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春節的風俗作文(精選20篇)

春節的風俗作文(精選20篇)

  • 關注:1.28W次

篇一:春節的風俗作文

春節的風俗作文(精選20篇)

我家的春節

鄭恩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吟誦着王安石的《元日》,聽着新年裏激昂的鐘聲,看着紅紅的對聯和福字貼上門窗,家裏的哪一個人會不開心呢?

除夕下午,伯母和媽媽就忙起來了,爲了能給我們準備豐盛的晚餐,他們可是費盡了心思,準備好蝦、魚、年糕等各種食材,就有說有笑地忙碌起來。

晚上,擺在桌子上的菜讓我這隻小饞貓垂涎三尺,竟有些想流口水,忍不住時,就悄悄地拿了一個,大人們看到了,輕輕地笑笑,一副假裝沒看到的樣子讓幸福的感覺直往我們的心裏鑽。

終於上了飯桌,父親便問我們吃魚寓意着什麼,我還沒反應過來,弟弟便搶着說:“寓意年年有餘”。

父親又繼續提問:“吃年糕……”

這次我這個當姐姐可不能甘拜下風,父親的話還沒說完,我就接過了話茬:“寓意着萬事如意年年高”。

“不錯!不錯!”爸爸看着孩子們,臉上滿是欣喜。

終於可以開吃了,我這隻小饞貓終於要大快朵頤了。我拿了一隻小蝦,迅速剝去殼,有滋有味地嚼起來。三個弟弟也是眼快手疾,挑揀着自己愛吃的直往碗裏放,直往嘴裏塞。大人們見我們吃得開心,自然更是歡喜,他們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個紅包,將我們的快樂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大人們總有那麼多開心的話要說,久久不肯從團圓桌上散去,我們小朋友早已坐不住了,那吸引人的煙花像有魔力似的,隔着遠遠的距離就撓得我們的心癢癢的。

我們抱出煙花,迫不及待地點燃,五彩的煙花呼嘯着直往天上衝,變幻出各種各樣的花兒,在天上盛開幾秒鐘,我們還沒看真切,它們就一下子煙消雲散了。這樣的“曇花一現”吸引着我們的眼球,刺激着我們的快樂,我們就接地連三地點燃更多的煙花,看着周圍火樹銀花,璀璨眩目的景象,新年的幸福感便在我們的心裏變得越來越濃,越來越濃……

放過了煙花,我立刻被一種最小、最簡單的“滴滴金”吸引了。一條小紙捻,包着一點點火藥,可以拿在手裏,點燃了滋溜地響,爆出點點火星。妹妹們最愛的是“仙女棒”,點燃畫了幾圈後,周圍的空氣裏就會留下它們綻放的印記,久久不散。

夜晚,不管多麼睏乏,爸爸也不許我們早早上牀去睡覺,說是守歲的人來年會更順利。於是,大人們沒完沒了地聊家常,東家的、西家的;過去的,未來的;國內的,國外的。小孩子呢,自然是沒完沒了地說笑話、猜謎語、講故事,時間有多長,快樂就有多長。

第二天醒來,大年七年級就到了,新的一年也來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於是,互相祝賀着新一年有新氣象,期盼着學習更上一層樓,生活一天比一天甜。

篇二:春節的風俗作文

鄭文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陣陣劈里啪啦中大笑着向我們迎面走來。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中,不得不提到福州的風俗——舞龍。

提起舞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傳統民俗文化。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因爲龍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不過要想更確切地瞭解一種風俗,親身體驗和經歷必不可少。

清晨,穿過爆竹的喧鬧聲,我與媽媽來到了廣場上,前天晚上一聽說今天這裏有舞龍表演,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想來親眼目睹這一場盛大的表演。到場後,場地裏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熱鬧!人們都期待着欣賞這福州的風俗。

表演開始了,一條“龍”在廣場正中央舞動起來。表演的人員上下舞動着“龍”身,使“龍”看上去更具活力和靈性,活靈活現的長龍在雲霧之間自由地來回穿梭。表演進入高潮,四周觀看的羣衆歡呼着,吶喊着,瘋狂地表達着對家鄉傳統風俗的喜愛與讚美。突然“龍”首的一位大漢舞動時動作稍慢了半拍,後面的人隨即亂了陣腳,“龍”身搖搖欲墜,如同將傾的大廈。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中間有三位臨危不亂的大漢,調整姿勢,站穩馬步,用盡平生之力將“龍”身擺正,最終力挽狂瀾。在一旁觀看的觀衆們驚出一身冷汗,短暫的平靜之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爲這三個人叫好。

