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民以食爲天作文(通用9篇)

民以食爲天作文(通用9篇)

篇一:民以食爲天作文

民以食爲天作文(通用9篇)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爲天”。自從上了高年級,我的學習任務一天比一天重,就像雪上加霜似的,“屋漏又逢連陰”。爺爺奶奶心疼我,就天天爲我的健康而擔猶,生怕我吃不好,影響學習和發育。

一天,我放學回家,心情格外沉重,數學又有好多錯題,再往餐桌上一看,滿桌子上的大魚大肉,不由得厭煩起來,沒錯,我不怎麼愛吃魚、肉,瘦肉還好接受點,肥肉就不行了。當爺爺滿面春風地走過來時,我卻用很不耐煩的語氣說:“做這麼多肉乾啥?我又不吃!”這時爺爺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就像老天晴轉多雲似的,坐在沙發上語重心長地說:“鑫穎,你上高年級了,作業量也變多了,身體素質不能差,你看你就像黃瓜條似的,瘦成啥樣了?”聽了這話,我心裏又多了幾分厭煩,丟下一句:“不須要!”便扭頭走開了。這頓飯,我只吃了一點青菜。

又過了幾天,姑姑帶回了一個很別緻的小袋子,放在餐桌上,吸引了我的好奇,把袋子打開,定睛一看,呀!是一隻椒麻雞,我簡直開心極了,一蹦三尺高,衆所周知,我是一個爰吃辣的人,而且也特別喜歡吃雞,說不好聽話兒,就像貓見老鼠似的。到了吃晚飯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的,專心致志地吃着椒麻雞,旁若無人地冷落了奶奶做的飯菜,導致第二天我在廁所裏的悲殘事件。

自從經過了這件事,爺爺奶奶再三告誡我,“不能再吃辣東西了,不然,把胃吃壞了可咋辦?”聽了這話,讓我很是心煩。吃的東西特別淡,一點味兒都沒有,好似人的生活平淡無味兒一樣,但是,自從肚子好了以後,可謂好了瘡疤忘了疼,我又開始“放飛自我”了,把姑姑送來的辣味兒水煮魚擺上了,奶奶看了,無可奈何地搖着頭,只好把其中的一小部分拿出來,把辣湯全部倒出來,然後自己嚐了一遍又一遍,確定不辣了之後,才讓我享用,奶奶的一片苦心,真讓我感到十分溫馨。

我喜歡吃餃子,但除了韭菜雞蛋餡的餃子,我哪個都不喜歡,每次吃餃子,都非得吃韭菜雞蛋餡的,卻絲毫沒有注意過爺爺奶奶到底想吃什麼?從而冷落了他(她)們。

爺爺奶奶費盡心思爲我做吃的,而我卻這樣對待他們,細想想,確實不好,我不能光爲自己想,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他們在吃的方面也得加強,我是不是應該好好地照顧爺爺奶奶呀?

篇二:民以食爲天作文

所謂“吃”,說白了不過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但普通人說“吃”,連那些名人也說“吃”。比如孔子說《韶樂》之美,就說:“三月不知肉味。”焦裕祿說創新的可貴,就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就連孔子這種大名人都說過了,更何況我們這種普通人呢。吃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吃是萬萬不能的。

因爲我的外公是一位老共產黨員,所以每當我浪費糧食或者要把那些因吃不完而剩下的飯菜倒掉時,外公都會說:“毛主席說過‘鋪張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全球人要是都像你這樣浪費糧食,人們不早就餓死了。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你要把我剛纔說的話記到心裏去。”然後接過那些飯菜,放起來,等下一頓時,自己餾餾吃了。雖然我們這些孩子生長在和平年代,衣食無憂,但這並不代表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像我們這樣,溫飽不愁。據我所知,全球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卻還有40個國家糧食不充裕,許多孩子拿着碗等着聯合國的救濟糧。吃、穿、住、行是人生活必備的,光看字面就可以,想到“吃”爲什麼排最前面了,老話說的好:“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吃穿住行不過是一個循環關係,離了那樣都不行。其實不僅僅是那些飢餓的孩子,我們吃的哪一樣不是經過了許多的辛苦勞作才做出來的。就好比常見的饅頭吧,它要經過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小麥做原材料,再經過工人叔叔的勞動變成麪粉,然後再經過廚師的手變成了我們吃得滿頭,但這裏麪人們付出的勞動與汗水是我們這種生長在溫室裏的花朵無法想象的。當我們浪費糧食時要想一想,若是那些做的人看見了該多麼傷心啊,外公在對我說那些話時,我彷彿看到了未來的世界,太恐怖了。

