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精選10篇)

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精選10篇)

篇一: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精選10篇)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你要是不懂裝懂,那學了也沒用!”一句響亮的話轉入了我們的耳朵裏,看向那位老先生的身影,心中肅然起敬……

這是我上的第一堂如此嚴肅的課,所以現在都記憶深刻。學問,這一詞在我心裏發了芽,像一盞航燈,指引我的道路。而學問,在時刻提醒我的是——問。

一陣風拂過,把我吹到了學校裏。老師在課堂上講啊講,我在下面聽啊聽。“這道題還有一個簡便的方法我說,你們仔細聽……好了,下課!”我還沒反應過來,就下課了,可是那裏我還是聽不太懂啊,怎麼辦呢?看着書上的大字——學問,我立馬“飛”到老師前,詢問老師問題……我聽後豁然開朗。原來學問,重在問。

在家裏,做着作業的我看着眼前的經緯網圖,可犯愁了,腦海裏不斷記憶着老師講課的畫面一一閃過,卻始終想不起來在哪裏說過,看着答案,我陷入沉思,不對,這題我都問過了,怎麼會記不起來呢?一旁的媽媽告訴我:“你連複習,鞏固都沒幹,還能記起來纔怪呢。”哦——原來學問,還要記長學問了。

知道了學問的我,在各個地方的辦公室,走廊裏徘徊,問了一位又一位師長,請教了一位又一位同學在種種聲音裏,我們在討論,在複習,在將那數不勝數的精力投入進有意思的題海里暢洋,在撓破頭皮也想不出來的難題中恍然大悟,學問一詞在我心中刻下了印記,讓我不再迷茫。問來問去,讓我明白了千萬道理,這就是學問的重點,也是日常的必備技能——不僅要大膽去問,還要認真去想,更要仔細傾聽。哦——長學問了。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我銘記着這個道理,才讓我不再迷茫。對啊,學問學問,不僅重在學,還要時刻問啊。哦——長學問了。

篇二: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在那一次事情過後我長學問了沒想到他自然會那麼神奇,連一顆小草也是那樣。

有一年放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回了奶奶家一回來我就高興的跑過去和奶奶擁抱,奶奶說:“孫女呀快讓我看看,真好呀。”我興奮的說:“奶奶你的田收了沒?沒有的話我們一起去吧!”因爲我一直在城裏也沒有去過農田所以我對鄉下的田十分感興趣,每次回奶奶家我都要去天津看一看。奶奶說:“還沒呢,要不這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我開心的不得了,三步並做兩步的向田間跑去。

走在田間的道上我忽然覺得褲子被什麼東西勾住了我回頭一看發現有一片葉子死勾着我的褲子不放,媽媽問:“怎麼不走了怎麼了嗎?”我指指那片葉子說:“媽媽我的褲子被這片葉子勾住了,這片葉子也沒長什麼東西爲什麼會勾着我的褲子不放呢?”媽媽蹲下來一看說道:“這片葉子可不簡單你看它不像別的葉子那樣兩側是光滑的而是常有一些小刺的這就是它勾住你的原因你看你要是順着摸它的刺就不會感覺到什麼但是你要是逆方向摸它的刺這些刺就會勾住你了。”我點點頭說:“可是他爲什麼要找這些小刺呢?”媽媽又說:“它可能是想保護自己吧,以前還沒有人類時有些動物以植物爲食如果被這些動物吃完了的話就會滅絕,它爲了保護自己才長出這樣的刺。”我開心的說:“要是這樣的話他們還挺聰明呢!”媽媽也笑了,又說:“所以你別看它只是一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草可卻也有這樣的祕密很神奇吧。”我開心的說是,我們要繼續向田間走去。

即使是一棵普通的草也不一般沒想到還能學到知識這次真是讓我長學問了。

篇三: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在我的印象裏,我一直以爲平常我們看見的那些高樓大廈,都只是用磚頭和水泥建的。可是事實並非是我想象的那樣。

記得有一次,晚上和媽媽一起聊天時,媽媽說:“要是沒學好知識高樓是蓋不好的。”我心想:“難道高樓是知識蓋的嗎?”到了第二天早上,我還在想:“高樓到底是怎麼建的呢?”這時媽媽對我說:“要不我帶你去看看高樓是如何建成的吧。”我說:“好啊!”就這樣,我們去了家對面的建築工地,實地看看高樓到底是如何建成的。我的內心無比的激動,因爲馬上就要解開我心中的未解之迷。

到了工地,我們進去參觀了一番,原來要想建成一棟大樓,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別看小小的幾間房屋,裏面可有不少的學問呢!比如,最基本的和水泥都有很多講究。如果水加多,水泥就太稀,要是水加少,水泥又太硬。所以和水泥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實則並不簡單,必須要調好比例纔可以和得硬度適中不稀也不稠。

走進工地裏面,還有許多我不認識的設備,我對這裏充滿了好奇。有個上大學學土木的工作人員哥哥,給我講解了結構力學有關的知識,生動有趣我聽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我問工作人員說:“這裏一根根木棍是幹什麼的?”工作人員說:“這些木棍是讓高樓更加的牢固,讓高樓屹立不倒。”聽完這一番的解說,我明白了鋼筋混凝土的作用,果然又多了一門的學問。可能這就是媽媽所說的大樓裏的知識吧!

