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精選8篇)作文

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精選8篇)作文

篇一: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精選8篇)作文

探索多元評價,提升核心素養

爲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XX市第二中學積極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此項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目標,努力探索適合學校學情的教育評價改革辦法。

XX市第二中學進行的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對學生個體在校學習期間全方位、全過程、發展性的綜合評價,是對國中學生三年成長曆程的真實記錄,在對國中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時,應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範,關注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把評價作爲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形成對學習的積極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發揮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

一、評價方法

組織建立學生綜合素質學校評價小組、學生綜合素質年級評價小組、學生綜合素質班級評價小組、學生綜合素質學生評價小組。組織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學生對有異議的等級進行復議。評定小組客觀、公正的評定學生綜合素質等級,並作出綜合性描述。年級綜合素質評定小組對各班評定結果進行確認並公示。

二、評價過程

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要貫穿整個國中階段。從學生入學起,學校要根據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建立《XX市第二中學學生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手冊》、《學生成長記錄袋》等相關的檔案,學校要將此納入學籍管理,使之成爲學生學籍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評價維度

思想道德、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能力。各維度等級的人數控制在:A等35%以內;B等45%以內;C、D等一般不超過20%。

1、思想道德方面

主要從學生的日常行爲表現進行評價,制定公平、客觀的評價量表,主要從遵紀守法、追求公正、講文明禮貌、注重儀表、尊重他人、樂於助人、誠實守信、熱愛集體、具有責任感、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和奉獻精神,勤儉節約、節約用電、用水,講衛生、不亂吐亂扔、熱愛生命等方面進行評價。

2、學習態度與能力

學生在學校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學習,同學、老師每天關注較多的也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果,評價主要從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興趣、學習習慣與方法、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綜合評定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制定明確的評價量規,學生按評價量規進行評價,同時也爲學生指引明確的方向。

3、交流與合作

日常教育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追求科學,思想健康向上。與他人團結互助,約束自己的行爲,能夠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見解獨特,也會接受同學的批評建議,與他人交流能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可以很快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做事認真負責,善於與他人協同“作戰”,並主動挑戰一些困難,社會實踐能力強,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快,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4、運動與健康

運動與健康評價主要包括學生身體發育基本情況、學生提質健康評定、運動與健康自我評價、運動與健康工具評價等幾部分。學校每學期會組織學生體檢,關注學生身體發育與視力健康情況。根據國家下發的執行標準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測試,包括長跑、跳遠、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多個項目,綜合考查學生的體質健康。

通過舉行春、秋季運動會,籃球、足球比賽和趣味運動會等運動項目,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增強鍛鍊意識,提升運動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5、審美與表現能力

評價要素有感受美、欣賞美、逐步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能初步感受、欣賞並珍惜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學校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各種藝術活動表現自我,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定的藝術愛好,對藝術學習有興趣,具有創新意識;對於美的含義有着自己的理解,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懂得美的真正含義。生活中,關注學生的儀容儀表,穿着上得體大方,也懂得用美來裝點自己。

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包括“綜合性評語”和“等級評定”兩部分,及附件“學生綜合表現記錄”。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每學年第一學期在12月、第二學期在6月完成。國中三個學年共評價六次。對畢業年級,計劃在各學期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上,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做出終結性評價。

學校成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校以來,改變了以學習成績評價學生成長的片面的評價方式,真正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評價方式的改變,對教師更是一個鞭策和激勵,更真實地認識自身的價值,努力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校會繼續完善評價方案和制度,做好相關保障,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篇二: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實驗之星”德育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XX市XX實驗國小“實驗之星”德育評價項目是XX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項目緊緊圍繞學校“智行至真”辦學理念,對傳統“三好學生”“三行之星”評價進行改革,用形象直觀的星星作爲評價的載體,形成了全新的“實驗之星”德育評價體系,通過評價的漸進性與延伸性,有效引領學生形成良好道德,促進學生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着力“評價內容”,建構“1+5”評價體系

學校以學生培養目標,以品真行正、睿智多才的現代公民爲引領,以學生日常行爲表現爲研究內容,關注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具體表現,突出評價的過程性。結合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徵,以“實驗之星”爲載體,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和鼓勵強化,在內容導向和持續性評價中,形成了一種“認同+激勵”的德育評價機制。

“1”是“實驗之星”,是評價體系中的最高榮譽,只有本年度同時獲得5顆星資格的同學才能參與當年學校實驗之星的最終評選。實驗之星與以往的每班若干個名額不一樣,學生名額遠少於學校班級總額,符合條件的學生還要經歷班選、級選、校選的過程,通過有效的評價梯度建設,既給予全面發展的學生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明確了讓全體學生共同努力奮鬥的最高評價目標。

