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精選2篇)作文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精選2篇)作文

篇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精選2篇)作文

通過對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的課程,對學生和課程核心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以進階式提升、單元式呈現、結構化實施爲統領,使得學生在序列化的體育課堂上享受運動樂趣,增強體質健康水平,並在掌握知識技能、比賽及評價過程中收穫意志品質、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立足學情巧用手段,突破重難點促”學會”教師的”教會”最終體現就是讓學生”學會”,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已有認知和技能水平,精準確定教材重難點,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學生”學會”,達成既定教學目標。

讓學生嘗試先練後學,學生在前後對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再根據教師的講解有針對性地練習,逐步掌握重難點。

根據生情進行分組,把同等水平的學生分配到一組。一是縱向自我突破;二是橫向突破。根據進步幅度分類獎勵,讓學生”邊練、邊學、邊悟”玩趣增味合作學練,增強認同感促”勤練”國小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點主要在於一個”玩”字,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增強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趣味性、合理分組、合作學練,增強學生自我認同感,引導學生”勤練”。在小組合作學習情境中可以做到觀看平板電腦和展板不擁擠嘈雜,小組展示環節不拖沓。通過合作練習感受集體與團隊的力量,優生找到自豪感,後進生也會以能爲團隊貢獻一份力量而增強自我認同感,從而使全體學生明白相互幫助的重要性,感受到合作進步的喜悅,提升勤練的積極性。

明確標準以賽代練,”常賽”要抓住課堂主陣地,無論何種階段、何種形式的”賽”,教師都要讓學生明確比賽規則和要求,當學生學會技術動作之後,教師就可以組織對應水平階段的實賽模擬,並且以賽代練,鞏固技術動作的同時促進專項體能提升。利用組內個人賽、小組展示賽、全班表演賽,層層遞進的比賽形式,不僅遵循了技能掌握規律,而且難度適宜,而且通過比賽進一步鞏固了動力定型,同時發展了相關體能,使動作更熟練、省力、自如,形成積極的體育態度。

篇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稱“新課標”),並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新課標的發佈,引起了整個教育界的“轟動”,好多天都霸佔着筆者的朋友圈。

新課標定義“核心素養”——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爲和體育品德等。提出通過“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教學,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那作爲一名一線體育教師,如何合理有效地實踐“教會、勤練、常賽”呢?我通過結合浙江省中國小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下稱“省綱要”)和日常的教學,來進行闡述。

一、教乾貨、重實戰,課堂新主張

新課標提出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我想這與省綱要提出來課堂要求的三個一內容相契合,即單一身體練習、一個組合練習、一個遊戲或比賽。通過學習單一的身體練習,瞭解動作的重難點以及練習要求,並以“單一身體練習”爲核心。通過組合練習讓學生能夠提高運用能力,提高其運動的熟練掌握程度。通過遊戲或比賽讓學生體驗真實運動場景下的練習與比賽。如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第一課時,原課堂的基本部分,根據省綱要的“三個一”,現課堂的基本部分。前者教學方法手段簡單重複,一味強調技術動作,缺失課堂趣味性,又脫離專項技能在真正比賽中的應用。學生極易出現懈怠、厭倦的情緒。但後者結合真正的比賽場景,參加籃球比賽是需要通過運球、傳球等多樣組合,這樣豐富且貼合比賽情境,更能激發學生興趣,也更能讓學生理解技能。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瞭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二、要少講、需多練,課堂新要求

新課標強調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每節課羣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75%,個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50%,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140-160次/分鐘。

結合寧波市國小體育課技術統計評分標準(技術評分)要求,一共10次的集中講解,如何去進行分解呢?如:學習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方法時,在單一身體練習:1。1。1嘗試兩人傳接球;1。1。2原地傳接球;1。1。3四角傳接球,再有學生展示,共有4次集中講解停頓。再進行組合練習中:1。2原地運球+傳接球。及遊戲或比賽:1。3單位時間內傳接球次數比多。又有2次集中講解停頓。後又要進行體能拓展,至少還有1次的集中停頓。在基本部分中,我們就要使用至少7次的集停頓。全課總停頓的10次,且總的集中講解時間不能超10分鐘,這個看上去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想到的是以下三點:

(一)語言要精煉

改變一刀切、機械式學習,將之轉向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首先整理一下全課的說話稿,預設每個環節會出現的問題。將整個課中教師要說的語言進行優化,能不說的就不說,需要講要精講。但不能不講,光佈置任務或用利用錄音進行調控,就會變成一節人人都可以上,缺乏我們體育教師專業性,也會變成了一節活動課,仍然要有教和學。帶有目標的講、具有啓發性的講。凡是出現問題,都停下來集中進行講解。如果不是共性問題,我們可以採用個別講、小組講等多種講解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能長時間、持續地練習,讓學生真正在體育課堂上“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二)方式要變化

將每次教學環節、片段進行整合,如:學生在進行兩人一組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如何變成四人一組傳接球呢?日常我們會集體停頓,再講解,接着進行四人一組練習。其實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練習方式,而且也只是在原有練習的基礎上,進行了加球和方向的變換,學生是極易掌握的。那我們在兩人一組傳接球練習時,通過觀察,找到四名動作到位的學生,先讓他們嘗試地進行四人一組傳接球。然後再不停頓地情況下,直接大聲告訴學生,“同學們,你們瞧!這一組同學在進行四人傳球,那你們可以嘗試地做到嗎?”通過將一些簡單的教學環節整合,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練習興趣,還能提升課堂練習密度。

(三)設計要坡度

以大主題或大任務爲中心,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形成一個具有明確的主題、目標、任務、情境、評價等要求的含多種課型的結構化的統籌規劃和設計,要求教師建立好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內容之間的關係,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教材,選擇有利於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知識、技能、問題、情境、學習、練習、比賽、評價等結構化、進階式的教學設計和組織。

三、校內學、回家練,體育新風向

新課標中指出通過佈置體育與健康家庭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基於此,結合我校特色,積極探索開展了“4+3”課程化體育作業,設計“運動知識、達標練習、運動技能、社交志願”四個主題作業內容,通過多樣打卡,落實三個“學中評”、“練中評”、“賽中評”多元評價體系,讓孩子們動起來。通過將體育作業主題進行分類,豐富運動主題,提升學生運動興趣,增強學生體質。實踐“4+3”體育作業,將四大基本主題的體育作業內容達標練習分層化,運動技能自主化,社交志願生活化。通過學生自評、家長評、教師評的方式,綜合“學中評”、“練中評”、“賽中評”多方面評價,實現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分享筆者學校四年級第一學期體育作業。

新課標的頒佈、省綱要的引領,讓我們的課堂有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讓學生從運動中體驗快樂,享受成功,促進學生主動練習。有了練習,也就增強了體質。在不斷地練習中,也健全了人格,錘鍊了意志。四位一體目標之間緊密相連,環環相扣。讓學生期待上體育課,樂於上體育課,讓體育運動滲透於學生的日常生活。打破學了十幾年體育,結果多數學生一項技能未掌握的問題。解決年年參與體育必修課的學習,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卻仍然逐年下降的問題。促進學生形成自覺、自願、主動的體育參與意識和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vqgr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