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仿寫燈籠(精選20篇)作文

仿寫燈籠(精選20篇)作文

篇一:仿寫燈籠

仿寫燈籠(精選20篇)作文

王楊楊

連活活的田野算着,一切地方,我愛美麗的花園,如蘭的雅室,同一家平日來光顧閱讀的書店。進入書店,就會憶起雨幕下的貓兒,在溢滿書香的書架下覓得一地慵懶的趴着的身影;憶起店中讀者那暖暖的笑容,同她清冽美妙的聲音;書店外憶起點點的綠草,草坪上憶起歡脫吵鬧的孩童,小皮球,方方格子;店裏的老闆,白髮,《靜靜的頓河》。真的,與書店的回憶留的太多了,心靈的田裏種着的就是。

篇二:仿寫燈籠

連潔白的雪花算起,一切純白之中,我愛純潔的明月,平滑的白紙,同奶奶手中揮舞着的白布手工扇。扇起扇子,就會想起菜田邊的蟋蟀,在暗處“吱吱“地叫着;就會想起漫天的繁星,竹椅吱吱呀呀的低語;想起奶奶滿頭的白髮,富有韻味的鄉音;廚房中竄到的身影,遮着天空的高高的樹冠,知了,掛在線上晾着的酸菜;身後空曠的土坯房,搖搖晃晃的白織燈。真的,白布扇給我的童年中留下得太多,關於老家的記憶中滿得都是。(王詩雨)

篇三:仿寫燈籠

連那晁蓋算着一切梁山好漢中,我獨愛李逵,如黑熊一身糙肉;如老虎,一身惡皮。聽見鐵牛就會想起李逵爲老母報仇,一人獨殺4只大蟲;聽見黑旋風就會想起李逵殺人殺起興來時的粗魯、魯莽、勇敢、無畏;想起他那一大片的絡腮鬍,同兩手持着的大柄鐵斧;潯陽樓想起他與宋江、張順、戴宗吃酒時的豪情、爽快;處決臺上想起濫殺官兵的無畏熱血,在飲下鴆毒酒時的義氣,對宋江的膜拜。真的,李逵結下的恩仇太多了,他的性格在我的腦海裏都是。(王承浩)

篇四:仿寫燈籠

曹欽澤

連老師的教誨算着,一切美好的回憶之中,我愛朋友的幫助,父母的支持,那一個我曾生長的小村。提起小村,就會想起外公家裏的雞鳴,外公砸嘴餵食的聲音;就會想起換煤氣桶的叫賣聲,村民們奮力追趕的背影,大聲呼喊的急切;想起玩躲貓貓的驚險愉悅,夥伴們你追我趕的身影;竈臺上響起鍋鏟的刷刷聲,倒進啤酒的沸騰聲,竈臺下的小板凳,柴火,火鐵。真的,小村結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裏擠着的就都是。

篇五:仿寫燈籠

陳星碩

我不喜歡那五顏六色的煙花,噼裏啪啦的爆竹,只知拉着甩炮唬人家。白天換上大紅上衣,深黑的褲子,手裏揣着幾個滴滴金,幾盒甩炮,便是晚上的彈藥了,出去唬人家娃娃用的。懷中還有一袋吃食,那是就地解決晚飯,吃完後就出去溜達去了。街道盡頭有個戲臺,臺上還在演那迎春的節目,演的人激情昂揚,可我們幾個小孩兒都打起呵欠,有的還喃喃地罵,也就不看節目。也厭煩了幾個小販的叫賣,一股腦兒地集中在一人家中,打幾副方牌,有說有笑,且至天昏黑點,就又出去活動,拿出彈藥去唬人了。也不過就是放幾個滴滴金,用火柴點燃,再用甩炮仿炸響聲,經常嚇出幾個同齡人,見是我們,也就不怕了,加入了我們的行列。滿腦子只有甩炮,玩至一更過一點,年夜飯差不多好了,然後再回家撈點吃吃。

