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精選20篇)作文

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精選20篇)作文

篇一: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精選20篇)作文

郭潤霖

古今多豪傑,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救國、救民之水深火熱。——題記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個動盪不安,時局不穩的年代,卻也是中國人民在黑暗中覺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來,整個民衆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國許許多多的有識之士踏上了探索國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這樣一個時代,無數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國,力圖“求一可愛國家而愛之”。爲了啓發民衆的思想覺悟,也爲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創一個嶄新的國家,陳獨秀先生首當其衝。他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創辦《新青年》,掀起了現代中國思想啓蒙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像一滴晶瑩的露珠,落在了中國這棵乾枯的小樹苗上,使其得以復甦,甚至開出燦爛的花。而作爲新文化運動的“領頭羊”,陳獨秀不忘初心,不負重託,以驚人的才華和毅力,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話文白話詩。

“如今我們回來了,請你們看分曉吧!”這是胡適之說過的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我們”——中國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們回來了,他們將要獻身於國家,爲國家的尊嚴、人民的生存而奮鬥!那些欺辱中國人、瞧不起中國的人們,請你們看看吧!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要醒過來了,它一定會成爲世界強國,成爲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每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爲英雄是因爲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一百年前的中國,有正直的易白沙、憂國憂民的李大釗、棄醫從文的魯迅;如今,有我們!

我將無我,不負國家。我們身爲青少年,應該好好學習,不負韶華。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待,不辜負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報效祖國。我堅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一定會強大起來的!

篇二: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題記

電視劇覺醒年代主要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一段歷史展開敘述。這段時間是一個動盪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艱難時代,當時的辛亥革命並沒有徹底改變中國混亂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不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圖復辟帝制,同時也有一大批青年先進分子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劇如其名,覺醒年代講述的是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到紅船革命之間近十年的歷史。短短十年,喚醒了中國這條巨龍,這條沉睡了數百年的巨龍被喚醒了!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胡適,蔡公,魯迅等人成爲這期間中國人思想之啓蒙。他們共同經營着《新青年》雜誌社,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他們是光,照耀着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

我們應該慶幸在當時的背景下,有那麼一羣人,執筆吶喊,拋頭顱,灑熱血,爲舊中國尋一條出路,沒有這些革命先輩的奮鬥,就沒有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在政局動盪、軍閥混戰的那個年代,最無辜的就是平民百姓,而一批批的文人墨客,拯救了這番局面。其實當時誰也不知道該走哪條路,於是就出現了分歧,但他們之間的心心相惜、在愛國面前同一戰線,絕不退讓的精神讓人感到敬佩。

學生即青年的力量也是偉大的,郭心剛、鄧中夏、陳延年、陳喬年等一輩青年,他們正值風華正茂的紀,本可以選擇放棄,做個普普通通的學子,卻爲了國家,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後來,還沒看到中國的新世界就被可惡的軍閥反動勢力殺害,這是最令人悲痛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論是放在哪個時代,青年一輩,都是初生的紅日,它光芒四射,耀眼奪目,照亮了整個中華大地。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亦是如此,風華正茂時,吾輩當自強,將來爲國家效力,振興中華!

篇三: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董子瑜

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在暑假時,我觀看了《覺醒年代》這部優秀的電視劇,看完以後,我的感受良多。

《覺醒年代》,劇如其名,講述了從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到紅船革命間近十年的歷史,短短十年,喚醒了中國這頭沉睡了數百年的雄獅。在明白了民族的進步首先要破除思想的禁錮後,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胡適,魯迅等人在這期間爲中國人思想之啓蒙而奮鬥,他們共同經營《新青年》雜誌社,掀起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用崇高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與出現的難題抗衡……他們讓人民從麻木的思想中覺醒,積極加入到新文化運動,加入到反封建反軍閥的鬥爭中,爲中華民族的覺醒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在蔡元培領導下的北京大學的學生,更是思想積極進步的青年,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充實的政治和民衆基礎。

