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預測 >

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衝刺全攻略(經典範文及點評)

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衝刺全攻略(經典範文及點評)

基礎等級:少失分的保證

2009年大學聯考作文衝刺全攻略(經典範文及點評)

基礎等級是大學聯考對寫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以下降項內容:1、符合題意;2、符合文體要求;3、思想健康,感情真摯;4、中心明確,內容充實;5、結構完整,語言通順;6、書寫規範標點正確。下面就學生作文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着重談以下三點:

一、準確規範。“準確”是我們要準確把握話題的主旨,要看清度量的解說與要求,話題材料中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有許多深刻的內涵。如2003年作文題中,“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識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這句話有於我們把握題旨。而“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這句話能大大拓展我們的寫作思路。“規範”是指書寫規範、標點規範、文體規範等。尤其是文體要規範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我們提倡寫作典範的記敘文和議論,千萬不要出現“四不像”的文章。

二、內容充實。就記敘文而言,“內容充實”就是要求記敘文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體實在,有惟妙惟肖的描寫,有含蓄深沉的抒情。學生作文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隻有長的敘述,沒有精彩的細節。就議論文而言,“內容充實”就是要求議論要素明晰,有鞭辟入裏的分析,不能以“論點+論據”的形式結構全篇。相當一部分學生寫作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無話可說。高三學生應該關注社會,多讀書,廣泛儲備寫作素材。多找一些話題來思考:如人才、教育、環境、資源、網絡等,平時有積累、有感受,考試時就有話可說。

三、感情真摯。“感情真摯”的具體要求是:第一,合乎實際,合乎整理、合乎自然。第二,感情充沛,格調健康不低沉。第三,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要直抒胸臆,要與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無病呻吟的,不是無限拔高的。大部分得分較低的記敘,除了語言貧乏、結構混亂的文章外,往往是那些無病呻吟、胡編亂造、穿靴戴帽的文章。我們應該寫自己熟悉的生活,有獨到的生活體驗更好,一般不提倡編寫那些缺乏生活經歷和閱讀體驗的故事。所謂寫真實,並非單指寫真人真事,而是要把筆下的形象寫得真實可信,不能想當然地編造情節。

材料:司馬遷忍辱活下來,完成了《史記》,受到人們的稱讚:“不食嗟來之食”的“餓者”犧牲了生命,至今受到人們稱譽。現在的年輕人也總愛談自己的人生價值。請以“人生價值”爲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存在即價值

從兒時的不知天高地厚到現今的謹小慎微,面對新環境時的措手不及和受到挫折時的妄自菲薄,讓人迷惑,甚至對自己的存在產生了懷疑,“我爲什麼要活着?”“活着有什麼意義?”

看過劉墉的一篇文章,其中寫道:在一次許多國家參加的長跑競賽中,跑在最後的是一位不知名的小國選手,途中許多運動員因爲得獎無望而中途退場只有他努力中完了全程,當然成績不甚理想。事後許多人問他爲什麼要堅持跑完,要知道參賽的那幾個超級大國的選手都是長跑中的高手,妄想奪得名次簡直是人說夢。但那位小國的選手卻說,我跑不是爲了名次,而是爲了向世界證明我們的存在。

我們也許並不出衆,沒有驚人的天才;也許並不偉大,沒有機緣巧合成爲英雄;甚至並不怎麼完美,仍然擁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我們存在,我們在努力地生活,活出自己的風采。那位小國的運動員雖然沒有得獎,卻向世人證明了牌子的價值自己的存在,同樣我們也可以,就算不出衆,不偉大,不完美,仍可以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受到價值。

一切的意義都建立在“存在”二字上,“我思故我在”說的很好,可“我在故我在”我更喜歡——從世間的每一個人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雖然許多人看見的僅僅是存在而沒有價值,但那是有的。

每天清晨,當我睜開眼的一剎那,聽見鳥兒的歌鳴,看見一縷朝陽灑落在窗前,擡頭雖是家裏白色的天花板,卻依然有着一種感觸。我明白今天我還可以在這人世間呼吸,聞聞這裏人情的氣息。存在,有一種幸運的價值。摻着百味又平平淡淡的價值,卻是最樸實又最莊嚴的價值。

未來展開燦爛的笑臉,因爲我們擁有最多的就是未來;向現在張開自信的雙臂,因爲我們將寫下更好的過去;世界將因我們的存在感到無比自豪,因爲存在的價值是巨大的,是比“曾經存在”的歷史和“將要存在”的將來更富有價值的“存在”。

點評: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說:爲文以反常合道爲趣。本文給人最深的感受是一種現實生活的理趣。作者不選用空洞的理論來居高臨下地論述人生價值這個大話題,而是選擇競技中的弱者作爲思維的觸角,巧妙地引出自己對人生的命題及呼吸在鳥鳴、陽光和天花板的現實世界中的感受,顯得真切而新鮮,合理更合情。

發展等級:拿高分有三招

1、立意要深刻:關於“深刻”,2002年《考試說明》中解釋爲:“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啓發作用。”

[例文]

