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精選8篇)作文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精選8篇)作文

篇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精選8篇)作文

[A7技術支持的總結提升]這個微能力點和前面的A5、A6以及A8一樣實際是在考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教學,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的能力。

信息化提了這麼多年,簡易的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爲一種常態,故這幾個能力在30個微能力點中顯得相對簡單。

該能力點在測評考覈時,要關注信息技術資源的運用及運用的效果。

教師合理應用信息技術資源或工具開展課堂總結與提升活動,從而

提升知識鞏固的效果

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整體理解與應用

幫助學生更爲直觀地理解和發現知識之間的關聯

幫助教師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鍼對性指導

有助於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掌握聯繫、歸納、對比等總結方法

本期繼續就三個方面對[A7技術支持的總結提升]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A7技術支持的總結提升]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教學設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課堂實錄片段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需同時出現教師和學生。

三、教學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片段][教學反思]共三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教學設計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教學設計:請提交一份課堂講授環節的教學設計,需包括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及分析、教學對象及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所選技術以及技術使用的目的等。

優秀等級評價指標爲:

教學設計要素完備,表述清晰,設計科學合理;

技術的支持作用與總結提升目標高度一致,意圖明晰、可行;

技術應用有助於幫助學生整體理解知識,並建立知識間的關聯;

爲學生體驗和掌握總結提升方法創設了學習機會;

技術工具的選用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與借鑑。

從指南中和評價標準可知[教學設計]要包含以下要素:

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及分析|教學對象及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所選技術|技術使用的目的

注意:在這裏要特別注意[技術使用的目的]相關描述,要結合主題、內容以及學生特點清晰地闡明瞭技術工具選用的目的,以突出技術使用的有效性,即:

技術的支持作用與總結提升目標高度一致,意圖明晰、可行;

技術應用有助於幫助學生整體理解知識,並建立知識間的關聯;

爲學生體驗和掌握總結提升方法創設了學習機會。

[課堂實錄評價標準]

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課堂實錄:依據上述教學設計,選取課堂代表性實錄片段(需同時出現教師和學生),視頻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優秀等級評價指標爲:

技術應用有助於教師發現學習問題、實施針對性指導;

技術應用能夠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技術能夠促進學生形成知識的整體性概念;

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內容的總結提煉過程中,體驗了聯繫、歸納與對比等總結方法;

技術支持的複習鞏固活動效果明顯;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嫺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學習與借鑑價值。

課堂實錄要注意哪些問題?

依據教學主題的。即與提交材料的教學主題要相符;

選取課堂代表性的實錄片段。所謂代表性就是指視頻呈現所使用的技術是有效的,要能體現技術的運用過程,能達成使用目的的教學片段。

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教學反思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教學反思:該講授活動實施效果如何?信息技術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進的地方?請就教學設計與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A7技術支持的總結提升]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更多地體現在學習活動和課堂小結過程的需求當中:

支持實現總結提升教學目標的信息技術工具可能有演示文稿、表格、時間線、WORD、在線測試平臺、思維導圖等等。例如:

利用即時反饋、在線測試等工具提升複習鞏固的效率,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利用表格或時間線來梳理歷史事件,掌握事件發生的歷史脈絡;

利用思維導圖等方式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結構化和可視化的梳理,通過多元化表徵方式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或讓每個學生用思維導圖或其它工具進行知識整理,感受對知識的多元理解視角,形成個人的知識框架與結構。

篇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會收集或自己設計製作大量的數字教育資源。測評[A4數字教育資源管理]這個微能力點,就是要提升教師有序管理數字教育資源、形成屬性和特徵豐富的數字資源庫、提高資源檢索效率和利用效率及依據教學目標有效整合多種信息資源的能力。

該微能力點要求不高,但測評的有些要求,往往被教師忽視。

本期繼續就教師關心的三個方面對[A4數字教育資源管理]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A4數字教育資源管理]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兩項:

一、成果展示

提交文件格式:圖片或附說明的圖文混版文檔。

二、方法介紹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成果展示]和[方法介紹]共兩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成果展示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成果展示:展示你日常所用兩個資源管理文件夾(電腦本機或網絡存儲均可)截圖,每個文件夾資源的呈現至少包括三級,且呈現資源豐富,分類合理,命名採用了一定的規則,管理系統有序。

從指南中顯而易見[成果展示]要包含以下要素:

展示兩個電腦本機或網絡存儲資源管理文件夾截圖;

每個文件夾資源的呈現至少包括三級;

呈現資源豐富,分類合理;

