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艾青詩選讀後感(推薦15篇)作文

艾青詩選讀後感(推薦15篇)作文

篇一:艾青詩選讀後感

艾青詩選讀後感(推薦15篇)作文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

——題記

“艾青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唯在紙上自由地棲居,作爲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脫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衆中間,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個體性,保持屬於個人的尊嚴與自由。”這是林賢治對於作者艾青的詩的評價。有幸暑假讀了《艾青詩選》,讓我在艾青詩風沉重,情調憂鬱的筆下,體現出他在抗戰期間的愛國主義的思想和感情。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艾青將自己比喻爲一隻鳥。鳥兒,我們對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飛翔。可它們的壽命限制了這種自由的飛翔,作者的筆下:“打擊”“悲憤”“激怒”,這是一隻倍受折磨的鳥啊!但它還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是爲祖國而歌唱,它無時不刻的牽掛着祖國,祖國已命懸一線,在空中飛翔的它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面對這樣的情景,自己無能爲力,只能爲祖國而歌唱着。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鳥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被埋在了土地裏,就連羽毛也在土地裏腐爛了,可見,它一生爲祖國服務,爲祖國犧牲,對祖國的愛。“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省略號的帶動,使着我們的情感不斷“深沉”,不斷地從我們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對祖國的深沉的愛!礁石

兩節,八句,構成了一個篇章。“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的撲過來,”處在大海中的礁石,怎會不面對海浪的襲擊,海浪“撲”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無休止”的“撲”。它象徵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己,也象徵了我們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艱苦、不屈不撓的頑強的鬥爭精神。“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這樣的挫折,是誰都會想過退縮,想過向挫折低頭,可它呢,卻是“依然站在那裏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微笑”?在艱難困苦面前是一種自信,在敵人面前是一種堅定,在歡樂與勝利面前是一種坦蕩。就這樣一塊普通無比的礁石,讓我懂得了無論身處怎樣的處境,都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堅定樂觀的精神,勇於面對一切艱難困苦,並且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永不服輸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陽”“他起來了”“春”“雪裏鑽”“盼望”“生命”……每個篇章都在我們眼前描繪了一幅中國從苦難與災難的抗日鬥爭,從身陷絕境到路途荊棘,直到最後我們繁榮昌盛,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樣不太完美的畫像。至於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衛祖國而壯烈犧牲的烈士英雄,他們吹響了激勵這個民族奮勇前進的號聲,但無法實際的帶領人民繼續前進,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帶着我們前進,帶着我們衝向未來!

篇二:艾青詩選讀後感

心靈洗滌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

——題記

在那些有着紛繁複雜裝飾書中,我一眼就喜歡上了你。你有着十分樸素的外表,甚至有些陳舊,然而我就是被這樣的你,所深深的迷住了。一個溫暖略顯燥熱的下午,我與你有了第一次相約。拂去你表面塵灰露出你清麗,樸素的模樣,你就是——《艾青詩選》。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愛這土地》。這首詩創作於抗日戰爭初期。當時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絕望中無力嘶喊着,想爲國家做點什麼,卻無能爲力。而作者也是如此。詩人將自己比作一隻鳥,是一隻飽受折磨的鳥,它已經唱不出優美的歌聲,可是它仍然歌唱着,這是它用生命發出的聲音,抒發了對土地的義無反顧的執着和不放棄。詩在這樣基礎下,進一步展開了對鳥兒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風、黎明等,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隱含了願意爲祖國奉獻生命之情。

最後一節很直接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深沉”無法表達出艾青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後面緊跟省略號,似乎還有無盡情緒在涌動,過一節將詩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

書香餘韻,因爲書,因爲《艾青詩選》,我的青春不在蒼白,我的人生富有詩意。

篇三:艾青詩選讀後感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題記

橘黃色的書頁承載着中華兒女堅強無畏、勇敢不屈的精神,艾青筆下的詩雖簡短,卻在向我們訴說一個個故事。

我喜愛艾青的詩,我覺得這些詩句不僅僅是一個個漢字的排列組合,它們也充滿感情,讓我讀起來熱血沸騰。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是艾青對這片土地最真摯、最深沉的愛的表達。艾青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卻以筆爲武器向帝國列強表達強烈的憎恨,對國人進行吶喊,他用他的詩告訴我們:勿忘國恥,牢記歷史。

