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讀後感(精選3篇)作文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讀後感(精選3篇)作文

篇一:《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讀後感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讀後感(精選3篇)作文

在這個炙熱的夏天,新東方董宇輝老師在“東方甄選”直播平臺的雙語帶貨掀起了一股文化帶貨清流。除了喜歡他飽讀詩書、文采斐然,我更是被他作爲90後大哥哥談對於“苦難”的理解深深折服。在董老師講《蘇東坡傳》《平凡的世界》《活着》等書時,他都提到了這些寶藏經典書裏處處蘊含的“苦難”對於人生錘鍊的哲理。他說:“發現苦難背後的意義是成就精彩的人生”。他還說,“厄運來的時候你沒躲,所以在好運來時,它就會與你撞個滿懷。”

苦與甜的轉換,從人間悲苦到人間值得。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正面去思考“苦難”的含義。

所以,本次徵文必讀書目中,我特地選擇了《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以走進蘇軾,走進他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在杭州亞運來臨之際,走進我們的“老市長”!

對現代人來說,“蘇東坡”這一名字,不知者寥寥。知其美食達人,知其文學大家,知其山水達人……此書用溫暖的筆鋒,告訴了我們蘇軾是如何在苦難面前與坎坷曲折的現實和解,認清生活真相,依然熱愛生活。他以一身肉體練就了一位“福禍得喪,付與造物”的“靈魂工程師”。

才子頂流:襟抱蒼生有志難酬

幼年時期的蘇軾在母親的薰陶下,就以東漢“有澄清天下之志”的範滂爲“偶像”,四川眉山的一方水土培養了蘇軾“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的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襟抱負。他心繫蒼生,風骨凜然。二十歲出蜀道,進京師,與弟弟蘇轍同時及第,考取全國第二,一時間金榜題名、鮮衣怒馬。他以灑脫的文風,豔驚四座,深受歐陽修和皇帝的高度賞識。

蘇軾從少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他的骨子裏賦予自己的使命是士大夫應有的責任和使命,達濟天下。初入仕途的時候,他無所畏懼,公忠體國、直言敢諫的性格帶給他的是政治失意。因強烈反對宰相王安石激進的變法步伐,激惱了權臣而遭外派。

一個頂流才子,被赤裸裸的“政治風波”打壓,一地又一地的輾轉,成爲了他日後生命的主題,顛簸流離。如果用現在的標準評價蘇軾的地方政績,我覺得可以用“市長屆的天花板”定義。他造福八方,杭州、密州、潁州、阜陽、揚州、徐州……在蘇軾擔任各地“市長”期間,革新除弊,克服重重困難,做了很多爲民好事,頗有政績,一直到“烏臺詩案”。

階下之囚:命運更迭世事滄桑

蘇軾的生活態度,一向嫉惡如仇,看到官場邪惡,他“如蠅在食,吐之乃已”。寧可孤芳自賞,絕不同流合污。一直率性而爲的他無所顧忌之下,被人抓到了把柄而引火上身。1079年,蘇軾到湖州赴任,按例要給皇帝寫一封謝表。在上表中他不經意吐露了對當朝的不滿。上任才三個月左右,政敵捕風捉影,蘇軾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然後押往京師受審。也就歷史上的“烏臺詩案”。從一個文壇頂流到被人像犬一樣驅趕,在一個暗無天日的監牢裏,蘇軾被關了三個月,經歷了嚴刑拷打,晝夜逼供,一度接近死亡。《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獨傷身”。他在寫給弟弟蘇轍的書信中吐露了絕望至死的無奈。

落魄平民:偏居東坡內觀重生

倖免於死罪的蘇軾一路從京城被放逐到當時欠發達的黃州。此時的蘇軾,猶如一隻驚弓之鳥,他生怕自己說錯一句話又要被打入天牢。在舉目無親的黃州楚地,他沒有俸祿,沒有正事可做,失去了人生的目標。“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這飢寒交迫的生活,百無聊賴的人生,天荒地老的孤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士大夫蘇軾收藏起理想主義的浪漫情懷,收斂了桀驁不馴的傲氣,在現實的磨礪下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實現了理想的自我。

