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動物 > >

鮮衣怒馬少年時讀後感徵文作文

鮮衣怒馬少年時讀後感徵文作文

  • 關注:2.32W次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對此深以爲然。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短暫的一生,人無法踏足祖國萬里山河的每個角落。也無法感受到每一寸土地所承載的歷史。因此,書籍成爲了我們認識世界和把握歷史的橋樑,也是自我發展進步的途徑。一個偶然的途徑,我知道了這本書,我覺得它的作品介紹十分具有吸引力,就買了它。收到書的時候,它也確實沒讓我失望。前頁插畫是我們這個學期美術所鑑賞過的中國傳世名畫中的幾幅,有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和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它的贈品是一張唐詩江湖關係圖譜,背面印有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鮮衣怒馬少年時讀後感徵文作文

翻開正文,每一個章節的小標題都十分形象,比如“戲精楊廣:會作詩,更會作死”再比如“高適樂觀,杜甫悲觀,李白顛覆三觀”。書中介紹的唐宋詩人大多是我們所熟知的,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在我的記憶中,從國小就開始學習詩詞了,最先學會的應當是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隨着年級的增長,所學的詩歌也逐漸廣泛,從“烽火連三月”到“粒粒皆辛苦”,從“春江潮水連海平”到“獨釣寒江雪”,我們感受了國破山河的悲慟、糧食的來之不易、大自然的壯闊。我們也知道了絕句、格律詩、詞和曲。可是,從始至終,我們學的都不過是詩、詩的意思以及作者的風格。而忽略了作者本人,他的人生經歷,時代背景。於我們而言,他們是歷史人物,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遙遠的天上月。可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存在於歷史長河的人吶,他們也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有不如意的事情。這本書,是學習歷史與詩歌的新視角,它讓詩歌變得不再是陽春白雪而成爲下里巴人。或者說,它讓我們的詩人落地,變得真實可感,接地氣了。原來,他們也會罵人,會生氣,會想要升職,會訴說對愛人的思念。

讀這本書,我認識到了戲精的楊廣,爲了奪嫡,他迎合隋文帝的喜好。隋文帝討厭皇子們沉迷聲色、不學無術,他就把樂器上的弦弄斷,傳遞他不喜歡聲色的信息。隋文帝想要肅清文壇風氣,他就立刻以身作則,寫出《春江月夜》和《野望》。在朝野和百姓的眼中,他成功爲自己塑造了一個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智慧與人品並重的絕世好男人的形象。楊廣即位後,獨孤皇后和隋文帝都已仙逝,再沒有人能令他顧忌。他開始放飛自我,先是賜死哥哥楊勇,然後又建皇家園林和京杭大運河。他還十分好戰最後招致滅國。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於楊廣的瞭解僅僅是他的稱號是隋煬帝,殘暴,好殺戮,並不知道原來他還是詩人,他的詩還寫得很好。這本書還讓我認識到原來詩壇的圈子真的很小,杜甫與高適、李白、王維、岑參等都是好友,顏真卿又與岑參是好友,高適與王之渙是好友,李白認識王昌齡,王昌齡與王之渙也是好友。他們的人生軌跡有交匯這是我不曾瞭解的,感覺有點神奇。公元757年,是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人的分水嶺。這一年,高適發達了,成爲淮南節度使,很快就要當上三品大員;而杜甫則四處流浪;李白更慘,在流放的路上。作者在這一章分析了三個大家人生軌跡不同的原因,他的觀點是:李白、杜甫他倆目的性不強,在哪玩不重要,只要在家呆着就行;而高適完全不同,他的目的清晰明確。回顧高適的一生,也確實如此。二十歲,他到了長安,“找不到工作”,他又去了燕趙邊塞。寫出《燕歌行》時,他已經三十四歲。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他的未來在戰場。作者還認爲性格決定命運。杜甫生性悲觀,悲天憫人,一草一木都值得他悲嘆。“少林野老吞聲吳,日暮東臨大江哭”是他爲山河破碎悲慟,“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是他爲別人的悲傷而悲傷,“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是他喜極而泣。李白則性格太狂、太極端,狂到顛覆三觀。“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是他對孔子的不在意與輕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他對權貴的不屑一顧,“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是他對金錢的不在乎。高適是樂觀的,他四十八歲才當上廷尉,五十二歲進哥舒翰幕府。可他並沒有鬱悶、買醉甚至痛苦,他的每首詩都充滿自信與對未來的希望“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麼看來,作者的觀點都不無道理。

這本書爲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帶我瞭解了唐宋詩壇的每個耀眼瞬間和詩人們的一生。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人生態度,不管處於何種境地,都應該懷着對生活的希望與自信,珍惜擁有的,看淡失去的。就如同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寫的“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dongwu/ma/3olm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