“5”是“品正星、智慧星、健體星、藝術星、實踐星”,以五育爲基礎,“品正星”爲品德、德行,體現“品真行正”的培養目標。“智慧星、健體星、藝術星、實踐星”體現“睿智多才”的培養目標。每一顆星有獨立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均遵循“立足過程,源於積累”的評價原則,確保評價的可行性和發展性。爲此,學校以全面培養爲目標,系統設計了評價指標體系,包含5個一級指標、32個二級指標,採用層次分析法,對三級指標進行素質能量積分賦權。

關注“評價主體”,設計“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一份好的評價體系,需要多方評價主體的全面參與、內外協調、多元合作。《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要“探索學生、家長、教師以及社區等參與評價的有效方式”,設計“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爲導向的“實驗之星”評價體系,改變以往德育評價單一主體的困境,以“五方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一是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班級評價的學習主體評價;二是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參與的教學主體評價;三是校長室、德育處等部門協同推進的管理主體評價;四是家長參與、家校共育的監護主體評價;五是第三方評估機構客觀複覈認證的主體評價。如此,通過立體交互、互聯共通的“多方參與”評價機制,切實爲德育評價的有效實施和齊抓共管的德育環境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三多”評價策略,促進“實驗之星”評價有效運行

1、多環節評價運行策略。將靜態的終結性評價變爲動態的過程性評價,關注教學過程的激勵功能,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關注課間過程的監控功能,強化學生品質行爲;關注課外學業的反饋功能,加強家校聯繫。多個環節評價,最大限度地涵蓋學生學習生活表現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2、多種方法評價策略。採用多元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智力因素評價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等。採用描述性評價、實踐評價、追星卡評價、成長手冊評價、課堂激勵評價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在德育評價中的應用,通過對每一個學生品行發展的持續關注和大數據收集,多視角、多側面、多渠道採集並保存學生道德發展狀況的關鍵資料,實現德育評價的個性化。

3、多端運行評價策略。充分利用現代化互聯網技術,利用軟件研發第三方評價數據軟件,開發“教師端”“家長端”“管理端”模塊,對學生在校學習、獲獎實時記錄,實現評價及時化、信息化。

XX實驗國小邵錦燦校長爲全體教師解讀評價體系

重視“評價結果”,構建“爭章奪星”交互整合機制

爲鼓勵學生互學趕幫,實現自我全面發展,達成學校培養目標,學校構建“爭章奪星”成長評價機制,力爭讓不同孩子得到不同的評價,在獲得肯定收穫成功的同時體現評價導向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爭章,即爭取“紅領巾獎章”,其側重評價學生思想引領與行爲評價,增強綜合素質評價的效度。“紅領巾獎章”的評價結果,用於貫通同一層級的榮譽、實踐和崗位激勵,各類載體堅持“自下而上、分級設置、縱向銜接、逐級推薦”的原則,將紅領巾獎章的考評內容融合於“實驗之星”的評價中,每年度通過隊員的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優秀隊員的典型激勵作用,在全校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同時也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五維“爭章奪星”成長評價機制倡導評價結果反作用於評價主體,助力於學生綜合素質逐步提升。一是評價結果用於“章星”評價導航,發揮“導航儀”作用,明確思想導向;二是評價結果用於師生互動,發揮“發動機”作用,激勵學生髮展;三是評價結果用於督評審覈,發揮“診斷書”作用,引導教師教學;四是評價結果用於內控監測,發揮“聽診器”作用,監控育人質量;五是評價結果用於家校互動,發揮“晴雨表”作用,密切家校聯繫。

恰當的評價和鼓勵就像一顆小小的能量種子,會在孩子、家長和老師的心中生根發芽。學校充分利用實驗之星評價體系,匯聚能量,激發孩子的潛力。通過校本德育評價模式和評價指標體系搭建,制定符合學校實情的學生德育評價體系,通過大數據管理、評價項目表徵化、結果規範化處理,全面提升了學校德育工作實效。

篇三: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基於大數據(HDR平臺)中職學生成長評價體系

利用大數據促進教育發展、推進教育變革已成爲共識。XX市信息技術學校結合大灣區發展時勢,依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精神,引進國產高性能數據庫引擎,建立學生德智體美勞數據庫HDR平臺,實施“五育並舉”數字化學生成長評價方案,建模挖掘分析學生行爲數據,構成家、校、企多方參與和多維度評價學生成長的信息化支撐平臺,構建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評價學習成果的線上生態系統,輸出學生綜評報告單,採用成長檔案袋的方式,科學評價學生,探索出了中職學校利用大數據技術助力評價、賦能學生五育發展的實踐模式。

一、構建“5個板塊+14個項目”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爲了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素質,將學生培養成“五育並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XX市信息技術學校搭建了學生成長(HDR)平臺,形成崇德、志學、健體、審美、尚勤五個板塊和十四個項目,實現五育過程的跟蹤監測,通過無感式、伴隨性的數據採集,實現多維度、綜合性、智能化評價。

