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自然 > >

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

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

  • 關注:1.76W次

篇一:中秋

身邊的民風民俗作文600字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兵奪主,又萬般嬌態。

俗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圓月在天空中像玉盤,使我想到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詩句。黑夜籠罩在我們頭頂,唯獨這皎潔的明月分外耀眼。月亮並不總順心如意,有時如一葉小舟,怎經得起曠宇中的海嘯巨浪;也似勞作的鐮刀,耕耘了多少良田。宋朝詞人就抒發了“月有陽睛圓缺,人有悲觀離合”的感慨。透過深邃的夜空,仰望天空,月光依舊如水,我好似看到了廣寒宮裏的寒氣奪人,好似看到了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了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了周幽王在清幽的月下用淚拍擊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輓歌……

中秋節吃月餅已成爲中國人過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秋節吃月餅相傳起始於明代。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命令屬下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裏,再派人傳到各地起義軍手中,通知他們起義,就這樣起義軍一舉推翻元朝。此後朱元璋決定,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必吃月餅。

我拿着一個月餅,走到桂花樹前,頓時一股清香鋪天蓋地地襲捲而來,真香啊!我閉上眼,細細品味着清香四溢的淡淡桂花香,真的是“桂子花開,十里飄香。”

夜晚,涼風習習,我完全沉浸在花香的世界裏,彷彿自己也是一朵桂花。我的腳變成了花莖,我的身體變成了小巧玲瓏的花瓣,手與頭變成了花蕊。一陣清風拂過,我們就翩翩起舞。好久,我纔想起我在賞桂花。我咬了一口月餅,慢慢地咀嚼着。我擡頭一望,咦?一朵朵桂花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把一半身子露在外面。我耐不住好奇心,想知道它的真面目,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香味更濃了,真是“廣寒一點香,吹得滿山紅。”一顆晶瑩剔透的小露珠,又給桂花增添了一絲嫵媚。露珠們像一個個小寶寶一樣,依偎在桂花媽媽的懷抱裏,不肯出來。仔細看,它們姿態各異,一團團,一簇簇,像一個個溫馨的大家庭,有的分得開開的,像兩個孩子吵架了,誰也不理誰……

中秋,月圓桂花香,思念之情徘徊心上……

(周澤易)

篇二:端午節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端午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我剛起牀就聞到了糉子的香味。穿好衣服就發現一門把手上掛了幾捆捆好的艾葉。後來我問爸爸這件事,爸爸笑着對我說“艾葉可以辟邪,還可以做藥材用。”我聽完後匆匆下了樓,看見媽媽外婆在包糉子…

媽媽包糉子的動作可嫺熟着呢!先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紅豆、豆沙、糯米等做餡,將這些餡煮熟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糉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之後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改文火煮半個小時就可以了。鍋裏不時地飄散出一股糉子的香味,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饞嘴的我不住地問媽媽:“糉子有沒有好啊?我等不及了!”媽媽有時耐心地回答我一聲:“沒有。”有時卻懶得回答我。再過半個小時後,饞嘴的我終於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心滿意足了。

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端午節的另一個習俗是賽龍舟。但是吃糉子和賽龍舟是怎麼來的呢?爸爸走過來告訴我:“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仗義執言遭到革職放逐,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自己有心報國卻無法挽回,心如刀割,但是屈原不肯放棄自己的國家,於是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們紛紛划起龍舟到汨羅江去憑弔屈原,有的還拿着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蝦食用,這樣魚蝦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擔心飯糰被蛟龍所食,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就發展成現在的糉子了。以後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爲的就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聽得津津有味,想不到糉子和龍舟的“背後”竟有這麼悲傷的歷史故事。我以後要更加珍惜五月初五這個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一個擁有歷史故事的節日,我愛這端午節。

(宋禹坎)

篇三:烘豆茶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且只說茶,就種類繁多。比如:龍井茶、普洱茶、莫幹黃牙……真是數不勝數。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德清特有的,“茶中奇葩”——烘豆茶。

