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推薦20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推薦20篇)

  • 關注:2.85W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推薦20篇)

吳紫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我的家鄉武漢也不例外。

家鄉有句諺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小年的早晨,家人拿着清潔工具,爲迎接新年做準備——掃塵。掃塵寓意着掃除陳舊,把晦氣掃出門。

一大清早,我們個個精神飽滿。媽媽像是司令官一樣,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我和爸爸開始分配任務,個兒高的爸爸負責打掃房頂和櫥櫃,細心的我則負責擦玻璃,說幹就幹,我先打來一桶清水,把抹布泡一下,然後擰乾,在玻璃上擦來擦去。可是不管怎麼擦,上面都留下了水的印記。我十分不解,便去問媽媽,媽媽拿給我一塊幹抹布:“你要等水分快蒸發時,再拿幹抹布擦一遍,才能不留下印記”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不一會兒,玻璃就鋥明發亮了。

轉眼間,又到了春節的一個高潮“除夕”,除夕吃餃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

今年,我們家準備包帶有紅,綠,黃,白四種顏色的元寶餃子。其中有三種顏色分別用胡蘿蔔,菠菜,玉米打成汁揉進麪粉做成。

接下來,是包餃子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和麪”。爸爸把麪粉和雞蛋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溫水,用筷子慢慢的攪拌,直到碗裏成了麪疙瘩,再把它分成四份。爸爸把先準備好的三種顏色的蔬菜汁分別倒進麪糰裏,不停地重複揉搓,揉到麪糰的表面十分光滑時就開始醒面。這時,我們就有了紅,綠,黃,白四種的麪糰。

然後,便是調餡,調餡十分簡單了,媽媽把準備好的芹菜,豬肉,芝麻合在一起攪拌,放入佐料調味。

最後,便是元寶餃子成型了,此時,爸爸變得像是司令官一樣,一邊拿着擀麪杖擀麪皮,一邊指揮我和媽媽包餃子。我拿起爸爸準備好的梯形的皮兒,將餡兒放到皮的上端,向前卷兩圈,可是一卷,餡兒不聽話的跑出來了,我一急,手一抖,餃子皮帶餡兒全掉地上了,我一臉的失落,爸爸放下手中的活,過來給我做了一個示範,皮和餡兒像是爸爸的朋友一樣,服服貼貼的粘在一起,形態像極了一個元寶,爸爸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多試幾次,相信你一定行的”。我接下來按照爸爸的步驟,小心翼翼的試着包一個,慢慢的一個不太像元寶的餃子包成了,我高興的拿給爸爸看,爸爸誇獎我真棒,接着一個一個的真正元寶餃子在我手中完成了。通過參加包餃子全過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不怕失敗,堅持一定會成功”。

夜幕降臨,四種餃子排隊跳入鍋中,鍋裏先是“咕嚕咕嚕”直響,“噗”地一下,鍋蓋就被頂了起來,白沫沫直往外冒,我往鍋中倒入涼水,才見那一個個餃子浮出水面,餃子端上桌,媽媽告訴我:元寶餃子寓意着吉祥如意,財源滾滾。我夾起一個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放入口中,嚐了嚐,味道還不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之夜,人人都得守歲。你聽,窗外聽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到了。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元宵節,在大家眼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湯圓、看花燈了吧?但我要告訴你的是,咱們客家人在元宵節這天有一個特別的習俗——遊大龍!

這龍啊,全部都是純手工製作的,大約十幾天可以完成。龍分一節一節的,在一個村裏,家家戶戶都要做,用竹蔑或竹條製成骨架,然後要在上面裱紙、畫鱗……而最爲複雜、精緻的龍頭,則是這一年裏貢獻最大的人家纔有資格花錢請能工巧匠來家裏做,這榮耀、這面子,得有多大呵!而又因爲從未規定過龍鱗的顏色、花紋等,所以每家出來的龍風格迥異、各有特色。咱們的遊大龍可是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哩!

當春節來到,整條龍也做好了!看,這家青的、那家金的、這家紫的、那家紅的……五彩繽紛!

數着、算着,正月十五可算是到了。一節節龍接到了一起,又長又重,要全村的男人才能擡得動呢!最短的五六百米,最長的,都快要一千米了,還進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當遊大龍正式開始時,一條逼真的大龍繞着全村,時而飛馳于田野、時而遊走於大街……當大龍路過家門口時,要放一串鞭炮,稱爲“迎龍”——代表大龍將新一年的好運帶進了家裏。

當夜晚降臨,人都沒在了夜色中,而龍卻通體明亮——裏面安了燈,此時的龍更加逼真,就好似龍自己在空中飛舞。嘿!龍要來啦!還不快放串鞭炮迎接它,讓它帶來新一年的好運?