1、“崇德”板塊:守正明德,引導學生成爲責任擔當者。本板塊主要引導學生深學細照,培根鑄魂,立德修身,守正篤行。一是通過德育量化管理項目,記錄學生早讀、早操、出勤、課堂紀律、儀容儀表、宿舍衛生、紀律等行爲規範。由教師和學生幹部共同打分錄入,以規範學生日常行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二是通過德育操作評定項目中學生自評、互評、班主任評價和班級自定義評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評價,起到規範學生行爲的作用。

2、“志學”板塊:錘鍊技能,打造具有創新精神的問題解決者。本板塊主要激發學生求學內驅力,引導學生將高中專業、大學專業、未來職業和一生想成就的事業這四“業”貫通,使學生學習內驅力更充足,學習方向也更明晰。一是成績管理項目,負責收集學生考試成績,並對其他相關情況進行常規記錄,還可根據設定的比例對學生的成績按班級、學科進行分析彙總,方便學生對比不同階段的學習成績。二是搭建“我的課程我做主”慕課自主學習項目,教師藉助XX慕課平臺,上傳慕課資源,要求學生按需學習,並自動統計學生學習數據。三是自定義學習成果的“成長檔案袋”項目,負責記錄學生本人的學習作品、相關證書、工作經歷等,引導學生“三省吾身”,審視學習收穫,發展自己的特長愛好。四是學生考證數據收集項目,負責收集學生參與的各類考證成績和類型等數據,自動統計每個學生證書數量,並快速統計出學生的大學聯考資格,及時引導學生獲取相應的證書。

3、“健體”板塊:強筋骨,強意志,引導學生成爲終身運動者。本板塊主要是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理念和積極心理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體育對人的直接作用是“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使身心全面發展。一是體育項目通過收集學生身體健康及體質數據,在國家健康體質數據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在校體育成績,爲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供參考依據,設計合適的方案引導學生“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二是學生生活數據收集項目,負責收集學生是否正常就餐、吃零食情況、去校醫室拿藥等行爲數據,以引導學生正常就餐,多運動,減少就醫次數。三是心理健康項目,主要是通過相關心理測試,收集學生的心理健康數據,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4、“審美”板塊:觀察體悟生活,引導學生成長爲優雅生活者。本板塊主要引導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提升學生對美的感受力、發現(認知)力、鑑賞力、表現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基礎審美素養和自身專業審美素質。一是“我的圖書我做主”人文審美項目,負責引導學生按班級分享讀書筆記,教師也推薦閱讀書目、寫書評,同學可以點贊、評論相關筆記,系統能自動統計學生的讀書筆記次數及點贊、評論次數,該系統已成爲學校的特色。二是基礎審美(社團、課程)項目和專業審美(技能第二課堂)項目,收集和統計學生參與類型、次數、成績、獎項等數據,全面瞭解學生課外美育學習薰陶情況。

5、“尚勤”板塊:崇尚勞動,引導學生成爲新時代能工巧匠。本板塊主要引導學生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養成教育,引導學生成爲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於創新的“新時代能工巧匠”。一是志願者數據收集項目,負責收集學生參與志願活動的次數、類型和表現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志願活動,並高質量完成志願活動中的任務。二是勤工儉學數據項目,收集和統計學生參與類型、次數等數據,全面瞭解學生課外勞動情況。

二、打造“1+1+1”中職學生,成長大數據評價平臺

近四年的改革實驗,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現評價轉型,從單一的學科學業評價走向基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評價,最終建成中職學生成長大數據評價系統“3個1”,即形成1箇中職特色學生成長(HDR)平臺,構建1個學生綜合線上生態系統,鼓勵學生個性化學習,輸出1份學生綜評報告單,起到育人導向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用。

1、形成一箇中職特色學生成長平臺。爲了實現綜合評價學生素質,將學生培養成五育並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校引進了學生成長(HDR)平臺。該平臺是一款基於國產高性能數據庫引擎的數據應用工具,是在學校教育數據建模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實時查詢或二次輸出,實現精準數據篩選、靈活碰撞分析。HDR平臺可利用學生日常數據進行綜合評價,實現對教與學過程的跟蹤監測,無感式、伴隨性的數據採集和多維度、綜合性、智能化評價。該平臺通過綜合分析學生情感、態度、思維和行爲等信息,使教學評價更加全面、立體和多元,有利於保障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構建一個學生綜合線上生態系統,鼓勵學生個性化學習。學校建立了由學生自主閱讀圖書、自主慕課課程、自我評價學習成果的綜合線上生態項目。在該生態項目中,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學生可以展示作品,分享學習的心得體會,瞭解同伴閱讀動態;教師以身示範,分享閱讀心得、好書、創意想法,瞭解學生學習動態,適時引導;家長可以瞭解教育常識、學校文化,關注孩子的學習動態;學校可以進行核心理念宣傳、文化滲透。

