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精選5篇)作文

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精選5篇)作文

篇一: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

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精選5篇)作文

盞中江南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當時光緩緩流淌,飄出嫋嫋清香,如一壺紅火慢煮的清茶,純粹乾淨,茶聲輕響,是茶葉與清泉的呢喃細語,壺口無心之中溢出半絲半縷茶香,是春天的氣息,愈燒愈新。“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江南水鄉,烏篷慢搖,細品茶香,摒除過往是非,懷一顆寧靜致遠之心,讀一本《望江南》。

一位周身縈繞清和之氣的茶人,在抗戰期間,一肩挑起傳承茶業與守護家人的責任,又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茶業復興中,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他的執着經營下,杭茶取得了工藝上的巨大飛躍,機器製茶得以實現,茶走出了國門,邁向了世界,蜚聲海外。他是家族內部的定海神針,在那個山河飄搖、時局動盪的年代,卻穩定住整個家庭,低谷之中也未曾傾頹。

或許在那個泥沙俱下的歲月裏,即使是杭家本門,個人選擇不同,終身的道路大相徑庭的也不在少數。社會上更多的人,是在侵略與壓迫的夾縫中苟且偷生,在時代的滾滾車輪下屈服——戰爭年代總是一個荒誕的故事。

而像杭嘉和這樣,能夠不爲時局所亂,默默守護一縷茶香的人,屈指可數。杭嘉和的一言一行,都像被茶深深地浸潤過,言談舉止間散發出一脈清香。在衆多紛亂複雜之間,這位茶人似乎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外表不動聲色,內心堅若磐石。他所擁有的“精行儉德”的品質,其實可以讓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超越紛爭,從而看到事情的真相。這樣的茶人,也如茶一般,在一次次翻炒跳動、上下沉浮的苦樂年華中,凝聚清雅,終爲上乘。

杭家作爲杭州茶人的代表,因茶而生,因茶而興,因茶而美,因茶而凝聚,因茶而深沉堅定。他們與茶的接觸,使他們獨具魅力。杭嘉和的淡然清雅,杭嘉平的堅決無畏,葉子的賢惠溫柔,寄草的直爽果敢,得荼的靈巧活潑……杭家的許多故事,看似平淡,但背後卻有着許多關於茶香茶性薰陶多年才能得出的道理。

這也是本書中給予讀者思考之處。所謂的茶人精神,並不是跳脫出時代、與世隔絕的高人隱士能夠擁有的,而是置身時代漩渦之中,依然能夠端起茶盞細品茶香的人的特質。這種精神是茶人融入骨髓裏的信仰。這使茶人即使身處泥濘之中,也永遠義無反顧一往情深,珍惜並緊緊擁抱懷中的熱愛與希望。

書中講茶人茶事,江南飄逸的故事的背後,卻是飄滿歷史塵埃的一段往事。杭家人的周圍,甚至杭家人之中,都有一衆與時事政治密不可分的人。凌亂的歲月雖已終止,而下一個年代又會何去何從,杭家人未來的命運會如何,小說末尾的句點賦予了太多想象。這些問題的答案飄忽不定,但茶樹花不會因爲世人不曾知曉而凋零,杭家人身上的茶人精神,也不會因爲歲月流逝發生改變,而是歷久彌新。“什麼時代都不屬於茶人”,也意味着什麼時代都可以屬於茶人。

望江南,望見的或許是一段時代的風雲變幻與英雄的一往無前,而我更癡迷於江南氤氳煙雨中的淺斟低唱與默默堅守。那拘在茶人靈魂裏的精神不曾彌散,日久愈發堅定深邃。

在天青色的時光裏,將故事塵封在茶盞中,等待一抹青綠和翻滾的高溫,去開啓江南茶人這段純粹通透的記憶。

篇二: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

江南憶

‘春未了,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首來自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通過描繪春日景象,寄寓了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惆悵,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王旭峯筆下的《望江南》中的杭氏家族在面對動亂不安的局勢時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望江南》是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沉潛26年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敘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後近二十年間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江南茶葉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運。王旭烽寫茶人茶事,在翻天覆地的大時代中,寫出了江南煙雨浸潤中的中國人的選擇和敞開、融入和奮進;在時代的激昂與風雷聲中,王旭烽寫得悠遠低迴又蕩氣迴腸,寫出了茶香和茶性,寫出了江南文化的詩意和力量,寫出了中國的風度、情懷和品格。杭家人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它交集了歷史回憶和情感想象,既是對消逝的時間的重構,也是對文化傳統現代傳承的探索。這部小說爲中國生活和精神的劇變與恆常提供了一種新的敘事,見證了個人史、家族史、民族史中的百年中國。