人們眼中的春天是希望,每個生命的生長都會伴隨着希望。文人墨客喜歡吟詠春天,不論是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還是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都讓人沉浸在春的美好之中。而艾青筆下的春天是充滿力量的:“春天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在那些夜間開了,在那些斑斑點點的夜間,那些夜是沒有星光的,那些夜是颳着風的,那些夜聽着寡婦的咽泣,而這古老的土地呀,隨時都像一隻飢餓的野獸,舐吮着年輕人的血液,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於是經過了悠長的冬日,經過了冰雪的季節,經過了無限睏乏的期待,這些血跡,斑斑的血跡,在神話般的夜裏,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裏,爆開了無數的蓓蕾,點綴着江南處處是春了,人問:春從何處來?我說:來自郊外的墓窟。”艾青把烈士的犧牲與春天的到來直接地聯繫起來,除了表現出對反動派瘋狂屠殺的憤怒和仇恨之外,還表現着一種堅定的信念:任何瘋狂的鎮壓和屠殺都無濟於事,烈士們所付出的鮮血代價,是以迎來一個更美好的春天作爲報償的。

光明的到來,使萬物復甦,衆生一片歡欣鼓舞。“從遠古的墓塋,從黑暗的年代,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植向它舞蹈,使河流帶着狂歌奔向它去。”太陽從遠古的墓塋、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黑暗的年代滾來,暗示着光明誕生於黑暗和死亡。“當它來時,我聽見,冬蟄的蟲蛹轉動於地下,羣衆在礦場上高聲說話,城市從遠方,用電力與鋼鐵召喚他,於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開,陳腐的靈魂,擱棄的河畔,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艾青用太陽謳歌光明,那時候的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太陽象徵着希望與自由,它將永不泯滅。

讀完《艾青詩選》,我感慨良多,它讓我相信沒有永久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篇四:艾青詩選讀後感

艾青的詩給我的感覺是黑暗中的曠野,風吹動麥粒,尖銳的要衝出黎明。在暗處醞釀直至遠海澎湃,世界都興奮起來。

是潛在的猛虎。

其構造的世界是近乎黎明的。爲什麼是“近乎”?這是因爲要與卑劣侵略者統治者做鬥爭,是他們讓我們陷入黑暗。

“必須以敵人的死亡,奪回自己的生存”。

徒手等待,黎明不會到來。

因爲看到黎明將要到來了,獲得這希冀了,發現絕望中的希望了,這是不可待的嚮往。

世界的存在是因爲生命的力量。

第一人稱的闡述總能讓我感觸到世界的存在,每個不同身份的生命都有各自的難處,他們或許是上天的“不幸產物”,可從未放棄過自己。

“嘿,黎明還沒到來呢。你想看到的吧,你的農作物被撒上燦爛的金,你的盔甲亮的倒映着自己的沒有血跡的臉;你想看到的吧,你保護的後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你的家人們免受戰爭正常生活;你想看到的吧。”

正如文中所說的,“盲者,病者貧困的人們,將找到他們自己的天國”。

所以我在這黑暗的日子沒睡,我在衝破黎明啊,我想看到啊。所以我走在最前,哪怕我死後連塊墓碑都沒有。

我走過的地方趟着我鮮紅的血液。

我那時候想,我們會勝利的,腐朽的日子會結束的。

我想看到的。

爲戰爭而死有什麼可怕?死在河畔曠野又有什麼呢?光榮讚歌又有什麼用呢?因爲現在的不幸福,被壓榨,所以我們要奔着死去,這死就爲了未來的孩子能過的比自己更幸福些,這死是光榮的,踏着前者屍骨去,後者又踏着我的,願我們鋪的路夠踏實廣大。

我們都熱愛光明。我們的眼睛追隨着光,所以我拉進與黎明的距離。

黎明啊黎明……你的降臨讓春天都到來。

我想看到的。

篇五:艾青詩選讀後感

周晨梔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着中國呀……”光明與希望,是人人內心的渴望,可又有誰能夠真正得到。黑夜的生活痛苦又煎熬!詩,是一種慰藉,是一種掙扎,是一種力量。他喚醒人們心底的種子,生根發芽,赤裸裸擺在你面前!它歌頌好的事物,痛批黑暗事物。爲人民哀歌,讚揚人民。艾青爲民族憂思,爲國家憂思,爲人民憂思,將詩歌深深地烙印在時代當中。

即使不幸被捕入獄,但艾青仍然堅持寫作,將自己的遭遇寫入詩中,將情感抒發。他一生坎坷,卻能將人民的心聲寫出來,他也同人民一樣,希望戰爭早點結束。他偉大,他積極,他愛國,他熱愛這片心心念唸的中國土地!他是土地的歌者,他守衛着這片土地。我還記得六年級課本上曾經有一句:“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是真正地愛土地,將自己埋進了土地,長成茁壯的大樹,爲人民指引前進的方向!

