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大學聯考 >預測 >

熟悉經典課文 備考話題作文

熟悉經典課文 備考話題作文

衆多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分析專家一致認爲,話題作文已經成爲大學聯考作文命題的一種公認有效的形式。這種形式不僅有利於考生張揚自己的寫作個性,顯露文采與才華,也有利於提高大學聯考試題的效度、信度和區分度,體現大學聯考選拔人才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所以,備考2005年大學聯考作文應重點關注話題作文。

熟悉經典課文 備考話題作文

備考出彩話題作文的10個祕訣

湖北黃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陳紹榮:從2004年大學聯考話題作文評分標準的改革中不難發現,命題專家希望通過擴大“發展等級”的比分,拉開考生作文的檔次。考生如何才能寫出有新意的“出彩”作文呢?

藉助課文立意。如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和“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可以藉助蘇軾的《石鐘山記》“餘常疑之”、“餘尤疑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想到堅持調查驗證以取捨別人的意見;可以藉助林覺民的“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也”,藉助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藉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到不能光考慮自己,還要樂於爲別人而生爲人類而死。

又如話題“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和“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藉助富蘭克林在《美腿與醜腿》中所闡述的兩種人生態度,想到用陽光心態對待生活。還如話題“水的靈動,山的沉穩”,其哲理蘇軾在《赤壁賦》中早已闡述過。他認爲,江水“逝者如斯”,月亮“盈虛者如彼”,似乎瞬時都在變化,而實際上“未嘗往也”,“而卒莫消長也”,從時間的久遠來看並沒有發生變化。藉此,同樣可以產生很多的聯想,難審的題也就不難了。諸如此類的課文還有《諫太宗十思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五人墓碑記》,樑思成的《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霍金的《宇宙的未來》、魯迅的文章和古人的詩詞等。只要考生學會靈活藉助,都可以啓發爲話題作文立意。

化大爲小,小中見大。既然魯迅先生可以從戰亂迫使人們以低價兌換銀票的小事而引出對幾千年歷史的思考,我們爲什麼不可以把話題所蘊涵的哲理用我們所熟知的生活小事揭示出來?例如,從自己捱打看到父親這個稱呼的分量;從一個人在物質條件豐裕時始終穿布底鞋,折射出他心裏裝着百姓的思想境界等。

變換視角構思。如話題《人與自然》,一般考生會寫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以由蘇軾等文人借自然盪滌自己的胸襟,想到迴歸自然、淡泊名利。湖南考題中的話題作文以《家庭教育》爲題,慣常思路是勸告家長給孩子“民主”、“平等”、“自由”,開籠放雀。有個17歲的女考生卻把自己設計成一個10年後的母親,用寫信的方式告訴未來的寶寶,自己準備怎樣當家長。視角一經變換,讓人眼前一亮。

辯證判斷分析。話題作文包含的內容很寬,我們主張選其一面,一針見血,主旨突出。但我們所作的判斷、分析又必須全面、嚴密、準確。尤其是關係型的話題,絕不能絕對地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分析要合乎生活邏輯,要辯證思維。例如對“退一步想”、“習慣”、“忙”這樣的話題,不能簡單地肯定或簡單的否定,而要結合具體環境、條件或具體對象合理分析。

靈活化用材料。考生積累的寫作材料總是有限的,但是有限的材料如果能靈活轉化也能寫出新意。如話題《心靈的選擇》,有人就寫《諫屈原書》,借屈原潔身自好、堅持理想正題反寫,譏諷當今一些爲滿足私慾而出賣靈魂、丟棄人格、踐踏原則的人。在寫《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時,有考生化用《愚公移山》的故事,用對話的形式將愚公一心爲人與智叟一心爲己對比。曹操兵敗赤壁,落荒華容道,還立馬橫刀,哈哈大笑。小說本是諷刺他的。但是有學生在寫《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個話題時,卻用此例來說明人應當開朗樂觀。他分析道:“曹操比孫權劉備強,強就強在這一笑上,他把戰爭看成了一種藝術,即使落敗,他仍爲對手藝術中的不完美處感到遺憾,爲自己的發現而自豪,而快樂。”應當說他的這種分析就起到了化腐朽爲神奇的功效。

選用新鮮材料。尤其是選用最新的名人材料會產生強烈的新鮮感。如2004年大年三十晚,溫家寶總理不在北京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卻赴山西煤礦與工人一起吃年飯,和礦難家屬的眼淚流在一起。這個材料如果用在“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的話題作文中,一定會增色不少。