而要了解文章講的是什麼,我們應先去了解茶。因爲他描寫的是西子湖畔忘憂茶莊世代與龍井茶爲業的杭氏家族近20年的時間的故事。所以我們便現以瞭解江南的茶爲開始。江南茶區代表的名茶又有哪些呢?先不說了哪些名茶,而是先看看中國的茶區,中國茶區分爲江南,江北,華南,西南四大茶區。而江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南部,地理位置上囊括了這家湖南,江西茶區多丘陵山地,是綠茶的主產區,也是名優綠茶最多的一個茶區,幾乎囊括了中國大部分的名優綠茶。而文中的龍井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湖龍井歷史悠久,乾隆皇帝御封獅峯山下胡公廟前十八顆茶樹的故事依舊膾炙人口,在近現代還屢次被列爲國家外交禮品茶,它的品質特徵是:形似室碗釘,光扁平直,色翠略黃似糟米色,湯色碧綠輕瑩,香氣優雅清高,滋味甘香醇和,葉底細嫩成朵。

《望江南》看似是在講述江南茶葉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沉浮和人物命運,實則串聯一起一段跌宕起伏,動盪不安的中國近代史,在江南的詩書煙氤氳中,使戰火硝煙中的江南故事更加蕩氣迴腸。

人們對江南最普遍的印象也許是江南人刻在骨子裏的儒雅與面向大衆時的風雅,似乎就成了一個說書人口中的懦夫與逃避者。其實不然,有時溫柔的人反而更能夠激發內心強大的力量。如杭嘉平在面對危機時選擇從政,權衡走動之間自有一番機敏睿智,而杭嘉和爲保全家人不稀疏散家財,對政事避之不及,杭家兄弟的個性和關係也是十分值得品味,使我們會體會到江南茶香茶信中自有一番熱血品格和家庭情懷,溫而不懦,柔而不弱。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覆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這世上哪有不衰的王朝,哪有不老的美人。可江南那令人迷醉的朦朧感似無形的小手鉤的人心癢癢,非要與自己較勁去見識那所謂的江南是何等風情,從前我迷上江南的煙雨與詩情畫意及處處都染上的清新,在水墨重重描摹下越發勾起人心,你的一句春不晚,我便到了江南。

《望江南》彷彿是一幅“大觀園”似的江南百景圖,百態衆生皆在其中,在那樣一個特殊時期,特殊年代中,向來安穩的江南染上硝煙的刺鼻味,沒有一個人可以在那時獨善其身,與世不爭。整個世界像一艘在大海上裏撞上冰山的巨輪,風雨飄搖,正在緩緩沉入黑暗。

站在高處,你可以選擇往下看,但在低處你別無選擇。深陷時代泥潭中的他們孤立無緣,每一個人都在苦苦糾結,誰也幫不了誰,他們又能如何,是在不斷選擇中做出痛苦的正確決定,還是選擇自欺欺人?都不行,正是因爲深陷於泥潭,而更要堅定自己。就像杭家人,堅守本心,不忘初心,堅定不移的邁向回來,像大哥用他的堅定,和平,穩重與智慧,守住了這一大家子,挑起了傳承茶葉,守護家人的責任,終於自己、忠於內心。即使長路漫漫,需要跨千千山,越萬萬水。

杭家的兄弟,一個從政,一個管家在動盪的江南下出入世間,守護住自己的家人與初心,文中不止寫出男人的風骨,更是將女性的柔和美與風韻寫的入木三分。杭嘉和的愛人,嘉平的前妻,愛哭、輕聲細語、溫柔卻堅定的“小娟人兒”就宛如江南的雨,給人生機與纏綿的溫柔,而方西冷,則體現女性獨有的灑脫與個性。孕育三個孩子的她,身上充滿了獨立女性的影子,她的冷漠、她的自我、她的獨立、她的聰明、她的風韻都構成了那個獨一無二灑脫的她。文中的婉羅媽媽、白夜、鄒大夫、陳小翠……她們長遠的等待,漫漫的廝守,這些女性角色爲整本書增添了色彩,如一杯杯龍井,餘音繚繞,清香悠遠。連年戰事摧毀了多少前塵舊影,連湖邊的忘憂茶樓都被一把火燒了,杭寄草的漂亮,聰慧,直率,膽識,猛撞的忘憂茶莊的老闆娘。她用她的執着等待丈夫的迴歸,她對丈夫的愛從未停止,也永遠不會停止。