3、輸出一份學生綜評報告單,引導學生了解自我、健康成長。學校在實踐中建立了14個項目,以“五育並舉”爲評價準繩,以過程積累的大數據爲評價依據,以促進學生髮展的“高影響力”活動爲評價內容,採用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方式,強調多元化評價主體,形成學生綜評報告單。本體系起到育人導向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用,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真實自我,明晰自身的優勢特長和發展短板,引導每個學生都找到適合自身成長的方式。

三、提質增效,助力成長成才

經過近四年的實踐,本評價體系遵循“客觀記錄、全面評價,德技並修、體現特色,五育並舉、多樣成才,健全制度、強化監督”實施原則,已初步顯現成效。

1、促進了學生個性化學習。本成長評價系統通過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改進了自適應學習系統,自覺參加“我的課程我做主”慕課自主學習項目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促進了學生個性化學習。

2、深入評價了學生的成長。充分利用大數據,結合學生成長數據和相關職業的能力要求,對學生現狀進行了分析賦分,深入評價了學生成長。這不僅讓學生個體對自我有全方位瞭解和持續性激勵,也讓校方和家長更系統地獲取學生成長狀態,找到學生更好的成長路徑,同時讓用人單位根據需求選拔人才。

3、改善了教育決策。通過利用大數據,跟蹤學生學習,學校已挖掘出更多的隱性數據及其關聯性,從而有效提升了教學預測精準性和決策科學性,促進教育教學效果的優化和質量的提升,使決策者及時糾正決策偏差,提高決策質量。

4、培養了技術人才。近3年,學生參加各類創新、技能大賽獲市級以上獎項300多項,企業對學校畢業生滿意度達98%,取得了突出的校企協同創新成績,學校榮獲20XX年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校企工作室原創動畫片獲得國際動漫金羊獎、國際版權金慧獎,學校榮獲全國中國小智慧校園示範校、XX電商最佳人才培育機構等殊榮。

篇四: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激活多元德育評價賦能學生核心素養

爲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工作要求,近年來,第三國小立足校情,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立“向真行雅”公民養成育人目標,以多元評價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以評價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以德育星級評價爲載體,在日常規範中樹立規則意識,紮實涵養品行,將學生評價改革落實落細落地,取得了新成效。

一、基於公民養成教育,建立德育星級評價體系

學校將德育教育校本化、主題化、課程化,構建了“向真行雅”公民養成“123456”德育工作體系,把德育星級評價作爲公民養成教育具體實施的重要載體,提高了德育實施的可操作性。評價體系以《第三國小“向真行雅”公民養成教育行動手冊》的形式呈現,從道德行爲、自我管理、學習能力、習慣養成等方面,形成了《德育星級評價細則》,每個學年分設德育主題、內容及教育要點,設置10顆星(愛國主義教育星、遵紀守法教育星、行爲習慣教育星、心理健康教育星、生命安全教育星、社會實踐教育星、誠信友善教育星、科學創新教育星、艱苦勞動教育星、個性特長教育星),開展星級少年和星級班級爭創評選活動。通過立體交互、互聯共通的“多方參與”評價機制,切實爲德育評價有效實施和齊抓共管德育環境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二、紮實推進德育星級活動,涵養學生品行

學校在德育星級評價推進中,努力做到課程教育有融合、活動設計有趣味。根據公民養成教育的目標要求,結合德育教育實際將德育星級評價融入其中,將“公民養成”教育,融匯到學生學習生活中,課程建設秉承“快樂成長”這一理念,致力於爲學生成長爲未來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學科素養課程、個性素養課程、公德素養課程”三個板塊相互支撐起德育課程體系,將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社會主義法治教育、推進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教育,細化到主題活動和課程實施中。在星級創建規則和活動開展時,注重學生參與的興趣和全員性,各種星級活動在設計時融思想教育、個性展示、實踐鍛鍊於一體。(如,在行爲習慣星級創建規則制定時,面向全體學生徵集出臺《三小快樂少年的6大好習慣》、《第三國小誠信友善公約》三字訣,並將其編成童謠傳唱,同時以圖文形式在操場牆體呈現,路隊行走揮手微笑禮成爲第三國小師生之間最真誠的問候。)

三、關注評價實施效果,培養“向真行雅”星級少年

爲將“向真行雅”育人目標在學生身上得以彰顯,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修養,學生的每一個良好行爲及出色表現都能得到及時評價。此外,學生也能依據評價結果主動探索自我發展路徑,充分調動自我約束、自我成長、自我評價的積極性。在德育星級評價中努力用儀式讓學生感受、珍視、傳遞。營造有榮譽感的氛圍,保持星級榜樣示範的持久性。星級創建有活動啓動儀式和授星儀式,隆重頒發文明班級德育星、佩戴星級少年徽章。(如:升旗校會奏唱國歌、校歌;入隊儀式莊重又不失活力;線上、線下開學典禮簡潔有序、畢業典禮深情寄語。星級學生被聘請爲學校“文明監督員”;在學校大廳宣傳板和微信公衆號進行星級少年風采展示;倡導老師手機隨手拍,記錄學生文明舉止,把表現突出的學生樹爲典型,發送至學校微信羣和家長羣,利用開學典禮、升旗校會等活動鄭重表彰;觀摩黨員示範崗班級創建亮點;爲表現突出的星級班級錄製視頻,作爲典範在全校師生家長中傳看學習。)