這,就是咱們客家人的風俗:遊大龍!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星球佳節

林煒鈞

“吃‘星球’、吃‘星球’,我們家的‘星球’是真的甜。”這裏的“星球“指的不是外天空的星球,而是湯圓。

今天是元宵節,元宵、元宵就當然得吃元宵啦。我們溫州的特色湯圓叫做“雞蛋圓“這湯圓可不是一般的好吃!

一大早,天才剛矇矇亮,我就一下子將雙眼睜開,就穿好衣服跑到奶奶房間吧奶奶叫醒後,就一直跟在奶奶後面讓奶奶去做湯圓,奶奶一開始還不答應,我就死皮賴臉纏着她,終於奶奶在被我軟磨硬泡下同意了。

奶奶先把湯圓粉倒入碗中,然後奶奶拿剛燒開不久的開水慢慢倒入碗中,然後奶奶拿來一根細長細長的筷子,攪拌了一會兒,碗中就出現了雪花片,我雙眼緊緊盯着碗裏生怕錯過了什麼奇妙的事情。接着奶奶把它揉成粉團用毛巾包住,用手抓住一個比乒乓球小那麼一點點的小粉團,再用大拇指挖出一個窩窩頭一般的凹糟,把準備好的配料用調羹壓入凹坑之中,然後雙手邊轉邊收口,在用手在上面連一個尖尖的頭,再用浸溼後的紗布蓋住放入冰箱中冷凍。

天色就在一眨眼間黑下來了,晚上奶奶端上來一碗擁有美麗尖尖的湯圓,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入嘴中細細品嚐,咬下去裏面的餡兒如黑玉般噴撒出來,濃稠湯汁充滿口腔,吃起來香甜可口,但又稍稍有點鹹味。客人們都擺出了夢遊仙境的表情。

我在飯後問了我那知識淵博的阿姨,元宵節的由來?阿姨笑着說:傳說在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宮女名曰元宵,他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大臣東方朔就騙過漢武帝說那火神他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日這一天火燒長安。唯有讓那位宮女製作火神愛吃的湯圓並有臣民張燈登供奉,武帝也只能批准了啊,元宵見到了父母后就非常開心啊,於是,正月十五這一天就成了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聽完之後我仍然意猶未盡,但天空己黑,阿姨也要回家了。

我站在陽臺上看着滿城燈火甚是美麗,我不禁驚歎一聲,元宵節這一天的”星球”使我意猶未盡,下一次我定要吃它三碗八個的,來年定要發發發!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作者:袁紫萱

“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不好的請走開,最好的請過來,禮多人不怪……”這首歌一響起,春節就到了。一說到春節,誰都會想到和家人團聚吧。而這,就是春節。

每當春節即將到來時,大街小巷都是車水龍馬。超市裏,服裝店,小賣部裏,都擠滿了人。人們都趕着買新衣服和準備零食,等着過年時親朋好友來串門。

等這些忙完,最忙的時候到了——除夕夜。這一個晚上,每家每戶都要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大家都一起坐在電視前一起看春晚。年紀小的孩子吃完飯後就由一兩位年紀稍大的孩子帶着他們去放煙花爆竹。煙花被點燃,看着一朵朵燦爛美麗的煙花飛上天空,像花朵一樣在漆黑的夜空中綻放,再點燃一串鞭炮,這“噼裏啪啦”的聲音像是它們對新年的祝賀。

第二天,親朋好友都要到家中串串門。大人們一大早就在廚房中忙碌,小孩子儘量在旁邊幫忙。等到中午,大人們都在桌上聊天喝酒,小孩子們就在旁邊打鬧,歡聲笑語連接不斷。

歡聲笑語,熱鬧非凡,這就是春節。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人的家鄉都會有不同的風俗,我也不例外。我的家鄉是陝北,我家鄉的風俗,我也是瞭解一點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我們陝北的衣、食、住有講究。這些風俗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講的。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陝北鄉民的基本服飾是頭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襖和大襠褲,內着白褂子,紅裹肚,腳蹬千層布底鞋。還有頭戴氈帽,腿裹裹腿,腳穿氈鞋。

我們陝北人的飲食烹飪習慣以熬食爲主,其中手抓羊肉,風乾羊肉,羊雜碎,醃酸菜,大燴菜,熬豆角,熬土豆,炸油糕,油饃饃,煎餅,蕎剁面,蕎麪圪坨等是歷史上有名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多和在山北居住的遊牧民族,飲食習慣有關。