……

合上書,我默默端起桌上的龍井入口甘香,淡淡的回味一直再繚繞,直到融進漫漫細雨才消失。聽着細雨打在絲帶般的河上,彷彿能看見泛起的圈圈圓圓的漣漪,或許有魚兒在遊動,疏影攪亂一池雲錦。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篇三: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

撐一把油紙傘,揚一曲亞運歌

“世界首創的以傘爲藝術的博物館……”

暑假在家,想放鬆一下卻不知道如何安排。手機上的宣傳語給我了靈感。於是,我們一家人打算去中國傘博物館逛逛。

走進展廳,白牆灰瓦,立刻把人拉回了昔日。模擬雨景中,掛着一把把紅色的油紙傘,在雨中悄然綻放。雨淅淅瀝瀝地下着,水汽瀰漫,給展廳平添了朦朧之感。煙雨濛濛,青石板巷窄小悠長,一把暗紅的油紙傘,讓我似夢似醒,醉在這江南煙雨中。

我的思緒不禁飛進了戴望舒的《雨巷》。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縹緲煙雨中,詩人落寞而又惆悵,白色恐怖壓迫着他,他不由對大革命的前景感到迷茫,卻還是揣着一絲微渺的希望,撐着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

我在互動區,看着周圍的人嘗試着組裝拼傘,稍微嘗試了一下,便被製作傘的複雜程度勸退了。我只好退而求其次,伸出手輕輕撫摸旁邊的成品。閉上眼睛,彷彿就能感受到它穿過悠悠的歷史長河,踏着煙雨而來。

它,是許仙與白娘子的結緣信物,是柔美婉約的江南文化的代表,更是江南人的匠心之作。一根根手工磨出的毛竹,一圈圈緊密纏繞的車花線,一道道刷出的粘劑,傘骨正;一條條細膩的紙的紋理,一個個典雅的元素,傘形優。“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消算。”傘的下一句介紹足見製作油紙傘的工序之繁瑣,工匠技藝之高超。我想,那時的油紙傘,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備雨具。

我慢步走着。看過了小巧玲瓏,風格典雅的西湖綢傘,我又走進了現代傘展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着市場上出現鋼製骨架的晴雨兩用傘,油紙傘逐漸被淘汰,杭州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當時掌握着油紙傘制傘技術的匠人們,想必也會有與戴望舒一樣的躊躇與猶豫。現代化的傘打擊了傳統的油紙傘,身邊制傘的匠人一個個放棄、轉行,他是否會看着手中的油紙傘,望着屋中滿目的制傘材料,不知油紙傘的未來何去何從,也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可他們還是帶着渺小的希望,咬咬牙堅持了下來。是出於對江南文化的愛,杭州人將這份情懷融於油紙傘中,傳承舊時的記憶,也在其基礎上加以創新。用韌度更好的皮紙替代輕薄的桃花紙,換用味道更淡、光澤更細膩的木蠟油,加以現代潮流元素等等。諸類改動,讓傳統得以迸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油紙傘的技藝,輩輩流傳。

我想,杭州人關於傘的歷史,一如《望江南》中的關於茶的故事。世代從事茶業的浙江杭州杭氏家族以“茶”爲生計,但在經歷了戰火頻仍的年代後,中國的茶業跌入歷史上的大力度優惠點,杭氏家族主營的龍井茶也不例外。以杭家人爲代表的茶人,克服各種艱難困苦,一步一個腳印重新建設茶事,在新中國的建設和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他們用“茶”貢獻了自己優選的努力。

如今,“文化自信”的口號愈發響亮。中華四千年的歷史,誕生了數以千計的藝術瑰寶。許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卻在現代化進程中,由於各種原因,無人傳承,逐漸湮滅,了無蹤影。這令我們心痛不已。保護傳統文化,迫在眉睫。而亞運會,正是一個極好的契機。這是一個極好的展現文化的窗口,也更需要我們靈活的運用現代化技術將傳統文化更好地呈現。這需要我們傳承它,並將它與現代化生活相聯繫,使其迸發無限的活力。

