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風物誌800字作文(精選2篇)

家鄉風物誌800字作文(精選2篇)

  • 關注:2.49W次

篇一:家鄉風物誌800字作文

家鄉風物誌800字作文(精選2篇)

妙應寺白塔

張子涵

有別於大多數衚衕的橫平豎直,在北京阜成門內大街的安平巷一帶,衚衕歪歪斜斜寬窄交錯,卻有着最濃郁的煙火氣。這樣一片鱗次櫛比的矮矮房頂簇擁着的就是妙應寺白塔。白塔總高51米,磚石結構,塔基由大城磚壘起,高出地面兩米,塔基中心便爲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積足有810平方米,護牆與兩層方形須彌座疊高達9米。塔身是碩大的白堊色覆鉢體,形狀如同葫蘆,其上是蓮座和承託塔身的環帶形金剛圈。華蓋頂部的紋銅盤周圍懸掛36個小銅鐘,風吹鈴鐺,聲音清脆悅耳,銅盤之上便是銅質的圓錐形小塔剎。

金與白的對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顯得崇高、空靈而聖潔。生活在衚衕裏矮矮屋檐下的人,擡頭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視中,白塔以一種勻稱的姿態與雄渾闊大的氣勢在成爲一種視覺上的絕對地標,也以其建築空間的宗教記憶而擁有一種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這樣成爲衚衕中一種不可忽視的存在。

事實上,對於北京城來說,白塔也承載着深刻城市記憶。元代由於西藏地區的佛教傳入內地,在漢地出現了許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應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處。作爲當時營建元大都的一項重要工程,寺院位於大都城西,從此成爲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習儀和譯印蒙文、維吾爾文佛經之處。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爲始,名中都,在元統一後成爲名揚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話“先有白塔寺,後有北京城。”白塔與北京同生。

從元大都的大聖壽萬安寺,到明清兩代的妙應寺,白塔經歷過繁盛香火,也遭遇過大火和掠奪,幾次破敗修繕,歷盡滄桑。寺廟是中國傳統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間,在過去不僅是祭祀的場所,還承載着文化活動交流與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見證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與繁榮,穿越百年後,便以一種默默的姿態將城市的傳統文化記憶保存於、參與於市井的熙攘與沉靜之中。生活在白塔腳下的人們,每每擡頭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剎,總會觸動一些悠遠的思緒。絢爛而偉大的文明、繁榮與落寞的更迭、傳統宗法的色彩、百年積澱的種種,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種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爲了衚衕里人們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織於、紮根於人們的精神世界。衚衕裏的人們,彷彿生命從未短暫過。

近年來,城市人口增多、經濟迅速發展,在白塔寺這一片靜謐的衚衕街區隔壁,就是聚集着衆多知名金融機構、工作節奏極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並沒有在現代化浪潮下執拗於古舊,而是以一種叛逆而溫情的姿態,成爲發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羣設計師發現了這個奇特的衚衕街區,並開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計劃”的有趣嘗試。整個計劃以白塔寺歷史衚衕街區爲背景,對於衚衕中的部分空間進行重新設計改造,以衚衕微更新的方式,用設計思維改善居住環境。於是,在原本逼仄破舊的衚衕夾道中出現了用紅鏽色鋼板分割出的微空間與綠竹,煥發出復古的美感。原本單薄乏味的老舊院落經環形的幾何框架結構與四合院主房連結起來,擴大了空間的縱深。迎接新生,保有溫情,是老胡同在發展浪潮中的一種態度。包容創新與人文情懷,也是這座城給予北京人的一種氣質。

白塔寺外圍是一長段紅牆,從南頭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種深邃的味道。在紅牆斑駁牆皮另一側,是東夾道,衚衕裏的居民經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擺出來坐着聊天休閒,孩子們扯着風箏在夾道里跑,路邊,還有幾處咖啡館,在濃郁的咖啡香氣籠罩下的人們透過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莊嚴典雅的白塔。

