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作文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一: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作文

董喜道

經過了幾千年文明的積累,我們國家的城市化已經進入了一定的階段。站立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置身於高樓林立的城市中,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羣。我突然想起了那個我曾經生活過的小村莊,離這裏不遠,但卻也截然不同。兩種社會迥然的差異不禁讓我深思其中的原因。在《鄉土中國》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或許是曾經有過生活在鄉村的經歷吧,我對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鄉下人離開不了泥土”有着深深的體會。我想鄉下人離不開泥土無非就只有兩種原因,其一便是爲了謀生,其二也是從現在來說更加普遍的因素:對土地的眷戀。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的扶貧中,地處偏遠的小鄉村不願意搬出鄉村而是選擇以更艱難的方式進行脫貧的原因吧。也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班上比較忙,於是就把我“託管”給了姥姥姥爺,那時候最常乾的事情,就是和姥爺上山。姥爺那時是很享受在土地上幹活的,他說:“一有什麼煩惱就去鋤地,鋤上幾壟煩惱就煙消雲散了”其實爸媽和舅舅們每月都會送來生活費,根本不需要姥爺去揮散汗水,但他總說,不下地他身上就癢得慌。鄉村的這片土地是最無私的,她養活了無數的家庭,她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悲歡離合,像姥爺他們這些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靠這片土地吃飯的農民們,對土地是有着最深厚的的情感的,對於他們來說,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安眠藥,只要不是地沒了,不論是什麼事也能靠那一片地一雙手給創造出來。我們常說,鄉村人憨厚、樸實、勤勞,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從土地上學來的經驗。

鄉村不知帶給了鄉下人收入與情感,也教會了他們要遵守道德。以前的鄉村中,各人都是不懂法律不明法律的,但是鄉村依然能夠維持有序的秩序,甚至還可以做到敞開家門。費先生告訴我們這是源於“克己復禮”“一是皆以修身爲本”。在鄉村的差序格局之下,道德和禮節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源於長輩們的口口相傳,固化於從小的耳濡目染。這些獨特的樸實的禮節與道德和法律不同,需要人的自覺來維持,如果沒有遵守這些“規矩”,就會招致鄰里的疏遠與議論,會讓人感到深深的恥辱,所以大家都盡力的去守禮守規矩,久而久之甚至成爲是鄉下人的風俗習慣,這也使得這種道德更加可靠。

但是上述的鄉村禮節與道德中也同時有着糟粕存在: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讀書沒有用的固化思維;長輩們一定是對的的順從想法。這些無不阻礙着現代鄉村的發展,甚至有些諸如“裹腳”“迷信”等陋習使鄉村寸步難行。而我們國家現在的義務教育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改善鄉村的面貌。從費孝通先生37年左右初寫這些文章到今天,我認爲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文字下鄉也成爲越來越重要決策,因爲文字下鄉不僅有助於鄉下人去改變他們自己甚至是他們一家人的命運,更提高了農村整體的文化水平,使農村可以更好地跟上時代的發展。

而社會發展至今,鄉村振興也已經成爲了一個熱門的新名詞,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到農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也看到了像張桂梅這些人在糾正人們的觀念,爲女孩子們爭取上學的機會,改變她們的命運;更看到了那些爲扶貧出過汗,流過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人。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所以我們更應去扔掉那些固有的糟粕,更加促進鄉村的發展,也在學習與傳承中爲“鄉土中國”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篇二: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馮璇

17年,《尋夢環遊記》這一動畫電影感動了無數國人,這部取材自拉丁美洲傳統文化、主旨並不十分新穎的動畫電影,爲何會打動這麼多的中國觀衆呢?我想,這可能是因爲現代社會的人們對傳統親情的一種迫切的需求。

“中國人的社會結構,好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費孝通先生在《鄉土社會》一書中,如此描述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了,如果再以這段話來描述現如今的中國社會,恐怕已經不太合適了。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更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原子,更多是處於互不干擾的狀態。

日本電視臺在2010年曾播出一部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死32000人的衝擊》,佛教講究“因緣”,“因”是事物內部的聯繫,而“緣”是事物與外部的聯繫。“無緣社會”就是這樣一羣與外部社會失去聯繫的人,高齡、無兒女、無工作,最後無聲無息的死去,沒有人來認領他們的屍體。日本社會也曾受儒家思想影響,義、理也成爲其文化的一部分,但如今卻面臨着傳統家庭碎片化和人情日漸冷漠的處境,逐漸演變成“無緣社會”。

