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覺醒年代觀後感(精選10篇)作文

覺醒年代觀後感(精選10篇)作文

篇一:覺醒年代觀後感

覺醒年代觀後感(精選10篇)作文

郭潤霖

古今多豪傑,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救國、救民之水深火熱。——題記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個動盪不安,時局不穩的年代,卻也是中國人民在黑暗中覺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來,整個民衆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國許許多多的有識之士踏上了探索國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這樣一個時代,無數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國,力圖“求一可愛國家而愛之”。爲了啓發民衆的思想覺悟,也爲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創一個嶄新的國家,陳獨秀先生首當其衝。他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創辦《新青年》,掀起了現代中國思想啓蒙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像一滴晶瑩的露珠,落在了中國這棵乾枯的小樹苗上,使其得以復甦,甚至開出燦爛的花。而作爲新文化運動的“領頭羊”,陳獨秀不忘初心,不負重託,以驚人的才華和毅力,宣傳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話文白話詩。

“如今我們回來了,請你們看分曉吧!”這是胡適之說過的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我們”——中國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們回來了,他們將要獻身於國家,爲國家的尊嚴、人民的生存而奮鬥!那些欺辱中國人、瞧不起中國的人們,請你們看看吧!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要醒過來了,它一定會成爲世界強國,成爲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每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爲英雄是因爲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一百年前的中國,有正直的易白沙、憂國憂民的李大釗、棄醫從文的魯迅;如今,有我們!

我將無我,不負國家。我們身爲青少年,應該好好學習,不負韶華。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待,不辜負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報效祖國。我堅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一定會強大起來的!

篇二:覺醒年代觀後感

王俊傑

國民之思想,國家之制度,民主和科學是覺醒之年代焉。

——題記

《覺醒年代》光聽名字就使我很有感觸,覺醒年代並非高層官員的覺醒,而是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藝術地再現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羣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

對於救中國,使國民覺醒是當代新青年的責任。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有無數愛國青年,比如留學日本的李大釗,他是一位徹底的反封建鬥士,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常以筆代情,以文帶心,把自己的思想融在白紙黑字之間。他雖然身在日本,深知國內形勢嚴峻,而自己的手稿又常常面臨日本學生的撕毀,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大釗仍心繫祖國,堅守自己的愛國信念,還不斷呼籲身邊的愛國青年覺醒,正所謂: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一直在國外研究新思想的仲甫先生——陳獨秀,回國後卻遭到自己兒子的厭惡。誤以爲他是貪生怕死,甚至要與他斷絕了父子關係,但陳獨秀卻始終堅持,從表象抓住事情的本質,化悲爲樂,換角度思考,不畏坎坷堅守信念倡導新思想運動,讓國民覺醒。真是人如其名,陳獨秀這也是覺醒之青年,他是全國青年的榜樣,千事萬事想不通,只有他一枝獨秀。

“改造中國,首先要改造國人的思想,提高國人的素質,要想光復中華。昔日之輝煌,首當其衝的要造就一代新人,”這是陳獨秀先生的一句話,我認爲也是覺醒年代的目標,陳獨秀先生等愛國青年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管形勢有多麼嚴峻與複雜,用《覺醒年代》裏的一句話說就是“不敢擔當,就是失職”。

立堅定信念,立頑強意志,是懷大志者之所爲。

篇三:覺醒年代觀後感

覺醒時,光明至。

《覺醒年代》的熱播,向我們展示了先輩爲中華之流起而做出的不斷探索,帶我們重回了那個國人奮鬥,滿腔熱血的黨醒年代。思想覺醒時,吾國光明至。100年前的今天,餓殍遍野,漫天飛雪的河岸邊、兩位偉大領袖道出建覺立業之必要性,面對難民慘狀,國家之悲哀民衆悲憤的控訴,他們意識到,建立一個人民滿意的政黨之急迫性,由此開啓了中國共產黨的輝煌之路,結陰霾籠罩的神州大地,拔開雲層,透見一絲光明。