回到家後,我對媽媽說:“通過這一天建築工地之旅,又讓我長了許多的學問!”

篇四: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說起學問,包括如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以及學習如何做人。學問不僅僅只侷限於學校包括我們所看、所聽、所觸……都可以是學問。

記得在五年級時,我在手機上看到了菊花,當時我只知道它是可以祭奠去世的親人,我對媽媽說了我的看法,媽媽否認了我的看法,並且說:“孩子,你說得也對,但菊花也有別的用處,你可以上網查一下這些你不懂的問題。”我聽媽媽的提議上網查了一下,原來菊花可以泡水喝,當作菊花茶對身體有好處……我把看到的資料講給媽媽聽,媽媽欣慰的笑了說:“你看,你學到了知識,還可以講給媽媽聽,媽媽也可以瞭解一下。”

我像媽媽說得一樣,將不太懂的問題也上網查了一下,例如:喝茶對身體是有什麼好處?喝茶對肺有好處,可以預防感冒……喝茶還有很多好處,每次去別人家做客,桌子上都有茶,原來是這個原因呀。

我會將所學到的知識或常識都講給媽媽聽,和媽媽一起討論,這樣我們彼此之間也可以學到一些小知識或小常識,這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叫“三人行必有我師也。”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知識,但這樣也可以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因爲不僅僅侷限於學校我們所看……都可以是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學習也要善於運用不同學習方法。

學問有很多學問,不一定是知識,也有可能是一個常識,但這都是學問。通過這件事情,我長學問了!

篇五: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充滿學問。比如在洗碗的時候不要用太多的洗潔精,在比如家裏老人種菜時都是有季節的。這些都是學問,只是大家平時不注意它們,記得小時候我認爲什麼事都是越多越好的,給花澆水澆了三大桶,結果水流了一地花也無精打采的,只好自己拿抹布擦乾淨。

這週末,老師佈置了二項任務。讓我們垃圾分類、種花,很簡單的任務。我找來了家裏的垃圾,然後把每一件垃圾貼上標籤,當我把喝完的奶袋分類時,我很疑惑:到底是算其他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還是可回收垃圾呢?我便去問媽媽,媽媽也不知道,又在網上搜索,結果是,奶袋不屬於可回收垃圾,因爲奶袋在灌裝奶時已經被污染了,失去了回收利用價值,所以不能算可回收垃圾,應當算其他垃圾,聽完媽媽的話後,我豁然開朗。

第二項,栽花,還沒等媽媽說完話我就跑開了,去樓下挖土,媽媽急忙趕過來卻還是沒追上我,只見我挖了一大盆有石塊的泥土,她焦急地說:“孩子啊,你挖這樣的土,佔空間不透光容易把花給悶死的。”我說:“可是我看有許多的植物上面都鋪上一層小石子,還挺美觀的。”媽媽笑了:“那是大樹,耐旱,它們的樹根和葉子裏存着水分,可以保持正常生存。不是所有植物都是這樣的。養花不僅要在意它的美觀性,還要講究生存方法,不可以盲目。”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完成了老師佈置的栽花任務,這次實踐作業讓我收穫了很多常識。

其實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國小問,它並不難,只需要大家去認真觀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做事都要有度,不能像成語故事的人那樣盲目跟風,不僅別的沒有學會,反而卻把自己原來的本領給弄丟了,得不償失。

生活處處有學問,大家要敢於嘗試,發現美好,只有自己探索中總結出來的學問纔是真學問!

篇六: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學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是古人的學習。學習,可以增長我們的學問。而這個週末,讓我們的學問大爲提升。

這個週末,我們全家來到了圖書館,來買書看。圖書館像一座知識的寶庫,裏邊的書像一個個知識的精靈,等待我們把它們釋放出來。不一會兒,我們就挑選好了心怡的書,便心滿意足地讀起來。

我選了一本《林海雪原》。他拿起來沉甸甸的,像是裏邊裝了什麼寶藏。我開始細心的讀起來,它講述了一支小隊殲滅了匪股的故事。整本書故事情節三轉五折,讓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生動形象的環境描寫,讓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流連忘返。跌蕩起伏的事件,激發了我們的閱讀興趣。

