醬香味,總會褪去勞碌一天的疲勞,帶給身心極大的滿足感。

另外針對這個問題,我還專門去採訪了老北京炸醬麪館的大師傅,並聽取了老北京人對炸醬麪的看法。

經過總結與整理,我將從炸醬、麪條以及菜碼的選擇幾個方面談一談其中的講究,從而深入領略炸醬麪的魅力所在。

炸醬:傳統的老北京炸醬麪使用黃醬,北京人尤其愛用六必居或天源的黃醬,用幹黃醬時還需用涼水將其泄開。據郭德綱介紹,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麪會用泡幹香菇的水將其泄開,這樣便可以取到香菇的鮮香,也可以使醬香發揮的更徹底。

萊碼:紅籮卜絲、綠黃瓜絲、嫩芹菜段、鮮黃豆芽、白細蔥絲,青豆、黃豆、白菜絲,白白紅紅綠綠黃黃,搭配起來可謂是賞心悅目、回味無窮。面碼還常隨季節的變換加入不同的時令蔬菜,如在開春的時候,就會加入一些香椿頭。炸醬麪搭配這些面碼,解膩、利口、使營養攝入更均衡。

面:傳統的炸醬麪用神面或是切面。先將面擀成有一定厚度的面片,再用刀將面片切條,隨後,在切成條的面片上灑上一層乾麪,雙手拎起將已切好的厚寬條抻細抻長,只聽輕細之聲,緊接着再一聲“pia”,隨即便投入鍋中。切面也是手工製作,將面擀成薄面片,撒上乾麪,迴環往復,疊成幾層,然後用刀切成細條投入鍋中。先不說面如無數白銀翻攪水中,這一擡一抖一落,一氣呵成,真叫一個“帥”。切面或抻面煮好後,通常會在涼水中過一下,使麪條更加爽滑利口,即“過水麪”。也可以從鍋中直接撈出,北京人稱之爲“鍋挑兒”。夏季人們常吃“過水麪”,冬天多吃“鍋挑兒”。

可以說,一碗炸醬麪在簡樸中透露出精緻,喧鬧中伴隨着閒適,不奢華卻講盡了排場,有說不盡的生活之香,生活之美。

如果說過去由於自然氣候的限制和南北交通不便的影響,炸醬麪成爲北京人面食的不二選擇,那麼在當今社會,炸醬麪就是一種家鄉風味,是一種舌尖盛宴,仍然活躍在家家戶戶中,傳承着北京人的品格。

北京人講究,吃東西,食材可以簡單,但是製作過程決不能糊弄。

北京炸醬麪,麪條一定要筋道。炸醬也要用好的幹黃醬,肉切細丁,最好帶點肥,先煸肉,再倒入調開的黃醬,小火熬製,決不能粘鍋,否則會有糊味。各種調料不能缺少,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豆乾、雞蛋等物。炸好了醬,還得配上時鮮的萊碼。豆芽、黃瓜、蘿蔔、黃花、木耳、香椿等加入碗中,再來瓣蒜,纔算齊活。吃的時候,也要把炸醬和菜碼在碗內攪拌均勻,儘量讓每一根麪條都蘸上醬。冬天,炸醬麪要吃湯麪,熱乎乎的湯水混合着鮮鹹的滋味,一口就暖身。夏天,更是要把麪條過水,把水篦乾淨後,把炸辣椒拌上,吃的那叫一個舒爽。

有人說這是“窮講究”,明明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飯,卻還非透着一股牛哄哄的高貴勁兒。其實,生活的基調本就是艱難,正是有了這些“講究”的儀式感,才讓我們活的有動力,活的有生趣。北京人的講究,彰顯着皇城根底下人們的局氣和規矩。因爲局氣,因爲規矩,所以纔有了北京人賞花養鳥,對生活的無盡熱愛,纔有了對陌生人的熱情款待,纔有了對朋友的大方義氣。

北京人的講究,更是一種樂觀。家裏老人總是會就着花生米、肉皮凍聊着家長裏短。許多生活的困難在老爺子嘴裏就是故事,既是故事,那便一定有悲有喜,他作爲故事的主人公,微微勾勾嘴角,盡是幽默和坦然。酒足之後,一人一碗炸醬麪,吸吸溜溜的吃完。沒有幽怨,有的只是對生活的的滿足。

也許在樂觀的北京人眼中,生活就像一碗炸醬麪,酸甜苦辣都得拌,拌勻了拌好了,吃下去就是日子,飽了,就是希望和明天。

篇二: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竹核雕志

張峻豪

“江南竹核雕藝術創作基地”位於麗水市青田縣溫溪鎮汪坑村,該基地由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鄒麗青先生建立。

這是一個充滿自然氣息,安靜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麗的山水美景,有一絲桃花源的韻味。進門沒走幾步,便進入到了鄒麗青大師的一個小型核雕博物館,這也是他平時進行創作的地方。雖說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什麼核雕作品了,鄒麗青大師將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獻給了政府。因此,這兒只有他較後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廳裏的這些作品大多取材於生活,表現出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藝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這件叫“輪迴”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過是一個簡單的環形藝術品。僅由幾個經過簡單雕刻的竹節構成,每個竹節上有形態各異的小人。這哪算是一件大師的作品呢!後來,在鄒麗青大師的講解下,我才明白這一個個排列有規律的小人——從蹣跚學步的小人到俯首靜坐的老者,是雕刻者藉以表達人的生死輪迴。沒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難體會其中深遠的含義。正如鄒大師所說的那樣,藝術品不在寫實而在於寫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內涵,就會發覺這件作品是多麼精妙絕倫。

