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原創專區 >精選 >

血戰湘江觀後感(精選10篇)作文

血戰湘江觀後感(精選10篇)作文

篇一:血戰湘江觀後感

血戰湘江觀後感(精選10篇)作文

王煜濤

在短短的七天之內,中央紅軍在蔣介石的圍追堵截下強渡湘江。中國紅軍只有八萬多人,而李德指引的錯誤路線使紅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短短几天就犧牲了五萬多名戰士。中國紅軍雖然武器比敵人的弱,可他們比敵人勇敢,個個都是敢於犧牲的英勇戰士。爲了保護大部隊順利過江,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看到一位位英勇的戰士倒在水中,江水漸漸都染成了血水,我不禁黯然淚下。將士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革命的最終成功,粉碎了蔣介石想要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意圖。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用歷史驗證的結論。我們現在富裕的生活是犧牲的革命戰士們用他們一滴滴血創造出來的,我感激他們。而我能給他們最好的報答就是努力學習,將來讓我們的中國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軍事顧問李德自恃才高,卻只是紙上談兵。而同樣擁有最高指揮權的天才博古也一味地,盲目地相信,支持李德的決策。在這時,毛澤東清晰地判斷出己方決策的失誤,敢於質疑高層,卻遭到怒斥。但他並沒有利用人際關係奪權,而是忍氣吞聲,用實際行動儘量將紅軍的傷亡降到最低。

我看到這裏,彷彿身臨其境,抑制不住的憤怒,狠狠地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但當看到毛澤東忍氣吞聲時,我也隨之冷靜了下來,是啊,衝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遇事要鎮定,學會冷靜思考。

篇二:血戰湘江觀後感

陸夢婷

漫漫長征路,滴滴紅軍血,日落寒霜起,湘江血染紅。

一羣紅軍戰士穿梭在樹林裏,唱着不知名的家鄉民謠,滿懷希望的向前走,當歌聲想起的那一刻,我感慨:也許這些紅軍戰士在想家,在想念遠在家鄉的親人,但什麼時候才能回家看看?爲了信仰,他們中的多數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啊,但他們卻走得義無反顧。

紅五師師長李天佑爲了確保中央縱隊渡江,高聲怒吼着“死守第一道防線”!我被這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震撼了;毛主席不顧傷病,將自己的藥給了其他紅軍戰士,我被他愛兵如子的無私精神感動了;裁縫老林和他的大兒子,毅然用雙手舉起機槍支座而壯烈犧牲時,我被他們奮不顧身的精神感動了;紅軍戰士子彈打光,用血肉之軀與敵軍展開殊死決戰時,我被他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感動了。紅軍戰士滿懷着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堅定堅定信念,在“誓死保護黨中央”的堅強意志下,緊密團結,頑強戰鬥,指揮員前一個倒下,後一個立即補上,繼續指揮戰鬥。

《血戰湘江》,讓我收穫的不僅有震撼與感動,更有啓迪,偉大的長征精神和忠貞信仰,在任何時代都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篇三:血戰湘江觀後感

如果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湘江就是湖南人最深的羈絆、最濃的牽掛!

現站在湘江旁,看着湘江水緩緩地流向遠方,不急不躁,如一位溫婉、文靜地女子,就那樣靜靜地走向自己的歸宿。若不是真實存在的歷史,誰能想到80多年前,有一羣英勇無畏的紅軍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保護了這條河和這片人家。

一想到80多年前一撥撥紅軍戰士倒在了這條江上便忍不住溼了眼眶,聯想到當時的點點滴滴,他們將這清澈的湘江水染成了紅色,染成了革命的顏色。一位位紅軍戰士遠離家鄉,遠離妻兒,跟着紅軍隊伍浴血奮戰,他們抱着誓死的決心與堅強的信仰,用自己的身軀爲老百姓鋪出一條血路,老百姓永遠是他們的奮鬥目標,讓他們使之奮鬥一生。當沿途老百姓給紅軍戰士送糧食時,紅軍戰士開始一概拒絕,毛主席不忍心辜負老鄉心意,同意戰士們象徵性地接受糧食,但必須給老鄉們留下銀元。這就是老百姓的紅軍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爲老百姓着想,他們與老百姓骨肉相連,紅軍就是靠着嚴明的紀律才能獲得老百姓的信任!

