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精選9篇)作文

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精選9篇)作文

篇一: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精選9篇)作文

將近兩個月的學習,讓我對質量有了新的認知。質量其實是免費的,而我們現在把大量投入放在第一次沒有將事情做對而採取後續的補救措施上,付出的時間和代價特別大。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是一種工作哲學,就是最好的執行力。這要求我們在一開始就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投入更多的精力,這樣就會爲以後省出大量的時間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代價。那什麼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就是第一次把正確的事情做正確。“做正確的事”是戰略和方針,“正確地做事是運作與執行”,“第一次”是管理效率,而“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則是管理效能與競爭力。

圍繞公司最新質量方針“用戶第一,一次做好”,根據個人所在部門主管的業務及從事的專業方向,結合《質量免費》的學習心得,對在工作中需要提升和改進的方向進行總結並展開實踐,提升公司研發效率及產品質量。

“產品的成本和質量,是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具有極高地位的戰略性指標之一。”

它們是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基石,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盈利狀態和經濟效益。低的產品成本和高的產品質量幫助企業盈利,過高的產品成本會使得企業無法盈利甚至虧損,最終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在整個產品開發階段對產品成本和質量進行管理,努力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產品質量。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的大部分成本,而產品製造僅決定小部分的成本。一般產品設計階段決定了80%的成本,製造和生產階段決定了20%的成本。作爲結構防護專業,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就要從產品的構形設計、材料、製造工藝、裝配工藝、結構的簡單與複雜程度、修改次數、不良率和試驗方法等方面進行控制成本和提升產品質量。一旦選定了什麼產品進行開發,即產品定義完成,產品方案設計將決定大部分的產品成本。

作爲研發工程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不但要對產品設計進行重視,更要對其中的概念設計、方案設計階段重視。在產品方案設計時,根據產品的功能、性能、外觀和可靠性等要求,選擇合適的構形、材料、製造工藝、裝配工藝及測試方法等,是降低產品成本和提升產品質量的最好方法。

“用戶第一,一次做好。”

“用戶第一”就是把產品需求、用戶要求在產品開發階段瞭解、分解清楚,正確傳達用戶對產品的要求,落實到產品定義及方案階段,避免後續因需求分解不清楚帶來返工,造成各維度的成本增加。

“一次做好”可以使得質量成本下降、經營成本下降、交付週期延誤率下降,產出投入比提高、減少管理浪費、建立靈敏高效的組織、培養高質量人才和制定健全的機制等。“好”可以理解爲“正確的事”,正確的事必須與工作標準掛鉤。要想把事情做對、做好,就要明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如何去做纔是對的、好的。“一次”是零缺陷理論的核心和精華,它強調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對、做好,達到做任何工作原本就應該達到的工作標準,避免“基本、差不都”等,並以此來預防錯誤發生。

“從正確的理念開始,讓工作有價值、讓事情有意義、讓人有信念、讓零缺陷成爲習慣和一種工作方式。”

從主觀上來說,人害怕改變現狀,人在一定的環境中長期工作,習慣了現有的流程、標準和制度等,已經能夠適應和熟練駕馭當前工作。當要求跳出現有的舒適區時,放棄已成熟的一切時,人不免會擔心是否能夠滿足新的工作要求,是否會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等,必然會採取自我保護措施,最常見的是抗拒變革。

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及專業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設計研發方面。針對項目頂層需求及技術協議要求,在項目溝通及技術協議協調簽署階段,讓專業方向人員前置參與並針對相關技術指標確認,避免尺寸、重量、安裝要求及抗毀、環境等相關指標出現偏差,特別是借用已鑑定型號時,因原設計的選材、構形等是否符合新技術協議的環境指標,需要詳細評估。需求下達按照設計任務書模板、技術協調單模板開展工作,針對模板在執行過程中定期收集意見進行迭代完善。明確標準,把需求轉化成具體的、可操作的標準。針對指定的評審制度、圖紙審覈等要與管理制度相結合,納入人員日常考評中,以此讓團隊成員從思想上重視,並落實到執行上,在設計端保證零缺陷,提升產品質量。

在設計、工藝協同(機加類)方面。主要從結構構形設計、材料選型、零件部件成形工藝、熱表噴漆處理等進行協同。在產品方案設計階段,建立與工藝溝通渠道,納入常態化管理,針對公司材料選型目錄進行優化,根據產品類別,梳理出常用選型優選清單,減少原材料庫存積壓;針對漢中分部原材料庫進行清理,在技術驗證、試驗工裝及預研項目中進行去庫存,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建立臺賬並及時更新。在方案構形設計階段,與科技部工藝、漢中分部工藝建立常態化溝通渠道,並建立機加能力清單,確保在公司現有機加能力條件下開展構形優化,減少長週期、長工時、複雜特徵等零件設計;在結構方案設計階段,按照部門評審制度,嚴格執行檢查單,針對檢查項開展評審並及時迭代檢查單,提升質量減少後續更改;結合產品需求及環境適應性要求,針對零部件的表面處理、噴漆處理等,進行優化選擇,減少不必要措施,同時避免一刀切,所有零部件表面、噴漆處理都選最好材料,部門專家團隊按照評審制度嚴格把關,並將評審有效意見納入崗位評聘制度。同時,後續針對結構設計報告內容中增加成本分析章節,設計人員針對自身承擔項目進行結構類成本分析,提升產品質量,並對成本進行控制。