篇二:家鄉風物誌800字作文

洛陽粉漿面

馬京嶽

河南地大物博,偏偏吃食總不大精緻,以面爲主,大多已燴、燜、炒、熬等平常吃法湊合,有時乾脆清粥配饅頭,實在有些乏味。

獨有一道粉漿麪條大值得回味,即使在快節奏且追求利潤的今天,吃法已不太正宗的粉漿麪條也是早餐桌上的常客。面是其次,濾得漿白濃稠的酸漿纔是精華。愛的人如我,便是處在異地他鄉也念念不忘,不愛的連味也聞不得。

據傳在明朝正德年間,洛陽方縣一戶姓史人家開了個飯店,生意興隆。有一年,小麥收成不好,豌豆卻大豐收,飯店便天天賣豌豆麪飯。直到一天,一位京城的欽差大臣路過此店吃飯,因無上等米菜,店主無奈之下只得用盆裏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麪條,以椒葉、藿香爲料,豌豆漿作湯簡單下了一碗麪,誰料這酸香濃郁的漿面竟頗得大人喜愛,自此這一做法便廣爲流傳,成了一道名吃。也成爲洛陽三絕其一——洛陽水席上的名菜。

粉漿麪條最重要的就是這漿了,麪條多少粗細並不講究,這配菜也是依喜好而定,唯獨這漿,要想“主味酸而回味甘”很需費一番功夫。在自家很難做出一碗好的粉漿,如要做一碗粉漿麪條都得現跑去豆腐坊買新鮮漿液。做漿要將用水泡好的綠豆在石磨上磨成粗漿,去渣後,放置發酵物,充水放曲,晾一到兩天,粉漿便大致做好了。接下來還要是打漿,把酸漿放在80度左右的鍋中,漿的表面會浮上白沫,這是要用勺子輕輕打滑,等到完全細膩光滑,直接下面條,芹菜葉,黃豆,撒上花椒粉和芝麻油便可出鍋。在媽媽上學的那個年代,校園旁邊就有賣粉漿麪條的,五分一碗,賣粉漿的的直接從大鐵鍋裏盛出無什佐料、幾近清湯的一碗漿面,卻總能讓人吃的大汗淋漓,逼出寒氣,在冬天漿麪條更是成了多少莘莘學子的深夜慰籍。聽聞以前也有賣粉漿的貨郎挑擔走過大街小巷,現在卻是見不着了。到我這一代,粉漿的名聲稍見落沒,但在河南隨便一家早餐館也見得的。餐館大多用黃豆做漿,放又細又短的面,幾小把芹菜葉,不拘者甚至可以把麪條放在的塑料杯裏,用吸管吸着吃。最好再配香蔥餅或韭菜盒子,那便中和地香醇濃厚,回味悠長的更甚,值得我屢屢回味。

一碗粉漿傳承千年,早已被時光的磨輪濾得更細,釀的更純。以前是河南農民蹲在田埂子上一口大蒜配一口粉漿麪條,現在講究的卻要配上韭花辣子醬,雪菜丁,蘿蔔丁,榨菜絲等等。雖改的不一定妙,但也說明吃食這東西不像建築古蹟,拆了變損,改也不得;也不像手工手藝如皮影泥塑一般無人繼承,眼見就要湮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民以食爲天,歷代流傳的小吃已經浸潤到每戶人家的裊裊炊煙中,融入到街邊口叫賣小吃的喊聲中,甚至在爹孃教孩子廚頭竈腦,代代流傳中。且如粉漿麪條這般簡單便宜又富含智慧的、只用剩物菜杆就可做的小食,便更加容易流傳,另一方面,鑑於其可塑可改性強,適宜人羣更廣,也容易合上國家發展腳步的拍子,實在是難得,無怪乎被命名爲河南十大傳統名小吃之一。

粉漿麪條既上得了水席的高雅之堂,也下得了村子裏每戶人家的鐵鍋瓷碗,偶爾姥姥也做一碗給我嚐鮮,端碗出門坐看不遠處菜畦芹菜苗上跳動的螞蚱,心裏便認清,牢記這就是家鄉的味道,走到再遠也忘不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9pn4n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