他爲人民着想,爲民族着想,爲國家着想,將國家的危難,人民的危難,在詩中寫出來。激勵人們,鼓勵人們,爲人民鼓舞,爲人民照亮方向!這讓我想到了老師,他們像蠟燭般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就完美詮釋了這種精神。艾青的詩不僅傾訴了對被侵佔的國土的熱愛,又傳達出對光陰與美好生活的期盼,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我還不能夠理解,直到讀到了《我愛這土地》,我才感受到艾青那崇高的情懷與深深的哀思。

《艾青詩選》是一本好書,我從中讀出了深深的愛國之情與憂國憂民之情。同時,艾青在這本書中也表達了對土地的熱愛,對詩的熱愛。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我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多收穫。

篇六:艾青詩選讀後感

翻開書籍的扉頁,頓時,書卷香迎面而來,沐浴着陽光,品着香茗,翻着舊書,正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讀書如打麻將,不在乎輸錢贏錢,而是摸着麻將的感覺。”

讀艾青先生的詩選,讓人感覺自己在黑暗中苦苦尋覓光明時,霎時降臨了一縷尋覓已久的陽光,內心不免產生觸動,似乎有了希冀。

從感人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令人激昂的《給太陽》,再到作者希望隨時隨地的爲國家效勞的《煤的對話》,每一處都是作者希望人民團結起來,爲自己的祖國再奮鬥的希望,而這份希望就應該是對那時代的中國夢最美的詮釋吧!

讀着艾青先生的詩歌,總讓我心潮澎湃,對祖國的熱愛隨處可見:“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還有那對生活的樂觀:“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並且那樂觀而豁達的精神也感染着我“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流而上。仰在窗臺上,夢想着海洋。”還有他那“即使我們死後屍骨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般的奉獻精神讓我敬仰不已。

他的詩歌語言簡樸,卻又魅力不凡。總是在高潮時戛然而止,使人感覺意猶未盡,浮想聯翩,餘音繞樑。他的每一首詩都在表達自己最深的願望,都代他的每一首詩都在表達自己最深的願望,都代表着在那個黑暗年代自己對於國家的思考。

透過歷史反觀現實,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盛世,但是有一個東西一定不能少,那便是——夢想。艾青先生的夢想是用筆墨來鼓舞羣衆,挽救中國,那是那個時代的夢想。到了新中國成立,作者又將事業轉到現代化建設中去:“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那麼少年有夢想則國家有未來!我想這應該是讀完《艾青詩選》自己的一個收穫吧!讀完艾青詩選,我認識到了一個以畢生心血獻祖國的艾青,即使受傷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艾青,得到了艾青想讓我們做的事情。爲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爲自己的祖國而努力!

篇七:艾青詩選讀後感

合上《艾青詩選》,我長長地吁了口氣,那腐爛在土地中的鳥,直衝到九霄的烈火,似火輪飛旋而來的太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只有這來自1937年的肺腑之音,始終縈繞在我耳畔。

艾青用手中的筆掀起了激涌的狂浪,“不,不,我還活着,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這是煤的吶喊,也是中華民族的吶喊,我們還有光明!這時,我心中便被赤旗點紅了,還有中國共產黨,還有人民,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改革開放,火勢沖天,火光點明瞭世界,每一箇中國人,都會像煤一樣燃着自己,爲更好的明天。

我的心開始沸騰了,我真正體會到了艾青渴望投身於火的革命豪情。沉寂是積蓄,千萬年的沉默、屈辱,卻改變不了內心深處對光明的追求。我也應當埋頭苦幹,努力奮鬥,將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

如果能穿越時空,我多想帶艾青看看今天祖國的大好河山,這盛世,如他所願。

篇八:艾青詩選讀後感

“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鬱,讓希望甦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負傷者的心裏。”

