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話題 > >

《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作文

《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作文

  • 關注:3.15W次

篇一:《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作文

陸子怡

“時值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時節,我們追思故人,更緬懷先烈。今天,我觀看了無錫教育思政課堂,走進了兩位無錫籍烈士背後故事。

(一)朱杏南烈士家書

打開朱杏南烈士英勇就義前留給後人的家書,對親人的思念與不捨,流露於字裏行間,對革命忠貞不渝的信念展現在有力的筆鋒裏。

首先,透過朱杏南烈士的家書,我看到了革命先烈對於社會結構和封建階級不合理的清醒認知。“將舊社會的一切僞道法都打破它……”,這是對封建階級下舊社會運行規則的否定,是雖身處社會的上層,卻沒有淪爲封建社會的守財奴,在榮華富貴面前沒有絲毫迷失,這是一種崇高理想下的清醒。其次,“我這種結果,你們不應該感到悲傷,而應該引爲無上光榮啊……”,讓我深刻的感受到爲革命犧牲在所不辭的精神,在國家命運抗爭中付出一份力的深深的光榮感,這是一種崇高的爲國奉獻的精神。最後,“給可憐的珍妹自主的存在,這是我一定的主張……”,以及“你們看到我這張遺囑,就應該體會着我的意志,而維護他們,維護她們……”。透過朱杏南烈士的家書,我感受到了了對女性利益的維護,對男女平權的重視,以及對女性深處低位的痛惜。

(二)史硯芬烈士家書

打開史硯芬烈士爲國獻身前的家書,對共產主義思想的繼承和對共產黨精神的感召悉數呈現在我眼前,是革命事業必底於成,故我雖死猶榮的家國情懷。

首先,透過史硯芬烈士的家書,我看到共產黨對唯物主義思想的繼承和發揚。“故我死後,不要治喪,因爲這是浪費的……”,舊社會封建殘餘下總是對治喪過於鋪張浪費,特意提醒家人將治喪作爲一種浪費,充分體現了革命者徹底的唯物主義思想。其次,“你能繼我志願,乃我門第之光,我必含笑九泉,看你成功。不能繼我志願,則萬不能與國民黨腐敗分子同流”。我深切感受到革命者爲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是光榮的、崇高的,以及對共產主義事業必將走向成功的希冀。最後,“我死後,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能踏着我的血跡奮然前進,我們革命事業必底於成,故我雖死猶存。”透過家書中的這段話,我彷彿感受到一個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就在我的眼前,這種對革命必勝的澎湃信念深深的震撼到我,這是一顆共產黨戰士滾燙熾熱的心。

每一位先烈都值得我們深深地緬懷,這種超越血緣親情的緬懷,是一種家國情懷。這兩封特殊的家書,字字滾燙,句句感人,在閱讀中,彷彿能感受到戰士熾熱的心,信中閃耀着共產黨員的堅韌無畏。他們熾熱的心,溫暖了每個人,他們用生命化作光束,照亮革命的道路。所以,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吧!

篇二:《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張俁浠

穿越歷史硝煙,在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中,一封封紅色家書,字字滾燙。

爲革命犧牲在所不惜——朱杏南。

他是一名社會上層,家境殷實的富商,但是他卻心中裝着國家,心中裝着人民。他不慕名利,不慕榮華富貴,爲了幫助民衆,他先後創辦閱覽室,國小。並幫助窮苦孩子免費入學。企圖以育救國。

1927年,朱杏南烈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可鑑於朱杏南當時的低位與權利,國民黨企圖讓朱杏南叛變,卻被朱杏南怒斥。於是,國民黨下令逮捕朱杏南,朱杏南不被捕,在被敵人嚴刑拷打後,他堅貞不屈,給家人寫下遺書。在遺書中,他寫到:“我這樣的結果,你們不應當悲傷,而應當引爲無上光榮的啊!”