命名採用了一定的規則,管理系統有序。

[方法介紹評價標準]

優秀

工具操作嫺熟;

結合教育教學需求詳細描述了資源管理工具的使用過程;

分享了資源命名、分類存儲和資源檢索等使用方法和經驗,具有較高的借鑑和分享價值;

對比分析了本地資源管理與網絡資源管理的區別;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解說明確到位,無冗餘信息。

合格

工具操作流暢;

簡要說明了資源管理工具的使用過程和使用方法;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

方法介紹視頻要呈現的內容有哪些?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方法介紹:以視頻形式記錄一種資源管理工具(如網盤、雲筆記等)的使用過程,描述時需同步介紹具體操作,必要時說明操作緣由,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從指南中可知方法介紹視頻要包含以下要素:

記錄一種資源管理工具(如網盤、雲筆記等)的使用過程,描述時需同步介紹具體操作,必要時說明操作緣由;

分享了資源命名、分類存儲和資源檢索等使用方法和經驗;

對比分析了本地資源管理與網絡資源管理的區別(合格不要求);

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數字資源命名

命名時儘可能詳細地標註資源屬性。如課件資源命名需體現課件的教學範圍、試卷資源命名應體現年份或學期、地域或校名、年級或學段、考試類別、教材版本、學科名等。

數字資源分類

分類可根據內容、面向對象、任務等維度進行整理。如教師可以將自身製作的學科數字教育資源與收集到的學科資源進行整合,將課程標準、教材、教案、製作和收集的數字教育資源等進行有機的結合,有利於對本學科數字教育資源的再開發和再利用。

數字資源檢索

將紙質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有利於資源的長期保存和檢索應用,利用雲筆記的標籤功能和快捷方式功能能夠便捷的查找和獲取資源。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A4數字教育資源管理,可藉助的技術工具主要有:

系統自帶的資源管理器;

網盤:如百度網盤、釘盤、騰訊微雲等;

雲筆記:如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QQ空間等;

截圖工具:截圖工具衆多,本人認爲最好用的當屬[FSCapture]了。

篇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A5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這個微能力點在30個微能力點相對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沒有按測評要求使用信息技術,二是信息技術使用牽強,爲技術而技術,並沒有體現出信息技術在導入環節中的作用。

就這個能力點的測評考覈要始終關注技術運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就[能力描述]中分析其最重要的關鍵詞是:合理。

教師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並實施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從而

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讓學生感到切身相關,認同學習目標

建立所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間的關聯

幫助建立學習信心、獲得學習成就感

奠定良好的課堂學習基調

本期繼續就三個方面對[A5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A5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問題描述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課堂導入設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三、課堂導入片段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超過5分鐘。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問題描述]和[課堂導入設計][課堂導入片段]共三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問題描述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問題描述:針對日常教學中的某一主題,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對象,用簡短的語言描述當前課堂導入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藉助信息技術改進課堂導入的必要性。

結合以上要求,在問題描述中要着重描述的是藉助信息技術改進課堂導入的必要性。也就是要從以下幾個面進行描述:

導入目的

媒體資源

技術工具

導入描述:1。當前課堂導入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2。藉助信息技術改進課堂導入的必要性。

[課堂導入設計評價標準]

優秀

給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引導;

導入目的明確清晰,闡釋充分,契合教學主題和學習需要;

導入環節設計科學合理,媒體資源的應用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能夠很好引入教學內容,有效支持導入目標達成;

媒體資源/工具的應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有學習與借鑑價值。

合格

給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引導;

導入目的明確清晰,契合教學主題和學習需要;

導入環節設計較爲合理,恰當應用了媒體資源,能夠很好引入教學內容;

媒體資源/工具選用合理、應用方式可操作性強。

課堂導入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課堂導入設計:針對選定的主題,請提交一份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課堂導入設計,須清晰地說明導入目的和媒體資源/工具。

從指南中可知課堂實錄中要注意以下內容:

清晰地說明導入目的;

清晰地說明媒體資源/工具

要注意導入的內容與形式一定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要有助於學生找到學習內容與預期學習目標的關聯

[課堂導入片段評價標準]

優秀

導入片段清晰完整,與課堂導入設計充分對應;

針對教學主題選用的媒體資源/工具恰當,具有創新性;

學生學習注意力與興趣得到充分激發,奠定了良好的課堂學習基調;

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導入的效果顯著,具有示範和學習價值;

教師技術操作嫺熟,媒體應用準備充分。

合格

導入片段清晰完整,與課堂導入設計一致;