我讀它的時候,周圍的事好像和我無關了。我的腦海中不再是那枯燥無味的文字,他們現在是漂浮的,構成一幅幅場景,我在讀的同時,好像在那場景裏遨遊。那精心設置的故事情節,緊鄰着我的心靈。在危急關頭,我的心會上下跳,在抒情的時候,我的心會格外平緩,也會格外舒暢。

時間像一匹飛奔的野馬,牽着鐘上的指針飛速地運行着。轉眼間就要回家了,回到家中,我又開始仔細品味起它來。他能把一個個枯燥無味的字符,連成一本扣人心絃的篇章,真讓我佩服。他能把書中的人物形象描寫的如此鮮明,我十分敬仰。他能把一張張平平無奇的紙張,構成一本驚人的鉅著,我無比的讚揚。

這個週末,我的學問增高了不少。我不僅瞭解了寫作的方法,而且還明白了做事要像書中的那樣公平無私,顧前思後。

篇七: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悶熱的下午,我伏案寫作業,耳邊不停傳來風扇的呼呼聲,使原本放鬆的心情逐漸變得煩躁,轉頭望着書桌的另一角依舊堆着如山似的書本、作業,想着自己已經寫了一上午的作業,心裏便又感到煩悶,下星期就要月考了,我要在週末的時間裏複習七門功課,屬實是難以調配好時間。

於是,癱坐在椅子上,四處張望,此時,母親端着一杯果汁走向了我,輕聲道:”放鬆一下,會更高效地完成作業。”此刻的我對於母親說的話還是不以爲然。母親走時,看似順手地打開了我書桌前的玻璃窗,卻不知是爲了讓我放鬆心情。

喝了幾口果汁,我便又開始與作業展開“生死搏鬥”。

忽得,從窗戶縫裏溜進來一股清風,對於炎熱的夏季來說,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那風拂動我的碎髮,輕輕地、柔柔地……那風來得快,去也是如此,但卻將我的魂勾了出去。我擡頭仰望,只見一根長滿綠葉的樹枝竟無聲地從窗縫中鑽了進來,而我剛纔卻沒發現。

我不禁站起身來,用手撫摸着那如翡翠般綠的葉子,感受它蓬勃的生命力。“這棵樹啊,是你在上四年級時植樹節種的,是不是沒想到它長這麼高大了!”原來是它!自從上了國中後,就很少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大自然了;兒時的我也一定想不到自己種下的樹如今會是那樣高,要知道在剛種下它的一年時間裏,它是那樣矮小瘦弱,以致於後來我也慢慢忘卻了它,但現如今,它如此高大,可以爲路過的行人遮陰,可以給人們乘涼,可以……

那一刻,正爲考試而感到焦慮、煩悶的我變得豁然開朗,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生來便需要逆風而行,而在這一過程中一定會佈滿荊棘,但只要你挺立過去,不放棄,就一定會有收穫,最終成爲一棵參天大樹!

微風再次吹過,吹得樹葉沙沙作響,吹得我心潮澎湃,坐回桌前,喝了一口滿是關心得果汁,提起筆,在本子上書寫着未來……

一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樹,讓我長學問了!

篇八: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物理書上,並不僅僅只有數學與字母交錯的公式,還有人情世故。從中,我長了不少的學問。

嶄新的一天,嶄新的物理。年級的跨越,是更加陡峭艱難的分水嶺,在攀巖的汗水中,我由於短暫放棄的失足,墮落到物理的半山腰。我俯在桌上,睜眼是圖文橫橫豎豎都攪合一體的物理試卷,閉眸,是頭腦死機一鍋糊粥的雜七雜八的公式,長嘆一口氣,難!

我想放棄了。

每日披星戴月地挑燈夜戰,我付出了這麼多,收穫卻少得可憐。那天,我迎來了思想的改變。

陰沉灰暗的天空,充斥着我內心的迷茫。一堆灰色試卷疊在我的桌上,屏住呼吸、心臟跳動加快,我伸出手,挑出屬於我的哪一張。試卷上是習以爲常的分數,還是低分。問問我那懶散不用功的朋友,剎那間,我撲倒在試卷上……她竟然比我高。

我的自信破碎了!

放棄吧!

這一句話常常縈繞在我的心上,那一次我真的想放棄了。下課間,外界的嬉戲喧鬧,衝不進我的耳邊,只是漫無目的地翻閱着物理課本。爲什麼我那麼笨?付出沒有回報呢?或許是一秒的停頓,我注意到這麼幾個字;有用功和額外功。做有用功往往伴隨着額外功,就像付出很多,回報很少。但不應該沒有辦法捨去多做的工時,不應放棄,而應減少額外功啊。我聚精會神地咬住這幾個字,眼前是平坦的路。

我曾跪倒在物理的腳邊,做着衆多額外功,選擇着費力槓桿,如今看來,條條大路通羅馬,我應自我反省,探尋並擡起那根省力槓桿,做有用功,與物理平視,讓心中堅定如浪沫洗滌千萬遍的礁岩,追趕他人,追趕物理,追趕那未來奔跑的自己。

我挺了挺腰,觸碰着那本物理書,付出不一定有豐饒的回報,但應該減少額外功,多做有用功!

