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 關注:2.77W次

篇一:中秋節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龍鳳霖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這天人們總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我們一家也不例外。

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曆8月15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此中秋也稱仲秋。因爲秋季天高氣爽,八月十五的月亮看起來總是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

中秋節的晚上,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相傳,那天晚上如果你仔細看月亮,就會發現圓月上有黑色影子,那就是廣寒宮裏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在忙着飄散花香,分發月餅,和人間一起過節呢。

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繞着一抹叫”思念”的愁雲。這令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爺爺奶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大概就是我此時的心情吧,不知他們現在是否也望着月亮,思念着遠方的我們呢?

月亮似乎讀懂我了的心思,那抹愁雲漸漸飄散,這一刻的月亮顯得特別亮,就像一隻雪球高懸天空。皎潔的月光像水似的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輕紗的雲在她身旁不遠處飄動,宛若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梢絲絲縷縷地掛了下來,在地面上塗上了一層碎銀。月光照着樹木下斑駁的黑影,婀娜多姿柳樹的倩影,別提有多美。

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着我的心。我總覺得太陽的溫暖過於熱烈奔放;星光又孤獨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恰到好處。

我凝望着月兒,嘴裏嚼着月餅,聽着媽媽講着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了在他鄉的爺爺奶奶,直到很晚……

篇二:春節

陳祉睿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又叫做過年,是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在我心目當中它也是分量是最重的節日。

春節起源於虞舜時期。傳說,那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時間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噬牲畜傷害人命。所以每年到過春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夜,村裏的人們就開始陸續地躲避年獸。第二天年獸還在作惡,但它聽見了一個穿着紅袍的老人在院中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撒腿就跑,頭也不敢回,撲通一下就又回到了海底。從此村裏人便知道了嚇跑年獸的方法,家家戶戶在除夕夜都要穿紅衣放鞭炮。

古人們很重視春節,熱愛春節,爲春節寫了很多詩呢,比如《元日》、《拜年》、《新年作》等,其中最爲經典的便是那句耳熟能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了。

我喜歡春節,是因爲那幾天,很多商店有鞭炮售賣,這時我可以拿自己的壓歲錢去買鞭炮,一放就是一下午。而且到了晚上吃年夜飯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一年中最豐盛的菜品上桌了,海鮮和肉是數不勝數的。在這喜慶又開心的時候,我的食慾也大大的變好,吃得肚子圓滾滾的。而吃完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就會聚在一起看春晚等着倒計時,放着禮花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到了大年七年級,節日的氛圍更加濃厚,家家戶戶的人們都相互拜年或走親訪友,而我想放鞭炮的慾望也沒有一絲絲的散去,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再也買不到鞭炮了爲止。!

春節在我心中的分量太重了,過完這個春節,我也更盼望着新一年的春節早點到來。

篇三:獨一無二的煙花

何欣宜

中國的傳統習俗很多: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糉子,元宵吃湯圓等等,比比皆是。可我最喜歡的,不能吃也不能喝,而是好玩兒的煙花。

那天晚上我在外婆家,忽然聽見外面傳來一陣聲音,我急忙跑出去,便看到滿天煙花,如火箭般一個個衝上天去,再在天上開出美麗的花瓣,每一瓣都有不同的顏色,漂亮到讓人看了就走不動路。

從那以後,我天天嚷着讓爸爸給我買,幾天後,爸爸終於買回了一個超大的煙花。我興奮極了,連忙跟在爸爸屁股後面轉。

爸爸告訴我:煙花裏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有毒的,待會兒不能離煙花太近。可有毒我也不怕,不論什麼,都不能阻止我對煙花的好奇。

晚飯以後,爸爸便帶我來到外面放煙花了。只見他拿出打火機,點燃了那根引線,那美麗的煙花,便像是從蛋裏蹦出來的,一束束彷彿沒見過新世面般,直接往天上衝,在漆黑的天上開出了一朵朵獨一無二的煙花。只是那一片花瓣就足以讓人驚歎不已了,更別說是一整個一整個的花紛繁盛開,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才叫精彩。十幾分鍾後,煙花終於扭動完了自己那婀娜多姿的舞蹈,這才依依不捨地退下。而我也才念念不捨地回到屋子裏。

中國的習俗都極具特色,僅一個春節的放煙花便有這樣不可取代的魅力,下個春節,到我老家來,一起放煙花吧!