想當年,瀛寰遍哀,民不聊生。看當下,生活富足,談笑風聲,他們說到了,他們也做到了,此後的中國,宛如一頭覺醒的雄獅,經歷了任人欺辱。卑躬屈膝的恥辱歷史後,它發出一聲振耳欲聾的長嘯,獨自屹立在也界東方,且看那個年代,唯有民衆之覺醒了,才能找到一條救亡圖存的道路。革命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爲了人民,爲了祖國,他們肩負起歷史的重任,建立起中國共產黨,使中國革命的面貌渙然一新。

唯有覺醒,才能耀我中華,“覺醒”二字,前半段是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史,後半段是要變革,要富強的抗爭史。覺醒,不單單只是一個人的覺醒,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覺醒,五四風雷青年熱血沸騰的口號響初城市每條街道,南湖遊船陣陣歌聲飄往大街小巷,抗日戰爭一聲聲炮響擊碎人們迷茫的幻想,一個人醒了,一個民族醒了,一個國家醒了。是“埋骨何須桑樣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壯志豪情,是“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偉大氣節,他們帶領無數中華兒女擺脫思想的枷鎖,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無論是革命往事,還是當今現實“覺醒”二字始終貫穿着我們的精神生話。無論何時何地,它永遠是我們要想長久興盛的精神指引,若無覺醒,那最終仍將重蹈覆轍,

覺醒時,光明至,一百並、年前先烈們的英勇往事如今仍值得我們歌訟,永遠不要忘記覺醒,永遠不要甘於落後,心中永懷廣大人民,胸中始終有報國之志、因爲覺醒的年代,是最好的時代。

篇四:覺醒年代觀後感

《覺醒年代》可謂家喻戶曉,早在幾星期前,我已讀完,卻深深地受其震撼,若說看時的震撼如火一般熱烈,撲面而來,讓人頭皮發麻,那看完後的回味就水一般,奔涌不歇,浩浩蕩蕩,屬實回味無窮。

劇情我就不再多說,最讓我讚歎的就是劇中人物的演繹和塑造,若說劇中最喜歡的人物,那可非大釗先生莫屬。最開始認識他只是在國小語文課本里,其女兒寫的一篇文章,那時還小,只知道在柯恩上傻傻地做批註“表現了他的沉着冷靜”……再次相遇就是歷史課本上的“人物描寫”,只幾句話介紹,在《覺醒年代》中才算時真正熟識。我以爲的大釗先生是嚴肅的,一絲不苟的,可他更是平易近人的,他會讓孩子騎在背上玩,會借給學生錢,會與工人朋友相談甚歡,他是中國最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的人之一。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可以算是我的“男神”。有一種人,你越瞭解他,你就會發現他越來越好,大釗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他既可以和新文化的領袖、北大校長等大學問家侃侃而談,也可以和最普通的工人朋友們相談甚歡,若可以回到他那個時代,我一定向大釗先生恭恭敬敬地行個禮,也叫一聲“大釗先生”。

讓我所受震撼的便是青年一代,陳延年、陳喬年可成了多少人的意難平,兩個年輕的小夥子,自力更生,搬沙袋、賣書,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見過黑暗的社會,可依舊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依舊想着要精忠報國,願爲了祖國獻出自己的一切。可他們卻早早犧牲,一個29歲,一個26歲,都在青春年華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在英勇就義時,他們的眼中依舊是明亮的,有光的,也有希望。在安徽有一條路叫作“延喬路”,有人獻花,有人寫了一張紙條,上面是“前輩這盛世如您所願”。也有一個人,讓我印象極爲深刻,郭心剛原本也是一個愛國青年,他已經有了女朋友,準備畢業後就結婚,可誰曾想在聽聞巴黎和會失敗的消息後,他一夜白頭,最後在五四運動時,吐血身亡,我深深地感到惋惜,一位青年,他對祖國是懷着多麼大的感情,才能做到一夜白頭,還有很多人物,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也就是這個共同點,使他們聚在了一起,爲中華崛起而奮鬥。

縱觀歷史,我對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你隨手翻的幾頁歷史書,可能就翻出了一個人的一生,歷史由人組成,也闡述着一個個人。

篇五:覺醒年代觀後感

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陪我看了一部電視劇——《覺醒年代》。對於我這個平時只愛看動畫片的小女生來說,電視裏的故事跟我以前看的動畫片完全不一樣,也跟我們現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樣。

