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推薦20篇)作文

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推薦20篇)作文

篇一: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推薦20篇)作文

“進前而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李大釗《青春》

那個時代的人們,總是熱忱而又真摯,認真且一絲不苟地爲那個時代謀出路,努力尋找一條真正可以救國救民的道路。

李大釗先生結交了許多工人朋友,非常樂於助人,他應該是整部劇中去過最多次常辛店的了,他是妻子口中的“憨坨”,是工人們口中的“大鬍子”,可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傻子”。他會路見不平挺身相助;會爲工人、學生等窮苦的人們提供幫助不計回報,哪怕這樣他會實現不了與兒女的約定從而“哄騙”他們吃羊肉塞牙。

李大釗先生將辜老先生所提到的“溫良”二字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我眼裏,他就是一個特別溫良的人,他就是“溫良的中國人”的典型例子。

也正是他的“溫良”使得工人們樂意與他往來,聽他講時事新聞;使得他人也願意接近他。

李大釗先生可以說是最早研究俄國十月革命並將馬克思主義引進中國並將其傳播開的。他是我們如今社會的大功臣,甚至我可以斗膽稱他爲“預言家”。

在那個有良知、有學識的中國人們尋找前路、“藥方”的時代,李大釗先生敏銳地找準了這劑良藥的一部分原因的確來自於他非同常人的敏銳“嗅覺”,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他關心基層的勞動人民,清楚地知道勞動人民纔是中國最大的力量來源,還來自於他豐厚的同情心、煽動輿論的能力以及他極其正確的三觀。所以,歷史以及政治走向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這個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向李大釗先生多多學習,做一個向上、向善的好青年。

篇二: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解開皓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李鴻章苦心籌辦洋務運動,創建海軍,然而,甲午海戰一戰便全面崩潰。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終因封建勢力的擠壓而慘遭失敗。

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創造了共和。沒想到袁世凱叛變革命,復辟帝制,推翻共和。向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中的大部分內容。中國岌岌可危啊!

當時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出路在哪裏?中國還有救嗎?

國難當頭,中國出現了一批先進人士:陳獨秀、李大釗、章士釗、蔡元培等。他們主張啓發人民的心智,塑造一批新青年。於是,陳獨秀,李大釗等開始創辦《新青年》雜誌,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進行思想改革,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學與民主的洗禮,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給中國帶來了一縷明媚的曙光,給身處苦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一線希望。

觀看《覺醒年代》,使我認識到:當時中國之所以落後,不是因爲武器裝備落後於列強,而是封建制度與封建守舊思想的腐敗與落後。同時,革命的道路漫長而又艱難。我們的穩定而又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那是無數革命先輩用汗與血而換來的。我們應當珍惜當下,珍惜我們生活的每一秒。

同學們,我們知道,當今世界並不太平:敘利亞仍處於戰火;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處於矛盾糾紛中,毫不相讓;美國海軍艦隊多次進入我國南海區域,進行軍事演習。……

同學們,要記住,落後就要捱打,因此我們更需要努力學習,堅決維護國家利益,捍衛國家主權與尊嚴,爲國家的繁榮與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三: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郭潤霖

古今多豪傑,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救國、救民之水深火熱。——題記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個動盪不安,時局不穩的年代,卻也是中國人民在黑暗中覺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來,整個民衆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國許許多多的有識之士踏上了探索國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這樣一個時代,無數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國,力圖“求一可愛國家而愛之”。爲了啓發民衆的思想覺悟,也爲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創一個嶄新的國家,陳獨秀先生首當其衝。他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創辦《新青年》,掀起了現代中國思想啓蒙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像一滴晶瑩的露珠,落在了中國這棵乾枯的小樹苗上,使其得以復甦,甚至開出燦爛的花。而作爲新文化運動的“領頭羊”,陳獨秀不忘初心,不負重託,以驚人的才華和毅力,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話文白話詩。

“如今我們回來了,請你們看分曉吧!”這是胡適之說過的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我們”——中國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們回來了,他們將要獻身於國家,爲國家的尊嚴、人民的生存而奮鬥!那些欺辱中國人、瞧不起中國的人們,請你們看看吧!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要醒過來了,它一定會成爲世界強國,成爲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每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爲英雄是因爲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一百年前的中國,有正直的易白沙、憂國憂民的李大釗、棄醫從文的魯迅;如今,有我們!

