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話題 > >

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精選8篇)

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精選8篇)

  • 關注:9.46K次

篇一: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精選8篇)

鍾滌非

書館承載身體,閱讀點亮靈魂

誠如此位農民工所言即是,閱讀使人明理,百益而無一害。在他辛勞奔波的這十二年裏,書館成了他的白月光,松香氣息的紙頁也足以撫平那疲憊的身心,這似乎有點像六便士與月亮的抉擇,無論身處多麼骯髒的陰溝,也總得擡頭,看看月亮吧!繼而明白了圖書館承載收容的是我們的軀殼,但其中的藏書點亮昇華的是我們的靈魂。

圖書館收容着一個個疲憊的身軀,使之能夠得到片刻的休憩,是大愛。

東莞圖書館堅持二十四小時不打烊,以徹夜燈火供千百民工休息的舉動着實令我動容。身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工,往往因爲身份,受盡人們的冷眼與不屑,他們幹着繁重的體力活,流着似乎不竭的濁汗,但同時也建設着我們的國家與城市。可他們的生存境遇卻叫人堪憂,往往是爲了租房,入不敷出,恰恰這樣,卻還要替家中分憂,無人知其兩難。東莞圖書館此舉雖小,僅是提供一安身之所,但這對於農民工而言足矣,這是大愛無疆!這是對於人與人之間最關鍵的尊重!是對於社會底層人羣的照顧體貼!某種層面而言,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大同構建的設想麼?弱勢者得以重視,真善美才會在世上廣泛流傳。

閱讀點亮着一枚枚乾枯的靈魂,使其也能迸發出光與亮,是大善。

“爲人民提供更優質的精神需求,善莫大焉!”在閱讀中。我們習道,明智,立行,修身。我們得以與先賢與智者神交,同智慧與偉大齊驅。這是受書之環境影響的結果,閱讀所驅散的不只是身上的陰冷,它更能發掘你骨子裏的自信與魄力。“礦工詩人”陳年喜,“流浪大師”韋思浩之雲,他們都是從閱讀中找到了真我,飽滿了靈魂,充盈了心智,使其能夠獨善其身又不至遺世獨立。心中有丘壑,立馬才能振山河。無論是呂蒙“士別三日”,還是朱德“戎馬一生”,也都因爲讀書而改變,有了大我,大愛的世界觀,這社會纔會“風不鳴條”而非“悽神寒骨”。東莞圖書館所做,無非一種大善之舉的具體表現。所以,她也才能收到那位農民工“文才兼備”的感謝信,這是有心插柳的福祈,是靈魂之間的共振。

然就其本質而言,書館所做無疑透露着我國對於人民羣衆的殷切關注。

常言道,以一葉足以洞察春之氣息,以一珠足以通曉浪之波濤,而以一塵又足以曉暢風之剛勁。在東莞圖書館所作所爲的背後,我們可以領略到的,是一個更包容,更博愛,更多彩的中國社會。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由此及彼,我們國家對於底層人羣的理解與包容,也正是我國綜合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才表現出來的,修身,齊家,治國,而後平天下!故不難推測出我國距離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的豪情目標的實現已經指日可待了。

當那些被圖書館拯救的舊時光再次以潮水之勢涌來,你是否也會熱淚盈眶?當看到東莞圖書館的善心善舉時,你是否也會感慨萬分?

書館承載身體,閱讀點亮靈魂。這是浮躁社會裏的一隅偏安之地!就像知乎中“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最熱答案所述“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血肉。學習對你的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

篇二: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廖燁鵬

以書爲伴,璀璨時光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有人挑燈夜讀,有人暢遊書海,有人以書爲伴……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更應以書爲伴,璀璨時光。

看着那蒼勁有力的字體,鐫刻的是我們的靈魂。正如東莞圖書館那位農民的留言:“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爲書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啓迪人類心靈的那把鑰匙。人在閱讀中成長,並不斷髮現生活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讓閱讀浸潤我們的心靈,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時間碎片化,很多人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去閱讀。其實,閱讀與否,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靈是否能夠沉浸在書的海洋中。當人們沉醉一件事物中時,並不會感慨於時間的流逝。當你沉淪於《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美好,當你欣賞林清玄散文中自然隨性的文風,當你感慨《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悽美愛情時。你會發現,時間已悄然從指間流失,而你卻未曾察覺。

