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節日 >春節 >

仿寫北京的春節(通用20篇)作文

仿寫北京的春節(通用20篇)作文

篇一:仿寫北京的春節

仿寫北京的春節(通用20篇)作文

王泳棋

說起春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那可是我們中國人從古至今最盛大的節日。有一首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確,喝了臘八粥,“年”就來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顧名思義“小年”,也算是一個過年的“彩排”吧,家家送竈王上天,過年的腳步又近了。

盼星星,盼月亮,除夕終於到來了。這天,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對聯,掛上了紅燈籠。除夕之夜可別提多熱鬧了,鞭炮聲連續不斷,美麗的煙花在空中盛開。奶奶和媽媽精心準備了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吃着美味的年夜飯,看着精彩的春晚,說着喜慶的話語,祈盼着來年更美好的生活……最讓我開心的是發壓歲錢了,我收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家人的祝福紅包,數來數去加起來是“500”大洋,這可是一年中我最富有的時候,心裏別提多甜了!

在春晚的陪伴下,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家家戶戶幾乎同時打開大門,先迎財神等吉神之後,再將鞭炮點燃,一時間,黑夜變白晝,萬千鞭炮如同驚雷般響起,數不盡的煙花在天空綻放,爭奇鬥豔。

正月七年級,爸爸和他的堂兄弟趕早去村上的廟裏上香,祈禱新的一年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回家後,爸爸擺出一長串鞭炮,我用打火機點燃,“噼裏啪啦”,真喜慶,真熱鬧。伴隨着鞭炮的響聲,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氣象,而我又長大了一歲。接下來開啓拜年模式,

我隨爸爸媽媽到各家去拜年,祥和的氣氛傳遞在每個人的心中,幸福與喜悅瀰漫在空氣中。

正月十五鬧元宵,縣城的大街小巷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燈,讓人流連忘返。晚上我提着燈籠,看着花燈,放着煙花……啊!好熱鬧!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完了,人們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儘管年過完了,但人們的心沒有變,大家都期待着下一個團圓日的到來!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裏,整裝待發,用最飽滿的熱情,最努力的姿態,迎接我們的國小畢業吧!

篇二:仿寫北京的春節

每到除夕這一天,村裏各家各戶都會準備兩大筐美味,扣肉,白切雞,叉燒,還有青菜、米飯、酒……這些美味佳餚可不是自己吃的,而是要挑着上山,去祭拜我們的老祖宗。

走在上山的路上,隨處都可以聽見“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大家的腳步便走得越來越快。來到老祖宗那裏,我們就把食物端出來,一一擺放在前面,然後大人小孩依次跪拜在地上,嘴裏唸唸有詞。每當這時,我總會在心裏默唸着:老祖宗啊,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趕走黴運啊。

拜完老祖宗,大人們就開始燒紙錢,放鞭炮,讓老祖宗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們。

——樑耀祖《祭祖》

篇三:仿寫北京的春節

大年七年級,我還沒起牀,媽媽就告訴我:“今天不能說不文明的話,不能說喪氣的話,不能吃藥,見到客人要問好……”我聽着媽媽一堆的要求,只能一邊點頭答應一邊穿衣起牀。

不多久,大姑公一家就來了。他們衣着整齊,每人手裏都拿着一個紅包。我接過紅包,張嘴就來句:“恭喜發財,大吉大利!”我真想馬上拆開紅包看看,但一想到媽媽的叮囑便忍住了。

