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預測 >

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與寫作猜想

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與寫作猜想

 第一部分:2008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走向分析

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與寫作猜想

2008年大學聯考作文已經塵埃落定,暫告一個階段。回過頭來,細細思索,筆者希望能從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去尋找命題者的意圖和一定的規律,對大學聯考的走向有一個理性的瞭解。爲此,我們不妨抽取幾個不同省市,看看2008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走向特點:

  1、講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是一個常考常新的話題。二者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關係?不妨回顧一下歷史:過去,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人們對自然往往是畏懼而心生寒意,於是提出“人定勝天”的口號,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人們往往以支配自然,征服自然爲目的。當人類最終受到自然的報復後,才明白,人與自然的關係,那就是和諧相處!這種思想的轉變在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中就有體現,如重慶卷“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兩卷很明確地詮釋了這樣一個信息:自然是我們生存的環境,是我們生長之根,是人生命的源泉,對於這樣一個關乎我們生存的因素來說,它的好壞,它的優良,直接影響到我的生活的質量。那麼,對於自然,我們不僅應該敬畏它,更應該保護它,與它和諧相處。如果違反了自然的規律,如果破壞了自然自身的發展狀況,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

浙江卷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人類對自然的侵佔也越來越嚴重,城市的大規模建設,往往過度注重城市的工業化,而忽視了它仍然是自然的一個部分,於是,城市的燈紅酒綠,城市的人滿爲患,又加劇了城市的畸形發展,於是,遠離了鄉村,遠離了自然!鄉村的氣息,自然的氣息,完全在這樣的“發展”中消失殆盡。

理解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那麼,在寫作中,我們既可以談和諧帶給人與自然的好處;談只要認識到了二者的關係,於我們的生活、生產纔有更大的利益;當然,可以談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所帶來的惡果,進而呼籲人類要與自然保持一種和諧的關係。如果僅僅只是談論這樣一些話題,顯然在深度上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拓展思維,如城市的繁榮,卻帶來了與自然的遠離,觸摸城市,感受到的是一座座無生命的鋼筋水泥,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的加劇。如果把主旨定義在這裏,通過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現象,探索人類的心理情感,我想,在立意上會獲得高遠及深刻的讚歎!

 2、講人之常情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許多大學聯考作文題也多了對考生“人之常情”的考驗,如安徽卷“帶着感動出發”,湖北卷“舉手投足之間”,四川卷“堅強”以及天津“人之常情”。何謂人之常情?一般看來,即爲人所普遍存在的某些感情,如幫助、羨慕、內疚、友愛、鼓勵、喜悅、見義勇爲、與人樂樂、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由此可見,所謂的人之常情,應該指的是有積極作用的一面。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大學聯考作文命題,一直在強調學生只能只是埋頭於課堂和書本,應該走出課堂,走上社會,去學會關懷他人,體貼他人。如果平時只知道在課堂內、書本上下死功夫,缺乏一份“課堂外”的功夫——不觀察社會,不關注他人,對人間百情、世間百態處之漠然,只知卷頭上用筆,不知用心,那麼,也難以寫出上佳的作品。

上面幾省市的作文卷,無論是“帶着感動出發”。還是“舉手投足之間”,抑或是“堅強”,它們都傳遞着這樣一個信息:從關注人的表象,進而關注人的內心,人的心靈。本質上說就是真實的感情,健康的情感!這也是教育界一再認識到並反覆強調既要會教書,更要會育人,要注重素質教育,但囿於應試教育框架的約束,許多中學重課堂內,輕課堂外;重文字的表達能力,輕文字所表達的東西——對他人關注,以及建立在這種關注之上的、人所本應具有的真情實感。

當然,文字的功夫應該考察,但更應該考察的,則是蘊含在這些文字中的人性。關注生活,感悟社會,貼近自然,關心他人,爲應該感動的人和事感動,對應該憤怒的人和事憤怒,知道牽掛小草,牽掛小鳥,爲露宿街頭的流浪孩子冷暖操心,爲遭受不幸的他人落淚,這些本就應該是人性的自然表露,本就應化作文字,但並不僅化作文字。

在具體的寫作中,可以聯繫現實生活,如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它是一場災難,但在這場災難中,人性得到了集中體現。大災面前,人性的崇高與美好,這些平素經常被遮掩、被忽視的東西,集中展示在人們眼前。由此,許多人忽然發現,原來人的情感可以如此豐富、如此細膩、如此崇高、如此複雜。當然,這種“人之常情”不必等到大災大難降臨才突然被發覺,而是在平素的生活中就能被觀察,被觸摸,被感受,只有這樣,人生和世界纔會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將對今後高中作文教學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讓更多的學校、教師注重學生“課堂外”的功夫,讓多關注社會,關注人的內心情感。

