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我看到了什麼作文(通用15篇)

我看到了什麼作文(通用15篇)

篇一: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什麼作文(通用15篇)

路漫漫,人也匆匆。在行走的途中,總有累了、倦了的時候,那不妨停下腳步,喝杯熱茶,看看沿途的風景,相信它會給你帶去一份慰藉。

——題記

總有人抱怨學校就是一所囚籠,踏進去,便是無限的乏味與壓抑。這時,你不妨停下來,想想與老師、同學相處的點點滴滴,心中是否會涌出一縷甜蜜?

總有人抱怨工作太忙,壓力太大,總是想着退縮,這時,你不妨停下來,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他們是如何頂着壓力將你養大成人,心中是否會涌出一絲慚愧?

總有人抱忽追夢路太艱辛,總是想着放棄。這時,你不妨停下來,想想那些身有缺陷的殘疾人,他們都仍在努力,你又怎能輕言放棄?心中是否會涌出一股動力?

總有人抱怨父母管東管西,還抱怨他們太偏心,總把分數當成親生孩子。這時,你不妨停下來,想想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的嘮叨、督促是爲了讓你生活得更好。這時,心裏是否會涌出一抹感激?

總有人抱怨這,抱怨那。他們總是行色匆匆,漠視着生命中的一切色彩。他們只談着苦,卻從不感受樂。這時,不妨停下來,想想曾經,展望未來,看看沿途,感受生命的樂趣!

朋友,停下來吧,讓你神經有一絲放鬆之感。

朋友,停下來吧,讓你的生活有一席喘息之地。

朋友,停下來吧,讓你的創作有一點新穎之意。

朋友,停下來吧,我們定會看到世間的美好!

篇二: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心靈的交流

穿梭於縱橫交錯的棋盤之間,拂去表面局勢的優劣得失,才能得到轉換思維後弈者心靈的交流。

自從接觸圍棋以後,我便只能看見眼前的局勢好壞,勢頭稍好便歡欣難抑,勢頭一落也隨之心灰意冷,乾脆推盤認輸。這種境況持續了很久,直到那一盤棋局。

八月仲夏,窗外的蟬鳴綿綿不絕,惹得人心神不寧。我提一顆黑子,小心落子後卻看到對手一臉放鬆地咧開嘴笑了笑。正當我思緒萬千時,不經意間看到一旁的宣傳海報上寫着“透過勝負,享受心靈交流”,對呀,我可不可以試着將勝負置之度外呢?

抱着這樣的想法,我這次將黑子落在了棋盤的空曠處,主動打開了新的戰局。對手的白子緊隨而上。我率領着黑色軍團,他帶領着白色部隊。我看準一個空缺,果斷落子欲試探虛實,他挑一挑眉,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白子落下——不必試探,直接來戰。我精神一振,率黑色先鋒隊突入白軍內部。卻不料孤軍深入,他毫不留情將我黑子收入麾下。低垂的眼中閃過一道銳利的光,告訴我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啊。我果斷捨棄殘部,直指敵軍側翼,他反應不得,片刻後被殺得片甲不留。我心滿意足地擡起頭看他,有舍纔有得啊,他竟也恍然般點點頭。縱橫交錯的格點中,黑白兩條巨龍你爭我鬥,手持黑白棋的我和對手彷彿心靈相通。驚心動魄的戰局也變成了供我二人交談的黃紙黑墨。我的視角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那黑白交錯的棋局已不是焦灼的優劣成敗,而是弈者心靈交流的記錄。

一局終了,棋盤上黑白交錯。裁判數子時,我與他平靜對視,心知大局已定,從對方眼中讀出“勝敗乃兵家常事”的一份灑脫與隨意的同時,我們更看到了雙方眼底藏着的默契和知音相遇的興奮。也許只有穿過黑白紛亂的表面棋局,才能感受到弈者心靈相通的美妙。這應是圍棋真正的精彩之處。

在那局棋中,視角發生變化,看到的也隨之發生變化。在紛雜浩大的世界上,有一人同你對坐,目光相接之時,你我二人心意相同,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

棋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轉換不同的視角,才能看到生命中不同的風景。

篇三: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她的微笑

六年級董家瑜

烏黑的頭髮在後面整整齊齊的梳一個馬尾,又圓又白的臉上有一對大大的明亮的眼睛,密而長的眉毛,更給他增添了一份神祕的色彩,大大的鼻子下面長着一隻櫻桃小嘴,但很少微笑。沒錯,他就是我的同桌。

