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預測 >

大學聯考作文檔次提升方法之點面結合,概括簡約

大學聯考作文檔次提升方法之點面結合,概括簡約

向水面投一粒石子,一圈圈波紋就從石子入水的“點”向外漾開,漸去漸遠,這圓形的“面”和“點”組成一幅和諧的圖景。春來時,萬木競發,成了一片綠的海,如果這“海”面上點綴

大學聯考作文檔次提升方法之點面結合,概括簡約

上幾朵紅花,這“點”和“面”又將會是怎樣的一幅動人的畫面!把這個生活圖景移植到作文上,就成了“點面結合”的寫法。“面”是俯視圖,給人以廣闊展放的視野;“點”是特寫鏡頭,給人以具體深入的印象。

劉白羽的散文《長江三日》對長江三峽進行了全面繪景,作者不是對所有景物都點到爲止,在具體寫景時,也沒有對三峽的景點進行一一細寫,而是既全面概括地勾勒出了景物的全貌,又抓住了三個峽不同的特點,選取重點的景點進行細緻刻畫。寫瞿塘峽是突出它的雄偉。巫峽體現了幽深秀麗、千姿萬態的特點。至於寫西陵峽,則着力突出它的奇險。這樣既全面描寫了三峽全景,又突出了三個峽各自的特點,給人深刻的印象。

散文多用“點面結合”的方法,議論性文章亦常見此法。《過秦論》中用反襯法先說六國之強盛時,主要從人才下筆,先以信陵君等四君子爲例,用“明智忠信、寬厚愛人、尊賢重士”寫其爲人,用“約縱離橫”寫其外交,用“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衆”寫其才能;這是“點”的剖析。接着一口氣列舉了20位著名的人士,從出謀劃策、溝通思想、統帥軍隊三個方面說,這是“面”的敘述。這種把典型與全局、個別與一般結合起來的方法,會使議論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顯得深刻全面,豐滿充實。

記敘文《包身工》也同樣用了此法,那羣受盡苦難的小姑娘就是“面”的描寫。可是,也只有當枯枝般的“蘆柴棒”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當病中的她被帶工頭狠命踢打,在刺骨的寒風中被冷水澆頭時,憤怒的火焰纔會在讀者心中熊熊燃燒。這正是“點”的力量。

例文1

理智的依託

現實世界中,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沒,那麼,怎樣才能駕馭住自己的情感呢?

理智,是一朵花,盛開於智慧的春風中;情感,是一陣雨,常常將這一朵花摧殘。情與理,對立而又共生於現實世界。

一、渴望真情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瀟瀟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高呼“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衆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李白,面對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從此寄情山水,便有無數華彩奇章流傳於世,他亦不朽。

冰心女士說:雨後的青山,像淚水洗過的良心。她告訴我們:唯有真實的情感,纔是一生無悔的追求。倘若將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二、超越感情

周幽王爲博妃子一笑,令人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至亡國。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誤國,終遺恨千古。

這些,都是沒有超越感情的結果。理智是一座堤壩,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會造成堤壩的坍塌,行爲的迷茫,以致釀成大禍。

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駕馭感情

感情猶如一匹野馬,需要你去馴服。理智則是它的繮繩。以理智面對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達。

范仲淹遭貶,然而他仍舊胸懷天下,以理智的大腦,平靜的眼光向人們昭示了一個智者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啊!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情與理相伴相生,互爲兩極,理智需要情感的潤澤,人生才顯靈動;情感需要理智的依託,人生才顯智慧。願人人能用情感之雨澆灌理智之花。

【簡評】:本文突出特點是點面結合。屈原、李白的華彩奇章流傳後世,這是真情的體現;周幽王、唐玄宗沒有超越感情而釀成大禍;范仲淹駕馭感情,體現智者的用情。從不同側面對情與理作了準確的詮釋,是爲點,而三點連綴成面,文字簡約卻大氣磅礴,由點及面,使內容拓展有序。

例文2:

對懸崖的選擇

瀑布選擇了懸崖,從此,它便跌宕成了一首奔騰的歌;種子選擇了撐裂軀殼,於是,它便成就了生命的綠;珍珠貝選擇了創傷,它才孕育出奪目的珍珠;雄鷹選擇與風雨搏擊,在藍天翱翔,它才成爲勇者與力量的化身。

人難免要做出選擇,有選擇就會有困惑。是選擇懸崖呢,還是選擇後退。若是我,我選擇懸崖。

也許有人會說:苦澀的是青橄欖,折斷的是嫩翅膀,年輕人,你不怕跌下去摔死嗎?不怕,因爲我不會盲目地走向懸崖,更因爲有偉大的心靈在支撐着我。

曼德拉是南非歷史上第一屆黑人總統。年幼的曼德拉目睹沒有溫情、沒有平等的種族歧視狀況,他立志一生要做一個自由戰士。他選擇了自由,於是成長爲律師的他因爲替人疾呼而遭南非白人政府拘禁,他面對的將是在一個孤島上做25年的苦役,或是放棄抗爭。他選擇了前者。在拘禁中,他承受了體力與感情的巨大折磨,他還自修了英國一家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而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從未停止對他的聲援。白人政府終於撐不住了,25年後,已是64歲的曼德拉獲得釋放。他又開始積極奔走,無數次地遭受暗殺的威脅。然而,壓迫壓不住反抗。2世紀90年代初,南非種族隔離制終於被廢除。這位黑人總統的一生被譽爲“曼德拉神話”。

還有“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他以雜文做爲匕首和投槍進行鬥爭,以一種恨的方式來宣泄對民族的深沉的愛。選擇雜文的同時,他便選擇了攻擊。有人說:如果魯迅當年選擇小說,也許他就不會受到太多的非議和不公的文學待遇。可是我要說:在國難當頭的黑暗歲月中,有良心的文學家,首先是戰士。今天和以後,魯迅都不會被人忘記。

還有前以色列總理沙龍,他用鮮血與生命來踐約和平。阿拉法特在炮火下工作,不讓手槍玷污橄欖枝。

其實,困苦、危險、艱難就是曼德拉、魯迅的懸崖。他們選擇了懸崖,也選擇了新生。

請讓我以一首詩作結:

林子裏/有兩條路/朝着兩個方面/我選擇了更少人跡的那條路/於是/帶來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簡評】:這篇議論文選材典型,採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寫得大氣恢宏。首先選取黑人總統曼德拉反對種族歧視的典型事例,再以魯迅先生懷着對民族的大愛而選取了雜文,選取了戰鬥的事例進一步補充。在論述兩個“點”的同時,也沒有忘記“面”,如對沙龍和阿拉法特的略筆點染,兩相結合,大大加強了文章的論證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yuce/3rm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