其實比一定是自己吃了才行,我們完全可以把剩下的飯菜給那些流浪的狗狗吃,祖先教了我們節糧愛糧,而我們卻是在浪費,物極必反,所以,我想我們要聽祖先的話,做一個節糧愛糧的小公民。

篇三:民以食爲天作文

人們常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隨着科技的發展,糧食的產量自然越來越高,但是如果中國人民具有“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可又有誰真正做到了呢?

我讀過一片文章,作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學生,一次性買了三個饅頭,他先吃了一個,還沒吃到一半就隨手扔了。他又吃了一個,剛咬了幾口就扔在地上一腳踩扁。最後一個饅頭,他用塑料袋包好,就放在地上一邊趕路一邊用腳像踢足球一樣踢着。讀到這個故事,我彷彿聽到鍋裏的饅頭都在呻吟,想到許多類似的事。我們在食堂吃飯,有時會看到有的人吃飯挑挑揀揀,在地上撒滿了無殼的潔白的“種子”。有的人吃不下的剩飯,明知可以倒入剩飯桶裏,但他們偏不往桶裏倒,而是亂倒亂撒。有的人一手拿着麪包,一手拿着牛奶,咬一口麪包,喝一下牛奶,牛奶喝完了,還剩下大半個麪包就隨手扔掉。

這樣的人,根本沒有想到未來的日子。回顧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窮得叮噹響,如今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才過得好些。但是,隨着人口的增長,要求生產更多的糧食,爲了滿足人口這一基本的糧食要求,人們一方面在山坡和乾旱地帶墾荒種糧,加重水土流失喝土地沙漠化;另一方面,人們在土地上連續耕種,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漸下降。結果,破壞了環境,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可以料想,如果誰也不懂得去愛惜糧食,將會由於消耗過大,糧食供應不足。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愛惜糧食做起,爲人間多留一粒糧食,爲保護環境多一份力量。

莊稼需要適應的環境和一定的條件才能夠生長,並不是所有的地區都

可以種莊稼。生產糧食確實不容易,每當我吃飯時,曾多次想過父母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的情景。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米飯都要經過父母的每一滴汗水換來,怎麼忍心浪費一粒糧食呢?糧食是我們的主食,是我們的生命,我們要懂得糧食的珍貴,愛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愛惜糧食就是愛惜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同心協力,愛惜每一粒糧食吧。

篇四:民以食爲天作文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我從小就深諳此道。

可不是,我剛一出生就吸壞了一個奶嘴。我在上幼兒園時,胃口大得像肚子裏裝着一隻大老虎。放學了,外婆來接我時手裏一定拿着吃的東西,比如:麪包、水果等。我會就地狼吞虎嚥地大吃特吃起來。

我對家裏的食物也十分癡迷:零食、水果、麪包、五香……只要有機會搞到手,我的腸胃都熱情飽滿地與它們“交朋友”。我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雷打不動的任務:每週至少吃5次小籠包。

但,吃也有“禁區”。直到現在,每次吃飯,我都對辣特別敏感。經過打聽,我知道了原因:3歲時,我是奶奶照顧的。有一天,奶奶在切姜。我看到了,就認爲了這個黃色的玩意兒可以吃,一段驚心的偷吃之旅開始了。

我趁家人不備,偷偷鑽入廚房,踮起腳尖兒,躡手躡腳地走着。我的口水流下“三千尺”,這時,一隻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擡頭一看,原來是奶奶,她發現我要吃薑的企圖,前來阻止我。她拿起姜對我說:“這個不能吃。”我的A計劃失敗了。