緊接着我們又來到大師徒弟們的創作基地。這裏是汪坑國小舊址,後來國小搬遷,鄒麗青大師便將這作爲雕刻技術的交流基地,促進這一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徒弟們在這裏練習核雕技術。這些核雕作品雖算不上特別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發出讚歎。只見一個橄欖核上雕着圓形凸起的果實,旁邊有幾朵花相映襯,花兒有盡情綻放的,也有含羞半開的,又襯托了幾片枝葉,極富有詩情畫意。我們想到了國中所學過的《核舟記》。這麼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費的卻是手藝人幾周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從獲取靈感、挑選材料,到長時間的雕刻打磨,一個手藝人可能爲此廢寢忘食,但是到頭來卻得不到更多人的賞識,難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在逐漸消失。在浮躁的社會中,能真正靜下心來去花上幾個月,幾年去完成一個作品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我們瞭解到,鄒老師的基地原本建在溫溪鎮裏,近幾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鄒老師說道,“一個是空氣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個是這裏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於農村生活,也方便創作。還有就是能提供一種安靜的心態,少一些人打擾。”鄒大師表示,現在這個社會太急躁,大多數人缺少的正是這樣一種安靜的心態。在一小段時間內沒有看到收成便會選擇放棄,因此真正堅守下來的人很少,鄒麗青大師便是很少能堅持下來的其中一位。

藝術家是孤獨的。他也曾迷茫過,他說:“學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靜,少和外人接觸,如果壓力無處釋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爲此兩次患上抑鬱症,有過自殺的念頭。

鄒老師還自己取了藝名叫“秋人”。當我們問及鄒老師爲什麼給自己取這個藝名時,他回答到:“因爲我喜歡秋天,秋天既是豐收的季節,又是落葉的季節。只有落葉肥沃了土壤,來年纔有更大的豐收。還有就是秋天安靜,像我們這些搞藝術的都是喜歡寂寞的,秋天就能給人這樣一個安靜的心態。”從鄒先生對自己藝名的介紹,我們也可以窺見他對人生的舍與得的見解。如今,他同他的藝名——秋人一樣,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靜,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訪問鄒麗青大師讓我收穫頗豐,遠超我的想象,他不僅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生活詩人。他將詩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對生活的態度之中。

如今,鄒麗青大師作爲麗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人讓竹核雕,讓溫溪這個小鎮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篇三: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荷公特祠建築志

胡佳煊

荷公特祠坐落在號稱“煙竈八百、人口三千”的縉雲縣河陽村。河陽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莊設計特色,現有十大宗族莊園式古民居建築羣和十五座古祠堂,保留着三座古代大橋和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動,還有農具、傢俱、壁畫、匾額、雕刻以及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河陽窗花剪紙,荷公特祠就是這些文化瑰寶中的典範。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建於光緒三十二年,是爲了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家祠。據家譜記載,朱得三幼年喪父,由母親獨自養大。後來母親臥病在牀,朱得三侍奉數月,衣不解帶,母親死後守墓三年。浙江巡撫特准給他建造一座孝子祠,用他父親的名字“朱荷”來命名。

祠堂坐北朝南,面積有405平方米,環境清幽,古色古香。祠堂中的佈局與雕刻更是獨具匠心,頗有講究。

祠堂的木雕力求簡潔自然,雖帶幾分含蓄,但也具有鮮明的個性,體現了理財精明、注重實效、不顯奢華的精神。雕花主要分佈在較醒目的位置,例如廊下、門窗、神龕等處,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簡繁之分,細節上各有千秋,裝飾手段自然、活潑、典雅,圖案有動物、植物、器物等,技藝之高超,讓人驚歎不已。

就如正殿中的四根柱子,它們與房樑接壤處都刻有雕花,仔細觀察,分別是馬、虎、狗、羊,它們皆以膾炙人口的典故與俗語爲媒介,分別象徵了忠、節、義、孝,如《春秋繁露》記載:“凡贄,鄉用羔,羔飲之其母必跪,類知禮者。”朱得三就如羊羔一般,將“孝”字堅守到底。他對於傳統風尚的繼承,展現了朱家良好的家風。

祠堂內還掛有清光緒年間的“節孝”牌匾,以及民國時期的“孝女”“冰玉比潔”匾額。孝女匾額上寫“朱孝女名杏仙孝子得三女,幼聰慧喜閒靜,自少女失恃,賴父與祖母撫養成立,女先意承志能得父與祖母之歡心,祖母病,乃父調護多方不離左右,女亦事事服勞,祖母歿,女長齋頂禮焚香叩天時,祝嚴親康健,撫幼弟珍愛備至,女守貞不字閉戶誦經,孝友出於天性,年五十仍然孺慕”,表現出對朱杏仙品行的肯定與讚賞,對後世起着引導作用。

莊嚴肅穆的祠堂記載了祖先們對後輩們的希望。大門口屏風上的《河陽家訓》寫道:知冠禮,慎婚禮,簡葬禮,敬祭禮,敦孝悌,重尊長,務耕讀,禁賭博,崇節儉,息訟獄,教子弟,謹閨門,戒鬥狠,完錢糧,懲奸慝,嚴盜賊,儲常帑,儆私侵,明交易,御外侮。如今的河陽人嚴於律己、品行兼優,祖上的良好品德在此傳承,荷公特祠的文化價值也便不言而喻了。

荷公特祠經過幾代河陽人的修葺、還原,在歷史長河中發出了更加奪目的熠熠光輝,它見證着河陽人對精湛技藝的繼承,也見證着大家對優秀文化的傳承,這巍巍古祠一定會在光華璀璨的天空之下屹立不倒,展現出傲人的風采。

篇四: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包杯土回去》

山一程,水一程,巴士車開始變得顛簸起來,漸漸地出現了土地,棕褐色的土地。車近了,就看見爺爺圈着身子立在那,旁邊停了一輛泛着藍色鐵皮的電動三輪車。下車,瑟瑟的北風剝離了殘餘的暖氣。爺爺略顯笨拙地揮了揮手,羞羞的一聲“爺爺”,氣氛一下跳動起來。坐在三輪車上,左一晃右一晃,還能聽到發動機嗡嗡作響。車速不快,朔風在懷裏打個圈才逃走,道邊田地裏的種地人熱情地和爺爺打招呼,轉身又一揮鋤頭扎進了土裏;路上遇到了父母親的熟人,又是一陣談言歡笑;走進村裏,會有小孩跑過,也會停下來叫一聲“爺爺好”,看見車後的人也不害羞,喊着“叔叔阿姨好”,笑嘻嘻地離開了。