中午,我們和大姑公一起先端着一隻雞去拜神,拜完後又把雞拿回來炒了吃。媽媽準備了一條魚,自然是希望新的一年要“年年有餘”了。

——廖政傑《大年七年級》

篇四:仿寫北京的春節

黃子鋮

半盞屠蘇猶未舉,門前稚子寫桃符。

——題記

民間有言:“過了臘八就是年”。在我的印象裏,過年就像是一個討人歡喜的孩子,在人們的忙碌中突然跳到你跟前,離年越近,這味兒也越濃。

春節是忙碌的。從臘月二十四小年開始,我們全家都開始忙裏忙外:掃揚塵、洗窗簾、擦窗戶……奏響了一曲勞動大合唱。年越來越近,一轉眼到了臘月二十七,媽媽成了家中最忙碌的人。只見她在廚房裏手起刀落,瘦肉、排骨,牛肉等分別切塊,整理儲存。晚上,媽媽和奶奶在竈臺旁用嫺熟的手法包餃子、炸春捲、滷牛肉、剁丸子……竈膛裏的火跳躍着,油鍋裏的油翻滾着,咕嘟咕嘟冒着熱氣,彷彿鍋中煮的是一家人來的殷實辛勞,同時也煮滿了對下一年的殷切希望。這一切,讓我們忘記了一年的勞累與辛勞,幸福如花兒一樣在所有人的臉上盡情綻放。

春節是香甜的。臘月二十九中午,年夜飯開始了,爺爺虔誠地把祖先牌位擦得一塵不染,在牌位前畢恭畢敬地敬上三柱香,便帶着我向祖先們磕了幾個頭。祭祖之後,爸爸和爺爺把大桌移出來,鋪好桌布,年夜飯纔算真正開始了。媽媽擺出來的每一道美食,第一個試嘗的總是我。雞爪,肉丸,牛肉……我也不會因爲它們是年夜飯的主食而放過。媽媽似乎有無盡的手藝,無論我嚐了多少媽媽做的菜,年夜飯時,她總會端出幾道我沒嘗過的菜,年年如此,不會重複。細品香糯的肉丸,大口吃着肉串,再喝一口香濃的土竈雞湯,這樣的美味才配得上過年的快樂。

春節是熱鬧的。“5,4,3,2,1……”隨着主持人的倒計時,零點的鐘聲已經敲響,爸爸和爺爺立馬跑出門外,點燃鞭炮,大喊道:“接年啦!”零點一過,每家每戶的男人們都紛紛出去拜年,爸爸也對我說:“走!出去拜年!”迎接我們的是每家每戶女主人熱情的笑臉和大把大把的糖果。拜完年,我絲毫沒有睡意,於是,我和爸爸來到路上放起了煙花。怒放的鮮花、開屏的孔雀、漫天的碎金……一時間,不知是地上的燈火飛上天去,還是天上的星星掉了下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無論時光如何更迭,濃濃的年味兒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它在腦海裏,暖暖的,回味無窮;它更在心口上,甜甜的,悠然綿長!

篇五:仿寫北京的春節

除夕這天,我們全家人早早起牀,穿上新衣。媽媽很早出門買菜,爲今晚的年夜飯做準備。按照老家的習俗,年夜飯需要做九道菜,寓意着長長久久。魚,滷菜,幹鍋,生菜……一一擺上桌,非常豐盛。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一邊吃着年夜飯,一邊看着春晚。這一桌的飯菜,肯定是吃不完的,而且也不能吃完,這才叫“年年有餘”。

這樣一邊看着春晚,一邊聊着天,一邊嗑着瓜子,離跨年的時間就越來越近了。等到零點的鐘聲敲響,我們就拿着煙花來到屋外。大家都在放煙花,五顏六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顯得格外亮眼。

——董舜戈《除夕》

篇六:仿寫北京的春節

除夕這天,家裏的人可忙了。媽媽忙着出門買年貨,我和哥哥就負責把家裏收拾一遍,那些該丟的東西都丟掉,爲的是辭舊迎新;大大小小的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只爲了掃除家裏一切晦氣;就連窗戶的玻璃都擦得十分明亮,爲的是讓來年不做糊塗事,看清一切誘惑和禍害。

媽媽的年貨一到家,我們卻無福享受,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她把各種好吃的收進櫃子裏,說是要等到拜年的人吃了,我們才能吃。