針對教學主題選用的媒體資源/工具恰當;

學生學習注意力與興趣得到一定激發;

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導入的效果良好;

教師技術操作熟練。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課堂導入片段:提交與課堂導入設計對應的課堂導入實錄片段,一般不超過5分鐘。

只要前面兩個按要求做好了,導入片段只需注意一下時長不超過5分鐘即可,這對老師們來說不是難事。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A5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更多地體現在學習資源和技術工具的需求當中,常見的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方法:

一是利用音頻導入

這裏需要的工具就是音頻播放類,如:PotPlayer等。

二是利用圖片導入

這裏需要的工具就是圖片查看軟件,或者把圖片插入到演示文稿中,此類工具大家都已瞭然於胸;

三是利用視頻導入

這裏需要的工具就是視頻播放類,如:PotPlayer等。

關於音視頻類播放工具,強烈推薦大家使用PotPlayer這款小巧的播放器。

一、PotPlayer全免費

二、PotPlayer有綠色版,無需安裝

三、PotPlayer不帶任何廣告

四、PotPlayer自帶加載字幕功能

五、PotPlayer具有快進和慢放調節功能

六、PotPlayer支持片段截取和片段循環播放功能等

篇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A8技術支持的方法指導]能力點旨在考查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多媒化、情景化、數字化等特徵進行準確示範、及時反饋、豐富練習情景,進而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

如寫作方法、閱讀方法、推理演算、調研分析、動作技能、實驗操作技能等,從而提升學生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成效,並讓學生成長爲自主學習者。

該能力點與[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很容易混淆,在測評考覈時,要特別注意。該能力點更多的是關注技術的應用是否起到了方法示範和提升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方面,而[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的側重點是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

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或資源支持寫作表達、推理演算、調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學,從而

清晰、準確地進行方法示範和指導

創設更爲豐富、適切的方法體驗、習得和遷移的情景

有助於檢驗學生方法掌握的情況

提高教師反饋與指導的效果

知道了A8與A6的區別,我們再理解[實踐建議]就不難了,例如: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英語類APP可以有效創設購票情景,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在購票與退票中的英語表達技巧。

這裏是讓學生掌握利用APP進行英語表達技巧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

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幾何畫板的過程可視化功能爲學生清晰地演示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演過程

這裏是讓學生通過教師示範,掌握利用幾何畫板工具進行數學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

在人文社會學科中,學生藉助問卷星平臺開展問卷調查有助於體驗完整的問卷調研過程和方法

這裏是讓學生通過調查活動,體驗完整的問卷調研過程和方法。

本期繼續就三個方面對[A8技術支持的方法指導]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A8技術支持的方法指導]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教學設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課堂實錄片段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需同時出現教師和學生。

三、學生體驗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或[音頻],視頻時長不少於2分鐘。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片段][教學反思]共三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教學設計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教學設計:請提交一份課堂講授環節的教學設計,需包括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及分析、教學對象及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所選技術以及技術使用的目的等。

優秀等級測評指標爲:

教學設計要素完備,表述清晰,設計科學合理;

技術的支持作用與方法指導目標高度一致,意圖明晰、可行;

技術有助於突破重難點問題;

技術能促進學生對方法的應用和遷移;

技術使用方法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與借鑑。

從指南中和評價標準可知[教學設計]要包含以下要素:

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及分析|教學對象及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所選技術|技術使用的目的

注意:在這裏要特別注意[技術使用的目的]相關描述,要結合主題、內容以及學生特點清晰地闡明瞭技術工具選用的目的,以突出技術使用的有效性,即:

技術的支持作用與方法指導目標高度一致,意圖明晰、可行;

技術有助於突破重難點問題;

技術能促進學生對方法的應用和遷移。

[課堂實錄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課堂實錄:依據上述教學設計,選取課堂代表性實錄片段(需同時出現教師和學生),視頻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優秀等級測評指標爲:

技術的應用有效優化了教師的示範與指導過程,反饋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學生在方法理解和練習過程中參與程度高;

教師有意識創設學生參與方法探究的機會;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嫺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示範與學習價值;

視頻清晰,畫面穩定。

課堂實錄要注意哪些問題?