我一集一集看,爸爸媽媽一集一集跟我講裏面的故事,我逐漸知道了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一批革命先輩,知道了“南陳北李”爲了建立中國共產黨傾注了心血、付出了生命,也知道了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爸爸告訴我,陳獨秀和我是老鄉,他的媽媽也姓查,我一下子感到很自豪,不知不覺中對陳獨秀一家也親切起來,更加關注陳獨秀一家的故事了。當我看到陳獨秀的兩個孩子陳延年、陳喬年烈士英勇就義時,不禁流下了眼淚。他們曾經是那麼可愛,那麼堅強勇敢,但是不到三十歲卻犧牲在革命的道路上,血染面孔不見未來。1927年29歲的陳延年被捕,他直立不屈,誓死不跪,站着從容就義,被劊子手亂刀砍死。一年後,26歲的陳喬年也寧死不屈,被殘忍殺害,就義前他大聲地說“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我想,我現在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不就是享受着他們用生命爲我們換來的幸福麼?

聽爸爸說,在我們合肥有兩條路,分別是“集賢路”與“延喬路”。“集賢路”是以陳獨秀墓地所在地集賢關命名的,“延喬路”是爲紀念陳延年、陳喬年兩位烈士而命名的。兩條路相伴相依,雙雙通往繁華大道。爲了緬懷革命先烈,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延喬路,延喬路兩側綠樹成蔭,路邊有陳延年、陳喬年的人物介紹,在展板下方,放滿了鮮花,我也將帶來的鮮花擺好,恭恭敬敬地敬了個禮,以此緬懷兩位革命先烈。順着延喬路就走到了繁華大道,路上媽媽對我說,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生活。我默默地記在了心裏,我知道如果沒有陳獨秀、李大釗、陳延年、陳喬年等一批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哪有我們現在的繁華大道。習爺爺教誨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爲學生,強身健體、好好學習就是我們的初心與使命。

看了《覺醒年代》後,我更加堅信了決心,作爲新時代的接班人,一定要時刻牢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傳承紅色基因,好好學習,奮發圖強,長大以後以自己的行動報效祖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篇六:覺醒年代觀後感

記得來時路,不忘夢歸處

楊文博

《覺醒年代》講述了從1915年《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這短短六年,是有志青年爲了滿目瘡痍的國家尋找出路的六年,是開啓民智、啓迪民心的六年,是打破黑暗、尋找光明的六年。從新文化運動的震盪、五四運動的那一腔熱血,再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風雨如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抹晨光,一切煥然一新。

《覺醒年代》中有一張海報讓我記憶深刻,海報中陳獨秀掩面而泣,李大釗目光堅毅的看向遠方。我想彎腰是體恤這個落後羸弱的國家,昂首是挺起中國人的脊樑。觀看這部劇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鮮活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將我們帶入到那個的年代,回望中華艱辛覺醒歷程。他們明明可以苟且偷生,可以過着體面的生活,但他們卻選擇爲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因爲這部劇讓我銘記那些歷史上逐漸模糊的英雄,還記得那條名爲“延喬”的路嗎,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那時走向車站的他們,還不知道生命只剩下短暫的幾年。那時走向刑場的他們,所見還滿是血雨腥風的黑暗。世上從來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生逢亂世,即使命運如螻蟻,但仍有人心向光明。“陳延年,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革命烈士,1927年在上海被捕,寧死不跪,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時年29歲。”這是《覺醒年代》爲陳延年寫的最後一段話。畫面中的陳延年,臉上、身上都是受過酷刑留下的血痕,但始終面帶微笑,眼神中像有星光一樣堅定、從容,閃爍着信仰與理想的光芒。“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着死,絕不下跪。”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肉體已逝,脊樑仍在。這一刻,足以震撼到我,我無法想象是怎樣的意志或者理想信念堅持着他們英勇赴死。

一百年的時間足以讓每一個回望歷史的人感受到歲月的轟鳴起伏、世事的滄海桑田。那些歷史中他們的故事,在我們的每次品味中,仍舊澎湃如昨日。

青年覺醒,山河激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作爲新時代的少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做這世間的光。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與天不老,與國無疆。

篇七:覺醒年代觀後感

青春的底色是愛國

“少年的肩上有清風,明月和國家擔當,挑起時代的脊樑,而我的信仰一旦確立了,絕不動搖!”