篇六:仿寫燈籠

子君

提起雨,就想起梨黃木門外細雨沙沙靜滴落,打溼新葉渺如絲,鋪就石階閃亮澤;就會想起,鴨蛋青色的天空,空氣中有水白漫漫,雨中恍若隔世的對岸,好似有淡燈搖曳;想起窗畔裏看到的雲邊陰陰,空山新雨,樹青草新。草木葳蕤,萬物滋潤;鄰家的貓揣起被打溼的肉墊,蜷在我腳邊,發出喵的叫聲和雨一樣綿軟;外頭來的風掀開我的書頁,書角溼潤微卷,是雨味的清新;是寂靜的,像輕盈的亞麻披肩般柔軟的喧囂。

真的,雨的緣結的太多了,記憶的網裏擠着就是。

篇七:仿寫燈籠

季一

連同高峻的山峯算着,一切自然美景中,我愛渺遠的大海,廣闊的天空,同一片夜晚仍閃爍的繁星。提起那滿天的星辰,就會想起小時候便熟知的民間故事,感嘆牛郎織女的悽慘愛情;就會想起溪水中一點一點的倒影,還有泛起的微微漣漪,不斷向遠處泛去;想起村頭的搖椅,手中輕搖的蒲扇;白天探尋她們的歸宿,晚上讚歎她們的容姿;清晨,追尋她們的蹤跡。真的,繁星指引我的太多了,過去經歷的那都是。

篇八:仿寫燈籠

連不曾擁有過的化學書算着,一切課本之中,我愛語文書,從小到大的語文書,同一本餐廳點菜的菜單。提起語文書,就會想起《回憶魯迅先生》裏魯迅先生請吃雞,還有周海嬰吃的魚丸;就會想起史鐵生的母親回憶他小時候多喜歡吃碗豆黃,想起朱自清父親深沉的愛都被藏在他懷中的橘子裏了。真的,語文書裏的食物太多了,記憶的網裏擠着的就都是。(唐卓琛)

篇九:仿寫燈籠

連衆多雜草算着,一切自然的賜贈中,我愛湖邊搖曳的蘆葦如不羈的煙火。聽它綻放,就會想起屋前的雞鳴狗叫。孩童在其中藏匿的戲語,就會想到稀鬆脆沙的聲音,與遠遠飄升的炊煙,想起祖父彎曲的脊背,同低垂的眼眸。柵欄外大地捧着的清湖,岸邊高聳脖子的小雞,甩着尾巴的狗,真的與蘆葦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網裏擠着的就都是。(楊羣)

篇十:仿寫燈籠

尋詩——仿吳伯蕭《燈籠》

千百萬年的風浪不歇,於今已是二十一世紀了。這多少年裏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可是橫撇豎捺依舊。今人依舊念着三百千和儒道墨,連蛀書蟲還揀着經史子集去噬咬,我卻要成蛀書蟲了。

明清的人情、神魔小說,元曲四大家,唐宋那寫散文的名士風流,個個是有得談的。假使周樹人往那裏一坐,便可再口述出《中國小說史詳》之類,那略要細多了。倘若是王國維,約莫就要講出一部與《人間詞話》等值的稿罷。經史子集,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愛的只是詩,腹中自然空空無書,心裏頭詩詞歌賦倒不少。

若論詩,那真是千古一絕。人能看見潯陽江頭把酒話別,纏綿哀轉的琵琶聲縈繞着船舫和秋月,溼了司馬青衫;花謝花飛,紅顏老死於春盡花殘時,不知何人葬儂;看見雪擁藍關,看見禪房花木深,看見滿城盡帶黃金甲。蒼蒼橫翠微,不知這條小徑通向哪裏?撥開層層枝葉穿花尋路,前方清朗無塵,直入白雲深處。那年頡頏的鶯燕于飛,呦呦的山鹿食蒿從來沒有變過。喻之古典文學爲冠,則詩以爲成冠之金玉,無金玉則不爲冠。古詩多矣,所以中華文學燦爛。我要嘆前人妙手揮就多少千古文章,是真名士自風流,只消一壺酒,造就了這般繁華。