聽奶奶說,陝北人多穴居陋處,有濃厚的原始遺風。窯洞是自古以爲最具陝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築,陝北有半地穴式土窯洞,有秦漢以後的涯面式土窯洞,和明代後期開始的青磚窯洞。稍富欲者,用石頭或磚砌成窯面(俗稱接口子石窯)。更富裕者則整體全用磚、石加工砌成,窯前再加穿廊和抱廈,頗爲實用、壯觀,窯上門窗加工或各種紋樣圖案,增加美感。

對了!還有秧歌舞,它起源於北宋時期。在北方屬於一種祭祀活動,又名“陽歌”。陝北秧歌經過陝北人民千百年來的不斷的創作與加工從內容到形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黃土地上一種特殊的藝術品種,是陝北人民的一份寶貴財富,是中國文化藝術寶庫的一朵美麗奪目的奇葩!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對我的家鄉有所瞭解了吧?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劉雨彤

有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答案是否定的。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人的家鄉風俗雖然都不一樣,但對家鄉的熱愛卻是相同的,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中秋節的風俗吧!

中秋節,又稱拜月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在中國的傳統民俗節日中,中秋有着獨特的品位和文化蘊含,它代表着團圓、和諧、吉祥、平安。在這個日子,除了閤家團聚同吃月餅,更應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濃濃底蘊。

俗話說的好:“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八月十五人們中秋節之夜,家人們經常在中秋節時吃團圓飯,吃美味的月餅和喝,色呈琥珀,酒質香醇的桂花酒;中秋節賞月,意味着家家戶戶都盼望全家團團圓圓過一個好的中秋節,有的人爲了重要的事業在外面奔波,想和家人團團圓圓吃個團圓飯都很難。

月亮它是美好的,因爲她可以牽引着無數人的美好遐想;月亮它是美味的,因爲它讓孩子們吃到了令人垂涎三尺,垂涎欲滴,香甜美味的月餅;月亮它是團圓的,因爲她總是在中秋之夜把自己最圓的一面若隱若現;月亮它是潔白無瑕的,因爲它讓在異地他鄉,不能回家鄉的人們有了唯一的慰藉和安撫。

篇七: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快樂端午節

WY

“又是一年端午到,祝福統統來報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我們身邊。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正陽節等(我認爲應該是糉子節)。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端午節據說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也有人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民間有“扒龍舟”“吃糉子”“掛艾草菖蒲”等習俗。

雖然我喜歡吃糉子,但是我更喜歡看爺爺奶奶包糉子。五月初五那天早上,爺爺奶奶去超市買糉葉前,交給我任務“泡江米”。我用容器按照奶奶之前所說,沒過江米的水把江米泡好後靜放,靜靜等待着他們的回來。等了許久,聽到一聲清脆的門鈴聲,我光着腳飛速把門打開。只見爺爺奶奶拎着一大包糉葉和馬蓮草走了進來。

期待已久的包糉子開始,我仔細看着奶奶每個動作。奶奶先將細長的糉葉和馬蓮草清洗一遍浸泡水中,然後拿出兩片細長的糉葉雙手捧着捲成漏斗形,接着一隻手拿着卷好的糉葉,另一隻手不停的把一些糯米和幾顆蜜棗放進漏斗中,再用糉葉封上口,包得嚴嚴實實並用馬蓮草反覆綁緊。奶奶把包好的糉子一個個碼放在蒸鍋中。

幾小時後,一陣陣糉葉清香飄蕩在空氣中,我本能的意識到糉子熟了。此時,奶奶正在把一盤糉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解開馬蓮草,剝開糉葉。糉子是個白色立體三角形,湊近一聞,一股蜜棗的香甜味撲鼻而來。輕輕咬上一口,一絲糯米和蜜棗的甜味流入口中。“糉子味道太好了”,我高興的大叫起來。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還能與家人一起度過快樂時光,品嚐到美味的糉子。

篇八: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許子傑

我老家在文成,家鄉的風俗及活動有很多:清明節掃墓;端午節划龍舟、吃糉子;中秋節猜燈謎、賞花燈…………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春節。

