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預測 >

一題多體裁的滿分作文講評

一題多體裁的滿分作文講評

【作文考題】

一題多體裁的滿分作文講評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最近有一則廣告詞說“尺度把握人生”, 意思是無論對己、待人、處事,都應該把握好分寸。當然人生各異,尺度不一,究竟如何把握,並無統一的答案。

請以“尺度”爲題,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立意自定,不少於800字。

【思路導引】

此題審題沒有難度,題引中給我們講明瞭寫作的主旨:“無論對己、待人、處事,都應該把握好分寸。”我們完全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進行寫作。

人生,是一門藝術,它最講究的是對“度”的把握。尺度把握不準,有時可能會導致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結局。但人生是一個大概念,它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寫作時一定要化大爲小,化抽象爲具體,這樣才能寫好作文。如拿人際交往中的“距離”來說吧,這個尺度的把握就非常有講究,近之一尺則嫌近,遠之一尺則嫌遠。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親密距離,其範圍在15釐米~44釐米之間;個人距離,其範圍爲46~122釐米;社交距離,其範圍爲1.2~3.7米;公衆距離,其範圍爲3.7米以上。當然,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人們由陌生到熟識,由相識到相知,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改變。空間距離的縮短,人們心靈間的距離也在縮短,把握好距離的尺度,才能更好地進行心靈的溝通。

當然,此題又不限於寫人生,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只要能把握好尺度,就能在生活中左右逢源。至於文體,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議論文,還可以寫成散文

【評分標準】

一類卷(59-65分),要求文體特徵明顯;立意深刻(在把握好尺度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能辯證地分析,說明爲何要把握尺度,把握尺度的實質是守住爲人的原則,怎樣才能把握好尺度,把握尺度的好處可以利於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等);語言生動形象,能恰當地運用修辭;構思新穎;感情真摯等。(以上有一點突出者即可)

二類卷(54-58分),要求審題準確,結構完整,文體合乎要求,語言表達流暢。

三類卷(46-53分),審題基本準確,結構基本完整,文體基本明顯,語言基本通順。

四類卷(45分以下),文體特徵不明,審題不準,結構欠完整(字數不足),語句不通順。

另外,改動標題扣2分,錯別每個扣1分,不重複計,扣完5分爲止。

【考場佳作】

一、記敘類

尺 度

301班 楊 訥

電視里正播着有關“非典”的新聞,說在廣東已有多人被染上“非典”死亡。

王媽正爲這些人感到傷心時,電話鈴響了。

“喂,兒子啊,有什麼事嗎?”

“媽,我明天就回來了。”

“怎麼好好地就回來了呢?”王媽不解。

“沒,沒什麼……”

突然想起兒子打工的地方靠廣東很近,王媽便問:“是不是你也染上‘非典’”了。

“當……當然沒有,只不過是發燒了,好了,明天你到村口接我吧,不要讓……讓別人知道。”

掛了電話,想起兒子剛纔的支支吾吾,又聽到了電視裏在說“染上‘非典’的主要症狀有發燒,無力……”,她一下子呆了。莫非兒子真患上了“非典”,這可怎麼辦不成呢?腦子裏突然想起了村口的那塊碑。

碑上刻有“公元227年,大戰,村中壯丁都被抓走作戰了,都染上了瘟疫,只有一人活了下來,並回到村莊……”

第二天早上,王媽領着村民們在村口等着她的兒子,村口那條河的水靜靜的流着。

兒子回來了,瘦了。他見到媽,剛要越過那條河。“別過來!”一個喊聲讓他停住了。

王媽說:“兒啊,你當着大夥的面說清楚,你究竟有沒有染上‘非典’?”感覺到兒子的猶豫不定,王媽說:“兒啊,對不起,媽不能讓你回來,害了村民。”

“媽,求求你了,讓我回來吧,我不想一個人死在隔離房裏,我死也要死在家裏。”兒子跪了不來,這話撕裂了王媽的心和肺,可她不能心軟啊。

“兒啊,你看這石碑——”王媽指着石碑。只見石碑上面寫道——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並回到了村莊,求村民和他的娘讓他回去。村民們猶豫了,便讓他進了村莊。沒有幾日,全村人都染上了瘟疫,相繼死去——“兒啊,我不能這樣做啊,媽已打了急救電話,馬上就會有車來把你帶去隔離了,沒關係的,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絕對會醫好你的,就算你真的去了,我會隨你一起去的。啊!”

救護車來了,帶走了她的兒子,也帶走了她的心。兒子臨走前那一聲響徹天地的“媽——”還在她耳朵裏迴響着。

王媽靠着石碑,任憑不知何時下的雨打在她的臉上,身上,甚至是心裏……

雨,是上帝的眼淚,他是被這偉大母親在親情尺度和大義尺度上做出的抉擇而感動了吧。

村口的那條河仍在流淌着,它見證了170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也看到了這位母親在兩個尺度所做出的艱難抉擇。

簡評:

此文雖然是虛構,但有一定的現實基礎。作者抓住“非典”那個典型的環境,選取王媽拒絕染上非典病毒的兒子進村這個典型事件,圍繞她在愛子與愛村民的尺度前面臨艱難選擇的細節,刻畫出王媽的舍小愛成大愛的高風亮節。此文在記敘中善用“道具”,文中的石碑前後出現,第一次引出下文,造成懸念,第二次照應上文,有力地襯托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卒章用河流作道具,以河流見證的不同結果含蓄地揭示主題,耐人尋味。不足處是敘述的嚴密性還待加強,如最後王媽的話中隔着河看石碑上的字,要多大的石碑多大的字才能看得清?“現代科技發達,絕對會醫好你的”語言不太得體,也不合事理,請注意修改。