“咚咚鏘,咚咚鏘。”舞龍在鑼鼓的歡送聲中下了場。望着它那上下翻騰的樣子,人們似乎意猶未盡。

家鄉的風俗是豐富多彩的,也許別處的民俗特色比我家鄉的更爲精彩,我們都應該去傳承它,保護它,把它發揚光大,因爲它是一種會讓你魂牽夢縈的思念。

篇三:春節的風俗作文

李欣羽

春節是我國極爲重要的節日,在每個不同的地方,有着他們具有特色的各不相同風俗和習慣。

就比如說我的家鄉內蒙古阿拉善,這裏的春節流傳着許多傳說。放鞭炮,貼對聯等風俗都來源於“年獸”這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每當一到春節,年獸就會出來騷擾人民,所以,人們每到春節就躲到家裏,不敢出門。可漸漸的,老百姓發現年獸很怕紅色的東西和聲音大得東西。所以人們發明了鞭炮,並用紅色的紙貼在門口,年獸看到這些,非常害怕,從此以後,年獸就不敢下山騷擾人民了。

餃子大家一定吃過吧,薄薄的麪皮裏包裹着厚實的餡兒。餃子的包發很簡單,首先把一小個麪糰擀成薄片,盛一勺餡兒,記住,餡兒一定不能太多,不然餡兒就會溢出來。把餡兒放在麪皮中間,然後折一下,十指往裏推,大拇指把麪皮捏住,一定要用足勁去捏,不然的話,餃子沒有被捏緊,水一煮就會變成餃子湯。好吃的餃子一定要配上醋,纔可以體現出它的美味。

包餃子的時候,有包辣椒,糖塊的,硬幣的。吃到辣椒,表示他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吃到糖塊,表示他新的一年會過得甜甜蜜蜜;吃到硬幣,那可就好了,表示他新的一年會財源廣進,好運不斷。

如果有人問起中國美食,那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餃子吧,餃子是中國的代表美食,是中國人民自己創造的,在春節,冬至等節日裏,每戶人家的餐桌上都會有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至少代表着五十六個習俗,包餃子就是我的家鄉的習俗,你們家鄉的習俗是什麼呢?

篇四:春節的風俗作文

要說這春節的熱鬧,自是不必多言。除夕的團圓喜慶,七年級八年級的走親訪友,都令人心中塞滿沉甸甸的喜悅,而最讓我激動萬分的卻莫過於九年級夜盛大的“板龍馱會”。

九年級的大清早,我就已拿出外公家存放着的長板凳,凳長約1米,兩頭各留有一圓孔,待木棍前後連接。凳面上裝有5個紅燈籠,內各置1根電動蠟燭,待舞龍時一齊點亮。

終於熬到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都背上長凳向禮堂涌去,在燈火通明的禮堂將長凳用木棍連接起來繞成圈狀,而處於中心的,自是那高2米,長4米,用棉紙裱糊後栩栩如生的龍頭了。我看着盛大的集會場地,心中涌起喜悅與萬分期待。

吉時一到,主事一聲令下,便有人舉起“寶珠”逗引着龍頭前進。在轟鳴的禮炮聲中,龍嘴不時噴出“火焰”,彷彿神龍下凡一般,全長30多米的“火龍”遊進了小鎮的各個街道。“嘿囉嘿囉……”伴着那鏗鏘有力的吆喝,板龍繼續前進着。遊過的鄉間小道上圍滿了村民,他們都來觀賞這一年一度的壯觀景象。小路旁,村民們早已擺好炮仗,煙火飛躍於夜幕之上,絢爛的火花與龍燈相輝映,爲小鎮夜晚更添許多光彩,也點亮了新的一年!