我將無我,不負國家。我們身爲青少年,應該好好學習,不負韶華。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待,不辜負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報效祖國。我堅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一定會強大起來的!

篇四: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譚博文

中國,這隻雄獅在封建禮教的“催眠”下逐漸沉睡過去。而在那個年代,有一批人義不容辭、奮不顧身的將這頭雄獅喚醒,那是一個覺醒的年代,偉大的年代。

二十世紀初,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眼看就要有亡國滅種的危險。這時的中國需要有一條正確的道路引領它走下去。而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帶來了新文化,給當時的社會打了一劑強心針。可成功是需要不斷探索的。一些保守的頑固派極力的反對新文化。此時的社會,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般,各種救亡圖存的方法層出不窮,大家在黑暗中摸索着那一條正確的道路。但這樣的社會,正是中國需要的社會。

昔日的京師大學堂,也改頭換面,成爲了今日的北京大學,成爲了新文化的主要陣地。而這裏,也像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新舊文化衝突不斷救亡圖存從未停下。這裏,也爲之後中華民族的翻身奠定了基礎。新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民衆的思想,堅定了民衆的信念,這象徵着中國慢慢的開始從泥濘中脫身。

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人亦是如此。要想成功,就要培養好習慣,若是有壞習慣在身,那就要儘快改正它,亡羊補牢,爲時不晚。要是有壞習慣且不去改正它,任憑它一點點侵噬你的身體,即便你的實力再雄厚,也難以取得一番成就。

讀歷史,就是要我們以史爲鑑,完善自己。中國之所以一天天昌盛起來,與在那段黑暗中人們的不斷摸索有着極大的關係。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因初次涉及某方面而畏手畏腳,也不能因爲失敗而一蹶不振,只有大膽嘗試、越挫越勇才能取得成就。

以史爲鑑,不僅可以知興替,更能完善一個人。一部歷史劇,一本歷史書,在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同時,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完美。

篇五: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歲月留下的斑駁陰影,鐫刻着生命成長的歷程。

——題記

常常感嘆:我不是一個出衆的人,一無好看的外表,二無超羣的才華,既不能像影視明星一樣出現在銀屏上,也不能像那些優生一樣出現在獎臺上,甚至連在班級的成績排名時也只能屈居中下名,鮮花與掌聲註定與我無緣。那麼,我該如何去改變?

古人常說:“書中有路勤爲徑,學得無涯苦作舟。”的確如此,我有很深的體會。

學校的生活是不輕鬆的,每天都籠罩在一種“枯燥”的氛圍中,這會兒爲這道題冥思苦想,那會兒又爲那道題寫滿整張草稿紙。但面對那疊寫滿草稿的紙,我品嚐到經失敗後的甜。終於在期末考試,我使出渾身懈數,摘得物理滿分獎的果實。

我們要想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勤奮認真,腳踏實地的去做。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換得,我們要用辛勤的汗水,不輟的耕耘才能換得到。

史鐵生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腳。曾一度墜入深淵,但他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用自已的努力和頑強開啓了文學的大門。用一篇《我與地壇》喚醒了無數失落的人們,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在地壇中,他找到了自已心靈的歸宿,以一顆從容的心,頑強拼搏地與命運抗爭。

如果一個人沒有辛勤耕耘,沒有努力付出,沒有頑強的毅力,那麼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在生命的長河裏也盪漾不出精彩的浪花。

於是,我慢慢領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例如:楊利偉——航天英雄,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他頭上的桂冠,你可知道,當你在玩手機時,他正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

生活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願每個人也有這樣的“醒”,從黑暗中走出來。

篇六: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孫彬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當大多數人還在沉睡時,有一些人已經覺醒,也正是他們,才使中國翻天覆地!