——題記

民國初年,正值新舊交替,各種新舊思想碰撞。中國猶如一頭沉睡的雄獅,在睡夢中等待一盞明燈的指引,指引其重振雄風。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蔡公說,這正是一個人才聚集的時代,不斷有文人雅士,青年學生,從全國四面八方涌現,只爲拯救他們這個支離破碎,危在旦夕的國家。於是,五四運動爆發了。

那是一段崢嶸歲月,也是一個悲慘年代: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軍閥割據混戰,民族沒有希望,國家沒有主權,政府腐朽無能,百姓無動於衷,放眼望去,滿目瘡痍……“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這出自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那樣吃人的年代,是多麼的讓人痛心。而那羣人,他們卻立志要讓中國成爲中國人的中國!無疑,他們是偉大的。

作爲後輩,看完《覺醒年代》,我的感悟非常深刻,我會回想起那個年代的先烈們,深沉地道一聲感謝。生逢亂世,或是沉睡,或是覺醒。數以萬計的仁人志士,肩扛道義,他們要喚醒中國全體人民的覺醒,喚醒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

以前,對守常先生和仲甫先生的印象只侷限在歷史書上,他們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對豫才先生的記憶,也僅僅是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那個筆鋒犀利的作家;對德潛先生的瞭解,也只是錢學森的父親;對孑民先生也是隻知其名罷了……如今,這些只停留在表面的人物,通過《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在我心裏成了保家衛國,有血有肉的大英雄——

仲甫先生會和農民工們一起過春節,工人們便笑話他,“瑞雪兆豐年,獨秀寫春聯”,他也會淘氣地把磕完的瓜子扔到蔡公面前;守常先生會時時接濟自己貧窮的學生,會被自己的夫人親切地稱爲“憨坨”;豫才先生會在烈日炎炎下舉着一塊“幹不了”的木牌在教育局門口表態……魯迅的浩浩蕩蕩,辜鴻銘的固執傲嬌,陳家倆兄弟的捨己爲國,讓我看到了歷史書上那些人物,不曾表現出來的可愛的一面。

回望那一段覺醒年代,已過百年,議酣血熱,精神如畫,敢作敢爲,揮斥方遒,天真赤誠,朝氣蓬勃,那纔是青年人該有的模樣。我們青年應牢記歷史,不負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隨着中國共產黨成立,影片即將落幕,復興之路在腳下延伸,歷史的機遇就在眼前。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更應矢志不渝,繼承前人之智慧,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

如今,中國共產黨成立已有百年之久,歷史的先人們一定在暗暗欣慰,而吾作爲青春之少年,心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篇八:覺醒年代觀後感

盧欣宇

最近,與父母一起觀看了電視連續劇《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編排的優秀電視連續劇,主要講述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時期,學術界中偉大的新文化領袖,啓發民衆的心智,激發民衆的熱情,帶領各族各界民衆掀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思想解放運動。

這部劇中的每一集,我都懷着與那個時期的青年一樣激動澎湃的心情去觀看的。採用電視劇的形式,將那些寫在書本上毫無生氣的記載,一幕幕的表現出來,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滋養。活潑生動的人物形象更能讓我感受到革命的偉大。

有人說,自打鴨片戰爭那會兒,中國人民就開始睡覺了。之後的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內戰,以及一系列喪權辱園條約的簽訂,更是讓中國人開始變得麻木不仁,習慣了這個“人吃人”的社會。

然而,總有人在黑暗中努力地透出一絲光亮,希望通過學習西方的武器,制度,來拯救中國,於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可無奈,中國人太消極了,中國太黑暗了,僅有武器和制度不足以挽救這個即將沉淪東方大國。

於是,歷史將時代的重任交到了思想革命者手裏,挑擔的這個人叫陳獨秀。就這樣,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思想革命正式拉開了序幕。