每年的春節,我與爸爸媽媽都會去鄉下陪爺爺奶奶一起過年。大年三十這天是一年中最熱鬧又豐富多彩的一天。一大早鄰居家就響起鞭炮聲。這時爺爺就忙上了,磨豆子,做豆腐;蒸糯米,搗年糕,殺雞,殺兔。我最喜歡的還是把粗糙的米粉變成一塊一塊的年糕。蒸熟的米粉團有點燙手,等它冷一會,爺爺就開始不停的揉啊揉,一會用手推來推去,一會又翻個面。爲防止粘手,還會適當的加一些色拉油,等揉到韌性十足,再把大粉團分成小份,大家一起做成形。

爺爺喜歡長條的,他拿模板一壓,一條帶有吉祥如意字樣的長條年糕就好了。而我就與衆不同,用年糕做了許許多多的人樣,這是爺爺,這是表弟,這是堂哥…………。雖然樣貌有些許醜,但爺爺還是誇我別出心裁,做得很好。年糕做完了,蒸一蒸,炒一炒就開鍋了,聞着香味,還是我熟悉的青菜醬油肉炒年糕。

大年三十不僅有趣,就連吃飯也有講究。必須一家老小都坐下,舉杯互相祝福,在桌上不能談傷心事,說壞話。狼吞虎嚥席捲一陣後,一定得大家吃飽喝足,才分壓歲錢,下桌放鞭炮玩去。

接下來就是看春晚,一直到十二點,村裏依舊燈火通明,依舊響着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別有一番風味,也是我們小孩歡呼雀躍的時候。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過了年,就意味着大了一歲,該更懂事了。除夕過後是正月,接下來是元宵,也就意味着要開學了,不知不覺中也有一絲不捨,再次期待春節的到來。

篇九: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楊書琴

在我的家鄉里節日可多了呢!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樣樣都熱鬧。但這些節日怎能比得了春節呢?

春節前幾天我們這都會去趕集,我們這一般在星期五趕集,可這一天不管是星期幾,都會去趕集。在這一天街道上擠滿了人,想擠進去那可不容易。

街上有好多賣爆竹的人,我們這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買好多爆竹,等臘月三十同煙花一齊放。貼在家門口的對聯必須在這一天買,再不買就晚了。

臘月三十早晨,天還沒亮家家就趕着起來做年夜飯,有時趕不急,飯點

過去了都沒做好。臘月三十每吃一頓飯就要放一串鞭炮。在這天,在門口看

自己家感覺煥然一新,那是因爲臘月三十前家家都要大掃除一次。年夜飯我敢說這頓飯是最好吃的!

大年七年級一般去拜年,大年八年級大年九年級初四一般會去外婆家。

倒是大年十五上燈……倒了晚上滿山閃亮亮。

我的家鄉雖是鄉下,但是一樣熱鬧。

篇十: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包餃子

FSN

春節包餃子,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包餃子不僅是吃貨的福利,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習俗。

餃子,是皮兒包着餡兒的,那皮兒若擀的好,吃起來非常勁道。那餡兒若配得好,五顏六色的,像是一整年的精華都包含在了裏面。皮兒包裹住餡兒,味道更是妙極了,像在吃彩虹一樣。尤其再配上一小碟醋,那美味,不言而喻。

今年過年,我們家照例包餃子。

桌子上放着一盆餡兒,一堆麪皮兒,幾枚硬幣與幾塊糖。聽姥姥說,要把硬幣和糖包進餃子裏。誰吃到了硬幣,就代表誰下一年裏會發財;誰吃到了糖,就代表誰會在下一年裏交好運。

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餃子啦,先拿起一片餃子皮兒,把餡兒放在上面,一捏一折,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就做好啦!餃子的樣式很多,有波浪紋兒的,有沒紋兒的,有元寶形的,有半圓形的。只見姥姥姥爺的手像蝴蝶一樣在餡兒和皮兒之間翻飛着。我還沒看清是怎麼回事兒,一個好看的小餃子就被放到了蒸屜上。不一會兒蒸屜上就擺滿了可愛的、胖嘟嘟的餃子。

“餃子呀,歷史可悠久着呢!”姥爺邊包餃子邊對我說:“傳說東漢末年百姓生活很慘,耳朵凍爛啦。張仲景把羊肉、草藥用麪皮兒包上做成餃子,治好了許多人,於是後人就開始學着他的樣子包餃子。”

包好了餃子,就要開始煮餃子了,用筷子把蒸屜上的餃子撥到燒開了水的鍋裏。那餃子一個接一個掉進鍋裏,激起一片水花,活像一羣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水中嬉戲,那上下翻騰的餃子,真讓人越看越覺得可愛。從鍋中還冒出一縷白煙,像一塊輕紗一樣,升騰,發散,消失……