貼春聯的時候到了。我一邊哼着“左邊有龍,右邊有虎,跳上一支迎神舞,今年家裏不痛苦”,一邊把春聯貼好,再把客廳裏的“福”字貼上,整個家裏就喜氣洋洋的,終於有了過年的感覺。

——李駿鋒《除夕》

篇七:仿寫北京的春節

高晴

我的家鄉在涇川縣,一個北方的小縣城,但春節卻是熱鬧而有趣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春節,是家鄉最熱鬧的一段時間了。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先是買麪粉,蒸饅頭,包包子,饅頭的香味從家家戶戶的窗戶裏飄出來,讓街上的行人忍不住停下了腳步,來聞聞這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每年臘月二十三左右,我家的衛生大掃除就開始了,擦玻璃、擦牆壁,洗衣服等,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彷彿要把這一年來所有的灰塵都擦乾淨,洗乾淨,從頭來過。大家累的腰痠背疼,卻依然心甘情願,樂在其中。農村人家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殺豬,把喂肥的豬宰殺了,有些家庭人多,會殺兩頭大肥豬,這樣整個春節就有足夠多的肉吃了。有些人家還會宰羊,殺雞,不是平時吃不到,而是過年吃,更有味兒。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包餃子、燉肉、炸丸子、炸果子……忙的不可開交!

除夕真熱鬧啊,每家每戶都燈火通明,小孩早早的便穿上了新衣服,迫不及待的等待傍晚的來臨。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飯,看着春節晚會,長輩們要給小孩發壓歲錢了,小孩子笑眯眯的接過,偷偷看看紅包裏有多少,一家人其樂融融。到了12點,我們就放煙花,放鞭炮,可熱鬧了!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會趕回家來吃年夜飯。

正月七年級,大人們便帶着孩子去拜年,來到親戚家後,聊聊天,吃頓飯。冷清而熱鬧,冷清的是,街上的店鋪幾乎都關了門,但熱鬧卻是在家裏。家人們見着很久未曾見到的親戚,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幸福的笑容。

正月十五那一天,也就是元宵節。往年街上已經開始了熱鬧的社火表演,鑼鼓喧天,人山人海。但因爲今年有疫情,所以就比較簡單了,就連廣場的花燈也比往年少了許多,但人們內心的熱情卻沒有因此而減少。晚上的時候我們去放煙花,猜燈謎,快樂仍在繼續。過了正月十五,也就意味着年已經過完了,人們又開始各自忙碌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雖然沒有那些大城市隆重繁華,但對於我說,家鄉的春節就是最美的春節,是熱鬧而幸福的。我喜歡家鄉的春節。

篇八:仿寫北京的春節

大年七年級這一天,老家的人們都會製作蘿蔔糕。這是用蘿蔔和糯米制作而成的一種糕點,有人也喜歡在裏面添加不同的食材,吃起來也是各有各的風味。蘿蔔糕蒸着吃也行,煎着吃就香了,香甜可口的蘿蔔糕成了家家戶戶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祭祖時不可或缺的祭品。

——吳澤豪《蘿蔔糕》

篇九:仿寫北京的春節

在我們湖北隨州,每到臘月二十六,家家戶戶都要打餈粑。打餈粑可不件容易的事情。先將糯米蒸熟,然後放到一個大鐵盆裏,再找來打餈粑專用的木錘洗乾淨,就開始打餈粑了。

大人們掄起木錘,使勁地砸向鐵盆裏的糯米,沒砸幾下,便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於是又換一個大人上場。我小時候並不懂得打餈粑有什麼,只是覺得好玩。後來長大了,才慢慢懂得人們打餈粑,是要將過去一年的黴運都砸到餈粑裏。