在《史記》中有記載:大禹治水的時候,下渚湖周邊,洪水氾濫。於是大禹封汪芒氏爲防風王,前來與百姓一同抗洪。但抗洪期間,防風操勞過度,身患重病。當地的百姓用烘青豆、醃製的陳皮和野芝麻泡茶給他喝,結果很快大病治癒。但是大禹聽信佞臣之言,誤殺了防風王。後來得知實情,後悔不已。於是爲他建造廟宇,塑像立碑,歌功頌德,供世人瞻仰。所以烘豆茶又名“防風神茶”。

烘豆茶是用烘豆、陳皮和芝麻等,數種香料配製而成的。但主料是黃豆,它的製作可不簡單。首先是要把皮剝開,在鄉下有一句俗話:“誰家剝黃豆,大家都來幫。”大家一起剝,速度可是快了好幾倍哩!在家剝好的黃豆,用水煮熟。最後把熟黃豆放入圓形竹匾上曬乾,用炭火烘上幾日。那黃豆從黃變綠,香噴噴的烘豆也就烘好了。製作一杯烘豆茶也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東風”是什麼呢?哈哈,是一隻精美的杯子!一隻金邊白瓷杯,好似一朵綻開的花兒。不同的人家,杯子當然也不一樣,但都令人賞心悅目。杯子中,碧綠的茶葉,青綠爽口的烘豆,橙紅色的胡蘿蔔乾和金燦燦的陳皮,組成了一幅絢麗的彩色畫卷。捧在手裏,水不燙,溫溫的。呷一口,水中帶着鹹鹹的味道,伴隨着幾聲嘎嘣聲,烘豆,陳皮和芝麻的香味兒,蔓延整個口腔,舒適感傳遍全身,沁入心脾。正所謂“茶不醉人人自醉”。

現在,人們吃的都過於油膩。但是隻要喝上一杯香噴噴的“烘豆茶”,就能把人從迥異的當代拉回樸實無華的從前。

(茅以諾)

篇四:特色美食——火鍋

說到火鍋,大家一定不陌生。身爲半個四川人的我,更是吃過不少火鍋。那種鮮美的湯汁,配上新鮮的食材,可口的蘸料,想必沒有人會不愛。

火鍋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烹飪方式,老少皆宜。古代稱火鍋爲“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的“咕咚”聲而得名,西漢博士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這便是火鍋的萌芽。到了商代,祭奠時就要“鳴鐘列鼎”而食。就算是火鍋的雛形。後又經歷了幾個朝代的演變,到了宋代,火鍋終被正式記載了下來。元代,火鍋流傳到了蒙古一代,用來煮牛羊肉。清代,火鍋甚至變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

火鍋特色即爲邊煮邊吃,現吃現燙,油而不膩。鍋本身又有保溫效果,吃時食物仍熱氣騰騰

四川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用料多種多樣,頗受大衆歡迎。從“山珍”到“海味”,從“飛禽”到“走獸”,可入火鍋的食材可謂數不勝數。一句話,凡是能吃的均可在火鍋中燙食。

《易經》上講:“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化成天下。”火鍋的文化底蘊十分重要。火鍋採用“煮”這一單一的烹飪手段來處理各種不同的食材,同樣使他們變得鮮美,因而火鍋真具有包容性。“火鍋”一詞是炊具、盛具、吃法、技法的統一。這表現了中國飲食之道的“和諧性”。

小小的火鍋也有這麼多的學問,這這種種文化特色,個個深入人心,使人無一不驚歎民族傳統、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餘典)

篇五:獨具特色的“乾龍燈會”

“乾龍燈會”是家鄉德清的一種民俗活動,每逢元宵節,人們舞起龍燈、喝着龍燈酒相互慶祝,給新年增添喜慶吉祥的氣氛。

想知道“乾龍燈會”是怎麼來的嗎?民間一直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乾元境內,聽到人聲鼎沸、鑼鼓喧天,便登岸觀望,只見幾條彩龍上下飛舞,衆百姓呼聲連連,掌聲雷動。得知百姓正歡度元宵佳節,乾隆皇帝龍顏大悅,提起御筆,欽點“乾龍燈會”四字。從此,“乾龍燈會”這一民俗佳節一直流傳了下來。