閱讀不一定會使你變得更聰明,我們曾閱讀過的書,也會在人生漫漫長路中遺失一部分,但終將會有一部分融入我們的血肉之中,成爲我們的一部分。這便是閱讀賜予我們的東西。

聞着漫卷書香,安撫的是我們疲憊的身心。東莞圖書館24小時開放。他們接納的不僅是奔波在這座城市的基層羣衆。更是寄存了他們疲憊不堪的靈魂。他們或是伴着書香入眠,在微亮的燈光下,陷入寂靜。或是在下班後,坐在其中,捧一卷詩書,津津有味的看着。他們。這羣忙碌在生活中的人們,匯聚在一起,伴着書香,放鬆自己,將自己置於一片安寧。這是閱讀給予我們的快樂。

望着那閃爍的燈火,體現的是人文的關懷。東莞圖書館願意爲貧苦的農民工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這微弱,卻有溫馨的燈火,不正是社會給予這些底層人民的關懷嗎?然而這種人文關懷還不夠,還需要有更多的人來給予關注。爲此,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支持。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纔會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狀態,纔能有更多的人投身家國所需。

讓我們每個人都能以書爲伴,讓社會再多一點人文關懷,讓閱讀璀璨我們最艱難的時光。

篇三: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譚王斌

潛心閱讀,人生之華也

東莞圖書館靜靜地佇立在那兒,卻吟唱了一位農民工十二年閱讀的動感樂曲。“天空沒有留下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誠如其言,閱讀並沒有記錄一個人的生活足跡,卻點亮了人生的一些時刻。李大釗言:“故青年者,人生之華也。”於閱讀,吾亦願言:潛心閱讀,人生之華也。

圖書館棲居了無數人疲憊的身軀,而閱讀亦棲居了他們乾涸的心靈。隨着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前往大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早已比肩接踵,而圖書館,便是他們一天勞作後的棲息聖地。城市喧囂,浮塵遍地,這時的一間寧靜舒適的小屋便成了這些工人們心靈的寄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能明理,給予了他們沁人心脾的馨香。而一間圖書館,也見證了他們壯年時的辛勤與汗水,點亮了他們疲憊的人生。此所謂:潛心閱讀,人生之華也。

閱讀,傳承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血脈。孔夫子編《春秋》,一部《論語》影響了後人的一生;平民之子鑿壁借微光,囊螢映白雪,於讀書中摸索着人生的前行之路;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因爲優秀的文學素養成就了她的璀璨人生,爲衆人敬仰……閱讀,縱使經歷了時光浪淘的沖刷,依舊生根發芽,璀璨開花。故曰:潛心閱讀,人生之華也。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姑且不論其對人類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單論其對2020年春天的中國,便已是一劑良藥了。

新春伊始,新冠肆虐。在這場空前規模的疫情之下,無數人被困在家中,無聊與孤獨席捲了心靈。而恰恰是閱讀,拯救了這些時光,重新爲這片灰色的時光粉刷上了彩色。“齊心協力,共抗疫情。”電視上的口號鏗鏘,激盪起磅礴的中國力量,學生們在家“停課不停學”,大人們也紛紛加入閱讀的行列,洗滌了積聚許久的愁緒與雜念。這場疫情,更顯示出了閱讀的力量。潛心閱讀,艱苦之時的沁人之華也。

閱讀還在時代的潮流中領跑着,“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理念也開始進入平凡百姓的家庭之中。閱讀對青年、壯年,皆是一筆財富,它成就了青年的激昂夢想,也撫慰了壯年的疲倦心靈。它還在開放着美麗的花,散發出沁人的芬芳。

於閱讀,吾願言:潛心閱讀,人生之華也。

篇四: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賴金慧

人間天堂

西方一位文學家曾言:“如果真的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

一座圖書館,是無數書籍的藏身之地,更是千萬漂泊靈魂的溫暖渡口。看似無言是嗎?實則本本有言;看似無情是嗎?實則字字傳情。這情是書對人,亦是人對書。近日一位農民工對東莞圖書館的真情告白刷爆了各大媒體,更是刷出了無數人與圖書館相伴的美好回憶。這百字情書,萬人故事不禁令我讚歎:圖書館,實乃人間之天堂也!