——《艾青詩選》《復活的土地》

《復活的土地》雖然篇幅短小,卻是一首真正的大詩。這首詩,作者以渾樸莊重的語言將中華民族覺醒的樣貌迎接新中國到來的喜悅之感充分的體現出來。

在這首詩寫下的第二天就爆發了戰爭,這是詩人多麼真切的預感。

艾青由一個貧苦婦女的乳汁養育長大,自小就濡染了農民的憂鬱,在抗戰爆發之後艾青立刻投身解放戰爭中,用詩歌訴說着中華民族的苦難。他也十分關注民族的命運,所以才能夠預兆中華民族命運。

《復活的土地》的前三節看似是作者在描繪春天萬物復甦,辛勤勞作,百鳥之鳴的景象。實則是在以春天的到來隱喻着中華民族即將覺醒的事實。前三節的語言風格十分的寧靜愜意,但是在後兩節中作者充分的展現出人民對中華民族覺醒的渴望。

“復活的土地”講的不僅僅是土地因爲春天的到來而復甦,而覺醒。更多的是將土地比喻成中華民族,在這首詩裏,作者更想要體現的是復活的中華民族將要覺醒。詩人對中華民族的感情猶如個體對土地的感情一樣深厚,一樣親切

《艾青詩選》的語言在解放前是詛咒黑暗,嚮往光明。訴說着中華民族的苦難與人民的苦難。解放後,依舊歌頌光明,同時思考人生。而且內容更廣泛,思想更渾厚,情感更深沉,手法更多樣,藝術更圓熟。

艾青的詩,不是簡簡單單的形式化和概念化,而是通過一些具體描寫來體現出自己內心真真切切的愛國情懷。

我愛艾青的詩,愛那樸實莊重的語音;我愛艾青的詩,愛那渴望光明的情感;我愛艾青的詩,愛那心繫民族的博大胸懷。

艾青不是一位清高的詩人,他也從不標榜自己。他是追求自由,保持個體特性的,他是一位擁有自由感的詩人。

篇九:艾青詩選讀後感

他是艾青,用自己最真實的語言記錄着時代的變遷,我們總說言爲心聲,一個人的作品,不僅反應着他的內心,還兼顧着反應一個時代。在讀完他的詩之後,我更有這樣的體會和感想。

在1934年5月他寫下《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大堰河在她的一言一行中讓艾青感受到幸福和母性的光輝。在詩中艾青的保姆沒有名字,只能用她出生的村莊作爲她的名字,這不禁讓人思考,舊中國女性的地位是有多麼的低下,或許還有千千萬萬如同大堰河一般的勤勞的母親,卻沒有留下她們的名字。在詩中艾青抒發了對她們的同情和讚美,讚美全中國的善良母親,艾青的這首詩,也是他的成名詩,借詩來抒發對當代社會的不滿,抒發這吃人社會的恐怖。同時,我也在思考,艾青筆下的母親,也在借喻着我們的祖國母親,受到過欺壓,遭受過凌辱,卻依然有着直面生活和未來的勇氣,保護着她的每一個孩子,保護着每一位中國人。

詩人都有着家國情懷,想要接濟天下,拯救蒼生,艾青也不例外。他在《我愛這土地》抒發了對祖國母親的思念和對國家深沉的愛戀。無論我經歷過什麼,無論是用嘶啞的喉嚨去歌唱還是被大風所吹刮,我始終嚮往着溫柔的黎明,這黎明在我看來就是艾青的希望。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在今天也廣爲流傳——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他直抒胸臆的表達對祖國的愛和不捨,即便是死亡,也無法割捨我對祖國的愛,這份愛是堅定的愛。我想這樣的愛國情懷在當今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要堅定的去愛自己的國家,去守護好自己的國家。

抒情是艾青詩的主題,他抒發的情感總能產生讀者的共鳴,真摯而又悲切,我們無法回到那個年代去體驗,但是我們可以從詩中感受到那個年代的故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始終保持着自己的一份純真,不被物質所累,給大家提供站起來的勇氣,面對侵略和壓迫,敢於去鬥爭,敢於去守護好自己的國家。艾青筆下的詩對當今的我們也有很大的可讀性和鑑賞性,我們要學習艾青,要時時刻刻的愛自己的國家,爲更建設加美好的中國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哪怕再小,也要去做。

篇十:艾青詩選讀後感

蔡睿澤

我剛翻開這本書時在想:艾青是誰?艾青,原名蔣正涵,字養源,號海澄,出生於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畫家。

他很不幸出生在那樣一個戰爭紛亂的年代,也是一個人民意志覺醒的年代。因此他的詩篇中含有着他的那馥郁的情感,他對封建社會有着無比的憎惡,對於“正人君子”也是無比的唾棄。