就是這樣一名烈士,最終還是倒在了血泊中,倒在國民黨的武器下。

有我千萬同志踏着我的血跡奮鬥前進——史硯芬。

他沒有與朱杏南一樣殷實的家庭背景,他在國民黨的屠殺下逃亡上海,在討論“五月革命”時,不幸被捕入獄。他與朱杏南一樣,寧死不屈,敵人對他束手無策,最終對他判處死刑。面對死亡他並沒有畏懼,反而在遺書中說到:“我死後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能踏着我的血跡,奮鬥前進,我們的革命事業必底於成,故我雖死猶存。”短短的幾句話,我無不透露着史硯芬的無畏的愛國精神。

而在他走向雨花臺的那一夜,正是中秋節的前一夜。他本應與弟弟妹妹在一起度過中秋,卻爲了國家甘願犧牲自己。事後他竟還要求不要治喪,原因是這是浪費的。這是可歌可泣的!

文天祥曾說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朱杏南與史硯芬的死便是重於泰山!是有意義的!

他們都死在了雨花臺,死在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正是他們的犧牲,才造就瞭如今的偉大祖國。

敵人的嚴刑拷打讓他們體無完膚,卻硬是磨滅不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強烈的愛國情懷,折不了他們一身傲骨!

雨花臺,染上多少烈士的獻血啊!

清澈的愛,只爲中國!

我們爲生在一個和平國家而自豪,爲擁有像朱杏南與史硯芬這樣的烈士而驕傲!

願這盛世,如您們所願。

我輩必當努力報效祖國。雖沒有你們的“捐軀付國難,視死忽入歸。”的精神,但定當如史硯芬烈士所期盼的那樣:不與國民黨分子同流!

篇三:《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吳祿銘

清明節,這個節日,往往伴隨着無數感動和悲傷。那歷史長河中的朵朵浪花,轉瞬即逝。但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便是一朵“浪花”傳奇的一生。

中國的歷史,有輝煌和感動,也有屈辱和黑暗。每一段不堪的歷史,都被無數仁人志士的鮮血而浸染成殷紅。無數烈士,綻放盡生命的光輝,燃盡生命的火光,只爲驅散那籠罩在歷史之上的黑暗。他們的故事,或家喻戶曉,或鮮爲人知。今天,我有幸瞭解到了兩位無錫籍烈士——朱杏南、史硯芬先生的生平事蹟,拜讀了他們在生命盡頭時的兩封家書。

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公子,卻走上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道路。朱杏南先生的心中,始終燃着革命的火種,裝着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榮華富貴不能矇蔽他的心靈,紙醉金迷不能沉醉他的意志,一切,只因他始終懷着對革命的崇高理想。朱杏南先生由於在江陰的影響力和堅定革命精神,國民黨多次對他威逼利誘,並數次向他伸出魔爪,但都被化險爲夷。1930年9月,朱杏南先生在蘇州聯絡時不幸被捕。慘無人道的酷刑不能讓他屈服,只因一股革命的信念始終支撐着他。最終,他於雨花臺刑場,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朱杏南先生在遺書中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是他一生對於革命的真實寫照。

中秋夜前一天,本該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史硯芬先生,卻在雨花臺刑場,在國民黨無情的槍聲中燃盡了生命的火花,與家人永遠地訣別了。“我的肉體被反動派毀去,但我悍不畏死的革命精神會與你們永存”,他在對家人的遺書中這樣寫到。他的遺書,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他還在書中囑託妹妹要照顧好家人,勸誡弟弟要積極投身於革命事業中,切忌與國民黨同流合污,不要屈服於“白色恐怖”之下。史硯芬先生最終於上海不幸被捕,但他在獄中堅定不屈,得知自己將要被處刑後也只是平靜地接受了現實,唯一讓他牽掛的,只有自己的親人。“此生就這樣與你們做結了”,這短短一句話,在平靜之下,卻又是那麼波濤洶涌,萬千思念和不捨,都在無言之中訴說出來。在獄友的日記中記錄了史硯芬先生臨刑前的樣子,他是那麼鎮定自若,對於共產黨的勝利,國民黨的失敗是那麼有信心。