在設計、裝配協同(裝配類)方面。針對結構專業方向,與裝調中心建立常態化協同設計渠道,梳理現有產品裝配存在的問題,零部件裝配零件變形、人工操作困難等,形成清單,結合清單優化設計,避免後續產品出現類似問題。調研產品裝配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影響質量等問題,聯合裝調中心工藝人員,設計工裝,減少人爲裝配產生的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提升產品質量,減少不必要浪費。

在試驗方法研究方面。結合專業特點,針對產品力學類、墜毀倖存、三防類等試驗,聯合科技部、生產檢驗中心成立聯合研究團隊,在工裝夾具、試驗試片製作、試驗方法等多維度開展工作,梳理現有工裝夾具、試驗方法等不足處,形成清單,形成解決方案,提升產品試驗通過率,並優化相關夾具、試驗方法等,提升產品質量、並降低成本。

篇二: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質量是設計出來的

質量的系統是預防,工作標準是零缺陷。關於質量成本,我更加意識到策劃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實現零缺陷和一次做好的必要性。只有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們的工作中,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質量的提升,降低成本,滿足客戶的需求。

質量不僅僅是通過檢查和修正缺陷來實現,更重要的是啓動預防機制,在設計階段就預防缺陷的產生,質量是設計出來的。以系統思維和方法論降低質量成本,實現零缺陷和一次做好,這對於我們設計研發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降低質量成本是一種不需要提高銷量、購買新設備或增加人員就能夠增加利潤的方法。

質量成本,它並非只是生產過程中的額外成本,而是包括了預防成本、鑑別成本和錯誤成本等。在設計研發工作中,這三種成本都存在,比如說新產品設計的持續改進和優化、產品的審查和測試、修或更換成本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隱性成本,如返工成本、維修成本、退貨成本等,這些短期看來可能不明顯,但在長期來看其影響是巨大的。

結合業務實際,我深刻認識到,產品的研發設計階段,其實是啓動質量預防機制的首要階段。目前公司三個設計部門分工不同,這就意味着我們在產品設計研發階段,需要協同工作,共同提高產品質量。因此,我們就可以運用系統思維和優化的方法論,通過跨部門的協作,共享信息和資源,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工作,提高效率,節約設計成本。

運用系統思維優化產品設計和降低生產成本

要設計工藝協同,提高設計可製造性。在產品設計實現過程中,採用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統型化設計思想開展機載產品設計。減少設計選用元器件及材料種類,並持續優化公司元器件及材料優選目錄;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同步進行工藝檢查,形成條目化協同檢查單,優化加工類工序及流程;推進技術創新,突破技術壁壘,減少採購成本。

採用小型化、組合化設計思想,協同開展地面保障設備設計。避免測試設備“高成本、過設計”的資源浪費。將測試驗證工裝與生產製造用工裝分開研製,實現降成本設計,組織開展地面保障設備經濟性設計評審。

提高效率和降低風險

在產品設計研發過程中,科學的方法能夠讓我們提高效率,少走彎路。

通過反思日常產品工作過程和細節,總結出系統、可複用的解決特定產品問題的理論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設計過程更加規範,降低設計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更好地控制產品的質量,降低質量成本。

在機載產品設計方面,三個設計部門已建立CBB庫,後續持續推進CBB庫的建設與應用降低重複開發成本,提高產品技術成熟度,組織開展CBB應用檢查評審;在地面保障設備設計方面,開展機載地面協同提供設計效率,設計開發管理工具,將不同模板、規格、樣式的文件轉化爲格式統一的解析配置文件,降低人工出錯概率,提高設計效率。

一次做好,充分論證與驗證

錯誤成本是最直接的質量成本,要一次做好,通過完整的設計論證和充分的設計驗證,減少設計反覆和質量問題,降低錯誤成本。

完整的設計論證,充分分析和分解功能和性能需求,梳理產品設計和開發過程中的顯性和隱形需求。開展需求條目化工作,進而形成對應的條目化設計方法和檢查方法,確保需求能夠逐條驗證,避免設計反覆,減少質量損失。

充分的產品驗證,儘早暴露產品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提升產品交付後質量。測試驗證團隊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同步開展測試驗證的策劃工作,獨立開展測試驗證大綱編制及測試驗證工作,確保首飛前測試驗證100%通過。

質量是設計出來的,作爲研發部門的負責人,我將積極推動策劃工作,確保措施落地,能夠在設計階段進行充分的需求論證和測試驗證;我將持續改進文化,致力真正實現零缺陷和一次做好的目標。

篇三: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拜讀“一代質量宗師”菲利浦·克勞士比的《質量免費》一書,書中所提到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與公司質量方針“用戶第一,一次做好”不謀而合,“一次做好”是公司打造卓越質量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什麼是‘必須要做的’?什麼是‘值得去做的事情’?符合要求是符合誰的要求?”

