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篇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餘雲翔

孔⼦是我國偉⼤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道的創始⼈。他的教育流傳千古,也影響了⼀代⼀代的⼈。我們⼤家衆所周知的就是他所說的這樣⼀句話:“⼰所不欲,勿施於⼈。”這句話所揭曉的是⼈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的意思是讓我們明⽩,做⼈處事要⼼胸寬,不要把⾃⼰做不了的事推給別⼈做,這樣不僅會破壞你和他⼈的關係,也會讓⼤家⾃⼰產⽣不好的印象。即使孔⼦說過這樣的話,我們也很難在真實⽣活中處處爲他⼈着想,爲他⼈讓步。

我們在學校都是有⾃⼰的好朋友,你們可以在⼀起聊天講話,做遊戲……我也不例外,同樣有這樣的朋友⼀B。可是今天我卻看到他同學C去找他玩了,在我看來那個C就是⼀個喜歡搶⼈東⻄,⼼胸狹窄⼩⼈,他上次甚⾄搶了我的⼿表⽽且還不還。“B還敢跟他玩,這個叛徒真的太可惡了!”我⽓得直冒⽕。於是我惱羞成怒找來我的另⼀個朋友A:“你給我過來,⼀會⼉你要替我罵那個C,要往壞的說例如……………”A聽了以後搖了搖頭:“這也太不對了吧,這個B曾經可是我們最好的夥伴呀!就僅僅因爲別⼈找他玩你要去罵他,這還叫友誼嗎?你想想,要有⼀天別⼈找你去玩了,如果我是跟你⼀樣想法的話,那我豈不是⼜要罵你去了?但你可是⽆辜呀!所以你要換位思考,想想別⼈的感受再下結論。”我仔細的想了想,噢!的確是這樣⼦的,我們在互相溝通的時候應該要顧及別⼈的感受,只要這樣那麼⼤部分問題都會迎刃⽽解。

其實不只是⼈與⼈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也需要⼀些換位思考。就⽐如之前的美國因爲我們⼿機技術⽐他們好,所以就就故意不讓我們使⽤他們的芯⽚,試圖讓我們⼏重要公司停產。⽽且他們還欺負其他的周邊國家,讓他們的技術直線下降,以以此來減少競爭對⼿。可是如果他們換位想⼀想,我們如果也有⼀天讓別的國家不要給他技術提⾼,也不讓他們的國⺠買我們的東⻄。那他們豈不是漸漸也會成爲⼀個技術落後的國家。所以他們要是先想⼀想做上的後果,也就知道這個⼀定是⼈厭惡的決定了。

做到⼰所不欲,勿施於⼈,就可以讓你在溝通的時候減少⼀些誤會,同樣可以在你和別⼈之間建⽴起⼀個堅硬的友誼的橋樑。它可以在你合別⼈合作時互相尊重對⽅,讓我們⼤家都會換位思考,互相信任,這樣纔可以真正地實現可以兩⽅共贏。

篇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劉百川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於別人。這句話我很贊同,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多多少少考慮一下他人的感受。

在生活中,接納朋友的意見,考慮他的感覺,可以讓朋友之間相互幫助;在學習上,和同學友好相處,互相指導,加快學習效率。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不和人產生衝突,尊重別人,他們也會尊重你。而不是將一切苦差事推給他人,這樣一來就沒人願意幫你了。

我家樓上最近搬來一戶人家,正在裝修樓房,又是推牆又是打洞的,鬧得我家日日不得安寧,每天都在電鑽和錘子的叮叮噹噹的“交響樂”中度過。我們提醒過多次,可是吵鬧聲依舊,我們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有時那噪聲竟然一直持續到深夜,吵得我們都睡不安穩。我發誓,他們是我見過最討厭的人了!

有一天,我正在開心的看着電視節目“快樂大本營”時,樓上的“音樂家”又開始排練了。我只好將電視音量調大一點,再大一點,更大一點。此時,我爸爸聞聲而來,他對我嚴厲的說道:“你難道不想一下樓下其他人的感受嗎?”。我突然明白,自己現在的行爲和樓上的人一樣討厭,我調小聲音,默默的忍受着頭頂的噪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記着這句話,你將收益終生。

篇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王瑞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但我們不僅應該知道它,也應該理解它,履行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衛靈公》。簡單得意思就是說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求他人去做。這句話是在子貢問他的老師:“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時,孔子的回答。

我記得有一次,老師給我們發新書:這些書包裝完好,封面精美,圖案新穎,內容有趣,就連上面的文字都好像一個個快活的小精靈,逗引着我的心,讓我對這些書讚不絕口。

可當我翻開自己的書時,我一下子愣住了,自己的書可能因爲放在下面,受了潮,中間的頁面倒還好,就是兩邊的十幾頁,書頁翻起,字跡半花,讓我又是厭棄,又是煩惱。突然,我靈光一閃;嘿,課間大家都去玩了,我不如偷偷換一本,不會被注意到的!

說到了就要做到,我一盼到下課,便裝作若無其事一般在教室裏閒逛,眼睛卻不住的瞟着其他同學桌上那令我愛不釋手的書本,再看上一本後,我試探性的將它拿了起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想要的書,別人能喜歡嗎!你這樣不太好了!”一個聲音從我心中傳來,瞬間,我抽回了我罪惡的雙手,快速的溜走了。

雖然我的書仍沒有換,但我的心情卻輕鬆了不少,多了一絲欣喜,多了一絲慶幸。我欣喜我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名言警句印象的深刻足以讓我清醒過來,我慶幸自己心中的良知讓我收回來罪惡的雙手,此時,我才幡然醒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真的很重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每處多一點將心比心,就會令自己,他人的心中充滿陽光,世界上多一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善意,世界將更加溫暖,讓我們學會這句話,讓世界多一份愛,多一份美好吧!