經過一路遊行,板龍來到了村文化廣場,在那狹窄的小廣場上,伴着寶珠的逗引,開始了驚心動魄的盤龍。細長的龍身在狹窄的廣場上繞着圈,開始慢慢悠悠盤起來。隨着鑼鼓聲越來越密,板龍越盤越快,那木凳摩擦發出的“吱吱”聲不絕於耳,眼前一片紅光紛亂。我與周圍的村民們一齊尖叫,一起鼓掌,沉浸在這一片喜慶與祥和之中。

隨着轉速減緩,板龍馱會結束了。我顧不得腿麻腳痠,便向外公追問起了板龍的來歷。外公說,板龍原來是紀念中國第一個女皇帝陳碩真的民間話動,一開始規模很小,後來人們生活富裕了,家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板龍馱會,也成了梓桐這個小鎮必不可少的活動

聽着外公的話,我不由感慨萬千,想不到這板龍還有如此深厚的歷史淵源。我細細回味着火光輝映的天,盤旋舞動的板龍,與村民們淳樸的笑臉,竟不覺期待起了來年再一次盛大的板龍馱會。

那縈繞心間,久久難忘的春節板龍馱會。

篇五:春節的風俗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可有不少。

家鄉的春節,總是要到除夕這天人才會陸陸續續的回來。村子裏從快要吃晚飯時開始放鞭炮了,再豐盛的晚宴也按捺不住孩子們那顆激動的心,胡亂的吃幾口飯就奔出去玩了。男孩子的手裏總要捧着一堆“小金魚”,“嘭嘭嘭”的炸炮聲不絕於耳,從村東到村西。而女孩子們則會圍在一起看煙花,煙花在哪裏,女孩們就到哪裏。煙花“啪”的一下驟然綻放,萬丈光芒,絢爛無比。五顏六色的光團一個接一個躍入天空中,由細緻粗,變出無數花樣。看!天上有一顆金色的柳樹,柳樹以小光團爲中心,朝着四面八方射出柳枝,自然垂下,金燦燦的柳枝如同一條條金絲製成的細絲帶,連上好的綾羅綢緞在它面前也不過如此。

七年級的清晨,孩子們早早的起牀,快速的吃完一碗餃子,便會拿着幾個袋子,急匆匆地往外跑。大公雞“喔喔喔”得叫了,就是這個時候,每家每戶把大門敞開了,孩子們也拉着同伴,挨家挨戶的拜年去了。你以爲是去討紅包了嗎?袋子裏要裝的可不是錢,而是各樣的年貨。“叔叔,嬸嬸新年好!祝你們新婚快樂!”“爺爺奶奶,新的一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孩子們從不會吝嗇自己的話語,偶爾有小孩說了吉祥話,主人必定笑的合不攏嘴,一把一把往袋裏裝零食。要是拜訪到熟悉的人家,定要讓孩子在家裏吃掉一個蘋果,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越臨近中午,孩子們也就更加激動了,每年會有一家包了村裏人的年飯,家家輪流辦。雖說每年只有一家,可來幫忙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了,阿姨們和奶奶們在廚房裏下功夫,邊聊邊做,煙霧也遮不住她們的歡聲笑語。院子裏的爺爺們也都忙着帶小小孩,也總是聽到這樣一些話:“我孫子第一句話說的就是爺爺!”“這有什麼,我孫女天天圍着我要抱呢!”總讓我忍俊不禁,爺爺們也有一顆未泯的童心。吃飯時,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聊着新一年的美好願望,就像是一大家的敘舊,其樂融融。等到最後一道“酸湯”上來後,人們也就慢慢地散了。

晚上,小孩們在村裏你追我趕,玩的不亦樂乎,爺爺們在一起打麻將,鬥地主,奶奶們則是成羣結隊的在一起散步。大年七年級也就在歡聲笑語中悄悄地走了。

篇六:春節的風俗作文

王崢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除了端午節以外就數春節最爲熱鬧了,街上總是掛着數不盡的燈籠,煙花聲連綿不斷,我們興奮地都睡不着覺。

我今天要說的是阿拉善過春節的習俗,也就是家鄉的風俗。首先,臘月初八,媽媽總是給我們熬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人們在這期間會不停地忙碌,每家每戶都要做好過年的準備,家裏要大掃除、大人們要置辦年貨,大街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車水馬龍,提前有了過年的氣氛。