紅色家書,字字灼燙。革命烈士們,雖身死,但猶存。

不光是無錫,中國的每個角落,甚至是異國他鄉,都留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這些烈士們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黨的無限忠誠與我們每一個新時代青年,擔任着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來說,便是最好的精神食糧。

篇四:《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無情未必真豪傑

鄒逸銘

清明假期,觀看了《烈士家書——道不盡的家國情懷》。面對一封封革命先烈爲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而英勇就義前的訣別信,感觸頗多

回首。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位又一位年輕的共產黨員在敵人的威逼下寧死不屈,”爲國犧牲”成爲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他們把自己想對家人說的每一句話、想表達的每一份感情,都用一字一句記錄在一封封家信中。每一封家書的背後,都是一段血淚交織的感人故事。

史硯芬,出生於江蘇宜興,他早年喪父,家境貧窮,和祖母相依爲命,1919年,正在中學讀書的史硯芬投身於五四愛國運動的洪流,積極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27年春,北伐軍抵達宜興,在與北伐軍的交往中,他開始接觸馬列主義思想,樹立起共產主義信念。不久,他加入了共青團,參與發動農民運動,與土豪劣紳進行鬥爭。1928年9月27日,史硯芬在南京雨花臺壯烈犧牲。

他在訣別信中說:”我的死是爲着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我死後,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能踏着我的血跡奮鬥前進,我們的革命事業必底於成,故我雖死猶存。我的肉體被反動派毀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靈魂是永遠不會被任何反動者所毀傷……”細細品味其中飽含的深情,不禁令我潸然淚下。面對國家前途和民族大義,面對着小家與大家的艱難抉擇,史硯芬他毅然選擇了灑滿鮮血的革命道路,因爲他堅信,祖國需要他,需要像他一樣的人們去爲之奮鬥。革命需要犧牲,但革命終將勝利。他舉過的紅旗定會飄揚在祖國的藍天裏!他對幹革命滿腔熱血、不畏生死的壯烈情感。教育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他那份對革命的執著和堅定,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一封血色家書,寥寥數語,卻迸發着深邃的光華,充分表達了共產黨人爲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對革命事業堅定的信念。每個字、每句話都是那段紅色革命洪流的歷史見證。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今天強大的祖國和人民幸福安寧的生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作爲新時代的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雖然沒有遇到戰爭,但別忘了這一切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他們就是那些革命先烈們,我們不能夠忘卻歷史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我們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奉獻社會,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完善人格,錘鍊意志,強壯體魄,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五:《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攜家國情懷,續華夏新篇

朱佳敏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於國,國之本在於家,家之本在於身。”縱然時代日新月異變幻無窮,家國情懷也不曾褪色。接力新時代,書寫家國情懷,吾輩正當時。

什麼是家國情懷?瞭解到朱杏南和史硯芬兩位烈士的故事後,我頗有感觸。

朱杏南家曾是江陰夏港鎮第一鉅富,但富裕的生活沒有迷失他內心的追求與信念。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爲籌集革命經費,朱杏南不顧家人的阻撓變賣家產,動員妻子賣掉金銀首飾,以全家的財力投身革命事業。一次聯繫工作時,他不幸被捕,最終壯烈犧牲。

他在給家人的遺書中寫道:“今後你們要處處尋找光明而快樂的路,運用自由自主的權威,將舊社會的一切僞道法都打破它……”這鏗鏘有力的話語中,詮釋了朱杏南先進的思想和追求革命理想的堅定信念。他捨身棄業鬧革命,面對錢財富貴,他不屑一顧,心中永遠裝着處於水深火熱的勞苦大衆。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大公無私的價值取向和無私無畏的政治品格。

史硯芬生於宜興,家境貧寒。就讀高中時,他投身於五四運動的洪流,積極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加入共青團後,他不斷領導組織開展革命鬥爭。由於叛徒出賣,他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英勇赴死,年僅25歲。

在他血跡斑斑的訣別信裏,他教導着弟弟妹妹爲人處事的道理,樸實無華的文字中透露出他對親人的深深掛念和作爲哥哥沒能照顧好弟妹的慚愧與無奈。訣別信中寫道:“我的死是爲着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我死後,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能踏着我的血跡奮鬥前進……”字字堅毅,句句真情,字裏行間中流露出來的都是作爲一個共產黨員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也正是這樣,他才能在臨刑前迎風站立,高唱國際歌,向革命同志敬禮,表現出超脫的視死如歸的精神。

家國情懷在我們中華兒女的骨血裏流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力量與擔當。作爲新時代少年,我們要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鐫刻於骨,融化於血,秉承先輩榮光,肩負起時代重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讓我們以家國情懷續寫華夏詩篇,在新時代裏展望未來宏圖!