一談到質量,多數人的衡量標準都是性能指標最優,而忽略了質量的定義是符合要求。什麼是“必須要做的”?我認爲就是那些通過與客戶溝通達成的共識以及在此基礎上提供客戶價值的承諾,即說到做到,即誠信;什麼是“值得去做的事情”?我理解就是旨在通過滿足客戶需求以獲得的預期經濟回報或市場前景,而這些的前提就是“符合要求”。

符合誰的要求?客戶!因爲客戶纔是最終買單的人,他們只會爲滿足自己需要的價值而付費。因此,無論是直接提供產品或服務,還是間接的保障支持,都理應把“客戶爲中心”作爲一切作業行爲和管理行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並時刻以此來衡量判斷我們的資源配置、組織機制和激勵政策,並在恰當是時機做出相應的改變。

“想要用預防的系統取代“救火”式的管理習慣,就必須第一次就把正確的事情做正確,即‘零缺陷’。”

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爲糾正錯誤而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成本。

結合項目發展部業務實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及思路:

第一,嚴控設計輸入確認。一是如何真正瞭解並確認客戶的需求,實際工作中不乏存在“漏斗效應”“選擇性注意”等諸多人爲因素導致的信息“衰減”或者“失真”,還有“客戶有時也未必真正瞭解自己的本質需求”現象,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充分且全面的溝通,並將其轉化成“技術協議”;二是如何準確傳遞客戶需求,如合同的簽訂、協議的分解,以及技術要求和工藝過程及採購規範的轉化,除此之外還有補充協議等,同樣會在傳遞過程中產生“轉化偏離”等理解的分歧;三是如何準確無誤的執行設計輸入,把輸入轉化成最終的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這個過程中依然存在執行的風險隱患。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套有效確認、周密策劃、針對預防、嚴格執行和敬畏制度。

第二,提升設計評審質量。設計評審往往由於多方面因素導致評審效果不佳,評審未及時發現問題,後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費用來糾正。因此,從評審前準備、評審過程組織到評審後遺留問題都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保證評審過程規範有效,確保在“正確的時間”組織“正確的人”“正確的開展設計評審”。

第三,如何紮實推進新品試製技術質量問題歸零。在新品試製階段做好質量控制,不僅可以確保產品達到預期標準,減少產品在批生產時的資源浪費和成本浪費,從系統性策劃到規範化實施,到一致性檢查,最後是閉環式分析。

第四,如何加強二次配套產品質量控制。在供應商選擇時,需對供應商的服務、競爭力、經營、管理與技術能力進行評價及選定,對於獨家供應商應儘可能避免出現,積極開發合格的第二供應商;加強供應商的現場檢查,對供貨過程穩定性差、經常反覆出現的問題的供應商應去現場落實問題,讓生產、質量、技術人員現場面對面交流,得到解決措施;與重要供應商發展供應鏈戰略關係,促進共同發展。

始於客戶需求,精於過程運行,打造卓越品質,超越客戶期望。只有打造一流的質量才能打造一流的產品,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工作理念植入每位員工的意識裏成爲心理積澱,最終凝結爲公司品牌與品質文化,讓每位員工都有一顆火熱的質量“心”,打造公司精藝產品的核“芯”。

篇四: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質量免費的前提就是要做好缺陷預防

《質量免費》這本書中,作者主要強調質量成本不是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是因爲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成本,包括返工、廢品、客戶抱怨、賠償等,所謂質量免費則是將本來該做好的事做好,不要產生因質量問題導致的成本。於我們公司而言,質量問題除了帶來上述質量成本,實際上還包含了對市場開發、研發資源佔用、組織效能,以及人員工作心態等多個方面的負面影響而帶來的質量成本。質量免費的前提是做好缺陷預防,也就是把工作做在前面,儘量避免產生質量問題,那麼也就不會有質量問題產生的成本。

研發部門,質量成本消耗主要有如下幾個部分

顯性的部分有人力資源消耗。具體包含問題排故、歸零、圖紙落實更改、用戶協調等多個方面的人力資源消耗。典型如研製中的低級錯誤,最後技術歸零、管理歸零,中間協調用戶代表等花費的時間不少,而這原本只要細緻一點就能避免;原材料消耗。具體包含了元器件、原材料等方面的消耗。典型如電路和印製板設計錯誤,往往調試時才發現問題,遇到無法飛線解決時,整個板卡就要報廢。項目進度消耗。具體包含了因排故帶來的週期消耗。典型如硬件、結構設計錯誤需要重新投入,物料的採購週期、零件加工週期都會影響項目的進度,這種影響往往還會導致連鎖反應,如項目剩餘研製時間減少,只能壓縮產品調試、測試周期,導致產品可能帶着質量隱患交付。

隱性的部分有員工情緒消耗。具體包含解決自身問題帶來的心理壓力,解決別人問題帶來的不滿情緒。尤其是有些問題具有普遍性,受各種條件限制而無法“痛快”地落實,猶如得了慢性病一樣,需要長達多年的持續處理時,這種情緒消耗是很大的。組織效能消耗。具體包含了處理質量問題佔用資源帶來的技術創新減緩,新型號研製過程“中斷頻發”等對後續產品研發質量、效率帶來的影響。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組織“越忙越亂、越亂越忙”。市場信譽消耗。具體包含用戶的負面評價,以及這些負面評價對公司後續市場開發都是不利的。

近期,在接口工作等方面的一些問題,反映了我們在前面的工作中,技術瞭解不透徹、設計過程不嚴謹、測試驗證不充分,帶來的質量後果是引起用戶不滿、影響產品交付,需要抽調大量人力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又導致了新品研製進度和質量受到影響。