人間天堂,哺育億人之靈魂,孕育巨大的社會文明。一座圖書館涵蓋了幾乎所有方面的書籍。在此,我們上至九天,走過星辰大海,下抵五洋,探索海底暗流。我們撫摸青銅器上幾乎神聖的紋路,逃過血漫的烽火揚州路。我們爲黃皮膚的人驕傲,也爲黑皮膚的人哭泣。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屈原的矢志不渝,岳飛的矢志不渝,周恩來的矢志不渝……這些跳動的文字和歷經磨難仍不彎曲的文人脊樑撫平了許多如那位農民工一般的人的心上傷痕。悲憫的聖人在此誕生,而普通的凡人也在此得到救贖,巨大的社會文明也將應運而生。

人間天堂,是疲敝肉體的棲息之地,以一定的溫度來溫暖遊子寒士。東莞圖書館有一個24小時開放的館區。在城市安靜,星星沉睡時,那兒還亮着燈。像一個母親,擁着入睡的孩子。她爲所有的異鄉人提供了一個溫暖而體面的棲息之地。從此漂泊遊子北來之人再也不用爲晴雨而惱,爲寒暑而苦。這豈不是如了杜子美的平生之願,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或許沒有廣廈萬間,但有一圖書館,足矣。

人間天堂,更是容納了人間大愛和城市的人文關懷。一座圖書館的建成,八方來助,萬衆一心,造成後也將一心爲萬衆。圖書館對於那些貧困書生和在生活的縫隙中生存的人來說無異於是雪中送炭。在他們沒有充足的物質條件來學習閱讀時,圖書館則以無私無利來幫助他們,爲他們提供了一個圓夢的機會。這豈不是一個社會,一個城市所給他們最體面,最顧忌其尊嚴的幫助和關懷嗎?倘若世界上再無圖書館,那豈不是要回到那個“手自筆錄”的抄書時期?由此一來,知識如何傳承,關愛如何傳遞,社會又如何進步?

人間天堂,棲身養心,傳遞關愛。

圖書館,正是天堂的模樣。

篇五: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陳靚

傳遞溫暖,接續美好未來

一位農民工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感動了無數人。人們所感動的不僅是農民工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更是東莞圖書館傳遞的溫暖包容。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提供的不只是精神上的食糧,還是無數務工人員身體上的庇護所。將溫暖給予他人,接續美好未來。

溫暖充盈世界,灑滿人間。山與山總相遇,人與人總相逢。有人的地方就留存溫暖。廣東一醫院旁的小超市,貼着一張紙條,上面寫着:“有需要你就小聲告訴我,我會盡力幫助你。通過採訪老闆,我們才得知,原來很多家屬從醫院出來買東西,但大多因治病掏空了家底,捉肘見襟。店老闆爲幫助他們,才專門貼紙條在門口。老闆的善意讓我們動容,他的舉措,讓他小小的店鋪充盈着溫暖。溫暖自在人間,我們都是溫暖的受益者。

用溫暖的眼光看待他人,用包容之心對待萬物。很多務工的人都願意來東莞圖書館尋求一方寧靜美好,其背後折射出來的,一是圖書館的管理者的包容開放,二是廣大市民的溫暖善意。圖書館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前者以其包容的姿態,彰顯了東莞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吸引了衆多農民工來此工作,爲其經濟增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因此啓示我們要以寬闊的胸襟和包容的心態對待萬事萬物。當然,我們也可以想象到,當農民工步入圖書館時,不乏有尖酸刻薄之輩要求驅逐他們,但是什麼讓他們敗興而歸,讓農民工們安穩讀書呢?是其他廣大市民的溫暖善意。他們用溫暖的眼光對待工人們,用善意的行動接納工人們。他們的存在,讓圖書館成爲溫暖的庇護所。

用溫暖傳遞溫暖,共同接續美好未來。我們是溫暖的受益者,更要成爲溫暖的傳遞着。白芳禮老人爲資助西藏孩子上學,耄耋之年仍辛勤工作,腳踩三輪車將溫暖送到每一個貧困家庭中;方榮校長堅守山村希望國小十餘年,把知識的溫暖帶給每一位孩子;李子柒利用短視頻把中國鄉村的溫暖生活讓世界矚目。他們都用其獨特方式,將溫暖播撒人間。