讓文題吸引人。擬一個含有懸念或詩意的文題,文章就等於寫好了一半。擬懸念題即是文題中包含問題,如敘寫史蒂芬?霍金,題爲“人生的鬥士”,爲什麼是“鬥士”?這就有懸念;“福由心生”,爲什麼“心”可以生“福”?題含詩意,常用修辭手法擬題。如“兩扇天窗”喻人才顯露的機會,如“明月、黃花”是用詩中意象借代詩人蘇軾、李清照,寫人物評論;還可以化用詩句或詞語擬題。如寫坦然、樂觀面對挫折,保持平和心態,就化用“警鐘長鳴”爲“佛鐘長鳴”等。

用細節震撼人心。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或特定心態,最好用描寫把細節放大、定格使之震撼人心,這一點我們在小說名篇中屢見不鮮。

用句式造語勢。文中整句連用或適當使用反問句,可以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說服力。如有個學生寫“托起心中的太陽”,論述改變心態的重要性,他用一組排比句加強語勢:“荒蕪的田園是多麼淒涼,而陶淵明卻有‘悠然見南山’的情調意趣;被貶後的生活是多麼辛酸,而李白卻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博大胸襟;沙場的戰爭多麼殘酷,而辛棄疾卻有‘醉裏挑燈看劍’的殺敵決心;獄中的磨難是多麼痛苦,文天祥卻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報國熱忱。”

真情傾訴自我。文章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才能打動人,說服人。如果沒有構思成形,卻倉促動筆,生拉硬扯,作文絕不會“出彩”。

現在離大學聯考只有約3周的時間,考生備考話題作文要做好這樣幾件事:一是重溫一下各種常見文體的特點和寫作要求,除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文體外,還應瞭解新聞、演說詞、廣播稿、書信、詩歌、說明書、內容提要等常見文體的特點,建立例文模型;二是從近期報刊上選讀20篇左右的時文,關注社會熱點,用以積累寫作材料,積累人生觀、世界觀、幸福觀、苦樂觀和認識論的一些基本觀點,並運用來分析問題;三是自擬一些話題,編寫作提綱,以提高自己的速構能力;四是收集20則當代名人,尤其是著名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的典型生活事例,找到使用這些材料的不同角度,以便從容應考。

運用聯想和想像提高作文成績

特級教師,精華教育機構語文主講教師姚家祥:話題作文有利於考生最大限度進行發散性思維,考生能否在大學聯考作文中自覺運用聯想、想像,將是獲得高分的關鍵。

聯想,指了解到事物某個特徵,由此爲出發點,想到許多與之相聯繫的事物的特徵。聯想可分爲三個類別:相同相似聯想,相對相反聯想,相關聯想。

比如,見到某人具有對人寬容的好品德,由此想到某個或某些人也具有對人寬容的好品德,這就是相同相似聯想,寫記敘文、議論文時最容易產生這種聯想。

與此相對,見到某人對人寬容,由此想到某個或某些人不能容人,這就是相對、相反聯想。相對相反聯想運用好了,能突破習慣思維模式,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有一位年輕女士,因相貌較醜,畢業後到處求職,沒有單位願意錄用她。爲此,她下決心去整容,以利於就業。但是她家裏經濟很困難,沒錢。這件事在社會上傳開了,於是許多人、許多單位都向她伸出了資助之手。

面對這則材料,許多考生都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還有人讚美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一方有難,衆人相助。但是,有人卻想到了無論是求職的女士、招聘職工的單位,還是捐款的人士,以至政府有關部門,都在向落後的傳統觀念投降。因爲長相與工作能力沒有關聯。對於就業歧視,人們爲什麼不去揭露、批判、鬥爭!有關部門爲什麼不去幹預、制止!如果面對話題作文的材料,考生能產生這種相對、相反聯想,將會使作文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聯想則能幫助考生在寫作文時獲得更爲廣闊的思維空間。面對一則材料、一個話題,考生可以以話題爲出發點,去想盡可能多的、與之有相關聯繫的原因或結果。如果寫記敘文,可以以其中的一點爲中心思想,進而展開多向分析。

比如:得知有人在經濟上由困難轉爲富裕了,對於這種轉折可以產生若干聯想。致富的原因:可能是因爲勤勞致富;可能是靠不斷獲得新知識,提高了能力而致富;可能是因爲中了一次大獎致富;可能是得了幾筆鉅額賄賂致富……致富之後:可能繼續研究更新的技術;可能努力幫別人致富;可能資助貧困地區辦學;可能還想得到更多的不義之財……這些就是由經濟上的轉折產生的相關聯想。當然,經濟上的轉折還可從由富轉貧。如能自覺地運用此類聯想,自然會寫出有新意的作文。

所謂想像,就是“想”出一個“形象”。在寫作文時,是將抽象概念,轉化爲由文字描述出來的想像。這個形象是將生活當中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知後,儲存在腦子裏的印象,或通過聽講、閱讀、看影視得到的形象,根據寫作的需要,經過篩選、加工、組合,用文字描述出來的。