3、講自我與世界

過去,我們常常受到這樣的說教:你要把握自我的成長經歷,你要關注自我的發展方向……諸如此類的話題,是的,如果我們不能對“自己”關注的話,哪裏還有什麼資格把眼光投向他人的呢?不過,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命題,爲我們打開了一個眼界,拓展了我們的思維:在關注自我的同時,不妨把眼光投向“他人”,投向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周圍的人或事。莊子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的是瞭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重要的多同時也難的多,我們何不換位思考,在瞭解自己的同時,何不把眼光也放在他人身上!而實質上,在瞭解他人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在瞭解自己!莫迪裏阿尼也說道:“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雙眼都用來盯着別人和外面的世界,難以自檢。所以,我們應該用一隻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用另一隻眼睛審視自己。每個人的心底都應閃爍着一隻眼睛,一隻不斷審視自己的眼睛。”道出了同樣的道理!也許這個過程很漫長,但只要我們勤奮學習,精於思考,一方面向外觀察世界,一方面向內審視自己。

今年的上海卷“他們”及廣東卷“不要輕易說‘不’”,就是在這種理念下的具體體現,“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人,寫那些讓你感動、讓你牽掛、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寫出對他們高尚行爲的讚頌,寫出你對他們的真實情感。他們可以是抗雪災的英雄,是傳遞火炬的人們,是頑強面對地震的人們,是那些爲了大衆而付出生命的人,是那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也可以寫農民工、寫弱勢羣體……無論是上海卷,還是廣東卷,都提倡對社會的關注,都在談個體與整體的關係。

可見,今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引導學生關注自我與外部世界,把握二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寫出有思想性的文章。

第二部分: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立意取向預測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對未來的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命題無外乎將體現在以下三個方向。

  人與自然的關係

大自然對人類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給了人類生存的物質能源,帶給人類心靈上真正的舒坦,帶給人類視覺上的和諧,無論今天和未來,人類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頭頂上掛着朵朵白雲的藍天。不止如此,人類最初接受的啓蒙教育也是來自於大自然。對於人類而言,大自然的賜予太多太多,惟有時時感恩,不斷反思,纔會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與自然的關係一直就是大學聯考命題的方向,今年重慶作文題目“在自然中生活”及浙江作文題目“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很明顯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強調的是,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奪!在自然中保有心靈的清純和快意。那麼,對2009年考生來說,這是應該值得關注的問題。

 人與社會的關係

人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人類的活動是離不開社會的。所謂文以載道,文章合爲時而作,那麼,大學聯考作文命題方向亦如此。關注社會,關注熱點時事,必然在作文中體現出來。今年四川作文“堅強”,上海作文“他們”等,應該看成是與熱點關係緊密的題目,體現出現實的主題思想。近年來有關留守兒童、農民工問題、獨生子女問題等一直都是一個熱點,一直深受關注,特別是今年我國發生的重大事情特別多,如南方大雪災、聖火大傳遞、火車大碰撞、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視野放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去關注這些事件;如果我們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寫“古人”,滿篇全文與“古人”對話這些方面,怎能體現出對社會的關注?又怎能體現出對未來的想望?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獲得好成績,除了有紮實的語文知識功底和寫作技巧之外,還要對國事家事有深刻的認識和透徹的瞭解。遠離現實、比較虛的題目,恐怕不是大學聯考試題所需要做的。

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今年部分大學聯考作文命題思路呈現出一種“換位”思考的趨勢,從過去過重強調關注自我這一角度,轉向於要學會關注他人。當然這並不是說只關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沒有絕對化,而是一種思維的轉變,但這種轉變,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今年天津卷“人之常情”、安徽卷“帶着感動出發”、湖北卷“舉手投足之間”、廣東卷“面對第一次,不要輕易說‘不’”等,談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注重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引導學生關注自我與他人,引導學生全方位關注人性,考查考生對人的生存態度、生命質量、心靈世界等精神生活與審美體驗的認識,體現出強烈的人文關懷,人文關懷可以說是大學聯考作文的主旋律。

 第三部分:大學聯考作文的寫作特點淺談

大學聯考作文,除了它的文學性外,我們還得注意它的功能性,即選撥功能,所以,借鑑過去的經驗,閱讀和感悟2008年的大學聯考作文特點,則勢在必行!

18套作文試題,爲我們解開了大學聯考作文最基本的特點,總的來說,它要求我們具有精神上的自由、大膽地反思和假設、小心地求證思想、順應自然的應變能力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以今年滿分作文予以說明:

 如江蘇滿分作文“好奇心”片斷:

開窯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聽見絲絲裂響在我的周身迴盪……

景德名瓷

……

好奇開窯

我被放進了那黑色的巨大窯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燒。然而,我不畏懼,美麗的背後一定會有付出。我的命運就是這重重烈火的煅煉,我流淚……

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盡收眼底。他好奇地扭過頭,望着我流着淚卻堅毅的背影,眉頭皺着,悲哀地目送我進入了爐窯。

……

美麗積澱

……

人們驚奇於我的美麗。那交錯分佈的裂紋,如絲如縷,縱橫阡陌,如同肆意流過的淚痕那般清晰可見。

我微笑,在陽光下展現我晶瑩剔透、水潤明淨般溫潤的身軀。我感謝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單純,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的驚歎!