人大附小一年一度的女孩節來到了,早上王老師發給女生們一人一個紅色的手絹花,小宋一拿到手絹花,手一轉,手絹花就跟着優雅的跳起舞來。先後,同學們的手絹花都跳起了優雅的舞步,小李的手絹花還被扔了起來,又被接住了,只有同桌的手絹花還沒有跳起舞,只見他把手絹花頂在食指上轉了一圈,手絹花就調皮地從他手上滑了下來,“沒事再試幾次,一定可以成功的。”她一邊撿一邊嘟囔着,繼續把手絹花頂在食指上,一圈,兩圈,三圈,手絹花又從食指尖上跳了下來。“又失敗了。”同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把手絹花頂在食指上,還是接着轉,一下,它又淘氣的跳了下來,“我來幫你吧。”我向同桌說的,我見她笑了,微微的笑,非常小,不容易被發現,但充滿快意。

於是我把她的手,轉,一下,兩下,三下,又下來了,唉!“這東西跟我有仇。”同桌插着腰生氣的說……

轉眼間星期五到了,剛剛到學校的同桌連書包都沒放就向我奔來,我再次看到了她臉上那笑容,“我會了,我會了,我會了!”她邊跳邊說,眼裏閃着興奮的光芒,臉蛋紅紅的,紅的可愛,紅的漂亮。

“你到底是怎麼練的?”我好奇的問。

“我昨天晚上練習了一晚上。”她放下書包,擡頭看着天花板,“我終於會了。”我又看到了她那開心的笑容,這回又燦爛了許多。

她臉上的笑,是陽光的笑,是興奮的笑,是燦爛的笑,和幸福的笑。

當然,還有成功的笑!

篇四: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心中的湛藍

曾經去海邊的時候,母親總說要買一所海邊的房,於是房子就買下了。房子是面朝大海的,但是是否春暖花開我沒看出來。我站在窗臺,目之所及皆爲湛藍。我費解於這有何好看的,但母親總能看個津津有味。每當我問起時,她總是笑而不語。

下午,天氣變得涼爽後,我們一家便來到海邊。海水湛藍,清澈至極。站在海邊的感受要我說來還不如遠觀,海浪的聲音無休無止,海風更是吹得單調,而能看到的卻只是那一片藍,一片沒有變化的、單調的藍,最多是藍色上多了一點可有可無的波瀾。

母親這次出乎意料地把我叫到身邊,說讓我脫下鞋去踩踩水。我大抵是不屑於這樣做的,但不想反對母親,便照做了。我隨着母親的樣子將腳伸入水中,冰涼的感覺刺入身體中的每一根神經,使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我扭過頭去,看到了母親閉上了雙眼,一臉享受的樣子。我也閉了眼,爲了躲避那眼前的令人產生審美疲勞的藍。可就在我閉上眼的那一刻,世界便凝聚在我的耳朵和腳底。海風輕輕地吹,帶着微微的顫動,吹成了大海的波浪;這波浪也是輕輕地,絮語着,並且吻着我的腳丫,清涼涼地,述說着海的故事。這個故事不知道怎的,在我的心中竟然是藍色的,就像我曾經厭煩的覺得單調的那一片藍。原來,我的心中有着一片湛藍,這份湛藍,是大海的故事。

我繼續靜靜地閉上眼睛,我聽到了陽光的腳步,陽光帶着一身的溫暖,把慈愛灑在了我的臉龐,我的耳畔,我的周身,灑在我周身的海面上。海面也溫柔柔地,像母親的手,不暴烈不生硬,撫摸着我的腳底,進而把溫柔傳遞到我的全身。不知道怎的,這溫柔也是藍色的,在我的心裏。原來,我的心中有着一片湛藍,這份湛藍,是大海的情思。

繼續,靜靜地,我在感受,我感受到了大海的性格、大海的嚮往、大海的精神……而這一切,都縈繞成一片湛藍,在我心中,緩緩地流淌。

一切生活中的煩擾與困苦都煙消雲散了,這是我不曾感受到的一種純淨,或者說是一種全新的心中的湛藍。這樣的湛藍劃破時空,滑過全身的細胞,蕩在心間,讓人想到人世間一切的柔和和美好。那一刻,我與湛藍的海水融化成了一體。

漸漸地,我彷彿變成了遲子建散文中的那個老嫗,彷彿也成了盲人,感受着大海帶給人的不可言喻的一種歸屬感,一種溫馨。也許正如文中所說,風景原來要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要用心靈去交流才能真正地看清它。盲人也是可以看到湛藍的,那份藍,在心中。