——引言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爲《覺醒年代》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在民國時期,當全國人民都沉寂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中時,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人領導着《新青年》和北大的諸多學子,開展了改變中國歷史的“新文化運動“。

這部電視劇還原了許多當時的情景,如魯迅寫的《狂人日記》,北大“紅樓”的修築,還有袁世凱,張勳的兩次復辟帝制……可以說常常使人浮想連翩,驚喜連連。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國革命大家,文學泰斗魯迅先生所寫《狂人日記》時的情景,這本書是以一個瘋子爲第一人稱所寫,它講述了在一個瘋子眼裏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以一個瘋子的言語諷刺了封建的“吃人禮教”。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一個毫無生氣的黑暗社會表現地淋滴盡致。

還有李大釗與工人們互幫互助,純樸真切的友情更是讓我感嘆,記得在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李大釗先生聽說自己的工友朋友們沒有領到工錢,便大過年的用自己的薪水買了好多年貨,帶給工人們,還親自和他們包餃子。號外,他還給工人們講了馬克思主義,讓工人們重新對新生活燃起了希望……

這部影視作品展現了一個黑暗無光的封建社會,但又塑造了陳獨秀等一羣爲祖國帶來希望光芒的人。他們追求新文化,嚮往新生活,他們爲中國注入了新鮮血液。

劇情中陳獨秀爲了發揚新文化,不惜一次次與權威大家鬥智鬥勇,這堅定的決心使我敬佩。

感謝《覺醒年代》,它讓我見識了先烈們是怎樣爲了今天的新生活而奮鬥,也讓我明白,唯有擁有知識和膽魄,才能改變命運,改變時代!

覺醒吧!同學們!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精神改變時代

篇七: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深深地震撼了我,所表達的內容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1840年後,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華大地滿目瘡痍,民愚國弱。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的民衆和瀕臨崩潰的祖國,一大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他們創辦《新青年》,搞新文化運動,啓蒙人民的思想,魯迅的《狂人日記》就是一部經典。

1919年,巴黎和會日本強烈要求佔有膠東半島,爲了捍衛主權,在先知先覺的愛國學生帶領下掀起了一場全民族的運動——五四運動,一百多座城市,全部實施“三罷”——罷課、罷工、罷市,並上街遊行和抵制日貨,通過不懈努力,北洋政府終於拒絕巴黎和約!中國人民第一次當家作主!通過這次全民族的五四運動,這批仁人志士找到一條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爲指導思想,可以拯救中國的富民強國之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孕育而生!

這部劇中也有很多風雲人物,他們的服飾習慣也反映出當時那個時代的繁雜和混亂。比如留着長辮子端着菸袋講國學的辜鴻銘教授。張勳的辮子軍領兵復辟及海外留學回來,西裝革履的胡適等人,這些極具色彩與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觀衆眼簾。而且他們的人物特點也十分鮮明。在北大紅樓的襯托下,一批批洋溢着愛國熱血的青年學子也讓我們過目不忘。他們讓我們看到當時那個時代有一批愛國人士正在不懼艱難險阻,努力尋找救國救亡的道路。

看了之後,我深受觸動。作爲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時刻謹記習爺爺的教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我們是學生,強身健體、好好學習,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爲國家的棟樑,才能報效祖國。

篇八: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雷曙冉

“國之所以不昌,在於明智未開”也這是陳獨秀先生說過的話,陳獨秀先生認爲中國光靠政治革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而是要換思路、換人、換腦子,而陳獨秀先生更是要二十年不談政治。

在陳獨秀先生回國之後,開始提倡新文化“德先生”與“賽先生”也在100年後,已不再囿一個口號,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陳獨秀創辦的青年刊物《新青年》,以科學與民主思想驚醒了被封建禮教所束縛的新一代青年。而北大也成爲了新文化的主要陣地,教授、學生髮表自己對於那個時代的意見和建議,以及新文化運動在他們心中的模樣,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都在找救中國的思想道路,大家的立意各不相同。對於新文化運動,有人反對,也有人贊同。一些封建頑固派的代表人物,對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先生,提出來的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抨擊舊文學,提倡新文學,使用白話文表示反對。認爲白話文有辱斯文、粗鄙不堪。而作爲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周樹人先生首次用魯迅這個筆名出現在大衆面前,第一篇白話小說也首次在《新青年》雜誌上,其中有一段是魯迅先生從歪歪斜斜的“仁義道德”中看出字來,滿本上都寫着“吃人”兩個字。這一段話表達了對封建禮教的揭露,對未來堅定的信念和熱烈的希望,揭示了封建禮教就是“吃人”和“仁義道德”是虛僞的面具。