至於詞,亦不可棄之的。我只遊過一次西湖,時逢濂纖佳澎至,雨中游西湖,同行的早疲乏倦怠了,況又些許春寒,已有欲反之態。傘是給遺在居所的,髮絲上於是串着一顆又一顆珍珠白玉,針織衫密密的針眼裏也纏繞着水汽。可是山色空濛雨亦奇。蘇子云“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及到歸去,再欲於他地尋此意境,也無可覓之,也無蹤跡矣。詞裏有缺月掛疏桐,飛鴻踏雪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如是詞境,只在詞中尋。詞裏可見天上宮闕,高處不勝寒,銀灣劃破長空,問明月既照人間,至親幾時見;可見白雪紅梅,古驛棧橋旁,零落成泥碾作塵,而暗香浮動如故。比詩爲珠玉,則詞可爲簪纓,能以之飾冠冕、固珠玉,然亦不可少。

歌賦之類,我最推李叔同。既有“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亦復有“我們一路莫徘徊,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之胸懷。亂世裏上下求索的新青年俱歌詞曲,尋一救國藥方。壯哉長歌!吾以愛之,常吟其辭藻,諮嗟惋嘆——胸襟當容天下國家,亦能系蒼頭布衣。天下國家!我遂聯想起邊塞茫茫,大漠關山,聲聲落雁。黑雲壓城,金甲向日,不破樓蘭終不還。孰之不向邊庭苦?吾輩何懼,願以一死換盛世太平,俠骨猶香。怒海如沸搏雲擊月,我舉火向雪原,長庚星不肯滅;雞唱黃河霜凍未解,我投筆換戎裝,向烽火赴個約。

偉哉,壯哉!方知我所最喜者,爲豪放派耳。我等青年,自應常有斯志之永固,終古未央。

於歲月裏尋詩,詩酒趁年華。

于山河中尋詩,人間橘柚猶未變。

於萬里疆域上,茫茫塞外尋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旌旗既展,胸有社稷,勒馬江山,我輩勉乎勤。不畏義死,不榮幸生,是爲詩也。

問蒼天,河清海晏且常安,時和歲豐皆嗣音。吾草昧英雄,請守翠微。

望山河,與中華萬里恆昌,以草木葳蕤蓬生。吾乘風好去,直下長空。

篇十一:仿寫燈籠

仲淑雲

連尋常的山茶花算着,百花之中,我愛潔淨的梔子花,如雪的精靈,同素絲樣純潔。提起梔子花,就會想起外婆家的小院,院中梔子樹下斑駁陸離的光影;就會想起聚在一起的鬧嚷嚷的人羣,趣事兒說個沒完;想起外婆慈祥的臉頰,洪亮大方的談吐,笑靨如花;小路旁想起泥土裏安居着的蝸牛,院邊牆上想起那掛滿枝蔓的常春藤……真的,與梔子的緣結的太多了,記憶裏隨意翻一頁就是。

篇十二:仿寫燈籠

連黑夜的路燈算着,路燈把黑夜燙了個洞,從而逃出了無數的繁星與一輪皎潔的月華。提起月亮,就會想起對街小巷裏,晚上尋食的野貓不時發出滿足的喵喵聲。就會想起月下的美景,樹木隨風輕擺,小草簌簌輕語,一片詳和安靜。想起家中團圓的景象,風裏夾雜着幸福向遠處飄散;在樓下想起忙着回家疲憊的夜歸人。街上想起無數的燈火,捧着那抹最純結的月光,向世間輕送着夜晚的靜溢。真的,對月亮的情簡直溢出來了,孩時的夜晚口中喃喃道的夢話都是。(曠開元)

篇十三:仿寫燈籠

書本

雖不似唐時竇威愛書如癡、嗜書成癖,但我愛書,愛那帶有點點墨香的書。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開始,到“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真的,書本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裏擠着的就都是。