紅軍戰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沒有一絲退縮與逃避,不顧一切地與敵人戰鬥,是因爲他們心中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持着他們,“誓死保護黨中央”是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在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炮火聲中執行着上面的任務,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堅強的意志與敵人鬥爭到底。一個個戰士不管等級高低扛着一把槍就往敵人射,前一個倒下了後一個補上去,前一撥倒下了後一撥補上去,在戰火紛飛的時代,在勾心鬥角的時代,在以個人利益爲重的觀點的時代,紅軍戰士團結一心,用自己澄澈的心靈、堅強的意志和誓死的決心撥開籠罩中國多年的黑暗,迎來了光明。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一位紅軍戰士接到了上級的任務一刻的猶豫也沒有,毅然拿起身旁的槍,走出了埋伏地,戰場上濃煙滾滾,只有機槍掃射的聲音和戰士們大聲嘶吼的聲音,他明白走了出去便是一條不歸路,面前只有兇狠的敵人在等着他,他大吼一聲,眼神中透露着堅定,跑向敵人,最後看着他被幾顆無情的子彈穿透心臟,倒在了血泊中。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這是多麼偉大的紅軍!

再看向湘江,也只剩下感慨了!

篇四:血戰湘江觀後感

在看完這部感人的革命電影后,我深刻感覺到:我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歷史傳統教育,也接受了一次令人震撼的理想信念教育。

電影講述了於1934年11月27日,中央紅軍開始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與國民黨軍苦戰5晝夜,於1934年12月1日強渡湘江。雖然只有幾天的奮戰,但中央紅軍爲了粉碎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個個都拼了命地戰鬥。電影內容把湘江當做背景,塑造了以毛澤東等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左派指引的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慘痛損失與代價: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餘人。表現了紅軍三十四師官兵勇於犧牲,視死如歸,拼盡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的偉大精神。

在影片中。中央紅軍們用的是最低等的武器,和敵人的武器不堪對比。他們吃的全是一些粗糙的乾糧,也吃過樹皮和皮帶。他們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紅軍們每天忍受着狂風的肆掠,忍受着惡劣天氣對他們的“洗禮”。但他們仍然不畏懼,迎難而上。最後和敵人拼到只有一顆子彈,有很多勇敢的紅軍死在了敵人的槍林彈中,他們永遠都履行着“誓死爲蘇維埃新中國留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最後,3萬多紅軍成功西渡湘江,北上抗日。

在電影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其中有個片段最令我感動:當林家老四趕回部隊後,得知父親和哥哥都已經壯烈犧牲在戰場上了,他雖然淚流滿面,但仍然堅持要參加紅軍跟黨走。其實不只他一人是這樣,戰場上有很多戰士都把革命,把與敵人做鬥爭放在第一位,一心只爲了革命成功,只爲了打勝戰,這是偉大的革命精神啊!在戰場上,每個人的心都是系在一塊兒的,每個人都是一心一意跟黨走,每個人寧死不屈,直至犧牲。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在最後長征勝利的那一刻,多少中華兒女爲此感動落淚,這屬於中華的勝利歸功與紅軍將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啊!戰爭的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是沒有任何力量能動搖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信念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實至名歸的勝利!

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如今我們幸福的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幹”——這是我們給那些壯烈犧牲的紅軍戰士們最好的報答,也是對新中國最好的報答!

篇五:血戰湘江觀後感

王鋮城

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血戰湘江》。星宇娛樂宮的燈光暗了下來,隨着帷幕的緩緩拉開,周圍安靜了下來。大家漸漸沉浸在電影中。敵軍的飛機不斷盤旋俯衝,機關槍對着正在過江的紅軍進行掃射,湘江上遍佈着紅軍的屍體。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湘江水,染紅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現場的氣氛壓抑,大家屏息凝神,沒有一個人言語,有幾個女同學已經在低聲抽泣了。這場戰役打的太艱難了,紅軍戰士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沒有飛機大炮,有的只是戰勝敵人、衝出重圍的信念。

看到戰爭殘酷的同時,也爲革命先烈勇於犧牲的精神所感染。如果說長征是震驚世界的一大壯舉,那麼,紅軍突破湘江之戰則是這一壯舉中最慘烈、悲壯的一幕,讓人刻骨銘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也正是湘江戰役,讓我們年輕的黨認識到了毛主席的正確路線,纔在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從此我黨才走向成熟,中國革命才逐漸做向勝利。

我們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就是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它需要我們用實際的行動去踐行。

今天,我們緬懷革命先輩的精神,就是需要我們愛黨、愛國,要有堅定的信念,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練好本領,勇於擔當,爲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篇六:血戰湘江觀後感