因此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十多年來,一直向他們呈獻着自己最真切的情感。總是讓人想起當時的人生活情況。

當我在讀《大堰河——我的保姆》時,他描寫了大堰河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以及他生平的經歷,大堰河是一個窮苦農民婦女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大堰河無比的愛戴,卻又沒在她去世時盡孝的愧疚。文章同時也運用了大量的手法:首先將坐着的原生家庭和大堰河的家庭進行對比,體現封建社會制度不公;兩家的不同待遇對比,顯示詩人的愛憎分明;生前的操勞和死後的悽慘無人祭奠都深刻表現了文章主題;大量的反覆也是艾青詩的特點,這樣能夠表現作者特有的感情,使詩句一唱三嘆,增強表達效果,給文章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由本篇也可得出艾青的詩是很自由的,即在奔放與約束之間取得協調,在參差與變化裏取得一致,在繁雜的細節中提煉出單純的意象。這首詩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它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或字數、行數的劃一,但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變化中的統一、參差中的和諧。全詩13節,少則4行一節,多則16行一節;少則每行2字,多則每行22個字。這也正是爲什麼艾青能成爲那時的詩人代表。

根據鐵凝老師所說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十多年來,一直向他們呈獻着自己最真切的詩情。

所以我們同樣應該有像艾青老師一樣的愛國主義思想,擁有濃厚的名族情懷。

篇十一:艾青詩選讀後感

“艾青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唯在紙上自由地棲居,作爲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脫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這是詩人林賢治對艾青的評價。這麼高的評價,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詩人呢?我懷着疑問,翻開了《艾青詩選》,開啓了尋求答案之旅……

《艾青詩選》收集了艾青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詩篇。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謂是“艾青的時代”。這一階段是中華民族危機最爲深重的時期,詩人幾經輾轉抵達延安,接觸了社會底層人民,並目睹了他們的苦難現實。因而艾青這一時期的作品多書寫國家民族的苦難,表達憂患意識,抒發對底層勞苦人民的同情,感情基調凝重深厚。

艾青的詩歌中不僅蘊含着赤子的真誠,還蘊含着感情的真摯,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實的寫照,是艾青的詩歌之所以動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詩選》時,我總會被艾青那平凡卻帶着強烈愛國情懷的文字給打動。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誦着這一首首詩,表達着對祖國和人民最深沉的愛。

讀完《艾青詩選》,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用生命爲祖國頌唱”的艾青,“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的寫照,更多的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對現在生活的思考,就算少了艾青所說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會找尋近期的“盼望”,盼望着我以後理想生活的到達。

又反思一番,要實現自己在未來的美好生活,重要的是什麼?是說說而已?是自我欺騙?……這些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只有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付出自己的青春,再加上一顆平靜的心,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纔會實現。所以現在,努力吧,少年!

篇十二:艾青詩選讀後感

一開始讀這本書時覺得挺無聊,心不在焉翻看了大半本,在百度上搜了下艾青這個人,纔對她有了些許瞭解。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她的成名之作,所以在詩集中排於首位,這首詩是艾青真正把思想感情融入民族生活大地的重要轉折點。我認爲大堰河就像中國農民的化身,就像一個寬厚、仁愛、純樸、堅韌的母親,生來無名,被套枷鎖,仍將最無私的愛給予了她的乳兒,艾青從她愚昧與善良、勤勞與卑微相交織的歷史性格中,深刻洞見了中國農民的宿命,並且由此激發出了對人類普遍生存境遇的巨大憐憫。

我比較喜歡艾青的《向太陽》,我認爲這首詩充分表現了詩人的高度熱情和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和信心,全詩貫穿着一個總體的象徵形象,那就是太陽,以太陽來象徵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希望,從“我”——一個飽經憂患的知識分子的角度,採用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抒發抗戰高潮到來時的激奮之情。

我發現艾青的詩歌都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以凝結成形象,比如在《雨巷》中,通篇描述意象,用詩人飽含深情的筆墨,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與視覺衝擊感。

讀艾青之詩,品艾青之心,贊艾青之情,《艾青詩選》——你值得擁有。

篇十三:艾青詩選讀後感

“在我吃完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後,

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裏。

啊,大堰河,你爲什麼要哭?”