篇四:中秋望月

龍彥希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年裏月亮最大最圓的時候。這一天,大人小孩們歡聚一堂,共慶團圓,吃着月餅賞着月,好不愜意。

中秋節,原名叫拜月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猜燈謎、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它最早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到了宋朝,已成爲一個非常流行的節日。這一天以月圓預兆人之團圓,表達人們牽掛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所以王建寫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或杜甫也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句子流傳。

如今的中秋節,我們雖然沒有去戶外放孔明燈等祭月活動,但在家裏,依然可以把這個節日過得有聲有色。

大人們早在家藏上了許多月餅,甚至沒到中秋,那一盒盒月餅就會少上好幾塊,因爲那些貪吃的小孩總是會像小老鼠一樣,偷偷地翻出好幾塊來解解饞。可一旦被大人們發現,月餅便會悄悄地轉移“基地”,這下,“小老鼠們”找起來可就更難了。不過,到了中秋節的晚上,藏得再好的月餅都會被乖乖取出,擺在桌面上。

中秋節月兒明,那完美無暇的青玉盤嵌在墨藍色的天空中,地上的桂花也開的正香,淡雅的桂花把夜景襯托得更加美好。陽臺上,爸爸媽媽坐在搖椅上,正看着月亮聊着天,爺爺奶奶則喝着剛做好的桂花酒,在一旁樂呵呵地聽着,看着月亮。而我們小孩可沒空聽他們說話,大家都由衷地愛吃月餅,提到月餅,就是兩眼放光,睜得大大的眼睛,嘴裏止不住的咽口水。這會兒,正忙着大盒大盒地拆開包裝,大塊大塊地朝嘴裏塞呢。

中秋節呀,便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靜靜離開,等待着明年的來訪。

篇五:中秋

王昱鑫

八月十五,明月當空,皎潔的月亮,雪白無比,星星點點的鋪滿地面。一個個圓圓的月餅送進嘴裏,甜甜蜜蜜。每家每戶闔家團圓,一片歡聲笑語。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這樣來到了我們身邊。

中秋節以祈盼團圓幸福,成爲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無價之寶。中秋節的習俗也數不勝數,其中賞月和吃月餅是最有名的。

每年的八月十五,因爲秋季雲層變薄,月亮變得格外明亮,格外圓潤。圓圓的月亮也代表着團圓,人們便在這天借月亮寄託自己滿滿的思念和團圓的心願。譬如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杜甫的“滿月歸明鏡,歸心折大刀”……望着這樣一輪明月,古往今來的文人都在感嘆着對家鄉的思念。這時,若能再吃上一個月餅,那可真是美妙。

月餅是中秋月必吃的食物,其做工巧妙,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軟糯的糯米皮中包裹着美味的餡料,印上花紋烘製而成,香氣撲鼻,不禁讓人食慾大開。現在的月餅更是五顏六色,口味數不勝數。除了傳統的五仁、豆沙、蓮蓉、蛋黃,還有水果、冰皮、冰淇淋、小龍蝦口味的……哇,一口咬下去,甜蜜包滿口腔,香氣圍繞四周,久久不能退散。

到了晚上,潔白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個個美好的心願在空中飄揚,一家人圍坐一團,沐浴在月光下,幸福開心地吃着月餅,再點開手機照相,將這美滿的時刻記錄下來,珍藏在自己的記憶中。

也許以後,會因爲學習、工作等很多原因不能和家人聚在一起過中秋節,但這濃濃的思念和祝願是永遠不會變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wvr8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