對於電影,有人喜歡溫情脈脈的文藝片,有人喜歡懸念叢生的諜戰片,有人喜歡春風化雨的感情片。但我最喜歡讓人激情澎湃的戰爭片。今天,我盼望的日子到了,一期一次的電影課如期而至,當光頭哥老師宣佈是戰爭片《血戰湘江》的時候,我激動不已。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中央紅軍第四次艱苦卓絕的反圍剿勝利之後,在王明同志左傾冒險主義下,李德、博古錯誤地指揮紅軍,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在湘江發生的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這場戰鬥,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被剝奪了指揮權。朱德、彭德懷,一邊執行命令,一邊爲失去戰友和親人心疼,還要忍痛前行。紅軍打得非常慘烈,部隊從出發時的86000人銳減到30000人。電影裏有一個場景讓我難以忘懷,一是其中一個戰士被鐵砧砸斷了左腳,躺在擔架上,爲了不拖累隊伍,自己滾下山澗……戰士們都已大無畏自我犧牲的精神,讓部隊得以衝出重圍。最後在毛澤東同志的帶領下,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英雄的紅軍終於渡過了湘江,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看完電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紅軍戰士捨己爲人、大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讓我萬分敬佩。

當今生活中,也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英雄。比如新冠疫情發生的時候,抗擊非典的鐘南山醫生親臨一線,擔當抗擊疫情的重擔;李文亮醫生第一個吹響疫情的哨子,讓人們得以驚醒和關注,爲抗擊疫情贏得時間,最後自己卻永遠地倒下了;騎自行車奔向醫院抗擊疫情的醫生甘如意,雖爲女子,卻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和氣魄。還有成千上萬默默無聞的工作室,醫生、司機、新聞記者等。他們共同組成了抗擊疫情的城牆,最後成功把疫情擊退。正是這種大無畏的視死如歸的精神,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安康和幸福。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英雄們艱苦奮鬥都是爲了我們過上美好的生活。作爲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努力奮鬥,從我做起,現在開始!

篇七:血戰湘江觀後感

歷史題材的電影,最大的特點與魅力,就在於它將過往的事塑造的有血有肉,讓我們感覺向當年的情景邁進了一大步,風煙狼藉亦或歌舞昇平,都變得親切了些。

而《血戰湘江》這部電影也是如此,它將歷史課本上寥寥幾筆帶過的“渡江”放大,再放大,揉開了一草一木,揉開了每一個人物的眉眼,將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令我們擁有更真切的動容,更深刻的思悟。

在我的印象中,毛主席一直被安上歷史書上的那張臉,慈愛,冷靜,睿智,堅定,是一個手握大權的沉着中年形象。而在影片中,卻展現了另一種模樣,似乎還是青澀的青年,在李德、博古頻頻犯下“左”的錯誤還一意孤行時,他幾次三番勸阻,未果。此時才能感覺到,毛主席一步步走得更遠更深實屬不易。即使屢次碰釘子,他也不氣餒,不抱怨,而是立即策馬飛奔,去儘自己最的努力挽回。

課本中留下的只是關鍵人物的姓名,可除去他們,還有千千萬萬以身殉國的戰士,他們也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爲書寫輝煌的歷史貢獻了一份力量。而他們最令我動容的,是他們心中因信仰而牢牢築起的一份“軍人的尊嚴”。該片中,印象最爲深刻的電影畫面,便是奄奄一息的戰士氣若游絲地囑咐戰友將自己的帽子扶正,然後安然闔目。即使是死,黨的意志也永遠在那發光發熱,而我們戰士將不負這份意志。他們也應該被尊敬,也應該被記住。

篇八:血戰湘江觀後感

近日,我觀看了《血戰湘江》,感觸良多。

《血戰湘江》講述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被迫長征期間強渡湘江、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的故事。影片中,紅軍由於李德、博古的嚴重左傾錯誤,走上險路。紅軍縱隊最終在各個紅軍軍團的保護下渡過湘江。其中紅軍在楓樹腳以死拖敵、紅軍34師基本全軍覆沒、百姓主動贈送紅軍糧食和一個又一個紅軍倒在血河中的情節讓人感動;紅軍紅五師師長李天佑和師長陳樹湘的英勇抗敵、毛澤東將藥物多次贈與戰士、周恩來下令丟棄輜重強渡、林家老四在得知父兄皆死於戰爭中卻仍毅然加入紅軍、遵義會議等情節也激動人心。