——這是多少年前的記憶了,卻依然歷歷在目。只知那時的我個頭小,就縮在一包一包的行李裏,看着,看着周圍的一切;聞着,聞着從翻起的一陣一陣泥土裏親切;感受着,感受着從家鄉人身上那一份坦率的性情,古道熱腸。

無論何時回到家鄉,都是熟悉的,熱烈的,親切的。

冬日裏的家鄉,越近臘八,就能聞到從家家戶戶泥煙囪裏飄出來的紅豆香。煮爛撈出,先做成一個個紅豆團。貪吃的小孩會在這時就偷偷地捏幾個扔在嘴裏,又躡手躡腳地溜走了。大人們看着白瓷碗上的一個個泥手印,忙呵斥地抓他回來洗乾淨手,轉身又拾幾個紅豆團跑開了。種的糯米夾成粉,用水和,挽起袖子,忙着揉麪,揪劑兒,捏成碗狀。把做好的紅豆團往裏一塞,一攏,再滾上一層米,一個紅豆糯米糰就做好了。過個幾日,做年糕的工作坊就會擠滿了村民,看熱鬧的,忙着收年糕的,打年糕的,咽口水的。一個個連忙捧着剛蒸好的糯米粉,擠過人羣,來到石臼旁。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兒,脫了棉襖,只穿汗衫,手提木錘,在石臼裏磨了幾下,掄起來,空中畫一道弧,猛揮一錘,落下石臼中,撲通一聲,拖一拖,磨一磨,拔起來,再復一錘下去,呼吸逐漸白氣濃重,身上也冒白氣。把一團打好的糯米飯,趕忙拿出來,切開,趁着熱乎放到嘴裏,一股暖流從舌尖傳下去,淡淡甜甜的滋味在蓓蕾綻開。年味越濃,春天,也要來了。

和風即過,“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按老家的習俗,擇一個好日子,全村的人都來到河旁摸河蚌。幾個身強力壯,“水力”好的男子率先扎入水中,試探性的扎幾個“猛子”,烈日當頭,水花陣陣,終於深深地吸足一口氣鑽進河裏,不見其影,只見水波。頃刻,他們竄出水面,從嘴裏強烈地噴出一段水柱,高舉河蚌。岸上傳來陣陣叫好聲,岸上婦女也有了活幹,寒光乍現,開膛破肚——好一塊肥嫩的蚌肉!山歌唱起來了,聲振林木,響遏行雲,水中的人向岸上的人直撲水,驚叫聲,歡笑聲,打趣聲,夾雜在一起,熱情瞬間被點燃。氣溫炎炎,灼人肌膚;熱浪騰騰,水波滾滾。岸上已堆滿了大大小小的河蚌,人們紛紛提着裝滿河蚌肉的桶四處散開。河蚌下鍋,油煙四起,十里飄香。

幾年未回家鄉,又有了遠遠的思念,前面是看得見的世界,後面是回得去的家鄉。對於老舍來說,家鄉是永遠無法割捨的北平的天空,餘華在南門的細雨中吶喊,上海賦予了張愛玲最華麗的傷感。我們從家鄉中走出來,可靈魂搖搖晃晃,念得還是家鄉。故鄉安置不了肉身,從此有了漂泊,有了遠方。異鄉安置不了靈魂,從此有了歸鄉,有了故鄉。家鄉,家鄉,每次提及它,都能想到那棕褐色的土地。上面的人兒,上面的風物,地與之都分不開了。到現在都忘不了在家鄉里吃到的紅豆團,年糕和那鮮蚌肉——這熟悉頑固的味道啊!

“這些,那些,僅剩旖旎字句。”

費孝通先生初次出國時,他的奶媽塞給他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喝湯——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我也想包一抔泥土,在爺爺的褲腳上,在三輪車角落裏,在種地人的鋤頭上,在撒野奔跑小孩的臉上,在煙囪旁,在石臼下,在山中,在岸邊……

然後——再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抔土回去,回去夾在日記裏,“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

篇五: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花氣襲人知晝暖”,一簇枝頭的海棠藉着羸弱的身子捎來宜人的清香。待暖冬盡去,妖嬈動人,紅似胭脂的它也正舒展着輕薄的花瓣,撫弄嬌俏,企盼春天。

上海的古鎮街頭亦有以海棠命名的糕點,“海棠糕”,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剛出鍋時,一個個圓墩墩的,肚皮朝上散着升騰的霧氣,白花花又軟糯細膩的麪皮誕下焦黃色的飴糖。拿鐵板夾着它咕嚕翻一個面,烏黑油亮的黑芝麻佐以胭紅、翠綠兩樣小料,勾起遊人的食慾,甚至身上還會有一道金黃薄脆的拉絲糖衣。拿油紙接過,趁着熱乎勁吃,油亮且綿密的紅豆沙,混合着軟糯彈牙的麪皮,口感極佳。濃郁的焦糖香與麪糰的細膩融合出奇妙的口感,微鹹,鬆軟,豆沙入口即化。

出鍋時的盛裝打扮似在迎接味蕾的擁抱,也讓我想起蘇子形容海棠的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糕並非什麼精緻小吃,豆沙餡有時也調皮地掙脫麪皮的束縛,但卻是極水靈、熱情且鮮活,正如魔都的老上海人“處市井而不市儈,知世故而不世故。”

不平凡的口感背後,是不平凡的手藝和手藝人。

有幸嘗過海棠糕後,留於脣齒的香甜味便敏感地捕捉了我想要細探究竟的心思,而最終了解到了秦雪菊。秦雪菊是秦隆昌第五代傳人,自父親手裏接過這套海棠糕的工具,生鐵鍛造,重達十幾斤。