終於,餃子煮好了。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吃着香噴噴的、還冒着白煙的餃子。所有人都不亦樂乎。

很快,餃子就被吃完了,大家都撐得一個勁兒的打嗝兒。姥姥姥爺去洗碗,爸爸媽媽去工作,我去寫作業,整個家庭都籠罩在一種和諧美滿的氣氛下。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楊鑫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味道。拜年是我國中華傳統習俗。在離春節的一個星期,我國火車地鐵,飛機都是春節高峯期,高速路上異常擁堵。臨近春節街上就會多出現一些小商鋪,這些小商鋪都紅彤彤的,鋪子上掛着春聯各種祝福語這對聯上都有,過年前會過一個小年就像是春節的彩排,但沒有過年的那麼隆重罷了!

大年三十到,也就是說家門前放鞭炮在異鄉的人們也必定會趕回家中和家人團聚。到夜晚人們是要守歲的,除了那些不滿週歲和年邁的老人不用熬夜。大年七年級到,每個人都穿着新家人們去拜年。當長輩的人要給小輩發紅。在這天每個人都忙明着給小輩發包。在這天每個人都的不得了婦女們在家中準備酒菜招特客人,而男人們在招待客人小孩子則成羣結隊地放鞭炮,重點有紅包。拜年是非常好的節日,它可以讓家人團聚。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陳馨潼

春節是我們每家每戶的重要節日,風俗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噼噼啪啪……”這個聲音把正在做美夢的我驚醒了。我聽這聲音就知道春節來啦!

在春節裏,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風俗啦!晚上我在門外,只見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可開交,汗水淋漓;所謂年夜飯,就是家裏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吃自己愛吃的菜;我像一隻小饞貓一樣,聞着味兒走了進去,走近一看,哇,媽媽真在做聽名字就很美味的“紅燒豬腿!”

首先媽媽先用燙水把它煮一遍,放進盆裏後抹上甜甜的蜂蜜,哇!現在就已經開始流口水啦!然後放進油鍋裏炸一炸,這一下白嫩嫩的豬蹄變成了金燦燦的黃色,現在味道變得更香了!等下做好了還用說嗎?最後媽媽把八角,麻椒,醬油,草果,姜等食材和豬腿一起熬製。過了一會兒,豬腿變了一個好看美味的顏色:棕色讓人看了想吃,肯定吃了之後還想吃口水一直流個不停!

盼呀盼呀……都已經等好久了,怎麼還不吃年夜飯呢?忽然一陣香味飄來,對我這個吃貨來說兩眼都放光了!原來媽媽已經開始上菜了,那豬腿兒出鍋後變得太誘人啦!

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每個人都互相對家人說着祝福溶,年味十足!

當然在春節裏不止有年夜飯,這個風俗還有很多,比如:猜燈謎,貼對聯等等有很多你最喜歡哪一個風俗呢?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陳心怡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春節無論多忙碌的人也都會回家,和家人們一起團圓。

每年春節,我也會和爸爸媽媽回到西安外婆家。在那裏過充滿北方味兒的年。

餃子,是北方過年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過春節吃餃子意味着大吉大利,餃子的形狀像元寶,包餃子也意味着包住福運。餃子也有團圓之意,北方人有一種習俗,逢年過節招親帶有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七年級,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時不時地引來歡聲笑語。

社火,相信南方的小夥伴們肯定沒有聽過這個詞。社火是一種中國民間慶祝傳統慶節狂歡的活動。但如果換一種說法,大家們肯定是耳熟能詳,社火又稱舞獅舞龍。北方的社火是中國古老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是指節日裏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具有紅火熱鬧之意。它來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和火的崇拜。人們也常常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陝西民間社火活動習俗。常常以擡芯子,跑竹馬,踩高蹺,耍獅子等一系列活動。表演者們千姿百態,千奇百豔,五花八門,壯麗可觀,這種表演方式深受人民的喜愛。在2006年的5月20日,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外,北方人在守歲的時候所備的糕點瓜果也是想討個吉利的口才,例如吃棗意爲春來早。吃柿餅,說爲事事如意,吃杏仁,說爲幸福人,吃長生果,意味長生不老,吃年糕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

但不論南方,北方過得都是同一個中國年,中華兒女相親相愛是一家,在這裏,我也祝願中國能扛過這次疫情,再一起共度下一個歡樂年!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火把節

ZZQ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雲南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有過“火把節”的風俗。