但我並不灰心,玩起了“欲擒故縱”之計。我先退了幾步出了廚房,漫不經心地擺弄着玩具,做出一副玩得入迷的神情,眼睛卻時不時瞄着奶奶的一舉一動。機會來了,奶奶轉身燒菜,姜離她有幾步遠,我估計了一下,奶奶沒有那麼快轉身。我猛地放下玩具,一個箭步衝入廚房,這速度如果放在幼兒園運動會上,一定是第一名。我抓起姜就往嘴裏送,頓時,一股巨辣來襲,感覺嘴巴要冒出火來了。我“哇”得一聲哭了出來,手放在舌頭上撓個不停……於是,姜就成了我的“禁區”。

正寫着以上的文字,我又聞到了隔壁炒菜的香味,你聽,我的肚子又“咕嚕咕嚕”地叫了,正在唱着“空城計”呢!

篇五:民以食爲天作文

說到吃,中國的飲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地域不同,美食也各具特色:西安軟爛醇香的肉夾饃、天津開胃美顏的冰糖葫蘆、北京皮酥肉嫩的烤鴨,我們成都,更是美食之都,雙流白家肥腸粉、青石橋三絕之一糖油果子、春熙路龍抄手……這些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但如果你來到我們班,那定會叫你垂涎三千尺。

光是“美食城”的佈置,就很吸眼球。桌子排在四周,方便招攬“顧客”。彩色氣球飛到教室的每個角落,頗有“居高臨下,美食盡收眼前”的驕傲。綵帶飄舞,把美食的香味傳送到我們的每一根神經。再把目光投向餐桌(其實就是我們的課桌),紅的、黃的、綠的;紅油的、藤椒的、清淡的;涼拌的、烘焙的、幹鍋的;一串串、一盤盤、一盆盆……聞着味香,看着眼饞,吃着,那味道更是不擺了。同學們完全禁不住美食的誘惑——有的眼珠都落進盤裏了,有的口水都流到脖子上了,有的不時發出嘖嘖的稱讚。

“開吃啦——”“耶——”家長的聲音完全被淹沒在歡呼聲中了。大家唯恐落後別人一秒,都成了眼疾手快的美食高手。

小紅右手端着涼爽的冰粉往嘴裏倒,旁邊的勺子完全不入她的眼,左手還拿着最大的那塊披薩,眼睛還在不停地搜尋着,定睛一看,那個又大又壯的雞腿又納入了她下一步的計劃。小強抓了一把爆米花直往嘴裏塞,又馬上瞄準可樂雞翅伸手過去拿,可就在送到嘴邊的一剎那,他猶豫一下,可能在想:“要不要吃呢?吃了會長胖,不吃又可惜了。”看來,他正在面臨着艱難的抉擇。可這個抉擇似乎又沒有那麼艱難,只那麼幾秒的時間,可樂雞翅就進肚了。小楊就更誇張了,狼吞虎嚥,嘴裏塞滿了美味的食物,臉蛋鼓得像金魚的腮一樣,圓圓的,搞笑極了。小李已經被紅油兔丁辣得直伸舌頭散熱;小石正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一臉陶醉的樣子;小靜的臉部肌肉已經被番茄醬酸到變形……每個同學都沉浸在美食的世界裏不能自拔。

“民以食爲天。”成都人,尤其是我們這些成都小崽子,從小受到成都飲食文化的薰陶,不但要吃,愛吃,還吃得津津有味,吃得不亦樂乎!