海棠糕是江南地區非常有年代感的一款糕點。一口圓圓的已有些陳舊的鍋子,六個孔圍住中間一個孔成一圈,這口老鍋顯然歷經了數年的風霜。秦雪菊說:“海棠糕要做得好,調麪漿至爲關鍵。”只見她將麪粉、淨水、小蘇打、雞蛋、白砂糖熟練地一一倒入碗內,配比全憑經驗,還要調以老面,充分攪勻至麪漿粘稠細膩。麪漿攪起來厚重沉鬱,棒子挑起的末梢那一小尖兒倒很嫩滑,彈彈的,煞是可愛。和很多其他老式點心一樣,海棠糕的內陷也是常用豆沙餡,要將紅豆浸泡在清水裏,鍋上燜至軟爛,攪打成泥,不僅如此,還要加一小碗砂糖,一大勺食用油炒香。“這樣纔有綿密、糯糯的口感”秦雪菊邊和着面邊說,“接着放置一晚上就可以使用了。隔天做好一大盆,第二天掀開的時候就已經香得不行了。”又露出欣慰滿足的笑意。另一味必不可少的糖豬油餡,則是用新鮮切丁的豬板油,跟砂糖和勻即可。

製作時,先拿小刷子在模具上刷上一層金黃的底油,舀入雪白的麪漿一小團,再填上一大塊豆沙,用木竹籤把底部的麪漿挑起來裹住豆沙,最上面撮入糖豬油,撒上松子、芝麻、瓜子仁、核桃肉和青紅絲。海棠糕最終的成色,來自於一大塊鐵皮蓋子的配合。燒到滾燙後撒上一層白砂糖,融化到呈焦糖色的時候,反扣在麪漿上,烤個5分鐘左右。其間爲了使其均勻受熱,保證鬆脆的焦糖衣和軟糯的麪皮,秦雪菊將重達幾十斤的模具上下翻轉,即便在冬天,額上也沁出汗珠,細密地陷於皮膚的紋理,模具裏的海棠糕在吐着串串的泡泡。

如今已是機器標準化的大時代,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商品精巧可愛,老一輩手藝人的手作之味卻在消失。而這小小的海棠糕,能在這個小時代的洪流之下被傳承,也算是一種欣慰了。

篇六: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人間煙火:東北燒烤

高一(12)班趙晨一

我的家鄉在東北。說起東北,人們立刻想到的是東北的天寒地凍,東北人的大嗓門,東北人的熱情和實在,而這一切最完美的呈現形式就是東北燒烤。

東北人愛燒烤,就像山東人愛吃麪,廣東人愛吃早茶一樣,首先就是性格的體現。東北人喜歡幾個朋友一起擼串喝酒,燒烤這事,你什麼時候看到過是一個人坐那悶頭吃的?不和朋友吼上幾嗓,然後豪爽地鬨堂大笑,那肯定不是東北人在吃燒烤。

東北人愛燒烤也是環境使然。數九寒冬,外面大雪紛飛,裏面熱火朝天圍着火爐吃燒烤,這和古代文人所描繪的於大雪之間,賞雪品酒,實際上是一回事。這種天地造化,東北獨有,大風雪裏,不吃燒烤,對不起自然,對不起古代那些在鵝毛大雪中逍遙的詩人們。

東北的燒烤種類繁多,什麼都能烤。說他有幾百種醃料和蘸料的配方都是小瞧它,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風味,這叫包容。在東北,沒有誰說燒烤一定要是一個什麼味道,沒有所謂的協會,沒有傳奇故事,沒有規定說配料幾克幾克,東北人單純,就看好不好吃。東北人的實在,在吃這件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東北,如果他們請你吃烤腰子,烤大蒜和烤蠶蛹,那他們一定是拿你當真心朋友看待的。烤好的腰子,渾身都散發着一種油光,一口咬下去那油就從嘴巴里面冒出來,那真是芳香撲鼻呀。大蒜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用來炒菜調味的,但在東北卻把大蒜拿來燒烤,經過燒烤的大蒜,味道沒有那麼刺激,軟面面的,帶着點甜,別有一番風味。烤蠶蛹必須是東北燒烤的最愛,他對食材的要求相對較高,因爲蠶蛹烤之前必須是活的,在烤制的過程中還要掌握火候,這樣烤出來的蟬蛹外面金黃酥脆,裏面鮮香滑嫩,一口下去滿嘴蛋白質的香氣。

“在東北,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在東北,燒烤攤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沒有VIP卡座,也沒有包廂。管你多大的腕兒,在這兒都得老老實實的坐在小馬紮上,套用東北人一句常說的話“誰都不好使~”。也不用講究什麼上首、主副陪之類的,就是隨便一坐,幾杯啤酒下肚,話匣子打開了,感情升溫了,生分的陌生人也變成過命的兄弟了。這就是東北人只認朋友不認權貴的義氣。

VIP包間的好處是安靜,但對於個性張揚的東北大哥來說,自己在嘮社會磕的時候不能被方圓三五桌的食客聽到,並投來讚許的目光是不過癮的。回憶回憶自己的英雄事蹟,教教手下的小弟做人,煙霧繚繞間,彷彿自己登上了人生巔峯。當然,隨着一聲結賬,這種短暫的美夢也到此結束,但也增加了繼續爲艱難生活奔波的動力。

沒有人統計過東北到底有多少家燒烤店,一個技藝高超的老闆和一個八面玲瓏的老闆娘似乎是每一個燒烤店的標配。東北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燒烤,並不是因爲東北人天生就會燒烤,其實,在那成千上萬的燒烤攤背後,是一個已經逝去的黃金時代。