記得小時候,我住在乾元,就在每年表演舞龍燈的廣場旁邊。每到“乾龍燈會”那一天,我都特別地興奮,一大早聽見廣場上響起準備的鑼鼓聲,我便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大人帶着我到廣場去。我們總是早早來到廣場,佔領一處最佳的觀看地點。人們陸續從四方聚攏,等到表演開始時,整個廣場已經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

“咚咚咚、咚嗆”,喧天的鑼鼓聲震耳欲聾,表演開始了。整個廣場好像已經醒來,舞動雙臂,跟着節奏移動腳步呢!青龍、黃龍、桑葉龍…各種色彩的龍在廣場上飛舞起來,在觀衆們的掌聲與喝彩聲中舞動着身體,展示着龐大威猛的身軀與絢麗的舞姿,那威武的龍頭高昂,洋溢着得意的笑容。龍從廣場這邊舞到那邊,觀衆們的喝彩聲跟隨着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童年的我被那不斷旋轉的龍吸引着,陶醉其中,好像自己就是那條色彩絢麗的龍一樣,在空中飛舞,盡情舒展身軀旋轉、跳躍…我閉上眼睛,不禁跟着節奏哼起小調。這種飛翔的感覺可真好啊!在舞龍者的舞動中,龍遊出廣場,飛過街道,穿過小巷,舞動在田野、天地間,舞動在人們的歡聲、笑聲裏,整個乾元都沉浸在歡歌笑語中。

“龍”是中國的吉祥物,傳說中,龍能行雲布、消災降福,老百姓奉之爲神明,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龍的傳人”。自古以來,在節慶、賀喜、祝福、祭神等場合,都有舞龍的儀式。經過一代一代的傳承,舞龍已成爲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體育項目。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手持龍具,隨着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的騰飛、旋轉、跳躍等動作。舞龍可不是件輕鬆的活,穿、騰、躍、翻、滾、戲、纏,這些模仿龍的動作及造型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精通,而且,舞龍是個團體項目,需要團隊中每個人互相磨合、默契配合、齊心協力才能讓一條生氣勃勃的龍展現在觀衆眼前。

“舞龍”這項民間傳統活動,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個民族都有悠久的傳統文化,讓這些民族文化之花一起絢麗綻放,中華大地一定會永久煥發出勃勃生機!

(張邵嶔)

篇六:念老街一角的糖人

涼風習習,在一條古老的小巷裏,有一個小小的糖人鋪子,傳來陣陣吆喝聲:“賣糖人嘍——又甜又好看的糖人——”一位白髮老人坐在一間狹小的鋪子裏,邊叫賣着,邊專心致志地做糖人。

糖人,從宋朝開始流傳至今,是傳統的特色工藝品,也是一樣別緻的美食,它讓我一直念念不忘。

這位老人做的糖人十分精緻,有“孫悟空”,有“豬八戒”,有“嫦娥,”有“女媧”,這些糖人有的是名著中的人物,有的是神話人物,也有一些是可愛的小動物,雖然形態各不相同,但各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特點鮮明,各式各樣的糖人令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就像那個美麗的“嫦娥”,小巧的臉上五官一個不少,生動的表情配上柔順的黑色長髮,很難想象這正是用普普通通的糖做的,因爲它看上去更像粘土。“嫦娥”穿着精緻複雜的古裝,衣角向上揚起。在“嫦娥”的衣服上,用糖漿畫着“壯觀”的花紋,她的手指比作蘭花狀,似乎就在我們面前翩翩起舞,充滿仙氣,令人陶醉其中。一想到這麼精美的糖人是由一雙長滿皺紋的手做出來的,你就會不由自主地駐足讚歎。