看劇的過程中,我被一些場景和細節深深地打動了。“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在一羣中國留學生中正慷慨激昂地講話的他似乎象徵着中國的意志。還有一幕,烈日炎炎下,碼頭上的一位腿腳不便的搬運工揹着兩大袋糧食摔倒了,正被監工用皮鞭狠狠地抽打時,陳延年和陳喬年挺身而出,幫那位搬運工搬運糧食……

這部劇中無聲勝有聲的場景與細節數不勝數,但從這些片段中,我看到了這些革命先驅不畏懼犧牲,關愛民衆,心繫國家……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是中國14億人的英雄。

伴隨着共產黨的建立,影片落下了帷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歷史,卻永遠不會落幕。

向所有爲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的人致敬!你們都是人民的英雄,是我們的榜樣和前進的動力!

篇四: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愛國愛黨艱苦奮鬥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一部電視劇《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深深震撼了我。不知你是否和我感受一樣呢?一起來看看吧。《覺醒年代》是一部愛國題材電視劇,它主要講述革命領袖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爲革命爲中國發展而奮鬥的故事,是一部重大改革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李大釗,李大釗“雙面”的人格,剛好印證了一件事:他的腦海裏永遠都在思考着如何救國救民,如何找到那條正確的覺醒之路,只要能夠朝着這個方向前進,他無所顧慮。

通過觀看《覺醒年代》,我們國小生應該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爲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跟黨走,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志存高遠勇立鴻鵠浩志。人生因爲有理想而輝煌,因爲有理想而有意義,生活因爲有理想而豐富多彩。有了理想,奮鬥纔有目標,有了信念,人生纔有航向。

作爲少先隊員的我們要有少先隊員的理想和擔當。想要實現我們的理想,就要做到樂學善學,勤於反思。樂學就是好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我們青少年最重要的任務,認真而努力的學習是學生肩負的責任。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想方設法讓自己愛上學習,勤於反思,樂於求知,那麼我們何愁成績不能提高?前途不能光明?不能成爲國之棟樑?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強。五四風雷激盪百年,青年中國風華正茂。少年當有夢想,以奮鬥砥礪前行。同學們,珍惜當下的生活吧,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讓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傳承。

篇五: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如此後竟沒有炬火,我們便是唯一的光。”那些不惜一切爲新中國覺醒而奮鬥的人,他們便是那個時代唯一的光。

趁着暑期觀看了這部《覺醒年代》,看完讓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忘懷。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也是中國人民在黑暗中覺醒的年代,許多有識之士踏上了探索國家新出路的征途。

《覺醒年代》主要講述了革命先輩李大釗,陳獨秀等從新文化運動,創辦《新青年》雜誌,掀起了一陣新文化運動的潮流,他們主張啓發人民的心智,衝擊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學與民主的洗禮,打開了新思想涌動的閘門,給中國帶來第一縷明媚的曙光。到五四運動,塑造了一批新青年,他們爲了喚醒沉睡的中國,滿腔熱血,激起了國民的愛國心,給身處苦難的中國人民帶來希望。再到建立中國共產黨,革命先輩們是如何經歷萬千磨難,實現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們在革命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從未有過一絲退縮。

在那樣時局混亂的環境裏,很多人選擇痛恨與抱怨,但是永遠有堅守的人,正是因爲有他們找尋、探索,拯救,義無反顧地付出,使得我們這個國家逐漸走向光明,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歷史猶如一面鏡子,照耀着百年後的我們。現如今,五四運動的精神繼續引領着我們前行,各行各業各個角落,都有着一羣優秀的年輕人,他們是志願者,是航天員,是警察,是消防員……他們不計得失,不懼危險,不分晝夜堅守,付出,履行着他們的責任,貢獻着他們的力量。

李大釗先生曾經說過:“國家不可一日無青年,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理應揹負起先輩們的理想繼續前行,不負韶華,去奮鬥,去追求,擔起少年之責,爲實現強國之夢添磚加瓦!