德育無形,潤物無聲。“向真行雅”公民養成德育評價體系實施以來,共發放約3000個德育星級少年徽章,評選出約200個“德育之星”文明班級。《XXX市第三國小“向真行雅”公民養成教育》成果收錄到龍江學校辦學特色集萃,20XX年經複檢學校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師生文明有禮、開放書吧誠信有序借閱、校園內乾淨整潔、上下學路隊秩序井然……溫婉優雅,彬彬有禮的小公民雅言雅行舉止在師生身上得以體現;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特色得以彰顯。如今,XXX市第三國小“向真行雅”公民養成教育理念,已經深深植根於每一位師生家長的心中,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積極向上的快樂少年、理性合作的家長,以崇尚真善、追求卓雅的精神風貌形成了和諧的育人氛圍。學校將進一步創新思路舉措,鞏固辦學成果,不斷探索教育評價新路徑,助力學生核心素養髮展,讓每個學生感受成長的快樂,讓每一位教師享受工作的幸福。

篇五: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探索推新“三值”評價體系

近日,XX省教育廳公佈了第二批83個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XX市上報的5個案例均成功入選。同時,XX市發佈了第一批12個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教育評價改革工作推進一年多來,初顯成效,8月,XX市在XX省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集中調研會上介紹了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工作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效。爲擴大改革輻射面和受益面,“XXX教育”推出系列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重點推送“XX省第二批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XX市第一批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供交流學習。

近日,XXXXX中心國小“第四個五年課程評價”啓動儀式舉行,探索推新評價體系——“三值”評價體系。這意味着學校在探索“評價賦能”之路上再邁新臺階,進入第五代教育評價校本化實踐階段。

“三值”評價體系在該校建校以來不斷探索評價改革的基礎上,改寫了評價的定義,不僅探索多元主體多維度評價,將教師、家長和學生納入評價體系,還將價值判斷、價值促成和價值創生統一起來,通過現代化技術最終實現“以育人爲本”的“三值”立體評價體系,即以評價培育智慧引路人,以評價培育“三有接班人”,以評價培育“教育合夥人”。

判斷、促成、創生,構成“三值”價值體系

什麼是“三值”評價?

該校校長劉慶兵介紹,學校以全人教育實踐爲基礎,通過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突出體現三種價值,即判斷價值、促成價值和創生價值。

判斷價值是以評價來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進行判斷,實現鑑別、診斷的作用;促成價值是以評價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創生價值則是因育人而評價,以評價明確新的發展方向。

尤爲特別的是,“三值”評價賦能對象並非只有學生,而是學生、老師和家長。將家長納入評價體系,完善教育鏈條,護航學生成長。

“聽課革命”賦能,培育智慧引路人

20XX年10月的一個上午,XXX中心國小四年級開展“深度課堂觀察”活動,組織年級數學老師到其中一個班級聽該班數學老師如何講課。看起來很像傳統的“聽課”,但卻有着很大區別。

課堂觀察的陳俏婷老師詳細地記錄了觀察筆記。筆記逐條記錄了孩子們關於畫出三角形這個知識點的學習情況;包括自己畫出三角形,看看同桌如何畫三角形,對比不同人畫的三角形的特點,總結出三角形具備的特點,並通過互相討論和驗證這些特點等。

“可別小看這些觀察,老師通過觀察課堂上學生的情況,可以瞭解到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和自主探究的情況、學生之間的協同和交流、學生對知識點的遷移和應用能力等,可以此判斷學生學習力。”陳老師說,看起來是在“聽課”,但實際上是通過課堂觀察學生來評價老師教得如何,“我們老師們將這個探索和改變稱爲‘聽課革命’。”

“這屬於評價體系裏對教師的評價。”劉慶兵介紹,區別於傳統的聽課考察教師講課質量,深度課堂觀察是從“看教師”轉變爲“看學生”,看學生怎樣學、學得怎樣;從“看場面”轉變爲“看焦點”,看焦點學生、焦點問題:從學習內容方面,看學生是否把握了本質與變式;從學習過程方面,看學生是否展開了建構與反思;從學習方式方面,看學生是否親歷了探究與協同;從學習結果方面,看學生是否學會了遷移與運用。

“觀察焦點課後議”是促優教的重要環節。“聽課革命給我們教學帶來深遠的影響,通過深度觀察學生課堂情況,促進了老師們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這也是XXX中心國小建校至今,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攀新高的原因之一。”陳老師說。

