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明月叩門作文(精選6篇)

明月叩門作文(精選6篇)

篇一:明月叩門作文

明月叩門作文(精選6篇)

我至今忘不了那個推銷員叩開我家門後的疲憊,猶豫與驚喜。

除夕夜,叩開親戚家的門,迎來的是一桌團圓飯,年七年級,鄰居叩開我家的門,祝福我新年快樂……有太多令人感動的小幸運,在叩門、開門間被傳遞,我們生活於其中,感動於其中,久而不知其中的甘甜。

叩門,叩開的不只是包含着歡迎的目光,也可能是拒絕,或是不置可否的沉默。

那個推銷員,披着星光,帶着疲色,行走於陌生的樓道,去叩響那一扇扇緊閉的門。門裏是她可能的客戶,或是一聲冰冷的拒絕,也可能只是一扇叩不開的門。

叩開的是希望,關上的是失望,失敗多於成功,她還敢去叩門嗎?敢!那是她的工作,她家庭的支持,她希望的源泉。對於她,對於大多數人,希望之所以誘人,在於它的不確定。叩門,便是一個爭取的過程。世界被牆隔成了太多的空間,門是唯一的通道,叩開便是新的一番世界。

叩門是需要勇氣的。面對被拒絕的勇氣,面對失敗自己的勇氣。世無完人,誰天生完美。如果成功是希望的閃光,那麼失敗亦是上天的賜予,叩門後冰冷的失敗何不是剝去自己的浮躁、自滿的一把尖刀,自別人捅向自己,疼痛但令人清醒。陀氏曾說:“我擔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己配不上所受的苦難。”多少人叩開了成功的大門而洋洋得意,卻難以回望過去的苦痛,狼狽而一夜凋零。被拒絕,從不是羞恥,卻是促使人向前的動力,如何在被拒絕後,依舊敢於直面拒絕,敢於去叩那一面希望與失望交疊的門,纔是我們應當思考的。

這世上,門有千扇,通向不同的未來,何人不立於那扇“法的門前”。門後是什麼?是天使還是惡魔?是擁有還是失去?多少人緊擁着當下的擁有,不再敢嘗試,或等待着同路的天命之子。但若生命本就是個失去的過程,我們何必爲當下的減損而傷心,不敢嘗試便是最大的失去。行走於未知的無盡中,若只想尋找前人的足跡,只有迷失於荒原。生命的未知,生命的虛妄賦予我們探求的勇氣。向外向內,叩響門扉,尋找自己生活的方式。出化遊宦是一種叩響時代的門,保有着“爲天下開太平”的決心;隱居獨酌,何嘗又不是一種叩響內心之門的方式,正如竹林七賢的閒隱不只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直面與抗衡,他們向內尋求在亂世中安心的方式。叩門,叩響那一扇門,叩響屬於自己的那扇門。

生命之門爲我打開,終會爲我關閉,莫在其前徘徊而失了最初的衝勁、活力與信心。

我們問她“累嗎?”累,怎麼能不累,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門內是未知的冰冷,但身後是家的溫暖。

這是她的生活方式,叩開一扇扇門,或成功或失敗。但那屬於家的溫暖卻不斷支持着她,不斷去叩開交織着失望的希望之門。

我敬佩她的選擇,敬佩她的勇氣,驚喜是被接受的喜悅,但那太多的疲色卻刺痛了我。

於生活中,我們多是立於門裏,被扣開的門外可能是外賣小哥,可能是快遞員,可能是一個掙扎於生命的苦痛中的靈魂,爲什麼不能是一個和善的微笑,一個簡短的感謝呢?可能這一生言辭,便給了他被接受,被需要的溫暖,使他有勇氣叩開下一扇未知的門。

溫暖的傳遞,不應僅於熟人的範圍,愛己及人,社會纔能有愛,更多的人才有勇氣去叩開新的門,而不僅於抱緊彼此,孤獨取暖。

人是孤立的個體,但我們同生活於一個世界,縱被牆所阻隔,但也有門將我們連接,我們又不孤單。

門外不應僅有寒冷的黑,還應有溫暖的光。叩門,是期待,是聯繫,是溫暖與善的傳遞,給予人尊重不應僅是一聲冰冷的拒絕。尊重他們的勇氣,與選擇。

如果居於一個冰冷的世界中,縱信心澎湃,熱情激揚,你還敢去叩門嗎?