等盆裏的餈粑被打得又軟又黏,大人們就用手快速地捏成一個個圓餅,攤到旁邊放涼。我最喜歡吃煎過的餈粑了,外焦內軟,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味在口中回味,其實也是把存了一年的黴運吃掉,這樣來年就會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沈欣妍《打餈粑》

篇十:仿寫北京的春節

《忙碌的早上》

“起來了,快點,快點,都6:30了,你還得再看看英語呢!”“哦……我馬上起來……”這就是我忙忙碌碌的早上的起點。

我摸索着走到衛生間,揉了揉還沒有完全睜開的眼睛。接水洗漱,我的手和臉一接觸到冰涼的水,就立馬清醒過來,接着我趕忙刷牙,梳頭,6:40洗漱完畢。

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長吁一口氣,剛想喝一口水,結果——“紫涵,被子疊了嗎?”爸爸坐在沙發上不停地問我。我答到“沒有,我這就去。”我手忙腳亂地疊上被子,準備去吃飯,剛走出房間,發現忘記拿英語書了,又着急忙慌地跑去拿。

“哎呦,終於可以吃飯了。”我一邊看英語一邊大口地喝着小米粥。吃完早飯已經6:55了,我把碗塞進洗碗筐裏,又想起今天有美術課,就去找圖畫本。我打開櫃子發現原本應該躺在裏面的圖畫本竟不翼而飛,這可讓我慌了起來。我把櫃子翻了個底朝天還是沒有找到,爸爸已近在催我趕緊穿衣服走了,我急的滿頭大汗。咦?書桌上是——我抱着最後的希望快步了過去。“哦!是我的圖畫本啊!”我趕緊穿上衣服,背上書包跑出家門。

這真是一個忙碌的早上!

篇十一:仿寫北京的春節

陳淇鈺

家鄉的春節通常在臘月二十四就漸漸熱鬧起來,二十四是傳統的小年,爸爸早上起來就開始忙碌了,他忙着找個玻璃罈子開始泡蒜,然後殺雞、燒肉、煮大肉。雖然不是過大年,但依然十分重視。

臘月二十五前後,在外面打工的人開始陸陸續續地回鄉了,大街小巷更加熱鬧了。人們在過年前必須找個吉利的日子打掃房間,名曰“掃房”,其用意是把窮運、晦氣通通掃出門,還得準備辦年貨了,買春聯、煙花、水果、吃食等,因此這些光景顯得格外忙碌。

除夕前一天,按照規定,還得去爲老一輩燒紙,除了很小的孩子和婦女,祖孫三代都是要去的。墓在山上,或在很遠的田埂邊,又有大雪,但是一定要盡孝心,讓老輩子在地下也能過一個熱鬧、幸福年。

除夕最是熱鬧非凡。一大早,家家戶戶就張羅貼春聯、掛燈籠,吃過早飯便開始熱火朝天地做年夜飯了。雞和魚肯定要有,因爲象徵着“吉慶有餘”,還要包餃子,餃子寓意着“交好運”、“招財進寶”。

當太陽落下山頭時,便開始吃團圓飯了,鮮味十足的雞湯,金黃的紅燒魚,熱氣騰騰的火鍋,元寶似的餃子,各種飲料、酒水應有盡有。光是聞聞,就已經能嚥下幾口唾沫啦,弟弟狼吞虎嚥,先吃一個大雞腿,再啃一大塊魚肉,直呼好吃,看她那享受,要就知道年夜飯有多美味啦!我們一大家子圍桌而坐,觥籌交錯間,我們話家常、送祝福、享美食、共團圓,一派祥和幸福的景象。

吃完團圓飯便開始看春晚了,要等到十二點鐘才能放煙花,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窗外升起美麗的煙花,似孔雀開屏,像天女撒花,又如牡丹綻放,十分奪目!