針對研發質量成本問題,後續的改進措施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做好前期策劃。一個系統、一個整機、一個板卡,都需要做好前期策劃,包含了架構、可以選擇的成熟技術和CBB,都需要統籌的做好策劃,方能保證一個產品能夠高質量、高效、成本可控的產出並實現應有的功能、性能。這一方面需要縱向(項目)和橫向(專業)統籌兼顧。

對於部門而言,具體開展的工作爲:通過崗位評聘制度的調整,以及相關的培訓,要讓高崗位人員在技術能力上負責技術有深度,瞭解技術有廣度,能夠在架構設計上,靈活地利用現有技術和CBB拿出更爲合理的方案。

做好設計評審。設計評審不僅僅是一羣人坐而論道,具體要開展如下工作:評審要有專家團隊,分工明確。評審要明確專業專家,對所涉及的專業主責把關,並且對最終質量負責,這個已經納入到崗位評聘制度。評審要有基本依據,有章可循。這個依據就是要形成各個專業設計中的設計規範以及對應的檢查單,確保歷史發生過的問題進入規範和檢查單,後續不再犯。評審要與崗位掛鉤,確保效果。要確保大家願意組織評審,願意參加評審,以得以晉升更高的崗位。

做好測試驗證。這裏測試驗證主要是部門內各專業的測試驗證工作(相較於保障部的黑盒測試,我們部需要更加重視白盒測試),具體要開展如下工作:逐步形成板卡的測試方法集,確保以往很多靠聯試、聯調完成的性能指標,能夠有更加量化的測試結果。目前正在開展這項工作。以上是閱讀《質量免費》這本書後自身的一些想法,目前部分工作也正在開展,希望所做的工作能持續提升後續產品的質量。

篇五: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預防纔是獲得質量的關鍵”

質量大師克勞士比結合他多年對所服務公司的細心觀察和自己對簡單真理的追求,從質量的定義、質量預防、工作的標準、質量的衡量等四個方面對質量很好的詮釋。

“質量即符合已確定之要求,而不是‘好’、‘奢侈’或者‘分量’。”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我認爲從企業的角度,符合要求就是要按要求做事,就是把客戶和市場的需求經過消化理解、充分溝通,轉化成爲具體的工作要求、技術標準、管理標準,並且在產品的研發、採購、生產、物流、服務等各個環節做好落實,而不是無規矩,憑經驗、理解、感覺和紅頭文件,幹到哪算哪。只有這樣,才能幹出客戶滿意的產品。

千山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積澱形成了很多制度規範、技術標準、經典流程等企業內部“要求”,全員在各項“要求”的指引下幹出了不少我們爲之自豪的精品,但當下隨着業務的不斷增長,我們面臨質量形勢不容樂觀,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全體共同努力,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完善“要求”,實踐“要求”,才能實現零缺陷,才能打造更多精品,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質量的系統是預防,而不是事後檢驗。”

預防纔是獲得質量的關鍵,許多問題根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做事之前,認真做好策劃,並做好過程管控,分析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出現在那個環節,並做好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就能避免“事後救火”,就能確保“一次做好”。而事後檢驗只能告知已發生的事情,從時間維度上已顯得太遲,這時缺陷可能已經產生,瑕疵產品、次品、劣質品可能已出現,這將造成產品的返工、返修,並會導致成本的消耗、交貨期的延遲、庫存的增加,進而引起客戶的不滿意。

公司在設計研發中運用的FMECA、MBSE等工具和理念,其實就是產品質量預防的很好事例,就目前從事的採購業務來說,物資採購的早期介入、供應商的准入和績效評價、採購人員專業素養提升、採購過程監督等就是採購質量風險防範的有效措施。

“工作的標準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克勞士比棄醫從事質量工作後,他發現大家做事情的時候都不願意第一次就做對,總是事後修修補補。出現這種荒謬現象的原因是,大家都接受“人非聖賢、孰能無錯”的思想,對自己和對他人(組織)雙重標準(寬己嚴他)。這種思想,直接導致難以估算的質量失敗成本和效率損失成本。當然,“零缺陷”不是不允許犯錯誤,而是絕不允許犯同樣的錯誤。“零缺陷”管理可以簡化爲“三個不”:不要害怕錯誤、不要放過錯誤、絕不重複犯錯誤。“零缺陷”的重點是要做好源頭檢查和確認,即“先做正確的事情”,事前分析就能減少事後修改的成本,“零缺陷”是“事件發生前”的措施,而不是“事實出現後”的演練。“零缺陷”的核心是預防,重點是分析,分析有兩層意思:一是找原因,二是控制。

“質量可以用金錢衡量。”

克勞士設計了一套用“金錢”表述“質量”的框架模型PONC。由圖中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銷售收入,除去“利潤”及不可或缺的“必要成本”(如人工、原材料、設備折舊等)後。還包括爲了確認產品“符合要求”而產生的“鑑定成本”(如測試、檢驗、測量等)、“預防成本”;不符合要求的成本PONC(內部損失:即企業內糾正成本,如返工、設計變更等等;外部損失:即企業外糾正成本,如召回、售後維修、索賠、品牌名譽損失等)。試想一下,如果能一次把事情做對,杜絕PONC的發生,那麼企業在無需引入任何產品改善的前提下,就已經可以獲得巨大的利潤率提升。從PONC中節省下來的錢是“免費”贈送給企業的“利潤”