篇二:明月叩門作文

“人生是一片黑暗的荒原,偶爾一聲驚雷,劃破無極的天際。”

夜深人靜,思緒仍在奔突和浪遊。近些天來,身體疲於奔命,心神遭受錘打。無數次清淚兜轉於眼底,無數次苦痛埋葬在心裏,無數次自我嘲諷、自我質疑,無數次深陷於自我拷問之中,哀嘆着人生無意義。無數次,徘徊於心靈的窄門之前,彷徨、猶豫、遲疑。

暗夜,清明之時,清淨之地,我得以重審自己。終於,鼓足勇氣,叩響了窄門。

在心靈宛若孤島的漂游中,我第一次靠了岸,求救於沉睡的靈魂。何去?何從?且虔誠恭候,靜待箴言。

“勇敢並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腦海朦朧出她的身影。腳戴電子鐐銬,卻依然身姿挺拔,端莊、高雅。似乎人們每次見到她,都是不悲不餒、微笑而對。無妄之災來臨時,她心中不可謂沒有創傷,只是當一個人心中有更高的山峯去攀登時,便不會在意腳下的泥濘,而是邁開腳步,堅定地走下去。

命運由不得我們掌控,而我們能做的,就只是做好自己,抵抗而不是妥協,逆流而不應順從。

窄門微闔,細縫之間,是微光照進的地方,是生活的本質,苦痛是人生的代名詞。困於坎坷,是人之常情,囿於磨難則是真實寫照。他也曾身處火宅,悲傷過,迷茫過,悔恨過。人生的至暗時刻,內求於己,將溺之人叩響了他內心的窄門。重病、癱瘓、喪母,接連的打擊,是每個人一生不能承受之重。然而他做到了。反觀自省,不斷向內探求,去追尋生命的意義,去觸摸深藏於人內心深處的靈魂,去思考屬於自己生命的謎底。《病隙碎筆》是他留給自己,交給世界最好的答案。

“凡殺不死你的,必將使你強大。”鳳凰涅槃必經歷撕心裂肺的疼,方能展現出這般人人稱羨的圖景。

窄門之外,是臨深履薄、踉踉蹌蹌,窄門之內,是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在自身之內,外物之上,生死兩端的,何謂真相?而我,不斷探尋,不斷求取的,又究竟爲何?

答案自在心中,窄門之中,等待你叩響。

其實,也無所謂真相,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又何必羨長江之無窮。只便尋一塊清淨地,侶魚蝦而友麋鹿,倦時臥於草綿綿處。

那裏,滿江風月,盡收眼底,安然臥憩,亦可扶搖直上。

即使冰雪未消融,煙霧未散盡,我也將始終堅信: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負軛者卸下沉重之軛,病疾者皆有醫治的配方。縱使身處火宅,也不要放棄希望。

叩開窄門,自由自在的心靈之路上,我終將走向地久天長。

篇三:明月叩門作文

我恨死了見到它。

那是一扇人世間最惡毒,最醜陋的門。

四歲,爺爺死了。它第一次出現在我的夢中。那是在一片混沌之中依舊顯眼的黑色大門,上面似乎用紅色的水彩筆畫了些什麼。兩個銅環懸在中央。我踮起腳,伸長了手臂想要碰一碰,卻始終不能夠到。

八歲,親戚家的一個老太太死了。我再次見到了它。已經上了國小二年級的我,辨認出了門上硃紅色的大字——死。這不是兩天大人們口中常常唸叨的詞嗎?死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啊!大人們都會穿上白色的衣服,頭上繫上白色的飄帶,而我,只要在右肩上戴一塊紅色的布,就可以領到一碗香香甜甜的小圓子。還有叔叔會放鞭炮玩。我的手摸上了銅環,打開門就能在經歷一次死吧。