篇六: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這是一部由張永新導演製作的沒有主角但每個人都像主角的一部電視劇,裏面的每個人物都讓人很震驚,這部電視劇是根據沒有建黨以前,人們活在一個水深火熱的世界,但有一羣拼命也要救國的人所改寫的故事。

劇里人物獨特,展現了當時民國時期的場景,他們說的話也讓人意想不到,比如在劇中一位在小廠裏面上班的工人葛樹貴,他並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錢,某天他家裏面孩子生病連藥都買不起,於是他的妻子並在街上跪着求人救他兒子,這時葛樹貴跑過去對妻子說:“窮人生下來就是等死的命,但窮人就是死也不能跪求人”。聽了這句話我心裏面百感交集,這是一位父親在面對自己的妻子以及生病的孩子說的話,不像權貴低頭下跪,同時也爲他感到十分難過,在那非常險惡的民國時期,人們平均年齡活不到四十歲,一個普通的小感冒也可能要了窮人的命,但他們還堅持靠自己的雙手掙錢,而我們這個社會國家給了我們足夠的關懷,讓我們吃穿不愁,做一些大事都會聽取人民的意見,而有的人卻連水都都懶得喝,更過分的人還每個月領取國家的救助金苟活,自己有個健全的身體卻什麼工作也不幹。

我想如果我們國家沒有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胡適、陳喬年和陳延年等等偉大英雄,他們的辛苦和付出,我們今天就不會坐上舒適的汽車,也不會住上高樓大廈,更不會有這麼美好的中國。

《覺醒年代》不僅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不僅告訴了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更要叫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製作出能讓人民感到舒適的高科技,未來報效祖國,報效社會。

篇七: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趙銘洋

最近,我觀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讓我感慨萬千。

新生的中華民國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不甘沉淪,一心想着救國,他們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啓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並徹底盪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才能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動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徹底消滅舊中國,建設新中國。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是中國共產黨史上一段廣爲傳頌的佳話。那麼“南陳”與“北李”是如何認識,並走到一起的呢?他們的第一次交手,談論的是什麼問題?劇中一開篇,就展現了陳獨秀與李大釗相識的過程。

開頭幾集,於和偉扮演的陳獨秀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卻不用力過猛,有氣場卻不虛張聲勢。既展現了先進知識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無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溫度有情感,看起來極具感染力。

看《覺醒年代》就像在看歷史,年代感、畫面感極強。劇情清晰勾勒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風貌。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生動和形象,往往一出場,便令人肅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誰纔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現實,有理想,有情懷,有教育。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文化人之風骨,爲天下蒼生的擔當。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理想抱負,積極投身於革新運動中,着實令人敬佩不已。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奮發有爲,積極探索,刻苦學習,爭做國家棟梁,爲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八: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這個暑假,我追了一部劇——《覺醒年代》,對偉大的先驅李大釗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第一次瞭解李大釗,是學習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李大釗先生的女兒李星華回憶父親從被捕到就義的悲壯歷程。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崇高偉岸、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這次看完《覺醒年代》,李大釗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僅僅是仰望中的高大,而變得更加豐滿、真實。

李大釗先生平易近人。他一出場,身穿長袍,戴着眼鏡,坐在一羣留學生中,和年輕人討論着國家大事,呼籲學子奮起“倒袁”,拯救國家。

李大釗先生敢於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當他聽到陳獨秀先生說“中國沒救了”時,立即進行反駁,表明自己的觀點,堅信國家有光明的未來。

李大釗先生胸懷寬廣。雖然在對國家未來的辯論中有不同見解,在陳獨秀先生被一羣學生圍着毆打時,他還是挺身而出,掩護陳獨秀先生逃出,並且在知道對方真正意圖後,和陳獨秀先生成爲朋友,還把自己的大衣送給了陳獨秀先生。

李大釗先生關心民衆疾苦,深愛自己的孩子。當一位母親在大街上乞討,希望得到一些醫藥費給孩子治病,李大釗先生站了出來,幫這個窮苦的家庭交上了醫藥費,當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時,他又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懷錶等放到了當鋪;當李大釗先生的一位學生因爲缺錢而上門求助,希望能得到資助時,李大釗先生不顧自家的情況,毅然爲學生湊齊學費,卻差點和自己的孩子毀約,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去吃一頓涮羊肉。