自我診斷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一,加強採購人員的能力提升。定期開展針對採購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物資採購專業性技術培訓力度,促進物資採購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主動提升自我素質的專業技能,保證時刻從企業的整體利益出發,做好自我監督管理,保證物資採購可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持續推進物資標準化、通用化,擴大集中採購規模,提升及時性,降低採購成本。採購部承擔的採購物資種類繁多,以元器件爲例,其中通用物資比較有限,不易實現批量採購,影響議價能力、採購週期,無法實現規模降本。要與研發部門做好互動,利用信息化平臺梳理物料主數據,按照物資類別、採購金額、供應商情況整理出潛在具備集中採購條件的物料信息,將潛在具備集中採購條件的物料信息提供給研發部門進行參考;研發部門持續做好優選目錄、CBB建設,從源頭做好物資的標準化和通用化控制,逐漸擴充集中採購目錄,形成標準化物料庫,進一步提升採購效率,降低採購成本。

第三,提升採購信息化程度。及時準確掌握部門動態,進而及時調整應對策略。採購部門根據業務實際,提出信息化提升需求;信息化部門充分挖掘現有信息系統潛力,通過二次擴展開發,打通三個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同步積極調研同行業信息化開展情況,爲後續系統升級做好頂層策劃,避免信息孤島,真正做到企業內部各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篇六: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瞄準問題聚焦難點全面推進質量改進

菲利普·克勞士比的《質量免費》對質量的基本定義進行了闡述,從認知上和方法上對質量改進給出了系統性的思路和方法。

對於質量改進,認知是最重要的。對於質量的定義、質量成本以及質量管理,作爲一個技術管理者,如不能從認知上得到改變,任何質量改進措施和方法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

“質量就是符合要求,沒有其他定義,沒有好與較好一說。”

作爲設計者,要給出“符合要求”的技術文件圖紙,且將產品符合要求的屬性定義清楚,否則產品就有可能在生產之前就被埋下質量隱患的種子。

因爲一個不符合要求的圖紙生產部門是很難識別出來的,這樣生產出來的零件就會存在質量隱患;同樣,測試要求是否符合要求?或者是否將需求要求的要素全部納入?產品所謂“符合要求”的屬性是否被驗證?如果因爲開發人員水平、態度等因素的影響,沒有將符合要求定義好,產品就很可能帶着先天不足交付出去了。當然所謂的“符合要求”,還有涉及工藝、試驗等方面,但設計必然是源頭。設計者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圖紙則是“一次做好”的前提條件。

“質量政策是用來解決爭端的,而不是改進質量的直接因素。”

在公司目前技術管理體制下,作爲副總師,最應該爲預防錯誤做出貢獻,而且責無旁貸。

質量不是工人的職責,很多劣質產品來自管理者設定的標準,而這種技術標準副總師是作爲主要參與者進行指定的。作爲技術管理者,要有絕不退縮的堅持、奉獻和毅力,要保持誠信的優良品格。在公司日常產品研製過程中,副總師要堅定不移的深入到研發的各個環節,既要引領方向,又要參與具體設計實現的細微環節,這樣質量改進措施才能落地,才能成爲長效機制。

“質量的系統是預防,而不是檢驗和‘救火’。”

當前存在困擾的質量問題,根據實際工作過程中的遭遇,主要還是經常處於救火式解決質量問題,循環往復,也就是沒能一次做好,產品經常帶着問題出廠交付,而影響一次做好的問題很多,本人認爲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

第一,認識不到位。對質量的定義不清楚,對質量成本組成不清楚,對質量後果認識不足。作爲技術管理者,要更有誠意地去解決問題,更有決心改進質量,朝着一次做好的方向奮勇努力。

第二,技術體系存在不完善。未能形成公司性的統一技術體系標準,各自爲戰。解決此類問題要重視CBB的建設,推動通用類低成本板卡CBB的設計,減少板卡種類,讓設計員的精力從不斷的重複設計解放出來,投入到優化CBB設計或創新設計中;同時,不光侷限於產品實物的CBB設計,各類通訊協議也可制定成CBB,統一制定統一管理。

第三,科研過程中的流程體系不健全。整個科研流程缺乏整體性認識和權威性執行標準,這樣就會在執行過程中,無形增加了人力和時間成本,導致資源浪費。流程是保障質量的重要手段,流程也是全局性的管理,也是反映一個公司實力的體現,流程效能和效率的提高也是有難度的,需要公司全體齊心協力去提高改進。

質量提升是一個體系化工程,在隨後的工作中,我將基於本職工作,爲公司質量提升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篇七: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近期,學習了克勞士比《質量免費》這本書,不僅使我對質量有了新的認識,也使我更深刻更堅定地認識到零缺陷並非那麼遙不可及。

對質量好壞的定義應該是“符合要求”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企業而言,客戶的需求是有標準的需求。按照國軍標的要求,裝調中心生產製造過程就是符合性製造的過程,要求工藝規程與設計圖紙、技術文件、標準文件等保持一致,即文文一致;另一個就是操作人員製造過程及製造的產品要符合設計文件、工藝文件、遵守工藝紀律等,即文實一致。