記得,精神矍鑠的爺爺,在我一、二年級的時候,與我度過的每一個趣味橫生的中午。午間陽光正好,一老一小就趴在牀上,拿一本已被翻閱過不知多少次,枯黃如歲月般的書,輕輕誦讀,講明代謝縉大才子的故事,佳人才子,巧對刁難,令我心生嚮往。謝縉出生時,天降異象,我深深期待;謝縉晚說話,但卻出口成章,我也爲之驕傲;謝縉向他心中佳人表白情思,我也似謝縉一樣欣喜激動,惴惴不安。又好似自己便是那伊人,心裏無限嬌羞,心旌動搖;謝縉被奸人誣衊,我憤憤不平……謝縉死去,我痛哭流涕。我與書中人物同歡喜,共感傷。那是我第一次,觸碰到那麼美,那麼美的世界。我對書本,有了第一縷情。

書本,未拆封的、翻閱數次的書都堆積在我的枕邊,房間犄角。我想,大概只有書才能讓我的內心充滿了火熱罷?平日裏上課,我幾乎是逃也似的不敢去和它對視。啊,書本真是太誘人了,一碰上就停不住,非要等一個故事結束,才放下書本,長吁一口氣。也大概只有書才能那麼輕易地讓我產生酸澀罷?給別人介紹時,忍着千般不捨,纔要介紹出去。像沒長大的孩子固地珍藏着自己的寶貝,不願讓任何人窺探。我對書本,有了佔有慾。

書本對我亦有教誨之恩。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語文數學,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在書中找尋到。清晨上公交,書本在身邊;上課時間,書本伴隨老師的聲音陪伴在旁;晚上,我依舊離不開書本。書本給我帶來了知識、動力、情感,它是我的恩師!

我嘆惋,愛書之知己實在太少,我深切希望,與知己分享自己的寶物——書。即使有千般不捨,萬般羞澀,我也希望有人一起分享快樂,我也希望書能被他人所愛惜珍視。

篇十四:仿寫燈籠

連夕日的落陽算着,一天之計,便是最迷人的日落,在鄉間的小路上摘一顆百香果吃吃看。摘下果子就會想起村後姨姑們的喃喃細語,評頭論足的聲音,小孩來往追跑打鬧,腳下泥巴走一遭。就會想起山地林中小溪緩緩長流,拍打着不平的岩石,樹兒在風中搖曳擺動;在竹林裏想起雨後的春筍,豬圈裏想起難以忘懷的氣息,真的,百香果的味兒太豐盈了,嚐遍了家鄉的味道,童年的甜味兒就都是。(劉雨心)

篇十五:仿寫燈籠

邢濤

包括路過的小蟲在內,一切免費的玩具之中,我既喜歡野花所編成的花環,也喜歡用野果作爲“彈弓子彈”。權當作書籤的樹葉,連同那用樹枝做成的木劍,無所不好。唉,一提起木劍,就會想起我那調皮的表弟,那當作手柄的膠帶也不知用了多少,表弟一身汗站在那兒折樹枝,以及在樹下表弟向我輕聲展示他“宏偉計劃”的樣子仍歷歷在目。累了,也就罷了,電視前多出兩顆誠真的童心。電視裏的花臉,或是鬼臉,或是正熱映的《大鬧天宮》。真的,玩具代表的,是在記憶中永不消散的童年。

篇十六:仿寫燈籠

四川美食

劉芷含

連冰涼的醪糟湯圓算着,一切四川美食中,我愛根根分明的擔擔麪、爽脆的泡菜,同一鍋沸騰着冒着熱氣的火鍋。說起火鍋,就會想起夏日火紅的西瓜,在庭院中乘涼的呼呼風聲中,就會想起公園中放舞熱情的大媽,樹蔭下嘩嘩啦啦的麻將聲;想起川人熱情的笑臉,同開朗大方的談吐;山頂上想起暖黃的朝陽,路邊燒烤攤鬧鬧嚷嚷的食客,烤雞翅,涼糕,臺上的川劇,變臉,《貴妃醉酒》。真的,火鍋的緣結得太多了,浩瀚的時光煙塵裏擠着的就都是。