一年暑假,我回雲南拜訪外公外婆。那幾天剛好是火把節,我聽後特別興奮,迫不及待的等到晚上參加火把節的遊行。

時間過得好慢。終於等到了火把節的遊行。外婆和外公上午就已經把火把買好。我本以爲火把就是普通的木頭棍子做成的,但當我看到大街上的火把後,我驚呆了:街上有高達3、4米的佈滿鮮花的,有插在大門旁邊纏滿小旗子的,還有的是舉在手上小小的一捆樹枝,有些人家還會把新鮮水果或錢幣放在火把裏。

終於到了點火把的時候了!我本來好奇這火把這兒高,該怎麼點呢?原來是用一根長長的杆子,頂上綁了一個燒得旺旺的松明,然後舉起來引燃火把上的一捆引火用的稻草,火立刻燒了起來,所有人都發出了一陣歡呼。

每個人手上還會拿着一個小一些的火把,這些小火把的底部綁了一根粗一點的樹棍,頂上捆滿了稻草和細樹枝,直接用打火機一點就行了。

媽媽讓我拿一個火把,可是我特別害怕,怕火焰燒到衣服,引起火災。我的衣服被汗水浸溼了,頭頂上汗如雨下。但媽媽說:“寶寶,嘗試一下嗎?這很安全的!”我小心翼翼地接過火把,手不停得顫抖。這時,“隆”的一聲,我手上的火把上的火焰突然從一個火苗變成一團大火。我的心臟跳得特別快,不知是哪個“好心人”給火苗弄大的。我歪頭一看,是媽媽從袋子裏拿出一把粉末往火把上扔。我問媽媽這是什麼東西,能讓火苗變大。媽媽說:“這碎木屑和松香粉混合成的粉末,往火裏一扔,火焰就會變大不少。”媽媽看着我害怕的樣子又對我說:“你看,這火焰看着挺嚇人的,但其實不也沒什麼危險嗎!不要燒到頭髮就好了。燒一燒還能驅邪、除晦呢!”我的心跳終於慢了下來,不那麼害怕了。

我和媽媽還有外公外婆繼續往前走。外婆對我說:“寶寶,你知道火把節是怎麼來的嗎?”“不知道唉。”“傳說,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向地下撒下無數的蝗蟲。它們啃食莊稼,但是勇敢的彝家人並沒有屈服於天神。他們在阿提拉巴的率領下,想出了用火來消滅蝗蟲。人們點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間捕燒害蟲,最終消滅了各種害蟲。這就是火把節的由來。”

想不到火把節這麼有趣!希望今年大家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更要風調雨順、安居樂業哦!

篇十五: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畢筠邯)

按照我們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每到這時,大街上總會掛滿紅紅的燈籠,大街小巷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在我們的家鄉,春節有這樣獨特的風俗,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臘月二十四,掃塵房,臘月二十六,蒸棗餑餑。除夕夜,吃團圓飯,正月十五過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蒸棗餑餑了。每年我都會參與。蒸棗餑餑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準備好,放在溫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來,面就已經發得白白胖胖,輕輕用手一戳,面軟軟的,像一塊橡皮泥。

把做棗餑餑的材料,便可以開始做棗餑餑了。先揉好一塊兒面,再找到它的中央,開始插第一顆棗,再順次把棗插在第一個棗的上下左右,每一邊爲四顆。

看着媽媽手上那嫺熟的動作,一個又一個的棗餑餑從她手中誕生了。我看着這些挺簡單的,於是便想嘗試一下。先揉麪,我好像是沒有勁兒怎麼的,面揉了好長的時間,卻一直沒有變的光滑,只好求助於媽媽,媽媽幫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難了,我不會插棗兒,剛把面提起來,還沒來得及插棗兒面便癱了下去,這時姥姥就會對我說:“阿俺妮兒手小,不是幹活的命,一定要輕輕鬆鬆享一輩子的福哦。”

蒸大棗餑餑剩下的面,我們用來做小豬,小豬的耳朵和鼻子,我們用了紅糖面,把紅糖放進面裏揉,便成了紅糖面,用大豆做小豬的眼睛,那樣子,還真是可愛。

做完大棗餑餑剩下的面,我們還做了元寶,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恭喜發財。

一個個白胖的棗餑餑出鍋了,這些可愛的餑餑裏包含着對家人的祝福。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傳承,卻包含着每一個人的愛,我想將來我一定要傳承家鄉的傳統風俗。

篇十六: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轉眼間,一年又匆匆的過去了,左顧右盼終於盼來了元宵節!