篇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曾梓軒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有一個壞習慣——吃飯時遇到不喜歡的菜,總是往媽媽碗裏丟。這天我正津津有味的吃着薯片,突然露出了一塊軟骨,我的壞習慣又開始了——我夾起軟骨,像投籃一樣“噔”的一聲落在了媽媽的碗裏,隨後我又繼續吃着碗裏的食物,可媽媽對我皺了皺眉,來了一記傳球,這軟骨又掉回到我碗裏,我有點生氣的問:“幹啥?”媽媽卻心平氣和的說:“孔子曾在《論語》裏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以前我只是聽過這句話,但自從那以後我便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印象。

七歲的時候,我在四點半課堂晚託有一天我們幾個同學正在寫作業突然一聲:“咦?”傳來,我們好奇地向聲源看去,原來是一個同學在翻書包的時候找到了一塊壓扁的巧克力。那個同學想了想,把他遞給了另一個人問道:“兄弟要不?”只見他接過巧克力翻來覆去的看了看又遞給了我,我看了看傳到我手上的巧克力,這塊巧克力包裝破了,還露出了一角,粘乎乎溼噠噠的我問:“你自己怎麼不吃?”他臉上立刻露出了嫌棄的表情,我把巧克力丟給了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要的就扔了唄,別給其他人啊。”他皺了皺眉把巧克力又給了其他人。那人像看到啥似的把巧克力“嗖——”的一聲扔了回去說到:“這是屎呀!”他生氣起來說道:“別給我呀!”

“又不是我的,你自己吃!”

“我纔不吃呢,你……”

這時橙老師走了,進來看到他們倆這樣子,於是問:“這是咋回事兒啊,咋吵起來了呢?”老師瞭解事態後,也點了點頭贊同了我的觀點。

我現在已經11歲了,已經不再把不愛吃的菜往爸爸媽媽碗裏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爲了我做人的道德標準。

篇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賀然

孔子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對此深有體會。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站在馬路旁邊着朋友,我們早就約好一起去溜冰,我揹着重重的書包,在街道上左顧右盼,這裏人來人往,可始終不見朋友的身影。“咦,真奇怪,不是約的八點嗎?”我嘀咕着,看看手錶,已經八點三十分了。我已經有些不耐煩,打一個電話吧。“喂?”我盡力保持鎮靜。“喂,什麼事呀?”朋友不緊不慢的說。“你到哪兒了?我們不是約好去溜冰的嗎?”“噢,我起晚了,你等我一下吧。”朋友仍然不緊不慢地說。我早就不耐煩了,但按捺住脾氣,“好吧,那你快點吧。”“好,馬上。”“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又過去了三十分鐘,街上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只見朋友慢吞吞走過來,彷彿沒事一樣,“走吧。”看到朋友這樣,我再也控制不住,轉身就跑回家。仔細想一想,自己也曾遲到過幾次,那對等你的人來說,肯定也十分氣憤。我確實也做得不對,你想要別人守信,自己也不應該遲到。也許當你遲到時,根本不能理解別人的氣憤,但當你在別人的處境時,是你會理解別人的氣憤。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想別人對你守信,你要待別人真誠。

篇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議論文

嚴煦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這一句話的含義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且勿強加給別人。很多時候,我們喜愛的東西未必是別人所喜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一味地強加給別人反倒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說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就得提起中國人在餐桌上的一些習慣,最可以體現這句話的就是——夾菜。或許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別人品嚐到更多的美食,讓他人覺得沒有被忽視,是一種關心的表現。可實際上,這同樣也是一種強加給別人的關心。大部分人都會因爲要面子,讓自己吃下對方夾的食物。我們換個角度想,若對方拒絕食物,那麼他就會被貼上:不給面子,不懂禮節的標籤。別人給夾到碗裏了,就要吃掉吃光,不盡快吃掉就很不禮貌,所以無形中有一種要吃掉的壓力,而其中,這菜自己想不想吃,喜不喜歡吃,都是自己口味決定的。當我們將菜夾進別人碗裏時,潛意識裏不正是想讓對方吃下嗎?吃飯時,給人夾菜——看似很熱情、關心對方,實際上不尊重對方。但我們所喜歡的食物卻並一定是對方也喜歡的,當在給他人夾菜時,我們其實在暗暗讓對方吃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夾菜行爲帶有強迫意味。你自作主張地給別人夾菜,別人是吃還是不吃?夾菜者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以爲是地對別人好——我不必考慮你的感受,我只需要考慮我的感受;我不必從你的角度出發,我只從我的角度出發。飯桌上夾菜的“熱情”是很自私的,因爲要體現自己的好客,變相強迫別人吃他覺得好吃的菜。夾菜,也就失去了它的初衷和它的意義。關心的初衷是爲了對方好,可若是並不能讓對方感到舒適,那就違背了初衷。

孔子就說了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正意義。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多爲別人想想。

如今,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靜下心來思考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關心變成了一種形式,好意變成了一種宣揚自己的手段,越來越多的慈善者不顧他人的感受,昭示天下自己的善心與高尚,這種不顧他人的善良,跟在弱勢者的傷口上撒鹽有什麼區別呢?

己之所欲,施於人,是將自己認爲的善良強加在他們身上,逼得他人不得不接受;己之所欲,勿施於人,是從他人角度出發的善意,有如涓涓細流,長久的滋養着需要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drov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