轉眼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雖然是除夕夜,但是是新年伊始最熱鬧的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包餃子、燉肉、製作各種各樣的菜品。隨着街邊第一聲炮響,家家戶戶的餃子就出鍋了,家人們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那是最幸福的時刻。孩子們出門放煙花爆竹,在我小的時候,我總是會捂着耳朵望着五顏六色的煙花,嚇得躲在大人們的身後。現在的我,早已經不再害怕那些炸裂聲,自己拿着煙花鞭炮就出去放了。放完炮,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看春晚、吃零食、不只是孩子們,大人們也會舉行一些娛樂性的遊戲。在這一天,大家最開心,看誰能熬夜到天亮。

七年級、八年級人們要去給自己的長輩們拜年,還能在長輩家裏與親朋好友們在一起吃飯、娛樂。隨着春節一天天的過去,城市也變得慢慢安靜下來。隨着正月十五的到來、掛燈籠、吃元宵、春節也就接近尾聲了。春節結束了人們就開始恢復了原來的生活。

春節作爲中國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承載着人們閤家團圓的美好願望。到了春節每個城市都是熱鬧、喜慶而隆重的,那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反映了中華民族淳樸善良、崇尚勞動、熱愛生活的文化傳統。那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值得我們傳承,值得我們發揚!

好了,馬上就要過年了,我要出去購買年貨啦。

篇七:春節的風俗作文

寒假的時候,我最期待的當然就是過春節了,今年因爲疫情,提倡就地過年,所以今年的趣味兒也就少了很多,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過年……

小時候我最喜歡去外公,外婆家過年了,那個時候,外公、外婆總帶着我上街去買過年必備的小零食,什麼瓜子,核桃,開心果,酥餅,糖果……因爲過年時來的客人多,準備的主食和菜品也多,外婆最拿手的當屬”紅燒獅子頭”了,您可別誤會,這獅子頭只是又大又圓的肉丸子做的,可不是真的“獅子頭”。外婆每年過年都要做好多,因爲這道菜總是第一個被吃光。記得小時候這道菜還沒等端上桌,我就已經在廚房看着了,生怕誰會對它先下手!

年三十那天的事情可多了!天還沒亮,外公,外婆就開始忙碌上了。掛紅燈籠,貼對聯,還要把“福”字倒着貼,寓意着“福”到了!而且他們還不用膠水粘,每年貼對聯貼“福”字的時候,外婆都會弄那種”麪糊”,然後把春聯和“福”字都粘在鄉下的大門,房門……。到了晚上,外婆都會弄一桌子的菜,因爲來的客人多,像我這麼小的小朋友,外婆都會給他們壓歲錢,那些來串門的,也會給我壓歲錢。

客人也只是吃完飯聊聊天就走了,到了晚上的時候,也只剩下我,外婆,外公,和爸爸媽媽了。一家人還會坐在一起看節目,快到0點的時候,外婆還會端上香噴噴的水餃。沒等吃上兩口呢,春節晚會的主持人就開始倒計時了,隨着主持人和觀衆們的吶喊聲:“3……2……1……新年快樂!”外面的煙花也佈滿了整片的夜空,而我也是急忙放下碗筷,沒等穿外套就跑出去看煙花,媽媽這個時候無奈的說:“這個時候也不嫌冷了。”

雖然今年沒能回去過年沒有見到外婆、外公,我這也是在爲國家出一份綿薄之力,同時也希望,疫情快快好起來,讓以後每年的春節都能像從前那麼有意思!

篇八:春節的風俗作文

春節,乃我國最傳統節日之一。大約在新石器時期,先民根據農農作物生長規律,發現了一年四季交替,由此有了“年”的概念。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便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爲春節,延續至今。

春節有許多風俗,尤其是農村,還一直沿襲着傳統的習俗。

一進臘月,農村便開始準備殺掉養了一年的大肥豬,簡稱“殺年豬”,殺豬當天,得吃“刨豬湯飯”,把左鄰右舍喊起來,熱熱鬧鬧地吃一頓。接下來,每家每戶都買新衣服,爲的就是春節那一天能穿一身新的,有的孩子耐不住,就想穿新衣,可大人們是不允許的。但現在因爲經濟條件變好,每家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在買新衣服,所以這個習俗漸漸被淡化了。