青春夢想,是青春奮鬥的目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100年前,北大學生振臂高呼,書寫了一番“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畫卷。現在回頭看來,五四精神也已然成爲了一種烙印,深深地將其烙在我們的腦海裏,影響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做民族復興路上的追夢人。

篇九: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董子瑜

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在暑假時,我觀看了《覺醒年代》這部優秀的電視劇,看完以後,我的感受良多。

《覺醒年代》,劇如其名,講述了從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到紅船革命間近十年的歷史,短短十年,喚醒了中國這頭沉睡了數百年的雄獅。在明白了民族的進步首先要破除思想的禁錮後,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胡適,魯迅等人在這期間爲中國人思想之啓蒙而奮鬥,他們共同經營《新青年》雜誌社,掀起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用崇高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與出現的難題抗衡……他們讓人民從麻木的思想中覺醒,積極加入到新文化運動,加入到反封建反軍閥的鬥爭中,爲中華民族的覺醒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在蔡元培領導下的北京大學的學生,更是思想積極進步的青年,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充實的政治和民衆基礎。

看劇的過程中,我被一些場景和細節深深地打動了。“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在一羣中國留學生中正慷慨激昂地講話的他似乎象徵着中國的意志。還有一幕,烈日炎炎下,碼頭上的一位腿腳不便的搬運工揹着兩大袋糧食摔倒了,正被監工用皮鞭狠狠地抽打時,陳延年和陳喬年挺身而出,幫那位搬運工搬運糧食……

這部劇中無聲勝有聲的場景與細節數不勝數,但從這些片段中,我看到了這些革命先驅不畏懼犧牲,關愛民衆,心繫國家……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是中國14億人的英雄。

伴隨着共產黨的建立,影片落下了帷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歷史,卻永遠不會落幕。

向所有爲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的人致敬!你們都是人民的英雄,是我們的榜樣和前進的動力!

篇十: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趙銘洋

最近,我觀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讓我感慨萬千。

新生的中華民國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不甘沉淪,一心想着救國,他們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啓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並徹底盪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才能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動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徹底消滅舊中國,建設新中國。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是中國共產黨史上一段廣爲傳頌的佳話。那麼“南陳”與“北李”是如何認識,並走到一起的呢?他們的第一次交手,談論的是什麼問題?劇中一開篇,就展現了陳獨秀與李大釗相識的過程。

開頭幾集,於和偉扮演的陳獨秀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卻不用力過猛,有氣場卻不虛張聲勢。既展現了先進知識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無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溫度有情感,看起來極具感染力。

看《覺醒年代》就像在看歷史,年代感、畫面感極強。劇情清晰勾勒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風貌。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生動和形象,往往一出場,便令人肅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誰纔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現實,有理想,有情懷,有教育。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文化人之風骨,爲天下蒼生的擔當。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理想抱負,積極投身於革新運動中,着實令人敬佩不已。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奮發有爲,積極探索,刻苦學習,爭做國家棟梁,爲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十一: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暑期的時候,在姥姥家度暑假,跟着姥姥姥爺看了一部使我感慨良多、思緒萬千的電視劇《覺醒年代》。

在看這部劇之前,我無法相信,原來我生活的這個國家,曾經是那麼混亂,封建。原來有一羣人,他們畢生都在爲救國奮鬥,甚至犧牲。而我,對那個年代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學校作爲課外知識的科普,寥寥幾句概括了這場新文化運動。我根本不知道這場運動的那些人是誰,是怎樣的人。

印象深刻的就是魯迅出場時,目睹“人血饅頭”事件。第一次看時,我震驚了,當時的中國,羣衆思想是多麼無知,會相信如此荒謬的事!看客的冷漠,社會的封建,令我沉思,也令我相信,在當時爲什麼會有人說出“這國,沒法救了”的言論了。

當劇中陳獨秀先生的家門口被複古派貼滿了辱罵性的紙張時,他的妻子高君曼一邊撕着紙,一邊擦拭着眼淚,卻目光堅定地對他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我比誰都清楚,我如果因爲這兩三聲就聞之落淚,那我就不是你要找的高君曼!”語氣中充滿信任。他們的這份愛情令我感動。