它是被一位1910年出生的詩人創作的,文中的大堰河就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他”就是艾青,而“它”就是《艾青詩選》。

此書,講述了他的家鄉,他深愛的大堰河和他深愛的親人;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歌頌了新中國成立后土地和人民迎來的光明。這,就是《艾青詩選》。

對於小小年紀的我來說,這是第一次讀到如此深沉憂鬱的文章,也是第一次闖進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到了他當時的絕望。也許我本不真正理解這種痛楚,但在他文筆的帶動下,一幅中華兒女受難的畫卷在眼前栩栩如生的展開。書中每一首詩都不長,每一首詩都可謂惜字如金,但的確,每一首詩都讓我身臨其境。在艾青身上,我看到了不向惡勢力低頭、永不放棄的每個中華兒女該有的精神,同時也看到了他對於自己的祖國遭到侵犯的憤怒,對侵略者的諷刺和對祖國的熱愛。我們生活在21世紀、一個百花齊放的世紀、一個充滿陽光的世紀、一個和平安寧的世紀。在這個世紀裏,沒有戰爭、沒有硝煙,但這並不代表就沒有任何隱患了。中美貿易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是另一種沒有硝煙的戰爭。曾經有人告訴我:想要保衛祖國就要好好學習。是啊,在這個由科技主宰的時代,知識就是科技的來源。那些所謂的“黑科技”不就是用知識堆砌出來的嗎?所以,年少的我們、年少的我請加油努力吧!

我在北方、在月亮下山、月光漸漸消散的黎明、在啓明星落下的那一刻,看着五星紅旗在下雪的早晨冉冉升起,有一瞬間,我清晰地看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愛這土地……

篇十四:艾青詩選讀後感

董欣欣

艾青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他平實無華的文字裏包含了拳拳愛國心。將華夏千年的語言文化結合在一起,化成一抹藍色憂鬱與一種無法言說的悲哀。

斯人雖已逝,但他卻將”淚水”種進人們的心田。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這是大家信手拈來的詩句。艾青寫這首詩時正國難當頭,這首詩寫出了他的憂鬱,他那源於國民苦難的憂鬱。

他用一隻鳥的形象開頭,在個體上面的渺小,短暫,與生命的博大形成對比。永恆之間,是爲表達自己對土地最誠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象成一隻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着祖國大地飛翔。

“初升的太陽,照在我頭上,久久垂着,不曾擡起的頭上,我們仰起那沉重的頭顱,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們笑得像太陽!”

他的詩就是冬日裏的陽光,籠罩在中國上,照在老百姓的面龐上,這縷陽光像一把閃耀的尖刀,直捅反動派和地主們的心臟,劃開封建社會的黑暗。

他的詩中,有不屈的男兒本色,有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的枯榮。土地與太陽、苦難與渴望,構成了他的詩歌。

我們應像艾青那樣愛祖國,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把愛國之志變爲報國之行。將艾青的詩傳承下去,永遠被我們這些後輩所歌頌。

斯人已逝,詩情永存。終其一生,始終吶喊着的艾青,唯愛與詩不可辜負。

篇十五:艾青詩選讀後感

“啾——,啾——。”鳥雀在空中自由的飛翔,歡快的鳴唱。一片片樹葉隨風姐姐的來臨落在地上。人們在樹下盡情綻放笑顏,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畫面,在這美好的土地上。誰敢想,誰又能想到它曾經經歷過什麼樣的磨難和戰爭。

但在艾青筆下,他將祖國被侵佔的痛苦以及對祖國深沉而又真摯的情懷,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在《我愛這土地》裏這樣寫到。這篇詩作裏,他把自己比喻成鳥,親眼目睹國土遭受着侵略,欺凌,人民處在痛苦中。

如果我們是這隻鳥,會怎麼做?有人可能會說,你只是一隻鳥,什麼都做不了。但詩人沒有妥協,即使是一隻鳥,它也要奮力抗爭,用嘶啞的喉嚨發出不屈的聲音,竭盡全力。哪怕死了,身體也要融在這片土地裏,用自己的身軀做最後的一件事。

這正是詩人對這片土地最真摯最熾熱的愛的表白,他用筆訴說着自己對祖國的深切擔憂,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就是這樣強烈情感使他寫下了《艾青詩選》這本書,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在這悲催的時代,詩人沒有放棄,哪怕拼盡最後的一點生命,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他也從未減少。我們有幸生在如今的年代。生活在詩人曾經無數次憧憬過的美好時代。我們更應自強,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雖時光流轉,斯人已逝,但詩情永存,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wrml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