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高三 >議論文 >

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通用4篇)

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通用4篇)

篇一: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

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通用4篇)

與最終的目的地相比,途中總顯得那麼漫長而無趣,對於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更是如此。人們難再忍受那駛向終點時無聊的車程;而對於“運輸中”的快件人們只想快一點,再快一點拿到手裏,就差發明出“任意門”將所有“途中”全部消除了。

誠然,有時在途中不過顯一種無意義的消耗,而消除它會令我們更快到達想去的地方。可我卻覺得,除了做爲一個漫長的路途外,在“途中”遠有更深的意義。它教會我們等待與忍受,它告訴我人生不能總是連續的唾手可得的驚喜,滿足,更多時候是熬過那重重疊疊的路途。古時人們上京趕考要走過重重疊疊後的進京路,而如今的我們只是坐在舒適的車裏便可“日行七萬裏”;古人要忍受着思念,跨越千山萬水見到所愛之人的路被我們一個飛信,視頻面話就可報達。在這樣“輕而易舉”中我們似乎忘了,原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漫長的等待到達,原來想要的並不能及時得到。我們的心毛躁了,再容不下途中的等待了。

於是“碎片化”閱讀大肆盛行,人們再難找到那端起一碗茶細品詩書的悠然;人們再難忍受那功成名就中間的埋頭苦幹,於是網紅追求一步登天而不願潛心打造基礎的人越來越多;匠心漸漸褪去,取代到的是流行與潮。正是對於途中越來越難以忍受讓我們只想於想要的渴望的想去的零距離。

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看待“途中”。途中並不意味着全部枯燥,在我們超着目的地全力行走時“途中”是用我們的期待與筆耕不已書寫的遍佈鮮花的詩。正如人生這場路,不全是我們想要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地或理想的人生狀態,也總要我們途中不斷的趕路。可我們要耐下心來,把每一段“途中”走好,而不要意味只圖着每段旅程都如我們的意。

願我們能在飛速行進的世上再品“在途中”的寶貴,走下自己的旅程。

篇二: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

這世界上的每個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奔赴在實現各自目標與理想的路上。然而,不平衡和差異性永遠存在着,不是所有在途中的靈魂都能到達終點的歸宿。

封建禮教下喚醒國民沉睡靈魂的勇士在奔走吶喊,而他們的前路黑暗,沒有終點。波瀾動盪,全球性疫情下的人類在奮勇抗爭,而他們前途複雜,變幻莫測,沒有終點。

但人類文明之火仍在傳遞下去,無數理想主義先賢勇士仍在他們的道路上拼搏奔跑。沒有終點,並不意味着我們應放棄前行,相反它更意味着“在途中”的永恆意義。

在途中是一種行走的姿態。以一種關注過程的美好心態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的姿態。“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天堂是一種理想和彼岸的象徵,我們走向它,便永遠在其光芒和希望的光明之下。“走到”難道不意味着彼岸的消失,信念的終結?不乏有“得之難而失之易”的教訓在,達到所謂理想的境界,而墜入深淵的人在。可見,真正的終點帶給我們並不是無限燦爛和美好風景。

真正燦爛美好的風景應在途中去尋找。在途中,我們有進取堅毅的精神;在途中,我們知道長路漫漫,但仍心懷純真的好奇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知慾。人類社會紛繁複雜,等待我們去探索,宇宙太空的廣袤深邃等待我們去涉足,甚至我們每一個跳動的生命,鮮活的思想靈魂都等待着我們去創新感悟。於是人類社會文明不斷推進,人類將飛船送上太空,人類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與世界的關聯。我們在永恆的途中不斷探索,進而認識自己,形成繼續探索的動力。體會此一美境與美麗只有在路上。

我們永遠在路上,這是人性去迎接美但永無法達到的路上,是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路上,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精神恆途。

心中有理想主義先賢的夢,有寄寓着理想未來的夢,我們方知來自何方,走向何方,也至今還在路上。

步履不停。

篇三: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

人一生下來就註定要在途中奔波,“在途中”是人生的常態。“在途中”或許有佳景迷人,或許有蜂蝶誘人,或許有坎坷阻隔,或許有岔路迷惑。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到達人生既定的目標?我想,“在途中”,心無旁騖,方能致遠。

在途中,心無旁騖的堅守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綻放生命的光彩。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研究雜交水稻。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在研究雜交水稻的路途中,袁老也曾遇到名利的誘惑,也曾受到權威的質疑,但他能夠用堅定的信念戰勝誘惑,用紮實的學識堅守理想,最終,他不僅讓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還爲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傑出貢獻。袁老的一生啓示我們,既然定下了目標,就要心無旁騖,無論在途中遇到什麼,都應該堅守理想,矢志不渝。