最後,便是陳獨秀先生送延年喬年出國時了。上一秒,這兩個少年,背對陽光地踏上了去法國的郵輪。下一秒他們,腳底染着鮮血,蓬頭垢面,傷痕累累,手腳上的銬鐐隨着一步步走動碰撞。在死亡面前,他們從未懼怕,在陰森的刑場上,他們目光堅定。陳延年,臨刑前,寧死不跪被反動派亂刀砍死,年僅29歲。弟弟陳喬年,臨刑前大吼道“就讓我們的後輩,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這部劇播出後,爲了紀念他們,合肥市的延橋路牌下襬滿了鮮花,直行後便通往繁華大道。

劇的後半段,先生們都陸續離開,看着每個人的平生簡介,幾句話概括了他們的一生。我竟然有些不捨。

我想,我見過先生們,在書中,在過去,在未來……

篇十二: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閆贇

1921年,一頭雄獅在中華大地上站了起來。中國共產黨這個可親又可敬的名字,多年來在這片大地上無私地奉獻着,拼搏着。2012年,正是因爲有了他們這抹色彩,混沌一片的中國再現繁華。100週年,這個令人震撼的數字,承載着中國的復興富強之路。

做事的開篇便是一段屈辱的歷史,蔣介石爲了自己的皇帝夢與日本簽訂了二十一條,讓他國侵略我國的許多特權,百姓氣不打一處來,也無能爲力。

李大釗先生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十分正派,點醒了當時在場的許多中國人,“天發殺機,戰雲四起,倭寇趁機,逼我守夏宇,……既然已經到了國王人死之際,便再無投鼠忌器之顧慮……”

這段悲憤的演說,從此拉開了故事的帷幕。

但最令我爲之動容的是那個灰濛濛的鏡頭——李大釗從日本歸國,在乘黃包車途中,有一箇中年婦女帶着孩子跪在路中哭泣,邊上站滿了圍觀的人,卻都無動於衷,只是說着“可惜,可惜”。盡顯當時中國人的麻木不仁。這時突然衝進了一個依舊衣衫襤褸的男人,對於女人又拉又拽,但他卻是個真漢子,他說:“我們窮人自古只有窮死的命,死也死的站着,不能跪着,知道嗎?”李大釗當了身上的東西,給孩子治病,男人就要跪下感謝,他拉住了她:“你說的窮人不是跪着的命!”

這個畫面是可悲的,卻又是溫馨的,在那樣一個國人動盪不安,他國隨意踐踏的中國。千千萬萬的窮人在上演着一場又一場的悲劇,但人間仍有真情在,縱使天涯亡我,我仍屹立不倒。

這是爲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一部影視,它燃燒着理想的澎湃歲月,以細膩的筆觸,講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夢想,可敬!

感恩無數革命先烈們的奮鬥,爲我們如今們平安喜樂貢獻出瞭如此巨大的力量。

篇十三: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李旌匯

”五四春雷人覺醒,雄師怒吼震西方”

——題記

1919年5月4日,中國的熱血青年掀起了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愛國運動,創造了以愛國主義,振興中華爲核心的“五四”精神,爲中華兒女留下了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厚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時代價值,作爲黨員幹部,必須深入學習領會“五四”精神內涵,用心汲取“五四”精神力量,當好新時代“五四”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我們要用多一點的溫度,感受新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能過上今天的新生活,是因爲有黨和國家爲我們創造環境,社會家庭供我們生活學習。青年要有一個感恩的心,用溫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特別是2020年伊始洶洶而來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一定困難。經歷疫情,我們青年要更懂得體察世間冷暖,用我們的力量去回饋國家社會。