爲防止操作人員發生不滿足符合性製造的行爲,裝調中心在生產現場設立了現場工藝員,並將現場工藝員工位調整至所負責班組,日常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行爲的指導、糾正,進一步加強對現場人員施工過程的監管。另外,裝調中心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和設計線三個部門建立及時溝通機制,對加工製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提出裝配或製造建議,協助設計進一步優化、改進產品。

保證質量的關鍵是預防缺陷和錯誤的發生

克勞士比認爲,質量是可以通過預防而不是糾正來實現的。我們每年都在開展質量整治活動,但低層次問題、重複性質量問題卻屢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找到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真正原因,從而徹底根治或提前預防。以往對於問題的處理,除了對責任人進行事後通報教育、績效否決等措施外,雖然也有相應的制度流程完善,但總的來說,還是缺少行之有效的人防+技防手段,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

既然是符合性製造,那就有工作的標準,就必須通過培訓使操作人員能全部掌握工作要求並嚴格執行,如果僅是培訓了,沒有成效上的體現就毫無意義,因此,培訓之後必須跟蹤和考覈培訓產生的價值。

再者,在產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應加入防錯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如不對稱設計、多重確認碼、防錯裝置等,提前預防裝配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錯誤,要爲可製造性/可裝配性而進行防錯。

工作的標準應該是“零缺陷”

這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決心。在人員質量意識培養上既要傳承好的光榮傳統,又要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在道德觀念上,要誠實守信,把人品融入產品,嚴慎細實,不製造缺陷、不傳遞缺陷、不隱瞞缺陷;執行力上,要照章辦事,執行工藝規程、嚴守工藝紀律,這是保證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位員工的本分。

要將“用戶第一,一次做好”的質量方針刻進員工的骨子裏,要將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工作文化,沉澱爲思維方式、行爲習慣、行動自覺,真正做到從“往日舊習”到“一次做好”的轉變。

裝調中心將進一步推進全員質量參與,進一步加大質量獎懲力度。設立質量“紅黑榜”,樹立質量改進典型,將自己做的好、能做好的經驗與大家分享,讓全員看到質量改進帶來的榮譽和“實惠”;讓違規人員把自己爲什麼錯、怎麼錯的問題說清楚,通過“現身說法”,做到“一人得病,集體吃藥”,把得過且過、馬虎大意、差不多的行爲習慣和思維徹底扭轉。

質量成本應該是把工作做錯所額外產生的所有費用

克勞士比所說的“質量是免費的”,意味着如果我們專注於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並避免缺陷,那麼這將最終節省成本並提高效率。這是因爲質量問題通常會導致產品的返工、報廢和客戶抱怨,這些都需要額外的時間、人力和資源來解決,從而增加了成本,延長了生產週期,也就是把工作工作做錯所額外產生的所有費用(內部損失:即企業內糾正成本,如返工、設計變更、重測等;外部損失:即企業外糾正成本,如召回、售後維修、索賠、品牌名譽損失等)。

那麼,如何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質量成本”最低?最好的答案就是“一次做好”。

改進實物質量的措施與想法

SMT裝配、檢測質量提升。裝調中心對檢測數據、調試故障信息彙總、外場“零裝機”數據進行分析,識別器件焊接共性問題,根據故障機理分類。

全員質量改進。爲進一步提高全員質量意識,促進全員質量參與度,裝調中心開展多項裝配質量改進活動,從而提高了產品實物質量和生產效率;另外,結合部門領導講質量活動,及時傳達集團公司、事業部等典型質量案例、先進質量管理工具,使裝調中心員工及時瞭解集團、公司質量方針,改善質量認識。

質量成本改善。一是爲提升封裝器件焊接質量,降低器件報廢數量,開展工藝方法驗證,並進行質量分析;二是針對2022年典型器件問題,設計製作器件篩查工裝,利用原有主控板對器件進行焊接前的質量檢查,避免了反覆更換器件造成器件或印製板報廢的情況,後續針對故障高發器件,拓展此類工裝設計,提前開展篩選,減少返工、返修造成的損失;三是完善生產現場物料管理制度,細化低值易耗及機物料領用、發放管理要求,建立各班組、員工工具定額明細表,建立常用工具更換條件、使用週期、多級使用等要求,確保全年機物料及低值易耗品較2022年下降。

持續開展工藝設計協同。裝調中心協同科技部開展設計、工藝協同活動,對SMT裝配、鉗裝裝配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裝配建議,一是及時通過電話/現場溝通,二是定期分類整理形成清單,反饋給設計部門,對於典型問題可開展專題研討,進一步促進可製造性設計實施。

加強現場管理。目前產品帶缺上線的情況較爲普遍,因此車間半成品的管理尤爲重要,後續根據各班組產品特點重新定製貨架標識,調配防靜電物料箱,完善產品狀態標識卡信息,防止因拿錯用錯物料導致的質量問題;班組長、現場工藝每天隨時檢查操作人員靜電防護用具規範佩戴情況,減少靜電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加大全員質量業績考覈權重。制定部門《質量評價管理制度》,從應知應會、工時、實物質量、過程質量、質量激勵等方面對生產現場操作人員質量等級進行打分、評價,建立雷達圖對被評價人員進行展示。