……

本文起筆不凡,以詩意的“傳奇”開篇。然後以“我”的角度述說了景德名瓷的產生的經過。一個莽撞的動作卻成就了絕世之美!很有哲理。從本文中,不難看出,對題目內涵的把握既要做到“準”,更要在思維上“自由開放”,要有對已有的進行大膽的假設,才能寫出如此漂亮之作!

  如上海作文滿分作文“他們”片斷:

老通寶的悲劇

當讀完茅盾的《春蠶》,或許每個人眼中都充滿着淚水。老通寶的悲劇是三十年代中國農民的悲劇。

……

進城的陳奐生

要推舉一個人來代表八十年代的農民,陳奐生是個典型。

……

孫少安的婚姻

翻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孫少安的出場無非開啓了中國農民的另一個轉折。他的身上集合了農民的所有優點,他勤勞,他樸實,他善良,和老通寶、陳奐生不同,他讀過書。雖然最後依然退回到一箇舊的農民的角色,但短暫的讀書經歷卻讓他定義出自己的目標——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撐起一個家的生活。他的目標激活了他的鬥志。

……

當視野投向我們身邊的人時,一個特殊的羣體來到我們面前——農民工,似乎現在社會的苦難似乎全部集合在他們身上。對此,我們應該反思,幾代幾世農民養育了我們這個民族,可是我們將他們擺在什麼位置呢?難道給予他們的只有漠然與歧視嗎?難道他們在這個社會能扮演的只是弱勢羣體嗎?反思是爲了讓這個社會更加完美,希望有一天所有農民將不再擠在社會的角落,接受着來自四面的歧視;希望有一天他們古銅色的面龐將掛上滿意的永久的微笑!這就是大膽的反思精神的體現。從本文中,我們至少明白,關注我們身邊的人或事,更有現實意義,也更有真情實感!

  如重慶滿分作文“在自然中生活”片斷:

在自然中生活《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自然的第一個解釋便是“自然界”,這三個普通的字組合在一起卻讓我們產生敬畏。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與自然界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人類越來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這不僅是一種狀態,這還是一種境界,這更是一種本能。

晉代的陶淵明,你是後人的典範。……

莊周,你的境界是無數人嚮往卻又無法企及的。……

在5.12地震中倒下的“短信媽媽”,你的行爲讓多少人動容。……

在孤島上的汶川縣委書記王斌,你是13億中國人的掛念。……

我們嚮往自然,我們敬畏自然,我們卻不怕自然災害。……

這是一篇典型的談人與自然關係的滿分作文,對於自然來說,我們不禁嚮往,敬畏,但也要勇敢地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在與自然的“相搏”中,我們變得淡然、睿智;懂得感恩,學會了堅韌。

 再如四川滿分作文“震不垮的脊樑”片斷:

2008年5月12日,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一個叫汶川的地方,突如其來,突如其來……許多感人的故事,濃縮了我們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許多英雄的身軀,築成了中華民族震不垮的脊樑!

最難忘,那一個叫陳堅的人,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一個響噹噹的中國漢子,一個和他的名字名符其實的堅強的人……我們震撼,因爲我們知道,那是災區人民堅強的縮影,那是中華民族堅強的縮影。

最難忘,一個叫譚千秋的物理老師,一個用生命詮釋了師魂的人,一個和他的名字一樣名垂千秋的人……他的堅強卻永遠的刻在了我們的心裏,刻在了一個民族的記憶裏。多難興邦,在大難面前,我們的民族顯得無比的堅強。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聽着這些報道,看着那些畫面,我們無不淚流滿面,那不僅是悲傷的淚,那更是撼動我們心靈的淚,淚水中有人性的光輝,淚水中有一個民族與生俱來,生生不息的堅強,中華民族有震不垮的脊樑,大聲的告訴世界,震不垮的脊樑屹立着我們民族的堅強!

在這場災難面前,無數的普普通通的人,用他們的“脊樑”詮釋了什麼叫堅強,用他們的身軀書寫了一個個大寫的“人”字,他們的品德將光照千秋,他們的精神將爲世人所讚揚!染色們屹立於世界東方時,不要忘記敢曾經托起民族精神的“脊樑”!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不僅明白了大學聯考作文命題的特點,更應該明白大學聯考作文的寫作特點。我相信,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對於2009年的考生來說,必然就有了一個明白而清晰的藍圖,必然也有了一個宏偉的目標。正如前人所說“文有法,而無定法。”如果沒有這個法則,所寫的文章就沒有明確的體例,就不能突出主題和中心;而如果只按一個固定的模式去寫,那麼文章又只會千篇一律、百文一面。其實,對於學生來說,因此,對於學生來說,視野的寬闊,思維的靈敏,對文字的感悟都是極其重要的。學習一些“應考”的技巧,通過範文進行“臨摹”,也未嘗不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yuce/p36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