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話題 > >

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精選4篇)作文

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精選4篇)作文

  • 關注:1.33W次

篇一: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

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精選4篇)作文

中國文化在傳承中創新

黃夢璇

傳承和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兩個車輪,五千年悠悠歲月的積澱便於其中疾馳而過。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如何在傳承中創新中國文化,實乃吾輩青年當慎思之要題也。

文化需要傳承,文化依賴傳承。卡爾維諾曾經說過:“我們都是歷史中的人。”這不正啓示着我們,要肩負起文化繼往開來的使命嗎?《新華字典》的沙沙聲,是時光留存的記憶,是凝結的一種文化情結,渴求着新時代的生命力。當聽到耳邊稚童大聲誦讀古文名篇時,你是否感覺到文化傳承的力量?當你看到歷史博物館的溫潤竹紙時,你是否察覺到五千年文化從不斷源的魅力?新時代的我們,必須把傳統文化牢記心中,只有積極地傳承它,纔可能給它發芽成長的生命力。

文化呼籲創新,文化活於創新。誠然,紙質字典是過去時光的記憶,但創新科技的電子工具書,無疑更會贏得我的青睞。只有傳承的文化似一片無波無瀾的大海,而創新則帶來激起浪的動力。賈平凹在寫給小妹的信中說:“對於大師,你只能學習,不能效仿。”在當今日新月異的時代,文化創新的必要性更加突顯。我們不能囿於陳規,應該有挑戰和改變的勇氣。書法大家米芾,在晚年才拾起個性化革新的勇氣,創造出名揚天下的“米字體”;國企巨頭華爲,唯擁有對危機的前瞻性和創新的人才驅動,纔有了挽救於水火之中的“鴻蒙系統”。我們應用科技和時代賦能,以創新和發展爲軾,讓中國文化馳於生生不息的大道上。

字典和古書是中國文化的見證,但吾輩青年當用新時代的力量使他們更具活力。中國文化根未斷,只是在另一片土地裏被呵護起來,在科技、人才的召喚下,在傳承、創新的驅動中,昂首向藍天生長。

我們有信心,五千年中國文化在身後徐徐鋪展;我們勇創新,錦繡山河必將還由我們大筆點染。我們不忘來時,在傳承中創新文化;我們目光如炬,以文化饋贈文明。昔日的字典,今日的電子工具書,翻開來,都是中華文化辭海里一派千帆共渡、百舸爭流的盛世氣象!

篇二: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

繼承與創新

楊芮瑩

以創新之輪推動發展,以繼承之心看待過去。

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改變每天都在發生。以我們每日所用的工具書爲例,電子工具書已逐步取代了紙質書的位置。這一現象蘊含了當下一個問題:繼承與創新如何平衡。以我看來想要創新應從繼承爲先。

繼承,讓我們不忘歷史。泱泱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繼承傳統與歷史,使我們不忘初心。以紙質工具書爲例,在厚重的書本中,凝結的是中華的文字文化。翻動的每一頁書頁都提醒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忘前人與歷史。而電子工具書的快捷簡便,無形中縮短了我們對歷史的思考,對前人的體悟。就如在戰亂時期舉全家之力以保全《尚書》原稿,又何嘗不是對過去歷史的繼承?繼承使中華文化不曾斷流,才得以源遠流長。

繼承,讓我們學習前人經驗智慧,用於當下的生活。在本次抗疫中,中醫藥學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醫學的歷史悠久,是典型的以繼承前人經驗來發展的科學。這次疫情中,中西醫的有機結合,在中醫的基礎上創新,才取得了抗疫的初步勝利。若是沒有中醫千年的智慧結晶,創新從何談起?本次抗疫還體現了繼承前人經驗的重要性。吸取了08年非典疫情的經驗,在這次抗疫中,國家堅持嚴防嚴控,迅速有效地開展摸排。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也吸取了北京小湯山醫院建立的經驗。可見繼承前人的經驗智慧也是創新的基礎。

但繼承並不是全盤接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纔是繼承的合理途徑。過去的不一定全是正面的,我們在發展與繼承中也應懂得取捨。在辛亥革命後,封建制度被推翻,新政府廢除了許多封建時期的陳規陋習,但也繼承了中華大部分的優秀傳統。可見繼承也是有選擇性的,不可全盤拋棄也不可全盤接收。在繼承的基礎上再創新,就更能推動發展。