大年三十第一天,我們稱之爲過年,家家戶戶的親人都聚集在一起,一起吃團年飯。可是在進餐之前,家裏主人會先拿出三個碗,碗裏乘着少許米飯,再把三雙筷子正放在碗上,把家門打開,這種風俗被稱之爲“叫老輩子”。團年餐桌上,菜品頗豐,如果有羊頭、魚頭、雞頭、豬頭這些的話,就說明這人家今年收穫滿滿。還有,在開飯前,要放鞭炮,如果哪家在正午12點響起了鞭炮聲,說明這家婦人能幹,能準時做好團年飯。

過年的風俗還很多。但卻因現在很多農村人變成了城裏人,熱鬧的農村春節變得冷清起來。

篇九:春節的風俗作文

作者:張祖容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說的正是春節的一番景象。

一年的最後一天正是除夕,關於除夕,有這麼一個傳說:

從前有一個叫做“夕”的怪獸,它會在每年的最後一天來到村子裏大搞破壞,還會吃小孩。村裏的人都很害怕,直到有一個大孩子,他經過幾次觀察,發現了怪獸的弱點。他告訴大家:“怪獸害怕紅色和響聲!”於是,人們在那天之前會貼上紅色的春聯,在當天放爆竹。怪獸果然沒有再來過了。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稱之爲“除夕”,並且會在除夕之前貼好春聯,在當天放鞭炮。

除夕的時候,我們還會包餃子。一般都是在奶奶家包。我先去買了餡,有許多豬肉、香菇、玉米、包菜、韭菜……開始包了!我們調好餡,買好了餃子皮,我拿起一塊皮,放了餡,弄了點水在邊上,一下就包好了,我包的又快又漂亮。餃子都包好,開始煮餃子,煮了十多分鐘,出鍋了!我每種餡的都吃了兩個,我覺得包菜豬肉餡最好吃。

晚上,到了放煙花的時間了!鞭炮聲接連不斷,天上處處都是煙花露出的笑的像花朵兒的小臉。煙花的顏色真多,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什麼顏色都有。

好一個熱鬧、喜慶的除夕!

篇十:春節的風俗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有許多節日,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節,一個千家萬戶團圓的好節日,她是我們家最傳統的風俗,更是我們可以傳承的好節日。

春節,每年大年七年級,家家戶戶都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爲什麼有這些風俗呢?大概是因爲這個傳說吧。

傳說,每年大年七年級,山中就會有一隻怪獸,叫做“年”,從山上下來到村莊裏吃牲畜,不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打鬥,但都一去不復返。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出巨響,驚嚇到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把它嚇跑了。後來人們發現,年害怕聲響和紅色,所以每到大年七年級便點燃爆竹,貼對聯,從此再也沒有受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稱之爲過年,又叫過春節。

除夕,春節前的一天,大人們貼春聯,掛燈籠,他們買來對聯貼門口,女人們在家裏打掃衛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我們則幫大人們做助手,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這個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節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時而大笑,時而感動。

春節這天早晨,我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大人們便拿出壓歲錢給我們,中午,家家戶戶都聚在一起吃飯,下午,老人們聚在一起打牌,大人們則陪我們玩耍,晚上吃完飯,大人們就帶我們出去放煙花,放完就回來看春晚。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篇十一:春節的風俗作文

保嘉俊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物博,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它——春節,一個千家萬戶團圓的好節日,它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風俗,更是我們萬千炎黃子孫傳承的好節日。

春節,每年大年七年級,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貼春聯,轟轟烈烈放鞭炮,高高興興吃年夜飯。

傳說,每年大年七年級,山中有一隻可怕的怪獸,叫做“年”,會從山上下來到村莊裏吃牲畜。不僅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鬥爭,但都一去不復返了。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出巨響,驚動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成功把它嚇跑了。之後人們發現,年獸害怕聲響,每到大年七年級便點燃爆竹,從此再也沒有收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歡聚於一堂,放鞭炮,貼春聯,人們稱之爲過年,又叫過春節。

除夕,春節前的一天,大人們貼春聯,上燈籠。他們買來對聯,貼在家門口,婦女們在家裏打掃衛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孩子們則幫大人們做助手……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在外求學的孩子們回來了,還有些一年不見的親人們都回來了,只爲在這一天吃上一頓團圓飯,盡訴一年對家人的相思。這個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節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時而大笑,時而感動……

春節這天早晨,孩子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說一些吉祥的話,大人們便拿出壓歲錢給孩子們,孩子們欣喜若狂。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日。年雖然只是一個傳說,卻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無限的溫暖,無限的期盼,無限的夢想……

篇十二:春節的風俗作文

丁依莎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佳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等。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最喜歡的節日屬春節了!