拳拳之心,歸來仍是少年。五四先驅陳獨秀在《愛國心和自覺心》中發表警世言論: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恆亡;國人無自覺心者,其國必殆。二者俱無,國必不國。不論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裏;愛國之心是心之所繫,情之所歸;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愛國不是空喊口號,愛國主義作爲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其不光是空喊,愛國主火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其不光是發心的,還是實踐的。青年要把“愛國”二字放在心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強則國家強。先驅長逝,歷史已遠。然天下居廟堂者與處江湖者,當以史爲鑑,牢記民生之重,國運之重,使命之重,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篇十四: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由於數學老師對我的鞭策而被我誤認爲刁難,所以就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我對數學課很不感興趣,每次拿到卷子,看着繁瑣的計算題,我的神智便不清醒。一時疏忽,便一連錯了好幾道,經常是七十多分,所以便對數學課很不感興趣,經常自己在下面做與數學無關的事,當然老師看得很清楚,便每次叫我起來回答問題,我連問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如何才能回答。我便在全班同學嘲諷的目光下站起來,低着頭,一言不發,一直站到下課。我並不知道她爲何存心的刁難我,但我對她令我在同學面前出醜一直耿耿於懷。於是對於她留的作業我便胡亂寫一通,她講題我也不聽,但每節課還是照常站着。

直到那一次,我才明白。有一天,我去數學辦公室交作業,因爲來的晚,不得不自己去交作業,交完後,老師問我:“上課還想繼續站着!”我答:“隨便,您讓我站起來,我就站。”“這麼說,是我的錯了?”老師問。我沒有回答,老師又說:“是不是你沒回答問題,才站着的呀?“你都連站了幾個星期了,你不嫌丟人啊?你要是實在不想聽講,那我以後不用叫你站了,你愛幹什麼幹什麼吧。”說完,便叫我走了,我走在過道里,思索着老師的話語,它印在我的腦海裏,每一時,每一刻在我耳邊迴響着,我就是因爲不喜歡數學,將老師對我的期望置之不理。老師並沒有因此而對我有偏見,反而給了我很多好處,再想想以前對老師的誤會,覺得那實在很不應該。那一刻,我醒悟了。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對老師那般仇恨,經歷了一次迷茫後醒悟了。我才知道,無論我考試成績怎麼樣,都不應當討厭這一科。老師雖然讓我受到同學的諷刺,但卻沒有存心刁難我。當時我也知道,但是意氣用事,誤會了老師。

篇十五: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姚博文

是哪些人創造了中國共產黨?他們是怎樣成立的?是哪些人爲中國的發展尋求道路?馬克思主義是從何時源起?《覺醒年代》都會爲我們揭開答案。

是在100年前,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和先進知識分子,他們積極地探索,在黑暗中抱團尋求光明,他們進行激烈的交流,思想的交鋒,不斷追求真理,追求幸福。推動社會的是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他們熱情高昂地傳播新思想,猛烈地抨擊舊文化。擺在衆人面前的是人們的愚蠢無知,是社會的腐朽落後,是吃人血饅頭的殘忍,而《新青年》則是一顆閃耀的星星將領導人民,啓發民智。

劇中的偉人表達着人類的感情,而並非冷漠無言,他們鮮活地站在我們面前,將他們的故事細細向我們講來,他們會笑會哭,一個個活靈話現。陳獨秀散發着知識的光芒,有着先覺者的超前思想;李大釗爲人淳樸善良,關心工人;陳延年,陳喬年堅守原則,真誠且吃苦耐勞;蔡元培,北大校長,決心改革,深沉穩重;魯迅,沉默寡言卻心繫人民……還有一些老頑固,如劉申叔,辜鴻銘,但他們也是真真正正地爲中國做貢獻。如辜鴻銘的《論中國人的精神》則是一響警鐘敲響了中國人的心靈,他有着知識分子的高傲,但也有着中國人的風骨。

現在的青年,也應像當年的北大學子一樣,孜孜不倦,爲國效忠。承擔在社會中應承擔的責任,積極向上,奮勇向前,有着新一代年輕人的風貌。李大釗先生說過:“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看,生於少年死於少年也。”他叫醒了無教青年,也叫醒了時代,我們應從《覺醒年代》中找到覺悟,保持初心,推動中國不斷髮展。

“以實踐、奮鬥,堅忍,簡樸爲信條,聯合全國的青年開創中國新生命。

篇十六: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近期熱播的《覺醒年代》以紀錄片的形式將黎明前風雨交加的中國歷史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不必說毛澤東的意氣風發,也不必說李大釗的堅定執着,單是說陳延年與陳喬年的自立自強,便叫人拍案叫絕。自立自強,是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品質。