依據教學主題的。即與提交材料的教學主題要相符;

選取課堂代表性的實錄片段。所謂代表性是指:

1、視頻呈現所使用的技術是否優化了教師的示範和指導;

2、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

3、是否創設了學生參與方法探究的機會。

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學生體驗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學生體驗:該方法指導活動實施效果如何?信息技術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進的地方?請就教學設計與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這個測評材料要求有點莫名其妙,和A6、A7極爲相似,只是前面兩個能力點是要求教學反思,這個能力點是要求學生體驗,但又出現”請就教學設計與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反思。“這句話,不知道是不是文件在修訂時複製粘貼出了問題,還是……

本人認爲這個點提交[學生體驗]更爲合適,故建議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或[音頻],視頻時長不少於2分鐘。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A8技術支持的方法指導]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更多地體現在學生在學習活動的方法指導和教師教學時示範指導的需求當中:

相關學科工具和學習平臺與A6大體相同,可能關注本公號關於A6的解讀。

再強調一次該能力點與[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的不同:

A8關注技術的應用是否起到了方法示範和提升學生運用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A6的側重點是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

篇五: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分析xxxx年10多個省級示範校骨幹培訓班學員提交作業數據可以發現,[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這個微能力點,是所有參訓學員中選取率最高的。但是就作業結果來看,能給[優]等級的佔比並不高。

本期繼續就教師關心的三個方面對[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主題說明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爲文本格式文檔,如WORD,PDF文檔等。

二、資源及資源信息表及資源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指定爲表格形式文本格式文檔。

特別注意:不只是提交信息表,還要提交2份不同媒體形式的資源。

三、資源獲取方法說明視頻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主題說明]和[資源及資源信息表](含2份不同媒體形式的資源)[資源獲取方法說明視頻]共三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主題說明的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主題說明:教師自主選擇一個教學主題,描述其主要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

從指南中顯而易見[主題說明]要包含以下要素:

自主選擇並確定一個教學主題;

描述選定教學主題的主要內容;

描述選定教學主題的教學對象;

描述選定教學主題的教學環境等。

[資源及資源信息表評價標準]

優秀

信息表填寫完整準確;

提交了兩份不同形式的資源;

資源給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引導;

資源與主題契合,對支持達成教學目標不可或缺;

結合教學主題準確、清晰地說明了資源的適用性和科學性的判斷依據。

合格

信息表填寫完整準確;

提交了兩份不同形式的資源;

資源給學生以正面積極的引導;

資源與主題較爲契合,能夠支持教學主題的學習;

對資源的適用性和科學性做了簡要分析。

不論是[優秀]還是[合格]的評價標準中均指出:信息表填寫完整準確

資源及資源信息表要填寫的內容有哪些?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資源及資源信息表:提交2份從英特網上獲得的、可用於上述教學主題的數字資源,2份資源必須是不同的媒體形式;以表格形式說明資源名稱、資源媒體形式、來源渠道、在該主題教學中的作用或意義,以及科學性判斷。

從指南中可知資源及資源信息表要包含以下要素:

2份從英特網上獲得的、可用於教學主題的數字資源,且2份資源必須是不同的媒體形式;

以表格形式說明以下內容:

資源名稱

資源媒體形式(包括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

資源來源渠道

在該主題教學中的作用或意義

對資源的科學性判斷

現在,讓我們回到[能力描述]和[實踐建議]的要求上:

掌握數字教育資源的獲取與評價方法,從而

熟練運用信息檢索方法

豐富教育教學資源的媒體形式

根據教學主題判斷資源的適用性

保證數字教育資源的科學性和時效性

這裏從兩個方面對教師掌握數字教育資源的獲取與評價方法進行了要求:

能熟練運用信息檢索方法。

根據教學主題判斷資源的適用性,保證數字教育資源的科學性和時效性。

[資源獲取方法說明視頻評價標準]

優秀

資源獲取方法恰當、步驟清晰、渠道合理;

在獲取過程中結合教學主題清晰準確地說明了資源檢索的方法與資源判斷的理由;

獲取方式與策略有借鑑與學習意義;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解說明確到位,無冗餘信息。

合格

資源獲取方法恰當、步驟清晰、渠道合理;

對資源檢索方法做了簡要分析;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

資源獲取方法說明視頻的要素有哪些?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資源獲取方法說明視頻:選擇其中一份數字資源,以視頻形式(可採用錄像或錄屏方式)介紹資源獲取方法和步驟。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從指南中顯而易見資源獲取方法說明視頻要包含以下要素:

介紹資源獲取方法

結合教學主題說明資源判斷的理由

介紹資源獲取步驟

視頻需出現教師個人形象

時長不能超過10分鐘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就A2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主要涉及兩大類:

一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

二是一些基於文本、圖像、音頻、視頻類資源的下載工具。

篇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A1微能力點

作爲輔導員,最近在批改學員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老師選擇的第一個能力點是A1能力點,這個能力點相對來說簡單一些,針對批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一定要充分了解A1能力點

技術工具有哪些?