李大釗先生,既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先驅,同時又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普通人。

篇九: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也許有人是這麼想的:不就是革命劇嗎,像這樣的劇早就過時了。也沒有像迪麗熱巴,鹿晗那樣紅遍大街的大明星,老一輩的人看還行,年輕人碰都不會碰吧。但是我想,當他們看完這部劇後估計不會這麼想了,反而會讚不絕口。這部劇講的是中國人的覺醒,這是新中國成立的關鍵,我們如今生活背後的腥風血雨。我認爲它值得每一位中國人去觀看、學習。

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心剛,他是本劇中第一個爲國捐軀的人。一戰後,中國弱無外交,作爲戰勝國的中國本應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主權,可這時作爲戰敗國的日本卻不樂意了,說德國應將山東交給日本。被人們簡稱爲“巴黎和約”。這件事像一導火索,引燃了整個中國,陳獨秀先生在文章裏寫道:什麼公理,什麼永久和平,什麼威爾遜的十四條宣言,全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

得知此事的郭心剛竟一夜白頭。在陳獨秀和李大釗安慰下,郭心剛立即加入了由此次巴黎和約事件挑起的“五四運動”,卻在遊行時發病去世。臨死前,郭心剛讓他的好友等到山東回來,到他的墳前告訴他和他父親。

其實當時有一點他們沒注意到,當時中國95%以上都是農民,可他們的注意都是在工人階級,這是很片面的。不過在後來的革命鬥爭中,毛澤東爲首的共產黨人認識到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最後在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的領導下,進行農村包圍城市的鬥爭,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他們是中國最早覺醒的人,他們當中有的也是覺醒後最先死去的人。但是他們卻喚醒了更多的人,甚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奮鬥,最後獲得了革命勝利。

篇十: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孫彬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當大多數人還在沉睡時,有一些人已經覺醒,也正是他們,才使中國翻天覆地!

——引言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爲《覺醒年代》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在民國時期,當全國人民都沉寂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中時,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人領導着《新青年》和北大的諸多學子,開展了改變中國歷史的“新文化運動“。

這部電視劇還原了許多當時的情景,如魯迅寫的《狂人日記》,北大“紅樓”的修築,還有袁世凱,張勳的兩次復辟帝制……可以說常常使人浮想連翩,驚喜連連。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國革命大家,文學泰斗魯迅先生所寫《狂人日記》時的情景,這本書是以一個瘋子爲第一人稱所寫,它講述了在一個瘋子眼裏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以一個瘋子的言語諷刺了封建的“吃人禮教”。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一個毫無生氣的黑暗社會表現地淋滴盡致。

還有李大釗與工人們互幫互助,純樸真切的友情更是讓我感嘆,記得在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李大釗先生聽說自己的工友朋友們沒有領到工錢,便大過年的用自己的薪水買了好多年貨,帶給工人們,還親自和他們包餃子。號外,他還給工人們講了馬克思主義,讓工人們重新對新生活燃起了希望……

這部影視作品展現了一個黑暗無光的封建社會,但又塑造了陳獨秀等一羣爲祖國帶來希望光芒的人。他們追求新文化,嚮往新生活,他們爲中國注入了新鮮血液。

劇情中陳獨秀爲了發揚新文化,不惜一次次與權威大家鬥智鬥勇,這堅定的決心使我敬佩。

感謝《覺醒年代》,它讓我見識了先烈們是怎樣爲了今天的新生活而奮鬥,也讓我明白,唯有擁有知識和膽魄,才能改變命運,改變時代!