反觀我國,雖然沒有達到老無所養的境地,但在許多方面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隨着城市化的發展,一部分人放棄了對土的依賴,進城打工,子女們背井離鄉、四處奔波,一個人在外打拼。而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比例上升。原有的以土爲生,與土爲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對穩定的鄉土社會,逐漸變得流動、碎片化。

在我看來鄉村發生三次變化後並沒有離開“鄉土本色”。鄉村第一次變化:發展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第二次變化,農名進城打工,離土又離鄉;第三次變化,農民工返鄉,開發鄉村,既不離土也不離鄉。隨着社會發展,農村紮根於“鄉土”,在“鄉土”的基礎上,去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等各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的出現,使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已遠遠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了,科技讓鄉土社會有了新的發展方式,而具有廣闊開發空間的鄉土社會也給了現代社會的發展一個新的通道。

在查閱資料時,注意到一個有趣的變化,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後喻文化”轉變,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對人類文化的傳播提出了“三喻”論,即“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向年長的學習,文化、知識的傳承是前輩向後輩傳遞。並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輩的經驗積累,文化在同代之間傳播。後喻文化是指年長的需要向年輕人請教,到了今天信息發達的時代,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部分文化的傳播由後輩傳播至前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產品,有沒有過回老家,老人指着你手機裏的一個個“方格”向你“請教”是什麼的經歷。而再看一個個10後小朋友,對於智能產品已經無師自通了。這種文化傳播方向的轉變,就使書中所提到的年長的人所具有的決定事務的權利轉移,不只是由長幼決定權利的大小,而是依靠能力等多個因素。

書中所提到的部分鄉土社會的特徵在遠離我們,而“新的鄉土社會”迴歸,《鄉土中國》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中國,瞭解我們的根,瞭解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看完書後,突然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寫給蘭香的信中的那段話:“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但是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這或許就是我們要從《鄉土中國》這本書中所得到的:瞭解過去,然後更好地走向未來

篇三: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董喜道

經過了幾千年文明的積累,我們國家的城市化已經進入了一定的階段。站立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置身於高樓林立的城市中,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羣。我突然想起了那個我曾經生活過的小村莊,離這裏不遠,但卻也截然不同。兩種社會迥然的差異不禁讓我深思其中的原因。在《鄉土中國》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或許是曾經有過生活在鄉村的經歷吧,我對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鄉下人離開不了泥土”有着深深的體會。我想鄉下人離不開泥土無非就只有兩種原因,其一便是爲了謀生,其二也是從現在來說更加普遍的因素:對土地的眷戀。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的扶貧中,地處偏遠的小鄉村不願意搬出鄉村而是選擇以更艱難的方式進行脫貧的原因吧。也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班上比較忙,於是就把我“託管”給了姥姥姥爺,那時候最常乾的事情,就是和姥爺上山。姥爺那時是很享受在土地上幹活的,他說:“一有什麼煩惱就去鋤地,鋤上幾壟煩惱就煙消雲散了”其實爸媽和舅舅們每月都會送來生活費,根本不需要姥爺去揮散汗水,但他總說,不下地他身上就癢得慌。鄉村的這片土地是最無私的,她養活了無數的家庭,她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悲歡離合,像姥爺他們這些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靠這片土地吃飯的農民們,對土地是有着最深厚的的情感的,對於他們來說,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安眠藥,只要不是地沒了,不論是什麼事也能靠那一片地一雙手給創造出來。我們常說,鄉村人憨厚、樸實、勤勞,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從土地上學來的經驗。

鄉村不知帶給了鄉下人收入與情感,也教會了他們要遵守道德。以前的鄉村中,各人都是不懂法律不明法律的,但是鄉村依然能夠維持有序的秩序,甚至還可以做到敞開家門。費先生告訴我們這是源於“克己復禮”“一是皆以修身爲本”。在鄉村的差序格局之下,道德和禮節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源於長輩們的口口相傳,固化於從小的耳濡目染。這些獨特的樸實的禮節與道德和法律不同,需要人的自覺來維持,如果沒有遵守這些“規矩”,就會招致鄰里的疏遠與議論,會讓人感到深深的恥辱,所以大家都盡力的去守禮守規矩,久而久之甚至成爲是鄉下人的風俗習慣,這也使得這種道德更加可靠。

但是上述的鄉村禮節與道德中也同時有着糟粕存在: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讀書沒有用的固化思維;長輩們一定是對的的順從想法。這些無不阻礙着現代鄉村的發展,甚至有些諸如“裹腳”“迷信”等陋習使鄉村寸步難行。而我們國家現在的義務教育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改善鄉村的面貌。從費孝通先生37年左右初寫這些文章到今天,我認爲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文字下鄉也成爲越來越重要決策,因爲文字下鄉不僅有助於鄉下人去改變他們自己甚至是他們一家人的命運,更提高了農村整體的文化水平,使農村可以更好地跟上時代的發展。