上世紀80年代,東北地區以工業廠區推進城市化,大量大型國有企業盤踞在東北大地上,人民生活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但轉眼來到90年代,受產能過剩、冗員過多、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國有企業面臨改革及重組,下崗潮在全國內蔓延。而東北作爲國有企業最多的地區,受到打擊最大,數百萬的工人下崗。無數人在一夜之間變得無依無靠,帶着飯盒去廠裏再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當一個哈爾濱人在1999年的春晚上說出“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這其中的辛酸又有誰知。而這樣巨大的就業人口自然要去尋找出路,於是,低成本,簡單易上手的路邊燒烤攤便成了不二的選擇。最早的東北燒烤喜歡用自行車輻條當籤子使,那時候,剛好很多自行車廠倒閉,大量的鋁鐵車條被廢棄。燒烤店就用低價購入這些車條,消毒加工,做成燒烤的籤子。和竹籤子比起來,輻條價格低,而且因爲導熱性能好,肉熟得更快,味道也更好,這種車條串就成爲東北燒烤的特色。與其說是東北人選擇了燒烤,不如說是燒烤兜住了正在下墜的東北人。那個黃金時代或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但燒烤幫助東北人邁進了下一個時代。

擼串,光是提到這個詞語,就會讓人感受到那股豪邁勁兒。對於東北人來說,擼串不僅僅是一份夜宵,那些在煙火繚繞中留下的歡樂和淚水,已經組成了東北人的生活,是東北人靈魂的寄託,是一天枯燥工作生活後的解藥。褪去白日炎熱的夏夜,與二三朋友一屁股坐在店外街邊支起的摺疊小桌,肉串在炭火撩撥下的滋滋聲和一把調料撒上去落入火中的噼啪聲隨着碳火的味道升騰,一呼一吸間肉香伴着香料的熱氣竄入鼻子,短暫的等待時間不會讓人心煩卻讓嘴巴和胃做足了大吃一場的準備,烤肉微焦的外皮在齒間破開,內部的肉汁混合辛辣的香氣迸發。在這裏沒有矜持,籤子迅速在小桌上排成一排,一輪狂擼之後來一大口冰啤酒,麥芽的清甜卷着串香伴着細密氣泡在口腔中炸開,也許這纔是對生活最高的敬意。

在路邊用酒杯碰撞、人聲鼎沸、喧鬧非凡,生活總是在熱熱鬧鬧地向前走着。對於喜歡煙火氣的東北人來說,一個食物如果經過了精雕細琢的話,那它就少了那一份真實,難以消解掉生活帶給我們的疲憊和疲倦。夜暮降臨,在街頭巷尾喧鬧的燒烤攤上,一盤羊肉串,兩瓶冰啤

篇七: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通州運河志

高一(13)班樑雨桐

京杭大運河自隋唐以來溝通南北,交融文化,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我家鄉北京的通州段大運河更有其來世意蘊和今生華章。

我以詩、書會友,瞭解運河來世輝煌。

“漁洋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於楚練,照耀輿臺軀。”

唐代大詩人杜甫如此形容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的通州大運河。而早在唐代以前,西晉時期,曹操就已開通白溝,白溝很好地發揮了其漕運和灌溉作用,助曹操攻下袁氏父子盤踞多年的冀州州治和守衛幽州。白溝雖只到河北省,但卻與幽州的安定息息相關。到了隋朝,隋煬帝下令調發百餘萬人開通京杭大運河,北起涿郡,南至餘杭,將橫亙在金雞背上的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聯繫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運河體系,發揮其征戰漕運、發展農桑和宗教傳播等巨大作用,纔有了本段開頭杜甫所描寫的盛況。唐朝時期,設有幽州北市,不同地方運來的絲、米、茶、糖、魚,甚至戰馬、鐵、皮革等成爲了這裏的商品,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更有不同民族的人民聚在這裏做生意,可謂是填街塞巷,熙熙攘攘。元朝初年,由於京杭大運河彎度太大,難以運送糧草,元世祖採納郭守敬的建議,將北運河裁直,形成了當今運河挺拔的姿態。而後郭守敬又重開張家灣至積水潭的運河,曾有古籍記載,元世祖從上都回大都,見潭中舳艫蔽水,桅牆林立,熱鬧非凡,大悅,賜名“通惠河”。自此,元朝對京杭大運河改造完成,方便明清漕運。

有了現代的便利交通,京杭大運河失去了其運輸要道的地位,本該從人民生活中淡去的京杭大運河,卻在媽媽問起姥爺國慶假期想去的地方時,被堅定地選擇了,這不禁讓我疑惑。在採訪姥爺時,他豁然一笑,道,

“想當年解放初期,運河末端積水潭可是有名的商業區,賣什麼的都有,而且人滿爲患,真是熱鬧啊!年輕的時候,我還去過一趟通州的大運河哩!看着商船來來往往,暢想着未來蒸蒸日上的生活,你看,現在可不是過上了這好日子?”

“姥爺,您也只是對當年的懷念,通州大運河對現在的日子可沒什麼影響了吧,那現在的大運河怎麼還留着呢?”

“咦,傻孩子,這你就不懂了吧,大運河那可不只是運運東西,更多的可是人們心中的情懷和精神,永不磨滅,生生不息,你去一趟就懂了。”

帶着疑惑,我來到了通州大運河公園,高低排列的大廈林立在眼前,隔開藍天與白雲,也呈出遼闊而平靜的江面。回頭,我望向一塵不染的街道和排列整齊的商鋪,心中不禁爲運河傳承者們鼓掌。走入小鋪,熱情的阿姨走上前來,“孩子,要點什麼?”我掃視店面,貨品齊全,但也不過是平時都能買到的,此時一個印着“漕”字的小布袋吸引了我的眼球,“阿姨,這是什麼?”“這個啊,是紀念品,是一小袋漕米,可以爲你帶來幸運哦。”她頓了頓,繼續道:“通州這段大運河在清朝時期用於漕運,貨船絡繹不絕,漕米也一袋接一袋。京劇,知道吧?徽班進京走的就是這兒!厲害吧!咱這公園還有1:1復刻的乾隆下江南的船呢!一會兒你可得好好看看!而且,咱們2500多歲的京杭大運河可申遺成功了呢!北京運河博覽會也要開起來了,到時候記得來呀!”阿姨眉飛色舞地說着,驕傲極了。我點點頭,心中燃起一團快意,也跟着驕傲起來,別說,我們中國北京真挺厲害。