自立,方能自強。延年、喬年自幼離家,在混沌亂世,他們靠自己扛沙袋爲生,兩人一起啃着發黴的麪餅,也堅決不願接受父親陳獨秀的幫助。而即便是在如此艱辛的生活中,他們也在儘自己所能地向窮人伸出援手,將愛與溫暖撒滿人間。“我們就是要靠自己,這是我們的原則。”簡單的一句話,勝過成千上萬句響亮的口號。這樣的人生,纔算精彩!大洋彼岸,他們的父親在戰火紛飛中更是獨樹一幟。陳獨秀聯結衆多仁人志士,深入瞭解各國走向民主共和的歷史。他創辦報刊雜誌《新青年》,推崇馬克思主義,號召廣大青年在混沌中自立,於昏暗中覺醒。只有擁有獨立的人格,才能創生偉大的思想!

自強,方能圓夢。影片的一個鏡頭中,延年、喬年身着被血浸透的衣衫,拖着沉重的腳鐐,微笑着向前走去,道路的盡頭是煙火人間。被捕寧死不跪,救國絕不後退!以身許國,至死無悔!他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纔是中國青年應有的拼勁與擔當!無獨有偶,中國的億萬青年也在向着光明不斷邁進。無數的遊行接踵而至,五四運動“罷課”“罷工”“罷市”,這無不彰顯着中國青年的自強精神與救國決心。“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着死,絕不下跪!”中國人民的聲音,響徹雲霄!

“生當盛世,當不負盛世”。從古至今,自立自強都是歷史發展中亙古不變的旋律。數百年前,他們以此喚醒祖國,數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也應以此續寫光輝!請,篤信一個夢!

by:張柳瑩

篇十七: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這個暑假,我追了一部劇——《覺醒年代》,對偉大的先驅李大釗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第一次瞭解李大釗,是學習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李大釗先生的女兒李星華回憶父親從被捕到就義的悲壯歷程。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崇高偉岸、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這次看完《覺醒年代》,李大釗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僅僅是仰望中的高大,而變得更加豐滿、真實。

李大釗先生平易近人。他一出場,身穿長袍,戴着眼鏡,坐在一羣留學生中,和年輕人討論着國家大事,呼籲學子奮起“倒袁”,拯救國家。

李大釗先生敢於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當他聽到陳獨秀先生說“中國沒救了”時,立即進行反駁,表明自己的觀點,堅信國家有光明的未來。

李大釗先生胸懷寬廣。雖然在對國家未來的辯論中有不同見解,在陳獨秀先生被一羣學生圍着毆打時,他還是挺身而出,掩護陳獨秀先生逃出,並且在知道對方真正意圖後,和陳獨秀先生成爲朋友,還把自己的大衣送給了陳獨秀先生。

李大釗先生關心民衆疾苦,深愛自己的孩子。當一位母親在大街上乞討,希望得到一些醫藥費給孩子治病,李大釗先生站了出來,幫這個窮苦的家庭交上了醫藥費,當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時,他又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懷錶等放到了當鋪;當李大釗先生的一位學生因爲缺錢而上門求助,希望能得到資助時,李大釗先生不顧自家的情況,毅然爲學生湊齊學費,卻差點和自己的孩子毀約,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去吃一頓涮羊肉。

李大釗先生,既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先驅,同時又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普通人。

篇十八: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王泳圳

“在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於砥礪奮鬥,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的理想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這是習總書記在五四運動百年紀念活動中發表過的擲地有聲,震撼人心的青春寄語,它鼓舞了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使他們爲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更加堅定。

從百年滄桑到百年復興,自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起。在以陳獨秀爲首的先進知識分子的引領下,中國青年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探索,尋找救國的“藥方”,最終他們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在當時病入膏肓的中國,這幅藥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孫中山先生口中的“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國家”,這一現象逐漸消失,它使中國有了星星之火,最終得以燎原。

《覺醒時代》還特別突出了陳延年、陳喬年,以及北大的莘莘學子。這是青春的味道,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這一批批新青年,在爲國家解憂分憂。