大年七年級,我們到外公家拜年,一見面,外公就笑盈盈地迎接我們,我連忙送祝福,外公立刻掏腰包,給我遞上壓歲錢。正月初,我和爸媽開心地奔赴在走親訪友的幸福閒適中,沉浸在與親人的團聚中,多麼美好啊!正月初八後,年味漸漸散去,人們又開始趁着春光忙碌起來,一切漸歸平靜,只是心頭的年味依然那麼濃,因此,零散的鞭炮聲依然會在耳畔響起,人們的祝福聲也依然沒有停息,那是在表達對春節的不捨,對親情的呼喚!

篇十二:仿寫北京的春節

陳玉桔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過年也有許多獨特的風俗。

伴隨着隆冬的到來,年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街上的許多商店都加緊上了年貨,街上有賣春聯的,有賣年畫的,有賣燈籠的,有賣糖葫蘆的……小販們吆喝的聲音比平時更響亮,放眼望去,街上都是紅彤彤的。

孩子們準備過年肯定是滿大街亂竄,東看看,西瞧瞧,看看鋪子上的燈籠,順手買個糖人。又牽着小夥伴的手,徑直向前奔,看到新奇的玩意兒,停下來,與店主討價還價。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奶奶就開始做糕點了,這種糕餅是圓圓的,扁扁的,兩片葉子包着它,寓意着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先和麪,在麪粉上灌滾燙的開水,用手大力地翻滾着麪粉,直到它成行。再抓一把麪餅放到寬葉上,挖一勺蟹飯在餅中心,然後把它合攏壓扁調整形狀,蓋上另一片葉子,一個一個的放到大托盤上。我蹲在奶奶身邊,看着奶奶嫺熟的手法,揉搓麪糰,一個個糕點誕生在手中,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做好一個餅後,笨拙的小手上已經沾滿面粉。饞嘴的我偷偷舔舔手指,似乎已經嚐到糕餅的味兒了。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馬上就到了,大家必須在除夕之前再大掃除一遍,因爲七年級那天不可以掃地,會把福氣給掃走的。大人們急急忙忙貼好春聯,又急急忙忙開始大掃除,孩子們卻在一旁光看着,卻突然被命令去提一桶水。

除夕一轉眼就到了,家家都做了年夜飯,圓圓的飯桌擺滿了魚肉菜湯。屋裏瞬間飄滿了酒肉的香味,全家人圍着飯桌一起吃團圓飯,聊聊過去的一年,說啊笑啊。吃完飯就要開始守歲,我在院子裏等待着新年的到來,鞭炮聲不斷。新的一年終於到了,大家欣賞了一會兒煙花,便回去睡覺了。這一夜一定要敞着門睡覺,燈火通宵,水龍頭也要打開一點,讓細水流一夜。據說財神看到屋子那麼明亮,還聽到滴答滴答聲,就會悄悄來到家中,新的一年就會有好事降臨。

七年級早上根本不需要定鬧鐘,因爲這天早上每家都會放鞭炮,一家接一家。家中院子裏全是紅色的爆竹紙皮,街上十分清靜,這天店鋪通常不開業,而且這天通常不能串門,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晚輩會給長輩拜年,一家人都樂開了花。

到了八年級,九年級,親戚們就都來我們家拜年了。我早上一起牀,院裏就已經坐滿了閒聊的親戚。中午一起吃頓飯,就到了發紅包的環節了,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孩子們雙手捧着紅包,連忙向長輩們道謝、祝福。

初六那天,春節差不多也該結束了,大多數人也得回城了。大人們得回城工作,小孩們得回城上學,忙碌的一年又要開始了!和爺爺奶奶告個別,鞭炮聲也爲我們送別。

元宵節吃吃湯圓,賞賞花燈就得回學校了,國小生嘛,還是要背上書包的,新的一年應該更努力學習

篇十三:仿寫北京的春節

大年三十那一天,各家各戶的人們一起來,就要忙着殺雞祭祖了。

我的爸爸總是負責殺雞。他一手抓着雞,一手拿着刀,對着雞脖子橫着滑過一刀,還一定要用一個裝了水的碗接過噴出來的雞血。然後,燒一壺開水,把雞渾身燙了個遍,就把雞毛全部拔掉了。