材料:有位養牛的老大爺,常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人們感到奇怪,就部他原因。老大爺說:“這種草料不好,我要是放在槽裏,牛就會不屑一顧;但如果它放在牛勉強夠得到的屋檐上,它就會努力去吃,直到把草料吃完。

戒爲牛與猴

婦孺皆知朝三暮四的故事,寫狙公使用“朝三暮四”的欺騙手法博得“衆狙”的歡心,說明狙公的狡詐和猴子的愚蠢。現今我又讀到一篇驚人類似的故事。同樣的陷阱,同樣的虛僞和愚蠢。只不過故事主角有所變化,換成“老大爺能解牛之意,牛亦得老大爺之心。”也許差別在於這個陷阱更巧妙,老大爺更聰明,不再玩弄顛倒數字的小手段,而牛則更爲老實勤勞。

我想歷代的統治者都是推崇老大爺和狙公的,豔羨他們能愚弄牛和猴子於股掌之間,希望也能輕易治理天下人,而歷代的被統治者都應以牛和猴子爲警惕,不要老大爺和狙公之流欺騙而不自知,陷於統治者的陷阱,仍沾沾自喜。

古往今來,自覺與不自覺淪爲牛與猴者不計其教,聖賢也不能免。韓非子集法家大成,對權術謀略洞若明火,秦始皇嘆息:“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韓非終歸秦,獻統御之術,卻死於暴君奸相之手。難怪司馬遷感慨:“餘獨悲韓非爲《說難》而不能自脫耳!”可嘆李白汲汲於功名,甘爲帝王侍臣,卻被視爲玩物。雖然最終得以“明朝散發弄扁舟”,但仍有不甘之意,未能脫於這功名造就的陷阱。

但同時,不小心淪爲牛和猴子,隨即警覺,跳出陷阱的,古往今來也大有人在。屈原在楚雖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卻也官至左徒大夫(少年得志),受楚王寵幸文采更被南後和貴族推崇,他也曾經妥協,向楚王奉獻自己的絕世才華。但一量他認識到楚國統治階級的奢淫腐朽、不可挽救,便毅然掙脫禁錮,甘受放逐,終作《離騷》,當牛吃到第一口草料時,就應警覺,不該戀棧,遭人恥笑。同樣,當你發現苦苦追求的不過是人爲製造的水中月鏡中花時,就應該急流勇退,而不是受人愚弄,落人笑柄。

當然,能守住清明,守住人格之獨立,越過陷阱,不受表象的矇騙,執着追求真理者也不乏其人,他們往往是勇敢的坦承者、不屈的抗爭者。一如司馬遷,一如嵇康,一如李贄,一如魯迅……

很難指望牛和猴子做一個坦承者和抗爭者,所以千萬不要讓自己淪爲滿足溫飽的動物,不要被看似高高在上的東西迷惑,堅守住獨立的人格,警惕陷阱並隨時做好躍出陷阱的準備。

此文與所有戒爲牛與猴者共勉。

點評: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強勁的助推器,完成了從地球(材料)到太空(文意)的飛躍。如何才能完成這個飛躍?也許作者的這句寫後感是把金鑰匙:我在推崇文人氣節的同時也意識到他們自我矇蔽,甘受他人奴役,無法反省自身境遇,甚至爭先恐後跳下陷阱的悲哀……這只是冷靜客觀地進行一些思考。且思考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自己消化的。

2、材料要豐富:材料豐富是一篇文章成功的重要方面。

對議論文而言,豐富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以具體可感的事例打動人,以典型翔實的材料說服人,避免空洞的分析,難免泛泛而談,人云亦云。

[例文]自然與心靈

城市化和機械化的浪潮席捲全球,我們習慣用機械征服自然的“成就”來標榜我們的先進與成功,但與此同時,我們卻被喧鬧的機器聲遮住了耳朵被輝煌的成就擋住了眼睛。人本身越來越遠離了自然。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的這種悖離是十分危險的。自然不僅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更是我們心靈深處的最後堡壘。釋迦牟尼在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助後覺得極端苦悶和憂鬱時,是大自然敞開了博大的胸懷接納了他,讓他在菩提樹下參悟自然的奧祕與生命的真諦。卡爾維諾筆下那個極具反叛精神的“樹上男爵”在被日常生活中不可名狀的壓力折磨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竟決定在樹上度過自己的一生。他在充滿了自然精華的茂密森林之中表達着自己對廣大地的無限熱愛和對無拘無束的藍天的覺悟嚮往,學者林斤瀾在那非常的十年間幾乎失去了面對現實的勇氣,但當他來到昆明湖畔時,他感受到了溫暖的陽光、平靜的湖面和堅實的大地,頓時“心中有一個地方莫名地震顫起來——自然多美好”!於是他又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自然與心靈的聯繫是如此緊密,凡是發自內心熱愛自然的人,他從中得到的是心靈的再一次淨化。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不熱愛自然甚至破壞自然的人會具有一顆體恤生命力的悲憫心靈。心靈之火的迸發源於對自然精華的領悟,只有將自己置身於自然之中經受它的種種考覈和磨礪。我們才能稱爲一個真正具有靈魂的人。《魚王》中的阿基姆是一個具有不屈精神的俄羅斯人,面對周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窘迫的生活狀況,他選擇了堅定的抗爭,正因爲如此,他才能體會到自然強人的力量——人只能敬畏自然度珍惜她所做的施捨。是大自然使他認識到人類的渺小和柔弱,是大自然告訴他只有堅強纔是心靈的守護神。所以當他看到一個自己十分厭惡的人奄奄一息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硬是在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將一個幾乎死掉的人救了回來。而阿基姆這一切行爲的精神動力只是出於一個人的本性——是自然將人的本性還給了人。