《覺醒年代》還告訴了我們,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用來拼搏的,用來綻放的,是勇立潮頭唱大歌,敢持彩練當空舞的青春激情。如今,山河無恙,歲月靜好,老一輩的夢想實現,但是如今的中國青年少了一種激情,他們不再知性勃發,開始變得頹廢,開始虛度光陰,開始自以爲是。

青春很短,轉瞬即逝,所以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爲指導,廣泛傳播,強抓實幹,以迎難而上的心態面對一次次的困難與挫折。只有這樣,才能繼承和發揚上一代人的精神,在青春中發光發熱。

每個時代。都是一場長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的接班人。在這跨世紀的接力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有

披荊斬棘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斷回報祖國,回饋社會。

篇十九: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再差的酒也能在細品中被感受到甜香;再好的酒在口感苛刻的人嘴中也會有泥土的腥臭味。酒的優劣只是醉與醒的人的主觀感受,不但是酒,許多事物也若此。

在太陽的暴曬和熱風的歡迎下,我穿過拙政園的大門,走向黑壓壓的人羣。老人們的閒談,青年人的爭論,孩子的哭鬧瞬間涌入我的耳朵,讓我只感到腦中“嗡嗡”的響着,沒有一刻停止。隨着人羣往往向前挪步,太陽愈發熾熱,讓人覺得頭髮昏。

在小橋流水的倒影中只剩下了磨肩接踵的遊客;九曲十八彎的小路早已充滿了遊人,沒有了意外的驚喜感;透過長廊多格窗向外遠眺,映入眼簾的只有門口着五色參雜衣服的人羣在緩緩蠕動。

園林難道就是這樣的嗎?心中憤慨的想着,臉早就因太陽和熱風而發紅。

傍晚,下起了小雨。從出口處的小窗看到人們都紛紛離開,我借了一把把手雕花的竹傘,撐開,想回去再看看。

初露的月將雨都染上了一絲淡淡的銀色,好似有一根根極細的針扎向傘面,帶動整把傘起起伏伏。一整天的燥熱好像也被抖落了,只感到空氣中充滿了清涼的水汽。穿過狹隘的通道,眼前的空曠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透過長廊的格窗向外看去,遠處霧濛濛的山脈好似鑲在窗裏的山水畫。低頭向下看,水中的月正擴張着它光暈的領地,幾個星只得在遠處悄悄閃着光,讓人一時間分不清哪個是水,哪個是天?是在天上,還是在水中?只知有漣渏在月與星間擴散。

在這充滿美的一瞬間,世界都好像靜了,只剩下雨在月下奏着它們自己的小調。

好似有幾滴雨透過傘紮在我的頭上,帶來清明,似大醉初醒。一場雨改變的絕不是園林,而是燥動的內心啊!

一場雨打醒了昏醉的人,還我一段清醒,更打落了院中桃花,留下空氣中的香甜,似一碗桃花酒。

篇二十:絕醒年代觀後感600字

愛國愛黨艱苦奮鬥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一部電視劇《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深深震撼了我。不知你是否和我感受一樣呢?一起來看看吧。《覺醒年代》是一部愛國題材電視劇,它主要講述革命領袖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爲革命爲中國發展而奮鬥的故事,是一部重大改革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李大釗,李大釗“雙面”的人格,剛好印證了一件事:他的腦海裏永遠都在思考着如何救國救民,如何找到那條正確的覺醒之路,只要能夠朝着這個方向前進,他無所顧慮。

通過觀看《覺醒年代》,我們國小生應該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爲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跟黨走,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志存高遠勇立鴻鵠浩志。人生因爲有理想而輝煌,因爲有理想而有意義,生活因爲有理想而豐富多彩。有了理想,奮鬥纔有目標,有了信念,人生纔有航向。

作爲少先隊員的我們要有少先隊員的理想和擔當。想要實現我們的理想,就要做到樂學善學,勤於反思。樂學就是好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我們青少年最重要的任務,認真而努力的學習是學生肩負的責任。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想方設法讓自己愛上學習,勤於反思,樂於求知,那麼我們何愁成績不能提高?前途不能光明?不能成爲國之棟樑?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強。五四風雷激盪百年,青年中國風華正茂。少年當有夢想,以奮鬥砥礪前行。同學們,珍惜當下的生活吧,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讓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傳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wrm4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