篇十七:仿寫燈籠

姑蘇——仿寫《燈籠》

雖不像長安那樣,歷史悠久而聞名,但是那煙雨蘇州,卻彷彿是天堂古城。晴時滿樹花開,雨天一池漣漪,微風穿過指間。便來到了這裏——姑蘇。凝望着,良久,無語。自記事起,江南姑蘇就刻在腦中,青石板路,執傘走過細雨濛濛,屋檐垂落水滴砸進新泥,如電影般,令我牽掛,總出現在夢裏。不知何時,總是能夠夢迴姑蘇。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古巷裏,炊煙裊裊,揹着紙簍的人家,牽着扎羊角辮的孩童,靜謐而美好,連低垂的柳枝都隨風而舞。聽水聲潺潺,才覺姑蘇之美竟如斯。下過雨的街道,滴水的屋檐,寥落的行人,雨傘如蓮花般開合。初春的輕雨,沾溼了青瓦白牆的舊宅。這些老街承載的,是那個屬於水鄉古鎮的夢。

記得,從前每每寫作,腦海便總能浮現出那古色古香的店鋪,逶迤悠長的街巷,粉牆黛瓦的民居,還有那若隱若現的古橋,迎風拂水的綠柳,無不透着寧靜與安詳。如今再看,這些老街或綠樹掩映,或店鋪林立,但都是寧靜恬淡的,這種靜是一種遠離塵世的靜,一種超脫凡俗的靜,是一種夾雜着夢的靜。

想起來,老街也悄悄地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老式的商店裝起了霓虹燈,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輕人喜歡的歌曲,但這些變化無損於老街給予每個人的那份濃濃的風情。

“姑蘇雨多,帶了傘去吧。”

“雲深不知處,何處是吾鄉。”自打去了姑蘇,那裏便有一種濃郁的鄉情,讓我心安。從此,南飛的大雁,自北而黃的銀杏,清幽而至的笛聲,都帶着姑蘇的味道,即便身處別處,也應如姑蘇一般,山悠水長,青磚綠瓦,繁花遍地。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現在想,姑蘇不似雲夢那般煙雨蟬頌,也不像清河那樣,氣勢宏大,而是根本就愛這個地方,如同人都會眷戀故鄉一樣。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那時也許前車之覆,後車可鑑,但六代君臣依然重覆亡吳的歷史悲劇,那時夫差的處境可憫,姑蘇的水怕是數不着多了。

最美的是流水斜暉,回首繁華夢,在這青石板路上,帶着夢,看着這姑蘇的千疊水重,想着“羨青山有思,白鶴忘機”的青春與追求。你聽,那人正品春詞也,我願就是那姑蘇城中的追夢人。

嘻,瞧,如今姑蘇又到春天了,初雨已下,不知何時露出了花骨朵。等這朵桃花盛開,等那夢中的地方綻放初春。桃花初乍,我夢裏的地方也不遠了,是時候背上行囊,背上期望,背上心底最純淨的夢想。

篇十八:仿寫燈籠

傅敏祺

春聯

沒有燈籠的耀眼,卻裝點了一年的新春,不論大人小孩兒,總在歲末除夕張貼春聯,好似不約而同。憑靠對自家春聯記憶歸家的遊子們,看到熟悉的春聯就有了“家”的味道。爆竹聲中,辭舊迎新,放鞭炮、看煙花都是春節不可或缺的事兒。儘管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總震得車鳴狗吠、孩兒夜啼,但也擋不住人們對貼春聯、守歲、吃年飯、拜年等年俗的熱情。

如同心與血液的關係,彼此相連,永不分離。我熱衷豔紅的朝陽、清澈的明月,也熱衷在喧囂爆竹聲中在自家門前貼春聯。這時總會不由想起,曾是少年的我給外公外婆送去親手書寫的對聯,他們的面上笑開了花,眼中卻閃着淚花,就會想起父母誇讚的表情及撫上頭頂暖暖的大手!也會想起曾經春節花市上的喧鬧,商販們的熱情招攬。還會想起一家大小坐在電視機前面,吃着零食,等待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開播。有關於春聯的記憶真的太多太多,充斥了我的整個童年,擁擠着,歡笑着。

