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全作文網 >

八年級 >讀後感 >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3)1200字作文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3)1200字作文

重讀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一時想起曾經看過的許多名人學士求學成識的歷程,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啓發意義。

  《送東陽馬生序》不是板着面孔說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說法,針對時弊以加鍼砭,強調勤學苦讀的重要性。敘自己“爲學之難”,求師之艱,先以環境的惡劣突顯其堅苦不移,後以“燁然若神人”的紈絝子弟爲對比反襯其獨得其樂,正由於如此,不計客觀條件的艱苦,執着追求,虛心求教,他才能“遍觀羣書”,而列於君子之列,居天子之側,四海稱其姓氏。再從食、住、書、師四個方面對當今太學生的學習生活予以對比:太學生無衣食之患,鮮服美食;高堂大廈,羣書畢集,師隨左右,不像自己當年有“凍餒之患”、“奔走之勞”、“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條件好了,卻有“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礎上其理穎然而出:“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從童蒙時期起,故事、寓言、童話、課本,甚至電視節目,我們接觸到的一切文化載體,都不倦的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治學。大家都知道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其後的一句卻是這“澹泊”“寧靜”的根本來源:“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一語中的。

  有從小就好學,不怕艱苦的。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爲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王冕七八歲時,“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還有諸如鑿壁借光、囊螢映雪,以及頭懸樑、錐刺股等等故事,都是少而勤學的典範。

  還有年長而勤學,孜孜不倦的。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以至於“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可以與馬克思同志相媲美的了。楊時到洛陽求見程頤,“時蓋年四十矣”,猶肯“程門立雪”,不僅於自己求學治學助益非常,也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話。呂蒙“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連孫權都贊他“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了。

  師曠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董遇讀書利用“三餘”的時間,“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時之餘”,清楚明白的提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他們都從理論上概括了學習的真諦——勤奮。只要肯勤學,不論客觀條件如何,都會學有所成的。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3)12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qzww.com/zhonger/duhougan/v119xq.html