記得元宵節那天,早上媽媽叫我起牀,和我說今天是元宵節,趕緊起牀和我一起去煮湯圓,我一聽說是元宵節,匆忙的穿好衣服起了牀,到達廚房和媽媽一起煮湯圓,聽媽媽說這湯圓有好幾種口味呢,有草莓味、藍莓味、菠蘿味、黑芝麻味,等等好幾種口味。

咕嘟咕嘟,水終於開了,我等的花都謝了,我喊來了媽媽,媽媽說你把湯圓倒到鍋裏,說完,我就把湯圓倒進了鍋裏,他們像一個個的乒乓球,亂跳進碗裏一樣,還沒過一會,就煮熟了,我把它們分別盛入碗裏,我嚐了嚐,哇!這味道真的絕了,我居然吃到了一個草莓味的,太好吃了!吃完飯後,我把碗洗乾淨,放到桌子上,就去玩了!看到街上掛着紅燈籠,紅紅火火的,可美了!

今天可真是愉快的一天!希望每年過元宵節都可以像今年一樣開心!

篇十七: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鞏珂豪

盼望着,盼望着,春節邁着矯健的步伐一分一秒向我們走來,小轎車堵滿了各家門口,到處都散發着喜慶的氣息!幸福的笑容無處不在!

除夕這一天,大家都在爲過年做最後的準備,等到中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大紅的春聯。不到一會兒各家爭先恐後放起了鞭炮、煙花,即使煙花不如夜晚時那麼璀璨,人們依然笑靨滿面。

吃完午飯後,小孩子出去玩耍,大人們則爲年夜飯開始準備食材。我家做年夜飯,每年都有魚,“魚”代表年年有餘;當然也會做一些豬蹄,寓意是:“過年吃豬蹄吃穿沒問題。”一邊細細品味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着《春節聯歡晚會》……

忽然我聽到了斷斷續續的鼓聲,本來還沒太在意,但隨着那整齊的鼓點“咚恰恰!咚恰恰……”越來越清楚,我衝出門外,沒想到以前很難見到人的街道,今夜卻人頭攢動,聲勢浩大。人們用簡單的旋律,表演出對除夕之夜最真實的吟唱。有小娃自己跑出來看;有年邁的老者被人摻扶着欣賞;還有幾個月大的嬰兒被大人抱着觀看,人們用發自內心的笑聲表達了對新年的喜悅。

幾小時後,新年的鐘聲響了,剎那間,黑色的天空變得五彩斑斕。一道道煙花劃開那黑漆漆的天空,綻放出絢麗的色彩……煙花此起彼伏在天空飛馳,就像要丟棄今年的不愉快,將新一年的目標、理想掛在空中。如果今後的某一天,我們變得頹廢,那你就想想定下的目標,你去刻苦努力,認真的完成它!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我愛家鄉的除夕夜,更愛我的家鄉。

篇十八: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朱煜涵

不管在我的家鄉還是在中間,春節都是最重大的節日。

在武漢,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過年風俗,和大多數地區一樣,大年三十,家人們晚上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

在七年級的晚上,媽媽對我說:“晚上睡覺不關燈,預示前途光明!”

傳說,有兩個怪物,第一個怪物是除夕的“夕”;第二個怪物是過年的“年”,人們爲了嚇跑“夕和“年”,就點響鞭炮,來驅散兩個怪物,便有了過年。

大年三十晚上,一起吃年夜飯,有人做飯,有人端菜,有人擺碗筷,等到菜上齊了,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看着窗外綻放的煙花……

大年八年級到正月十四,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習俗。而正月十四過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在這一天,人們會吃湯圓,用糯米粉轟黑芝麻糊來做,或是去超市買湯圓,可對比之下,還是自己做的湯圓更加美味。

這就是歷經十七天的春節,它是中國最大的節目。

接下來,就是包餡了,小孩子都喜歡吃甜的,師傅就給我們準備了豆沙做餡料,外加一些鴨蛋黃。我們把餡料拿好,把麪糰往裏面按幾下,成了一個凹進去的小球,然後先放入豆沙餡,再包入蛋黃,然後把麪糰包好,壓成厚厚的麪餅。剛開始,我們壓的麪餅要麼薄了,要麼厚了,只不過做着做着就熟練了,就能控制薄厚度了!然後再用專門的工具給月餅印上花紋。之後,做好的月餅就進烤箱了。

等月餅出爐後,我們圍坐在一起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聽大人們講述着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心裏別提多開心了!

這就是我們中秋節做月餅的情形,要不你也來試一試吧!