帶着買下的漕米,我扶着姥爺走進觀光船,耳邊響起姥爺的感慨:“十幾年沒見,又寬嘍,又漂亮嘍!”確實如此,等到船開,我走上二樓天台,迎着風擡起頭,眼神遇上了九十點鐘的太陽,它在南方照耀着江面,波光粼粼,金光燦燦。大樓逆着光向我揮手,它們穿着透明玻璃色的衣服,堅定地矗立着,也笑着迎接我。遠處的橋跨在江上,飛機掠過頭頂上方,先進的自動駕駛小車在岸上駛過……腦子裏想象的唐朝貨運和經商的繁榮畫面閃回:岸邊彷彿有人扛着好幾袋大米,蹚着水,踏上岸去;賣魚的阿姐在船上高聲吆喝,不時甩甩手中新鮮的魚;富態的商人走下馬車,和夥計攀談着運酒的種種事務……變了,變了!強壯的機械臂搬起千斤重的大米,不再需要人力;政府規劃了合理的菜市場,賣魚阿姐有了固定的買賣場所;商人也不必遠行,幾通電話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沒變,沒變!太陽依舊高高懸掛,經濟依舊繁榮發展,中國依舊欣欣向榮,通州大運河水依舊滾滾遠去!科技解開運河身上的擔子,爲它授予最鮮豔的紅絲帶,並告訴運河,在這個新時代的北京,一切都變好了,人民富裕了,國家有發展,民族有希望!看看運河邊的人們啊,是多麼驕傲!他們欣喜你的水淨,讚賞你的寬廣,更熱愛你的過往和發展。你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勞動的成果,是文化的傳承者,河水從隋煬帝南巡、唐詩宋詞、裁彎取直、徽班進京一脈相承,再到運河博覽會和高科技美好生活。看着你,我看到了美好的過往,體味到了血淚的付出,也感受到了新生太陽的光和熱!首都北京會代表中華民族乘着你的風浪,在地球邊上放號,告訴世界乃至太陽系、銀河系、整個可觀測宇宙!告訴他們,中華民族經歷千年奮鬥,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

我望着河水遠去,思緒飄回,通州大運河不止於其歷史,更有綿延不敗的文化存在於心中,值得所有人保護和傳承。

篇八: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婺劇·傳承

鄭路凡

在採訪河陽古民居的時候,村民演繹的婺劇《僧尼會》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婺劇,也叫“金華戲”,是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爲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

婺劇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建國後,因金華古稱婺州,1950年正名爲“婺劇”。而這以上的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崑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後發展爲合班,並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在這之後,徽戲傳入了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後,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於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爲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係。西安高腔流行於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係,也有人認爲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

以上三種,均一人啓唱,衆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託弦,一人啓齒,衆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會》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僧尼會》這起事情就發生在婺城區羅埠鎮的“雌雄山”上。早先,羅埠地方有兩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觀音山”。兩山只隔着三十來丈寬。和尚山有個“碧桃寺”,寺裏住着五六個和尚;觀音山上有個“仙桃庵”,庵裏住着五六個尼姑。

和尚山上有個小和尚和觀音山上一個小尼姑蠻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種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澆菜;小和尚到塘埠頭洗衣裳褲,小尼姑就趕去幫他洗。日子頭一長,兩人心裏都有點意思啦,便是講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邊嬉笑取樂,混混日子。

兩座山的山神爺看見他們兩個日日都是這樣子,也只好“唉”一聲,想神仙都難免思凡,何況兩個凡人動心呢。索性好人做到頭,把兩座山來個日分夜合。從此,這兩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時曾經路過這裏,曉得這兩座山會日分夜合,馬上彈起眼睛烏珠,罵起山神老爺來了:“你們兩個孽畜,竟敢做出傷風敗俗、不成體統的事情來。從今日起,兩山不能合併,中間用溪隔開,不準架橋,違者要抽筋。”山神爺見真命天子發火了,連氣都不敢透一聲,把和尚山往東移,將觀音山向西移,中間隔了一百廿丈,還開了一條五丈寬的溪,真當連獨木橋也不敢搭一根。

哪裏曉得,洪武皇帝能拆開日分夜合的山,卻偏偏拆不開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們心想:“你當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宮,七十二偏宮,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氣,越想越恨這個洪武皇帝。臨近清明那幾天,他們看見村裏一對對夫妻上山祭祖,腦子裏也有了辦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們分別脫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來。到了溪邊,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脫鞋便把小尼姑背過溪。逃出了和尚廟和觀音庵,做了一對夫妻。

婺劇傳承的中國文化還吸引了外國朋友,互動顯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人知曉婺劇。在婺劇的傳承中,去欣賞中華文化!