“作業+上課+考試”變臉,改變評價學生方式

國小生酷愛喝飲料,特別是碳酸飲料,但大人卻常教育孩子們要少喝飲料,這是爲什麼呢?爲解開這個“疙瘩”,XXX中心國小的孩子們變身小小探究員,探究飲料的種類、飲料中的色素等等,明白了爲什麼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喝飲料。孩子們甚至還嘗試製作不同的果汁飲料。

這既是該校項目式課程內容,也是“寒暑假生活超市”的探究型作業。這一上課和作業模式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和歡迎。

據悉,爲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XXX中心國小不斷探索從學習方式、作業設計等多個維度創新:探索優化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以“問題+”教學爲導向,開展學生寒假生活項目式學習探究活動,將跨學科知識應用與藝術欣賞、動手實踐等有機融合,讓作業“起”於生活,“啓”迪思維,煥發出靈動之美!而孩子們也在行中學、行中思、行中悟,將學習所得用一幅幅作品、一場場演說、一個個探究報告等等方式來呈現。

不僅如此,學校在多年前便開始探索“遊考”,爲一二年級的學生推出“遊考嘉年華”,通過學科融通讓知識點融進生活觀察題中,讓孩子們在不用面對傳統紙張試題的同時,還能釋放兒童天性,通過所學知識、團隊協作、靈機應變等,在遊考中快樂自信地“過關斬將”,並不斷成長爲有思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

“基於深度學習的項目式課程、寒假‘生活超市’、遊考等,都是孩子們認識世界、提升思維、自我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我深度學習能力的外顯。用它們代替傳統的學習、作業和考試方式,孩子們必將向知識的更深層次出發,探索知識的本質,在學習中真正獲得成長,進而讓學習真正發生;同時也是結果評價調整爲‘過程評價’,讓評價更爲多元和立體。”

“父母課堂”新玩法,找到教育合夥人

“沒有想到學校開展親子教育的方式如此好玩。”參加完學校組織的“爸媽故事會”後,該校一年級學生家長劉玲一連說了三次“太有意思了”。

原來“爸媽故事會”是學校爲學生家長特別設計的親子課堂。家長定期走進課堂當起老師,給孩子講講書中、生活中的故事,聊聊自己的成長故事,內容涵蓋交通安全、情緒管理、保健知識、科學探究等多個方面,拓展課堂邊界,豐富學生視野。看到爸爸媽媽化身爲老師,孩子們都特別喜歡!

父母精進,兒童受益。針對一年級家長所處焦慮期、過渡期和穩定期分別開設相應的“父母學堂”課程,課程一改說教的模式,而是將家庭教育的知識層層遞進到家長的腦海和意識中,真正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助力兒童共同成長。“父母學堂”這一模式也深受學校家長們的喜歡,幾乎每一堂課程都是座無虛席。

同樣受到家長歡迎的還有“親子智慧課堂”“問渠講壇”等,“通過創新家長課堂模式,真正地讓家長參與到了育人的過程,成爲教育合夥人。”劉慶兵說,“‘三值’評價體系也大膽將家長納入評價對象,從家教理念值、家校共育值、親子陪伴值等多個維度評價家長的同時,也提升了家長和家庭的獲得感,而這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篇六: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20XX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改進中國小校評價中指出:“國家制定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標準,完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加強監測結果運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XX市從20XX年始,每年均參與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簡稱國測),通過對歷年監測報告的分析和解讀,結合“十四五”期間全市品質課堂行動總體規劃,XX市開展了基於“國測”結果應用的“品質課堂”評價改革探索,通過課堂評價改革,引導教學改進,落實學生素養培養。

一、以先進評價理念爲導向,發揮評價引導教學功能

1、國測結果報告分析與解讀

XX市每年開展面向市政府主要領導、市鎮教育管理幹部、教研員、一線教師等層面的報告解讀工作,總體解讀各年度國測報告,深度挖掘報告中相關信息,明晰國測項目總體評價理念及其理念背後蘊含對教學改革的總體要求。參與國測的各個學科組織骨幹團隊深入解讀、剖析學科結果報告,明確學科監測理念、指標框架及監測數據反饋學科教學的優勢和不足,結合當前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兩者之間的差距,確定品質課堂評價改進的關鍵內容和核心要素。

2、構建品質課堂評價量表

在分析的基礎上,分學段組織團隊研製學段品質課堂評價量表;各學科則在學段評價量表的基礎上,結合學科課程標準、學業質量評價要求及其課堂現狀,制定學科品質課堂評價量表。邀請課堂教學、質量監測、課程改革等多方專家,對學段、學科品質課堂評價量表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進行論證;廣泛徵求鎮街、學校和教師等多方意見;依託品質課堂實驗基地,組織基地鎮街、學校、學科開展課堂評價試點,檢驗品質課堂評價量表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實踐中修正、調整、完善評價量表。