我走出博物館,又前往古鎮。夜幕降臨,橘黃色的燈光倒映在水面上,星星點點如聚如散。烏篷船在水上緩緩地划着,而流雲彷彿也行的緩慢了。船槳攪起水面波瀾。黑牆白瓦,排排紅燈籠高掛,澄澈月光鋪灑,正道是燈火闌珊。

江風輕拂衣衫,眼前雲煙氤氳,水光瀲灩。想,撐一把油紙傘,承一縷文化韻,揚一曲亞運歌。

篇四: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

一茶一世界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茶吸收天地靈氣於一身,親近自然,深合天地大道,富含無窮的韻味與奧祕。

自茶聖陸羽以來,茶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它是中國浩蕩歷史的見證。《望江南》的故事節點選在新中國成立前後,近二十年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它講述了江南茶葉世家杭氏家族三代人的命運與起伏。影響茶文化的新舊勢力交纏,杭家人在憂患深重的道路上堅忍負重,流血犧牲,但仍然相互扶持前行,體現出杭州茶人的氣質與精神。作者在書中對杭家三代人進行刻畫,他們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有各自的堅守與追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運,沉浮起落,構成一部茶與人的交響。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杭嘉和是杭家這一株參天大樹當之無愧的主幹。“嘉和”諧音“家和”,取家庭和諧,繁榮昌盛之意。長兄杭嘉和一力承擔家族責任,成爲杭家真正的靈魂人物。他的人生沒有弟弟杭嘉平那麼精彩,性格也沒有妹妹杭寄草那麼剛強。嘉和猶如一杯剛泡好的綠茶,深沉,溫潤,又不失明智與決斷。爲了不與日本人下棋,他怒斬一指;爲了保全家人,果斷捐出家產;體諒妻子妹妹體弱,親自前往西湖清挖淤泥。

杭嘉和表面不動聲色,內裏堅如磐石,是在如茶一般的苦樂年華中翻轉沉浮過,像被沸水沏了一遍又一遍的醇茶,慢慢散發出濃郁的清香。

而二哥杭嘉平與大哥不同,他投身革命,追隨新風之先,勇立潮頭。他勇敢精明,屢建功績。在公私合營的工商會議上,他拍案而起,用義正辭嚴慷慨激昂的宣講換來滿堂掌聲。東山再起,又數次遭遇排擠,感情與生活都遭到打擊,但杭嘉平永不退縮,身在杭州,卻數年不回杭家,一直都爭取奮鬥在第一線。時而勇立潮頭時而退隱幕後,革命者杭嘉平在風雨歲月中爲信仰一往無前,九死一生。

三妹杭寄草的丈夫羅力是黨的情報人員,打入國軍內部,建立卓越功勞,但由於入黨介紹人犧牲,他長期無法證實自己的身份。但他仍在不被完全信任的情況下奔赴朝鮮,爲救杭方越和重傷的鄒遠志被俘,回國後陷入更艱難的處境。但羅力仍然按照自己的準則而活,一身浩然正氣。他經歷了兩個時代,時代交替,在他身上不斷延長,最後使他成爲久經考驗的革命者。妻子杭寄草也受到牽連,但她亦不動搖,守望着丈夫的歸來。愛情多磨,聚少離多,但終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曹家遠和杭盼一見鍾情,纏綿多病的杭盼因爲曹家遠而眉目帶笑,有了七情六慾。曹家遠被扣留臺灣,一道海峽隔不斷思念,十餘年光陰也耗不盡熱情。最後曹家遠孤注一擲,跳機投誠,終於換來有情人終成眷屬。

除此之外,還有杭忘憂、杭方越、婉羅、葉子等杭家人,以及楊真、鄒遠志、吳坤、方西泠等人,或老或少,或穩重或衝動,或保守或激進,構成了一幅動盪風雨裏的人物畫卷。

人生如茶,茶者,君子也。是濃郁的明前茶,還是清涼的雨前茶,每一壺茶都有不同的風味,每個人也有不同的人生。

世事滄桑一壺酒,人生秋涼兩杯茶。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喝茶是在品自然,讀天地,觀人生。杭家人碰撞跌宕的人生,反映出茶味的甘苦與時代的坎坷。

讀完這本書,就彷彿品了一杯幽香四溢的茶,與杭家人一道走過那二十年的風雲際會。書中有分離、團圓、死亡,有傷害、貪婪、背叛,也有淡泊、堅守、寬容。杭家兄弟姐妹,走了的,死了的,活着的,從喧囂到孤寂,從輝煌到平淡,從舊時代走進新時代。