有人曾說:“發展創新,繼承爲本。”以創新驅動發展,以繼承保持初心。泱泱中華必將勢如劈竹,奮力發展。

篇三: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

文明於捨棄中前進

邱慕涵

駕着喚作“時間”的馬,身下是名爲“歷史”的車輪,人類的文明便是坐在這輛頗有些怪模怪樣的馬車上向前奔馳着。在這趟可能沒有終點的旅途中,總有被用過的東西從車上被丟下,滾落於野地。這也就是說,文明於捨棄中前進。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本是一句俗語,用於文明的發展卻再合適不過。如今,隨着科技的發展,不少人憂慮起了工具書乃至所有紙質書的未來。然而,若是當初沒能捨去甲骨竹簡,又怎會有紙的輝煌?不過是發展中又一次捨棄,何以憂心至此?這樣的捨棄必然是痛苦的,是要下壯士斷腕的決心的,但捨棄舊物後我們才能迎來生機勃勃的新物,才能切合文明發展的實際需要。

捨棄舊的血肉,留住舊的魂魄。文明上的事不同於一板一眼的科學那般絕對。我們要的是捨棄而非全盤否定。舊事物能夠——至少曾經能夠——發揮自己的有利作用,必然不是因爲那腐舊的外表,而是因爲其內在的靈魂有着人類所追求的本真之一,有着對於美好的追求。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報告》中,毛主席就指出過,對於過去的文化,要以辯證唯物的眼光去看待,決不能用那機械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對於一切傳統都加以否定。在今天,釋道儒三家的存留就表明了這一點。它們那厚重的思想性,那對人類內心的探求是依然有着價值的,它們已經銘刻進了民族的思想基因裏,這樣的魂不該也不能被磨滅。

捨棄了舊的,必須創造新的,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卻難以真正施行。捨棄的話是人人都可以說的,提出新的卻並非人人皆可爲之。戈爾巴喬夫捨棄了過去蘇聯的思想,卻未能有新的、適合蘇聯的社會主義道取而代之,最終結果便是解體。舊去而新不來,這樣的文明就好似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必然被顛落下地,化作歷史車輪下的塵埃。

讓那輛文明的馬車繼續前進吧!不必爲那些被拋落於野地的東西而擔憂,在文明的前進面前,這些捨棄的,這樣的犧牲是必要的。

篇四:紙質工具書和電子工具書議論文800字

滿紙墨香,文化悠長

何丹妮

現代文明的發展,本質上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改造,如今,這股浪潮席捲了中國,延續幾千年之久的紙質書市場,資本的介入使《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大部頭在一夜之間成了“雞肋”,各大電子書軟件紛紛上線辭海的功能。然而,面對部分人對於紙質書將退出歷史舞臺的論斷,我仍然固執的認爲:文化傳承需要紙質書延續。

紙質書可延續文化之長。中華文明延綿數千年不息,炎黃子孫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數千年不倒,本質上是因爲我們既望得見遠方,亦知曉來處。自夏朝起中國就有史官一職,千年來,不懼時代的驚濤駭浪,無數史官秉筆直書,忠實地記錄着大國興衰、四季輪迴和天道無常。正因爲有看得見摸得着的真實文字記錄,纔有中國與日本就釣魚島問題交涉時的沉着大氣,纔有大陸與臺灣人民隔海相望的一脈深情。如今,中華文明的未來將由我們續寫,我們又何以能拋棄紙質記錄,讓數字科技虛構出文明的諾亞方舟。

紙質書可延續文明之廣。上世紀的中國,百廢俱興,生產、發展經濟是國家的首要任務,你或許難以想象,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竟無一座氣象站來刻畫出中國上空的風雲變幻。然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海歸博士,我國地理事業的奠基人竺可楨先生另闢蹊徑,決心從中國古典典籍中一覽五千年氣象風華。沒有先進的技藝,竺可楨先生就日夜不息,披星戴月地查閱自遠古以來中國的氣象,筆耕不輟地記錄着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北京的物候變化,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竺可楨結合《二十四史》《詩經》等紙質古典文集,創新性的發明了“竺可楨曲線”,打破了歐美地理學家的一言堂,若沒有紙質書的記錄,有何來名滿全球的“竺可楨曲線”的問世?在21世紀,紙質書仍在開拓着中華文明的邊界,無數志士仁人以古代典籍爲箭,瞄準了科技領域的萬丈高山。

紙質書可延續文明之深。面對山河表裏,你是否會有“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喟嘆,面對皓月當空,你是否也會詠歎“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文化,不僅書寫在紙質書上,更深的鐫刻於無數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葉嘉瑩女士從“掬水月在手”的意境中捕捉到了文化的倩影,自幼飽讀詩書的她立志研究古典詩詞,從此便與文化結緣。如今,百年高齡的她,仍在研究着紙質典籍,深挖隱藏其中的文化內蘊。

文化傳承需要紙質書延續,一紙墨香仍無法被數字取代,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是新時代的命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huati/shu/z58q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