3、優化評價體系,全面推廣應用

在試行基礎上,依據實踐情況,制定品質課堂評價指導意見,引導、促進學校和學科教師運用品質課堂評價量表指導教學行爲改進,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課堂教學品質。結合品質課堂教師研訓、示範基地建設、教學能力大賽等項目,將品質課堂評價融入教學視導、考試命題、課程資源建設等相關工作,在實踐中優化品質課堂課堂評價體系,實現全市推廣應用。

二、以評價體系爲指引,深入推進品質課堂行動

1、構建品質課堂評價體系,促進教師教學行爲改進

目前,XX市已完成各學段及學科品質課堂評價量表的構建。品質課堂評價量表總體框架分爲“教師教的品質”“學生學的品質”兩個一級指標,體現課堂“雙主”理念(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的品質”則包括“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行爲、個人素養”五個二級指標,“學的品質”包括“參與情況、思維狀態、知識技能、能力素養、情感態度”五個二級指標。各學科評價量表在以上框架基礎上結合學科需要適當調整。

20XX年正式啓動項目至今,XX市通過品質課堂理念研訓、基地建設、教學能力大賽等多項措施,推動區域、學校、教研組圍繞品質課堂評價指標、核心要素等,大量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極大促進了教師教學行爲改進。

2、緊密結合國測結果應用,讓評價改革在日常教學中落地

與國測結果應用緊密結合,以國測評價理念爲指導,以評價倒逼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強化教師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意識,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結合品質課堂教師研訓、實驗基地建設、教學能力大賽等項目,將品質課堂評價融入教學視導、考試命題、課程資源建設等相關工作,在實踐中優化品質課堂評價體系,逐步全面推廣應用。XX市課堂教學正逐步由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和側重“知識技能訓練”的封閉式課堂,走向“雙主-對話-合作”和側重“能力、素養培養”的開放探究式課堂轉變,真正發揮評價引導教學改進的作用。

篇七: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筆者在此結合自己所學專業淺談兩點學習體會。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是一根指揮棒,這根指揮棒一定要擺正方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方案》立足全局,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針對黨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不同主體,提出了改革措施。

以立德樹人爲主線,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在黨政工作評價上,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爲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緊緊抓在手上,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

在學校評價上,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爲根本標準,將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加強和改進學校黨的建設以及黨建帶團建隊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等作爲重要評價內容,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爲。

在教師評價上,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爲第一標準,把師德表現作爲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覈等的首要要求,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在學生評價上,堅持以德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完善德育評價,強化體育評價,改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嚴格學業標準。

在用人評價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以崗位需求爲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

這些舉措都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任務要求,有利於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形成。

由過去評價黨政、學校、教師、學生四個維度,變爲評價黨政、學校、教師、學生和用人五個維度,並提出了相應的評價內容和指標。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教育改革難,不只有會考和大學聯考的原因,也和現在社會上的用人導向有關。很多用人單位限制學歷文憑,甚至非名校、海歸不要,因此導致中大學聯考學生壓力大,以及“唯分數”“唯名校”“唯學歷”等情況的出現。《方案》提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爲導向、以崗位需求爲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爲限制性條件。選人用人政策變了,那麼用人單位就會形成以品性能力選人、靠崗位需求取人、憑實績貢獻用人的導向和環境,基礎教育就會得到真正的減壓。

篇八:教育改革評價典型案例

最近一年多以來,我常沉迷夜深人靜的獨處時光,處於一種冥想的狀態,任思緒穿梭時光,在內心修籬種菊,直到詩和遠方愈發明朗。

去年年初,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春天的腳步,褪去了春節的紅幕,草長鶯飛的季節姍姍來遲,親眼目睹園內半數老師陷入了沒有錢發工資的窘境,園外民營幼兒園經營舉步維艱的情形,我的內心開始萌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黨和人民給予我穩定的工作,讓我不至於爲生計奔走四方,但我是否做到去專注於每個幼兒的發展?黨和人民對我的幼兒教育滿意嗎?有沒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標準,可以讓我能客觀地感知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好與壞、得與失?我的內心是茫然的。

於茫然中,我一直在苦苦的探索着,在探索中豁然開朗。2020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於教育來說,如久旱逢甘露,久雨遇新晴。“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這句話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她剛好回答了我的困惑。我如獲至寶,欣喜不已,這不就是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標準麼?我深信,只要把這句話鐫刻在我的心裏,深入我的腦海,付諸於行動,就一定可以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走向卓越!