例如下面這段描寫:“下了樓,騎上車,感覺到比平日輕快多了。再看看馬路對面的人,就沒有我幸運了,步行的人低着頭、彎着腰,吃力地往前走着,有的只好轉過身來,倒退着走。路邊的樹痛苦地扭擺着身肢,那垂楊柳更是發瘋似地揮舞着枝條,往日那輕盈婀娜的倩姿,早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高樓旁,樹葉、紙片、塑料袋得意地飄飛着,大有直上重霄九的雄心壯志,卻全不顧不遠處電線杆上那緊繃的電線所發出的痛苦而尖利的呻吟。我正在觀察着,好似又一隻更有力的手推了我一把,同時又送來一股股不遠處早市上水產品的腥味。”

在這裏,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感知情況都有了。然而,這段描寫,未必是同一次感知到的情況,可能是數次類似的生活感知素材,作者從中篩選之後再經過加工、組合而成的。有些素材也許還是間接獲得的。如果在寫記敘文時能自覺展開想像,就能寫出生動感人的作文。寫議論文時也能使語言運用表現出生動形象的特點。作文寫作“七要”

濟南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山東師大附中高三年級組長羅敬中:大學聯考作文要取得好成績,應該抓住考試作文要求的基本問題認真研究,考生應該在下面的“七要”上下功夫。

一要準確。首先表現在,審題、立意要“準確”。要全面地細心地審題,抓住關鍵詞語,一抓到底。搞清楚要求寫什麼、怎麼寫,題目昭示的範圍、思想感情,以確立自己文章的中心。“關鍵詞語”指話題中最重要的詞語,是話題的核心、精髓,如果隨意變更,就可能造成偏離題意。例如,有的考生把“誠信”改爲“誠實”、“信任”,把“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中的“感情”改爲“感性”,都造成嚴重後果。“一抓到底”指關鍵詞語貫穿全文,絕不中途變更,否則可能造成中途轉移話題、前後不一的問題。其次,材料準確。要用“能否表現中心思想”的標準審覈每一則材料,把握住材料中能夠表現中心的要點;寫記敘文要審覈故事情節的各個環節,去粗取精,突出精華。

二要鮮明。觀點表達應該“立片言以居要”。觀點表達要簡潔有力,擲地有聲。主張什麼,反對什麼,一語道破,不拖泥帶水,不枝蔓橫斜,頭緒繁多。要把關鍵句放在鮮明突出的位置,而且做必要的反覆。文章開頭一二段和結尾,應該鮮明、漂亮,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說理文在文中小結處,記敘文在情節的關鍵處做必要反覆,以突出中心和避免中途跑題。

三要深刻。思想觀點要積極有益,健康向上,要避免低級趣味、灰色情調等東西。不要滿足於“是什麼”、“有什麼”,而應該努力思考“爲什麼”、“有什麼意義(或危害)”,揭示話題所包含的道理。要有材料有分析,不要簡單羅列材料。

四要豐富。說理文應多方面、多角度展開議論,記敘文應力求充分描寫。努力追求材料豐富充分。

五要正確對待新穎。2003年以來,大學聯考評分標準把“發展等級”由10分提高到20分,意在引導學生積極創新。但有些學生對創新存在嚴重誤解,以爲創新就要搞文言文或半文半白,搞語無倫次的另類,搞莫名其妙的高深莫測等等,其實,這樣的誤解只能害己。創新應該是論真理、抒真情、真實深刻地反映生活,應該建立在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的基礎之上。

六要規範。規範指文體規範,要寫什麼文章,像什麼文章。“文體自選”給考生選擇的自由,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強化文體的訓練,打好基礎。

七要強化構思訓練。也許在作文過程中,開始時10分鐘左右的構思,是最重要的一環―――它奠定了寫作“戰略”,構建了文章的“藍圖”。複習過程中,作文應該經常訓練,但是考生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天天寫作文。經常寫寫提綱,然後認真修改,把上述“六要”搞清楚,落實好,做到心中有數,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構思”清楚無誤,文章就比較有把握了,其效果也許比草率地寫作完成文章要好得多。培養得分意識

北京十一學校高三語文教師陳曉勇:大學聯考作文作爲一篇應試作文,要做到讓閱卷老師在短時間內讀懂你的文章,這就要求在扣準話題的前提下主旨鮮明,層次結構清晰。在寫作中,尤其是在議論文寫作中,不可強詞奪理。考生所闡述的觀點應是社會的主流觀點,不要爲了追求所謂的“新”而陷入偏激的泥潭。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寫作要求是“題目自擬”,有的同學因爲遺忘等原因,往往使自己的文章成了“無頭文”,白白丟了兩分。考生還要克服字跡潦草、寫錯別字的問題。字跡是給閱卷老師展示的第一個印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閱卷老師對文章的“面試”,也是贏得“感情分”的重要手段,不可錯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liankao/yuce/866e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