好重。我竟然擡不起來。

十二歲,小黑死了。那是我養了兩年的小金魚。表弟在院子裏玩耍時,將那一個小小的魚缸踢碎了。我推開院門,只看見一個小黑點在一片深灰色的空地上撲騰、掙扎,好似一個被人從背後勒住的人。來回晃動的尾鰭是胡亂蹬着的雙腿。開合的魚鰓是想要拉開繩子的雙手。突出的雙目如臨死前人放大的瞳孔,透露出驚恐的神色。啊!這鱗片,不正是被勒死的人頸部出現的吉川線嗎?我發了瘋似的拿着水桶衝進廁所,又回到院中,將小黑放了進去。小黑沒有活下來,但是冰涼的自來水灼傷了我。

那天我依舊見到了那扇門,門上硃紅色的“死”字刺目到讓我噁心,發暈。死是一件壞事,它意味着你會再也看不見一些你所珍視的東西。死很醜陋,很難看。

我拉開銅環,扣了下去,我再也不想看見這扇令人作嘔的門了。

銅環落下,沒有發出聲音。

十八歲。我死了。在高中三年的奮鬥和努力後,在那麼多個日夜做過了那麼多的習題後,我在大學聯考失利了。我是一個失敗者。我不配活下去,所以我想到了死。心中僅存的那一點怯懦和愛美之心,讓我選擇了最安詳的死法。

我又見到了那扇門,我衝上前去,重重地將它叩響。

門沒開,迴應我的是點滴的滴答聲,儀器的電子聲和媽媽的哭聲。

原來安眠藥過期了。

那時我才明白,死是一件鄭重的事。它會使關心你,在乎你的人感到難以言喻的痛苦,那是淚水和哀嚎遠不能表達出的悲慟,不是任何人可以恣意妄爲的事。

在很久很久以後,我都沒有見到過那扇門。

七十八歲,我被肺癌所困。電腦上的心電圖最終化爲了一條直線。我死後,家屬遵守我的遺願,將我的眼角膜捐獻,將我的屍體交於醫科大學,作爲研究的素材。

我又見到了那扇門。

這一次,我輕輕一叩,門便開了。

是一扇一模一樣的門,上面寫着“生”字。

篇四:明月叩門作文

我總以爲“叩門”與“敲門”,是很不相像的。我扣門,雙指微曲,指節於是與門熱烈地親吻起來了。它足夠溫柔,顯出一些綿密,但並無兀長而滿斥煩擾。同樣以喚你爲目的,“叩”描摹出你的手形,進而傳達出你的心蘊;而“敲”,它的不限定性顯然使它失去了這一美學意蘊,取來棍棒擊至天明想來也算是一種“敲”,然而它失了些人氣而現出十分冷厲的顏色來了。

然而我仍舊認爲“叩”之特別不盡於此。我摩挲它的形貌:這是可以理解爲口於耳側言談,而使此人恍然驚悟的嗎?倘若我再添加些許……我屏息了——

“扣”上加“一人”,原來是“命”。

人的一叩,竟也是可以逆天改命的嗎?

蛇的七寸,蜂的尾針,人的命門。我們且將“命”具象出門的形態來,也更與“叩”相密切。然而我們逐漸地發現,我們太多人都不通叩門,以至於學了些敲門的基本要領便以爲頗具神通了。

“敲門磚”,這個衆人掛在嘴邊的詞語,幾欲被構建出完整的體系來了:好的學業水平、好的競賽成績是名牌大學的敲門磚,好的大學排名、好的人生簡歷是高新企業的敲門磚……好罷,諸位如此好,如此優秀,縱然踩着同樣的步調,踏過同樣的大道,我們不問你眼神是否凝滯、神情是否麻木,而總是讚一聲“好”。

當人們逐漸地流於俗表而啞去心聲,四周皆是空洞無味的鈍擊聲時,我們開始想念清晰的叩聲,我們試圖扮演“我”的角色,試圖叩醒“呂緯甫”們的心門,抹去他模模糊糊的顏色。

於是衆人皆執起他們的筆刃來了!好多的好熱鬧的社會焦點!大家先不管是非自顧自定論起來:北大學子轉入技校?質疑!外賣小哥剮蹭寶馬?批鬥!無盡的紛爭,無涯的混沌。率先地偏離自我,轉而說教起旁人,以爲叩響了旁人的心扉,便是好嗎?