我明白了母親爲何如此喜歡大海的湛藍了。因爲在人生的旅途中,葆有心中的那份湛藍,就會堅守純淨,堅守美好,堅守信念,就會知道心的方向。

我看到了心中的湛藍,這份藍,好美。

篇五: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作者:吳梵

我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一縷陽光照進房間,感覺很溫暖。

我看到了什麼?我看到大白擁抱着小男孩,小男孩像感受到了媽媽的溫暖。

我看到了什麼?我看到小男孩臉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因爲大白的擁抱爲他帶來了溫暖的愛。

我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整齊的房間裏有很多書,這位小男孩一定是又愛乾淨,又喜歡學習的孩子吧!

我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藍藍的天空中飄着雪白的雲朵,茁壯的大樹在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大地母親的擁抱溫暖着萬物生長,我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篇六: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素描的美

那是一次素描課……

這也是我素描升級後的第一節課。我一直認爲我畫得不夠好,但又找不出原因,這次的升級更是使我這堂課變得愈加困難。但老師還是照例拿了一張畫讓我臨摹。在我勾勒出輪廓後排線時,跟我預料中一樣,我無從下手。我幾乎是比照着畫,但卻怎麼也描繪不出畫作那幾份神韻。於是,那畫中本光滑的陶器被我畫得“棱角分明”;再看那張畫,似乎只是一個平凡的陶器,那平滑的曲面似乎能跨越空間,把我驚訝的面容照出來,讓我覺得十分諷刺。我一着急,便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緊急處理,卻越處理越亂了。

我沮喪地想:“實在不行就再也不學了。”

這時,老師過來了,看見了我的畫。他沒有批評我,而是笑着對我說:“怎麼樣,是不是比以前難?”我點了點頭。他擦去了我畫得突兀的地方,而後告訴我:“畫素描一定要用心觀察,要看出畫背後的一面,把它想象成一個在你大腦裏存在的東西。”

我似乎懂了。於是,我開始重新觀察那幅圖畫,在心裏儘可能去還原它的模樣。這時,畫上彷彿出現了一束光,打在了畫中的陶器上,光在接觸到曲面的一瞬間沿着曲面輻射開來,在曲面上畫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弧線?噢,我懂了!”我悟出了畫陶器的方法,馬上開始實踐。這次,我不再用筆直的線條,而是畫出了幾排呈環狀分佈的深淺不一的微微彎曲的線條,靠近光源的淺一些,越往外越深一些,交界處用橡皮略微擦拭,果然比剛纔的自然了許多。刻畫細節時,我與原畫仔細對比,在一些過渡不自然的地方又加了一些線條。

在鉛筆觸碰紙面的聲音中,畫中陶器的形象在紙上逐漸明晰了,變換成交織的線條,而後又細膩到看不出其中的線條了。光與暗在紙上互相融合,形成了單色調的獨有的韻味。我也在這種柳暗花明的處境中陶醉,竟忘記了時間,直到這幅畫最終完成。望着那最終的成品,我終於可以自信地對老師說:“老師,我畫完了!”

通過這次的體會,我的畫功又進了一步,也讓我真正知道了換個角度,用“心”去看世界的重要性。這樣,我不僅能在素描課上畫出來獨有的韻味,還能在生活中體味出世界不一樣的精彩。

篇七: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微風,細雨,寒氣像病毒一樣吞噬着整個世界。牆角的幾株秋菊,如此的瘦小,纖細的枝條吃力地拖着一朵朵憔悴的花蕊。一切都在寒風中嗚咽,也不知這是第幾個秋了,只想輕輕閉上眼,怕驚擾了身邊的空氣。從這時起,行走,世界有多大,我想去看看。

麥田,金燦燦的一片。透過指紋,從空隙中看得見那山那水,曾經滋潤過這片麥田。如今,山散了,水枯了,不變的好像只有天。回憶已被撕成碎片,現實掩蓋了歷史。

“水的靈動,山的沉穩”。那意境,已在眼前變得模糊。田園的氣息悄悄地遠離了我們。在一聲聲哀怨中,消了他的美,散了他的情。如墨染般的池塘在黑夜中嘲笑:光滑柔軟的洗衣石,如今已被披上了一件帶有腥臭的綠布。河水像一個死潭,人類無情的匕首早已刺中了泉眼,廢水、廢氣、廢渣已前赴後繼地涌來……

我努力向前方看:風依然在吹,雨依然在下。而我,依然在走。流星劃過天空,有誰又能知道夜的疼?