篇六:民以食爲天作文

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

——增廣賢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古往今來,糧食一直都是生活必需品。我們吃的每一碗飯,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每一粒米都是歲月的沉香。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浪費糧食的現象卻越發嚴重,出現了大量浪費糧食的現象。目前,中國已經有了約14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大約有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相當於兩億多人整整一年的口糧!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浪費。

古人云:“民以食爲天。”我們中國帶着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已經走過了五千多年的悠久歲月,這種傳統,造就了我們的美好生活。在很久以前,很多的平民百姓都吃不了現在我們已經習以爲常的白米飯,可我們卻早就吃慣了,並且在追求着更多的珍饈佳餚。尤其是在自助餐裏,一進去就大刀闊斧地拿,每當吃完飯後,才發現自己已經吃不完了。漸漸的,人們似乎已經養成浪費的習慣,且渾然不覺,“民以食爲天”也似乎變成了“民以食爲樂”了。殊不知,我們不以爲然的剩菜剩飯,卻是那瘦骨嶙峋、飢不擇食的貧苦人民夢寐以求的糧食啊!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與古時候相比,我們的條件比以前好了太多太多,我們的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卻慢慢的忘記了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有人覺得,浪費糧食並不是什麼大事,生活中大肆浪費。“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雖然現在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慾無極。糧食緊缺的警鐘隨時會被敲響,如果人們一直大肆浪費糧食,糧食總會有一天被吃完。沒有經歷過饑荒,就難以明白糧食的可貴。

紙醉金迷的生活只會讓我們失去理智。讓我們接過節儉的火炬,共同高舉它,讓這燎原之火點亮盛世華夏!

篇七:民以食爲天作文

上星期六,我上完補習班回家準備打開書包做作業,忽然媽媽驚呼一聲:“天啊!”我湊上去一看,也瞪大了眼睛,媽媽的手機上顯現出一組非洲小朋友骨瘦如柴的圖片,他們一個個被父母小心翼翼地被摟在懷裏,這哪是人啊,就是一副骨架,他們黑色的皮膚緊緊的貼在骨架上,一層層肋骨清晰的顯現出來,頭大身子小,頭低垂下來,眼皮無力地下落,嘴脣裂開了縫,我彷彿看見他們微動嘴脣,斷斷續續地發出求救:“我好餓,好渴,救救我吧。”

古人曰:民以食爲天。食,糧食;爲是。意思講糧食是老百姓的天。但糧食也是人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嘛!既然是人種的,爲何要愛護它們,沒了再種唄。可是你知道種地是非常辛苦的,鋤地·種苗·拔秧·栽秧·收割,缺一不可。在這些過程中還要看天氣,一畝地中最多隻有幾成的收穫率。從一粒小小的穀子加工成米要流下多少汗水啊!這就告訴我們要加倍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不浪費一粒米,一根菜,做到真正節約!

回想起在去年寒假,爸爸帶我去杭州旅遊,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美不勝收的秀美風景,而是一個飯店。聽導遊姐姐說去那兒吃飯的專門“大公無私”———不是正面的意思,而是說那裏只有大款能吃,公款能進,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吃得起的。我聽完後就很震驚,爸爸也在一旁感嘆:“人啊,是講究不起啊!”

要是人們少到“大公無私”的地方消費,可以節省許多優質食材,也能爲貧瘠地區的人民貢獻了力量,這看起來複雜,其實本身很簡單。當你吃下每一分糧食,想想農民叔叔阿姨們滿意的微笑;當你忍不住想“放鬆放鬆”時,想想災區人民的期盼·渴望的眼神,當你和朋友準備去酒店大吃大喝時,想想全世界現在還有多少人還餓着肚子……其實這一切都是靠自覺,我只給個建議,行動起來的決定在於您自己。

愛糧節糧,是一句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口號。再強調什麼細節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可能還會讓人覺得厭煩。但從我做起,又有多少人行動起來,真正節約起來呢?我想,這句口號,應該讓大家想到什麼了吧!

希望大家記住愛糧節糧,從我做起!因爲無論在何時何地,民以食爲天!

篇八:民以食爲天作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一句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詩句,甚至連牙牙學語的小孩兒也耳熟能詳。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人?人,離開了糧食,必死無疑。俗話說:“民以食爲天!”