把雞弄乾淨後,爸爸就把雞放在鍋裏煮熟。再備好水果、豬肉、酒和香燭,叫上我和他一起給祖宗拜年,祈求來年全家身體康健。

——陳俊成《殺雞祭祖》

篇十四:仿寫北京的春節

張昊

一談到春節,我便聯想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萬事如意展宏圖,心想事成興偉業”。家鄉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二十就開始了。雖然這幾天比較冷,但人們是不會因爲冷而減少過年的熱情。

臘八的時候,通常也是買年貨的時候,街道上人山人海,有的人買新衣服新鞋,有的人買蔬菜水果,有的人買瓜子等等。

除夕真熱鬧。早上的時候,爸爸忙的在貼對聯,奶奶正眯着眼睛,面帶慈祥的微笑着剪窗花,

晚上,天空上不時的綻放起漂亮的煙花。而我和家人們正坐在一起,看春晚,我時而地被小品逗笑,時而爲歌唱着迷,一會兒激動,一會兒大笑。這時候,媽媽和奶奶端來了豐盛的晚餐,大火鍋、牛肉、雞肉、粉條等。差不多在九點的時候,我爲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一一磕頭,就這樣,我獲得四百元,我樂的連做夢都是甜的。

你以爲除夕熱鬧,正月七年級更熱鬧嗎?錯。正月七年級的時候格外寧靜,只有廣場上有人在放炮。路邊的老奶奶們正悠閒的聊天;許多小孩子在做遊戲;大孩子在放炮。我和爸爸、姐姐、媽媽一起去親戚家拜年,下午的時候我和朋友們一起去爬王母宮山,王母宮山有些地方白雪皚皚的。裏面許多好玩的都在開放,任人遊覽。

正月十五一眨眼間到來了。早晨一直到下午炮聲連綿不斷。夜晚,廣場上人山人海,走到哪裏都特別擠,小孩子們有的放孔明燈;有的放煙花爆竹;有的戴着面具;有的帶着閃光髮卡,幹什麼的都有。總之,歡樂寫在每個人的臉龐,元宵節大家還必須吃湯圓。湯圓甜甜的,寓意新的一年甜美和順,幸福如意,這的確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啊。

轉眼間,到了節日的末尾,20XX年正式到來,希望大家新年快樂!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收穫,新的進步!

篇十五:仿寫北京的春節

在我的老家,小年那天人們是要打年糕的。原料就用當年新收的糯米,再按五比二的比例加入較硬的梗米配好,大火蒸熟後,均勻地鋪在石板上,用木錘趁熱打成。那一天,幾乎整個村子都可以聽見打年糕的聲音。

年糕打好後,人們快速地切成一條一條的,用筷子在上面點幾個紅點,這就算是做好了。

——童熙雯《打年糕》

篇十六:仿寫北京的春節

每逢過年那幾天,幾乎頓頓吃的都是餃子。一隻小小的餃子,其中的吉意可是不少。一個個形如元寶,自然是有了“招財進寶”之意。這餃子裏的餡也是很有講究的。除夕夜,爲了討個吉祥,家人們常把硬幣、棗子之類的東西包進去。包的東西不同,祝福也就不同。若是吃到了硬幣,就意味着來年財源滾滾。

——于濤鳴《吃餃子》

篇十七:仿寫北京的春節

遊神,這是記憶中大年七年級的早晨,一場盛大的活動了。

“咚咚”的鼓聲響起,遠遠望去,只見遠處敲鑼打鼓的隊伍排得極長,就像一條長龍。隊伍中還有舞獅的,他們一會兒擡起前腿,一會兒跳上跳下。沿途每家的屋檐上都掛着一個紅包。舞獅的人們在屋前表演一番後,便直立站起來,“咬”住紅包後再離開。