夜,微暗,星星們不知何時不見了。灰色的天空中顯得那麼的單調,卻能聽見夾雜在工人話語中鋼筋泥土的聲音。一個個壯士,像一支支撐着天空的柱子,早已站上了高大的建築物,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沒有人知道他們心裏在想什麼,可是,卻知道他們這樣做爲了什麼——爲了他們身上擔負的責任,作爲一個丈夫或父親的責任。衣服上的灰塵不知佈滿了多少,臉上的汗珠不知滾落了多少,兩鬢的白髮不知增加了多少,而他們並沒有在乎這些。他們只知道,有月夜的陪伴,親人的唸叨。沉重的擔子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卻還是在努力地掙扎着。放下,又重新拿起……

城市的街道上,總有霓虹燈相伴。陽臺上的幾株番茄,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原色,在柔弱的燈光下,睡得那麼安詳。夜空的星辰,已被燈光奪取了光輝。只能默默地守護着心中始終不變的信念,唱着各自的獨角戲。

有誰又能知道,在這麼“安詳”的夜裏。是誰在陪伴着時光。

離紅綠燈不遠處,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垃圾桶的旁邊享受着那別人施捨的“美味”。寒風毫不留情地吹着,只見那蓬亂的頭髮在風中飛揚,摩擦着每一寸空氣。青綠色的血管佈滿那雙厚大的手,在微弱的燈光下,顯得那麼“堅強”。青色的面頰已凍得發紫,我已不再去想那雙沒穿鞋的“無水舟”,不知劃過了多少個涌浪。

我安靜地走着,想用那呼出的一股股熱氣溫暖世界,讓它從此不再寒冷。把手化作剪刀,裁一米陽光,一份留在心中,一份灑向人間。還有一份,給月夜帶去一抹希望,還河水一絲清涼,讓他們澆灌祖國大好河山。給老人一桌宴席,讓他們感覺到世界情暖,不再受凍飢寒。送工人一塊手帕,給他們揩去臉上的汗水,讓他們微笑着迎接每一天。

世界竟如此,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卻還是隱藏着這般心酸。那天,我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像一粒粒種子深深扎入我的心中。世界很大,但我相信,愛無邊,心永恆,就能留住歲月的年輪,並喚醒世界真情。

歲月就像一輛旅乘車,我們都是車上的乘客,時間在變,沿途風景也在變。我們留不住過去,看不清未來。能做的只有把握現在,讓世界多姿多彩,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篇八: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溫情

我們翻過的不僅僅是心靈築起的山,更是沉澱在心頭許久的溫情

——題記

記憶中的外婆,總是佝僂着背,面部佈滿了深深的皺紋,兩隻眼睛有些渾濁。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之間不再如小時一般親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之間有了隔閡,說是輕紗,不如說是一座大山。

記得,我在房間學習,外婆剛學會視頻通話,興奮地在隔壁與朋友聊天,聲音頗大,還是方言。我有些不耐煩,轉過頭說道:“外婆,我在學習,可以聲音小一點嗎?”外婆趕緊悄悄地對朋友道別,聲音中摻雜着不捨和無奈,卻又有一絲慌張。看到外婆如此,我有些後悔,可又不好意思跟外婆講,只得搖搖頭,繼續寫作業。不一會兒,外婆又開始聽戲,不知爲何,我忽然感到有些煩悶:“外婆!聲音小一點!謝謝!”我再次對外婆說道。外婆趕緊調小了音量,可我還是把戲曲的內容聽得一清二楚。我和外婆的山就是這樣築起的。

思緒混亂間,突然門縫中探出外婆的腦袋,我嚇了一跳,問道:“怎麼了,外婆?”“明天早餐吃什麼,外婆給你做!”我頓了一會兒,說道:“沒事,冰箱裏還有面包,我明天早上吃那個就行。”外婆只是抿了抿嘴,輕輕地關上門就出去了。我在房間聽見了外婆與母親的對話:“不能讓她老是吃麪包呀,對身體不好。”母親笑笑說道:“她就隨口一說,沒事。”我剛想要解釋,可不知怎的,話全堆在了嗓子眼兒,我只是想換換口味而已……