篇六:《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山河無恙

周佳

山河無恙,歲月靜好,五星紅旗那一塵不染的鮮紅,怎少得了烈士的熱血浸潤?共和國建立的歲月裏,怎少得了英雄的光暉相照?眼前的山河錦秀,在百年前卻是瘡痍滿目。旅眼碧天蒼穹,折射的是共產黨人的宏大志向。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軍閥紛戰、生靈塗炭。朱杏南毅然離開富裕之家,孤身踏上尋求救國的道路。年輕的生命之花,在腐朽的黑土上綻放,散落花的芬芳,在這黑土地上飄散——朱杏南沒有富裕子弟的儒弱矯情,勇敢帶領北伐軍與軍閥作鬥爭。他加入共產黨,不爲謀求名與利,只爲新中國鋪設奮進的道路。

與此同時,另一位志向相同的革命者——同鄉史硯芬,他的革命之路也同具特色。他不同於朱杏南的富裕出身,貧窮人家卻讓他的意志更加堅定。他堅持讀書,渴望通過書本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五四運動的洪流下,他積極投身於革命,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1927年的春天,史硯芬接觸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參與發動農民運動和組織農民協會,與土豪劣紳進行鬥爭,在黑暗的國民黨統治下,掀起了紅色的潮流。

這兩位英雄,出身、經歷、年齡各不相同的,但他們都有相同志向與人生目標——爲中國之崛起而奮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英雄們與國民黨反動派巧妙周旋,一次又一次立下赫赫戰功,但不幸的是,他們最終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同是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倒在了同樣春意萌動的南京雨花臺。我們可曾思考過,爲什麼雨花石的美是如此讓人窒息,它爲什麼會有如此五彩斑讕絢麗的紋彩?也不知當年烈士的熱血,有多少揮撒在了雨花石上;又有多少被沉積在了那錚錚歲月?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我想,這巨大的喜訊必將在南京雨花臺上被一遍遍呼喊,那無數爲革命事業獻身的英靈,將會魂歸故里永遠安息!

山河無恙,英雄無數——就在今天,我又看見了新時代的英雄,他們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爲我們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悶熱的防護服下,不變的是那赤膽忠心。揮汗如雨下,卻滅不了那衝鋒陷陣的激情。哪怕自己處於險境,也要將人民羣衆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正是這些白衣戰士們捨己爲人的初心,對人民生命安全的奉獻,纔有我們當下的安寧!

由此,我又想到了我們自己:作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們更要以英雄們爲榜樣——山河無恙,你我當自強!

願祖國山河無恙,萬里江山展宏圖;願英靈安息,新時代砥礪奮進!願所有爲中國革命事業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奮鬥的英雄,化作共和國星座中最閃耀的星!願億萬新星照亮碧天蒼穹!

謹以此文向先烈致敬!

篇七:《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血髓流脈寄中華

張馨月

“有時候可能死亡並不是生命的對立面,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90年前的雨花臺天寒地肅,風嘯猿啼,落葉紛飛,血染江堤,蝕骨奪心……兩位愛國烈士也在此獻出了他們能留給祖國唯一的血肉之軀。