給大家分享一個學情分析方案案例

關於學情分析報告

01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從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條件、學習經驗這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我們要做學情分析:我們常說以學定教、因材施教,要做到這些的前提就是學情分析。所以學情分析很重要,不管是集中教學還是在線教學,一定要做學情分析,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目前存在的問題:不重視學情分析;不瞭解學情分析的方法;學情分析完了不用、不深入;學情分析與教學脫節;教學針對性不強。

要用工具,要有數據:過去我們都是憑藉經驗進行學情分析,時代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這次的能力提升工程強調,我們要利用技術工具去分析,最後要有數據,教師再根據數據去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實現以學定教。

02技術工具有哪些?

可以使用問卷星、問卷調查小程序或者UMU在線互動平臺創建問卷,分享到班級羣。

03學情分析方案案例

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老師提交的是教學設計,切記,這是學情分析不是教學設計!還有的老師提交的作業中沒有使用任何工具進行分析,即便提到了使用工具進行分析,最後也沒有出現分析的數據結果分析。

關於學情分析報告

本能力點還要提交一篇學情分析報告,報告需要提交5分鐘以內的視頻,有的老師只是在視頻中把學情分析方案讀了讀,肯定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在報告中詳細解讀方案,對工具應用的過程要有完整的描述,對最終的分析結果可以用圖表的形式來呈現,可讀性要強。最終,用這些數據結果去指導我們的教學設計,實現以學定教,精準教學。

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沒有冗餘信息。

篇七: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這個微能力點在30個微能力點相對簡單,究其原因是信息化教學理念推廣這麼多年,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已經是一種常態。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例如:亂用技術,在課堂教學中脫離教學目標,炫技等情況時而發生,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上。

就這個能力點的測評考覈要始終關注技術運用的有效性。不妨先看看[能力描述]

教師藉助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設計與優化講解、啓發、示範、指導、評價等課堂講授活動,從而

有助於知識和技能的形象化與直觀化

通過多種方式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

有助於學生理解重點和關鍵問題

爲學生參與知識理解和建構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支持

關注學生的不同需要

引發學生感知、記憶、想象、創造等思維活動

注意能力描述中的幾個關鍵詞[有助於][學習支持][引發],這就要求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時要合適選擇工具,從教學目標出發,而不是一味地去炫耀技術。

同時,該能力點歸屬於[學法指導]維度,也明確了這個維度的出發點:以學生爲中心。

本期繼續就三個方面對[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微能力點進行解讀。

要完成的測評材料

[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要完成的測評材料有三項:

一、教學設計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二、課堂實錄片段

提交文件格式爲[視頻],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需同時出現教師和學生。

三、教學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議以圖文方式呈現的文本文檔,如WORD,PDF等。

測評材料合格標準

根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覈規範》第一部分使用說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證據材料不符合任務要求,或不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則評價等級爲不合格。

故該微能力測評必須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測評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滿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測評材料爲[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片段][教學反思]共三項,缺一不可。

3、提交的測評材料滿足合格的評價標準。

[教學設計評價標準]

優秀

教學設計要素完備,表述清晰,設計科學合理,活動序列具有高度的連貫性;

結合主題、內容以及學生特點清晰地闡明瞭技術工具選用的目的;

技術工具的使用體現了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爲學生認知和思維發展提供豐富的學習支持;

對不同個體和羣體的學生有差異化的考慮;

技術工具的選用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與借鑑。

合格

教學設計要素完備,表述清晰,設計合理,活動序列較爲連貫;

結合主題、內容以及學生特點闡明瞭技術工具選用的目的;

技術工具的選用體現了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有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教學設計:請提交一份課堂講授環節的教學設計,需包括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及分析、教學對象及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所選技術以及技術使用的目的等。

從指南中和評價標準可知[教學設計]要包含以下要素:

教學主題

教學內容及分析

教學對象及特點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所選技術

技術使用的目的

[課堂實錄評價標準]

優秀

教師講授準確生動、深入淺出;

用形象化和直觀化的方式表達教學內容或建立知識關聯,有效支持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

技術使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不同起點的學生均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嫺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學習與借鑑價值。

合格

教師講授準確生動、深入淺出;

技術有助於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

技術使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較爲熟練,

應用過程比較流暢。

課堂實錄要注意哪些問題?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課堂實錄:依據上述教學設計,選取課堂代表性實錄片段(需同時出現教師和學生),視頻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