每當春節,我們都要穿上新的衣服,親戚朋友們也都換上了紅色的衣服,家家戶戶都洋溢着歡樂的氣氛。姥姥一邊幫我拿新衣服,一邊和我講:“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不是每人都有新衣服穿的,但也要有個新氣象,於是就有了‘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的順口溜。”

去年春節,我回姥姥家過年。到了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姥姥端出一盆和好的面,一大盆肉餡,一碗乾麪粉和一根擀麪杖。“姥姥,這要幹什麼呢?”我問道。姥姥笑呵呵地回答:“包餃子呀,這可是我們北方的習俗。”

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晚,大家七手八腳地忙活起來了。姥爺揪麪糰,爸爸、姨夫、舅舅們擀麪皮,媽媽、小姨、舅媽們包餃子。而我們小孩子呢,就在院子裏眉開眼笑地跑着玩。舅媽包的餃子圓圓的,和元寶一樣,而媽媽包的餃子呢,簡直是四不像,有的煮在鍋裏,甚至漏了餡。姥姥趁着煮餃子的時候,給我們孩子們講了關於餃子的由來。因爲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所以在辭舊迎新的時刻吃餃子,象徵着來年有好運氣,平平安安的。

過了幾分鐘後,姥姥把幾盤熱騰騰的餃子端了上來。我吃着餃子,又想着餃子的由來,覺得餃子更加好吃了,吃完飯,我們兄弟姐妹們輪流拜年,姥爺笑着給我們挨個發紅包。歡笑聲、祝福聲、鞭炮聲響徹雲霄。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真希望天天過年!

篇十三:春節的風俗作文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節日,各式各樣的風俗。我覺得,春節是最熱鬧的!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那天,街上的鋪子前都擠滿了人。鋪裏的玩意兒琳琅滿目——許多精美的毛筆作品,精巧的手工作品和精緻可愛的節日小玩偶,各式各樣五彩繽紛、大小不一的玩意兒,讓我眼花繚亂。唉,這個可愛,啊,那個也好看!

節日,怎麼可以少了美味的食物呢!年糕餅、糰子粥、紅燒魚、炸圓子、雞蛋餃子等等。大人們做年菜的時候,我就趴在邊上看着他們做。我最愛看的就是做圓子——用藕粉、藕泥、生抽、老抽、食鹽、生薑片等材料,攪合在一塊;用一個小碗,把香油放進去,搓圓子時抹一些在手上,再去搓圓子時就沒那麼粘了。圓子就這麼搓好了,從一個奇形怪狀,捏成一個鼓鼓囊囊的實心小球,就像小時候玩的橡皮泥一樣,太有意思了。

吃完飯後,爸爸帶着我和弟弟去了老家的後山,我們是去祭奠去世的祖先們的,用打火機把草紙點燃,再燒紙錢。爸爸說過祭祖先的時候是非常嚴肅的,不可以笑。偶爾,爸爸還會帶我們去爺爺種的那片竹林裏挖筍子。那裏的筍子,一個個塊頭大得很哩,還非常有營養,水煮的好吃,炸的、炒的也好吃。

到了黃昏時,天色也慢慢黑下去了,大伯帶着他昨夜買了爆竹來了。剛開始是一簇小火苗,到了後來,小火苗散成了五光十色的線條,綻放在空中。你看,多美啊!

過年可真熱鬧呀!

篇十四:春節的風俗作文

春節將至,各地民俗都在教育視頻中登臺亮相。今天,我在老師要求觀看的視頻中學到了一些地方特有的民間傳統。

第一:打餈粑,餈粑是用糯米制成。首先要把糯米放進水缸裏,接着用光滑的木錘打,這樣糯米就不容易把木錘粘住。俗話說:“餈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在打好的餈粑上再加上一些黑芝麻,一塊塊香香餈粑就完工了。這幾塊小小的餈粑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第二:凍米糖,顧名思義,凍米糖是要凍上好幾夜。豐城縣的遊老師爲我們演示了它的製作方法。老師將凍好的米糖灑在熱油中,不一會兒,米就膨脹起來了,接着再把米撈出來,快速地壓成一塊。最後凍米糖被切成小片,分給同學們了,令坐在電視機前的我都垂涎欲滴。

第三:剪紙,藝術作品的一種。講解員帶着我們來到了剪紙藝術博物館,館中陳列着許多精美的剪紙作品。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副作品莫過於館長介紹的《牛》,它的外面緊密相連,內部稀疏斷開,真是精巧極了。在博物館裏面,還有幾個學生圍在一起學剪紙,他們的作品也十分漂亮,讓我讚歎不已!