在這部電影中,有幾個人物是值得關注的。先是李德,他自傲,聽不進他人的建議,紙上談兵,讓許多戰士死於他的錯誤決策,在遵義會議上還拍案走人,是典型的死不悔改之輩;然後是毛澤東,他清晰地判斷出己方決策的失誤,勇於質疑高層,遭怒斥後不利用人際關係奪權,忍氣吞聲,用實際行動將損失降到最低,最終在遵義會上和平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揮權,集中糾正了博古、李德決策上左的錯誤,成功地實際確立“以毛澤東爲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表現出了一位領袖應有的智慧與手段還有觀念;接着是彭德懷,他雖然也明白高層的決策有誤,但急於立刻糾正,耐不住性子,手段和頭腦與一位領袖有着大的差距,也透露出了他對毛澤東的信任性;最後是博古,他年少有爲,年紀輕輕就成爲了三人團的一員,但卻盲目相信李德的決策,缺乏主見,最終與李德釀成大錯,但他知錯能改,聽得進他人的意見,還有幾度領袖風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怎會沒遇到過於此有幾分相像的事呢?我們的老師、長官、上司就沒有犯錯的時候嗎?可我們真的能做到向他們提出質疑,組織糾正嗎?往往是不能的,像毛主席那樣解決的更是少之又少。從這部影片中我也明白了,只有勇於提出質疑,用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多次交涉,最終解決問題,才能讓內部真正的和諧,讓一個組織變得更加優秀。

這就是我的感觸,希望大家也能觀看此部電影。

篇九:血戰湘江觀後感

潘宇巖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築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血戰湘江》最打動我的,就是革命先輩對革命的堅定信念。

沒有堅定的信念,紅軍就不可能在面臨巨大犧牲的時候,仍然堅守在一線;沒有堅定的信念,在面對李德和博古的錯誤指揮時,就不會仍然堅決執行命令;沒有堅定的信念,陳樹湘師長就不會明知擔任後衛任務九死一生,還率領全師官兵在楓樹腳之戰中與十幾倍的敵人殊死激戰,寧死不屈,直至犧牲。沒有堅定的信念,二縱隊的戰士們就不會在沒有得到命令前,堅決不放棄任何一件物資,用生命保障“輜重”安全;沒有堅定的信念,林裁縫就不會帶領四個兒子前赴後繼參加紅軍,一心一意跟黨走。沒有堅定的信念,林裁縫的小兒子在知道父親和哥哥都已經犧牲後,不會堅定跟黨走,並以成爲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而驕傲。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苦難可以摧殘人的軀體,戰爭可以讓人喪失生命,但沒有任何磨難可以打垮革命戰士自始至終的堅定信念。幾經挫折再度奮起,歷經磨難淬火成鋼。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着,閃耀着火熱的光芒。

身處和平年代,我們更要感謝那些爲了促成今日的和平而奮鬥的戰士們。作爲一名學生,我們或許做不出什麼偉大貢獻,但我們可以擁有一顆赤誠的心,可以接過革命先輩的愛國主義旗幟,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篇十:血戰湘江觀後感

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渡江戰役徹底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統一了全國。爲今天的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這場重要的勝利背後,又是多少人用數十年時間揮灑汗血而得來的。《血戰湘江》便講述了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戰士譜寫的奮鬥篇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這是公元前227年荊軻易水邊的吶喊。時隔千餘年後的第五次反圍剿,由於李德,博古在軍事上的錯誤指揮,紅軍被迫放棄根據地轉移。而身後的湘江恰似當年的易水,只是對岸不再是當年雄心壯志的燕王太子,而是無數渴望平等自由、盼望翻身做主的父老鄉親和爲革命事業獻身的戰士的英靈……紅軍傷亡慘重,但在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的堅持與抗爭下,紅軍終又重新回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上,開始了永載史冊的長征……

從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戰士的浴血奮戰、英勇獻生無不是大無畏革命精神的真實寫照。還有之後如飛奪盧定橋、孟良崮之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乃至最後決定性的渡江戰役,正是這一次次的艱苦奮鬥、流血犧牲,才換來了今天強大的黨、強盛的國和美好的家。

無數先烈和平凡人的付出造就了現在這個美好的國家,人們享受着自由,和平與幸福。但總有少數分裂勢力爲了自身的”利益”以各種卑劣手段企圖分裂這個國家,推翻共產黨,讓先輩們的付出付諸東流,如藏獨、疆獨和臺獨之流。他們或是蠱惑人心宣傳封建思想,或是武裝暴亂製造恐慌,或是數典忘祖親痛仇快,但他們們癡心妄想是不可能得逞的!做爲祖國未來的年輕一代,我們應當常懷一顆愛國與感恩之心,堅決杜絕這類分裂行爲。我們應該增強愛國主義思想,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同時還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爲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美好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從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再到敘利亞,無數的歷史事實在告誡我們幸福生活的獲得來之不易。請允許我們大聲的歌唱:”我和我的祖國永遠都不能分割!”——祝祖國繁榮、昌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yuanchuang/jingxuan/9389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