傳遞溫暖,接續美好未來,不是一句口號,需要的是我們面臨每一次選擇時都傳遞溫暖,一份份小溫暖集成大溫暖,接續美好未來。

篇六: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賀軒

執書卷,閱人生

林語堂有言:“智者閱讀羣書,亦閱歷人生。”誠如其言,讀書是學識的累積,同是心靈的滌盪。覽羣書得以閱萬物,亦是閱歷人生百態紛呈。

古有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人類而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個人而言,書則是照亮前路的明燈,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道路,是我們與千千萬萬個平行世界之間的窗口。

浩如煙海的書籍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前追溯到盤古開天地,後延續到人類探宇宙,無所不有。讀書使眼界開闊,腹中有墨。

讀書是我們每個人走向自我成就的必經之路。正如古人所云:“治國平天下之本,在格物致知。”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一個人自我成就的過程中,必定離不開“讀萬卷書”的積累。著名作家沈從文在剛開始寫作時只有國小學歷,然而他勤奮好學,手不釋卷,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獲得了世人的認可;《孫權勸學》中呂蒙“士別三日即刮目相待”更是體現出讀書的重要性,可見讀書對於一個人而言舉足輕重,不可或缺。

讀書是我們與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的通道。打開書,如同打開了我們與世界之間的大門。優秀的書籍蘊藏着歷史的精神寶藏,人們通過閱讀來尋找這些“寶藏”,更加深刻地理解萬物與人生。一位在東莞務工的農民就發現了屬於他的“寶藏”,打開了書中的“黃金屋”。讀《紅樓夢》,我們可以看到曹雪芹對一個時代的無奈;讀《吶喊》,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對社會的批判和他心中對光明的嚮往;讀《老人與海》,我們可以看出海明威想傳達給我們的永不言棄的精神。每個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而讀一本書,正如打開了他人世界的一扇窗戶,飽覽那別樣的風景。

讀書如同赴一場精神的盛宴,更如同一場思想的旅行,將這個世界的種種景象展露給我們。冰心有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時,吾輩應擇先賢所留名著,精讀,細讀,反覆讀。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爲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是先人聖賢與後輩子弟思想匯通碰撞。書中有學問,亦有人生。

我們於羣書中得知識累累,于思索中得人生奧義。執一墨香書卷,品味人生漫長,此方爲讀書之真諦。

篇七: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龍蕊

讓閱讀點亮生命之燈

近日,一位農民工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在坊間熱傳,感動無數人。其話語間濃濃不捨,對閱讀的深深喜愛,讓我們看到了閱讀對於生命的力量,對我們心靈之慰藉。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一句話道出真意。正如那位農民工而言: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書,無疑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閒適時有它增味添彩,失意時有它溫言撫慰;困頓時有它指點迷津,讓我們醍醐灌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以它無盡無竭的智慧內涵滋潤我們的心田,喚醒我們生命的灰暗地帶。閱讀它們,確有所廣益,增益吾等所不能。

閱讀從不是一座高高在上的宏麗大殿,抑或仙賢道骨所居的世外桃源、廟宇亭閣。與其說閱讀是疏離的危樓,倒不如說閱讀是所有人的庇護棲難之綠洲。而東莞圖書館不僅提供給人們身體上的溫暖,亦是提供了心靈精神之避風港灣。沉在閱讀的一片汪洋中,我們可以任意暢遊,在一頁又一頁翻飛中暫避人間煙火與絲縷憂愁,只在目光與行列的交錯中尋真理,求本我。閱讀在讓我們停倚棲息的同時,也常常傳授着我們面向生命的希望與熱情,我們離開現實時,也教我們如何去面對現實。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雷海爲,在艱難求生時,從不間斷詩文閱讀,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裏。他讀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說閱讀詩詞,給他每日工作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

而反觀現今,隨着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興起,“快餐文化”潮流的洶涌,多少人放下書本,做起了“低頭族”?而網上也一直流傳着“南抖音、北快手”這一諷刺話語。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現象!看“快餐文化”只得一時快愉,看過即忘,毫無營養可言,只令我們的思想貧瘠。閱讀與其高低立判,是有云泥之別。我們應當重振閱讀書藉這一良好社會風氣,爲自身發展灌注營養。