打餈粑、凍米糖、剪紙都表達了對新生活的嚮往,也蘊含了新年的吉祥如意,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將它們永遠傳承下去。

篇十五:春節的風俗作文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到傳統節日到來時,家鄉不同的風俗,總能勾起許多人幾年前的歡樂回憶,而春節時的風俗,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在春節的前夕,我們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只見大人們搬來凳子,一蹬一踩一帖,只用了幾分鐘就把精心的對聯兒貼在了大門口。這時,爸爸把他寫的福字倒貼在大門的中間,笑眯眯地對着我說:”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倒着貼是因爲,”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到了晚上,就是我最喜歡的環節——吃年夜飯。餐桌上各種各樣的美味,擺滿了餐桌,每年都有新的特色,新的風味,只是少不了的,是那盤熱氣騰騰的年夜餃子。那餃子一個並排這一個,好似都爭着想被我吃掉,那薄薄的餃子皮入口就破,蝦仁溢滿了整個口腔,讓人回味無窮。魚先生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好像在說”快來吃我吧,我比餃子好吃多了”我二話不說,直接把魚先生的肚皮吃掉了,那嫩滑細膩的魚肉從我的舌頭滑到了喉嚨。整桌的美食都在誘惑着我長胖,我也經不住誘惑,大吃了起來。

等到了七年級,你就會發現七年級和除夕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天一早起來就要放鞭炮,意味着吉利。大人們要去親戚家、朋友家拜年,長輩還要給晚輩壓歲錢,因爲”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壓歲錢寄託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切關懷。

春節自是喜慶的。它意味着團圓飯中家人的歡笑,伴隨着炮竹聲了孩子們的嘻鬧,門楣上一副副大紅春聯,但歸根結底,是家鄉的風俗,是一份溫暖又持久的回憶,我喜歡春節!

篇十六:春節的風俗作文

甘長一

“春節”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在這個歡快的節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將長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戶人家裏,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邪惡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知道了制服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後來給“壓歲錢”不只是爲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美好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

團圓飯不同於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徵意義。例如:魚象徵着“年年有餘”,年糕象徵着“步步高昇”,芋頭和腐竹象徵着“富裕”,所有這些共同表達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祝願。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一一回敬,表示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因爲它不僅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在一起,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

篇十七:春節的風俗作文

在南方的廣東,與在北方的北京有着許多不同,就比如:氣候,在北方則是寒風呼嘯,在南方卻是溫暖如春。在習俗上,只隔一條河的兩個村都可能大不相同,就更不用說地域相隔如此遠的北京和廣東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兩個就是吃食和穿着了。

那我就先說說吃的東西吧。在北京的時候,我們在春節通常會吃餃子。但是呢?在廣東的年夜飯餐桌上根本見不到餃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有雞有鴨,有魚有蝦。但其中讓我最經常回味的就是墨魚餅了,以至於每年春節過完之後,我們都會從廣東買不少的墨魚回北京,自己做來吃。每當年七年級一大早,我起牀的時候都可以聞見空氣中甜甜的味道——那是湯圓,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個項目,甜在我嘴,暖在我心。

在我們從北京坐高鐵回到廣東的時候,我的整體樣貌變化最大的就是我的穿着了。從剛上火車時的幾件厚衣服加身,到下車的時候,我的身上只剩下了一件單衣,最多再披一件風衣。在北京的時候,在外面如果不多穿幾件,隨時會被西北風吹個透心涼;但在廣東的冬天裏,微風拂面,顯得涼爽,而非寒冷。但不得不吐槽一句,在北京,只要回到家裏,就會溫暖如春;但在廣東,稍微降一下溫,在房間裏就得穿羽絨服!特別是在剛洗完澡的時候,恨不得把北京家裏的暖氣搬到這裏來!