篇九: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家鄉風物誌——北京鼓樓

高一(7)班張晨煊

北京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處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鼓樓坐北朝南,爲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通高46。7米。樓身坐落在4米高的磚砌城臺之上,東西長約56米,南北寬約33米,臺上四周圍以宇牆。鐘鼓樓作爲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鼓樓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爲古代城市的報時臺。擊鐘鼓時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108響。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重建鐘鼓樓。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1924年)將鼓樓改爲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爲齊政樓。1957年鐘鼓樓被列爲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鐘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爲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鐘鼓樓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此,鼓樓也成爲了北京的一項文化地標。

鼓樓也是許多老北京人的童年記憶。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李阿姨給我們分享了她與北京鼓樓的故事以及對鼓樓的看法。李阿姨從小住在德勝門外,而姥姥家和小姨家住在城裏。每當李阿姨乘着5路汽車經過鼓樓時,就標誌着她進城了,即將開始一段快樂的時光。而當她從城裏回來路過鼓樓時,她就會很難過,因爲她最開心的時光就要結束了。鼓樓在李阿姨的童年故事中,就像她感到快樂的開關,牽動着她的情緒,也一直陪伴着她生活、成長。

在李阿姨小時候,鼓樓大街還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商業街,有許多飯館兒開在這條街上。而鼓樓紅彤彤的城牆,也有着很強的標誌性。

在李阿姨上大學之前,鼓樓一直是不對外開放的。因此她一直很奇怪,它爲什麼叫鼓樓,裏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等鼓樓對外開放後,李阿姨去參觀了鼓樓。鼓樓裏面並不是很大,讓她有點失望。不過相比較於其它景點,鼓樓更多地是作爲中國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北京的一處文化的地標。

鼓樓在李阿姨的印象中沒有特別深刻。它與德勝門、天安門等地方相比,真的是一點兒都不起眼。鼓樓已經融入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自現當代以來,人們計時已經不再需要鼓樓報時了,家家戶戶都有石英鐘、手錶,看時間更爲方便。但據瞭解,在重大節日的時候,鼓樓也是會敲鼓鳴鐘的。李阿姨很遺憾自己並沒有趕上過鼓樓敲鼓鳴鐘,因此在一個具有傳統代表性的地方聽見鼓樓敲鼓鳴鐘,還有信鴿兒縈繞在周圍,成爲了她的一個願望圖景。

鼓樓滿載歷史的痕跡,又在傳承中創新,這不僅指的是自身的與時俱進,還有對外的開放、接納與包容。

鼓樓的變化,從衣食住行便可窺見一二。隨着時代的發展,儘管驢打滾兒、雞頭米、芸豆卷依然是人們喜愛的美食,但一溜兒精緻美味的日本料理、色香味俱全的韓國燒烤、焦嫩多汁的美式牛排也悄然住進了鼓樓大街。人們驚訝於北京國際化的節奏,卻也迅速融入其中,鼓樓下的老北京人也成爲了“舌尖上的世界”首批嚐鮮者。

而隨着交通的發展,除了迅速建起的立交橋外、不斷整改的道路外,風靡一時的楔形汽車也駛進了鼓樓街頭,成爲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近年來,北京中軸線系統治理、騰退修繕,成爲了大家關注的話題,鼓樓也在騰退範圍之內,許多網站、報社上都有關於鼓樓騰退的採訪。在千龍網上的一篇文章採訪中,鼓樓腳下生活了近60年的居民尹寶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據尹寶麗所言,在上世紀,衚衕人家最想改善的就是居住條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衚衕裏不少院門口搭起了煤棚子,街里街坊們也開始琢磨給自己的小家擴展空間。《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政策出臺後,鼓樓附近開始騰退,居民們通過“自願申請式騰退”搬進了更大更整潔的房子,鼓樓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在鐘鼓樓腳下生活了大半輩子,尹寶麗也捨不得這段情誼。如今,她每週都要回雨兒衚衕轉轉,到什剎海邊上遛遛。鼓樓附近的衚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百姓們都由衷地感到高興。

“作爲北京人,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好了,新建的建築和基礎設施與古都風貌協調了,這種改造是一種精雕細琢式的漸進過程,更突顯北京歷史的厚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北京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建設中,鼓樓正在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鼓樓滿載歷史的痕跡,又在傳承中創新,這不僅指的是自身的與時俱進,還有對外的開放、接納與包容。

對於鼓樓的未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展望。李阿姨認爲,由於有鼓樓的映襯,周圍的一些建築不宜過高,可以更好地保持老北京的傳統風貌。至於鼓樓旁邊地什剎海和地安門、南鑼鼓巷等商業街區,都是很有特點的商業街,但是它們實際上經營地東西並沒有太多地特色。她希望這些商業街區能在鼓樓核心區的映襯下,把這幾個地方發揚地更好,更有老北京的特色。

北京鼓樓,已經成爲了北京的標誌性建築,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景觀,更是融入了北京人的朝夕生活中。鼓樓目睹了千年變遷的滄海桑田,也將見證我們奮起騰飛的燦爛明天。

篇十:家鄉風物誌高中作文

真實、善良與純粹——鄉村集市的獨特魅力

高一(2)班劉靚

說到集市,它似乎常常被當作是農村的特殊習俗。實際上,在農村與城市尚未分化的年代,我國所有的交易場所都能被叫做“集”。集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物與物的交換”,到了唐宋,集市的門類就更五花八門了,有米市,魚市,夜市,廟會等等。這些集市開放的時間也有所講究,一般不同的地方都會在不同的特殊尾號日開放集市。可到了現代,這種傳統方式不再滿足盈利的需要,於是各大城市紛紛建立起遍佈大街小巷的便民超市,而只有那些最爲質樸與勤勞的農民們,依舊保持着這樣的傳統。集市文化也就因而變成了鄉村特有的文化。

小時候過年放假回到家,必不可少的“環節”便是到家旁邊的集市趕集。雖是北京正月最冷的時候,這裏的商販一點也不見少,都忙忙碌碌地經營着自己的小攤。在場地裏擺攤是要收管理費的,一米攤是三十元,農民們大多擺不了這麼多東西,也並不划算,於是你能看到的攤子,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一小塊,上面堆滿了水果蔬菜;賣小吃的要麼撐起一個桌子,上面每格放上不同的小吃,要麼乾脆就隨走隨買,推着煎餅車、棉花糖機、刨冰機、糖葫蘆小車到處吆喝,經常把本就不寬的道路得水泄不通。

他們趕集並非採取就近原則,而是用日子與不同集市的開設日參照,在平谷區裏的農民們一般哪裏有集就去哪裏趕,哪怕要開車開上一會也一定要去。

我於是對鄉下人對趕集的熱情產生迷惑:超市裏的東西包裝得比集市上乾淨,新奇的玩物在電商平臺上也都能買到,不同地點的集市上賣的東西也千篇一律,何必算着日子,起個大早去集市上買東西呢?