——李貝晴《遊神》

篇十八:仿寫北京的春節

聽媽媽說,在老家臨近春節的幾天,家家戶戶都很忙。按照村裏人的習俗,是必定要在一年結束之前趕個集的,就是爲了能在過年時吃好喝好。

趕集那天,太陽剛剛升起來,晨光照亮大地,就會聽到屋外各種聲音,路上小孩的嬉鬧聲,大人的叫喊吆喝聲,還有雞鴨鵝的叫喚聲,全都像大雜燴似的燉在了一起。道路上,不論大人小孩,全都清一色地穿着紅紅豔豔的衣服,揹着一個大竹筐,好不熱鬧。

來到鎮上,趕集的人多得不用說。賣豆腐的,賣春聯的,賣雞鴨鵝的,各自吆喝着。小孩子們最想去的地方必定是糖果店了。即使不買新衣,也想買幾袋花花綠綠的糖果,那可是過年是向夥伴們炫耀的資本。大多數老太太都是買點針線和布料,準備來年得閒的時候縫縫補補做點針線活。

趕集時,綠豆腐是人們必須要買的。豆腐攤上人頭攢動,他們接過一袋綠豆腐就順手放在背後的大竹筐裏,和豬肉、苞穀粉一起揹回家。那綠豆腐不僅好吃,還清熱下火,過年時天天吃着大魚大肉,還可以解解膩。而苞穀粉用熱水一衝,香香甜甜一大碗,吃起來也是十分方便的。

等到背上的竹筐裝得滿滿的,人們就心滿意足地回家過年了。

——夏桉祺《趕集》

篇十九:仿寫北京的春節

在濮陽,每年的元旦都是一道祥和的風景,當白圓圓的湯圓煮熟了,能扯的香水煮好了,月亮也伴隨着黑夜悄悄而來,元宵也就隨之而來了。

白胖胖的湯圓,千嬌百媚的月亮,以及家人們祥樂融融的微笑,那溫暖的場面實在令人回味。

細看熟透的湯圓,晶瑩透明,捎帶褐色。裹在裏面的豬油、芝麻、白糖隱約可見。我想象着;用小勺舀起一個湯圓放進嘴裏,輕輕一咬,香噴噴、甜滋滋的餡就流出來了……

湯圓小巧玲瓏,做工精緻,個頭圓圓的,像十五的滿月,模樣如小核桃那麼大,白白嫩嫩的,裏面裝着香噴噴的豬油芝麻餡,它不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讓人回味無窮。吃起來滑爽細膩,伴着一股濃濃的豬油香,別有一番滋味在口中。

元宵節又怎能少了關月亮這個傳統節日呢?人們都說:”梅邊人醉,南柯夢驚。風傾夜,雲破月,疏影淡妝梅沁,曳曳暗生香。”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爲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纔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元宵之夜,而我們大家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如果要說哪個節日更高雅?哪個節日更有蘊含?我想我心中的答案,便是”它”了吧!

篇二十:仿寫北京的春節

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小姑就要開始着手準備過年要吃的臘腸、板鴨,還有其它的臘味。

這其中,製作臘腸是十分繁瑣的,但對於小姑來說,那就是得心應手了。小姑先把豬腸洗乾淨,晾曬後變成一條條透明的“管子”。然後,選擇肥瘦相間的豬肉,細細剁碎,再配上各種香料和調料。雖然辣椒是必不可少的,但小姑想着我們一家在廣東生活十餘年,吃辣的本領自然是不能跟她比的,所以會少放很多。

等豬肉醃製入味後,小姑就一人把豬肉灌入豬腸內,然後用棉線紮成一節一節的,放在太陽下晾曬幾日,就給我們寄過來,以備過年的時候吃。

——餘地青榮《臘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jieri/chunjie/q98m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