爸爸因爲在廣東讀書工作,爺爺奶奶退休後也一起來到了廣東,後來奶奶因病去世,爺爺獨自回到了雲南老家。記得奶奶去世後的第一個春節,爸爸媽媽帶我回雲南老家過年,飛機汽車,翻山越嶺,在太陽西下,暮色漸濃時,到達老家舊屋前,我將自己親手寫的春聯翻出來,手輕輕撫在上面,春聯的一角蓋在膝蓋上,如同面對久未見面好友,思念與祝福寄託在這一張張紅紙上。爺爺家的狗見我們走來,開始不停的吠,但走得近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似乎讓它一時間懵了圈,甩甩尾巴快步離開。我擡手推開那扇生了銅鏽的大門,“嘎吱”一聲,映入眼簾的仍是那寬敞的客廳,撲面而來的仍是那混着點泥土氣息的潮味,不一樣的是,偌大的房間只有爺爺一人。那一年,老家舊屋和我們廣東的家都沒貼對聯,門邊空蕩蕩,心中空蕩蕩,一切都是空蕩蕩的,沒了對聯,沒了豔紅,彷彿事物都失去了他們的活氣。從此,對聯也成爲我心中一個象徵團圓的標記。

對聯起源距今已有幾千年,相傳當年是爲了驅趕一種名爲年的怪獸,紅色可以將其嚇跑,後來流傳越來越廣,反而就成就了一種習俗。想必曾經宮廷中也是會貼對聯的吧,想必他們的對聯定是金邊鑲紅面,更加引入注目吧。

回家道路千萬裏,天南地北想着你。

如今的春聯年年高掛,可有的人卻再也不能回家過年,再也看不到這熱鬧的景色了。

篇十九:仿寫燈籠

連那鮮美的茶葉也算着,在一切美味佳餚中,我最愛那黑夜中的火花,如火,如光,如月亮,點點綴緩,充你着整個天空。拿起一塊茶餅,擡起手,放入口中,就會想起奶奶的嘮叨,鄰居的笑臉盈盈,就會想起家族祠廟前的敬畏,也想起了村中孩子們衝破村莊的後生可畏,想起在廟會時繁麗的情景,大家毫不遮掩,談吐大方,田野中的野菜,勾起了茶餅的韻味,爲茶餅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小巷中,老大爺的象棋盤旁邊,總有那麼一盤熟悉的茶餅,供不應求,真的,茶餅給我們的陪伴太多,伴我成長,童年的味蕾中都是。(談治麟)

篇二十:仿寫燈籠

新年到了,大街兩旁、各家各戶都掛上了象徵喜慶的大紅燈籠,我家也掛了一對小燈籠,到了夜晚通紅,非常引人注目。

小燈籠上方有一根紅色的把柄,它的末端是兩根紅色的電線,紅色電線下面連接的就是小燈籠了。小燈籠的頂上有一個粉紅色的六角頂,像一個屋檐,有六個角,個個都向上翹着,分別用黃色的線繫着一束束紅色的須線。六角頂的下面就是小燈籠的主體部分了,它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有圖案,每個相對的面上畫着相同的圖案,一共有三種不同的圖案,分別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最顯眼的大紅福字代表福氣多多,而男福娃和女福娃都雙手握拳,眉開眼笑,彷彿在對我說:“恭喜發財。”

我家的小燈籠還有一個特殊功能:會發光。只要把把柄的開關往上一推,隱藏在小燈籠裏的燈就亮了,把小燈籠掛在門框上,真是漂亮極了!

這就是我家的小燈籠,既漂亮又實用,如果你喜歡的話,也可以買一個,爲你的家也增添一份喜慶的色彩,與斑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ojnp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