覺醒吧!同學們!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精神改變時代

篇十一: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姚博文

是哪些人創造了中國共產黨?他們是怎樣成立的?是哪些人爲中國的發展尋求道路?馬克思主義是從何時源起?《覺醒年代》都會爲我們揭開答案。

是在100年前,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和先進知識分子,他們積極地探索,在黑暗中抱團尋求光明,他們進行激烈的交流,思想的交鋒,不斷追求真理,追求幸福。推動社會的是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他們熱情高昂地傳播新思想,猛烈地抨擊舊文化。擺在衆人面前的是人們的愚蠢無知,是社會的腐朽落後,是吃人血饅頭的殘忍,而《新青年》則是一顆閃耀的星星將領導人民,啓發民智。

劇中的偉人表達着人類的感情,而並非冷漠無言,他們鮮活地站在我們面前,將他們的故事細細向我們講來,他們會笑會哭,一個個活靈話現。陳獨秀散發着知識的光芒,有着先覺者的超前思想;李大釗爲人淳樸善良,關心工人;陳延年,陳喬年堅守原則,真誠且吃苦耐勞;蔡元培,北大校長,決心改革,深沉穩重;魯迅,沉默寡言卻心繫人民……還有一些老頑固,如劉申叔,辜鴻銘,但他們也是真真正正地爲中國做貢獻。如辜鴻銘的《論中國人的精神》則是一響警鐘敲響了中國人的心靈,他有着知識分子的高傲,但也有着中國人的風骨。

現在的青年,也應像當年的北大學子一樣,孜孜不倦,爲國效忠。承擔在社會中應承擔的責任,積極向上,奮勇向前,有着新一代年輕人的風貌。李大釗先生說過:“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看,生於少年死於少年也。”他叫醒了無教青年,也叫醒了時代,我們應從《覺醒年代》中找到覺悟,保持初心,推動中國不斷髮展。

“以實踐、奮鬥,堅忍,簡樸爲信條,聯合全國的青年開創中國新生命。

篇十二: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雷軻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鉅製《覺醒年代》正在央視熱播。《覺醒年代》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爲核心時間,聚集建黨風雲人物,突出展現了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爲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有周恩來、鄧中夏、趙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踐之舉,更有陳延年、陳喬等愛國進步青年爲國爲民做出的流血犧牲……

此外,魯迅、胡適、蔡元培、辜鴻銘、錢玄同等新舊文化陣營中的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觀點也在《覺醒年代》中形成交鋒,塑造了豐富多彩的時代人物羣像。這些共產黨早期革命領袖有血有肉、有鋒芒有理想、有困境有探究,他們的革命品格與鬥爭精神,深刻傳遞愛國情懷,傳播愛國愛黨,艱苦奮鬥的正能量。

五四運動中,無數青年學子以國之運爲己之擔當,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青年創辦雜誌《新青年》引革命洪流;抗戰革命中,青年毛澤東投筆從戎,秉心中之擔當義無返顧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不同於戰亂年代,不必顛沛流離,但我們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爭做永做時代的奮進者,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此外,我們還需要培養正確的道德認知,不斷修身立德,明辨是非,認清世界變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樹一身正氣。

每個時代都是一場長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的接班人,在這跨世紀的接力中,我們應該懷着感恩的心,樹立忠誠乾淨擔當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風雨兼程地投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

篇十三: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解開皓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李鴻章苦心籌辦洋務運動,創建海軍,然而,甲午海戰一戰便全面崩潰。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終因封建勢力的擠壓而慘遭失敗。

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創造了共和。沒想到袁世凱叛變革命,復辟帝制,推翻共和。向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中的大部分內容。中國岌岌可危啊!

當時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出路在哪裏?中國還有救嗎?

國難當頭,中國出現了一批先進人士:陳獨秀、李大釗、章士釗、蔡元培等。他們主張啓發人民的心智,塑造一批新青年。於是,陳獨秀,李大釗等開始創辦《新青年》雜誌,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進行思想改革,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學與民主的洗禮,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給中國帶來了一縷明媚的曙光,給身處苦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一線希望。

觀看《覺醒年代》,使我認識到:當時中國之所以落後,不是因爲武器裝備落後於列強,而是封建制度與封建守舊思想的腐敗與落後。同時,革命的道路漫長而又艱難。我們的穩定而又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那是無數革命先輩用汗與血而換來的。我們應當珍惜當下,珍惜我們生活的每一秒。