第二天,看着桌上熱騰騰的粥,竟有一絲愧疚,我擡頭看了看外婆,又將話嚥進了肚中。熱氣向上飄到外婆面龐,似乎可以化作水滴浸潤外婆乾裂的臉頰,恍然之間,外婆眉梢間隱露着些許皺紋,好似乾枯的枝葉,但往下瞧,卻是炯炯有神的凝望着我的慈愛的眼眸。我嚐了一口,大米的清香與甘甜縈繞在嘴中。“好喝!”我對外婆說道。外婆的皺紋立即舒展開來,像盛開的菊花。我緩緩低下頭,腦海中浮過與外婆之間的種種過往,只覺得心中絲絲自責。視頻通話聲音大了又怎樣,我不是曾經也興奮地和同學笑談嗎?聽戲曲又怎麼樣?我不是曾經把遊戲的聲音調到忘乎所以嗎?只是一味地責備別人,卻忽視了自己原來一直被別人包容着。我和外婆之間的山轟然倒塌了。

外婆輕輕地拍了拍我的後背,說道:“快喝吧。”那一刻空氣中充溢着平和,好似在悄悄訴說着溫情。

當我坦然地翻過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大山時,回頭望,只不過是平坦的土地,我不禁笑着自己之前的無知。翻過那座由心靈築起的大山,迎接溫情,這背後深沉的愛,僅屬於我與外婆。

篇九: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

張晏慈(小五)

我媽媽的老家在浙江的一個縣城,小時候我經常生活在那裏。我在老家有許許多多的回憶,有快樂的,有難過的,也有生氣的。有的回憶已經被我拋卻腦後,但有一件事兒卻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小萱一起去爬山,我們一邊看風景一邊聊着天。走到半山腰時,我停了下來,路邊的一個小攤位吸引住了我。攤位上擺放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小鳥,這些小鳥都是用稻草變成的,漂亮極了。守在攤位旁的是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她的身邊放着許多稻草,而她的手裏一刻不停地編着小鳥,沒用多久一隻活靈活現的小鳥就編好了。

小萱走了好遠,發現我停住了,她立馬小跑着回來找我,突然,她也發現了這個小女孩和地上放着的精緻的手編小鳥,“哇,太漂亮了”,她驚叫一聲,我們對視了一眼,一起上前購買。我倆各買了一隻小鳥,但還捨不得離開,在一旁一邊看小女孩編織,一邊跟她聊了起來。原來她跟我倆一樣大,也在讀五年級,她說:“我在這裏賣小鳥是爲了給自己賺生活費,每隻小鳥5塊錢,一個暑假就能夠攢一年的學雜費,多的錢還可以給媽媽補貼家用。”我倆聽了都震驚了,我們平時過得無憂無慮,從來沒想過還有孩子在爲生計和學費發愁,要自己勞動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原來生活並不是生下來就衣食無憂的,我倆第一次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回去的路上,我和小萱都若有所思,我知道她在想那個小女孩,我也在想她。那個女孩跟我們一樣大,都可以自己賺錢了,山裏的孩子能自己養活自己,而我們城裏孩子還過着嬌生慣養的生活,我們應該像他們學習。瞭解生活的不易,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重要一步,邁出這一步,才能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熱愛生活。

篇十: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在浩瀚的宇宙中,蒼茫的人海里,總有這樣一羣人,像淨湖上的幾片落葉,即使微弱渺小,但也能留下圈圈波瀾。

繁忙的城市裏,人來人往。太多容光煥發,魅力四射的人羣來去無蹤,像景光中的骨朵,又似晚霞裏的花芯,爲本就絢爛的世界增添了更多美麗。但也有人,是人山人海中極不起眼的一個,像枝旁的綠葉,爲似錦的花朵做着陪襯。在人流中,你永遠不會第一個看到它,就如同湖面上的孚葉,沒有花的芬芳。

清晨的鳥語總伴着新一天拉開帷幕,天空泛着萎婓不振的灰,讓人昏昏欲睡。寒風輕吹,等車的我讀着新買的小說。一聲微弱的叫聲將我的視線從書拉向地面。一隻飢餓無力的小貓,輕輕蹭了蹭身旁一個穿綠色裙子,面向可愛友善的姑娘,看似想索求些食物。美麗的姑娘一腳將小貓踹開,不滿地拍拍裙角,嫌棄和蔑視掉落一地,我不禁膛目結舌。心裏默道一句,真可憐。