他們不知道“呂緯甫”和“我”其實是魯迅對自我的雙重審視,不知道人的心性,人的命數並非輕而易舉得以叩響,便成就好結果的。曲起的雙指探向四面八方,獨獨冷落自己這一扇,爲何?

我們應當沉思,應當自省了。縱使蜂子蠅子繞了兩三圈又回到這裏,我們不是矇昧的,不是遷頓的。我們依舊永遠地叩向己門,而此時我們已不再拘泥於命了。

我們首先要看清。我們得先看清自我、看清人事,叩清晰自己的門了,然後再論社會。這能否看得真切,能否做出些成效來革新,又須得想些更深遠的法子,也實在不是件易事,但我們總算沉靜明晰了。

超脫於酒樓言談的,是先生對世人沉靜的敘寫、震懾的吶喊,如此以期扭轉民族命數。叩門應如此,由己及人,由身而心。我們期許門後的光輝。

篇五:明月叩門作文

月疏影斜,紅燭搖曳,高公館的門闔上了——一扇墨黑厚重、幽深禁閉的門,伴着一聲時代的長嘆,一句垂垂老矣的呻吟,復歸於寂。

鳴鳳躺着,那門似就在眼前,又遙不可及。明天就會有紅轎子把我從這裏擡出去了,她想。身旁,婆子的鼾聲響着,丫頭們大概已睡去了。

她伸手去夠那扇門。她的眼前浮現出覺慧含笑的明眸。她用力搖晃着門把,卻無人應答,手從銅把上滑落,她一如失落了僅有的浮木。

她沒能叩響那扇門。

時代的浪潮裹挾着她,僕從的身份困扼着她,她的翅翼被血淋淋的現實斬斷,門外的人不會聽到她的吶喊——但那叩門的一瞬卻會被永久地定格,那不屈的魂魄將塵封於冰湖深處。也是爲人悲慟,也許不爲人知,靜靜長存。

這是靈魂覺醒之門。這是一個女性擁有健全人格、獨立自我之時刻,這是世代輪迴、歷久彌新的一步,這是以生命書寫的無慾之悲歌。

輕叩門扉,代表的不僅是鳴鳳之覺醒,也是時代之覺醒,更是“人”的覺醒,是亂世女性之覺醒,既是對現狀之突破,也是自我之革新,是由被動到主動的精神釋放、意識迸發、自我昇華。紅顏憔悴,雨打風吹去,可堪回首,零落東西?心比天高,身爲下賤,幾人能敵歲月蹉跎,梧桐細雨?瞭然自我,心志不移,敢爲叩門者,敢當時代先、立女性前,本爲鳴鳳之不凡,亦是“扣門”意義所在。

叩門,叩門,叩不響又如何?既已一試,無愧於心;以心爲形役,自然無懼風雨。

“娜拉走後怎樣?”有人如是問。也許會回來,也許不會。我只是看到那娜拉走到門前,叩了叩門。昔日那個死氣沉沉、空洞呆滯的洋娃娃有了生氣,她脫下戒指、放下鑰匙,門外的陽光給華麗的門框鍍上一層柔和的金邊。她打開門,頭也不回地向外走去。

門外有什麼?有于娜拉而言嶄新的世界。有車水馬龍,抑或熙攘人羣。那她去了哪裏又有什麼關係?一切都是未知數,一切過往皆爲雲煙,一切絢爛在叩門後開啓。叩門,是未知的旅程,是一張沒有終點站的硬質車票。它讓我們拋卻雜念,整理過去,重新再出發。娜拉之門,是女性獨立平等之門,是認知自我之門,是試煉併成長之門。

世界賦予每一位女性叩門的權利。她們以心叩門,散發着自信、無畏的人格魅力。她們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虔誠地思索着自我,奔赴一場靈魂的約。月光撒滿枝頭,一如照亮她們來時的路。香魂縷縷,循着她們的路,走向各自的門。琴絞去了長髮,直子邁向生命的曠野,她們用纖細而並不有力的手,叩向真理之門,叩向世界之門,堅定如一。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女性羣像,一扇門後有一羣人的執着和夙願。叩門,是踽踽獨行之堅守,是超越時代之創舉,是振聾發聵之強音。它將引領我們踏上孤獨之旅,到達心靈憩息遠遊之地,實現真自我,找尋真精彩,走向無窮之遠方,與無盡之未來。