白髮老人眯着眼睛,皺着眉頭,弓着背,正揉着一團又大又黏的糖。糖的顏色很多,白的、紅的、綠的、黃的、紫的……糖人制作過程中,是不會用到色素顏料的,而是用傳統染色方法,如:綠色的糖里加了少量的蔬菜汁,黃色的糖中含有胡蘿蔔汁,紅色的糖則用了草莓汁染色,每團糖都是非常安全健康的。老人先把一大團糖分爲兩小團,然後,在其中一個團上謹慎地捏出鼻子和耳朵,接着,又小心翼翼地刻出眼睛、嘴巴和一些細節的小地方。看老人一筆一劃地刻着,想到老人這麼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糖人,我不禁心生佩服。這難道不是老人對傳統工藝——糖人的喜愛與尊重嗎?老人每天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就爲了帶給人們快樂與甜蜜,看着他飽經風霜的雙手靈巧地製作糖人,我覺得是他高超的手藝和傳統工匠精神,才把這樣的手藝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人們買糖人,並不在於吃,而是留作紀念。穿過歷史的風雨,糖人來到我們手中並不容易。它背後蘊含的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都值得我們思考,讓我們學會珍惜與珍藏它,珍藏這個難得一見,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瑰寶。

我也喜歡糖人,喜歡它的精緻外觀,喜歡它的可口味道,喜歡它的文化內涵,喜歡把它緊握在手中,快樂地到處奔跑。我佩服那位坐在窄小鋪子裏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做糖人的白髮老人……

(葉嘉寧)

篇七:鄉味兒

鄉味是怎樣的呢?是簡單的酸甜苦辣鹹嗎?確乎不是這樣的,或許滿盤的珍饈食之無味,一樽清酒卻有獨特的滋味。幽幽古越大地之上,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依山傍水別有風情,它有着一番從古至今特有的味道——鄉味。

小城是特別的,青翠優柔的莫干山,濃濃的文化底蘊早已和在其中,只需在此閒坐,品上杯“莫幹黃芽”,百種風味就躍然而起,那濃濃的清香浸入肺腑,一種說不盡的清爽感洋溢着。青山綠水,沙沙的竹音共鳴於耳畔,一棟棟古老的別墅鑲嵌在大山之中,再呷一口,愜意貫穿了全身,恬靜使之回味無窮……

重重的大山綿延起伏,竹林更是隨處可見,綠色的竹海一望無際。這綠海似的大寶庫爲農家新增了一道獨特的佳餚——筍。不同品種的筍,它們的吃法也是不同的。油燜筍的做法適合鮮嫩的早園筍,它在熱油中經過一番爆炒後變得有勁道又獨具筍的鮮味兒。肥大的冬筍加冬菜相煮最合適,酥軟的筍中飽含了冬菜的汁水,菜味與筍味融爲一體,吃起來比大塊的紅燒肉還有味。細長的馬鞭筍和自家醃製的臘肉熬湯是絕配,奶白的濃湯叫人喝得停不了嘴。

筍這東西產量很高,一挖就是幾十斤,甚至上百斤,單靠燒着吃是肯定吃不完的,所以大部分的筍是要進行醃製或烘乾的,以便保存。土生土長的山裏人日日吃筍,年年吃筍,可是從來沒有厭倦過。這大山的饋贈也是祖輩的言傳身教所得,無論如何,“鄉味”就這樣永遠凝固在人們心中了。

近十年的發展將山腳下古鎮的“土”味淡化了許多,但我仍能記起兒時的味道。小路盡頭,老店裏的點心風味依舊,古樸的門楣,雖然只有五套簡單的桌椅,客人卻是絡繹不絕。我獨愛店中的小籠包,它的麪皮是很有勁道的,但又不失鬆軟,肉餡的滋味更是純正,油而不膩。你只要輕輕咬一口,透過麪皮淡淡的清香,肉汁奔涌入口,真是鮮美無比,再細細嚼上幾口,肉餡與麪皮水乳相融,更加回味無窮,吃完一個,忍不住又想再吃一個,的確是百吃不厭。