次日,傾盆大雨下的車站很冷清,一同等車的人是一個穿着樸素、平平無奇的女生,她的模樣在我的記憶中甚至是模糊的,溼透的小貓,抖着身子,顫着嗓子,尋求一絲希望。聽到了呼救,她驚訝的捧着小貓,將手裏的早餐遞給了小貓。纖細的身稍輕撫着小貓,溫暖的說“慢慢吃”。這一舉動,彷彿在風嘯雨淋的世界裏散發着溫暖的芬芳。一片葉不應有的香。手機幾次滴滴的響起,裏面傳來依稀的怒聲,大概是工作遲到了吧。記憶中,她的面容雖然模糊,卻透着一種無言的美麗。

微小的綠葉沒有鮮花的芬芳,渺小的綠葉不及鮮花的美麗。但也許在某個角落,它也能盪出比鮮花更大的波浪。

美麗終是奼紫嫣紅,也可能始於破敗不堪。那一次,我看到了渺小的美麗。

篇十一: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人生是一場旅行,不要匆匆忙忙急急奔過,停下來,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題記

“嗒,嗒”淚順着臉頰悄然滴落,落在眼前灰白色的大理石地板上,我靠着牆靜靜的聆聽着母親暴風雨般的責罵,過了一會,母親的聲音戛然而止,我擡起頭來,臉前出現的是一張充滿淚痕的臉。下一秒,她輕輕拉着我,朝外面走去。

我是很討厭出去的,因爲外面很吵,很鬧,我素來不喜歡喧鬧的地方,這一次出來是我屈指可數的。

馬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絲絲微笑充滿了溫暖,也如同陽光般射進我的心田。一路上,我看到了不同的笑,或是被人幫助感激的笑,也或許是被人誇讚不好意思的笑,但那笑卻讓我的世界豁然開朗。

我們穿過馬路,朝山上走去。春剛剛來到,而那山卻像綠了許久一般。微風吹來,拍打着車窗,不時發出“啪,啪”的響聲。我卻已無心觀賞這些,只想明白自己底要去哪。我不習慣待在外面,更多時候都是縮在家面。

忽然,車停了,停在了山頂。從這個角度正好可以俯瞰那座城市,道路縱橫交錯,四處延伸,樓房拔地而起,頂天之地。一時間,種種不快都已拋在腦後,“浮雲出處己無定,似得浮雲也自由”,腦海中蹦出了首詩,自由嗎?我扭頭看向一旁的母親,不明白她的用意,爲何要將我帶來山上,僅僅是來看風景嗎?

母親卻也扭回頭來,看我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期待。自由,原來如此。我已經忘記了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出來外面了。反正,已經很久很久了,堆積如山的作業已快將我壓垮,整日在題海中奮鬥,而今日,我卻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

自由,是一種內心的呼喚,在前進的路上跋涉太久了,已經忘了停下來看一看。遵從內心的選擇,纔會有力量繼續生活。所以,偶爾停下來吧,看一看沿除的風景,緩解疲勞,才能精神飽滿的踏上人生征途!

篇十二: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最美石林峽

賈苗煒(八年級)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造景觀的完美結合,創造出了石林峽的獨特風光。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山清水秀、旖旎美景,玻璃棧道等人造景觀也讓人歎爲觀止。它讓我體味到了站在奇石險峯的快意,感受到了置身森林的清新,欣賞到了身處峽谷的沉寂。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進入石林峽景區,空氣無比的清新。在山林中穿梭,在瀑布下奔跑,在小溪邊徜徉,讓人感到無比地愜意。我看見了一羣孩子在山間的小溪中嬉戲。有的在捉魚,有的在築壩,有的在嘗試着打水漂,有的在比賽着看誰的水槍射得更遠。純真的笑容,浮現在每個孩子的臉上。在這裏,我看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之美。

轉過幾處奇石,途經幾個水潭,在長長的通天梯上拾級而上,不久,我就到達了景區的網紅打卡地——九天飛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就是對它最形象的描寫。遠遠地,就可以聽見飛流的瀑布震天動地。走到近前,看見山泉水從山頂傾瀉而下,跌入三十米落差的七彩池中。其上瀰漫着水霧,在陽光燦爛時形成一道起色彩虹。這真是一個別有洞天的世界。在這裏,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天然之美。

九天飛瀑的下面,就是人工修建的七彩池。瀑布的山泉水爲池中的濃墨重彩提供了基礎的三原色。池中的流水在陽光下閃耀着千變萬化的光輝。池邊,混凝土築成的奇石似一圈圈綵帶,將一個個水池分割開來,由此分出了五彩斑斕的顏色。最神奇的是,同一個池子中的水顏色也有所不同。上層是咖啡色的,下層卻成了檸檬黃;左半邊是天藍色的,右半邊卻是橄欖綠。在這裏,我看到了自然與科學的奇妙結合之美。