後續裝調中心將進一步完善該制度,使其與操作人員質量損失比例賠償、調崗/退出、班組長績效評價等內容掛鉤,形成基於人、班組、企業利益趨同的“先進帶後進、後進求上進”的良好機制,促進員工講誠信、重質量。

篇八: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工作之餘,認真閱讀了《質量免費》這本書,讓我對質量又有了重新認識。當前備戰打仗形勢異常緊迫,裝備質量壓力與日俱增,我們的飛參在裝備領域作用日益重要,直接影響到飛機出動並形成戰鬥力。集團質量分析會上也多次提到“質量就是政治、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公司制定的“用戶第一,一次做好”的質量方針更是對當前質量工作的高度認識和提升,各個層面傳遞的質量認識和信號無疑對我們都是一次次質量警示和教育,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爲業務部門中層管理者,通過仔細品讀《質量免費》中的諸多觀點,反思我們實際業務工作,很大程度上自我質量思想和意識再次被觸動,對質量成本和公司的質量方針又有了進一步深刻認識。根據主管業務工作,以下從質量成本認識、目前主要存在問題分析、改進建議三方面進行總結。

“質量成本是一項系統的、複雜的工程,它貫穿於產品全壽命週期各個階段。”

質量成本覆蓋了產品早期需求溝通確認、方案、樣機生產、試驗、交付、試用、後期維修保障等全過程。任何一個過程缺少質量策劃或出現質量問題都會產生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完全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在我們產品研製工作中,最初更注重的是產品功能性能的滿足性,往往一開始忽略了質量考慮,如果我們在產品設計之初,更注重考慮產品早期質量策劃、設計產品的可測試性、可維護性、低成本可靠性設計等,做好早期預防和控制,那我們設計的產品就會成爲質量的佼佼者,產品研製後端出現的絕大部分問題可避免,極少問題可預知或在可控範圍內,那我們的質量成本實際上就得到了真正的預防和控制。

如果一次做好,質量成本就是免費的,一次做好後減少的質量成本就轉化爲產品實際的利潤。

如果我們設計出的產品無論是在廠內試製過程中還是交付用戶長期使用後沒有任何質量問題,那產品的質量成本就是免費的,不需要付出額外的代價彌補產品質量缺陷。除此之外,在產品設計之初,要有把事情一次做對的決心,重視產品研製過程中質量策劃和設計工作,並能通過設置一些關鍵節點得到實際運行和控制。

產品測試對於降低質量成本是一項重要工作。

一方面,測試的目的就是要看看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具備產品基本規格所規定的性能,通過測試,要將產品問題在廠內儘可能暴露並解決,帶着質量隱患出廠的產品遲早會付出代價,要爲質量買單;另一方面,用於產品測試的測試設備和軟件首先必須是合格產品,往往研製一套測試設備的費用有時候比被測產品費用要高,測產品使用的設備和軟件如果不合格,那無法保證產品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同時用於產品測試的設備和軟件自動化程度一定要高,不能依賴人工程度太高,最好全部自動化,機器出錯的概率總比人工出錯概率低。

降低質量成本,一定要隨系統級質量改進方案落地,並堅定不移的實施。

在我們實際工作中,降低質量成本不能只是口頭上說說,思想上重視,而且要付諸於具體行動。質量成本需要系統級的策劃和實施,不能只是某一個點和某一個部門的事,當質量成本自然地融入到公司的實際業務工作流程,而且深入人心,同時成效顯著,成爲組織級的行爲而非個人意志,降低質量成本才能更好的貫徹實施。

“發現問題,正視問題,分析問題。”

基層設計人員質量成本意識淡薄,部分產品質量早期策劃不充分,導致後期產品質量成本過高。目前大部分基層設計員工缺乏質量成本意識,從思想上未根本重視,只是腦子有一個質量成本的初步概念,但在實際工作上無具體執行。在產品整個研製階段,前期方案考慮不充分、後續研製工作策劃不足,採取補救措施解決,耗人耗力,帶來額外成本的增加。

缺乏特殊、異常方面測試用例。當前已開展設計驗證、測試驗證等測試,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產品基本測試能力。但仍缺少特殊、異常測試以及機上覆雜環境模擬測試驗證。

低層次設計更改問題較多,好的經驗和做法沒有完全繼承下來。現階段低層次設計更改問題頻發,而且屢禁不止,一方面是文檔、流程類的問題,近幾年新進員工較多,產品設計文檔的編制質量較低,經常需要多次校對和審覈,文檔反覆更改工作較多,設計文檔的編制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沒有有效繼承和傳遞;另一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並未有效地在後續產品上避免,積累的優秀經驗在後續產品上未充分應用,後續往往需再投入大量精力彌補一些前人已做後人未做的工作。

“後續的改進建議。”

加強基層人員質量成本認識和學習,不僅是在思想層面,更要在行動上。針對質量成本制定相關舉措,納入質量計劃進行實施,定期加大關於質量成本方面的宣傳力度,不僅管理者要參與,全員也要參與,讓質量成本深入人心,質量成本要與人員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績效等掛鉤。

質量成本要貫穿整個產品全生命週期,不同研製階段要有質量成本策劃。建議在產品研製計劃中,增加質量成本策劃節點內容,研發部門在需求論證或方案階段,要在方案等報告內容裏面涵蓋質量成本策劃,生產製造、質量部門等針對產品試製生產、維修保障等情況,要形成產品質量成本策劃報告。