篇十九: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張鈺灝

在中國,農曆除夕稱爲大年夜。這一天晚上,全家男女老少都圍在餐桌前,一起吃年夜飯。零點鐘聲一過,便是春節了,一個千家萬戶喜慶團圓、辭舊迎新的大日子。

今年的春節我是在奶奶家過的。春節的前幾天,媽媽就已經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這也是一種習俗“除舊”。我和爸爸則去置辦年貨。那街上十分熱鬧,到處都是“中國紅”,紅燈籠、紅春聯、紅衣服——花花綠綠,到處都充滿濃濃的“年味”!

三十一大早,我和爸爸便把那紅豔豔的對聯貼到了門上。“咦?”爲什麼“福”字要倒着貼?爸爸說那寓意着福到了。媽媽把給奶奶的過年禮物裝好,我們就直奔奶奶家。到了奶奶家,一派喜氣洋洋,好不熱鬧!姑姑和媽媽爲晚上的年夜飯作準備,我們小孩子就負責吃着零食看電視,好愜意!

玩着玩着,一陣香氣把我薰着了!我悄悄跑到廚房,想幫大家先“嚐嚐”,還沒吃到美味,就被媽媽那嫺熟的技藝吸引了。天啊,她們倆人哪裏是在做飯,簡直就是在表演絕活兒!只見媽媽將洗好的韭菜放在案板上,左手把住,右手飛快地切,長短均勻,富有節奏,然後倒進先攤好的金黃的雞蛋裏,一邊攪拌一邊調味兒;姑姑一隻手將擀麪杖來回快速地移動,另一隻手將麪皮不停地轉動,一張張圓圓的皮很快就擀好了!不一會兒,一排排元寶一樣的餃子就包成了!太好看、太神奇了!

終於,一大桌五顏六色,香氣撲鼻的美味年夜飯擺齊了!有又鮮又亮的清蒸鱸魚,這可是我姑姑的拿手菜;有又香又紅的油燜大蝦;還有入口即化的美味豬手——魚象徵着年年有餘,豬手象徵着撈錢。全家人有說有笑,伴着窗外隆隆的鞭炮聲,歡天喜地。吃餃子的時候,我只顧着好吃,沒成想上下牙之間有東西阻擋着!吐出來後,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哇!我第一個餃子就吃到硬幣了!這也是習俗之一,吃到硬幣的人便象徵着新一年財運旺旺的!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人們一聲聲的祝福,不絕於耳。我們都熬着夜跨年“守歲”,這也是家鄉的重要習俗,表示着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祈求家人們平安吉祥、萬事順遂。

我相信,提到過年,所有的中國人都會各有感觸。因爲,這是我們華夏兒女千年來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也是我家鄉的風俗——春節。

篇二十:家鄉的風俗作文評語

安琪

中國人過年別有一番韻味……

“哎呀,明天就過年了。大孫女兒,去洗兩個硬幣……”奶奶說。

我趕緊起牀,興高采烈地又有些不解地問:“奶奶,爲什麼要洗硬幣啊?”

“過年包餃子用,吃餃子時如果誰吃到了硬幣,就代表新的一年裏會大吉大利,財源廣進。”奶奶很耐心地回答着我。

可能因爲過年的緣故,所以我感覺這一天過得非常慢……

看,全家人都在忙裏忙外,熱鬧得很!我也穿好衣服“混進”其中去“幫忙”。

說是幫忙,無非是湊熱鬧。不一會兒又傳來了奶奶的聲音“大孫女兒,快過來幫忙!”

“哎——來啦!”我一邊應聲,一邊跑向奶奶。

“吶,拿着這個小刷子,往對聯上刷膠。擦完,就給你爸送過去。”

就這樣,我忙裏忙外地跑着,累得滿頭大汗,似乎成了大功臣。

家裏的團圓飯開幕了,簡直就是滿漢全席,全家人喝的喝,吃的吃,熱鬧非凡……

很快,夜幕降臨了。天上一顆星星都沒有,月亮也被擋住了。但是,萬家燈火通明,大地也被照得一片明亮。

空閒時刻,我問爸爸:“爸爸,爲什麼要過年呢?”

“哦,這個呀,很久以前……有個叫“夕”的怪物,一到“三十”的時候就來給人們添亂,弄得民不聊生。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告訴人們“夕”怕紅色、亮光和響聲。於是人們就穿紅衣、貼對聯、放鞭炮,還整夜開着燈。久而久之,就保留了下來,成爲了“除夕”……

我似乎聽懂了什麼,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伴隨着新年鐘聲的響起,新舊年的交接儀式完成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6xnr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