同學們,我們知道,當今世界並不太平:敘利亞仍處於戰火;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處於矛盾糾紛中,毫不相讓;美國海軍艦隊多次進入我國南海區域,進行軍事演習。……

同學們,要記住,落後就要捱打,因此我們更需要努力學習,堅決維護國家利益,捍衛國家主權與尊嚴,爲國家的繁榮與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十四: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王泳圳

“在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於砥礪奮鬥,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的理想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這是習總書記在五四運動百年紀念活動中發表過的擲地有聲,震撼人心的青春寄語,它鼓舞了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使他們爲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更加堅定。

從百年滄桑到百年復興,自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起。在以陳獨秀爲首的先進知識分子的引領下,中國青年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探索,尋找救國的“藥方”,最終他們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在當時病入膏肓的中國,這幅藥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孫中山先生口中的“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國家”,這一現象逐漸消失,它使中國有了星星之火,最終得以燎原。

《覺醒時代》還特別突出了陳延年、陳喬年,以及北大的莘莘學子。這是青春的味道,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這一批批新青年,在爲國家解憂分憂。

《覺醒年代》還告訴了我們,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用來拼搏的,用來綻放的,是勇立潮頭唱大歌,敢持彩練當空舞的青春激情。如今,山河無恙,歲月靜好,老一輩的夢想實現,但是如今的中國青年少了一種激情,他們不再知性勃發,開始變得頹廢,開始虛度光陰,開始自以爲是。

青春很短,轉瞬即逝,所以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爲指導,廣泛傳播,強抓實幹,以迎難而上的心態面對一次次的困難與挫折。只有這樣,才能繼承和發揚上一代人的精神,在青春中發光發熱。

每個時代。都是一場長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的接班人。在這跨世紀的接力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有

披荊斬棘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斷回報祖國,回饋社會。

篇十五: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王俊傑

國民之思想,國家之制度,民主和科學是覺醒之年代焉。

——題記

《覺醒年代》光聽名字就使我很有感觸,覺醒年代並非高層官員的覺醒,而是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藝術地再現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羣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

對於救中國,使國民覺醒是當代新青年的責任。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有無數愛國青年,比如留學日本的李大釗,他是一位徹底的反封建鬥士,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常以筆代情,以文帶心,把自己的思想融在白紙黑字之間。他雖然身在日本,深知國內形勢嚴峻,而自己的手稿又常常面臨日本學生的撕毀,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大釗仍心繫祖國,堅守自己的愛國信念,還不斷呼籲身邊的愛國青年覺醒,正所謂: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一直在國外研究新思想的仲甫先生——陳獨秀,回國後卻遭到自己兒子的厭惡。誤以爲他是貪生怕死,甚至要與他斷絕了父子關係,但陳獨秀卻始終堅持,從表象抓住事情的本質,化悲爲樂,換角度思考,不畏坎坷堅守信念倡導新思想運動,讓國民覺醒。真是人如其名,陳獨秀這也是覺醒之青年,他是全國青年的榜樣,千事萬事想不通,只有他一枝獨秀。

“改造中國,首先要改造國人的思想,提高國人的素質,要想光復中華。昔日之輝煌,首當其衝的要造就一代新人,”這是陳獨秀先生的一句話,我認爲也是覺醒年代的目標,陳獨秀先生等愛國青年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管形勢有多麼嚴峻與複雜,用《覺醒年代》裏的一句話說就是“不敢擔當,就是失職”。

立堅定信念,立頑強意志,是懷大志者之所爲。

篇十六: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李旌匯

”五四春雷人覺醒,雄師怒吼震西方”

——題記

1919年5月4日,中國的熱血青年掀起了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愛國運動,創造了以愛國主義,振興中華爲核心的“五四”精神,爲中華兒女留下了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厚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時代價值,作爲黨員幹部,必須深入學習領會“五四”精神內涵,用心汲取“五四”精神力量,當好新時代“五四”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我們要用多一點的溫度,感受新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能過上今天的新生活,是因爲有黨和國家爲我們創造環境,社會家庭供我們生活學習。青年要有一個感恩的心,用溫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特別是2020年伊始洶洶而來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一定困難。經歷疫情,我們青年要更懂得體察世間冷暖,用我們的力量去回饋國家社會。

