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古文典籍 >

第二O二則:無友則孤陋寡聞 不學則昏昧無知作文

第二O二則:無友則孤陋寡聞 不學則昏昧無知作文

王永彬

第二O二則:無友則孤陋寡聞 不學則昏昧無知

【原文】

友以成德也,人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德不能成矣;學以愈愚也,人而不學,則昏昧無知,愚不能愈矣。

【譯文】

朋友可以幫助德業的進步,人如果沒有朋友,則學識淺薄,見聞不廣,德業就無法得以改善。學習是爲了免除愚昧的毛病,人如果不學習,必定愚昧無知,愚昧的毛病永遠都不能治好。

【註釋】

孤陋寡聞: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愈:醫治。

【評語】

每一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心裏也是不同的,而且既無法看清自己,也無法看到自己的背面。交朋友不僅是爲了寂寞,也是爲了知道自己的缺點,明白世間各種不同的心靈。每一個人生命經歷不同,但是一個人只能經歷一種生命。

朋友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生命,朋友可以增長我們的學識,拓展我們的見聞,但最重要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們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背面,幫助我們做一個更完整的人。同樣地,我們對於朋友,也應該具有這樣的情分。

人之所以求學問,就是爲避免無知。無知通常與愚昧同在,愚昧對於事理而言是一種毛病,無知對於人間而言也是一種病,許多災害起於無知,許多事情壞於愚昧。人求知識,便是給無知和愚昧嚇怕了,所以要治癒它。不肯求知的人,就好像永遠見不到陽光的土撥鼠一般,只能活在黑暗之中。

【詩人簡介】

王永彬,字宜山,人稱宜山先生, 一生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五個時期。著有《圍爐夜話》、與《菜根譚》、《醉古堂劍掃》一起被稱爲“處世三大奇書”。

王永彬生於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時,卒於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時,享年七十有八。爲南宋宗時王剛中之後,經兩次遷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間才遷往荊州府枝江縣城西十五里石門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石門坎人)。年少時,其仲兄去世,一度面臨輟學,後發憤始得入縣學讀書。他不喜科舉,很晚才恩獲貢生科名,爲修職郎,參與編修同治版本《枝江縣誌》,擔任“分修”。後候選教諭,因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在教學中,先令學生修身,次教其治學,不以科舉應試爲唯一目的。並能身先士卒,修養己身而後教。同時對於鄉人,見善必賞;見過必反覆規勸,一定要使其徹底改正。

王永彬涉獵廣泛,在著述授業之餘,經史諸子書法醫學皆習,尤好吟詩,其同郡文友王柏心爲其撰寫《勅授修職郎宜山王公傳》記載:“公著述外,尤好吟詠,與高安周柳溪、彝陵(夷陵)羅夢生結詩社,號吟壇三友”。

王永彬爲人不愛榮華富貴,生性純茂衝遠。光緒《荊州府志·卷五十七·藝文志》記載:“王永彬,字宜山,歲貢生,性孝友,隱居教授。邑令朱錫綬耳其名,虛心造訪,永彬鑿坯而遁。”與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論,說到古忠孝義烈之事,則沾襟涕泗不能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guwendianji/z29m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