1915年,陳獨秀創辦了《新青年》雜誌,並發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從此挑起了“科學”和“民主”兩面大旗。他說:“科學與民主是人類社會進步之兩大主要動力。”

很快,他將目光轉到了青年身上,堅信他們一定能夠改造思想,改造社會,擔起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於是,他以《新青年》爲雜誌名,大量出版對青年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如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魯迅的第一本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號召青年改造思想。洗滌靈魂,推翻舊社會。

陳獨秀成立新青年編輯社後,廣招人才,招納賢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實行“同人編輯”的同時,爲北大吸納了大批人才,積極從事教育事業。

在那個時代,《新青年》和新青年猶如一顆種子,生長出思想革命的果實;猶如一把利刃,直刺向黑暗的社會;猶如一團火種,毀滅黑暗,照亮光明。

他們徹夜苦讀,決心探索出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們振臂高呼,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他們向上向善,充滿青春之朝氣;他們自強不息,拼搏在那個覺醒的年代。

因爲他們身處那個覺醒的年代,他們正朝氣蓬勃,他們不救國,誰來救國?

因爲他們肩負住人,他們要改造思想,要獨立人民的思想。自由人民的精神。

因爲,他們知道,他們生則國家生,他們死則國家死,他們覺醒,國家亦覺醒。

篇九:覺醒年代觀後感

董丹蓉

《覺醒年代》是一部慶祝黨成立一百年的優秀電視劇。

開始時我對《覺醒年代》並不感興趣,因爲我基本上不看電視劇,怕看上癮,但因爲是學校要求,所以不得不從命。可接觸之後,我才知道這部電視劇和那些無腦電視劇之間的區別,它不會讓你上癮,卻會讓你喜歡它。

《覺醒年代》整個劇情(雖然還沒有看完)都很精彩,將新文化運動以及黨的成立等事件,以生動的劇情展示出來,讓我們看到的不再是書本上無聊的知識,而是活靈活現的人物故事。

我最喜歡《覺醒年代》中演張豐載和劉一品的兩位演員。因爲演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其實相對於演張豐載他們這些守舊的人來說簡單。演員本人並不是復古派,而是當代中國的青年,是嘴裏說着,手上寫着白話文的新青年。可這樣的一些人,卻要去飾演守舊派、復古派的人物,談何容易。但他們做到了,他們把這些活在歷史上的人物演的活靈活現,給人感覺就像他們又活了。每次看到他們在做壞事,我就想衝上去揍他們一頓,讓他們的腦袋清醒一下,看清歷史發展潮流,不要再阻擋新文化前進的步伐。演員臉上的每一個表情,都控制得相當好,都很到位,讓人不得不稱讚他們。

《覺醒年代》中所給的一些特殊的景物的鏡頭,都蘊含着深意,比如李大釗到上海逃難時,有一個鏡頭是橋邊將木樁連起來的鐵鏈。我就在想,爲什麼特意給了鐵鏈一個鏡頭呢?是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後來突然想到了前面的窮苦人民,就幡然醒悟了,原來這些鐵鏈,便意味着被困在各種帝國實力,官僚資本主義勢力中的中國。意味着別囚禁在亂世中找不到出路的中國人。更意味着枷鎖!

《覺醒年代》讓我們瞭解到亂世中的中國,讓我們知道了當時的中國人是如何衝破枷鎖,找到救中國的一劑良藥,

我非常期待《覺醒年代》後面的精彩內容。

篇十:覺醒年代觀後感

李梓琦

在今年這個漫長又炎熱的暑假,我看了一部電視劇叫《覺醒年代》,裏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視劇主要講述一百多年前,以陳獨秀、李大釗和胡適爲代表的知識青年們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他們爲了救世濟民,不怕犧牲,不畏艱難,慷慨赴難,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那個時代知識青年的熱血擔當。

整部電視劇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陳獨秀的兒子陳延年和陳喬年兩個人。在那個動亂的時代,他們和我年紀相仿,卻承擔了太多不該承擔的責任。他們不依靠任何人,自己自立自強,勤工儉學,發憤圖強,完成了學業,他們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理想,最終也是爲了國泰民安,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作爲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我深深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同時,我們也要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從小立志,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vez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