乘坐纜車到達山頂,我一眼就望見了腳底下此起彼伏的山峯。雖然山峯的高度不及泰山的高,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還是從心中升起;雖然空中的浮雲不及飛來峯上的多,但“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豪情還是自肺腑發出。走進石林峽位於山峯的最壯麗的美景——UFO空中玻璃觀景臺。透過玻璃向下望去,是萬丈的深淵,無邊的綠林。鋼索連接着巨大的鈦合金支柱,讓觀景臺從山頂伸了出去,吊在空中。心中的害怕讓我感到彷彿其上的地板都在震動。在這裏,我看到了人類的創造力之美。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石林峽都沒有具備,黃山的四絕三瀑,更是無法所比。但是石林峽的美,而是不僅僅在它的景觀美妙,更因能工巧匠的付出和人們巧奪天工的設計,成就了石林峽的美。所以在這裏,我看到了最美的石林峽。

篇十三: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不易

人生的旅途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風景,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是人生的千姿百態,而當我們處於某一個風景中,唯有打破固有思維,改換不同視角,才能看到於你而言不一樣的風景,才能使生活更加有滋味,爲人生灑上星光。

這一個多月,是疫情以來管控最爲嚴格的時候,有些居民對這繁瑣而不講人情的管控政策感到不滿,對嚴格而不停對自己提要求的疫情工作者們感到不滿。說老實話,我也曾有過在心中悄悄抱怨的時候。直到這幾天,因爲我母親的工作,我換了一個角度,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認識。

我的母親是一位社區工作者,在全員核酸的時期,更是忙得腳不沾地。清晨醒來,天還未亮,我猛地一個勁下了牀,自以爲起得很早,路過門口,才發覺母親早已奔去抗疫前線。此後連續兩週,我與母親相處的時間,確乎是屈指可數了。母親半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多,就連週末也馬不停蹄,一家人一起吃上一頓飯都成爲了奢侈。漸漸地,我對母親不滿起來。

這次,我在課間出門做核酸檢測。那天溫度不低,烈日當頭,剛出樓門,一股熱氣就迎面向我撲來,我頓時覺得氣都喘不過來。我排在隊伍中一邊搖着扇子,一邊環顧四周,無意中看到一旁的工作者後背已經被汗水浸溼了一大片,由於汗水的緣故,防護服緊粘在皮膚上,一片鼓起,一片又凹下,光是看看,便能體會到他們有多難受了。在本是炎熱的夏季,身穿密不透風的長袖防護服更是“火上加油”,他們這樣一站就是一天,更脫不掉粘膩的防護服,而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是一週甚至是一個月啊!我又想起媽媽說有的同事靠在電線杆上睡着,有的同事累得病倒還堅持在抗疫前線,甚至有人因疫情工作繁忙錯過了與親人最後一面的相見而抱憾終身,頓時哽住了。

時間的流逝與沉澱帶來了觀察角度的變化,用心、用情、用不一樣的視角讓我看到了疫情工作者們的不易和艱難。換位想想,誰也不願意夜以繼日地付出,誰也不願意損害自己的健康而工作,是什麼力量讓他們不顧一切堅守在疫情前線呢?因爲他們所做的是在爲人民服務,他們是願意爲人民創造出一個更加美麗安定的社會啊!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埋怨他們呢?我不禁爲此前萌生的幼稚想法感到羞愧。

從這天起,我總是在晚上等待母親回家。不爲別的,只爲了給母親倒上一杯熱水,讓母親感到我的關懷。

在艱難的疫情歲月中,我看見了疫情工作者們的不易,願疫情快快過去,讓我們有機會走遍大好河山,飽覽美麗風景,體悟人生中更多的幸福與美好!