總的來說,北京和廣東的春節習俗有不少差別,但同樣不差的是喜慶和歡樂。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的人們心中,這幾天是最重要的幾天,因爲在這新的時代,春節就意味着輕鬆和團聚!

篇十八:春節的風俗作文

春節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腳步,歡天喜地來和我們歡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店鋪也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整個世界都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進臘月,人們就像蜜蜂一樣忙碌起來了:曬臘肉,醃鹹魚,曬臘腸,包餃子,還要爲孩子們準備新衣服,壓歲錢,希望他們來年學習更上一層樓,天天開心。雖然有些累,但每個人都開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國紅在這一天可謂是最受歡迎的顏色了:紅紅的鞭炮,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紅包紅色,在中國人眼裏,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裏忙外,做着團圓飯,小孩兒呢?則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帶着,去放炮竹煙花,一聲聲煙花劃過天空的聲響,打破了夜晚的寂靜,無數煙花綻放空中,描繪除夕之夜的美好畫面。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煙花閃爍,鞭炮引吭,過年的氣味仍瀰漫空中,沁入心田。

篇十九:春節的風俗作文

六年級宣昊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時,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今天,我來說一下我們家的春節風俗。

每當過年的前幾天大街上便會非常熱鬧,市場裏的商店都打扮得紅紅火火,有各式各樣的燈籠,春聯,紅福,年畫等。有些店還準備了我們小孩子最喜歡放的鞭炮,鞭炮的種類也有很多,有摔炮、煙花、響炮、沖天炮這些是小的,還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禮炮等,市場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這裏買了一大包那裏買了一大袋,像是從市場白拿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是啊!辛苦了一年。該好好犒勞一下家人了。

每當過年的那一天,路上會變得香氣濃郁,走在路上你會聞到各種香氣,因爲每家每戶都在準備年夜飯的菜。晚上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點上蠟燭,祭拜死去的親人,讓他們也來吃我們親手做的年夜飯。我們還會給他們倒酒,燒紙錢,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萬事如意。對呀,祭拜了他們以後,就是吃年夜飯了,一整桌美味佳餚,看得我眼花繚亂,手中拿着的筷子,不知該如何下手。吃好年夜後是放鞭炮環節了,我們會把買來的鞭炮放掉,那時,鞭炮聲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次第綻放,變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之後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了,就是我們家鄉春節的風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篇二十:春節的風俗作文

《春節的“金元寶”》

我的老家在東北,雖然我很小的時候就來南京了,但並不妨礙我對北方春節習俗的嚮往與喜愛。

大年三十的那一天,家家戶戶的砧板上都蹬蹬地忙着剁餡、切菜。砧板聲,爆竹聲和人們的說笑聲融爲一體,形成一首熱鬧的搖滾派音樂。我隨着音樂,忙着擀餃子皮兒、包餃子。餃子是年夜飯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道“主菜”。在北方,俗稱金元寶。據說古時候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爲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纔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一邊擀一邊想着餃子那熱氣騰騰的樣子,嘴裏不停地咽口水。擀完餃子皮兒就開始包餃子了。我把餡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然後拿起消完毒的硬幣壓進餡裏,最後把它包好、捏緊。接着我再拿起一個餃子皮兒,同樣把餡放好,在餡的中間放一顆蜜棗,然後包好、合實,就這樣一直把所有的餃子包完。

北方人常在大年三十半夜子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象徵着新一年的開始。不知不覺到了晚上12點,美味絕倫的“金元寶”出鍋了,接下來遊戲時間開始了。我們每個人各夾六個餃子,看看是吃到了原味的、硬幣的還是蜜棗的。硬幣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財源滾滾”,蜜棗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甜甜蜜蜜”、“幸福安康”。我迫不及待地嚐了起來,我發現我吃了一個原味兒的、四個硬幣的和一個蜜棗的,我心想:新一年裏我可是要發大財啊!

在東北不僅是大年三十和七年級吃餃子,在大年初五也要吃餃子,俗稱破五,象徵着把餃子咬破,有破除黴運,召喚財運之意,之後春節也就要結束了,大人該上班了,小孩子補習課也開始了。

這就是東北春節最重要的一個習俗,也是在春節習俗最多的“金元寶”,你們家鄉的春節習俗是什麼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lv5m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