而社會發展至今,鄉村振興也已經成爲了一個熱門的新名詞,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到農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也看到了像張桂梅這些人在糾正人們的觀念,爲女孩子們爭取上學的機會,改變她們的命運;更看到了那些爲扶貧出過汗,流過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人。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所以我們更應去扔掉那些固有的糟粕,更加促進鄉村的發展,也在學習與傳承中爲“鄉土中國”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圖片

篇四: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郭芳語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穫,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繫。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爲了一個罵人的詞彙,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爲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着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麪包爲主食。也正是因爲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爲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纔會有一袋袋米麪運往超市,他們的“土”並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着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麼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麼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爲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並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爲“愚”。“鄉下人”以種地爲生,“城裏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繫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裏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於事情交代的關係是薄弱的,並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裏“愚”的恆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裏人”大不相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說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鬥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閱讀中,會有新的收穫。

篇五: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崔芳語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穫,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繫。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爲了一個罵人的詞彙,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爲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着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麪包爲主食。也正是因爲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爲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纔會有一袋袋米麪運往超市,他們的“土”並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着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麼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麼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爲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並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爲“愚”。“鄉下人”以種地爲生,“城裏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繫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裏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於事情交代的關係是薄弱的,並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裏“愚”的恆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裏人”大不相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說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鬥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閱讀中,會有新的收穫。

篇六: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馮璇

17年,《尋夢環遊記》這一動畫電影感動了無數國人,這部取材自拉丁美洲傳統文化、主旨並不十分新穎的動畫電影,爲何會打動這麼多的中國觀衆呢?我想,這可能是因爲現代社會的人們對傳統親情的一種迫切的需求。

“中國人的社會結構,好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費孝通先生在《鄉土社會》一書中,如此描述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七十多年的時間跨度了,如果再以這段話來描述現如今的中國社會,恐怕已經不太合適了。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更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原子,更多是處於互不干擾的狀態。

日本電視臺在2010年曾播出一部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死32000人的衝擊》,佛教講究“因緣”,“因”是事物內部的聯繫,而“緣”是事物與外部的聯繫。“無緣社會”就是這樣一羣與外部社會失去聯繫的人,高齡、無兒女、無工作,最後無聲無息的死去,沒有人來認領他們的屍體。日本社會也曾受儒家思想影響,義、理也成爲其文化的一部分,但如今卻面臨着傳統家庭碎片化和人情日漸冷漠的處境,逐漸演變成“無緣社會”。

反觀我國,雖然沒有達到老無所養的境地,但在許多方面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隨着城市化的發展,一部分人放棄了對土的依賴,進城打工,子女們背井離鄉、四處奔波,一個人在外打拼。而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比例上升。原有的以土爲生,與土爲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對穩定的鄉土社會,逐漸變得流動、碎片化。

在我看來鄉村發生三次變化後並沒有離開“鄉土本色”。鄉村第一次變化:發展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第二次變化,農名進城打工,離土又離鄉;第三次變化,農民工返鄉,開發鄉村,既不離土也不離鄉。隨着社會發展,農村紮根於“鄉土”,在“鄉土”的基礎上,去發展。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等各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的出現,使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已遠遠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了,科技讓鄉土社會有了新的發展方式,而具有廣闊開發空間的鄉土社會也給了現代社會的發展一個新的通道。

在查閱資料時,注意到一個有趣的變化,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後喻文化”轉變,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對人類文化的傳播提出了“三喻”論,即“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向年長的學習,文化、知識的傳承是前輩向後輩傳遞。並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輩的經驗積累,文化在同代之間傳播。後喻文化是指年長的需要向年輕人請教,到了今天信息發達的時代,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部分文化的傳播由後輩傳播至前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產品,有沒有過回老家,老人指着你手機裏的一個個“方格”向你“請教”是什麼的經歷。而再看一個個10後小朋友,對於智能產品已經無師自通了。這種文化傳播方向的轉變,就使書中所提到的年長的人所具有的決定事務的權利轉移,不只是由長幼決定權利的大小,而是依靠能力等多個因素。

書中所提到的部分鄉土社會的特徵在遠離我們,而“新的鄉土社會”迴歸,《鄉土中國》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中國,瞭解我們的根,瞭解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看完書後,突然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寫給蘭香的信中的那段話:“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但是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這或許就是我們要從《鄉土中國》這本書中所得到的:瞭解過去,然後更好地走向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eel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