從物理書上,我長了不得了的學問!

篇九: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八月十五的月,圓如玉盤,潔如雲霧,月似柔和的光灑向大地,蓋過了閃爍的霓虹燈,蓋過了城市的喧囂,蓋過了雜亂的人心……一切,慢慢的沉靜下來。

靜靜地望着月,我彷彿看到了那隕石撞擊的痕跡,環形山錯落分佈,在金黃微光的映襯下,那一絲一絲的陰影部分分明,好像開始移動,它們組成了古代傳說中的嫦娥、玉兔、吳剛伐桂……

一陣雲霧吹來,飄過月,一絲一絲遮蔽,月融進了這深藍的幕布,消失不見。我四處張望,花架上的一絲綠躍入眼簾,我有些驚喜,又覺得不可思議,走近一看,果真是那滿架的風車茉莉,它的葉一簇接着一簇,它的枝杆一條繞着一條,交錯,向上。那葉的綠是潔淨的,是生命的本色,那葉脈筆直,柔順,由實到虛,慢慢深入我心。

回想起我初見它時那幼小,虛弱的樣子,確實是大有不同了。

風又吹動了雲。月再現天空,我滿懷着希望,再次看着雲霧,一點一點從月上移開,月的形狀也由“缺”變成“圓”。

月,缺也,但也正因這“缺”,纔會讓我們更期待月的“圓”;但月由缺變圓,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它變圓的過程也便寫了一份堅持執着,追求完美的精神。

月之缺可補,因爲它本是同一個月,只不過一點一點把自己照亮,“人之缺”則需要通過努力去彌補,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但努力彌補之後真正的美也就顯露出來了,就如我還是原來的那個我,但我也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隨着時間變成那輪無暇的圓月,在昏暗的天空中熠熠生輝。

補花之缺,需日積月累的努力;補月之缺,需漫長等待的勇氣;補人之缺,更需堅持不懈的奮鬥。

所有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只有不斷拼搏,才能在歲月中沉澱美好。今朝勝過昨日。

八月十五的月潔白如玉,飄縹似雲;架上風車茉莉迎風招展,綠意盎然;桌前正值青春的我們,努力奮鬥。在月圓月缺,花開花落間,我陡然增長了學問。

篇十:長學問了作文七年級

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

未經風雨之人,是無法品咂出蘆葦的好的,不需刻意做作地反覆咀嚼,只是任記憶中潮溼厚重的水霧漫開就好。當數千鴻雁從江面上飛騰而過,從橫無際涯的蘆葦叢中掠出道道碧影,少年忽而明白了什麼。

我忽的覺得長學問了,這樸素結淨的蘆葦便成了我難捨難分的喜好。

我的爺爺是頗愛蘆葦的老中醫,不僅僅愛其濤麗素雅,悠然自得的面貌。常年,家裏就有幾束曬過了乾透了的蘆葦作點綴,我不懂,白茫茫的殘破的柳絮樣,不能往深裏看——因爲沒得看,爺爺總沉默着邊聽我的埋怨邊翻藥方,不做解釋。

家住在小溪旁,每到秋天就開滿了蘆葦,看慣了大紅大紫,再看這堆輕飄飄的白色,忽的感覺清新不少。爺爺時常在這時駕一葉扁舟,在無人來訪的時候,靜靜閒閒地晃出一池水光瀲灩。有人來訪時,他就從小船上躍起,診脈開藥,兩點一線的。只有地平線上太陽的升降能引得他略作擺動,它就是蘆葦。

我從他那學了不少中醫皮毛。平日看起來寡言少語的他總讓我長學問。於是我便從不耐煩到默許,默許這蘆葦的貼近。

一個大雨滂沱的夜,老家的木門被人敲得幾乎是要撞開了。對方氣喘噓噓的哀求爺爺,拉着他的手求他看自己日薄西山的老母,爺爺一聲不吭抓起雨傘消失在雨中。不理解他爲何急成這副狼狽,看着他消瘦的身影一層層隱沒在了千頃月明的蘆葦中。

去時帶了不少藥,回來時卻兩手空空。他支支吾吾的說他們家經濟不好,就不收費了,藥也一併給了人家。那一刻的我似乎明白了爺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這不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嗎?

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如同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會在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瀰漫、覆蓋。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這樣。這是蘆葦、爺爺給我增長的人生學問!

一晃爺爺離開我們多年了,而他帶給我的啓蒙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就如這蘆葦,浩浩蕩蕩,是我心裏的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qqqo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