篇十四: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長城

唐詩恩八年級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一日,我與國小同學相約慕田峪長城。走過檢票口,我看到了遠處磅礴的長城。

登上長城前,我們需要先走過一長段臺階。臺階是後建造的,在爬臺階時有些體力不支,險些望而止步,母親在此處放棄,未能一睹長城的風采。每每停下休息,向臺階旁望去,是曲折的山腰,修築長城要從這地將石頭搬運上來。我看到了長城根,看到了長城根的陡峭,聯想到古人修築長城需要爬上這險峻的山,心疼他們的不易。

在同學們的相互鼓舞下,我們登上了長城。猛吸幾口長城上的空氣,又踏上了爬長城的征途。先是緩緩的上坡路,在經歷長段臺階的磨礪下,爬起來稍有不適;再是短些的上臺階,一不注意會絆倒;後是長些的上臺階,馬上到達慕田峪長城的頂端,大腿已酸脹,一步步邁上很是吃力。我看到了長城,看到了它的巍峨,聯想到古人揹着大石塊一步一腳印地爬上來,不由心生敬意。

登至頂端,我們在寬闊的一處合影留念,趴在長城邊向遠山吶喊,是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勢。休息過後,我們原路返回離開長城。先是長些的下臺階,我的雙腿此時微微顫抖,我與習清相互攙扶,側身下臺階;再是短些的下臺階,我有些眼花,無力向下張望,只得扶住欄杆順應天意地向下出溜;後是緩緩的下坡路,雙腳無力抓住地面,輕飄飄地跑了下去。我看向遠處未開放的長城,望不到邊。我看到了長城,看到了它的蜿蜒,聯想到古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爲這萬里長城添磚,佩服他們的勇氣。

“呼哧——”我們喘着粗氣,停留在剛來到長城的墩堡,靠在臺階上緩口氣。我觀察了下長城的每一塊磚,以及磚與磚砌合的位置。磚,是指長方形一般的石塊,仔細看能夠發現石塊的邊緣處有淡白色的痕跡。砌合處像是書中曾寫的白灰和米湯,但已被歲月打磨的沒有太多痕跡……我看到了長城,看到了它的滄桑,聯想到古人用無數個春夏秋冬,用無數滴辛勤汗水築成瞭如今的萬里長城,崇敬他們的毅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里長城用石頭砌出,我無法想象古人鍥而不捨的精神,如今只有長城在。

篇十五:我看到了什麼作文

我看到了工匠精神

陳菲儀(八年級)

常常在電視、手機上看到“工匠精神”四個字,卻一直對它一知半解,只當是對手藝人的讚譽之辭。直到那一次,我才親眼看到、親身體會了“工匠精神”。

那是一次木工課,我滿心期待地坐等老師佈置任務。老師緩緩拉開黑板,大屏幕上是幾個造型各異的筆筒,“這,就是今天要做的東西——筆筒。”他又踱步到講臺邊,拿起一張白紙:“筆筒的造型需要同學們自由發揮,想好以後,請在紙上畫出立體圖以及零件圖。然後找我領材料,製作。”這圖…不就是幾個長方形加點圓弧嗎?有什麼好畫的?直接畫得差不多就完事了唄!又省時還不費力。於是我漫不經心地畫好,趕忙去找老師。

未曾想,卻被老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微微皺眉,扶正眼鏡,仔細端詳幾秒,擡起頭嚴肅道:“你這畫得,一沒用尺子,二沒用圓規,三比例明顯不對。回去擦掉,認真點再畫一遍。”就在我有些尷尬,想把紙抽走回座位時,老師又開口了,這回多了幾分鄭重其事:“勞技課不只是製作東西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工匠精神!不論是設計、製作還是打磨,都應地一絲不苟對待,以達到精準、嚴謹的效果。所以,請你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他目光如炬,望着我。我心中羞愧,迅速回到座位,把原先的圖擦得乾乾淨淨,重新認認真真畫了一遍。總算合格。

隨後是鋸木板。按着相應角度起鋸、運鋸,瞬間木屑飛濺。不過片刻,便有一根尺寸恰到好處的木板成型。又鋸好幾塊後,看着手邊的砂紙,我遲疑了——這木板乍一看根本沒有問題,只是細看能看出小小的毛邊而已,這點微小的瑕疵,真的需要打磨嗎?“這其中蘊含着工匠精神,請你對自己的作品負責。”老師的鄭重的叮囑縈繞耳畔,如炬的目光浮現眼前。不行,要打磨,我對自己點點頭。木屑在粗糙不平的砂紙上漸積漸多,時間從慢慢平整的木板邊緣悄聲溜走。打磨好了。最後再按照圖紙將零散的木板拼接組裝,粘起來,筆筒終於完成。

指尖撫過那個方方正正的筆筒,我在這筆筒上,在每一個成功背後,看到了“工匠精神‘——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着執着的堅持;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着產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這,就是”工匠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4vo8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