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九年級 >讀後感 >

九年級讀後感:《彷徨》讀有感1200字作文

九年級讀後感:《彷徨》讀有感1200字作文

中國何人領吶喊,文壇從此感彷徨。

九年級讀後感:《彷徨》讀有感1200字

——斯諾

在微風的拂動下,書頁緩緩翻動,一個鮮明的人物躍入眼簾——祥林嫂。她沒有沉浸在喪夫的痛苦中,爲了生存她來到魯鎮,開啓了一段嶄新的生活。30來歲的她能幹、對工資要求也不高,很快得到了魯四老爺一家的重用。後來她又再次嫁人,過上了相對穩定的生活。可命運弄人,她的丈夫與兒子相繼死去。她被婆家無情地趕了出去,爲了生活,她再次回到魯鎮。出於情面,魯四爺一家又收留了她,卻不再重用他。在人們的污言碎語中,她用盡自己一生的積蓄,爲寺廟捐了條門檻,只是想減輕自己犯下的罪過。多年以後的一個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飛雪中,無人問津。

閉上書頁,我沉思着,回想着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她的死說明了封建社會裏勞動婦女,受到封建政權、族權、夫權、神權的聯合絞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罪惡。青蛙在池塘邊歌唱着,彷彿在爲身在這和平的年代而竊喜。一輪圓月高掛在天空上,俯視着人間,或許它見證過歷史的變革。不知怎的,我突然想深入瞭解當時的社會、當時的魯迅。想到魯迅,也無非是其極具特點的直立的頭髮、一字須、嚴肅不苟言笑的臉,讓人心生敬畏,但也只是瞭解這些了。

打開瀏覽器,拋開那些人盡皆知、熟記於心的信息,瞭解到此書出版於辛亥革命期間,辛亥革命的不徹底讓他有過一段時間的迷茫,《彷徨》的出現正體現出當時的社會黑暗及其對新社會的探索。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正是魯迅一生的寫照。他年輕時去到日本留學,想成爲醫生,救治國人,可在日本的求學經歷讓他意識到,中國問題不是人們身體上的疾病,而是思想上的麻木,所以他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想改變人們腐朽的思想。他的一篇篇文章,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對其的諷刺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他也曾參與新文化運動,呼籲人們改變封建思想。他著有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等在文學上有很大造詣。辛亥革命的失敗讓魯迅先生極爲失望,他也曾迷茫過,可他不曾停下探索的步伐,創造了中國文化上的一次又一次的輝煌。

看着滿天的星辰,再看着雜亂無章的桌子和滿是紅叉叉的作業本。我突然發現我不應該這樣墮落下去了。我要堅持!於是,我開始奮鬥,不再思緒飄散,不再怨天憂人。我要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拿起筆,揮灑汗水。此時此刻的我,有堅定的信念,縱使要歷經千難萬險也終將站於峯頂。我不會害怕挫折,即使明天迎接我的刀山火海,我仍會向前!因爲我堅信,汗水是成功的潤滑劑!我是火燒不盡的野草,再猛烈的火焰也不會讓我懼怕!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我將會變得更加堅韌。所謂的光輝歲月,並不是以後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對夢想的偏執。

魯迅堅定不移的精神,讓我不再迷茫,是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ongsan/duhougan/jwd3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