江南的煙雨氤氳,茶的清香淡雅,讓那些戰火硝煙中的故事更加蕩氣迴腸。人說江南人溫和儒雅,《望江南》卻讓我們看到,江南茶香茶味茶事中自有一番熱血品質與家國情懷,有着溫而不懦,柔而不弱的茶人精神。經水與火的歷練,茶與人方能展現出一番獨特魅力。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篇五:王旭峯望江南讀後感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一部反映時代浪潮中的個人史、家族史、民族史的鉅著《望江南》一經上市就受到極大好評與追捧。在我看來既是因爲其中的茶文化與匠人精神結合帶來的精神撼動,又是因爲它讓我們對“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保持清醒且真實的真我”這一議題產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作品主要圍繞杭家兩兄弟展開,哥哥杭嘉和繼承父輩的茶莊,並以此經營支持全家生活。他始終是這個危機與溫暖共存的家庭的精神領袖,以一個大家長的姿態扛起因爲戰爭和時代變遷逐漸漸行漸遠的家庭,同時又保有了對所處歷史方位清醒的判斷,以此踐行匠人精神;弟弟杭嘉平則以一個革命者的身份出現,他更像是每個少小離家的遊子,獨自面對大風大浪,鍛鍊自己幼嫩的羽翼,逐漸成長成一個老練的共產黨員。

縱觀全書,每個人都在面對自己的考驗。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在時代變化中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比如共產黨員羅力,因爲戰爭失去了上級,身份得不到認可。在與家人失去聯繫甚至無法相認的十幾年時光中每一天獨自處在煎熬與思念反覆鞭撻的地獄裏。可他卻從來沒有動搖過自己的理想。等一年沒有結果,還是無法消除對自己懷疑?好,那就兩年!兩年不行?那我就等十年!還沒有結果,我就用一生去證明,我是一個毫無動搖之心的戰士!他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救過軍醫,在被勞改的地方還和特務繼續鬥智鬥勇。在讀他的片段時我一度覺得非常壓抑,我們難以想象一個戰士可以奮勇殺敵,在戰場上都沒有害怕過,當臥底也沒有低過一次頭,可卻被一次又一次的懷疑,併爲此失去一次又一次人的尊嚴。羅力用自己的一生深刻地告訴我何爲堅持,何爲絕望下的保持真我。

書中除了羅力,還有像杭嘉草、林生、杭漢甚至在抗美援朝凱旋歸來後淪落至給人擦鞋的戰士,他們的生活充斥着苦難,又在日益更迭的時代中飽經摧殘。沒有人的生活順風順水,有的人因爲洗不乾淨的背景痛苦;有的人用生命去彌補一個錯誤的決定;又有的人,因爲在岔路口猶豫了,失去了追上去的所有可能。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放棄,正如羅曼·羅蘭之言“真正的英雄主義只有一種,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書中處處充斥着苦難,又寫出了一種看破時代變遷的淡然。

史鐵生曾說:“苦難既然把我推向懸崖的邊緣,那麼就讓我在這懸崖的邊緣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下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書中的人物唱了一首又一首生活的讚歌,他們也許茫然,也許不堪,但他們握住彼此的手沒有鬆開。就像最近爆火的視頻《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中所言,真正快樂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不用對別人負責的人,一種是從不回頭的人。是的,他們從不回頭。他們的目光永遠向前,用於熾熱,永遠是少年。

我想,一部傑出的作品應該在引人深思的基礎上讓人發現生活的美好。村上春樹曾說:“無論何時,人們總要在烏雲周圍尋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我們這代人沒有時代的限制,反而可以乘着這股風成爲翱翔的鷹。以前人爲燈塔,成爲闖出逆境的孤獨帆船,做自己的勇士。應以羅力之堅韌、嘉和之風骨、方越之鋒芒,堅持自我,勇立潮頭。在書中我們不難發現,能將我們從泥沼里拉起來的不是別人,而是勇敢的自己,野渡無人請自渡。

最後,從書中製茶這些描寫可以看出作者的細心和博學,身爲農林大學的教授,花休息時間完成一部著作是多麼值得我們敬佩。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目光所至皆爲華夏,五星紅旗皆爲信仰。用自己的力量在時代裏保持真我、堅持信仰,努力在自己顫顫巍巍站於世界時,讓身邊的人感受到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vv8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