無論是茶的清香,筍的鮮美,還是小籠包的純正,這一切都是鄉味兒,它勝過一切調味料,勝過一切山珍海味。路邊的小攤不見了,走街串巷的吆喝聲消失了……許多東西都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散了,但家鄉的味道依舊徘徊在心頭,可能這就是真正的鄉味吧!兒時的美味已漸漸離去,我似乎又想去尋找這份已經逝去的味道……

(姚玎鍇)

篇八:梅花糕

說到浙江德清,最著名的就是新市小吃了吧,在新市小吃中,最具特色的就屬梅花糕了。

一提到糕,人們腦海中往往就會浮現出那種扁扁、糯糯的糕,但梅花糕偏偏就是那“糕中奇葩”。爲什麼說它奇葩呢?首先,梅花糕,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如梅花,不像其它糕一樣爲正方體、長方體。其次,在梅花糕的表面有紅、黃、綠等各種顏色的絲,顏色十分鮮豔,比那些清一色爲白、黃色的糕好看多了!就算是衝着它的樣貌,那也得去嘗一嘗。

相傳梅花糕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其色澤誘人,便故作品嚐,發現其入口甜而不膩回味無窮,勝過宮廷御點,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

我品嚐過梅花糕,它的味道讓我念念不忘。梅花糕外焦裏嫩,軟綿的口感,濃縮的甜香味、熱乎乎的夾餡流連齒間。這糕頂着純白色的六角“腦袋”,沒嘗過的人絕對看不出裏面還有豆沙餡。它的“小腦袋”上還戴着一些紅紅綠綠的“頭飾”,甚是好看!我咬了梅花糕一口,軟軟糯糯的糕填滿了一嘴。我繼續向豆沙進攻,我咬了一大口,糕中就會流出琥珀色的紅豆沙餡,這時就趕緊去舔,爽滑無比,還帶着梅花淡淡的芳香,飄然至心,心情在這妙不可言的芳香中明朗起來。

新市梅花糕展示着獨特的江南特色。如果你們有空走近新市,一定要感受它那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發現它蘊含着的江南味道!

(吳佚銘)

篇九:洛舍魚圓

“黃金白玉兜,玉珠浴清流。”詩句中的“白玉”和“玉珠”形容的是德清有名的美食——洛舍魚圓。

洛舍魚圓美味爽滑,柔綿而有彈性,白嫩宛若凝脂,但你們知道它的由來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相傳於楚文王時代,文王第一次吃魚時,被魚刺卡住了喉嚨,當即怒斬廚師。此後文王吃魚,廚師必先斬魚頭,剝魚皮,剔魚刺,剁細製成魚圓,文王吃來覺得香鮮可口,完全不用擔心魚刺會卡在喉嚨裏,連連叫好。從此,將魚肉製成魚圓成了荊楚一帶的風氣,慢慢蔓延至了江浙一帶。

我的外婆是一個洛舍人,我有幸看到了魚圓製作的全部過程。

外婆先從菜市場買來一條鰱魚,外婆說:“買魚可考究了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約四斤左右的鰱魚最適合做魚圓。太大了肉質粗糙,做出的魚圓不夠鮮美,不細膩;而太小了,可以做魚圓的肉就很少,肉質太嫩,粘稠度不夠,做出的魚圓數量太少。”魚買來了,外婆沿着魚背切開,將魚分成兩半,把其中一半固定在木板上,再用鋒利的刀,把魚背和魚尾上的刺剔下來,把肉刮下來,剁成肉泥狀。肉泥裝在一個大容器裏,慢慢分批次地倒入1。5倍的水,用手攪打成粘稠狀,再把它捏成圓形,冷水入鍋燒熟,這樣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魚圓就出鍋啦。

它們白嫩宛若豆腐,口感如凝脂般絲滑,輕盈如浮萍般漂浮於鍋中,垂涎三尺的我連忙撈起一個放入碗中,一陣陣魚香縈繞在鼻尖,一口咬下去,極富彈性,略微咀嚼即化,我禁不住誘惑,一口氣吃了六七個。

洛舍魚圓果真名不虛傳,味道如此鮮美,我一定要傳承外婆的好手藝,到時候歡迎大家來我家品嚐哦!

(周佳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iran/feng/932m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