地面統型類設備的研製。在前期需求論證、交付試用後不同階段,收集多個部隊的意見後進行統一彙總和研討評審,將真正有價值的需求和意見提取並提交用戶確認,同時軟件設計人員不能閉門造車,要定期去部隊現場調研和交流,真正瞭解部隊想要什麼,如何用好用,才能開發出部隊滿意的產品。

加強測試驗證能力提升,包括測試驗證人員能力、異常測試用例挖掘、複雜測試環境構建等。第一,測試驗證人員可拉通具有豐富測試經驗的檢驗人員、外場跟飛人員等;第二,及時梳理產品測試驗證中所遇到的問題,豐富測試用例;第三,對於因測試環境能力不足或廠內無法測試的項目,在不影響正常任務的情況下,測試驗證人員可前往現場開展特殊項目測試驗證。

針對低層次設計更改問題較多,設計經驗未延續等,建立各類產品設計指導規範、形成了設計文檔模板,初步通過開展培訓和試用的方式加強。建議在後續具體執行環節和流程上加強控制,在方案評審或文檔審籤時按照檢查單或其他方式去執行,注重實施效果評估,建立的規範和模板,如果執行的不好,該出的問題還是不能避免。

篇九:高質量低成本可持續發展大討論發言稿

《質量免費》從“何爲質量”的角度引起廣大讀者的反思,達到“刷新”和“建立”全新的、全系統的質量觀,爲後續“零缺陷理論”政策、質量組織、改進完善、質量成本等方面詳實的解讀零缺陷管理思想;借用真實案例,逐步剖析零缺陷管理思想精髓,同時也包含了相關具體質量管理推進過程中的細節和要點,將讀者引入到主人翁的角度,在閱讀的同時與讀者形成共鳴和反思;爲讀者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管理工具,進一步促進讀者提升了質量管理的信心和信念。

“質量強調的是事物的相對價值,產生質量的機制不是檢驗而是預防。”

“符合要求”的質量定義,將質量一詞之前的諸多定義和解釋從抽象化轉化爲具體化、可量化、可監測、可考覈……,同時也提出了經濟質量的概念,建立質量與經濟之間的聯繫,使質量有了新的深度和意義。

新的質量觀改變了員工的習慣做法,質量的衡量標準即是“符合要求”,反之“不符合要求的代價”就是質量損失,而不是妥協後的各種指標、要求,這也是“一次性做好質量觀”的四大核心思想之一。

質量管理的問題不在於人們不理解質量,而是人們自認爲了解質量,質量管理之所以難,主要是由於人們對於質量有傳統的看法,往往這些看法都是他們多年工作養成的習慣和固定思維。所以如果要質量管理能力,就應當營造正確的質量管理文化氛圍,引導他們提升質量方面的文化素養和質量認知。對於企業而言,質量就是產品的基礎,約束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沒有質量企業的發展猶如無根之樹。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文化、員工素質、管理水平、技術能力水平等元素的綜合體現。

“所以質量不是企業質量管理部門的事情,也不是企業管理者一個人的事情。”

質量管理,各層級管理要負責,各環節都要落實“符合要求”的原則。企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質量管理也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試驗檢測、產品交付、服務保障等相關部門都必須對產品的質量負責,只有基於全系統、全週期、全鏈條考慮質量問題,才能製造出“符合要求”的產品。

比如說,我負責成品交付、掛賬、回款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如若因一些因素導致產品延遲交付,則會相應的導致後續付款、回款等一系列流程無法正常運轉。而當此類事件發生時,爲確保產品按照原計劃節點交付,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與生產相關部門協調產品的入庫、包裝、檢驗、發運等工作,以及向用戶解釋延遲交付原因,原本只是廠內日常定期跟蹤檢查協調這樣簡單的問題,就會在無形中造成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

企業質量管理部門在企業質量管理過程中僅僅只是提供“符合要求”的監督控制方法,質量問題的根源和主體責任仍然是各個執行部門,在一個產品的執行過程中,每一位成員必須要秉承“一次性做好”和“零缺陷”的質量意識,力爭爲後續執行環節創造合格的產品,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質量態度—“爲自己質量事故承擔相應責任”。

“管理者一開始提供的標準是正確,那麼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應該是‘符合要求’的。”

在質量管理中要“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於企業而言“質量管理”是極其重要的,質量管理工作以結果爲導向,注重計劃監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目標纔會制定衡量標準,所以明確的質量管理計劃和管理目標爲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制定了質量基線。

現如今的市場環境,面臨着激勵競爭、低成本設計、可持續發展的壓力。一個企業要在競爭保持高速、健康、穩定的發展,核心要素就是優良的產品質量,質量是產品的基石,也是企業發展的堅強且有力的後盾,所以提升質量管理勢在必行,其將進一步推進公司的長足發展。

在拜讀克勞士比大師的《質量免費》後,它解決了我對質量管理的很多困惑,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感觸和體會,我想借用克勞士比大師的話作爲本篇讀後感的結尾:“質量是免費的,雖然他並不是贈品,可是他的確是不花錢的,要花錢的是‘非質量’的東西,也就是那些一開始沒把工作做對,而必須採取措施的所有的補救措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n3we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