我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這句話中,提取了三個關鍵詞,遊戲、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在趣味遊戲中激發興趣,讓興趣成爲孩子最好的老師,從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怎樣才能在組織開展遊戲活動中實現兒童的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呢?在認真梳理總結自己從教十年的經歷中,我對趣味表現和嚴肅立意深信不疑,以此來作爲未來一段時間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標準。

什麼是趣味表現?一言以蔽之:呈現給幼兒的幼兒園生活是快樂的、遊戲是有趣的。孩子們視園如家,視老師如媽媽。無論是習慣的養成還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都應該向趣味表現要方法,要目標。

將教育蘊含在趣味中,在趣味表現中實現教育目標。比如,我班孩子因爲好奇將畫畫的顏料打翻了一地,這時候,沒有指責: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把地弄髒了。而是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在好奇中激發興趣,放手讓孩子們去畫、去塗、去探索。讓孩子們觀察,提出疑問,得到答案,原來藍色遇見紅色是紫色,綠色遇見黃色是黃綠色,紅色遇見黃色就變成了橙色。“老師,我看到了彩虹”,“老師,這是國旗紅”,“老師,我長大了要當一個畫家”,於是我設計出“奇妙多彩的世界”的特色主題活動,帶領孩子們認識多彩的世界,明白顏色之間有這麼多的串聯。這是來自好奇的興趣,源自趣味的認知。生活處處皆課程,幼兒園生活是美妙有趣的,在趣味表現中實現教育目的。顯然,這樣詩意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一定樂於接受!如梁啓超所說,“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纔有價值”,我想,教育亦需如此,才能體現出教育的價值。

把樂趣還給孩子,讓天使的翅膀自由翱翔。“教是爲了不教而教,教是爲了樂學而教”。一次咯咯大笑、一次短暫的思考、一次認真把玩都是孩提時代最真實的樂趣。遊戲,自帶樂趣,自然也會得到幼兒的青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讓我的教育教學充滿樂趣。我時常告誡自己,組織開展遊戲不可隨意,不可漫不經心,必須嚴肅立意。

阿莫納什維利告訴我們,兒童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閒置着的,它猶如一座神殿,把它棄之不顧,無異教育的犯罪。所以,無論組織開展什麼遊戲,都必須認認真真策劃好遊戲中的價值引導工作。

遊戲不是玩耍,不是迎合,不是灌輸概念,而是給孩子的心靈點亮一盞燈,照亮孩子內心的真善美;打開一扇窗,還孩子一個精彩的世界;種下一粒粟,讓孩子茁壯成長。在趣味遊戲中挖掘遊戲的深層次價值,如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加強品德修養的、培養奮鬥精神的……,育人如平地起高樓,只有夯基固本,才能一日百尺。開展遊戲中,幼兒是飛翔的風箏,老師的手中握着線,時時牽掛相連,以幼兒爲主體,相信幼兒,收放自如,鬆緊有度。老師融入遊戲,並在遊戲中綻放魅力,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在遊戲中整合零碎的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遊戲中實現育人的目標。建立一套遊戲的完整體系,從系統和統籌的高度對一系列遊戲的組合進行嚴肅立意,確保一整套遊戲組織下來,孩子們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在運動中鍛鍊了身體,也健全了人格;在遊戲中享受了樂趣,也成就了習慣;在些小細節中釋放了天性,也形成了價值取向,在遊戲的片段中,形成思維和方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的過程,就是認識資源的過程,遊戲的過程,就是對利用資源的實踐。遊戲能給幼兒帶來一連串充滿疑問、挑戰、機會、興奮、驚喜、沮喪、等待、滿足、失落等等的體驗,帶來高品質的學習。我們要有一種基於幼兒發展性需要的課程資源視角,合理地蒐集、運用資源,促進幼兒經驗的生長。也要有一種基於幼兒實踐性需要的活動策劃視角,整合教學資源,優化實踐方案,促使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策劃遊戲之初,更加去注重觀察那些有利於幼兒多樣化遊戲、持久性遊戲的資源,比如幼兒園的戶外種植養殖活動,玩泥沙活動等,多樣化激發興趣,持久性鞏固認識。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提高了幼兒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於嚴肅立意和趣味表現中組織好每一天的每一個遊戲,以遊戲爲教育教學的基本活動,這也是堅持“幼兒教育去國小化”最重要的舉措之一。除了組織好遊戲,我也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去國小化的要求之下,幼兒園究竟應該給孩子教什麼?仔細梳理,正是要通過趣味表現教會孩子如何融入集體,讓孩子們瞭解“個體與集體”的概念,感受“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在遊戲中,懂得如何進行社會交往,累積生活經驗;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學會照顧自己;在遊戲中,教孩子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們守時間、堅持不懈、專注於一件事……從什麼叫形成優良的學習品質;繼續以遊戲的方式,將知識自然而然地傳達給孩子,“教”給孩子知識。

心向往,腳步自然跟上。幼兒在前,我在後。我正在以方案中提到的“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爲指引。於嚴肅立意和趣味表現的藝術融合中組織好遊戲這一基本活動,爲孩子點亮一盞心燈,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51le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