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她教你要超脫,要堅韌,要寬容,而我們卻用大煙囪裏冒出的濃濃黑煙加以拒絕。當蝸牛面對自己感到的越來越沉重的危機,我們是否該醒悟點什麼呢?

點評:該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材料的豐富,所舉事例既有小說中人物又有現實中人物,還有宗教人物和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真是目不暇接,然而作者順手拈來,組織有序。作爲一篇當堂完成的命題作文,寫得如此得心應手,文思泉涌,蓋得力於平時的積累。

3、重在有創新:作文是以創造性思維爲重要特徵的寫作活動。“發展等級”要求“有創新”既是鼓勵學生培養創造品質、創造思維和創造技能。

見解新穎:要使自己的文章出新,同學們務必要有創新思維意識。具體說來,一是要培養求異思維的能力。生動深刻地寫出事物的另一面,是求異思維的一種表現,其核心是標新立異。世界萬事萬物老師對立統一的,但事實上人們總習慣於認識事物的這一面,而忽視那一面。若能用逆向思維破除“歷來如此”的思維定勢,反其意而思之,就會有獨到的發現。用發展的眼光,寫出事物由“舊”轉“新”的變化,是求異思維的又一種表現。例如,“美,是一種負擔”、“人生不妨做幾回錯事”、“‘第一名’的副作用”等,都是以發展的眼光觀察事物轉化的合理性。這樣的文章往往出奇制勝,閃耀着另類的思想光輝。

培養批判思維的能力:對於一種假設、理論或觀點,判斷其正誤;對於紛繁的社會現象,激濁揚清;對於藝術作品,分辨其審美價值的高低——這些都要運用到批判思維。要有膽識,大膽走出作文圖解政治、“泛政治化”的故道,見微知著,披沙揀金。

“圓”也是一種策略

做人應當堅持“方”的原則,這毋庸置疑是我們所提倡的做人的最高準則。我們需要“方”,因爲“方”是一種節氣,是一種堅定不移的原則,是一種剛正不阿的陽剛之氣,有了“方”,我們才能堂堂正正挺起腰板爲自己而活。然而“圓”呢?難道它除了有“卑躬屈膝”“圓頭滑腦”“巧言謅語”的意象之外,便沒有可圈可點這處?不然,“圓”也是一種重要人生策略。

中國古語有“大音希形,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大直若曲”這說。所謂“大直若曲”,真正是一種恰當的處世策略。用“硬”碰“硬”,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但若是能以柔克剛,不妨先委屈心意,以觀後效,再慢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豈不更好?

掌故書上曾提到金人學禮儀於中原的事兒。女真族驍勇善戰,鐵騎踏遍我四十八州;然而他們的文化卻還停留在結繩記事時段。於是他們積極向宋人學習,請了許多中原有識之士來教王公貴族們詩禮典制。有位北宋名臣的後代也被請去,按說,他是名臣之後,自該效法當時名士,保節忠君,寧死不屈;然而他沒有那麼做,而是客客氣氣地受下了禮貼,去做了所謂的“帝師”。然而自金太祖之後金人銳氣逐漸被磨幹,因爲他們的皇帝已不復當年的果敢強壯,而完完全全變成了一個能詩善文、博奕聽琴、身體嬌弱的漢族少年。金人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卻又被漢人用文化所征服,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遠見卓識,一種圓滑而機智的處世手腕。設想當年的名臣之後若還是做一個“強項令”,也不過是在青史上多留一筆虛名,卻於事無補。今天我們用另一種眼光看當時金人對漢族文化的崇拜與學習,感受到的也是一次民族融合的欣喜。

歷史在更替,而生活之規律如舊。我們生活中豈不處處要用到“圓”的策略?事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事事頑抗,豈非成了落落寡歡的“刺蝟”?只是要懂得取捨。事關國家存亡,身家安危之事需以原則來權衡輕重緩急,而平時的小事情,若不是有悖於理,又何須鬥得焦頭爛額,爭得你死我活?所以堅持“方”的原則與運用“圓”的策略一點也不矛盾。

點評:方與圓,真的冰炭相剋,水火不容嗎?文章即以此爲切入點,作了深入辯證的剖析,指出方與圓恰恰是相互依存的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方是爲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圓則是爲人處世的某種變通;下是在這個意義上,“‘圓’也是一種重要的人生策略”。文章從反而立論,致力於揭示事物的另一面,見解不俗,立意新穎;且引經據典,聯繫實際,言之成理,閃耀着思辯的火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yuce/w5xw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