煙火裏謀生

“東坡居士”的別號也是來自於他在黃州城東的瓦礫高坡上開荒種地的求生體驗。蘇東坡開始了自食其力與逍遙快樂的農夫生活。當文人蘇軾轉型農民蘇東坡,自耕自牧,自釀自飲。他通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跟當地農民學習耕種之道,他在田間地頭感受收穫的喜悅。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他還通過研究當地特色美食,“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頓悟了“人間有味是清歡”。林清玄認爲,蘇軾的這種“清歡”,是他生命的減法。

他廣尋好友,在暢談間享受溫存和快樂。他還在耕種的地方建了一所寓所,名曰“雪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文字裏謀心

河流唯有深邃才能平靜無波,樹木只有紮根地底才能茁壯茂盛。生命因沉澱而厚重,人生因打磨更璀璨。他重新建構自我的價值體系。在文字裏探尋心靈的安定。《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中,蘇軾表達了思維覺醒的過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枝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開篇以大雨將至,暗喻人生苦難的來臨。他此時是一種假的豁達,自我安慰,他告訴自己,別怕,人生就是一場夢,給自己壯膽去被動抵抗苦難。“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忽然,他發現了風雨已經過去,關關難過關關也這麼過去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瞬間,他傾聽到了內心最真實的聲音:無論風雨還是晴,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忽然間輕鬆了。回望來時路,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卻道:“也無風雨也無晴。”苦難也是人生的禮物,那就四海一生踏歌行吧!

自然中謀魂

“月明兮星稀”,清風明月在眼前。當他過上了自給自足的農夫生活後,便享受每一天淡泊而富足的日子。“玉骨那愁瘴,冰姿自有仙風。”心情壓抑時,蘇軾來到長江邊,望一望無際縹緲的天空,眼中呈現遠近美麗的山川河流。放浪形骸,與漁樵雜處。《前赤壁賦》《後赤壁賦》曠古奇作均出自於此。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被貶謫黃州的這一時期,是蘇軾政治生涯的低谷,卻讓他迎來了文學創作的巔峯時期。他一改宋詞婉約之風,寫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豪放詞開山之作。

在縱情山水的天真爛漫中,他超越了人類對時空的侷限,養聚天地宇宙一體的浩然正氣。從此,中國文化歷史的長河裏,產生了一位爛漫超脫的蘇東坡。

學會自愈,才能調整心態,才能繞過每一次滂沱大雨的泥濘。有人說:“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晴時滿樹花開,雨天一湖漣漪,陽光席捲城市,微風流連指間。”在某種意義上,人生的歷程就是一段長途跋涉。“造物亦知人易老,故致江水向西流。”並非所有人都可以理解這位自然造物主的“良苦用心”。蘇軾的樂觀來自於他對坎坷前途的希望和追求。他承認人生的實質是走向衰亡,但他又處處力求超越,在與生命規律的決鬥中,迸發出無窮活力。

繼貶黃州之後,他又經歷了被貶惠州、儋州,處境一次比一次落魄和兇險,每一次都差點要了他的命,但他堅強得活着回到了中原。朋友、親人、愛人的相繼去世,對他帶來沉痛打擊,但他依然笑對人生,繼續思考、作詩寫詞、尋追真善美。

篇二:《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讀後感

河南郟縣城西27公里外的小峨眉山東麓,遊人熙熙而來,皆是爲了那鬱郁青林之中,直直的青石板路盡頭那三方牌碑。那石碑方正樸素,一如其下沉睡的那個正直不屈的男子。

他就沉睡在那裏,望着那千百年不變的朗朗明月,身邊是最親近的弟弟子由。墓碑上的字跡方正大氣——東坡子瞻蘇先生墓。

——時間回溯至北宋元豐3年,公元1080年。烏臺詩案爆發後,黃州迎來了一位失意文士。

被貶黃州,是他寫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

今日,我們望着中秋明朗的圓月,會想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聽着赤壁濤濤江水,會憶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蘇軾身上不可磨滅的才華,也是他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財富。