天下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戰爭的發生是必然的趨勢。士兵們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少不了糧食的支持,可苦了老百姓們。辛勤勞作一整年,豐收的喜悅還未感受到,卻要將糧食悉數上交充軍,不知多少農民整日以淚洗面。所以說,糧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每當我們坐上餐桌,端起飯碗的時候,腦海裏都應浮現出那一個個佝僂着腰的老人們,我們吃的是他們的勞動成果和心血!沒有他們,就沒有健康活力的我們。想想那些貧困的大山裏的孩子們,他們食不果腹,我們很幸福,但他們同樣需要有自己的幸福,哪怕每一頓飯能吃飽也是他們的幸福。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幾十年前,還是個貧窮的地方,人們能夠得以生存已是幸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拯救了中國十幾億人口,也拯救了世界人們。歷史告誡我們:糧食,不是能讓我們隨意揮霍的東西!

我們中學生也是浪費糧食的主要羣體,例如我們學校:大約兩千個人,如若每人每一天浪費二兩米飯,一天就浪費了四百斤,一個月就是六噸,一年就是將近七八十噸糧食。多麼巨大的數據,這僅僅是一個人數不多的學校,如果是全中國呢?!這麼多糧食,如果全中國人厲行節約,身居大山的孩子們或許會更爲快樂、幸福!對於這些孩子的快樂幸福,僅僅只是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爲呢?

節約糧食,不能只是口頭承諾,每個人都應落到實處!認真對待每一頓飯,就是認真對待每一名爲了五穀而揮灑汗水的人。他們,纔是當之無愧的勞動楷模!

“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這句話,每一個人都應該牢記心中!

篇九:民以食爲天作文

“爸,那盒義源生鮮肉月餅叫小寶帶到同學家去分享了。這是我剛給您買的紅鑽石的鮮肉月餅,您嚐嚐味道怎樣?”從廚房裏傳來媽媽的聲音。

“家裏不是還有一盒85度C的月餅嗎?你怎麼還去買?”奶奶一邊下樓一邊說。

“爸有糖尿病,不能吃甜月餅。”媽媽貼心地解釋着。

奶奶不禁感嘆道:“現在的生活條件真是好啊!哪像我們小時候,有啥吃的?吃頓飽飯都不容易!現在吃個月餅都有那麼多種口味……”

“真的嗎?”我好奇地探出小腦袋,向爺爺奶奶詢問:“你們小時候真的連飯都吃不飽嗎?”

爺爺一本正經地說:“當然是真的嘍!”我的問話,勾起了爺爺的回憶,他告訴我:“爺爺小時候啊,糧食不夠吃,經常把糠和着飯一起吃,實在是咽不下去。有時還要去地裏挖野菜吃,真的是‘吃糠咽菜’啊!”

我好奇地問:“糠是什麼?”

爺爺耐心地解釋:“糠是稻穀皮,非常難吃,吃下去還會劃嗓子,真是難以下嚥。現在農村喂家畜和家禽都不喂糠了!那時候家裏糧食不夠,吃不飽肚子,就做了好多鹹菜下飯吃,天天吃,頓頓吃,酸得我都哭了!”

沒想到爺爺小時候這麼艱苦!“媽媽,你小時候呢,也吃不飽飯嗎?”我不禁問媽媽。

媽媽告訴我:“那時國家已經改革開放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僅能吃飽飯,還能吃上自家種的蔬菜,自家母雞下的蛋,還能時不時上街買些肉解解饞!不過啊,媽媽小時候的零食可沒有你現在這麼豐富!難得能吃上蘋果、桔子,後來纔有‘長鼻王’,那可是媽媽最愛吃的零食啊!再看看現在,超市裏好吃的東西應有盡有,你想吃什麼只要開口,是不是很幸福啊?”

“嗯嗯,當然啦!”我開心地頻頻點頭。

聽了爺爺和媽媽小時候的故事,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不僅每頓飯菜都像過年一樣豐盛,還有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們的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這時,我拿起一塊85度C的月餅品嚐了起來。一口咬下去,酥脆鬆軟,香甜可口,頓感脣齒留香。

“民以食爲天”,從祖孫三代人吃的變化,就能看到祖國的飛速發展。我愛我的祖國,我爲自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感到幸福和自豪!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知識和本領,將來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lvep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