拳拳之心,歸來仍是少年。五四先驅陳獨秀在《愛國心和自覺心》中發表警世言論: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恆亡;國人無自覺心者,其國必殆。二者俱無,國必不國。不論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裏;愛國之心是心之所繫,情之所歸;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愛國不是空喊口號,愛國主義作爲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其不光是空喊,愛國主火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其不光是發心的,還是實踐的。青年要把“愛國”二字放在心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強則國家強。先驅長逝,歷史已遠。然天下居廟堂者與處江湖者,當以史爲鑑,牢記民生之重,國運之重,使命之重,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篇十七: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近期熱播的《覺醒年代》以紀錄片的形式將黎明前風雨交加的中國歷史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不必說毛澤東的意氣風發,也不必說李大釗的堅定執着,單是說陳延年與陳喬年的自立自強,便叫人拍案叫絕。自立自強,是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品質。

自立,方能自強。延年、喬年自幼離家,在混沌亂世,他們靠自己扛沙袋爲生,兩人一起啃着發黴的麪餅,也堅決不願接受父親陳獨秀的幫助。而即便是在如此艱辛的生活中,他們也在儘自己所能地向窮人伸出援手,將愛與溫暖撒滿人間。“我們就是要靠自己,這是我們的原則。”簡單的一句話,勝過成千上萬句響亮的口號。這樣的人生,纔算精彩!大洋彼岸,他們的父親在戰火紛飛中更是獨樹一幟。陳獨秀聯結衆多仁人志士,深入瞭解各國走向民主共和的歷史。他創辦報刊雜誌《新青年》,推崇馬克思主義,號召廣大青年在混沌中自立,於昏暗中覺醒。只有擁有獨立的人格,才能創生偉大的思想!

自強,方能圓夢。影片的一個鏡頭中,延年、喬年身着被血浸透的衣衫,拖着沉重的腳鐐,微笑着向前走去,道路的盡頭是煙火人間。被捕寧死不跪,救國絕不後退!以身許國,至死無悔!他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纔是中國青年應有的拼勁與擔當!無獨有偶,中國的億萬青年也在向着光明不斷邁進。無數的遊行接踵而至,五四運動“罷課”“罷工”“罷市”,這無不彰顯着中國青年的自強精神與救國決心。“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着死,絕不下跪!”中國人民的聲音,響徹雲霄!

“生當盛世,當不負盛世”。從古至今,自立自強都是歷史發展中亙古不變的旋律。數百年前,他們以此喚醒祖國,數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也應以此續寫光輝!請,篤信一個夢!

by:張柳瑩

篇十八: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暑期,紅色電視劇《覺醒年代》在熱播中,大家在追劇,我也不例外。當我將最後一集看完,合上電腦時,不禁感慨萬千。

《覺醒年代》講的是從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到1921年建黨這段時間,各個階層人士發生的偉大覺悟。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愛國學生郭心剛生前至壯烈犧牲的片段。當郭心剛聽聞青島丟失的消息後,他當晚在郊外的一棵大樹下坐了一宿,心急如焚,竟一夜白頭;五四運動前夕,他用小刀割破手臂,用鮮血在白帆布上寫下四個大字:“還我青島”;五四愛國示威遊行期間,他高舉血詔,大呼口號,卻因體力不支暈倒在地;臨終前,他含淚立下遺囑,等青島收復了,一定要來墳前告訴他……郭心剛的愛國主義信仰讓我深深震撼!