古人有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所能增長的見識,拓展的視野,昇華的心境,非其他所能比擬的。它所給人類帶來的益處,也是其他事物不可超越。閱讀,或讀一個人的一生,或讀一個國一個朝的起浮,又或是一個小短篇,一句箴字真言,都能帶給我們一個道理,一處安慰,或是一天好心情……閱讀能帶給我們的太多,真是“百利無一害”也。

閱讀昇華人生,添彩人生,讓我們重拾起它獨有的那一份真情,那一份溫暖,讓閱讀,點亮我們生命之燈。

篇八:24小時共享書店作文800字

賀麒勻

拒絕作繭自縛,奮力破繭成蝶

在當今互聯網的時代,形形色色的同類信息總在我們身旁環繞,它們就像串通好了一樣井然有序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刷一刷抖音,推送過來的或搞笑或動人的視頻似乎總是直擊心扉,撩人心絃。逛一逛淘寶,近期準備入手的商品也如潮水涌入,引誘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剁手。也許我們會感慨“互聯網可真是個好東西,比我自己都瞭解我”,可是等等,我們是否也應該對其懷着一顆警惕的心去認識它,爲什麼它如此熟悉我們的生活呢?我們真的就百依百順地依照它的意願做出我們的抉擇嗎?

凱斯桑坦在《網絡共和國中》提出“信息繭房”這樣的概念,即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置於像繭絲般的“繭房”的現象。隨着時代與科技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會漸漸形成自己的信息圈,在這個小圈子當中或許會遇到許許多多看似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對這片圈子的依賴也會越來越高,甚至認爲這或許就是自己未來的人生。可是,當我們跳出來仔細回望這段過程,會發現我們正在被自己編制的信息高牆所束縛。在網絡中,我們表面上擁有許許多多的選擇,但是那些不斷在我們眼前閃現的信息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表面上我們身處一片多元的信息廣場之中,實則正在爲自己畫地爲牢,作繭自縛。我們不難發現當今青年人的生活被各種娛樂八卦填充,接踵而至的便是所謂的“網紅夢”“主播夢”“電競夢”,可當問他們對主播具體工作方式,營銷手段,幕後操盤有多少了解時,回饋過來的只有一陣又一陣的搖頭。他們對主播和網紅的認識也只停留在李佳琦,張大仙,李子柒這些衆所周知的人名的層次。這樣的現象並不奇怪,長期接觸在娛樂信息中,一個人的價值觀難免會受到影響。但這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卻值得每個人深思,互聯網真的是我想象中的那麼得心應手嗎,它真的百利而無一害嗎?

《沉思錄》中這樣說到“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誠然,越是逼近我們的生活,我們越要小心謹慎。互聯網的魅力再大我們也不能丟棄理性的思考。再聰明的算法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手中的手機只會以標籤的形式定義我們的喜好。聽兩首傷感的音樂,算法裏會蹦出“抑鬱”一詞,和三兩好友歡樂開黑,算法裏會出現“遊戲”一詞,可是標籤再多,概括的再精確我們心裏都要明白那些標籤描繪的人並不是自己,我們的花樣人生絕不能被死板的標籤所定義正如《熔爐》中所言“我們一路奮鬥,不是爲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我的未來是由我做主。

當然,全盤否定大數據與互聯網也不可取,網絡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該如何面對它。《雙城記》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要做的是保留自己獨到的思考,覓一方開闊,向着“最好的互聯網”出發。生活中的圈子千千萬,總有一個圈子值得我們偏安一隅。我們應在理性思考後選擇一個向上向善的信息圈,與圈內的“同聲”“同氣”協同並進,將正能量的火炬傳遞下去。在減肥過程中快要堅持不下去時,家人的點贊和鼓勵或許是我們咬牙堅持的動力。在被繁忙學業壓到的時刻,陌生人的鼓勵或許是我們重新振作下去的勇氣。打開手機,筆記,心得,資源共享等信息映入眼簾,爲“學霸修煉之路”注入新的活力。在這樣的圈子裏,心心相惜的點贊,情不自禁的分享或許都能助推我們塑造成更好的自己。

閒暇之餘,瀏覽一下大千世界是放鬆,可若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就成了放縱;打開雲音樂,聽兩首情意真摯的歌是沉浸,但若苟活於雞湯評論,不食人間煙火便成了沉迷。大數據和互聯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以錯誤的態度去面對它。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自我,理性應氣,終能避免作繭自縛,轉而破繭成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huati/shu/drr5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