二、散文類

尺 度

301班 陳志遠

曾經有一隻小燕子,本事通天,飛遍整個中國,於是無論年齡大小,無論學識深淺,幾乎所有人都瞭解了一部瓊瑤的小說,一部被無數人視若經典,瘋狂迷戀的《還珠格格》。

故事的原型取材於乾隆年間的傳說。瓊瑤以極其浪漫的筆調與誇張的構思向讀者與觀衆展示了現代愛情的復古模樣。再加上電視劇裏演員賞惟妙惟肖的表演與音樂人靈感突現的創作,整部電視作品融合了作者的原創思想與電視人的藝術頭腦,獲得了空前高的收視率,着實稱得上是一個值得永久敬奉的經典。

電視劇很長,卻遠遠無法滿足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觀衆的胃口,於是頗有商業頭腦的導演與演員們再度聚首,趕拍了《還珠格格續》。由於觀衆心中憋悶已久,此劇剛一播出,便藉着上部的餘熱,大紅一把。皇室成員是被追殺還是被尋回的懸念徹頭徹尾揪住觀衆的心。終於,收視率再度狂高。

至此,大家都滿足了。觀衆看到了圓滿的愛情團圓,電視製作者收到了觀衆滿意的笑臉,演員們憑藉出色的演技與超高的人氣從此走紅。

這本應該是一個圓滿的結局,皆大歡喜。可有些人仍不收手,重整戲班,拍攝了新作,於是《還珠格格第三部》伴隨着關於“止廢”的議論應運而生。

結果,濫拍的第三部《還珠格格》完全失去了前兩部的韻味,搞得太過離奇。原來純粹的清宮疑雲突然飄過國界,跑到外國去了。於是又是一場追殺打鬥,動作雷同,只是換了地點。

事情既然發生,而且不甚成功,我們就應想想原因。歸根結蒂,還是在尺度的把握上出了問題。聰明人應該把握好尺度,見好就收,這樣在人們腦中留下的只有美好,別見其他。可有人偏不,貪婪地動手,最終只讓觀衆倒了胃口,大師瓊瑤也壞了名聲。

雪下了,人們說很美,白雪皚皚,令人陶醉,可一旦《還珠》一樣失了尺度,便成了災,人人厭惡,人人畏懼。

由此迴歸影視本身,原著的好看,續集精彩,可再續下去,就好像“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道理一樣,難於登天了。

可觀衆在此說話何用?那就奉勸一句:別看續集!

簡評:

這是一篇夾敘夾議的美文。作者從前些年熱播的《還珠格格》說起,接着又講了它一續再續的不同結果,侃侃道來,從正反對比角度闡述了文藝創作中尺度把握的重要性——把握好了可以達到既滿足觀衆味口,又提高收視率,還捧紅演員、導演、作者的三贏效果;把握不好,則倒了觀衆胃口,也讓作者、演員等聲譽掃地。作者突破單純寫人生的套路,從藝術角度說事理,蹊徑獨闢,具有新意。不足之處是沒涉及到人生,且論說時強調“聰明人應該把握尺度,見好就收”立意欠深刻。

三、議論類

尺 度

302班 於紅慧

心是天平是衡量心靈的尺度,在與人相處或處理事務時,寬容是一把好尺,把握好它,可以更好地調節人際關係。

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和氏璧”問題上嶄露頭角,在澠池會上輝煌,藺相如成功地完成了由“麻雀”到“鳳凰”的轉變,而正是他的一步登天,引起了廉君的不滿,“相如素*人,吾羞,不忍爲之下。”“吾見相如必辱之。”一系列的狂言傳到藺相如的耳朵裏,相如只是“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這引起了相如門客的不滿,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君同列,廉頗宣惡言,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相如固止之,曰:“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如此寬大的胸襟,如此的待人尺度,成就了趙國的輝煌,若不是藺相如寬容地對待廉頗,與他成爲刎頸之交,若不是藺相如大度地處事,怎能夠成就趙國的輝煌?正是藺相如把握住了待人、處事的尺度,才把握好了自己的人生。

松下電器的總裁松下幸之助是一個嚴格要求員工的人,哪怕你接電話的姿態不對,也會引來松下的呵斥。可有一次,松下手下的一位部長卻因工作失職,致使工作發生火災,公司損失重大,而正當這位部長爲賠償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松下的電話到了。他沒有向他索賠,而是讓他繼續在廠裏做下去。松下說:“對待一個人要把握好尺度,他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會自省。再責怪於他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結果令松下很滿意。那位部長辦事盡心盡力,再也沒有出過差錯,志了松下的一位得力助手。松下把握住了待人的尺度,纔沒有失去這位得力的助手。

由此可見,正確對待自己,寬容對待他人,不但是成就自己的事業,也是成就他人的一把好尺度。

讓心靈的天平平衡,尺度是必要的。

簡評:

此文是一篇中規中矩的議論文,作者開頭提出“在與人相處或處理事務時,寬容是一把好尺,把握好它,可以更好地調節人際關係”的中心論點,然後舉藺相如、松下幸助之二個例子對論點進行證明,得出“正確對待自己,寬容對待他人,不但是成就自己的事業,也是成就他人的一把好尺度”的結論,最後呼籲把握好尺度,讓心的天平平衡。論證層次分明,首尾連貫。不足者,所用事例陳舊,沒有新意,且記敘成分較多,似在展示自己的背書功夫,在議論說理方面反而顯得單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yuce/8ww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