從指南中可知課堂實錄中要注意以下內容:

依據教學主題的。即與提交材料的教學主題要相符;

選取課堂代表性的實錄片段。所謂代表性就是指視頻呈現所使用的技術是有效的,要能體現技術的運用過程,能達成使用目的的教學片段。

視頻時長不超過10分鐘。

[教學反思評價標準]

測評規範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教學反思:該講授活動實施效果如何?信息技術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進的地方?請就教學設計與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可藉助的技術工具

[A6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微能力點,可藉助的技術工具更多地體現在學習活動和講授過程的需求當中:

一是思維導圖工具

例如,應用Inspiration或ProcessOn等思維導圖軟件,通過採取師生共同繪製概念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

二是學科教學工具

例如,應用幾何畫板的“深度迭代”功能製作正多邊形,幫助學生理解“由特殊到一般”,加深對正多邊形與圓的關係的理解等;

三是相關學習平臺

例如,讓學生通過學習平臺提供具有交互性的課程材料(如可視化虛擬實驗和科學模型)等。

篇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能力點解讀

“之江匯教育廣場”平臺,是教育教學的助力者,是課堂教學的記錄者,是教學改革的引領者。

資源共享

即藉助之江匯來實現資源的上報入庫,或者隨機篩選他人的資源。

教學互動

即使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學端”來開展備授課教學活動。

選擇教材、上傳資源、點擊授課……是一個操作簡單、實用性強的備授課一體化教學工具。

教學服務

即使用教師寄語、問題解答、數據上報、班級圈、空間應用等。

空間訪問

即教師個人空間被實名用戶訪問。

實踐運用

老師們根據講解提示,進行了實際操作練習。

通過培訓,老師們對“之江匯教育廣場”平臺的應用有了更深理解,對“之江匯教育廣場”平臺爲教育教學帶來的便捷,有了深刻感受,可謂獲益匪淺。

能力點

作業解讀

A2演示文稿的設計與製作

任務一:針對某一教學主題,選擇任意一種工具(如:Microsoftoffice、WPS、Keynote等)製作支持課堂教學的演示文稿,並說明使用的工具。

1、內容科學準確、重點突出、符合認知。

2、演示文稿邏輯清晰、多元互動、具有創新。

3、設計美觀大方、配色合理、排版簡潔。

任務二:以視頻形式(可採用錄像或錄屏)描述演示文稿製作過程,並說明演示文稿的適用對象、使用方式、存在問題及提升策略等。

1、演示文稿製作工具選取合理,設計與製作的技巧嫺熟,應用過程的清晰設計。

2、清晰、有條理地說明內容組織以及媒體優化的過程。

3、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解說明確到位,無冗餘信息。

A6技術支持的課堂教學

任務一:提交一份展示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需要包括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及分析、教學對象及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所選技術以及技術使用的目的等,並對教學設計與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1、教學設計要素完備,表述清晰,設計科學合理,活動序列具有高度的連貫性。

2、結合主題、內容以及學生特點清晰地闡明瞭技術工具選用的目的。

3、技術工具的使用體現了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4、對不同個體和羣體的學生有差異化的考慮。

5、技術工具的選用具有創新性,值得學習與借鑑。

任務二:依據上述教學設計,選取本人課堂代表性實錄片段。

1、教師講授準確生動、深入淺出。

2、用形象直觀的方式表達教學內容或建立知識關聯,有效地支持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

3、技術使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參與度高。

4、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嫺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學習與借鑑價值。

B11技術支持的專業自主學習

任務一:提交一份自學工具及說明,包括選擇專業自主學習工具和描述該工具將如何支持你進行專業自主學習。

1、工具選用合理,契合學習目標。

2、工具使用方法明確,規則清晰,簡明易懂。

3、工具有助於觀察與思考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

4、評價工具原創性高、應用方式新穎、可遷移可借鑑。

任務二:提交一份記錄應用技術開展專業自主學習過程的視頻。

1、案例真實,效果良好。

2、應用自學工具的過程呈現完整。

3、對工具要求理解準確,應用工具方法得當。

4、工具的應用有助於開展自學活動。

5、視頻清晰流暢,畫面穩定,音質好,無冗餘信息。

實踐操作

老師們針對幾個考覈點進行一一操作,及時交流自己的困惑。

視頻解疑

最後我們一起觀看了專家對這幾個考覈點任務的答疑視頻,進一步解決疑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re9g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