在途中,心無旁騖同樣能讓普通勞動者在平凡崗位綻放耀眼的光彩。“人一輩子幹好一件事就不虧心,不虧心就不白活!”王繼才用32年詮釋這句話,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如今這樣的時代,瞬息萬變,跳槽成了人才流動的常態,時常聽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言壯語”,而水滴石穿、磨杵成針的堅守則成了這個時代的“奢侈品”。守島人王繼才和王仕花爲國家舍小家,抵禦住了狂風巨浪的拍打、走私分子的威脅、32個春秋的孤獨。32年來他們堅守着1部手搖電話,更換了200多面被風撕破的國旗,書寫了189本海防日記。願我們都以王繼才爲榜樣,在途中,在各自堅守的“島”上,成爲心無旁騖的“守島人”。

在途中,我輩青年更需心無旁騖,方能在知識的路途中行穩致遠。先秦時期的哲學家荀子曾說:“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事情必須專心,否則不可能對所學知識精通。陳忠實從省作協大院搬到鄉下獨居,花了整整6年時間才創作完成《白鹿原》;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車洪才花了36年時間才編寫完250萬字的《普什圖語漢語詞典》;任正非和華爲公司“堅持只做一件事”,不炒股,不做房地產,28年堅定不移只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衝鋒。正可謂“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他們的成功,正在於在途中的心無旁騖,這種對既定目標的堅守,無論成功與否,都會讓我們擁有因奮鬥而充實無悔的人生。

所以,從現在起,讓自己養成一個好習慣,做事時心無旁騖地把每一件事做好,持之以恆,不拋棄,不放棄,做到精益求精,一步步慢慢地積累成功的經驗,一步步靠近人生的目標,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成就人生的輝煌。

當今多元化社會,爲每個人,特別是青年人的理想實現增添了無窮可能。然而,這種環境下也容易滋生出浮躁心態,追名逐利的社會氛圍讓途中充滿誘惑。但只要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在途中不爲佳景留戀,不被坎坷阻隔,不讓岔路迷惑,心無旁騖,定能行穩致遠,抵達理想的彼岸。

篇四:也說在途中議論文作文

如果我們將人生比作一段路途,那便將會發現其途中不只有河清海晏、繁花嘉樹,沿線更是有無數岔路,似要引人由正途入歧途。人們大多因爲恐懼面對道路的選擇,在面對誘惑與困惑時生怕走錯一步而萬劫不復。但他們所不知的是,一切困厄都自有其非凡意義。

很多時候,在面對途中的誘惑時,人們反而更加能堅定自我。譬如蘇武,人們皆記得他杖節北海幾十年,又焉知若他在期間只見荒原莽莽,是否會逐漸麻木迷茫?也許幸而匈奴派去說客,誘惑他以衛律的富貴與李陵的高位,蘇武於是得以再次睜大眼睛,看見衛律的不義與李陵的痛苦。此時手中犛節上褪色的紅纓,纔再一次把他刺痛,再度讓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漢家天子使,自不降胡。

這也許便是途中的誘惑對行者們真正的意義,當我們實在厭倦了眼前的一片空闊,幾近迷失在似乎永遠看不到成果的正道上時,忽而鮮明閃現在我們面前的誘惑反而幫我們驅散了眼中迷霧。它以近乎狂妄的姿態點醒我們:原來我們踏着不能背離的正道,原來我們已經如此靠近歧途。每拒絕一次誘惑,我們就越堅定一點信念,從此久而久之,不必再由其提醒,不會再因其動搖,可以說,正是途中的誘感能將我們塑造爲真正堅定的行者。

與此同時,在途中出現困惑時,其實我們得到的是一次重新審視“何爲歧途”的機會。人生中固然存在一條最平直的大道,但它未必會通往最深遠的地方。畢淑敏曾言人生中就是有那麼一些走不可的彎路,因此當我們在岔路陷入困惑時,不要總擔心是因爲自己叛道離經,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必須要做出選擇:是活得平庸而平安,還是爲求精卻冒險?

正如毛姆筆下以畫家高更爲原型的斯特里克蘭,他拋棄了證券經紀人穩定的收入與生活,最終爲藝術而潦倒亡於塔希提,死後才被世人追捧。他看似誤入歧途,放棄了康莊大道而撲入荊棘,但這正是出於他做出的決定。去走最深遠卻也最艱難的路,去做最想做卻也最難成功的事,這從來不叫作踐自己。在人生的岔道上有所困惑,這正是在提醒我們,既然人生中總要走上一條路,那總應該真正由自己做出對於道路的選擇。於是我認爲,在途中所感的困惑實則能幫我們覺察出真正心嚮往之的道路。

在途中,遭遇誘惑與困惑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不應一昧逃避,而是該去接納與發其後的意義。正是它們告訴我們如何不入歧途,又引導我們自己去探尋——何爲歧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gaosan/yilunwen/q9p6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