身陷淤泥根仍潔,滿腔熱血少年氣。變賣家產鬧革命,絕筆書信傳星火。朱杏南,一位出身不凡的富家公子哥,夏港鎮第一鉅富之子,可謂出身便含着金湯匙,本可無憂無慮度此身,但他卻一枝獨秀,寧山間碎骨,沉河不浮,也不願守棺而駐,靈魂碌碌。他積極參加農民運動,創閱室,辦校園,賣田產,把自己體恤民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菸酒公賣局局長這一肥職擺到他面前時,他依然拒絕,堅守自我。可惜啊!的三次圍捕他都躲過了,卻還是逃不過被抓的命運,最後在雨花臺英勇就義。留下了“我這樣的結果你們不應悲傷,而應以無上榮光的”的壯氣遺書。

天妒英才,或許是我對史硯芬最直觀的感受了。他對於革命的熱誠與愛填充着他短暫而有意義的一生。在遺書中,他是這樣說的“我的死是爲了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必要的。”多麼的蕩氣迴腸,感人之肺腑啊;“我死後有我千萬同志,他們踏着我的血跡前進,我們的革命事業必底於成,故我雖死猶存!”這讓我想到董卿說的一句話“愛是一腔赤誠,愛是願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史硯芬,正是熱愛,把他與黨深深結合在一起,把他與志同道合夥伴聚集在一起。但總是在堅強的人也有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那就是他的弟弟妹妹。對於他們,他又道不盡的愧疚。試想:在家家團聚的中秋之夜,每戶人家都張燈結綵,團團圓圓,唯有這名勇士一人孤身赴刑場,滿目堅定,不畏死亡,但我想,他一定想他的弟弟妹妹了,雪夜的徹骨寒風定也吹不散那濃密而不露的思念吧!他把思念匯成了最後這句“繼我之光含笑九泉;不繼我之光,斷不能與國名黨同流合污!”

兩位烈士的慷慨就義,不禁讓我想到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能人志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舍小我爲之大我,爲祖國復興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因爲熱愛,所以付出;因爲信念,所以無畏……身爲青少年的我們怎能視之不理?我們要盡己之所能,做己之所盡,宣揚革命之大無畏精神,從自己做起,染周遭人物。

百餘年前,梁啓超先生對青少年發出宏願:“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華少年當自強。美哉!我中華少年,與天不老,壯哉!我中華少年,與國無疆。”請記:我泱泱中華,一撇一捺皆是脊樑!

篇八:《烈士家書道不盡的愛國情懷》觀後感800字

是生命的逝去,也是生命的延續

蔡伊雯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清明時節在追思先輩,寄託哀思的同時,也爲重溫家規家訓,傳承優良家風提供了最佳契機。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我們宣恩的多少英雄兒女,爲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爲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終生。爲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慨,爲我們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我們宣恩的驕傲,也是我們宣恩的光榮。

而在本次觀看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向警予,1895年生,湖南漵浦人。1919年,她同蔡和森一起赴法勤工儉學,共同的理想信念使兩人產生了愛情,並結爲夫妻。1922年,向警予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爲黨中央婦女部起草文件,發表論述婦女解放運動的文章,培養了大批婦女工作幹部,在婦女解放運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她的家書是1923年1月6日向警予寫給父母的信。在得知二哥病逝的噩耗後,爲勸慰親人,她於同一天連寫4封家書。一邊是革命,一邊是家庭,她分身乏術,無奈之情可見一斑。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向警予主動留在武漢,堅持地下鬥爭。1928年3月20日,她因叛徒出賣被捕,敵人用盡伎倆,終無法動搖她的革命意志。1928年5月1日,她慷慨就義,時年33歲。最令我動容的便是她作爲一個女性的毅力與勇氣,或許我們多少都清楚歷史上女性的位置,家庭對於多少女性來說已是全部,“捫心何以自安?!”堅定的決心在字裏行間流露才更讓人感動。我想正是有如此勇敢又堅韌的先輩才能鑄就起如今一代代獨立優秀的中國女性!也正是如此,“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從不是空談,更是一種責任與勇氣。

縱觀歷史長河,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始終不變的是無數仁人志士的家國情懷與滿腔赤誠。新時代青年理應接續前輩精神,書寫家國情懷,描繪泱泱中華商裔皇皇之盛世之景!

每一代中國人的離開,是生命的逝去,也是生命的延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huati/shu/drnw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