陳獨秀自從創辦進步刊物《新青年》起,一直遭到復古派的譏諷、打擊,但他堅持不懈,不忘初心,把這些困難和嘲諷當做進步的動力。我不禁想到做奧數題時的情景,一遇到不會做的難題,我就叫苦連天,丟下題目溜走了。我不禁沉思:同樣是困難,爲什麼陳獨秀先生能乘風破浪,苦中作樂,積極樂觀面對困難,而我卻愁眉苦臉,消極悲觀,逃避困難,不願去面對解決?我應該向陳獨秀先生學習正確的人生態度。

李大釗一個月經手100多大洋,卻將大部分財產奉獻給了革命事業,他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感動了我。他甘居清貧,一身正氣,讓我敬佩不已。我們新時代的國小生也應該向李大釗先生學習無私、大方、節儉的精神。

《覺醒年代》裏涌現了許多偉大的革命家,他們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篇十九: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暑假觀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感悟頗深。

這部電視劇幾乎還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混亂又充滿了抗爭的中國社會,描繪了中國的革命家們覺醒和抗爭的過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劇中魯迅先生的覺醒。影片中魯迅先生是在一片混亂裏出場:一個被當街處刑的人,百姓對他的死漠不關心,只是爭搶着用他的血做成“人血饅頭”,去救家中的人。魯迅先生的覺醒亦是在一場悲劇之中:一個才華橫溢的親戚,徹底被黑暗的統治逼成了“迫害狂”。和其他先行者一樣,魯迅開始鬥爭也是因爲環境和時代所迫,若不是生在亂世,怎能成就一代文豪?

結合覺醒年代中的情節,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第一本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對小說中的某些段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記得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就像劇中人血饅頭的鬧劇,中國的百姓像一個個傀儡,被高舉“仁義道德”大旗的迂腐的思想侵蝕了身心,被操控着“人吃人”。魯迅一針見血地直擊社會要害,即使百年後讀來也會爲之震撼,因爲時代的危機四伏,纔會有文字的力量磅礴和作家的鍼砭時弊,所謂時代造人,概是如此。

如今他們的努力換來了國富兵強,山河無恙。近日看到阿富汗人民的慘劇,更加不禁感慨革命先烈的偉大,歷史一次次地證明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我們應該爲生在一個和平強大的國家而慶幸。但是光慶幸是不行的,爲了不落後,我們應該跟隨時代潮流自強不息。

網上有這麼一段對話:“《覺醒年代》有續集嗎?”“我們今天的生活就是續集。”

篇二十:覺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譚博文

中國,這隻雄獅在封建禮教的“催眠”下逐漸沉睡過去。而在那個年代,有一批人義不容辭、奮不顧身的將這頭雄獅喚醒,那是一個覺醒的年代,偉大的年代。

二十世紀初,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眼看就要有亡國滅種的危險。這時的中國需要有一條正確的道路引領它走下去。而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帶來了新文化,給當時的社會打了一劑強心針。可成功是需要不斷探索的。一些保守的頑固派極力的反對新文化。此時的社會,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般,各種救亡圖存的方法層出不窮,大家在黑暗中摸索着那一條正確的道路。但這樣的社會,正是中國需要的社會。

昔日的京師大學堂,也改頭換面,成爲了今日的北京大學,成爲了新文化的主要陣地。而這裏,也像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新舊文化衝突不斷救亡圖存從未停下。這裏,也爲之後中華民族的翻身奠定了基礎。新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民衆的思想,堅定了民衆的信念,這象徵着中國慢慢的開始從泥濘中脫身。

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人亦是如此。要想成功,就要培養好習慣,若是有壞習慣在身,那就要儘快改正它,亡羊補牢,爲時不晚。要是有壞習慣且不去改正它,任憑它一點點侵噬你的身體,即便你的實力再雄厚,也難以取得一番成就。

讀歷史,就是要我們以史爲鑑,完善自己。中國之所以一天天昌盛起來,與在那段黑暗中人們的不斷摸索有着極大的關係。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因初次涉及某方面而畏手畏腳,也不能因爲失敗而一蹶不振,只有大膽嘗試、越挫越勇才能取得成就。

以史爲鑑,不僅可以知興替,更能完善一個人。一部歷史劇,一本歷史書,在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同時,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完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x5jg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