蘇軾,我敬你。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我心中對蘇軾的後半生最好的寫照。他雖屢遭貶謫,但無論到什麼時候地方,都能自得其樂。

在黃州他能發現肥美的鮮魚,嫩嫩的竹筍;惠州魚筍都沒有,蘇軾就高興於這兒有連年的水果;後來他到了窮鄉僻壤的儋州,吃不上肉。但即使在這種最艱難的時候,也能安慰自己“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這就是蘇軾的逆境精神。

“面對逆境時,我們都應該喚醒自己心中的那個蘇軾”。

蘇軾即便被貶窮僻之地,着破布素衣,居破茅簡屋,全年不見葷腥,也未有絕望之意。以那始終如一的豁達,迎戰逆境,不曾退過一步,這是值得我們敬佩的逆境精神。

“何處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同時又是溫暖的。他不同於李白孤寂的“獨酌無相親”,蘇軾重情重義,他總是像一輪皎潔、溫和的明月,溫暖着身邊的朋友、家人。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清透的茶湯上浮着乳白的沫兒,晃忽間,蘇軾好像就坐在那兒,脣角帶笑,似他所愛之茶般,清正溫和,又心懷蒼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以他的豁達不屈在一次又一次貶謫中仍保持着對生活的希望。

人生終爲一場大夢,然明月不老,映照千古。

篇三:《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讀後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題記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以他獨特的方式生長,在生長的過程中所遭遇到任何事情都是人們所無法預料到的,當我們所遭遇到人生當中的逆旅時,內心當中或許充滿了許多的不甘。懊悔與痛恨或許在心頭涌出,但是在歷史上有這麼一位人物,他的事蹟彷彿就好像羅曼羅蘭所描述的那一種熱愛生活的英雄,即使現實的世界依然殘酷,自身還是處於漂泊不定的環境下,依舊自得其樂泰然處之,嚴酷的寒冬中的冷風絲毫不能令之動容。這位便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蘇大學士蘇軾,他人或以東坡稱之。

此書所描述出了一個多方面的蘇軾,讓我們懂得了宋朝文人的形象的立體的一面。書頁間繪畫出幅幅精美的畫作,讓人觀賞起來心情舒暢,欲要放歌一般。而文字當中也從故鄉、親情、賞花、友情、談吃、家風、品茶、生死這幾個方面談及蘇軾的個人魅力。從而帶給我們一個完整地蘇軾,讓世人知道這蘇軾果真猶如傳說那般好似仙人,他用他浪漫豪放的文筆也爲世人留下了那優美的詞句。

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既有達官顯貴,也有失意落寞,或許正是這種不同於常人的經歷,才讓他的文采得以更上一層樓,讓他的胸襟愈發豁達。

他的文采,登峯造極,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柔美,也有“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的鬱鬱寡歡,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更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在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背後,是一位最真實的蘇東坡:一位寄情于山水的大文豪,一位嚐盡人間煙火味的美食家,更是一位面對貶謫依舊樂觀面對的奇人。正如他自己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或許正是這種豁達的胸襟,纔會讓他有如此之多的流傳千古的詩詞,纔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他的名字並閃耀發光。

在人生的道路上定然佈滿坎坷,我雖年齡尚小,但是在學習當中所遭受到挫折與煩悶時,便可將此書中所帶給我們的蘇軾拿出來觀之。人生在世或許不太稱意,可是我們可以在這一本書中學習到蘇軾的許多世界觀,瞭解到在他這麼一位偉大的人物時所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他所對待世界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蘇軾所遭遇到的困境可能要比我們大多數人所遭遇到的事件還要多得多,而每一次事件的重量都足以壓垮一個人,以至於蘇軾多次都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即使已經到了這樣的處境他依然選擇微笑面對世界,這便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以蘇軾爲榜樣,在這個不太幸福的世界裏活的快樂些。

青杏小小,柳棉少少,不見佳人,卻被無情惱。

首貶黃州,惠州儋州,苦行一生,笑中樂來到。

生如逆旅,苦中作樂,絕世佳作,留與後人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p3eg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