鳴鳳叩着公館的大門,她純粹的靈魂行走在門外的陽光下,耀眼如故……

娜拉呢?她推開門,與尚帶些許涼意、溼潤的晨間氣息撞了個滿懷。她沿着街走着,感到無與倫比的輕鬆,漸加快了步伐……

篇六:明月叩門作文

假如有人用十五分鐘叩開一扇門,人們會疑心他有家庭矛盾;假如有人用三個月時間叩開另一個人的家門,他或許是使出裏求賢的明君;假如有一個人,窮盡一生的時間去叩一扇門,這大概不外乎是一個瘋子——

或許,一個追求真理,或某種至高理想的瘋子。

古來被編排上神異的降生方式的人有挺多,天上的紅光,或有龍在其母親背上之類。然而另有少得多的一羣人,反倒是死的時候神異連連。據傳李賀死前有穿紅衣持蝌蚪紋的神人來召他,據傳莫扎特之死,是在黑衣男子重金請他寫安魂曲之後……好像尋常人的死法都接不上他們不爲常人所爲的短促生命似的。這兩人的共同點在於嘔心瀝血地創作,不要命地寫,以致給後世以大遺憾,恨其不愛惜身體,正如遺憾其他偉大人才,或不懂變通,或不顧家,或不務正業一樣……

其實這正是在門前叩得太久,那扇門對他們的吸引力,已經太大了。越是竭盡心力想叩開這扇門,眼前就越是隻有它,被他的流光溢彩和送進心裏的鳴響所包裹、沉迷,漸漸忘了身邊洪水上漲,忘了身邊漸漸空蕩,忘了自己也會飢會寒,忘了家裏破木門後還有妻兒老小……

這扇門,是上天留給天才的恩賜,也是詛咒。以此看,天才不給人留點別的遺憾,那就不是他了。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可是一天的時間大概只夠他自己瞭解,他怎麼去運用“道”來澤及他心心念唸的天下百姓?這不也是他的理想嗎?劉慈欣在小說《朝聞道》裏就如此發問。人類建造了赤道長的實驗設施被天外來客抹除,他警告,只有毀滅性的實驗能提供充足的數據,然而哪怕是宇宙的大一統模型之外還有多元宇宙,因而他不能滿足這危險的好奇心……人類科學家竟提出,以死換答案!家人哭告阻攔,戀人自殺相逼,可上前報名的還是越聚越多,義無反顧!

簡直想起莊子了,“以有涯遂無涯,殆已。”真理的大門何等堅實,可就是有人不顧一切往上叩,往上撞;這樣的人還比肩接踵!

“不顧一切”,當然就不僅包括其自己。真理、或理想,是一扇何其妖豔的門,門後是金銀、還是名望,能叩開的人早就顧不到了!這扇門,對不同的人展現了無比不同的樣貌和無比相似的誘惑,怪不得羅丹的《地獄天門》雕塑那樣地奇詭又攝人心魄!真理和理想的門前屍骨累累,恐怕不僅屬於叩門的人……對於有些人,門後就是洪水,是地獄,可是他眼中,早已只有那扇門,他的生命就是用來叩開它的……牛頓晚年癡迷神學,毛澤東晚年發動的那場運動……這些以半生叩開門,發現門後還有門的人極其幸運,極其不幸,可敬而可嘆!

這一切只是想說明,我們今日對世界的認知,今日的成就,付出的是遠超目前所認爲的那樣多和不幸的犧牲和代價,自我犧牲也不全都成全了他人……

也許上帝註定留下些兩難的死結,但我們依然癡迷於那扇門的奇景,叩它的人仍比肩接踵……這就是我們這個物種如此不同的原因,如此幸運而不幸地,或許,我們就是要在去遂那無涯。但我們也因此而是我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jgpv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