可與我不同的,集市對於鄉下的孩子們來說是爲數不多的娛樂場所。我在集市上排隊的時候問了一個小女孩兩句,她只是舉着手中的奧特曼玩具,嘗試着禮貌地和我說話:“這裏有好吃的好玩的。”這是那個年紀的孩子們最爲純粹的願望。玩具攤上五毛錢一包(現在也很少有這個價格的玩具了)的泡泡膠,一塊錢一個的小戒指,小吃攤上五塊錢一個的棉花糖,只有在冬天才能買到的特色小吃糖葫蘆,用小紙杯裝的刨冰便足以滿足他們美好的小願望。

我本以爲,商販追着集趕是爲了多賺些錢。實際上這並不是全部的原因。集市上總有些生意並不火熱,常常坐着冷板凳看面前人來人往的商販,這幅景象總讓人有點心酸。然而他們本人卻毫不在意,說自己陸陸續續擺了十多二十年攤子,就是這樣有時賣的多有時賣的少,自己並不靠這個養家餬口,只是平時在家裏閒不住,就擺擺攤,碰見熟人嘮幾句,讓生活充實些。也有的練就了一副好手藝,就來集上賣賣手藝,有個編氣球的大爺把氣球編成帽子,惹得小朋友們喜歡,生意在各個集市都十分火爆,自己因爲掙了不少,也因爲有人喜歡自己的手藝,每天活的充實自在。農民的勤快似乎是刻在骨子裏的;農忙時每天四五點起牀,去地裏撒農藥,摘豆角,回來以後篩豆子、剝玉米,把穀子放在平房房頂上曬曬;農閒時就拿些餘下來的農產品,在集上擺個小攤坐上一上午。現在越來越多的北京人開始嚮往周邊農村裏的生活,說起原因來都是鄉村生活不同於國際大都市的緊張繁忙,悠閒自在,其實不然,勤勞是悠閒的本錢,自律才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這便是農民們生活的箴言。

除了熟悉的鄉村面孔以外,趕集的也不乏穿着時髦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是覺得趕集熱鬧,亦或是在長大成人後,想來回歸一下純粹的本心。那個跟着家人一起來趕集的小孩又何嘗不是在都市裏奔走的我們呢?在習慣了都市中的繁華之下,或許簡單的買些土特產,與農民們搭搭話才最能讓他們玩得盡興。在淳樸的農民們的觀念裏,無論是商戶還是遊人,只要同來集市上趕集,就成了一家人。在智能的掃碼付款之後,商戶們依然保持着同人講價的習慣。“我買五個能不能多拿一個?”“嗨,多拿就多拿一個唄。”這樣的對話也已然成了鄉村的特有文化。經常有人看見別人手上拿的東西好玩,就直接問是從哪裏買的,問完之後再順理成章地聊上幾句:“你也趕集啊”,“是,放假都跑這來了。”這樣一來,大家就算認識了。在相對閉塞的村與村之間,集市也成了最普通最單純的交際場所。少了利益薰心和爾虞我詐,年輕人們趕一趟集回來,心情必然清爽愉悅。集市上那滿滿的人間煙火氣,是鄉下人最普通的精神滋養與精神慰藉。

相比之下,超商店鋪裏的看店人,雖是一臉和顏悅色,貼心百倍,但私底下卻一心想着讓你多花些錢買他的東西。繁華背後足見真純的可貴,也許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在商場超市遍佈的今天,還有人依舊願意去簡陋的集市上趕集了。

農村集市承擔着許多職能,不僅是鄉下少有的娛樂場所和交際場所,更寄託了萬千鄉下人最爲純粹的處世風格,爲人們提供精神給養。

誠然,農村集市不僅當前能夠如期開辦,在未來也會長期存在下去。尤其是作爲可稱得上是最爲現代化的北京所少有保留的農村習俗,就更加珍貴了,也因此,做好開辦集市的工作對於村委會和政府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爲了吸引更多的人來體會集市文化的魅力,硬件設施是首先需要得到改善的。實際上,在我所看到的十幾年裏,集市的環境的確改善了許多。以前大都沒有範圍的劃定,商販們就隨意就地擺攤,有的橫在馬路上,遊客車輛也只是停在路邊,這使得周遭的道路被堵死。而現在不但劃清了集市區域的邊界,還讓商販們按照貨物的種類選擇相應的分區,對遊客的車輛也專門劃定了停車位,使得集市開辦有序起來。從前簡陋的零錢桶也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二維碼牌子,順應着時代的發展。政府還爲部分地區的集市建造了乾淨的公共衛生間,無論是在集市開辦的日子還是平常,都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可見,硬件設施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來趕集。雖然我覺得在趕集的人心中,集市上的人文魅力往往是不言而喻的,但村幹部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宣傳的方式將集市文化的人文魅力傳播出去。在未來,他們會嘗試在逢年過節的集市裏開辦舞蹈歌唱匯演活動,不僅能夠豐富鄉村婦女們的日常生活,還能讓人體會到農民的熱情好客。

不過在我看來,這些節目尚對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將外人來趕集的直觀感受和最爲平常的買賣互動捕捉下來,演繹成小品和相聲,最後再通過這些平凡的瞬間把大家不言而喻的人文魅力總結成文字,說到大家的心坎裏,才能令更多的人感到“鄉村大舞臺”有意思,愛去看。

除了文藝匯演活動,村委會還有着讓當地學生寫文章、畫海報,特殊節日開展積分兌換活動的想法。雖然還不知道真正實施後效果怎樣,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能令集市文化創新發展、永續發展的好方式。

可以期待,在未來的集市中,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體會到農民們淳樸的處世風格,在買與賣的過程中迴歸最本真的自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935r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